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育肥猪的生长规律 生长育肥猪管理技术

生长育肥猪是猪的一生中生长、增重速度最快的阶段,也是饲料消耗较多的阶段,这一阶段对猪肉产品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掌握生长育肥阶段猪的生长规律和特点,以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为育肥猪提供一个优良的养殖环境,利用合理的养殖方法,加强防疫技术,让生长育肥猪健康生长、正常增重,以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下面一起来看看:生长育肥猪的生长规律生长育肥猪管理技术。

1、生长育肥猪的生长规律

生长育肥阶段猪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在体重为20~60kg之间的这一阶段主要为猪的生长期,这一时期的生长特点是各项器官以及功能还处于发育阶段,还不健全,尤其是消化系统,对一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还不完善,因此在饲养时要特别的注意。另外,因猪在这一阶段的生长速度迅速,对营养的需求要求较高,所以在猪体重还没有达到60kg时,所提供的饲料的营养水平要相对的高一些。生长育肥猪在20~30kg时主要生长的是骨骼,所以这段时期要提供充足的营养,尤其是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补充,要充足且及时,以满足育肥猪骨骼和器官的快速生长。当生长育肥猪达到60~70kg时主要是肌肉的增长,并且可达到最高峰,所以为了满足这一生长规律要注意提供充足的蛋白质。生长育肥猪脂肪的生长旺盛期则是在90~100kg,因此,在这一阶段为了提高猪肉产品的质量,将酮体瘦肉率提高,需要进行限饲,特别要控制好饲料中的能量水平。当生长育肥猪生长到一定的阶段时体重的增生速度开始减慢,继续饲喂会造成饲料的浪费,因此要做到适时出栏。

2、生长育肥猪的管理要点

根据生长育肥猪的生长规律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加强饲养管理,科学饲喂,做好防疫工作,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可充分发挥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从而获得最佳的养殖经济效益。

首先要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进行育肥。选择生猪品种时要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及当地的养殖条件选择增重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酮体瘦肉率高、抗病能力强的品种,目前最常使用的品种多为杂交品种,经过长期的培育所得的杂交后代具有优良的遗传性状,具有良好的育肥前景。

仔猪的初生重断奶重对生长育肥猪的养殖效果有重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要做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其目的是生产和培育出出生重和断奶重均高的仔猪,从而提高生长育肥猪阶段的生产性能。

选择营养充足且搭配合理的饲料。根据生长育肥猪的生长规律可知猪在生长过程中,对营养的需求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如果单纯的使用一种饲料满足不了猪在全部生长过程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因此在饲喂的过程中要根据生长育肥猪所处的不同生长阶段提供适宜的饲料。要尽可能让饲料的种类多样,充分发挥不同营养物质间的作用。在饲喂时要注意饲料的质量,饲喂时要做到定时、定质、定量,以保持育肥猪旺盛的食欲。在提供饲料时不但要注意生长育肥猪的生长阶段,还要根据不同的季节来变换饲料配方,如在夏季为了保证全天的采食量可多饲喂一些促进食欲的饲料,由于夏季白天较长,可适当增加白天的饲喂次数。冬季则要注意提高饲料中的能量水平,并可在夜晚加喂1次。

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在饲喂时要根据育肥猪各阶段的养殖目标,或者市场上对猪肉产品的需求来制定科学的饲喂计划,如果是为了提高重量,可以采取自由采食的方式进行饲喂;如果是想提高酮体瘦肉率,饲喂时则要控制好脂肪的沉积,易采取限制饲喂的方式。无论选择何种方式都要满足生长育肥猪的营养需求。另外,在饲喂生长育肥猪最佳的饲喂方式是生喂,因如果将饲料煮熟后会破坏其中营养物质的营养价值,尤其是维生素,所以饲喂时仅需要将饲料原料进行粉碎加工即可,一些青绿多汁饲料可直接剁碎饲喂。

在管理方面,要对生长育肥猪进行合理的分群,根据品种、性别、体重科学分群,在分群后对猪进行调教工作,使其在固定的地点进食、休息和排泄,这样便于管理和减少疾病的发生。另外,要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做好夏季防暑,冬季防寒的工作,防止因温度过高或者温度过低而引起猪的日增重下降和饲料利用率降低。保持猪舍环境清洁卫生,加强日常的通风换气工作,及时的清理粪便,并进行定期的消毒。在育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育肥猪过度的运动,以免消耗大量的能量,影响增重效果。

加强疾病的预防工作。生长育肥猪要加强疾病的预防工作,以保证猪的质量,否则造成疾病的传播,会导致前期的工作都无效而损失惨重。因此,对于疾病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除了要加强日常的卫生清理、定期的消毒外,还要注意加强生长育肥猪自身抗病能力,可在饲料中添加一些保健类药物以增强体质。另外,还要定期接种相关的疫苗,以提高免疫力。

生长育肥猪管理技术

合理分群

分群技术要根据猪的品种、性别、体重和吃食情况进行合理分群,以保证猪的生长发育均匀。分群时,一般掌握“留弱不留强”、“夜合昼不合”的原则。分群后经过一段时间饲养,要随时进行调整分群。
肥育猪一般多采用群饲,其既能充分利用猪舍建筑面积和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养猪成本,又可利用猪群同槽争食,增进食欲,提高增重效果。分群时必须并窝,并窝应根据猪的生活特性,实行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的办法。一般在固定圈内饲养,每群以10~20头为宜。在舍内饲养,舍外排粪尿的密集饲养条件下,每群以40~50头为宜。

饲料

肥育猪生长速度较快,必须供给营养丰富的全价饲料来满足猪快速生长的要求。
日粮搭配多样化猪只生长需要各种营养物质,单一饲粮往往营养不全面,不能满足猪生长发育的要求。多种饲料搭配应用可以发挥蛋白质及其它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从而提高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研究证明,单一玉米喂猪,蛋白质利用率为51%,单一肉骨粉则为41%,如果把两份玉米加一份肉骨粉混合喂猪,蛋白质利用率可提高到61%。
饲料品质饲料品质不仅影响猪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而且影响胴体品质。猪是单胃杂食动物,饲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直接沉积于体脂,使猪体脂变软,不利于长期保存,因此,在肉猪出栏上市前两个月应该用含不饱和脂肪酸少的饲料,防止产生软脂。
掌握日粮的稀稠度日粮调制过稀不仅影响唾液分泌,而且稀释胃液,影响饲料的消化。饲喂稀料使猪干物质进食量降低,同时猪排尿增加,消耗体热。因此,日粮调制以稠些为好,一般料水比为1∶2~4。冬季应适当稠些,夏季可适当稀些。

饲喂定时、定量、定质

定时指每天喂猪的时间和次数要固定,这样不仅使猪的生活有规律,而且有利于消化液的分泌,提高猪的食欲和饲料利用率。要根据具体饲料确定饲喂次数。精料为主时,每天喂2~3次即可,青粗饲料较多的猪场每天要增加1~2次。夏季昼长夜短,白天可增喂一次,冬季昼短夜长,应加喂一顿夜食。饲喂要定量,不要忽多忽少,以免影响食欲,降低饲料的消化率。要根据猪的食欲情况和生长阶段随时调整喂量,每次饲喂掌握在八九成饱为宜,使猪在每次饲喂时都能保持旺盛的食欲。饲料的种类和精、粗、青比例要保持相对稳定,不可变动太大,变换饲料时,要逐渐进行,使猪有个适应和习惯的过程,这样有利于提高猪的食欲以及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饲喂方式

饲养方式饲养方式可分为自由采食与限制饲喂两种,自由采食有利于日增重,但猪体脂肪量多,胴体品质较差。限制饲喂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猪体瘦肉率,但增重不如自由采食快。一般来讲自由采食日增重高,沉积脂肪多.饲料利用率低。限量饲喂饲料利用率高,胴体背膘较薄,但日增重较低。我们可采用前促后控饲养法,即前期(60KG以下)利用猪主要长瘦肉的生长发育阶段,采用自由采食法,供给汉珠牌5612或希望牌5012小猪料予以饲喂,后期(60KG以上)利用猪脂肪生长快的阶段,实行限制饲养。

饲养管理

要想在短的时间内,用较少的饲料换取较快的增重,除了选好仔猪以及配合饲料与添加剂外,还要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①生喂生料由于未经加热,营养成分没有遭到破坏,因而用生料喂猪比用熟料喂猪效果好,节省煮熟饲料的燃料,减少饲养设备,节约劳动力,提高增重率,节约饲料。
②干湿喂饲料的喂法有干喂、稀喂和干湿喂几种方法,不同喂法对猪的消化吸收有不一样的效果。干喂的特点是省工,容易掌握喂量,促进唾液分泌,缺点是损失饲料较多。稀喂的优点是利于采食,损失饲料少,缺点是容易使猪形成水饱,影响消化和吸收,饲料的利用率不高,不利于猪的生长。干湿喂法介于干喂和稀喂两者之间,猪进食的饲料比较多,胃液能很好地与饲料发生作用,消化吸收好,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猪生长快。
③定时定量法:喂猪要规定一定的次数,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数量,在规定的时间内投喂。究竟一天喂几次适宜,根据各户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仔猪一天喂6次,中猪4—5次,肥育后期一天喂3次;使大猪有足够的时间睡眠,以减少活动,特别是夏季,避免中午最热时喂料,对增重有利。一天中各餐的间隔时间应相等。每餐喂量保持适量和均衡,既不要使猪有饥饿感,也不要使猪吃得过饱,一般喂九成饱。早晚7—9点喂食最佳。
④自由采食法采用该法能使猪的日增重快,胴体的膘较厚,沉积脂肪较多,节省喂料时间和劳动力。如果要使每日增重尽量多,最好采用自由采食法;如果要获得瘦肉率高的胴体,采用定时定量饲喂法比较好。在生长育肥前期让猪自由采食,在后期采用定时定量饲喂,这样即可使全期日增重高,又不至使胴体的脂肪太多,同时可以提高饲料转化率,节省饲料。
⑤先精后青,少放勤添:先喂精料后喂青料,并要少放勤添。

饲喂次数

一般每天饲喂2~3次为宜。在20~90KG肥育期间,每日喂2次和3次的结果比较,喂3次并不能改进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喂3次的给料比较比例是早晨35%,中午25%,傍晚40%为宜。

