龙虾养殖轮虫爆发的应对措施

四月的轮虫爆发是每年小龙虾养殖过程中的,一个令很多人头疼的问题。小编想带大家了解下什么是轮虫、为什么轮虫爆发那么快和一些应对措施。希望能让大家在处理轮虫问题有些帮助。

轮虫是什么呢?

轮虫是:小型的多细胞动物,体长通常只有100-200um。构造复杂,具消化、生殖、神经等系统。头前方具圆形轮盘,它的不断运动,使虫体得以运动和摄食。

肉眼观察虫体白色针尖大小。若大量爆发,水色白浊色。在清晨或夜晚沿岸观查可看到大量白色虫体抱团。

在认识轮虫之后再带大家了解下轮虫的生活史或许你可能就知道轮虫为什么繁殖那么快了。

轮虫的生殖可分为孤雌生殖和有性生殖,但以有性生殖为主。

当环境良好时,轮虫进行上图左侧的孤雌繁殖。

孤雌生殖的特点是生殖量大升,生殖率高,卵子个体大,卵壳薄而光滑,卵色浅透明,种群增长速度快。

当环境恶劣时,如低温、高温、干燥、水质恶化。轮虫孤雌生殖会产生混交雌体,混交雌体减数分裂产生的卵未受精的发育为雄体。若受精了就会产生休眠卵。休眠卵有一层较后的卵壳能抵御低温、高温、干燥、水质恶化等剧烈变化。休眠卵通常沉到池塘底部待到环适宜时开始新一代的孤雌生殖。

这时我们在问四月初期为什么轮虫会大量爆发呢?

1.四月份的温度往往能够达到轮虫的生长繁殖条件。导致土中的休眠卵的孵化。

2.食物来源广,单细胞藻类、细菌、有机碎屑都会摄食。

3.老塘口常年不清淤泥底子有机质过多为虫子提供天然食物,池塘底部聚集有大量的虫卵。

4.水中小型藻类繁殖,如绿藻门的小球藻和一些小型硅藻硅藻。提供的充足食物来源。

5.休眠卵的特点导致杀虫药杀死大部份虫子,但在适宜条件休眠卵就会在次孵化。

6.孤雌繁殖的特点使得在适宜的环境中几个小时就是一代的繁殖,甚至一天内就会导致全塘的爆发。

针对这么顽固虫子我们真的没有对策了吗?不是的。

坚持年底清淤泥,并在龙虾养殖过成程中使用强效底净氧化性底改抑制虫子的孵化。使用菌时要谨慎,池塘本身就有大量轮虫,菌的使用会加快轮虫的爆发,甚至缺氧。

如果轮虫爆发,可选择安全的杀虫药杀虫。适当的投放花白鲢,来平衡藻相和轮虫数量。养殖龙虾最重要的还是靠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和科学的管理。希望这篇小文章能够帮助到各位读者清楚认识轮虫然后再做科学正确的处理。

延伸阅读

虾池养殖中后期“池塘倒藻”的应对措施


三、应对措施

8月27日晴天,上午10点全塘泼洒“解毒净水宝”进行解毒。倒藻期间,白天11:00-15:00轮流开启两台增氧机,增加水体溶氧量,降低亚硝酸盐对沼虾的毒性作用。夜晚提前打开增氧机,防止缺氧现象发生。

8月28日上午排出10厘米底层水至鲢鳙鱼养殖池塘内,另外注入等量藻相丰富的水源(旁边已消毒的沼虾养殖池塘水);8月29日晴天,上午10:00,全塘泼洒“氨基酸肥水膏”3升,同时打开增氧机。结合每天观察水色发现:水色逐渐变绿但效果不太理想,于是相同的肥水操作于9月1日、2日又进行一次,之后观察发现水色转绿速度明显加快。8月29日水体亚硝酸盐浓度升高至0.8毫克/升,且至9月1日期间4天内,一直维持在0.8毫克/升,因此决定于9月2日开始,每天下午减料500克/亩,直至亚硝酸盐降低为止。

通过采取以上应对措施,结合每天水质监测发现:水体亚硝酸盐浓度于9月3日、4日达到最大值1.0毫克/升,之后开始逐渐降低,于9月8日降低至0.2毫克/升,并且截至养殖结束(9月28日开始抓虾),水体亚硝酸盐浓度未超过0.4毫克/升。

四、建议

1.养殖过程中,当发现水体藻相较浓且发现有死藻现象出现时,如池塘下风口水体中含有棕褐色的丝状物且伴随有许多独立的泡沫,此时应立即选择在晴天上午,用适量生石灰全塘泼洒去除部分藻类和对水体消毒。

2.当发生倒藻现象时,应先对水体进行解毒,防止藻类死亡过程释放的毒性物质对罗氏沼虾造成危害。藻类的大量死亡,会导致水体中的离子铵不能被藻类大量吸收利用,而是通过亚硝化细菌的氧化反应生成亚硝酸盐,导致水体亚硝酸盐浓度升高。此时进行大换水,虽然可以取得显著效果,但亚硝酸盐浓度短时间内会再次升高,因此应该进行肥水工作,提高池塘水体中藻类丰度,减少亚硝酸盐的来源再结合换掉少量底层水(10厘米)、解毒和底改等工作,使亚硝酸盐浓度在7~9天内降至小于0.2毫克/升,且稳定不易反复。

