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猪圈的式样、结构和面积

育肥猪对猪圈要求的条件,一般要比母猪为低。因此农家在修建育肥猪圈时,应把重点放在就地取材,降低造价,改进积肥保肥效果等方面。但尽量设法提高猪圈温度,保证夏季凉爽,改进环境卫生保持盘窝的干燥还是必须注意做到的几点。只有这样,对育肥猪的增重才有利。

农家饲养的育肥,也可采取群饲的办战每头育肥猪占猪圈面积1平方米左右就可以。但一圈猪的大小不能相差太悬殊以免小猪吃亏。一般可根据一家养猪酌多少,选择建造小圈、中圈或大圈。小圈一间一圈,可养育肥猪5头;中圈二间一圈,可养12-15头;大圈三间一圈,可养20头以上。但要注意食槽应与养猪头数相适应,否则弱猪容易被挤下来成为僵猪。

至于育肥猪圈的式样,一般采用单列开放式(图8)或窑洞式(图9)均可。积肥的形式,如果认为圈外积肥不出肥,也可实行圈内积肥的方法。但积肥坑决不宜过深,最好不超过1.52只。以便勤起、勤垫,防止圈内泥泞潮湿。

小编推荐

育肥猪为什么会突然死亡?育肥猪突然死亡的原因


育肥猪突然死亡在规模化猪场多以散发为主,病程短,无临床症状或症状不典型,因为很多养殖户对于育肥猪的管理没有那么重视,因此猪只可能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就死了,往往会给养殖场带来很大的损失。那么育肥猪突然死亡的原因都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育肥猪突然死亡的原因。

一、急性消化系统性疾病

1、急性回场炎

急性回肠炎又称为增生性出血性肠炎、通常发生于16周龄以上的肥猪、多发生于高度健康的猪群。特别是经受长途运输等应激因素后更易发病。

症状:粪便褐色、煤焦样的出血性粪便,采食量降低,有时体温升高,突然死亡。

治疗:大环内酯类、截短侧耳类、对急性增生性肠炎均有一定效果。

2、急性胃溃疡

急性胃溃疡是育肥猪急性死亡另一重要的肠道疾病。

症状:体表苍白、有时呕吐、黑色柏油样干燥粪便,甚至突然死亡。最急性病例中,猪只体表迅速苍白、死亡。

3、胃肠扭转

胃肠扭转可导致胃肠供血不足而突然死亡,是生长育肥猪急性死亡的另一重要因素。

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如过食,饲喂不规律,结肠炎等。

4、出血性肠病综合征

猪出血性肠病综合征是一种导致4-6月龄的育肥猪肠道内大出血,突然死亡的疾病。

症状:临床症状与急性回肠炎相似,粪便呈黑色,煤焦油状,突然死亡。死后肠道内容物迅速产气、发酵。

二、呼吸系统疾病

1、急性传染性胸膜肺炎

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所致的一种重要的猪呼吸道疾病,多发生于生长育肥阶段,也是导致生长育肥猪急性死亡的常见因素之一,在最急性病例中,甚至没有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即突然死亡。

症状:体温升高至41℃以上,精神沉郁,废食,鼻、耳、眼及后躯皮肤发绀,常呈犬坐式,腹式呼吸,气管内常充满泡沫状、血性粘液,无纤维素性胸膜炎出现,突然死亡。

2、应激

长期的运输会导致猪的精神高度紧张、致使肌肉抽搐、僵直、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突然死亡,死后尸体迅速发生尸僵。

以上就是常见的育肥猪突然死亡的原因了,我们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防疫工作,平时也要注意清扫猪舍,定期进行消毒,为猪只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生长环境。想了解更多猪病防治技术,请关注。

养猪圈有哪些管理要点?