饮水

要保证猪随时可饮到清洁的水,最好在冬春季给温水,夏季给凉水。喂料时应保持水槽不断水。猪吃进1KG饲料需要水2.5~3.0KG才能保证饲料的正常消化和代谢。另在夏季应加大饮水的供给。
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水是调节体温、饲料营养的消化吸收和剩余物排泄过程不可缺少的物质,水质不良会带入许多病原体,因此既要保证水量充足,又要保证水质。实际生产中,切忌以稀料代替饮水,否则造成不必要的饲料浪费。

猪舍环境

猪舍卫生:猪舍卫生与防病有密切的关系,必须做好猪舍的清治卫生工作。猪舍要坚持每天清扫并及时将粪、尿和残留饲料运走;从仔猪开始,即训练定点大小便。猪排粪尿喜欢寻找潮湿的地方,猪进栏时,把别的地方搞干净,而把预定排粪尿的地方放点水,猪就会在放水的地点排泄。如果猪没有在预定的地点排泄,就可以将它位的粪铲放到预定地点,下一次猪排泄时,就能排泄到预定地点。这样引导两三天,就能定点排泄了。猪养成“三点定位”的习惯,即吃食、睡觉和排粪尿固定,这样不仅能够保持猪圈清洁卫生,还有利于垫土积肥,减轻饲养员的劳动强度。猪圈应每天打扫,猪体要经常刷拭,这样既有利于减少猪病,又有利于提高猪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
温度:猪的生长需要适宜温度,育肥猪的适宜温度为15~23℃。当温度过高时,肥育猪就会烦躁不安、气喘、不愿进食。当温度过低时,肥育猪会相互拥挤,采食量增加,不但浪费了饲料,而且猪的体重下降。防寒与防暑温度过低时,猪用于维持体温的热能增多,使日增重下降;温度过高,猪食欲下降,代谢增强,饲料利用率也降低。因此,夏季要作好防暑工作,增加饮水量,冬季要喂温食,必要时修建暖圈。
光照:育肥猪舍内光照应暗淡,以使猪能得到充分地休息。
通风:保持通风状况良好和足够的通风量。使空气清新,以降低氨气、硫化氢的浓度,避免浆膜性肺炎等呼吸道病的发生。

饲养密度

合理的饲养密度不但能增加初期建筑投资的收益,而且还能避免猪只咬尾症的发生,提高增重率。猪的饲养密度可随着季节的变化加以调整。例如,在寒冷季节冬天,每栏可多放养一至二头猪,在炎热的夏天,可减少一至二头,这样可产生较好成绩。长白猪好斗,密度不宜过大。

驱虫、虱,去势,防疫

肉猪在肥育前对幼猪要普遍进行体内驱虫和体外驱虱、驱疥癣,驱除体内寄生虫可使用驱蛔灵,回咪唑等药物,驱体外寄生虫可使用2%敌百虫溶液等药物。去势后,性器官停止发育,性机能停止活动,猪表现安静,食欲增强,同化作用加强,脂肪沉积能力增加,日增重可提高7%~10%,饲料利用率也提高,而且肉质细嫩、味美、无异味。在催肥期前驱虫一次,驱虫后可提高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按照一定的免疫程序定期进行疾病预防工作,注意疫情监测,及时发现病情。

防止育肥猪过度运动和惊恐

生长猪在育肥过程中,应防止过度的运动,特别是激烈地争斗或追赶,过度运动不仅消耗体内能量,更严重的是容易使猪患上一种应激综合症,突然出现痉挛,四肢僵硬,严重时会造成猪只死亡。

相关阅读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通常把30公斤~出栏的猪称为生长育肥猪,根据体重,可以划分为育肥前期(30~60公斤)和育肥后期(60公斤~出栏)两个阶段。生长育肥猪最大的培育目标是保持猪群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稳定的生产环境,挖掘遗传潜力,促进快速生长。

第一节生长育肥猪的营养与饲粮

生长育肥猪的消化系统已经完全发育成熟,对养分的消化率高,对饲料的适应性强。

在设计和配制生长肥育猪饲粮时,如下几点需要注意:

1.饲粮的消化能不可忽视。我国的生长肥育猪饲粮能量水平普遍偏低,已成为影响猪生长速度发挥的主要营养因素之一,为降低成本,饲粮中高比例使用麸皮,会使能量不足,另外,如果饲粮中使用棉、菜粕,会使蛋白饲料在配方中的比例增加,进而使玉米等能量饲料的配方空间下降,降低饲粮消化能含量。现代良种猪育肥前期猪消化能水平不应低于3100千卡/公斤,后期不应低于3000千卡/公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量尽可能提高。生产中常见的生长育肥猪毛凌乱、毛长、皮肤苍白等现象也和饲粮能量低有一定的关系,仅靠添加砷制剂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2.良种猪高营养水平供给。良种猪生长潜力很大,为追求快的增重速度和瘦肉率,生长肥育猪需要供给高的营养水平。理论上,肥育后期猪以沉积脂肪为主,但供给高的蛋白水平饲粮也可沉积较多的瘦肉。

第二节育肥前期饲养管理(30~60kg)

由于前期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仔猪基本上都是身体健康、体质健壮的架子猪,但饲养管理不能放松。

1.由仔猪培育室转群来的生长猪按猪只的大小、强弱、种用和非种用、花色分舍分栏饲养。每栏饲养9─11头并挂牌标出转入时间。

2.转群后1周内做好调教,使猪只采食、排泄、休息实现三定位。

3.在既能满足猪只的生长需要,又能降低饲养成本的前提下,在1周内完成由小猪料过渡到中猪料(含粗蛋白16%以上、消化能3100大卡左右),采用自由饲喂。

4.除做好每日二次清扫舍内外环境卫生和每周消毒一次外,仍必须每日早、中、晚仔细观察猪只的精神状况、呼吸、吃食、粪尿等状况,发现异常立即找兽医治疗。

5.从目前部分猪场的饲养情况看,在10~5月间,该阶段的猪易发生散发性、急性、死亡快、以肺部病变为主的疾病。经用青霉素、卡那霉素、磺胺5甲氧等连续用药三天,可控制死亡。通过每日情况观察,一旦发现呼吸加快,体温在40~42摄氏度左右应立即用上述药物治疗。对死亡猪,解剖取样后,送有关部门化验,做药敏试验。按该试验结果及时更换药物。

第三节育肥后期饲养管理(60~90kg)

1一周内由中猪料更换为大猪料。饲粮粗蛋白15%以上,消化能3000千卡以上。自由采食,日喂2次。

2注意防暑降温。如果是复式猪舍,夏季不仅要做好通风,还要注意防暑降温,最好安装喷淋装置,定时给猪只喷淋。尤其是在75~90kg体重时更应加强降温。若无该装置,可在上午九时左右结合冲刷栏舍时给猪喷淋。单列式猪舍,夏天更应注意防晒。下午不可冲刷猪舍,尤其是日光强烈时,易造成高温、高湿的环境,致使猪只中暑。一旦发生中暑,应立即将猪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抢救。额头浇凉水,耳尖、尾尖放血,并根据病情发展,补液和其他药物治疗。

3欲加快生长速度,在体重达60~70kg时,对猪只进行一次驱虫。

4为减少粉料的损耗和粉尘对呼吸道的刺激,应拌湿喂之,以手握,指缝不滴水,手松即散为度。

5、调群、出栏后的空圈要尽快冲刷干净,并清洗消毒备用。

育肥猪生长速度慢的原因 如何提高育肥猪生长速度


在养猪场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些猪群,同窝同一批次的猪群中有2头及以上的猪只长得特别弱小,对比同一批次猪群体型上小一圈,生长速度慢,饲料转化率低,往往延长出栏时间达15-30天,大为增加饲料成本、人工支出,减少养猪经济效益,甚至出现亏损。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育肥猪生长速度慢的原因如何提高育肥猪生长速度。

1、育肥猪生长速度慢的原因

育肥猪生长速度慢的原凶是多方面的,与养殖环境、饲料质量、饲喂方法、饲料营养水平、抗生素的使用、中毒以及疾病等凶素都有着重要的关系,任何一个工作环节ILIJ现问题都会影响到生长育肥猪的生长发育和增重,从而使生长速度缓慢,对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

养殖环境恶劣。生长育肥猪的各项器官及生理机能已经基本发育完全,对外界的适应力较强,抵抗力较强,但是生长育肥猪还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对养殖环境的仍然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养殖环境不佳会影响育肥猪的生长发育和增重。如圈舍的卫生不达标,温度和相对湿度不适宜,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而导致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超标。圈舍内的设备设施不完善,饮水装置以及料槽的数量不足等,这些都是导致育肥猪生长速度慢的重要原凶。

饲料因素。饲料是育肥猪生长以及增重的基础,如果饲料的品质不佳、适口性较差、不易于消化,会影响到育肥猪对营养的摄入与吸收,从而导致生长育肥猪的生长发育受阻。另外,如果饲料的营养不平衡,如能量和蛋白质的浓度较低,粗纤维的比例不合理,缺乏维生素或者矿物质等会引起育肥猪营养的摄入不平衡,使得育肥猪的生长速度缓慢。在饲喂育肥猪时如果饲料的使用方法不当,如配合饲料配制过多,存放的时间过长会影响到饲料的新鲜度和适口性,甚至还会发生霉变,一些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也易发生氧化,从而影响了饲喂效果。另外,如果在饲喂时不按照比例添加,如微量元素的使用过量,会引起育肥猪出现中毒反应,严重影响育肥猪的生长速度。

饲养管理凶素。在饲养管理方面不单纯针对育肥阶段的饲养管理,如果母猪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的饲养管理不到位,会导致仔猪的初生重和断奶重较小,这会严重影响到仔猪进入育肥阶段的生长速度。仔猪在哺乳阶段没有及时的补料,导致断奶后采食饲料的能力较差,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会导致仔猪的生长缓慢,发育停止,严重时还会形成僵猪。另外,在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过程中有的养殖场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而给育肥猪长期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这样虽然可暂时提高猪的抗病能力,但是会导致一些病菌产生耐药性,引发疾病,并且治疗起来非常困难,还易引起内源感染,使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抵抗力降低,导致育肥猪在后期的生长速度变慢,料肉比增加。还易引起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如咬尾、咬耳、烦躁不安、毛色变差等。

疾病凶素。虽育肥猪的抗病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如果饲养管理不当仍易引发一些疾病的发生。当育肥猪患病后会ILIJ现食欲减退、胃肠功能下降等症状,导致育肥猪无法吸收营养而逐渐的消瘦,严重时还会发生衰竭死亡。另外,当育肥猪患有寄生虫病后,体内的寄生虫会摄取猪的营养,而导致育肥猪的生长发育迟缓。