夏季养殖小龙虾遇到的问题——水草蓝藻的爆发


今年自4月中旬以来,温度持续增高,那么虾蟹池塘的另一个问题慢慢浮现出来了——蓝藻水华,蓝藻数量少时,会在下风口呈现浓绿色和上风口水色有明显差别,而且会有蓝色小颗粒状;蓝藻大量爆发时,整个池子表面会有绿油漆状的油膜。严格控制蓝藻数量时,少量蓝藻在里面能起到光合作用增氧,但是蓝藻在水体中大量存在时,会对水体环境、水体养殖动物造成严重危害。

一、蓝藻的种类

常见的蓝藻有单细胞或群体,微囊藻属为浮游性群体,高温季节大量繁殖形成“水华”,水生植物;丝状体的有颤藻属、念珠藻属及鱼腥藻属等;其中微囊藻、浮丝藻和鱼腥藻是最常见的、全球分布最广的产毒水华蓝藻。

微囊藻:由多个细胞组成,近球形、近椭圆形、不规则形、穿孔状群体。细胞呈淡蓝色、亮蓝绿色、橄榄绿色,常有假空泡。在水温28-32℃、pH为8-9.5时繁殖最快,常形成水华。

颤藻属:在养殖水体中普遍存在的,是由一列细胞组成的丝状体,不分枝,常丛生或形成团块,胶质鞘无或不明显。颤藻是广温、广盐、喜低光照的蓝藻,在较弱的光中能够达到光饱和;在10℃-35℃的条件下生长较好,环境适应能力极强。(如图)。

螺旋藻: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丝状体,形状多为螺旋状弯曲丝状体。为淡绿色,大量繁殖会形成水华。

鱼腥藻属:与念珠藻属很相近,但是鱼腥藻上有小空泡般的结构。

二、蓝藻水花形成的原因

蓝藻受其它藻种的生长制约,蓝藻并不可能在常温条件下大规模暴发,水温25—35℃时,蓝藻的生长速度才会比其他藻类快,故温度是蓝藻暴发的主要因素之一。养殖水体中富营养化,蓝藻比较容易生长,所以不经常换水的池塘往往更容易暴发蓝藻。

蓝藻爆发主要是水体里面缺乏碳源,造成碳氮磷比例不平衡。蓝藻暴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早期过度使用化肥,化肥是很多富营养化水体的主要养分来源。在前期养殖时,为培养藻类抚养虾苗或抑制青苔的生长而肥水,过度使用化学肥,如尿素、碳胺等。

2、水体的富营养化,简单点说就是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比例失衡。水产养殖一段时间后,随着饲喂量加大,水体中的粪便也增多,导致水体中氮磷含量增多,进而形成蓝藻。

3、蓝藻的大规模爆发一般发生在高温季节,因此温度也是蓝藻形成的重要原因。

4、虾蟹过程中会不断的引入外源水,然而外源水体中蓝藻含量偏多,引入养殖池水中后容易引起蓝藻爆发。

5、水体中藻相不平衡,养殖水体中缺乏有益藻,给蓝藻留下大量的生存空间,再加上水体中氮磷富营养化,蓝藻大量繁殖。

6、水体里面缺乏微生物种群,对池塘里面的有机物没有以有效的分解,让蓝藻成为优势种群,在水体中大量繁殖,形成前蓝藻水华。

三、蓝藻爆发的危害

1、产生有毒物质:蓝藻会产生蓝藻毒素、硫化氢等有毒物质,会破坏养殖水体,会使小龙虾河蟹中毒死亡。

2、诱发疾病:大量蓝藻会造成水质恶化,发出恶臭味,诱发大量病原菌滋生繁殖,容易使虾蟹感染疾病造成大量死亡。

3、影响溶氧量:大量的蓝藻覆盖在水面,形成绿油漆状,影响水草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并且蓝藻生长还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导致水体中溶氧量不足,养殖动物缺氧窒息而死亡。

4、减少其他藻类:蓝藻的大量繁殖不仅减少了水中的溶氧量,还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导致水草、有益藻类、浮游生物大量死亡,严重破坏养殖水体的稳定性。

四、蓝藻水华的处理

蓝藻水华防重于治。养殖水体一旦出现蓝藻水华后,不仅改良成本很高,而且常因使用杀(抑)藻剂引起养殖水体缺氧,导致水产养殖动物发生大量死亡。

1、蓝藻早期的预防:

①、早期鱼塘中投放适量的滤食性鱼类如花白鲢(每亩投6-8尾)可以破坏蓝藻,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蓝藻爆发。

②、进入高温期,定期使用黄金益菌素B型发酵培养枯草芽孢杆菌(建议7-10天一次)。枯草芽孢杆菌可以分解水体中的有机质,减轻水体的富营养化,还能调节水体pH值、调节水质,从而抑制蓝藻的爆发。

③、定期补肥补菌,除了要培菌以外,还要定期补肥(建议10天一次),使用活肥促进优质藻类繁殖,压缩蓝藻的生存空间,抑制蓝藻爆发。

④、在虾蟹养殖的4月,要注意加强底质改良,调节水质(使用强效底净➕水博士)。蓝藻易发时期,定期进行水体藻类镜检,监控水体中各种藻的含量。

2、蓝藻水华处理:

①、蓝藻爆发前期,通常会在下风口呈现一种颗粒状的蓝色物质,如果是伊乐藻(吃不败)池塘、可以使用漂白粉局部点杀蓝藻,然后使用水博士全池解毒,补充碳源;如果是轮叶黑藻(灯笼泡)池塘,使用硫酸铜下风口局部点杀,然后使用水博士解毒,补充碳源。连续处理几次后,可以用黄金益菌素B型培养枯草芽孢杆菌,抑制蓝藻的持续繁殖。

②、蓝藻大量爆发时,首先对池塘使用抗激灵增强虾蟹抗应激能力和使用原子氧对水体增氧,然后是用蓝藻药物杀蓝藻,最后对整个水体使用水博士或解毒灵解毒,使用活肥肥水和培养枯草芽孢杆菌来抑制蓝藻的再次爆发。

③、如果蓝藻爆发量极大,水体已经严重缺氧造成虾蟹的大量死亡,建议干塘处理,干塘后使用漂白粉全池杀菌消毒杀蓝藻,上水种草,为下一季的养殖做准备,这样节约时间成本。

养殖小龙虾需要种些什么水草?

养殖小龙虾可以种植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金鱼藻、凤眼莲、水花生、水浮萍等水草。

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其摄食范围包括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食物匮缺时亦自相残杀。小龙虾近年来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经济养殖品种。在商业养殖过程中应严防逃逸,尤其是严防逃入人迹罕至的原生态水体。其对当地物种生态竞争优势而导致破坏性危害。

【水草种植】

水草是淡水小龙虾重要的营养来源。淡水小龙虾是杂食性动物,可摄食水草中的眼子草、轮叶黑藻、金鱼藻、凤眼莲、水浮萍、苦草等嫩芽。

1、基本要求:分布要均匀,品种要搭配,比例要适当,以适应龙虾生长、繁殖、栖息的需求。

2、主要品种: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金鱼藻、凤眼莲、水花生、水浮萍等常见水草。按照分布均匀的要求,在池塘中央呈井字型栽植水草,池塘四周沿池边水位线1米左右呈口字型栽植水草。要注意水草栽植点位不能过密,保证龙虾正常生活、游动通道畅通。合理品种搭配是池塘四周以栽植伊乐藻、苦草为好,池塘中央以栽植轮叶黑藻和水花生为好。根据实践经验,3-6月份水温不太高时池塘中主要以伊乐藻净化水质效果为好,因为伊乐藻在高温季节会猛长,控制不当会腐烂变质、恶化水质。7月至9月上旬的高温季节、池塘中主要以轮叶黑藻净化水质效果为好。这就要求我们栽植水草时,要先栽植伊乐藻后栽轮叶黑藻。

3、一般在2-3月份要把伊乐藻栽植到位,3-4月份要把轮叶黑藻栽植到位。水草栽植好后要科学控制池塘水位,使池水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低水位可抑制水草生长,以免伊乐藻生长过快,同样,当高温来临时,适当、逐步提升水位始终让水草保持在水面以下2-5cm处。这种方法可避免水草过分生长、腐烂变质,从而影响水质。

4、根据池塘水草生长和龙虾吃食情况,可适当增减池塘中水草的量,及时捞出腐烂变质的水草,总之,主养龙虾塘口水草覆盖率控制在60%左右,混养龙虾塘口水草覆盖率控制在30%左右为宜。

养殖前期对虾不上料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养殖前期虾不上料,是近年来最让养殖户揪心的事。因为虾不上料,一方面会导致对虾生长缓慢,从而造成养殖周期延长,经济效益降低;另一方面,虾不上料甚至有可能是成活率偏低,没有继续养殖的价值。

因此,一旦发现虾不上料现象,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判断其原因,并做好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一、放苗成活率偏低造成的不上料现象

虾苗成活率低、密度小,自然不上料。而造成虾苗成活率低的原因主要有:

①种苗质量差导致放苗成活率低。

②水质与苗场相差太大,放苗时出现大量应激死亡,如水中氨氮亚硝酸盐超标造成虾苗急性中毒死亡、pH偏高鳃丝病变体质差蜕壳不遂死亡、盐度差异大造成体质差的虾苗不适死亡。

③池塘有捕食型的水生昆虫或凶猛鱼类捕食虾苗,导致虾苗成活率低。

④进排水或堤坝漏洞,致使虾苗逃逸。

判断虾苗成活率低的表象及方法:

①放苗12小时内,出现较多的“白苗”、“漂苗”。

②放苗后池边或观察网持续发现有死苗。

③放苗后几天就发现有虾苗发病等。

一旦发现有以上表象出现时,应再通过捞苗或抛网进一步观察判断,如抛网或捞苗查看虾苗多不多、密度高不高,是否有病苗;或结合平时的养殖观察,如早晚用耙子在池边一划,看看虾苗跳跃的数量,此方法还可以检测虾苗的活力,如果虾苗跃出水面上多,则说明虾苗多、活力好。

虾苗成活率低引起不上料的应对措施:

因放苗成活率低引起的不上料,一般采取的应对方法是补苗,或重新放苗。

如果现存虾苗健康、且没发现病苗、无凶猛鱼类或捕食型的水生昆虫,可以通过补苗来提高虾苗密度。

如果水体有凶猛鱼类或捕食型的水生昆虫,或者发过病,则建议排塘并清塘消毒、培水,重新放苗。

二、虾苗亚健康导致的不上料现象

这种现象一般放苗密度都较高,且池塘水质不佳,如出现有害藻类暴长,导致小苗体弱,亚健康状态下食欲下降,甚至不进食,观察虾苗一般可见空肠不空胃状况。

这种情况的特点是:试苗成活率高,放苗沉底快、无白苗现象,饲养期间不发现过病苗、死苗,无凶猛鱼类或捕食型的水生昆虫;抛网或捞苗观察发现密度高,但小虾的肠胃较细小或弯曲、或空肠不空胃,虾身瘦软,鳃肿或黄鳃。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是前期饲养管理不佳,水环境不良,导致幼虾的肠胃功能失调。