以往养猪蒙受损失,很多时候都是出在了对于猪舍管理不当的情况,让病毒在猪圈里面蔓延,这才让养殖户对于养猪的损失不断地扩大,因此想要减少在养猪当中的死亡率,养殖户一定要注意对于猪圈的管理,让猪圈保持一个良好的环境,下面小编就猪圈管理的主要要点和大家一起说说,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定时做好消毒处理

春天是一个滋生细菌的季节,在这个季节中,养殖户一定要做好对于猪圈定时消毒的习惯。对于给猪圈消毒主要的方法就是给猪圈撒上一层石灰,让墙壁和地板上都充分铺满石灰,等过一段时间再过来进行清洗,在清洗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保证对于石灰清洗干净,因为很多时候没有对石灰清洗干净是容易导致猪食物中毒的,这是非常严重的事情,需要各位养殖户格外的注意!

二、做好防病防虫措施

春天除了是滋生细菌的季节也是很多猪类疾病的高发期,像常见的猪瘟、呼吸道疾病以及丹毒等疾病都是非常容易爆发的,因此小编建议各位养殖户做好定时给猪圈进行检疫,对于给猪注射的疫苗一定要到位。

除此之外,养殖户一定还要做好防虫的措施,因为春天也是猪身上寄生虫的高发期,虽然常见的蛔虫和疥螨并不会导致猪死亡,但这些寄生虫会不断汲取猪身上的营养,导致了生长发育过慢,增加平时的饲养成本,不利于之后的盈利,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各位养殖户一定要做到定时的体内外驱虫,保证猪能够健康的成长!

三、保证环境的干燥

寄生虫和疾病一般都喜爱潮湿的环境当中,特别是春天处于雨季高发期,猪圈的情况常常会出现潮湿的情况,而这些情况容易导致猪生各种疾病,对于这种情况,养殖户首要工作是保证猪圈的通风情况,其次如果猪圈是露天的话,尽量搭建一个好的暖棚让猪能够舒适的环境,这样能够减少猪的患病情况!

猪舍的屋顶结构与隔热层


1屋顶结构

改进的前敞开式猪舍,拥有良好的隔热性能,自然通风良好,应采用单向坡屋顶(棚式屋顶)。安装在前墙的可调节通风门或塑料窗帘,能提供良好的通风效果。拥有屋顶橼的教堂式天花板,这种天花板能增加猪舍的通风量,使猪舍更加适宜于自然通风。天花板为斜坡式,在屋顶的顶端设有1个屋脊开口。但是采用拥有斜底弦的剪式桁来建造教堂式屋顶存在一些安全性问题,除非各种构件和接头均得到很大的增强。采用常规的单一W桁更好,在桁下弦的天花板的外跨度部分加上外罩,并在从桁网直至屋脊的开口处的天花板内跨度部分也加上外罩。拥有柱和梁的教堂式天花板,这种建筑是以浇铸在猪舍内猪圈隔离板中的钢管立柱开始建设的,这些钢管立柱分别支撑间距为2.4米的叠层板条屋梁和紧挨屋顶的斜坡。这些屋梁是采用间隔层压方式压成板条长度,使整个梁能够从屋檐延伸到屋脊。在该梁的顶端安装隔热的屋顶,从天花板开始,至隔气层,木质屋顶桁条(在边缘),纤维玻璃沥青隔热层或喷沫隔热层,最后至屋顶。

2 隔热层

松散地填入隔热材料,包括经处理的纤维素纤维、蛭石(膨化的云母),切碎的玻璃纤维和石纤维。开发这些产品的目的,是对那些只能依靠吹人和灌人隔热材料的旧房屋进行重新隔热处理。这些材料用在壁骨的空间会下跌,用在有足够通风的顶楼时被吹得到处都是,使一些地方仍然裸露着。玻璃纤维毡(棉胎)隔热,是使用较为广泛的隔热方法。普遍使用的形式是摩擦一吻合,是无纸或蒸气防护层包装的有弹力的玻璃纤维毡。该材料能防火,价格也十分合理。水可以透过这种隔热材料,也可以很容易地透过它蒸发,因此拥有良好的蒸气防护层是至关重要的。与大多数隔热材料一样,玻璃纤维毡对鼠类的掘洞是十分脆弱的,一旦鼠类找到了进入该结构的通道后就越发不可收拾。用摩擦一吻合方法将墙的空间完全填满后,只要隔热层保持干燥和无鼠洞,几乎能够永久地抵御下陷。