2、提高育肥猪生长速度的措施

为了提高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就要从多方面人手,首先要给育肥猪提供合适的育肥环境。在仔猪转入育肥舍前要将圈舍彻底的打扫,用具以及料槽要进行冲洗,然后进行彻底的消毒,消毒完成后要空舍1周以上冉进猪。在养殖过程中也要做好日常的卫生清扫和定期的消毒工作,保持圈舍内适宜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加强通风换气的工作,以及时的排出舍内的有害气体,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加强饲养管理工作。加强各阶段猪的饲养管理T作,提高初生仔猪的初生重以及哺乳仔猪的断奶重。在仔猪转入育肥猪时要根据仔猪的品种、体重、体质以及采食量等进行合理的分群,一个群体的体重差异不可超过5kg。一旦分群完成后就不要轻易的调群,在分群饲养后要做好调教的T作,让其在固定的地点吃食、排泄和休息,不但可保持圈舍的卫生,还便于管理。

做好育肥猪疾病的预防工作。为了预防育肥猪患病,可在日常进行预防性的投药,在用药时要注意尽量的不可长期大剂量的使用同一种抗生素,以免产生耐药性,可使用一些保健类的药物。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干燥,定期的消毒以杀灭病原菌。定期对猪群进行驱虫的工作,并做好疫病的防控T作,按时根据本场的免疫程序接种疫苗,防止育肥猪患病影响生长速度。

如何提高育肥猪生长速度
合理地配合饲粮比如使用强立素也可以高猪的生长速度.
饲粮是育肥猪营养的来源,是育肥猪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因此,合理地配合饲粮,是提高育肥猪增重速度、饲料转换效率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关键。
掌握好饲粮的能量水平提高饲粮能量的给予,虽然可提高增重速度及饲料转换效率,但会使育肥猪的胴体过肥;饲粮能量水平过低,则增重缓慢,饲料转换效率太低。一般每千克饲粮中含消化能11.93兆焦~12.50兆焦为宜。
保证饲粮中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的供给一般育肥猪饲粮中粗蛋白质水平应为12%~16%,饲粮中的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水平,决定着育肥猪体内蛋白质的沉积量。因此育肥用的子猪料中蛋白质应高些。断奶后的生长期次之,育肥期可适当降低。
小猪阶段(35千克以前)粗蛋白15.5%,中猪阶段(35千克~60千克)为13%,大猪阶段(60千克至出栏)为12%。育肥猪饲粮中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供给水平,对增重和饲料转换效率有十分明显的影响。赖氨酸占风干饲粮的0.9%~1%或饲粮中蛋白质的6.2%为宜。苜蓿干草粉喂量以母猪不超过15%、育肥猪不超过5%为宜。
保证矿物质、维生素的供给水平育肥猪必需的矿物质有十几种,在配合饲粮时,主要考虑钙、磷和食盐的供给。
据试验,喂给含钙符合要求的饲粮,与喂给贫钙饲粮相比,育肥猪增重可提高18%,单位增重耗料量节省13%。又有报道,以玉米加豆饼为基础的饲粮中,按标准加食盐的育肥猪日增重为720克,而没加食盐的育肥猪日增重只有560克。通常在饲粮中补加食盐量为0.25%~0.5%。补钙也好,补食盐也好,花费不多,饲喂效果却很好,经济效益也十分明显。
育肥猪维生素的需要量及在饲粮中的含量在查阅、计算时都比较麻烦,有人计算过,生产中若每头育肥猪每天喂给1千克~2.5千克的青饲料,基本上可满足对维生素的需要。若没有或缺乏青饲料时,可按说明添加育肥猪用的多种维生素添加剂。另外在小猪阶段,应当添加微量元素,其添加效果比大猪明显得多;此外,由于畜别不同、猪大小不同,对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添加种类和添加量绝对不应一样。因此,用“一方到底”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添加剂,显然是不科学的。生产中应该用育肥猪各阶段专用添加剂。
在育肥猪饲粮中要控制粗纤维的含量饲粮中粗纤维的含量,是影响饲粮消化率和适口性的重要因素。若其含量过低,则育肥猪易出现拉稀现象;含量过高,则适口性差,饲粮消化率大大降低。育肥猪饲粮中粗纤维含量以6%~8%为宜,最多不应超过10%~12%。
注意饲料对肉脂的影响饲料中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的玉米、糠、大豆等配合比例过大时,育肥猪脂肪过于松软呈淡黄色,易酸败,不耐储存。相反,用大麦、小麦、马铃薯等喂猪,则肉脂坚实、洁白、好保存。
在配合育肥猪饲粮时,同样不能用霉烂变质、有毒有害的饲料。不能添加激素及有关法规禁用的添加剂。对一些要求宰前一段时间内停药的添加剂,一定要严格执行,否则会在育肥猪的肉脂中残留,危害人的健康。在大、中、小猪三阶段使用“一方到底”,只是配比不同的浓缩料是不符合要求的。育肥猪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要按产品说明加入。
育肥猪饲料配方:玉米40%、黑面30%、麸皮18.8%、胡麻饼10%、食盐0.5%、贝壳粉0.5%、添加剂0.2%。
每天每头喂量1.5千克~2.5千克。
选择适宜的肥育方式
“吊架子”肥育法这是以前农村的传统肥育方法。即在小猪阶段,喂给较多的精料,搭配一些泔水和少量的青粗饲料。在中猪阶段,以青粗饲料、泔水为主,搭配少量的精料。待到大猪阶段,通常在宰前两个月左右,加喂大量的富含淀粉的精料,同时减少青粗饲料的给量。这种采用“两头精、中间粗”、中间吊架子的肥育方式,有两个缺点:一是前期肌肉生长强度高时,蛋白质供给量不足,这就限制了肌肉的生长。而后期正是脂肪沉积能力高的时候,却给予能够大量转化成脂肪的富含淀粉的饲料,结果促进了脂肪的沉积,使猪肉过肥。二是吊架子育肥法,由于用了大量的泔水和青粗饲料,降低了饲养水平,拖长了肥育期,增加了维持消耗,相对地浪费了饲料,会出现育肥猪光吃不长或增重迟缓的现象。
直线肥育法即“一条龙”肥育法这种肥育方式,就是在整个育肥期内,按育肥猪生长发育规律,给予相应的营养,全期实行丰富饲养肥育方式。这种方法,在较短的时期内,相对集中了较多的精料,比较充分地满足了育肥猪各阶段的营养需要,能发挥育肥猪的增重潜力,长得快,缩短了育肥期,节省了由于拖延育肥期格外消耗的这部分饲料。全期饲料转换效率较高,从饲料利用和增重角度看是比较经济的。此外,由于缩短了育肥期,提高了出栏率和商品率,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圈舍和设备的利用率,因此,养育肥猪多采取这种方法。
“前高后低”的饲养方式育肥猪的瘦肉率,主要决定于日粮中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的供给。而脂肪的生长量,主要取决于日粮中的能量含量。在育肥猪生产中,一方面在其饲粮中全期都要保持一定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供给,以促进体蛋白的沉积,增加瘦肉量。另一方面,应适当降低育肥猪饲粮中的能量含量,以限制脂肪的沉积。这样可以多长瘦肉。“前高后低”的饲养方式,具体做法是,在60千克前采用高能量高蛋白的饲粮,每千克饲粮消化能在12.5兆焦~12.97兆焦之间,粗蛋白含量为16%~17%,可让育肥猪自由采食或不限量饲喂,待长到60千克以后,要限制采食量,控制在自由采食量的75%~80%之间。
选择良好的饲喂方法

限量饲喂与不限量饲喂
在育肥猪生产实践中,兼顾增重速度、饲料转换效率及胴体瘦肉率,在体重60千克以前采取自由采食或限量饲喂的做法;体重60千克以后适当限食,或采取适当降低饲粮能量浓度而又不限量的饲喂方法是可行的。
饲料生拌湿喂
饲料与水的比例为1∶1,手握能成团,放手可散开,说明水量合适,一般采用现拌现喂的方法。
日喂次数
小猪每天宜喂4次以上,中猪和大猪阶段日喂3次~4次。两次饲喂之间的间隔,原则上应尽量保持一致。夏天应躲开中午最热的时候,冬季早晨不应过早饲喂。
保证清洁充足的饮水
选择适宜的屠宰体重
育肥猪在什么时候屠宰上市?养到多大好?这一方面要看市场对猪肉的需求,另一方面要看经济效益。据试验,以95千克~110千克屠宰上市为好。
防寒防暑,增强肥育效果
温度过低会增加育肥猪的维持消耗和采食量,拖长育肥期,影响增重,浪费了饲料,降低经济效益。反之,过高则育肥猪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增重速度和饲料转换效率降低,使经济效益下降。育肥猪最适宜的温度为16℃~21℃。为了提高育肥猪的肥育效果,要做好防寒保温和防暑降温工作。
在夏季,尤其是气温过高、湿度又大时,必须采取防暑降温措施。打开通气口和门窗,在猪舍地面喷洒凉水,给育肥猪淋浴、冲凉降温。在运动场内搭遮阳凉棚,并供给充足清凉的饮水。必要时,用机械排风降温。
在冬季必须采取防寒保温措施。入冬前要维修好猪舍,使之更加严密。采取“卧满圈、挤着睡”,到舍外排放粪尿的高密度的饲养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此外,在寒冷冬夜,于人睡觉之前,给育肥猪加喂一遍“夜食”,是增强育肥猪抗寒力,促进生长的好办法。若是简易敞圈,可罩上塑料大棚,夜间再放下草帘子,可以大大提高舍内、尤其是夜间的温度。这样,可以减轻育肥猪不必要的热能消耗和损失,增强肥育效果,增加经济效益。
养瘦肉型猪,提高胴体瘦肉率
养瘦肉型猪瘦肉型猪长得快,饲料转换效率高。据报道,每生产1千克猪体脂肪所用饲料,可以生产2.6千克的瘦肉。瘦肉型猪比脂肪型、兼用型猪能够较好地利用饲料中的蛋白质转化成瘦肉。可见,饲养瘦肉型猪或利用其杂交后代育肥,是提高商品猪增重速度及饲料转换效率,增加瘦肉生产和经济效益,满足人们对动物蛋白需求的有效途径。
提高猪胴体瘦肉率的途径
(1)选种时注重胴体瘦肉率的选择胴体瘦肉率遗传力较高。因此,只要选择胴体瘦肉率高的父母代,其后代的胴体瘦肉率就一定会高。但猪不杀,无法测得胴体瘦肉率。研究表明,膘厚的猪,胴体瘦肉率就低;相反,膘薄的猪,其胴体瘦肉率就高。因此,选择杂交父母本时,应选择瘦肉率高的品种和个体。
(2)开展杂交研究与实践证明,杂交是提高肉猪胴体瘦肉率的有效途径。
(3)控制营养水平在育肥猪饲养中,根据猪体脂肪及蛋白质的沉积规律,在饲粮中只要保证一定水平粗蛋白的供给,控制能量水平,采取限饲等办法,可以提高胴体瘦肉率。
(4)创造适宜的环境温度过高过低的环境温度,对体蛋白的沉积都不利。体蛋白的沉积取决于猪体内氮的沉积,舍温对育肥猪体内氮沉积量有影响。从提高胴体瘦肉率角度看,育肥猪舍温度以18℃~20℃为宜。
(5)适当提早屠宰可以提高胴体瘦肉率。
(6)比如使用强立素也可以高猪的生长速度