水环境不良造成不上料的具体原因:

①频繁追肥引发水质不稳,易倒藻。

处理措施:先用鱼虾卫士每瓶2亩+水毒净每包2亩泼洒;下午用降解灵片每包2亩+福地安每瓶2亩干撒;第二天再用黑霸每包2亩+开胃解毒灵每包1亩泼洒,下午用超强底改王+福地安每瓶3亩干撒。同时每斤料用鱼虾力士6克+复合乳酸菌溶液20克+多维3克拌料投喂,每天2餐,连用5天。

②有害藻类暴长。

处理措施:即时先用池底解毒丹2亩/包+黄黑灵1瓶/亩混合泼洒,再用爽水灵2亩·米/瓶(看情况可重复2次)来抑制藻类生长,然后用好丰水2亩/瓶+益生健2亩/瓶+红糖5斤/亩混合浸泡过夜后泼洒,以菌抑藻。

三、池塘饵料生物丰富造成的不上料

这种情况通常是放苗的密度不高,而池塘中的饵料生物也相对较丰富。

这种情况一般表现为:对虾生长正常,虾苗健康无病,水体中的饵料生物如桡足类、枝角类、轮虫等密度较大。如属这种情况造成的不上料现象,一般无需处理,等饵料生物消耗差不多时上料自然会恢复正常。

四、池塘泥皮、青苔、腐屑较多造成的不上料现象

对虾因吃食腐屑、泥皮或青苔导致吃料慢,生长也慢。

这种情况的特点是:试苗成活率高,放苗沉底快、无白苗现象,饲养期间不发现过病苗、死苗,也无凶猛鱼类或捕食型的水生昆虫;抛网或捞苗观察发现密度高,小虾的肠胃饱满,但肠道不均匀,或发黑(吃食腐屑)发绿(吃死藻、青苔),粪便发黑、粘连或发绿,有些粪便有泥沙(吃食泥皮)。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是前期管理不善,导致池底瘀化、泥皮或滋生青苔,或者水色大起大落,池底沉积较多的死藻。幼虾长期吃食这些腐屑、泥皮或青苔、死藻,会造成营养不良,生长慢,出现较多长不大的弱势群体,甚至发病。

对于以上情况造成的不上料,应按不同的原因进行相对应的处理措施:

①如池塘出现较多泥皮,虾粪色淡,有泥沙的,是吃食泥皮引起,应及时分解池底的泥皮和调理肠胃。

具体措施:用正强1号+爽水灵每瓶2.5亩干撒,连用2天;第三天用黑金神每包3亩+净水型益生健每瓶3亩+育藻膏1-2斤/亩混合发酵后晴天上午泼洒;停料1天,然后每斤料用鱼虾力士6克+复合乳酸菌溶液20克+多维3克拌料投喂,每天2餐,连用5天。

②如池塘出现青苔,虾粪绿色,是幼虾吃食青苔引起,应将青苔处理掉。

具体措施:一般先加深水位,然后施用黑金神2公斤/亩·米+黑霸3公斤/亩·米抑制青苔,晚上用分解底改2亩/包改底,最后黑霸2亩/包+肥水膏4斤/亩培藻。同时每斤料用鱼虾力士6克+复合乳酸菌溶液20克+多维3克拌料投喂,每天2餐,连用5天。由于处理青苔的时间较长,本措施见效的速度也比上述慢2-3天。

③底泥瘀化、死藻多,虾粪发黑发绿粘连。

具体措施:用鱼虾卫士每瓶2亩+水毒净每包3亩泼洒;下午用降解灵片+正强1号+爽水灵每包2亩干撒;第二天用黑霸每包2亩泼洒,下午再用降解灵片+正强1号+爽水灵每包2亩干撒。每斤料用鱼虾力士6克+复合乳酸菌溶液20克+多维3克拌料投喂,每天2餐,连用5天。

初夏小龙虾肠炎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笔者不断接到小龙虾养殖场及养殖户的求助,经现场或电话诊疗,发现现阶段小龙虾养殖面临的主要病害是肠炎,占同期病害比率的70%左右。肠炎本身容易引起死虾,而且导致体质减弱,容易诱发其他疾病,造成养殖损失。

一、小龙虾肠炎暴发的原因

1.投喂不足。随着养殖周期的拉长,小龙虾规格逐渐变大,池塘承载力逐渐趋向较大负荷,但多数池塘投喂量仍然偏低,小龙虾因为摄食不足而四处寻找食物,活动量加大,此时常出现水浑和夹草现象。长期投喂不足,是导致肠炎的根本原因。

2.忽视内服。近年来虽然随着小龙虾养殖技术的普及,养殖户关于内服保健的意识有所增强,但仍有部分养户忽视、不重视内服工作,或者说不提前采取有效的内服方案,从而达不到预防的效果。