现场发泡聚氨基甲酸乙酯,当喷洒在干的支持物表面时,能够迅速地起泡,并在密封的细胞层上变硬,产生优良的附着力、密封和隔热性能,其价格为相类似的玻璃纤维隔热层的5~7倍。典型的应用是使用75毫米厚的现场发泡聚氨基甲酸乙酯来代替 120毫米厚的玻璃纤维。在改建猪舍时使用较为普遍,它可以同时对有裂缝的旧板材,砖石结构墙和未使用过的门窗进行密封和隔热。这种材料不能抵御鼠类掘洞,当然也不能防止鼠害的发生。聚氨基甲酸乙酯有个严重的缺点,即如果被火点着,火势能迅速地在聚氨基甲酸乙酯上蔓延,让人没有时间逃逸。现在,许多保险公司拒绝对采用聚氨基甲酸乙酯进行隔热的农场建筑物进行保险,除非采用了阻燃障碍层,如胶合板、石膏板或金属板。聚氨基甲酸乙酯的另一个缺点,是它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完全气密。在温暖、潮湿和包覆金属的猪舍内部用聚氨基甲酸乙酯起泡,水蒸气会慢慢地从泡沫的内部渗人。在水蒸气碰到金属包覆(完美的蒸气防护层)后,在细胞泡沫上积聚,也能在拥有包覆的任何木质框架结构上积聚,这样潮湿的木料就会很快地腐烂和发霉。聚氨基甲酸乙酯起泡在许多农场建筑物上的应用已经宣告失败,有些仅在短短的4~5年的时间内就报废。若向带孑L的材料喷聚氨基甲酸乙酯蒸气防护层,水分的积聚就不会那样严重。但这些问题可以预防,可寻找将泡沫喷在承重的内部包覆物上或喷在旧门窗(由里面向外开的建筑)上的方法,然后用一些通风良好且抗风雨的保护层,例如金属板、胶合板或外部透气的油漆来保护暴露在户外的泡沫表面,这比从内部喷上阻燃和气密的泡沫层要容易得多。

膨胀的聚苯乙烯(多孔板)是很廉价的隔热板。与聚氨基甲酸乙酯一样,膨胀的聚苯乙烯也是保险公司不愿意保险的建筑材料,此外其耐用性还不够,所以在猪舍内不能暴露在外。它可以在受到保护的混凝土墙内部的地上部分用作周边隔热层,但若用在混凝土墙内部的地下部分时会吸收一些水分。

生物发酵床猪舍的结构及设计


发酵床养猪是一种全新的养猪观念,与之相适应的养猪技术与现代养猪技术相比有很大区别。在发酵床养猪技术中,将原来重点对猪的饲养管理转移到对发酵床内的微生物菌群进行良好的调控,只有创造出适应微生物菌群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使微生物菌群充分发挥作用,快速分解粪便,从而达到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猪舍环境,节省人力物力,达到饲养优质猪、健康猪的目的。

发酵床的微生态环境是指微生物菌群所处的环境因素。由于发酵床内微生物菌群需要特定的温、湿度环境,一般情况下,发酵床内有机垫料的水分含量要求常年保持在55%~65% ,菌种在分解粪便有机物时产生大量的热量,这虽然是微生物生长发育的最佳环境,但是,这样的高温、高湿的环境对猪的生长发育是不利的,而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只有加强通风换气,及时排除猪舍空气中的潮湿气体,降低猪舍湿度,为猪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因此,猪舍的通风设计是发酵床养猪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发酵床养猪猪舍结构由发酵床、外围护结构、猪舍内部设施等三部分构成。

一、发酵床
1.发酵床的位置

按垫料位置划分,发酵床可分为地上式、地下式和半地下式三种。地上式发酵床的垫料层位于地平面以上,适用于我国南方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优点是猪栏高出地面,雨水不容易溅到垫料上,地面水不易流到垫料内,通风效果好。缺点是由于床面高于地面,过道有一定的坡度,运送饲料不方便。