育肥猪生长发育特性 育肥猪饲养管理


育肥猪是猪生长过程中的最后阶段,此时猪的生长速度加快,应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饲料,提高猪每天的最大增重,从而缩短育肥期,最大程度的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猪业户的经济效益。本文从生长发育特性进行研究,阐述了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方法与技术要点。

1、生长发育特性

养猪业户要想获得最大的收益,首先要充分了解育肥猪生长特征。按猪自身体重增长规律可分成生长期和育肥期两个重要时期。不同生长时期表现出来的发育情况也不同,只有充分掌握猪的发育规律才能不断地进行饲养调整,使猪体重稳定增长。

生长期。从猪只体重上来看,生长期体重一般为20~60kg。此时期的猪各项生长机能和组织都尚未发育完全,消化系统比较薄弱,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差,其中消化液里一些促进吸收的成分还不能满足猪本身的生长需要。生长期的猪骨骼发育比脂肪的增长速度快。

育肥期。从猪体重上看,育肥期体重一般为60kg直至出栏。此时期的猪各项器官组织都发育完全,消化系统功能强大,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强。虽然此时期的猪骨骼和肌肉的生长速度都比较缓慢,但此阶段的猪脂肪组织快速生长。对各种饲料吸收能力加强,自身抵抗力也增强,神经系统也非常健全,最主要表现为可以快速应对气候和温度等变化。

2、饲养管理

注重日粮搭配比例。猪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营养,为了猪体重快速增长,要充分提高蛋白质的比例,通过猪生长期强大的消化功能,提高蛋白质利用率。如在饲喂时可以用两份玉米加一份肉骨粉,这种专业混合饲喂方法有效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对猪体重增加有促进的作用。在搭配过程中不可以将饲料进行煮熟处理,避免高温使饲料中蛋白质发生变质,尽量用生饲料喂猪。

饲喂时要定时定量。在饲喂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时间进行饲喂,在饲喂次数上也要明确,通过科学的饲喂,使猪的进食有规律,促进消化液分泌,提高消化机能,使猪在育肥期内有食欲,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价值。具体方法是,以精饲料为主时每天控制饲喂次数为2~3次。以青饲料为主时,每天控制饲喂次数为3~5次。养殖户要根据饲料情况进行合理调整次数,在冬天和夏天可以根据昼夜长短多饲喂1次。在饲喂的时候一定要定量,要按比例增加饲料量,避免影响猪日后进食食欲,从而降低饲料消化能力。在变更饲料饲喂的时候,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方法,不可以快速切换饲料,必须要让猪有适应阶段,这样也有利于猪的食欲,达到增肥的目标,

猪场的环境管理。加强育肥猪饲养管理,首先要注意饲养过程的卫生环境,提高猪生活的环境质量。夏天做好猪舍降温防暑工作,降低温度可以提高猪进食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猪舍周围种植一些树木,适当减少热量,在室外活动场地可以搭建一些乘凉设施。场地要尽量远离住宅区和生产区,以减少病原传染途径,提高预防传染疾病的能力。生产区要配有消毒设备,消毒液要及时更换,做到每周消毒1次,外来车辆进入厂区也要进行消毒。

注意育肥猪便秘。育肥猪在饲养过程中极其容易出现便秘等问题,猪便秘的时候消化功能会失调,肠道菌群也会失衡,所以在猪便秘时,饲料中需添加微生态制剂用来调和体内菌群的平衡。不同的微生态制剂作用不同,可以根据猪便秘的具体情况进行对症给药。在应用时要注意搭配使用,这样才能在猪体内营造适合有益菌生长的环境,快速有效地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使母猪排便顺畅。

选择适宜的出栏体重。在掌握科学的饲喂方法后,还要了解育肥猪出栏日期,当育肥猪体重超过90kg后,每天增重速度就会不断减慢,而且非常明显,这时主要以脂肪沉积为主,在饲喂下去只能导致猪肥肉越来越多,而且影响销售。对于体重不足90kg的猪若要出栏,虽然饲料成本相对较低,但猪体重过小也直接影响经济效益。所以猪的体重也决定了出栏日期,一般育肥猪体重达到90—120kg,是出栏的最佳时期。

通过对育肥猪生长发育情况的了解,合理的进行饲料配比,充分做好舍内卫生防疫等工作。有步骤的完成饲料添加,有效地控制饲喂次数,控制好出栏时间等,都是育肥猪饲养过程中降低成本时应注意的事项。

猪的育肥一定要根据猪的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针对猪的习性和特点,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从而达到猪只增重快、耗料少、月同体品质优良、成本低和效益高的目的。
一。饲粮的消化能不可忽视。我国的生长肥育猪饲粮能量水平普遍偏低,已成为影响猪生长速度发挥的主要营养因素之一,猪只在生长过程中往往需要各种营养物质,猪只的生长发育要使用多种饲粮,来保证猪只的正常生长和营养,我们应该采用一系列的科学管理技术来保证猪的正常生长和猪的胴体品质。
二。猪只如果吃的越多,增重也就越快,饲料使用的越多,猪只体内沉积的脂肪也就越多。为了使猪只得到最佳的肥育效果对蛋白质的需要更为复杂,这不仅仅要满足蛋白质量的需求,还要考虑必须氨基酸之间的平衡和利用率。猪只获得的能量高会使猪只的品质降低,而适宜的蛋白质能够改善猪胴体品质,这就要求日粮具有适宜的蛋白质。猪是单胃杂食动物,对饲料粗纤维消化慢,因此住每天摄入的粗纤维不宜过高,在肥育期应低于8%。猪只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很多矿物质和维生素,所以不要出现过量或不足的情况,这会影响猪只的正常生长,影响猪只的品质和经济效益。
三。为了保证猪只的生长发育,把由仔猪培育室转群来的生长猪按猪只的大小、强弱、种用和非种用、花色分舍分栏饲养。
四。夏天天气炎热,要注意防暑和降温。夏季可以安装喷淋设施来防暑降温,而且还要做好通风,每天定时给猪只喷淋,在猪只体重达到75~90kg时应加强降温。没有喷淋设施的厂家,应在日光不太强烈的时候在冲刷栏舍时给猪喷淋。单列式猪舍,夏天更应注意防晒。下午不可冲刷猪舍,因为日光强烈时,水分的蒸发容易造成高温、高湿的环境,使猪只中暑。如果猪只发生中暑,应立即将猪只单独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抢救。
五。为了加快猪只的生长速度,一般在猪只的体重达到60~70kg时,对猪只进行一次驱虫以达到快速增重的效果。

提高生长育肥猪育肥效果的饲养管理方案


仔猪从保育舍转入生长育肥舍,要求增重快、出栏时间短、耗料少、料肉比低、胴体品质优。为此,需要从品种上、饲料营养、环境控制、疫病防治等方面综合考虑。育肥猪的数量可占到猪场总头数的80%以上。猪肥育性能的好坏不但可以说明品种的优劣,而且可以反应猪场的养殖效益。只有降低料肉比、增加出栏体重、减少饲料成本,猪场才能提高经济效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提高生长育肥猪育肥效果的饲养管理方案。

对生长育肥猪进行饲养管理时要根据其生理特点和发育规律进行,育肥猪刚从保育舍转入育肥舍,还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要按照猪的体重将整个育肥期分为两个阶段,即生长期和育肥期。在整个育肥阶段都要根据猪体的营养需求提供优质的饲料和适宜的营养,并给猪群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加强疾病的预防工作,以达到快速增重,提高胴体品质,提早出栏的目的。

1、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

良好的饲养环境利于生长育肥猪的生长发育和增重。要保持育肥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新鲜。通常育肥舍的最适宜温度为18~21℃,温度过低会造成用于维持需要的消耗增多,饲料报酬率低,而温度过高则会使猪的采食量下降,影响日增重。适宜的环境温度下,生长育肥猪的增重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所以要做好冬季的防寒工作以及夏季的防暑工作。冬季要及时修补舍内门窗、墙壁的漏洞,采取一定的取暖设施来提高舍温,夏季则要加强通风,调控好舍内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猪群适宜的饲养密度,这对育有猪的日增重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要按照猪的大小和体重来调整,饲养密度不宜过大,会增加猪的运动量,造成不必要的消耗,还会造成空间的浪费,饲养密度过小,则过于拥挤。但是在冬季可以适宜的减小饲养密度,利于舍温提高。另外,要保持猪舍的环境卫生,避免病原微生物大量的繁殖,同时要提供充足且清洁的饮水,夏季要提供清凉的饮水,冬季则要避免饮用冰水。

2、提供适宜的营养

根据生长育肥猪的生理特点和发育规律,按不同的阶段提供不同的营养来满足生长育肥猪的营养需求。前期主要是肌肉和骨骼生长,因此前期的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要高一些,一般要求占日粮的14%~18%,并且矿物质如钙、磷等的含量也要适当的提高,以促进骨骼的发育;后期主要是脂肪的增长,肌肉和骨骼的生长较为缓慢,因此要增加能量的水平,以使猪快速的生长和增重。在满足能量和蛋白质的营养需求外,还要适当的增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且要求各营养物质配比合理,要注意日粮的适口性。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微生物制剂,以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还可以增加饲料的适口性,提高猪的生长速度、瘦肉率和酮体的品质。