3.池塘环境恶化。进入2019年以来,山东极度干旱,省内多座水库甚至干涸、露底,少有的几次降雨雨量极少,且多为雷电强对流天气,造成小龙虾不断应激,影响小龙虾摄食,其背后原因是改底不足导致的。此时改底频率应缩短至5~7天/次。此外温度升高(20~30℃),易于有害菌的滋生和繁殖,改底消毒等常规工作做不好,更易引起病菌的暴发。病从口入,摄食到病菌滋生的饵料更易导致肠炎等病症的发生。

4.行情不好,不舍卖虾。今年五一节过后,小龙虾价格暴跌,尤其放苗规格较小的池塘,小龙虾尚未长成,存塘量还不断增加,价格又一天比一天低,多数养户不甘心,此时不舍卖虾,又想节省成本降低投喂,从而加大肠炎现象的出现,并为疾病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二、原因总结

今年小龙虾苗种价格走俏,多数养户放苗偏晚(集中在4月15日以后),造成小龙虾养殖周期相对缩短,且多数虾塘不达上市规格。同时,初夏以来成虾行情断崖式走低,但存塘量却逐渐增加,多数放晚苗养户再次惜本降低投喂,怀揣侥幸心理,等高价不舍卖虾。

然而,初夏正是气温回升,有害菌滋生繁殖,池塘底质开始恶化的时候,而此时小龙虾体质更是在投喂不足情况下受到影响,再加上预防内服意识不足或内服产品选择不当,高存塘池塘发病风险增加,最先表现的就是肠炎病的发生。

三、小龙虾肠炎暴发后的对策

1.降低存塘量,疏虾预防初夏龙虾瘟

随着养殖时间的加长,池塘的承载量加大,逐渐趋向最大负荷,小龙虾活动空间逐渐变小,高密度拥挤状态对于小龙虾也是一种应激。为了预防肠炎等疾病的暴发,不管行情多低,都应当及时卖掉部分成虾,降低存塘量。一般老塘起捕量(连续5天)低于1.5kg/亩可停止起捕;新塘出虾达75kg/亩可停止起捕。

2.改善环境

随着小龙虾摄食量的增加,残饵粪便也逐渐增加,较长时间的养殖导致池塘底质逐渐恶化。同时,五月气温也适合有害菌的滋生和暴发,此时,做好改底消毒工作尤为重要。建议虾蟹底毒清5亩/袋(5~7天/次),虾蟹康消毒3亩/瓶(7~10天/次)。

3.加强投喂

初夏是小龙虾高产的季节,同时也是疾病高发的时期,加强体质是预防虾病的核心,体质主要体现在投喂上,投喂体现在适量足量投喂高档次饲料。目前,对肠炎的预防和缓解方案就是投喂足量适量的优质饲料,保证小龙虾肠道饱满。

4.内服预防

养殖进入了高产阶段后,在保证足量投喂的情况下,只要不发病,池塘就能保证盈利。初夏小龙虾养殖重点工作就是病害防控工作,除定期解毒抗应激、调控改善环境外,增强体质尤为重要,加强内服护肝败毒素、免疫肝宝等护肝保肝类药物,可有效增强小龙虾免疫力、抗应激能力,保肝护肠、降低发病率。建议每隔两三天用一次护肝败毒素、免疫肝宝拌饵投喂,每包拌小龙虾成品饲料20kg,不投喂的虾塘可每7~10天每米水深泼洒包被Vc3亩/袋,可有效降低病害发生率。

如何预防小龙虾爆发“5月瘟”?


每年的5、6月份,是小龙虾养殖丰收的季节,也是小龙虾病害肆虐的煎熬时刻。“养虾不瘟,富得发昏”,“谈瘟色变”等等,都是小龙虾养殖人的真实心态写照。疯狂的病害,惨痛的养殖经历,遭遇巨额的损失沉痛打击,让我们养虾人对这只虾是又爱又恨。那么,为什么小龙虾会爆发“5月瘟”呢?我们该如何预防呢?

为什么小龙虾在每年的5、6月份大量爆发病害?

一养殖环境胁迫所致

1、气候多变:江淮地区5、6月份,气温升高,闷热阴雨,天气多变等气候特点,易导致虾塘底质恶化,水质不稳,溶氧不足,病原滋生。

2、存塘量大:小龙虾生长快,小虾3-5天蜕一壳,大虾7-10天蜕一壳,存塘量快速增加,对池塘环境的破坏力增大,对池塘溶氧的需求也快速增加,易导致水浑、自相残杀、溶氧不足等情况发生。

3、虾塘水生态环境恶化,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A、水草:水草过稀,小龙虾没有隐蔽场所,多动、自相残杀,易发生机体损伤。水草疯长过密,大量耗氧,影响投喂与养殖管理。

B、水质:水过清,产生的溶氧不能满足高密度养殖要求。水过肥,影响水草活力,夜间易缺氧。水浑浊,水草脏,产氧低,病菌多。

C、底质:烂稻草、烂藕叶、烂青苔、烂水草等等,都是底质黑臭恶化的根源,大量消耗溶氧,滋生病菌,威胁虾生存。

二病原滋生,交叉感染

1、气温升高,水环境恶化,弧菌、白斑病毒等病原大量滋生,5、6月份是白斑病毒的活跃期。

2、虾吃虾,进排水交叉等养殖管理问题,导致病原的快速传播,交叉感染,导致疾病大量爆发。

三虾体损伤,肝胰腺病变,虾抵抗力低下

1、环沟局部密度过高,投喂不足,水草少,虾多动、易争斗,导致虾烂尾、断须等机体损伤机率高,虾免疫力差,易受病菌感染。

2、水底环境毒素,伤害小龙虾的肝胰腺,影响小龙虾的肝功能。底质恶化导致饵料不洁,病菌随饵料进入肠胃,进一步进入肝胰腺,在肝胰腺中富集,导致虾肝胰腺先病变,虾抵抗力低下而发病,所以,发病时,经常先损吃得多、吃得快的大虾。

如何有效防控小龙虾“5月瘟”?

