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

发病历史该病地理分布的总态势是:发达国家和岛国消灭或控制了本病,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接壤较多的大陆国家流行严重。无本病流行史的国家仅新西兰一个。澳大利亚1872年最后一次流行。加拿大西部曾于1951-1952年发生过一次小规模流行。美国从1932年开始至今无本病流行,但1975年国外动物病研究中心所在的梅岛暴发过一次口蹄疫,是由于实验室泄漏的病毒传至健康动物舍引起的,由于及时处理,未波及岛外动物,一般资料未予记载。其它无口蹄疫的国家和最后一例发生的时间分别是:墨西哥1952年,日本1933年,爱尔兰1941年。除此之外,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有本病流行,或无疫病的历史较短,无口蹄疫国家的地位尚需巩固。表5-1、表5-2详细展示了近十五年来口蹄疫流行的地理位置和型别分布。 口蹄疫是烈性传染病,发病率几乎达100%,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A类家畜传染病之首。该病的病程一般呈良性经过,死亡率只有2%-3%,有时达5%,犊牛和仔猪以及恶性病型,死亡率可达50%-70%,但主要的经济损失并非动物死亡,而是来自患病期间肉和奶的生产停止,病后肉、奶产量长期减少,种用价值丧失。由于该病传染性极强,对病畜和怀疑处于潜伏期的同群动物必须紧急处理,对疫点周围的广大范围须隔离封锁,禁止动物移动和畜产品调运上市,出口贸易合同停止等都可造成间接的影响。

病源口蹄疫病毒(FMDV),属微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

流行病学特点口蹄疫的自然易感动物是偶蹄兽,但不同偶蹄兽的易感性差别较大。牛最易感,发病率几乎达100%,其次是猪,再其次是绵羊、山羊及20多个科70多个种的野生动物,如水牛、牦牛、瘤牛、骆驼、驼鹿、驯鹿、马鹿、淡黄鹿、长颈鹿、羚羊、岩羚羊、野猪。大象也曾发生过口蹄疫。狗、猫、家兔、家鼠和刺猬也间或散发。人对口蹄疫易感性很低,仅见个别病例报告。 潜伏期和正在发病的动物是最重要的传染源。牛感染后9小时-11天为排毒期,猪大致如此。病毒主要通过呼出气体、破裂水泡、唾液、乳汁、精液和粪尿等分泌物和排泄物排放于环境中。一般情况下,病畜排毒停止后便不再有传染性,但机械附着在皮毛上的病毒仍可成为传染源,特别是蹄部角质下面缝隙中包藏病毒长达数日,个别病例达8个月之久。 半数以上患病牛羊,康复后仍有病毒在软颚背部的软组织中复制,可通过刮取食道咽部分泌物查到FMDV。这种现象称为FMDV持续性感染,这些动物个体便称为健康带毒者。带毒时间长短不一,水牛最长5年仍可查到病毒。羊一般带毒几个月,鹿为2-3个月。所携带病毒可在个体间互相传播。 FMDV传播方式分为接触传播和气源传播,接触传播又可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直接接触主要发生在同群动物之间,包括圈舍(特别是屠宰厂的圈舍)、牧场、集贸市场、展销会和运输车辆中动物的直接接触。 间接传播主要指媒介物机械性带毒所造成的传播。无生命媒介物包括病毒污染场地、设备、器具、草料、粪便、垃圾、饲养员的衣物等。畜产品是最有流行病学意义的媒介体。病畜的肉、骨、脏器、血、皮、鬃毛、乳和乳制品,只要未熟制或未腐烂都可能成为疫源。肉经放置酸化可杀死病毒,但骨髓、淋巴、肥肉和血并不产酸,特别是冻存胴体中的骨髓、淋巴结能在几年之内含有高滴度的感染性病毒。 人和非易感动物是有生命的媒介体,其中包括骡马、动物园观尝动物和免疫的牛、羊、猪等,也包括自由性较大的猫、狗、禽鸟和蚊蝇等昆虫。这些动物皮毛、病毒都可成蹄爪上附着的病毒和深藏于蹄缝、角质层下面、呼吸道、消化道粘膜上的为传染源。 FMDV的气源传播方式,特别是对远距离的传播更具流行病学意义。空气中病毒的来源主要是病畜呼出的气体、圈舍粪尿溅洒、含毒污物尘屑风吹等形成的含毒气溶胶。这种气溶胶在湿度达60%以上的微风天气条件下,下风方向就处于危险状态。 口蹄疫的流行受地理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岛屿和山区构成FMDV的天然屏障。经济活动、交通便利、商品流通给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口蹄疫的流行还与季节气侯条件有密切关系,很多暴发和流行都发生在阴冷的冬季,气温较高的夏季流行强度和暴发数明显下降。畜群免疫状态是影响流行特点的重要因素,长期无口蹄疫史,不免疫接种的国家或地区,一旦传入,口蹄疫的烈性流行特点会充分表现出来,否则表现温和。