3、消除霉菌毒素的危害

近年来猪群受霉菌毒素的危害较为严重,不但会影响生长育肥猪的增重,还会引起机体免疫抑制,使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易引起疾病的暴发,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注意在饲养管理过程中要想办法消除霉菌毒素的毒害作用。首先要购买优质的饲料原料,并且做好饲料的保存工作,保持料库适宜的温度和温度,防止饲料发生霉变,可以在饲料中使用脱霉剂来防止饲料发生霉变。在使用料槽饲喂时,在每次喂料前要先将料槽内的剩料清理干净,以免剩余饲料发霉污染新鲜饲料。当出现霉菌毒素中毒时要及时的采取措施来治疗,首先要停止喂料,并进行保肝护肝的方法来治疗。

4、预防疾病的发生

生长育肥猪易患呼吸道疾病,这主要是由于育肥舍过于干燥,或者过于潮湿,舍内的卫生条件较差,而导致细菌、病毒和粉尘的量增加,另外,有害气体的浓度过高,其中的氯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会刺激呼吸道黏膜,造成呼吸道黏膜损伤,而使抗病能力下降。因此要加强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工作。首先要搞好环境卫生,及时的清理粪便,避免粪污发酵产生有害气体,加强舍内的通风换气力度,保持舍内空气新鲜,保持舍内清洁干燥,在日常的工作时,如打扫和喂料时动作要尽量的轻一些,以免粉尘和饲料碎屑飞扬,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途径。可在饲料中添加一些保健类的生物制剂,来提高生长育肥猪的抵抗力。目前除氨除臭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的减少舍内氨气的含量。

5、搞好免疫与驱虫工作

虽然生长育肥猪的各项机能已发育完善,抗病能力较强,但是如果发生疫病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做好育肥猪的免疫接种工作。要根据当地的疫情发生情况,以及本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的执行,在接种时要选择正规厂家的疫苗,并按照使用说明书上的剂量正确操作,并做好疫苗的保存工作。每一次接种疫苗时都会使猪发生短时期的免疫力下降,也易产生免疫应激,所以在免疫接种时要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病原微生物趁虚而入。育肥猪易患寄生虫病,会降低饲料利用率,影响育肥效果,威胁到猪群的健康,因此要根据不同日龄的猪群进行驱虫1~2次,在驱完虫后要及时的将粪便清除,进行无害化处理,进行堆积发酵,防止再度发生感染。

1、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
良好的饲养环境利于生长育肥猪的生长发育和增重。要保持育肥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新鲜。通常育肥舍的最适宜温度为18~21℃,温度过低会造成用于维持需要的消耗增多,饲料报酬率低,而温度过高则会使猪的采食量下降,影响日增重。适宜的环境温度下,生长育肥猪的增重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所以要做好冬季的防寒工作以及夏季的防暑工作。冬季要及时修补舍内门窗、墙壁的漏洞,采取一定的取暖设施来提高舍温,夏季则要加强通风,调控好舍内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猪群适宜的饲养密度,这对育有猪的日增重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要按照猪的大小和体重来调整,饲养密度不宜过大,会增加猪的运动量,造成不必要的消耗,还会造成空间的浪费,饲养密度过小,则过于拥挤。但是在冬季可以适宜的减小饲养密度,利于舍温提高。另外,要保持猪舍的环境卫生,避免病原微生物大量的繁殖,同时要提供充足且清洁的饮水,夏季要提供清凉的饮水,冬季则要避免饮用冰水。
2、提供适宜的营养
根据生长育肥猪的生理特点和发育规律,按不同的阶段提供不同的营养来满足生长育肥猪的营养需求。前期主要是肌肉和骨骼生长,因此前期的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要高一些,一般要求占日粮的14%~18%,并且矿物质如钙、磷等的含量也要适当的提高,以促进骨骼的发育;后期主要是脂肪的增长,肌肉和骨骼的生长较为缓慢,因此要增加能量的水平,以使猪快速的生长和增重。在满足能量和蛋白质的营养需求外,还要适当的增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且要求各营养物质配比合理,要注意日粮的适口性。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微生物制剂,以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还可以增加饲料的适口性,提高猪的生长速度、瘦肉率和酮体的品质。

3、消除霉菌毒素的危害
近年来猪群受霉菌毒素的危害较为严重,不但会影响生长育肥猪的增重,还会引起机体免疫抑制,使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易引起疾病的暴发,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注意在饲养管理过程中要想办法消除霉菌毒素的毒害作用。首先要购买优质的饲料原料,并且做好饲料的保存工作,保持料库适宜的温度和温度,防止饲料发生霉变,可以在饲料中使用脱霉剂来防止饲料发生霉变。在使用料槽饲喂时,在每次喂料前要先将料槽内的剩料清理干净,以免剩余饲料发霉污染新鲜饲料。当出现霉菌毒素中毒时要及时的采取措施来治疗,首先要停止喂料,并进行保肝护肝的方法来治疗。

4、预防疾病的发生
生长育肥猪易患呼吸道疾病,这主要是由于育肥舍过于干燥,或者过于潮湿,舍内的卫生条件较差,而导致细菌、病毒和粉尘的量增加,另外,有害气体的浓度过高,其中的氯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会刺激呼吸道黏膜,造成呼吸道黏膜损伤,而使抗病能力下降。因此要加强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工作。首先要搞好环境卫生,及时的清理粪便,避免粪污发酵产生有害气体,加强舍内的通风换气力度,保持舍内空气新鲜,保持舍内清洁干燥,在日常的工作时,如打扫和喂料时动作要尽量的轻一些,以免粉尘和饲料碎屑飞扬,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途径。可在饲料中添加一些保健类的生物制剂,来提高生长育肥猪的抵抗力。目前除氨除臭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的减少舍内氨气的含量。

5、搞好免疫与驱虫工作
虽然生长育肥猪的各项机能已发育完善,抗病能力较强,但是如果发生疫病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做好育肥猪的免疫接种工作。要根据当地的疫情发生情况,以及本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的执行,在接种时要选择正规厂家的疫苗,并按照使用说明书上的剂量正确操作,并做好疫苗的保存工作。每一次接种疫苗时都会使猪发生短时期的免疫力下降,也易产生免疫应激,所以在免疫接种时要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病原微生物趁虚而入。育肥猪易患寄生虫病,会降低饲料利用率,影响育肥效果,威胁到猪群的健康,因此要根据不同日龄的猪群进行驱虫1~2次,在驱完虫后要及时的将粪便清除,进行无害化处理,进行堆积发酵,防止再度发生感染。

育肥猪的营养需要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育肥猪的管理一直是养猪户容易忽视的环节,猪的育肥是养猪生产中最后一个生产环节,也是发展养猪生产的最终目的。猪的育肥一定要根据猪的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满足其各种营养需要,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技术,从而达到猪只增重快、耗料少、胴体品质优良、成本低和效益高的目的。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育肥猪的营养需要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1、营养需要

能量是育肥猪十分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一般能量水平越高,猪的日增重越快,饲料利用率就越高,应加强对能量饲料的添加,常用的能量饲料主要有玉米、大麦、高梁、燕麦等。蛋白质不仅是肌肉生长的营养要素,也是酶、激素和抗体的主要成分,对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和正常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瘦肉型猪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前期以16%-18%,后期以14%~15%为宜。常用的蛋白质饲料有大豆、蚕豆、豌豆等豆科籽实。肉猪对矿物质的需要十分严格,在配合日粮时要考虑钙、磷和食盐的供给。育肥猪前期粗纤维的用量不能超过4%,后期不能超过8%。水是维持猪体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猪体水分占55%~65%。水分的功能是任何物质不能替代的,如调节体温,饲料的消化,营养的输送、吸收,体内废物的排除等都离不开水,因此肥育期间要保证有清洁的饮水供应。

育肥猪添加油脂提高代谢能水平,若控制好日粮中赖氨酸能量的比例,随日粮代谢能的提高而增加氨基酸添加比例,可提高背膘厚度。在能量值为13388.8kj/kg以上的日粮,代谢能每增加10%,赖氨酸水平应提高7%,其他必需氨基酸也相应提高。

2、环境条件

猪是恒温动物,正常情况下,若气温不适,猪体可通过自身调节来保持体温的基本恒定,但需要消耗体能,从而影响猪的生长速度,降低饲料利用率。生长肥育猪的适宜温度是体重60kg以前为16~22℃,体重60~90kg为14~20℃,体重lookg以上为12~16。C。湿度温度不适时,湿度过高过低对生长肥育猪均有影响。当高温高湿时,猪体散热困难,加重猪只闷热感;当低温高湿时,猪体散热量显著增加,加剧猪只寒冷感,而且高湿环境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猪只易患疥癣、湿疹等皮肤病;反之,空气干燥,湿度过低,容易诱发猪的呼吸道疾病。猪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70%。一般情况下,光照对猪肥育影响不大。肥育猪舍的光线只要不影响采食和便于饲养管理操作即可。不宜给肥育猪强烈的光照,以免影响肥育猪的休息和睡眠。噪声对生长育肥猪的采食、休息和增重都有不良影响。有害气体由于圈舍内清扫不及时,粪尿、饲料、垫草的发酵和腐败,产生大量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猪体又会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圈养密度若猪群体过大,密度过高,可导致猪只生活环境变差,猪只间冲突增加,采食减少,影响生长,且猪群发育不整齐。一般情况下,圈养密度以每头生长肥育猪占圈0.8~1.Om2为宜,猪群规模以每群10头左右为佳。

3、饲喂方法

生长肥育猪常以20~35头为一群进行饲养。如果一个圈内的猪数较多,那么圈内的猪就会自行分为若干个小群,每一小群约20~35头。如果圈内只有一个采食或饮水位置,那么就会有一个小群的猪霸占住这一采食位置,并且力图排斥其他猪接近这一位置。因此,如果大圈群养,圈内必须设置多个相互分隔的采食和饮水位置。

在实行自由采食的情况下,所需的饲槽槽位就少得多,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有许多头猪分享同一个槽位。猪能够调整自身采食所花的时间使之适合整圈猪的需要。最近的研究证据表明,猪在人圈后很快就会固定一个采食位置。采食位置的确定依据的是采食和清洁是否方便。

饲料可以干喂或湿喂,也可喂以液态饲料。液态饲喂系统有利于管理好猪的采食量,也有利于液态饲料成分的饲喂。干物质对水的比例通常为1:3左右。湿喂不同于饲喂液态饲料,湿喂是将干饲料投入饲槽而在猪采食时将水加入其中。湿喂有两大优点。第一,采用湿喂,可以大大减少舍饲条件下舍内空气中的粉尘量,从而有利于猪的健康;第二,饲料利用率略有改善,但还不清楚这究竟是因为饲料的消化率提高了,还是因为饲料的浪费减少了。