一水活草丰、底质清洁、溶氧充沛

营造水活草丰、底质清洁、溶氧充沛的水生态环境,是有效防控“5月瘟”的根本所在。怎么做?

1、如何种草?放苗前,提前1个月种草,温度低时,提前2个月以上,小颗密种,并使用低成本长效的养水防苔产品,防控青苔,确保养虾高峰期有30-40%的水草覆盖率,为虾提供充足的隐蔽空间。

2、如何培水?放苗前要提前肥水补菌,培育黄褐色的硅藻水,前期透明度保持40-50厘米,后期透明度保持30-40厘米,比较合适。养殖过程中,选择质量优良、性价比高的产品,定期补碳补菌补肥,保持水活草丰的水生态环境。

3、如何保持底质清洁?养虾种草前,要充分晒塘,氧化底质,使用生石灰或者漂白粉清塘,氧化底质。养殖前中期,使用生物分解底改(分解能力强的低温有益菌+长效增氧产品合配),分解底层有机质。养殖后期,使用增氧底改方案(氧化黑臭底质能力强的强氧化底改和放氧能力强的颗粒氧产品),强氧化黑臭底质,抑制病菌滋生。

4、如何投喂?充足投喂,能防止小龙虾夹草浑水,破坏水生态环境,能做到一天两餐投喂最好,并勤观察,及时加减料。精准投喂能防止小龙虾争斗、自相残杀,增强抵抗力,非常关键。

5、如何增氧?养殖后期,勤打水增氧,外源水优良的,每天早上打水增氧,外源水差的,提前加足水,搞内增氧。

6、如何控制密度?快速出虾,保持合适密度,不同的池塘水生态环境和增氧配置,虾的最大存塘量是不同的,及时快速出虾,保持较低存塘量(苏北春虾200-250斤比较合适),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维护。苏北早苗贵,比较合适搞我们推广的“快虾模式”(放早苗、低密度、养大虾、快出虾)。详细技术细节,可咨询我们当地技术员。

二控制病原滋生和传播,防止交叉感染

1、养殖水体每15天使用低刺激的聚维酮碘消毒一次,控制水体病原滋生。

2、持续补充有益菌,抑制有害菌大量滋生,最简易的方法就是使用大厂家、无杂菌的优质生物发酵饲料拌料投喂。

3、提前加水,减少病害高峰期,防止水源病菌的交叉感染。

三减少机体损伤,保肝护肠,增强免疫力

1、水体生态环境好,足量投喂,密度合适,虾安静,争斗少,虾机体损伤少,虾活力强,抵抗力就好。

2、小龙虾的肝胰腺和肠道是小龙虾重要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是免疫力的第一道防线,5-6月份的病害高发期,饲料中拌喂保肝护肠的生物酵素和功能肽等保健物质,或直接投喂小龙虾功能保健饲料,增强小龙虾的免疫力,抵抗病菌侵袭。

投喂功能保健料的小龙虾肝胰腺

综上所述,小龙虾“5月瘟”的防控,营造水活草丰、溶氧充足的水生态环境是核心,养殖过程的病原控制是关键,维护虾肝肠健康、增强虾免疫力是保障

南美白对虾连续应激性脱壳的应对措施



养殖问题:

福清三山陈总,南美白对虾养殖60天左右,池塘虾大小规格差异,10月中旬开始,南美白对虾连续脱壳而且脱壳时间长,每天都有,持续了20多天。池塘里的南美白对虾捞起来有软壳现象,活力较差,脱下的壳较为软、薄。一直使用补钙产品,但是效果不明显。

连续应激造成的软壳虾

原因分析:

10月中旬福建福清地区连续降温,多阴雨天气,南美白对虾应激严重,导致连续的应激性脱壳,因为陈总这段时间补钙也很多,所以分析不是缺钙导致,是缺少大量的微量元素跟脱壳所需要的能量所至。

处理方案:

拌料内服“矿补100(1亩/包)+电解活性多维(1亩/包)”,连用三天。

结果分析:

“矿补100”含有钙、磷、镁、铜、铁、锰、锌、硒、胆骨化醇以及VA、VE、VK3等十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能满足南美白对虾生长及脱壳期间所需微量元素及矿物质需求。“电解活性多维”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及矿物质,能有效补充对虾脱壳期间所损失的能量。以上方案合理使用,处理三天后,南美白对虾脱壳恢复正常,软壳虾基本没有。

处理三天后对虾壳硬度增加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期PH波动大,全析及应对措施



pH值是虾池水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又是引起水化学成分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调节虾池水质在对虾最理想的pH值范围内,是对虾获得高产稳产的必要条件之一。pH偏高容易造成对虾脱壳困难,食欲减退等症状;pH偏低容易造成对虾呼吸困难、黄鳃、肿鳃等不良现象,因而要经常检查水质,若出现不正常现象,应及时做出处理。在调整处理之前,我们必须分析了解影响虾池水体pH值高低的主要因素,才能够有的放矢。