地下式发酵床的垫料层位于地平面以下,床面与地面持平,适用于我国北方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优点是猪舍高度较低,造价相对低,各猪舍的间距相对较小,猪场土地利用率较高。由于床面与地面持平,猪转群以及运送饲料方便。由于发酵池位于地下,有利于发酵床的冬季保暖。缺点是土方量较大。

半地下式发酵床适用于地下水位线适中的大部分地区,此种方法可将地下部分取出的土作为猪舍走廊、过道、平台等需要填满垫起的地上部分用土,因而减少了运土的劳动,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由于发酵床面的提高,使得通风窗的底部也随之提高,避免了夏季雨水溅入发酵床的可能,同时也降低了进入猪舍过道的坡度,便于运送饲料。

2.发酵池的深度

发酵池的深度决定有机垫料的量,与猪的粪便产生量及饲养密度有关,根据猪饲养阶段的不同而异。一般来说,保育猪发酵池的深度约60~80 cm,中大猪发酵池的深度约80~100 cm。在发酵池内部四周用砖砌起,砖墙上用水泥抹面,发酵池底部为自然土地面。

二、猪舍的外围护结构
1.猪舍高度与宽度

由于发酵床养猪技术的特殊性,因此要求猪舍有一定的跨度和有一定的举架高度,以便创造出较大的空间环境,有利于猪舍内气体充分的交换,避免潮湿环境对猪的不利影响。猪舍的跨度一般不低于8 m,通常设计成9~1 2 m。猪舍的举架高度以发酵池面计不低于2.5 m。猪舍长度因地制宜。一般来说,猪舍建筑面积不低于 200 m 。

2.屋顶

猪舍的屋顶采用半钟楼式屋顶设计,即在猪舍的顶端南向设计一排立式通风窗。由于阳光的照射以及发酵床的温度,使得猪舍内部空气受热膨胀,比重变小,上升,从屋顶部立式通风窗流出,猪舍底部南北两侧低开的通风口吹进凉爽的风上移。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舍内良好的空气对流现象,舍内空气得以有效交换。良好的通风使得发酵床内的水分不断蒸发,圈底则保持疏松柔软状态。发酵床面的上升气流带走了猪床表面的水分,使得与猪体接触的床面湿度降低,给猪创造了适宜的生活环境。在冬季,虽然舍外的低温和寒风使得北墙底部的通风窗不能打开,但是,由于采取了屋顶通风立窗的设计和对发酵床湿度、菌种活性的有效调控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舍内湿度以及排除污浊气体,必要时可以打开北墙中层的通风窗,以确保通风换气质量。

北方地区由于冬季寒冷,屋顶的材料应选择导热系数低的材料。目前一般选择10 cm厚的聚苯乙烯彩钢板为好。无论采用哪一种屋顶设计,一定要在屋顶顶部设计安装一定数量的通风口,以便达到有效的通风除湿效果。如果没有通风口或者通风口面积过小,夏季虽然由于南、北对开的窗户形成的扫地风也能达到舍内空气的有效交换,但是,如果遇到闷热无风天气,尤其是冬季舍外气温过低,气流过大,北侧通风窗不能开启,只开启南侧窗户的通风效果欠佳。开启时间过长,造成舍内温度急剧下降,冷风直吹猪体表面,不利于猪体健康;如果开启时间过短,潮湿的空气滞留在猪舍的项部,舍内空气不能得到有效地交换,势必造成湿度过大,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

猪舍应有充足的阳光照射。由于阳光的照射,使得舍内的温度提高,空气受热后比重变小而上升,由顶部立式通风窗流出,有利于猪舍的通风换气:冬季由于太阳高度角小,阳光可以照射到绝大部分猪床,有利于猪舍的保温。一定的光线还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因此,可以将半钟楼式屋顶设计改为塑料大棚式设计。即将南侧屋顶和南墙改为塑料大棚,无滴塑料膜与防寒帘可随时根据环境调节温度、光照以及通风换气,猪舍内空间开阔,采光充足,通风良好。但在炎热的夏季,由于阳光照射强烈,南侧无滴塑料膜部分要进行遮光处理。塑料大棚模式的猪舍应设计成七分阴三分阳的采光格局。