4、饲养管理

育肥前做好免疫、驱虫、洗胃和健胃。仔猪运回场内应免疫注射1次,常用猪瘟一猪丹毒二联苗;第二天驱虫,用左旋咪唑或丙硫咪唑片,按每千克体重20mg研细混入饲料中饲喂,以驱除体内寄生虫;用3%-5%的敌百虫液喷洒体表,以驱除体外寄生虫;第四天洗胃,连续2天;第六天健胃,按每lokg’w用大黄苏打2片,分3次拌人饲料中投喂。

规模化猪场中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方法


对于一个规模化工厂化的猪场而言,生长育肥舍就好比是一个成品车间,此阶段是猪场盈利的冲刺阶段,此阶段的生产成绩可能决定一个猪场的盈亏。但多数情况下,猪场往往侧重于种猪和仔猪的投入,忽视对生长育肥猪的投入,导致其生产性能下降和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影响了猪场的经济效益。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规模化猪场中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方法。

1、做好准备工作

在育肥前为了确保育肥猪健康的生长发育和增重,要做好育肥前的准备工作,一般包括圈舍的清洗和消毒、免疫接种和驱虫等。目前规模化猪场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在上批猪出栏后,下一批猪入舍前要对圈舍进行全面的清洗和消毒,消毒的方法是使用2%-3%的氢氧化钠喷洒消毒,再使用20%的石灰乳粉刷墙壁,然后空舍1周后再转入。用于育肥的猪在仔猪阶段就要根据本场的免疫计划接种相关的疫苗,在育肥期则要根据疫病的流行情况,接种相应的疫苗,以防疾病的传播,从而确保生长育肥猪的健康生长发育和增重。保育猪在育肥前要进行一次全群性的预防性驱虫工作,以后则要每2个月驱虫1次,驱虫药要选择广谱、高效、低廉的,驱虫后的粪便要集中处理,进行堆积发酵。

2、加强饲养管理

合理分群。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对于生长育肥猪实行群体饲养时要合理的利用圈舍的面积,以提高劳动效率,因此在育肥前要对猪群进行合理的分群。仔猪在断奶后进入保育舍前需要分群,在保育结束后进入育肥前也要重新的进行分群,其目的是避免出现以大欺小、以强欺弱的现象,在分群时要尽量让同一品种、体重大小、体质强弱相差较小的个体分为一群。在分群时可猪鼻喷漆酒精等有浓郁气味的药液,或者选择在夜间先组群,再分群,以保持群体的相对稳定。一旦完成分群工作就不可轻易的调群,否则会破坏猪群已形成的群体秩序,引起不良反应。

及时调教。生长育肥猪在分群结束进入育肥舍后要及时的对其进行调教,即进行采食、躯卧、排泄三点定位的调教,这样不但有助于保持圈舍的清洁卫生和干燥,还便于管理,对育肥猪的生长发育和增重有利。在进行调教时要根据圈舍的条件来进行,对于全漏缝式地板,在调教其排泄时只要育肥猪不将粪尿排泄到食槽中即可,而对于实体地面的圈舍,粪尿需要每天打扫,在调教时则要求育肥猪在定点排泄。在调教时在猪进圈前可将排泄区内放入一些猪粪尿,在猪进舍时将全群赶到排泄区,让其在此地点排泄,这样看管三天后即可形成良好的习惯。

在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群体的饲养密度,每一群体规模的大小和饲养密度的高低都会对猪的育肥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密度过大,会导致猪体拥挤,引起骚乱,使群体间打斗的现象增多,休息的时间减少,使育肥猪的生长和增重速度减慢。而如果群体的密度过小,则会造成圈舍的浪费,增加养殖成本,并且在寒冷季节不利于保温,也会影响育肥猪的生产性能。一般生长育肥猪适宜的饲养密度应为每圈10-16头,实际的饲养密度还要根据生长育肥猪体重的大小和猪舍的条件来灵活掌握。

3、提供适宜的环境

环境因素对于生长发育肥猪的育肥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要做好养殖环境的控制工作。保持圈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育肥舍的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温的措施,夏季则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防止育肥猪发生冷、热应激而影响生产性能。一般育肥猪舍的温度易控制在15-20℃。育肥舍要保持干燥,相对湿度易保持在60%-70%,如果湿度过大会加重寒冷和炎热的不利影响,还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增加猪群患病的几率。猪舍内的粪便、猪的呼吸以及饲料的腐败等会导致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升高而使舍内的空气质量变差,另外,如果舍内过于干燥,还会引起舍内粉尘量过大,引起猪群发生呼吸道疾病,因此要注意加强通风换气的力度,以排除舍内的有害气体和尘埃,保持猪舍内空气新鲜。除此这外,还要做好圈舍日常环境的卫生清扫及定期的消毒工作,在消毒时不宜长时间的使用一种消毒药剂,以免产生耐药剂,最好1个月换1次消毒药。

4、做好疾病预防

猪群只有健康无病才可健康的生长发育和增重,因此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是规模化猪场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在疾病的防治方面要以预防为主,治疗相辅为原则。要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合理饲喂,科学管理,提供适宜的饲料和充足的饮水,可在饲料或者饮水中添加一些保健类的添加剂,以增强猪群的抗病能力。另外,还要做好消毒工作,包括场区内消毒、圈舍内消毒、工具用具的消毒以及带猪消毒。另外,在发病高峰期也加强消毒的强度和频率。对猪群进行科学的免疫,猪场要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做好保健工作,定期的驱虫,驱除体内外寄生虫时要选择适宜的驱虫药,并将粪便进行堆积发酵处理,以杀灭虫源。

一、免疫疋刚提
生长育肥猪的免疫一般只有五号病,因此对保育仔猪要做好一些重大病;毒性疾病(如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等)的疫苗接种工作,并定期的进行抗体检测,以保证生长育肥猪不发生重大病毒性疾病和烈性传染病。
二、苗养是基础
生长育肥猪的饲料成本约占猪场总饲料成本的70%,因此,在育肥阶段节省饲料和降低饲料成本是最切实可行的。一般情况下猪场总是将最差的饲科用于育肥猪,特别是在饲:料用于育肥猪,特别是在饲料发霉的情况下,为降低损失,只好饲喂育肥猪。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生长育肥阶段的饲料要保证不用变质的饲料原料,更不能用发霉的饲料原料,需提供营养全面、平衡的饲料来增强猪只的免疫机能,提高猪只的抵抗疾病的能力。对于生长育肥猪来说营养全面、平衡、品质优良的饲料就是最好的药物。
三、药防是必要
要注重预防用药,淡化治疗,加强饲养;树立防重于治,养重于防,养防结合的观念。猪只在转群或免疫时,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多维、电解质等抗应激的药物,连用3-5天。生长育肥猪会在某一日龄段发生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或肠道等疾病(如所谓的13周龄墙、15周龄墙、18周龄墙等),针对此种情况应提前选择一些广谱或具有针对性的药物i的药物添加到饲料或饮水中来预防疾病的发生。选择的药物有四环素类、头孢类、磺胺类、泰乐菌素、替米考星、秈高霉素、氟苯尼考、痢茵净等。
用药的原则:采用脉冲式投药,根据所选的药物特性并参照说明书来决定用药剂量,连用5-7天;如果仅仅是单纯的预防保健,可选用一些疗效一般、价廉的药物。当猪群有发病的征兆或已发病,就要选用高效的药物(有时价钱贵的药不一定就是好药)。救病如救火,要注意用药的时机,不能坐等专家或者实验室的诊断,要积极采取对症疗法和支持疗支持疗法,更不能迷信某种药物是“仙丹”,非它不行。尽可能的联合用药,但要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多用些能增强猪体质的药物(如维生素C、E、GS、电解质等)。
四、管理是关键
首先,保证全进全出批次化是控制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如做不到,很造成某一种疾病在同一猪舍内的循环感染。其次,定期消毒能减少或消灭外界环境中病原微生物,是控制感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措施。因此,消毒工作一定要制度化,确保消毒的有效性。如,每周2次的带猪消毒;每周1次的全场道路及环境消毒;每次售猪前后对售猪台消毒;空棚清扫后用高压水枪彻底清洗后消毒等,然后对有传染性的病猪要隔离饲养;棚舍内的病死猪要及时运走并进行化制或深埋,以防病菌扩散感染健康猪群。
—般情况下,在有漏缝地板或有外运动场的猪舍,密度要求不小于0.8m2/头;而在水泥地面上,要求每泪者至少为1m2。如果密度高,肥猪的应激反应加重,猪容易打架,容易发生疾病的水平传播,特别是呼吸道疾病。生长育肥猪的适宜,曰产曰18-20℃,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猪的生产性能。因此,要做好夏季的防暑降温(如喷淋、负压通风、冲水等)和冬季的防寒保暖(如双层吊顶、烧炭炉、垫稻草等等)。合理的组群:按个体的大小分群,在饲养过程中要对出现的弱猪适当调群,特别在每次换料时要调群,将体重不达标的雏鹰生态猪调出不换料,但也不要频繁的调群、混群。加强通风:育肥阶段的疾病主要是呼吸道疾病,而其发生与空气的的质量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冬季),空气质量又与棚舍内的尘埃、氨气和其它有害气体的浓度有关。湿度可以影响猪舍内氨气和尘埃的浓度,因此要及时通过开门窗(根据风向来开窗)来进行通风换气,同时要注意舍内温度的变化。
按照不同岗位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以制度来管人;通过奖罚机制来调动人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打造一支具有一流执行力的团队,提高饲养管理和生产水平。人的因素往往决定一个猪场的兴衰成败。为生长育肥猪提供最舒适的生长环境,才能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和抗病能力,并能达到最佳的饲料转化率。猪其实也是好奇、聪明的动物,对良好的管理也会产生良好的回报,所以我们要积极为其创造快乐的生活环境,不快乐的猪是不会为猪场带来利润的。

生物发酵饲料在生长育肥猪上的应用情况


随着牲畜饲料价格的不断上涨,饲料加工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据分析,生物发酵饲料在猪类饲养中进行使用,有助于提高猪类的生长性能,达到育肥的效果,而且不会对猪肉的品质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现采用试验研究的方法,对生物发酵饲料在生长育肥猪上的应用效果展开了分析。下面一起来具体看看:生物发酵饲料在生长育肥猪上的应用情况。