一、导致pH值高的原因

1)在没有外来废水污染的情况下,池塘土质条件和当地的水质条件决定了开始时的pH值。

2)浮游生物,尤其是浮游植物是导致养殖水体pH值在一天中变化的主要因素。白天阳光充足的情况下,水中浮游植物繁殖迅速,同时进行强烈的光合作用消耗水中游离C02,使水体的pH值剧烈升高;而夜晚浮游植物强烈的呼吸作用、浮游动物和养殖虾的生命活动都释放大量的C02,使水的pH值剧烈降低。这种规律性的变化表现为虾池的最低pH值出现在早上日出之前,pH最高值出现在下午日落之前,白天pH逐渐升高,晚上pH逐渐降低。由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主要在中、上水层中进行,表层的pH要高于低层。如果池水的碱度越小,水中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越强烈,则pH的周日变化越大,日较差随之增大。

3)清塘药物使用不当生石灰是一种物美价廉的清塘药物,是目前适用范围最广的水产养殖用药,但是在盐碱程度比较高的池塘,适应生石灰或含有氧化钙成分的漂白粉进行清塘消毒以后,极容易造成pH值居高不下的情况。

4)水中的C02逸散入空气中可升高pH值。

二、导致pH偏低的原因

1)池塘底质土壤中酸性物质含量过高,施用化学肥料例如硫酸铵、氯化铵等过多,池中雨水积累及有机物含量过高所引起,p值H下降又是水质变坏,溶解氧低的表现。

2)池塘底部沉淀的虾的粪便、饲料残饵和死亡的池塘生物,在细菌作用下发生厌氧分解,产生大量有机酸可使水体pH值降低。

3)空气中C02溶解进入养殖水体可降低其pH值。

三、pH值调整方案。

1)由于养殖地区土壤的盐碱程度高造成pH高此种情况下经常发生于沿海地区,部分沿海地区土壤的盐碱程度较高,进行清塘后防水pH值上升到8.8~9.5左右,这种水放虾苗时由于和育苗池的水的pH值差距较大,容易造成死亡对于此种情况的解决方法是:
a)对于老旧池塘,清淤时不要讲全部的淤泥清走,留下淤泥3~5厘米厚,一是增加部分有机物,使池水保持一定酸性,二是淤泥可以阻止塘底的土壤中的离子溶入到水中。
b)清塘时不要使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清塘,尤其是进行彻底清淤的池塘或者新开挖的池塘,清塘的目的是杀灭野杂鱼和病原菌,生石灰和漂白粉虽然物美价廉,但是容易引起池水的pH值增高的;建议使用二氧化氯制剂进行清塘处理,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无污染、无残留的消毒剂,能够彻底杀灭水中的病原菌和野杂鱼虾等,二氧化氯具有极强的氧化性,还可以氧化没有清理干净的淤泥中的有机物。建议使用量为1500~2000克/亩。
c)清水下塘pH容易高的池塘,在进行充分的消毒以后,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肥水,7天以后进行试苗,试苗没有问题即可大规模的放苗,放苗后第二天使用水产专用肥料、配合枯草芽孢杆菌进行肥水,量要少,次数要多,可以将一次的使用量分成2~3天使用。清水下塘的虾第二天即可投饵,根据池塘水质情况进行调整,藻类增加,浮游动物(既养殖者经常说的“鱼虫子”“虫子”)可以减少投饵或者不投饵。
d)使用降碱药物减低pH值有些鱼药生产厂家生产针对于池塘pH值高的降碱药物,部分池塘使用以后,可以有效地降低池塘的水的pH值;如果使用一到两种降碱药物只能短暂的降低pH值,pH值在几个小时或更长时间后上升到原来的数值,说明养殖池塘的池水具有强大的缓冲能力,此时就不要继续使用降碱药物,采用下面的方法放苗。
e)突击放苗南美白对虾是一种可以适应广泛pH值的养殖品种,尤其是对高PH的耐受能力比较强,如果突然的升高或降低pH值比较大,对虾、尤其是虾苗可能由于应激反应造成死亡,但是缓慢的pH值上升则不会造成虾苗死亡,这是根据许多的养殖实例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确定本池塘放苗造成对虾苗死亡的原因是pH值问题,而不是其他问题;塑料盆中盛少量的水,加入降碱药物调节pH值和育苗池相当,放入虾苗,24小时成活率在100%即可断定。
其次确定一种能够将对本池塘的pH值短暂降低的药物,这些药物往往是你使用过,具有短暂降低pH值的药物,并且通过连续测量pH值的方法确定使用药物多长时间以后pH值能够降到最低,什么时间反弹,找出pH值得变化规律。
第三确定放苗时间,根据pH值的变化规律,与你从育苗场拿到虾苗、运送到虾池的时间进行计算,在虾苗到达池塘前的某一时间开始使用药物,虾苗到达以后正好是你需要的pH值,马上进行放苗。这种放苗方法,当pH值缓慢恢复到高水平以后也不会造成虾苗的死亡。