3.墙与窗

在北方地区,猪舍的南侧、北侧以及东西山墙墙厚应达到24~37 cm。北墙设计成低开与中开两层通风窗。低开通风窗的下檐距过道地面的高度与食槽的高度一致,每栏2个,呈低而宽的矩形。中开窗为每栏一个,呈窄而高的矩形。这种品字形北窗设计可以较好地解决北方地区猪舍通风与保温的问题。下面的低开窗在夏季可以表现出良好的通风效果,在冬季则封闭之以利保温。冬季必要时可打开中开窗进行通风换气,以避免冷风的大量涌入。

猪舍南侧墙上的窗户尽量设计成大窗户,以便通风和采光。窗户下檐高于发酵池面20 cm 左右,以发挥良好的通风作用。上檐尽量高举,以增大透光角度,利于采光。如果南侧设计成塑料大棚式,将下部的塑料膜卷起,则通风换气的效果更好。塑料大棚模式更加有利于猪舍的采光,适合于我国北方地区猪舍建设。

三、猪舍的内部设施
1.猪栏

可以设计成单列式猪栏。每间猪栏东西宽度约4 m,南北两侧去除约2 m 宽的过道后,猪栏南北长约6~8 m,每间猪栏面积约为24~32 m ,每栏饲养猪16-20头。猪栏高度在80cm左右。位于发酵池中间的南北向隔栏应深入床下一定深度,防止猪拱洞钻过,造成混圈。这种单列式猪栏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发酵床养猪的特点,从福利养猪的理念出发,给猪设计出一定的运动空间,让猪在自由自在地运动中,满足嬉戏、玩耍、躺卧、采食、饮水、排泄等生理需要。

2.食槽、饮水器

将水槽和食槽分设于猪栏的南、北两端,采食与饮水分开,利用环境设计营造出让猪在采食和饮水过程中不断往返于食槽与饮水器之间的环境条件,强化猪的运动,降低脂肪的沉积,既提高了猪的健康和猪肉的品质,又使得猪在不断运动过程中,将粪尿踩踏入发酵床内,利于猪粪的充分发酵。

猪栏北侧沿着栏杆下面建成东西走向的食槽供猪只采食,保证每头猪有一定的食槽长度。栏杆建在食槽上方偏向外侧,使得少部分食槽在猪栏外侧便于投料,大部分食槽建在猪栏内侧便于采食。下部横栏高度以方便饲料的投放以及猪只的采食为标准。

在南侧猪栏两栏接合部安装自动饮水器。每栏设2个,距床面高30~40cm,下设集水槽,将水向外引出,流入东西走向的水沟内,水沟应有一定的坡度,由东西两侧流向猪舍中间,此处有通向猪舍外部的排水管,使水排向舍外的渗水井。

严格防止猪饮水时漏下的水流进发酵池,引起发酵池腐烂,导致发酵失败。

3.过道及硬床面

猪舍北侧设计成通长的过道,宽约 12 m:过道内侧与发酵池之间留出12 m 左右的水泥硬床面,为猪创造一个在夏季炎热季节里可以躺卧散热的休息环境。发酵池南侧与南墙或塑料大棚之间留出0.5 m 左右过道,以方便排水沟的设计,同时还可避免夏季雨水由窗户或卷起的通风口直接流入发酵床。

总之,发酵床养猪的猪舍设计与建造,应当紧密结合发酵床生物养猪特点,从猪的生物学特点、生理习性出发,在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密度等环境因素方面,积极创造出既满足猪的生长发育需要,又能增强猪的健康和抵抗力的环境条件,达到养猪增效之目的。

猪舍建筑的基本结构与工艺设计


同其他建筑物一样,猪舍的基本结构主要由屋顶及顶棚、墙、地面、基础、门窗等构成,其中屋顶和外墙组成整个猪舍的外壳,将猪舍空间与外部空间隔开。在生产实践中,建筑猪舍基本结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 基础