1、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1.1试验材料

首先,菌类的选择。本次试验研究所选用的菌种主要包括:乳酸菌、酿酒酵母、芽孢杆菌等。这些菌种均来自于本地的农业科学院与微生物研究所,确保来源正规,可以放心使用。

其次,饲料的选择。本次试验研究所选用的饲料是玉米豆粕按照2:1的比例进行粉碎混合而成,按照芽孢杆菌500g、酵母菌100g、乳酸菌1000mL的比例,加入80L水温40℃的温水进行搅拌,待搅拌均匀后,将混合好的玉米、豆粕混合饲料取出100kg与温水溶液进行混合,再将其使用塑料膜封入发酵桶中,发酵48h后,便可使用。

最后,试验用猪的选择。本次试验用猪,经体检测试后,确保身体健康,没有携带任何病菌与传染性疾病,生长性能良好,体重均为25kg左右。

1.2研究方法

将这些试验用猪分为三组,按照标准喂食组、低添加量喂食组以及高添加量喂食组。标准喂食组采用的是常规的饲料喂食方法,而低添加量喂食组则使用7.5%的生物发酵饲料代替了一些基础粮食饲料,高添加量喂食组将这个比例提高到了15%。通过对三组喂食方法结果的对比与分析,明确生物发酵饲料在生长育肥猪类方面的优势,以其在今后的猪类养殖业中能够得到更好的使用。试验研究时间大概在40天左右。

为了获取试验所需的相关数据,可以取试验用猪的静脉进行采血,并使用相关的设备获取血清,采用妥善的保护措施送到专业的化验研究中心,对其血清中体现出的生理生化指标以及抗氧化指标等方面的指标进行分析。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生长性能分析

由于试验用猪在试验研究开始前,进行过详细的体检,其初始体重、身体状况以及日采食量之间的差异甚微,可以忽略不计。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后,使用7.5%生物发酵饲料喂养的高添加量喂食组,在生长育肥方面效果十分显著,日均增重与总增重方面增加了很多。但是从各项生长指标上来看,高添加量喂食组与其他小组的试验用猪并无明显差异。但从腹泻情况来看,低添加量喂食组对降低腹泻的效果更为明显,能够达到50%以上,高添加量喂食组降低腹泻的效果也不错,能够到达35%以上。然而,从试验结果来看,虽然使用生物发酵饲料喂养可以有效的降低猪类发生腹泻的几率,但是对于降低猪类其他病症的发病率并无明显的功效。

2..2血清生化指标

对于猪类的血清化验,可以有效的检测出猪类实际的健康状况以及体内的代谢情况。从试验结果来看,高、低添加量喂食组猪类血清的化验结果中,IgM与Igg的情况均好于标准喂食组,但差距并不大。但是,高添加量喂食组在血清中总蛋白含量方面要高于标准喂食组,但是碱性磷酸酶相对要低一些,而且高添加量喂食组的血糖含量要高于标准喂食组。其他差异并不明显。

3、总结与讨论

从试验结果来看,无论是生长性能、日采食量还是对腹泻的控制情况,高添加量喂食组都要稍微弱于低添加量喂食组一点,但明显高于标准喂食组。由此看来,生物发酵饲料在猪类饲养中使用,能够有效的促进猪类健康生长,育肥效果及其明显,但是,并不是生物发酵饲料使用的越多育肥效果就越好,施用量的多少要根据猪类的品种,喂食时的初重以及猪类的采食情况而定,合适的生物发酵饲料添加量对猪类的喂养与生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仅如此,通过对试验用猪血清的化验,我们可以看出高、低添加量喂食组猪类血清的化验结果中,IgM与Igg的情况均好于标准喂食组,虽然差别不大,还是可以说明生物发酵饲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猪类的免疫能力,只是效果不明显而已。而从血清中蛋白含量的对比情况可以看出,高、低添加量喂食组猪类血清中总蛋白的含量也明显好于标准喂食组,血清中蛋白是血液中营养物质运输的载体,蛋白数量的增加可以有效的增加猪类体内的代谢速度,提高猪类的生长性能与恢复能力。

瘦肉型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肉猪亦称育肥猪,是养猪生产的最后环节,也是猪日增重最大的时期,猪体重的75%是在最后110天内完成的,为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须重视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1.育肥前准备进猪前要将栏舍彻底清扫冲洗,干后用3%烧碱溶液泼洒,墙壁用20%生石灰乳刷白,舍内熏蒸消毒,待无异味即可进猪。用具用2%烧碱溶液消毒后清水洗净。

瘦肉型育肥猪品种要选择生产性能好的商品仔猪,多用杜长大,在个体选择上,要选出生重和断奶重都大(60日龄达20千克)、体躯长、背平微弓、腹平直、前低后高、后躯丰满、头颈结合良好、腮肉少、嘴筒齐;体型躯干紧凑但不能滚圆绷紧;全身白毛、四肢端正有力、后肢飞节不靠拢、蹄结实、毛光亮、活泼健康、吃食好的猪。同批或同栏的猪要求品种、大小一致,以获得均匀的产品。

2.饲料要求饲料用全价配合饲料,如自配,须满足生猪营养要求:20~60千克体重阶段,每千克饲料含消化能12.55兆焦(3100千卡)、粗蛋白质16%、赖氨酸0.61%;60~100千克体重阶段每千克饲料含消化能12.55兆焦、粗蛋白质14%、赖氨酸0.8%,还要添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饲喂方式采取前高后低,即在猪60千克体重前/,要让其吃饱(日饲喂量约占其体重的5%~5.5%),到60~90千克体重阶段则实行限量饲喂,即在原日喂料量的基础上减10%~15%,以控制脂肪沉积,提高瘦肉率和胴体品质的目的。在饲料调制上要做到尽可能缩小饲料体积,增强适口性,提高饲料利用率。最好喂颗粒全价料,不能将饲料掺水稀喂,喂成大肚猪。饲喂次数以日喂两餐为宜。

3.育肥猪管理分群。按照品种、猪只大小强弱分栏饲养,同圈内猪只个体之间上下体重不超过5%。每头占栏地面0.8~1.0平方米,每栏养10~15头。

调教。猪并群时,可在每头猪身上喷上白酒,让它们嗅不出异味,可防止和减少打斗。猪有睡卧和排泄定点习性,要调教其到指定地点排泄。方法是:事先在其排泄地方泼撒一些猪粪尿,在猪睡后起来和吃食前排泄时驱赶到指定地点排泄,连赶3~4天即成规律。

免疫接种与去势。自繁自养的猪应按本场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购进的猪则要隔离观察10天左右,确定无疫病后,按免疫程序接种,再用伊维菌素驱虫。未去势的公猪及时去势。

洗胃与健胃。驱虫后第二天按每10千克体重用2片小苏打研末,拌料1次喂猪洗胃;第三天按每10千克体重用2片大黄苏打片研末拌料1次喂猪健胃;第四天按每10千克体重用10~20克白酒、50~60克韭菜切碎拌料,分1~2次喂猪。每次喂药前要停食6~9小时,让猪都能吃到足够的药物。

药物保健。保育猪转到育肥舍和育肥中期各保健1次。氟康王(10%氟苯尼考、干扰素)600克,抗菌肽200克,黄芪多糖粉1000克,板蓝根粉1000克,拌入1吨饲料,每次连喂7~12天。或用福乐(10%氟苯尼考,微束包被的干扰素,转移因子)600克,溶菌酶400克,黄芪多糖粉1000克,板蓝根粉1000克,拌料1吨,每次连喂7~12天。

提供优越的环境条件。一是适宜的温度。11~45千克体重的猪为21℃;45~110千克的猪为18℃,冬防严寒夏防酷暑。相对湿度为55%~60%。二是合理的通风换气,及时排除舍内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三是光照不可太强或太弱,以40~50勒克斯为宜。四是环境要安静。五是保持栏舍环境清洁卫生、干燥。栏舍要每天打扫,每周消毒1次,猪舍周围环境要每周打扫,每月消毒1次。

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最好在栏内安装猪的自动饮水器。

4.适时出栏肉猪体重过小过大出栏都不合算。而且大猪脂肪多瘦肉少降低了肉的品质,降低了经济效益。最适宜的出栏体重为90~95千克,最大不超过100千克。■

(湖南郴州市畜牧兽医水产局423000彭桐生)

冬季育肥猪的饲养与管理技术方法


冬季气温较低,猪体散热较快,猪为了维持自身的体温,会增加饲料的消耗量,饲料的报酬率低,使养猪经济效益下降。另外,冬季室内外的温差较大,有的猪场往往为了保温而对猪群进行封闭管理,会导致舍内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浓度超标,会影响到猪的健康,如果此时饲养管理技术不佳,猪不但不会增重,反而会严重的掉膘,甚至还会引发疾病,因此做好冬季育肥猪的饲养管理工作非常的重要,要改善育肥猪的饲养环境,同时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具体的冬季育肥猪的饲养与管理技术方法。

1、选择适宜的品种

品种的选择对于育肥猪的育肥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是饲养育肥猪的关键。如果品种选择不好,即使使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其生长速度、肉的品质及饲料利用率等也很难达到理想的要求。良种猪具有生长速度快、胴体品质好、饲料报酬率高、可提前出栏等优点。目前实际生产中常选择用来育肥的品种多为二元或者三元杂交猪,即利用优良的公猪品种与当地的母猪杂交所得的杂交后代来进行育肥。在育肥前要对公猪进行去势处理,一般选择在25日龄前去势,去势的公猪性格温顺,易于管理,增重效果好,并且肉的品质也会有所改善。

2、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冬季的温度较低,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有的可达到零下30℃以上,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气候对养殖极其不利,因此,冬季饲养育肥猪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就是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在育肥猪转群前要做好育肥舍的检修工作,检查舍内屋顶、墙壁、窗户是否有漏风的地方,如果发现要及时的修理,并将漏风的地方堵上,防止贼风进入。在育肥猪转舍后也要做好日常的检修工作,并注意保持舍内温度相对的稳定,以减少育肥猪的维持消耗。如果有必要还要在舍内设置保温装置,如可以搭建塑料暖棚,该设施投入少,制作方便,保温能力强,可将舍温提高7~10℃,适合于小规模的养殖户。如果规模化饲养,则可在舍内安装保温炉,以减少室内外的温度差。另外,在冬季还可以适当的增加饲养密度,以猪自身的体温来提高育肥舍的温度,无论是采取舍内设置暖炉还是增加饲养密度的方式来提高舍温都要注意,在冬季不可以为了保温而不进行通风,即使在冬季也要适当的通风,以减少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保持舍内空气新鲜,以避免疾病的发生。