(2)藻类过度繁殖造成的pH值过高严格来说,藻类过度繁殖引起的是pH值在一天当中的剧烈变化,最大的差值可以达2以上,对虾由于不适应剧烈的变化而游塘,极容易发生疾病或者被敌害生物吞食,如飞鸟。对于藻类过度繁殖造成的危害的预防方法如下:
1)大面积的池塘养殖发生此种情况,应该在养殖过程中严格控制施肥,很多的养殖户在养殖前期水瘦的时候大量施肥,造成了营养物质、尤其是磷元素的大量积累,随着投饵的增加,水中营养盐不断增加,藻类过量繁殖,因此pH值剧烈变化。前期少施肥,因为大面积池塘一般放养密度较低,比较瘦的水的也能够为对虾提供充足的氧气和食物,不要过分追求前期的水的肥瘦,避免养殖中后期无法控制。
2)精养塘、高位池可以采用遮阳的方法,遮阳控制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降低可以避免藻类的过度繁殖,同时遮阳设施还可以预防飞鸟的危害,精养塘和高位池的增氧设施精良,部分的遮阳作用不会对池塘的溶解氧造成影响。
3)使用光合细菌进行控制光合细菌具有是一类以光作为能源、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机物、硫化物、氨等作为供氢体和碳源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大量的有机物、硫化物、氨及亚硝酸盐能够被光合细菌所利用,不但降低了水中的有害物质的浓度,使其在同样pH值条件下降低了对养殖对虾的毒性,同时由于养殖池水中营养盐浓度的降低,藻类的繁殖也会受到抑制,再者,光合细菌能够抑制蓝藻,同时也为水中的轮虫枝角类提供营养,浮游动物吞食藻类也能降低藻类的浓度。
4)适当加水,增加水体总量,缓冲pH值。
5)种质大型水生植物,当池塘中的营养物质极大丰富时,一般的手段不能控制藻类的繁殖,移植、种植大型的水生植物,吸收大量的营养成分,降低藻类的营养物质供应量是一个解决办法,这种方法在后面的进行详细介绍。
6)杀灭藻类现在市场上有大量的灭藻药物,如果藻类过度繁殖,同时蓝藻又占优势种,其他预防手段不能见效或者不能实施的时候,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但是需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这一原则和其他的少量多次不同,在藻类过度繁殖,尤其是蓝藻比较多的池塘,大量的使用灭藻药物会造成灾难性后果,大量的藻类死亡,产氧急剧减少,耗氧急剧增加,会造成对虾浮头,如果有害蓝藻过多,蓝藻死亡释放出大量的毒素,可引起对虾中毒死亡。因此,在藻类过度繁殖的时候,一般采用在晴天的上午,在池塘的上风头局部使用灭藻药物杀灭藻类,可以连续使用,直到藻类数量减少,pH值平稳。

(3)pH值偏低一般指pH值低于7.5,pH值偏低一般是由于酸性土壤造成的,池底有机质多,水中溶氧低,有机质厌氧分解产生的有机酸过多也是一种原因,另外的原因就是降雨过多造成的养殖池塘的pH值下降。pH值低的处理方法主要是使用生石灰,应用生石灰处理,按8~10ppm(每亩用5~7公斤)用量使用,连用3天,谨记:不要贪图省工钱一次性用量过大,造成对虾应激反应。对于溶氧低的池塘,也可采用追肥、开动增氧机改善底质的方法培养藻类,逐步提高pH值;在养殖过程中使用有益菌,如枯草芽孢杆菌可以促进有机质代谢,控制浮游藻类的平稳生长,适当控制养殖密度,可以保持养殖水体的pH值稳定。


对虾苗中毒偷死的应对措施及思路分析




江苏南通养殖户李哥的虾池(土池),已放苗20多天,最近天气忽冷忽热,且阴晴交替出现,造成虾苗应激异常蜕壳,五号池4月20日还出现了偷死的情况,在料台内发现一两条死苗。

起初李哥想自己用药处理,但效果并不理想。

到21日早上,料台内发现死苗十多条,当天下午联系正强公司技术服务部。

22日下午,技术员赶到虾棚观察情况,一提料台,就有一股臭味溢出,同时发觉料台局部发黑,虾苗活力非常差!估计料台内大约有20%左右的虾苗出现体黄、肝微红、肝萎缩及空肠空胃现象。

技术员根据这些情况,先用水毒净1.5斤/棚,2小时后使用福地安3两+分解底改3两干撒。

23日上午仍有偷死现象,未见好转。但技术员提料台观察时,已无异味溢出,料台也不见发黑,虾苗活力有所好转,只是肝还是微红萎缩。于是再仔细向李哥了解其他情况,获知22号刚换水50%。于是建议先停止换水,停料。白天使用鱼虾卫士125毫升,晚上再用福地安2两。

24日还是有偷死现象出现,但水明显靓爽,水面上虾壳较多,虾苗活力增强,只是有点软身。技术员认为这次的偷死,是由于昨晚虾苗大量脱壳造成的,建议其保持稳水停料,白天继续使用速效钙8两+多维2两,晚上再使用降解灵片3两。

25日上午已没有偷死现象。技术员建议继续停料一天。

26日上午过去观察时,提起料台,所见的虾体透明,肝脏恢复接近正常,活力非常强!下午开始投喂饲料,一小时后料台上没见到剩余的饲料!

应对处理思路:

第一天是解决底臭及虾苗中毒问题。第二天除了要强肝润肠外,还要继续除底臭,并减少外源污染。第三天是强化水体营养,提高活力及继续解毒。这样通过除毒、除臭、减少污染等手段全方位优化水环境,同时以祛毒、强肝、补充营养等措施来提高虾苗活力,最后达成目的。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龙虾养殖轮虫爆发的应对措施》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龙虾养殖组织措施”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09471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