基础是猪舍的地下部分,是墙的延伸与支撑,承担猪舍本身的重量及舍内设备重量。基础应坚固耐久、防潮、防震、防冻与适当的抗机械能力。基础一般比墙宽 10cm~15cm。在不膨胀的土层上,基础深度为50cm ~70cm,北方在膨胀的土层上建猪舍时,基础的深度应在最大的土壤冻结线以下,如在河北省中南部,应深达 50cm,北部要达60cm ~70cm。基础受潮是引起墙壁潮湿及舍内湿度大的原因之一,故应注意基础防潮、防水。尽量避免将基础埋置在地下水中。加强基础的保温对改善猪舍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外在猪舍建筑中广泛采用石棉水泥板及刚性泡沫隔热板以加强猪舍基础的保温。

2 地面

猪舍的地面是猪活动、采食、躺卧和排粪尿的地方。主要承受猪只的压力和管理人员的操作压力,同时也是猪体热能的直接损失部位。猪舍地面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猪舍的空气环境、卫生状况和使用价值。猪舍地面质量好坏、地面是否保持正常以及能否对地面进行应有的管理与维修,不仅可以影响舍内小气候与卫生状况,还会影响猪体的清洁,甚至影响猪只的健康及生产力。

猪舍地面要有一定的强度,有保温、防潮的性能,为防止猪只行走时滑倒,凡是有猪只行走的地面要有一定的粗糙度,而排污表面越光越好。为了便于清扫和清洗消毒, 猪舍地面所有拐角应用圆弧过渡,避免死角,藏污纳垢。地面向排尿沟应保持3% ~4% 的坡度,以保证洗剂水及尿水顺利排走,保持地面干燥。土质地面、三合土地面和砖地面保温性能好,但不坚固、易渗水, 不便于清洗和消毒。水泥地面坚固耐用、平整,易于清洗消毒,但保温性能差。目前猪舍多采用水泥地面和水泥漏缝地板。为克服水泥地面传热快的缺点,可在地表下层用孔隙较大的材料(如炉灰渣、膨胀珍珠岩、空心砖等)增强地面的保温性能。有条件时可以建造空心结构的地面;要有防潮层,地面要设计有 3cm3cm大小的菱形防滑结构。

3 墙壁

猪舍的墙壁是猪舍的骨架,它起着支承猪舍、护围猪只的作用。猪舍墙体要求结构简单、保温隔热、坚固、防火、防潮、耐水、抗冻。内墙面平整光滑,距地面 lm 高做水泥墙裙,能耐受经常性的水洗消毒。外墙勒脚要求平整结实、防水, 便于清扫消毒。另外,勒脚经常受屋檐滴下的雨水、地面雨雪的浸溅及地下水的浸湿,一定要采取防潮措施,可用防水好且耐久的材料抹面,以保护墙面不受雨雪的浸蚀,沿外墙四周做好散水或排水沟,使勒脚附近的地面积水迅速排走,以减少墙身与基础受浸泡的可能。

在北方地区由于温度低,建筑重点放在防寒上,为了达到较高的保温能力,墙体应该砌得厚一些或将墙砌成空心的,在中空部位添加隔热保温材料,如锯末、刨花、珍珠岩、泡沫塑料等;在南方地区气温较高, 重点应放在防潮、防暑上,墙体可以薄一些或在墙里面贴补一层泡沫板。

4 屋顶

屋顶是猪舍上部的外围结构,用以防止降水与风沙侵袭及隔绝太阳的强烈辐射,无论对冬季保温与夏季隔热都有重要意义。屋顶也是猪舍内热气、潮气积聚的地方,也是散热最多的部位。由于屋顶要承受风、雨和雪的压力,为此要求猪舍的顶部必须是有一定强度、有一定的保温性和防潮隔热性, 并且经久耐用。常见的猪舍顶部为人字形状加挂天棚结构或是单坡形式。比较理想的屋顶为水泥预制板平板式, 并加 15cm ~20cm 厚的土以利保温、防暑。