3、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

寒冷天气,育肥猪摄入的营养有一部分用于抵抗寒冷,因此为了提高育肥猪抗寒能力和增重速度,在做好保温工作的同时,还要适当提高日粮中的营养浓度,尤其是能量和蛋白质的水平。日粮中的消化能提高到11.9~13.3MJ/kg,育肥前期蛋白质水平可增加到17.5%,然后再逐渐的降低。根据生长育肥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实行前高后低,按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提供不同的营养方式可以获得较高的日增重。饲料要进行合理的搭配,使各营养物质全面、充足且配比合理。不可以忽略育肥猪对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的需求量。如果有条件,可以饲喂育肥猪一些白菜、胡萝卜等饲料,这样可以补充维生素,提高猪的抗病能力和抗寒能力。在采取科学的饲喂方法,可采用直线育肥法,一直饲喂营养丰富的饲料,使其充分发挥生长潜能,缩短出栏时间。在育肥的后期,要少量多次的饲喂不但可以防止饲料浪费,还可以增加育肥猪的采食量,利于脂肪的沉积与增重。

4、加强饲养管理工作

冬季应加强育肥猪的饲养管理,做好日常的卫生清洁工作,及时的清理粪污,防止粪便堆积发酵。根据猪的大小调整适宜的饲养密度,利于猪的生长发育,还可减少空间的浪费,冬季可以适当的增加饲养密度。育肥猪入舍后要做好调教工作,让其在固定的地点休息、采食和排泄,这样不但便于管理,还可减少疾病的发生。冬季天气较为寒冷,虽然饮水量较夏天要少的多,但是也不可忽略水的供应,有条件的猪场最好给猪提供温水,避免因饮用太凉的水而带来的刺激。定期对圈舍进行消毒,包括栏舍、用具以及设备都要进行彻底的清理、冲洗和消毒。

5、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做好育肥猪的疾病预防工作,因育肥猪的各项生理机能都已发育健全,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但是一旦发病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要加强疾病的预防。育肥猪易感染寄生虫病,会影响猪的生长发育以及增重,要定期进行驱虫工作,并及时将粪便以及污染物收集起来,进行堆积发酵,以防止再次感染。加强日常的消毒工作,并定期带猪消毒。要根据本地区以及本场猪病的发生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程序,并要严格的执行,及时的接种相关疫苗,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育肥猪冬季的管理做好这几点

如何做好育肥猪管理冬季是饲养育肥猪的关键时期,是猪肉价格最好的时机,但却是一年中饲养环境条件最差、危害最大、困难最多的时期。如果饲养管理技术跟不上,猪不但不长膘,反而掉膘。冬季要大力改善饲养环境,并进行科学饲养。

选择良种杂交猪
利用优良品种公猪与当地母猪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生产优良杂交仔猪进行育肥。良种猪生长速度快,肉品质好,比土种猪早出栏7天~10天,饲料报酬率高,经济效益可观。选择良种是饲养育肥猪的关键,如果品种不好,不但生长慢,而且肉品质差,饲料利用率低。

足够的生活空间
猪的良好生长需要有足够的生活空间,依据猪的个体大小和用途确定饲养密度和圈舍空间。饲养密度要适当,不能太拥挤,否则不利于猪的生长,而太少则浪费空间。通常圈舍要有采食区、休息区和生活区。采食区要满足所有猪同时采食所需的采食面积,休息区要满足所有猪同时侧卧所需的空间。

舍圈要定期消毒
在育肥猪进圈前应把猪舍、食具等进行彻底清理、冲洗和消毒。墙面粉刷后用2%的烧碱溶液喷雾消毒,以全面杀灭病原微生物,防止感染动物疫病。饲养期间要对圈舍及周围环境进行定期消毒,所选择的消毒药品广谱、价廉、使用方便,无味、无刺激腐蚀性。消毒药品要经常更换,以便达到彻底消灭病原的目的。

给猪驱虫
猪在饲养期最易感染寄生虫病,影响猪的生长。驱虫可用左旋咪唑或伊维菌素等,应在早晨空腹时喂药。在驱虫期间,猪的粪便及其污染物应及时收集,进行堆积发酵,防止再次感染。

饲料营养要全面
冬季天气寒冷,为提高育肥猪的抗寒能力和增重速度,可逐步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蛋白质水平可相应增加到17.5%,前高后低,可获得较高的日增重。另外,要满足育肥猪对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实际需要量。对育肥猪最好采用直线育肥法,从断奶到出栏一直饲喂营养丰富的饲料,以充分发挥其生长潜力,使其尽快出栏,缩短育肥时间。在管理上,需要用较暗的光线,适当减少猪的运动量。饲喂要讲究方法,特别在育肥后期,多采取不限量喂法,最好是少量多次,防止饲料浪费,同时有利于脂肪的沉积与增重。猪吃得多,增重快,能缩短育肥期。若发现育肥猪采食量增加,屠宰率较高时,不要再养,应适时出栏。

育肥猪对环境的要求


摘要:了解育肥猪对环境的要求,给育肥猪提供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这样才可使生长发育快,饲料的报酬高,抵抗力强,疫病少。现全面阐述了猪对环境的要求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这对指导快速育肥猪有重要的意义。

1温度

温度是猪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在温度过低的情况下,猪为了维持体温的恒定,要通过加快分解代谢,即利用食物中获取能量或动用体内贮存的能量或脂肪代谢来产生能量以维持体温的恒定,这样就把饲料中的部分养分用于维持体温,即维持消耗,维持消耗不增加体重,不创产值,使猪的饲料报酬低;在高温环境下,猪代谢所产生的热量散发到外界就比较难,猪就必须通过加强呼吸,加强外周血液循环来增加散热。这些活动都增加养分的消耗,同时必须减少热量的产生,表现为减少采食,这样猪的生长速度也会减慢,饲料报酬降低。在冬天,猪舍内温度降低,料肉比会增加,可见环境温度对饲料利用率的影响较大,在寒冷的环境中养猪等于燃烧饲料来维持猪的体温。要解决此种现象,就必须要提高猪舍的环境温度,提高猪舍的隔热保温性能,减少热量的散失。

2.湿度

湿度一般指的是相对湿度,即空气中水分的饱和度。猪舍内的水汽主要来自地面上的水分蒸发和猪呼出的水汽。湿度影响猪的温度调节。高温环境在夏天阻碍蒸发方式的散热,在冬天加快空气导热方式的散热。同时,高湿度环境下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存活,易导致猪患病。因此猪舍要保持干燥。但是过分的干燥也不利于猪的健康,会导致猪的黏膜干燥,呼吸困难,灰尘增加,这也不利于猪的健康。一般生长育肥猪舍内空气湿度60%~80%为宜,可在猪舍内悬挂干湿温度计测得。

控制猪舍内湿度的方法是:尽量减少猪舍地面水的存在,如及时排除舍内尿液,减少水池内污水的存在,也不要频繁清洗猪舍。排除猪舍内的湿气,用天窗或换气扇。提高猪舍温度,方法是加温。冬天猪舍内湿度过低时,当然在0℃以上,10℃以下时,外界气温在0℃以下时,猪舍内会形成大量雾气,舍顶上会形成水珠滴下,这样会使猪舍内湿度增大,当舍内温度提高时,其内就不会有雾气和水珠,湿度就会下降。

3气流

气流影响猪的散热速度。气流的形成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在炎热的夏季,气流有助于猪体散热,对猪的健康和生长是有利的,所以夏天应加强通风,采取开窗和用电扇或风机。在冬天,气流加大猪的散热,对猪不利,因此冬天应减弱气流,风速的分布范围也很重要,分布应均匀,如果风速分布不均匀,有疾风的存在,外界寒冷的空气不经混合直接吹向猪体,会使猪产生冷应激,夏天如有通风死角,猪会感到闷热。如果没有风压,那么猪舍内空气的流动主要靠温差,在冬天,外界的空气温度比猪舍内的低很多,冷空气密度提高,比重大,进入猪舍后向下走,而热空气密度小,比重小,向猪舍的上方走,在冬天,顶棚有天窗或顶棚不严实热气就会溢出,并且将猪舍内的有害气体排除,冬天顶棚的天窗和合理的进风口有助于控制猪舍内的空气质量,进气口应高一些,这样冷空气在进入猪舍后有机会与猪舍高处的热空气混合,而不至于直接吹到猪体上。

4有害气体

在冬天气温低时,人们往往为了猪舍内保温,密闭猪舍四周,减少或取消通风换气,使舍内有害气体超标,尤其是氨气浓度很大,人进入猪舍有很强的刺鼻味,有害气体超标对猪的健康及生产发育有严重的影响,猪往往出现气喘病、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在这种环境下,发生这些疾病用药物治疗不显效。对此应及时对猪舍通风换气,并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尿,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

5微生物含量

无论是猪直接接触的地面,还是空气中都有大量的有害微生物的存在,尤其在规模化养猪的情况下,猪向环境中不断排放大量有害的微生物,如果舍内环境不良,则微生物浓度会很大,这样有害微生物不断侵袭猪体,不断影响猪的免疫系统,轻则降低其生长速度,重则引起猪发病死亡。要降低猪舍环境中的微生物浓度,必须要改善猪舍内的环境状况,通风换气是减少环境中有害微生物最有效的措施,通风可以带走微生物,通风可以改善环境中的空气新鲜度,微生物喜于污浊的环境下生长繁殖,新鲜清洁的空气可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及时清理舍内杂物及排泄物,不留死角,定期对猪舍环境进行消毒,采用化学消毒(喷洒药物)和物理消毒(安装紫外线消毒灯管)相结合,夏天每周消毒1次,冬天半个月消毒1次。

6阳光

阳光对育肥猪有一定的影响,当前许多养猪场为了猪舍的密闭及温度的易于控制,顶棚都是密闭遮光结构,使猪舍内常年照不到阳光,这对育肥猪的健康和生产发育不利,因为,阳光照射猪体,可产生促进钙吸收代谢的维生素D,在阳光的环境下猪的新陈代谢旺盛,使猪生产发育加快,同时阳光照射可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因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杀菌的功能,所以,力争使猪能生长在有阳光照射的环境中,如果做不到应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粉。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187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