5 门窗

猪舍的门是人员和猪只出入猪舍的设施。要求设置合理, 使用方便。一般猪舍门宽度在1.2m ~ 1.5m, 高度在 2.0m ~2.2m之间为好,向外开。猪舍的窗是猪舍采光的主要部位。要求种猪舍的窗要大一些,育肥猪舍的窗要小一些。窗的设置不能太低,一般窗的下缘距地面1.2m左右为宜。

双列式猪舍门窗,宽度不小于1.5m, 高度不低于2m, 单列式猪舍走廊门要求宽度不小于 lm,高度1.8m ~2m。窗户的开设则以采光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来计算,种猪舍要求1:8~1:10;肥猪舍1.5 :20。

开放式猪舍运动场前墙应设有门,高0.8m ~1.0m,宽0.6m,要求特别结实,尤其是种猪舍;半封闭猪舍则与运动场的隔墙上开门, 高0.8m, 宽0.6m ;全封闭猪舍仅在饲喂通道侧设门,门高0.8m ~ 1.0m, 宽0.6m。通道的门高1.8m,宽1.0m。无论哪种猪舍都应设后窗。开放式、半封闭式猪舍的后窗长与高皆为 40cm,上框距墙顶40cm ;半封闭式中隔墙窗户及全封闭猪舍的前窗要尽量大,下框距地应为1.1m;全封闭猪舍的后墙窗户可大可小,若条件允许,可装双层玻璃。

6 通风换气孔

通风换气孔是猪舍进行空气交换的设施。一般在猪舍墙壁较低的部位开设进气孔,并用网格进行保护, 以防蛇、鼠等进入;在猪舍的顶部开设出气孔,并用风帽等防护,以防雨雪进入。同时要有控制装置,用来控制排气量,保持猪舍内的温度。由进风口进来的新鲜空气单位质量大,处于猪舍的下层正好被猪利用;猪排出的热废气单位质量小,处于猪舍的上层正好被排气孔排出;这样就在猪舍内形成了一个空气的循环系统,新鲜的空气不断的进入,废气不断的排出,保障猪舍的空气符合猪的需要,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养殖效益大幅度提高。

猪阶段育肥法


阶段育肥法(又称吊架子或分期育肥),即把猪分为幼猪、架子猪和催肥一个阶段,采用一头一尾精细喂,中间时间吊架子的方式此法适于农户和饲养条件较差的地方使用。其三个阶段大体划分是:


(一)小猪阶段断乳到体重25千克左右,饲养期约2个月,这阶段小猪生长快,对营养要求严格,因而日粮中精料比重较大,日增重要求达到200-250克。

(二)架子猪阶段体重从25-50千克左右,饲养期4-5个月,主要饲养青粗饲料,要求骨骼和肌肉得到充分发育,长大架子,此期间猪日增重缓慢,约150-200克。

(三)催肥阶段体重50千克左右到出栏。一般约2个月左右,一是脂肪沉积量大的阶段,要求集中使用精料,加快育肥,其日增重可达500克以上

细算养一头猪的饲养面积和饲养管理方法你知道多少?


养猪业是我国农业中的重要产业。对保障肉食品安全供应有重要作用,那么养一头猪的饲养面积是多少呢?饲养管理方法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一头猪的饲养面积

养100头猪大约需要200平方以上的猪舍。一般情况下:一头猪平均要给他2平方米以上的空间活动。

一头猪的饲养管理方法

1.保育猪的生理特点

保育猪的消化系统发育仍不完善,生理变化较快,对饲料的营养及原料组成十分敏感,因此在选择饲料时选用营养浓度、消化率高的原料,以适应其低营养性腹泻的发生几率。

2.保育猪的饲养管理

通风换气在集约化养猪条件下,加强猪舍通风,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是日常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常在此阶段,人们往往重视保温而忽视猪舍的通风换气,结果造成仔猪易患呼吸道疾病,增重速度下降。转入保育舍的仔猪,按体格大小和强弱分圈饲养,尽量使每圈的仔猪个体均匀,并把最小的猪放在房间最暖和的特别看护栏内,留下一个或更多的空栏给处于劣势的弱小猪。对初转入保育的仔猪应加强调教,训练其养成采食、排粪、睡觉均在固定位置进行的习惯,以保持猪栏干燥、清洁、猪体卫生。在仔猪保育阶段,应加强日常猪群观察,及时掌握猪群状态。健康正常的猪群应散开活动式睡觉,无相互挤压,行走时步态正常,被毛光亮,当有人进入猪舍时反应出注意及警觉的神态,喂料时会积极抢食,猪尾卷起,粪便正常。

3.保育猪的营养需求

保育猪的增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量的供给,仔猪日增重随能量摄入量的增加而提高,饲料转化效率也将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仔猪对蛋白质的需要也与饲料中的能量水平有关,因此能量仍应作为断奶仔猪的优先考虑,而不应该过分强调蛋白质的功能。保育猪在整个生长阶段生理变化较大,各个阶段生理特点不一样,营养需求也不一样,为了充分发挥各阶段的遗传潜能,日粮仍需高营养浓度、高适口性、高消化率,消化能3300-3400kcal/kg,粗蛋白18.5-19.0%,能蛋比在178-180之间适宜,赖氨酸1.22%以上,赖能比在3.6(g/mkcal)左右;在原料选用上,可降低或取消乳制品和血浆蛋白的含量,增加豆粕等常规原料的用量,但仍要用常规豆粕的大量使用,可以用去皮豆粕、膨化大豆或发酵豆粕等替代;保育仔猪后期,仔猪消化系统已日趋完备,消化能力较强,营养需求可以根据猪场实际情况有所降低,饲料应用上可以逐步跟小猪料进行切换过渡。

4.保育猪的健康管理

当猪圈和猪舍空出后,对所有的周围环境及设施,包括天花板、风扇、主干道、料槽和饮水器都要进行严格用火碱清洗、熏蒸消毒;并在进猪前应彻底干燥和空栏,并在进猪前控制房间温度。断奶仔猪由于应激反应,使体内脂肪减少,体内的水分分布会有所改变,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所以断奶后最初10天内的环境温度应稍高于断奶前的分娩小猪栏温度,温度过低,则仔猪表现不安,容易出现拉稀等现象。注意防止贼风,根据测试,即使15厘米/分的风速也会使仔猪的实际体表温度下降40c,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

仔猪缺铁的症状以及补铁的方法


仔猪缺铁是猪场比较常见的一个现象,缺铁会导致仔猪的造血功能不足,出现皮肤苍白等现象,还会降低仔猪的抵抗能力,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因此给初生仔猪补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那么仔猪缺铁都有哪些症状?又该如何补铁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仔猪缺铁的症状以及补铁的方法。

一、仔猪缺铁的症状

仔猪缺铁初期会表现为精神不振、不愿活动、喜卧嗜睡、体温下降、食欲减退,如果没有及时补铁接下来会表现为可视粘膜苍白,被毛粗糙无光泽。严重时病猪还会表现为头部水肿、消瘦无力、看起来正常的小猪突然死亡等症状。

二、仔猪补铁的措施

1、注射铁钴针剂

在仔猪生后2-3天内,每头仔猪一次性肌注铁钴注射液3.3毫升。

2、口服铁制剂

在仔猪生后2-3天开始,用奶瓶盛装0.25%硫酸亚铁和0.1%硫酸铜混合水溶液,当仔猪吃奶的时候可以滴于母猪的乳头上,仔猪即可吸入。

3、设置矿物铁盐补饲槽

在仔猪出生3-5天后,把一些矿物铁盐放置在补饲槽内,或在圈内经常撒一些未污染的红黏土,任仔猪自由舔食。

以上就是仔猪缺铁的症状以及补铁的方法,在仔猪出生后就要开始为它们补铁,预防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饲喂富含蛋白质、无机盐(铁、铜)和维生素的日粮,也能有效预防仔猪缺铁。想了解更多猪病防治技术,请关注。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0046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猪痢疾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