症状口蹄疫临床疹证状以发热和口、蹄部位出现水泡为共同特征。表现程度与动物种类、品种、免疫状态和病毒毒力有关。幼畜常突然死于心脏损伤。 牛的潜伏期为2-7天.少数达11天。体温升高1.5-2.5℃。心跳加快甚至心律不齐。唾液增多而粘稠,常在口边悬成长线。食欲减退,反刍延迟.直至废食停止反刍。口腔粘膜红热,迅即于唇内面、舌面及齿龈、鼻孔、鼻镜出现水泡,大的有鸡蛋大小。1-3天水泡破裂,形成烂斑,而后被新鲜上皮覆盖,在一定时间内仍可看到微黄至棕色瘢痕。蹄部水泡与口部水泡同时发生,蹄冠、蹄底、蹄叉皮肤均可看到水泡。水泡破裂后,形成痂块,8-14天愈合。在蹄部水泡形成和破裂、结痂过程中,病牛感疼痛,表现跛行,呆立或卧地不起。水泡痊愈后,瘢痕可保留数周。严重的病例,由于水泡延至蹄匣内,使真皮与角质分离,导致角质蹄匣脱落,称 脱靴。乳牛发病时,乳头上出现鸽蛋大小的水泡,乳房可能红肿,乳质发生变化,脂肪和盐分升高,产奶量下降1/8-3/4,整个泌乳期都受到影响。犊牛的口蹄疫以心肌损害为主,皮肤表面见不到症状。全身症状以高热(41℃)、衰弱为主,常见下痢,于1-2天内死于心肌炎。恶性口蹄疫流行时,由于病毒毒力高,亲肌肉性强,成年牛也以心脏损害为主,皮肤水泡表征居次要地位。此时病牛高度萎钝、心跳加快、卧地不起、痉挛、甚至癫狂嚎叫。但恶性口蹄疫较少见,稍多见的是典型病程之后5-7日之间突然现显恶性,已经恢复的摄食又告停止,病牛摇摆、磨牙、战栗、呼吸困难、倒地死亡。 绵羊口蹄疫潜伏期2-8天,症状轻微,蹄部病变到第5天左右发生,以蹄部出现水泡为主,水泡仅有豆粒大小,病羊不愿行走运动。该病在羊群中扩散缓慢,拖延时间较长。患畜全身症状为发热、沉郁、厌食或废食。产羔期多发生流产。羔羊由于心肌损害而全身症状明显,恶化后死亡。 山羊口蹄疫多呈良性经过,病程10-14天,但有时发病率较高,病情呈恶性经过。与绵羊相反,少有蹄部损害,但整个口腔粘膜(舌除外)上出现蚕豆大水泡,水泡皮薄,迅即破裂,多见的是水泡破裂后形成的鲜红色烂斑。这是山羊口蹄疫的典型症状,称作糜烂性口炎。如无并发症,口炎愈合需三周时间。全身症状轻微,总伴有鼻炎。头部被毛耸立,看似头变大,故称大头病。蹄部湿度增高,但不长水泡。孕期可能发生流产,产羔泌乳期也可见乳头上有小水泡,羔羊和奶山羊损害较严重。 猪口蹄疫潜伏期很短,一般为1-3天,但个别可拖延至12天。主要症状是蹄部产生水泡,严重时蹄冠水泡连成片并下延至角质层内面,造成脱靴,此时病猪以腕部爬行或伏地不起,踢之疼痛尖鸣,这是典型症状。除蹄部损害外,鼻镜带可见明亮的水泡,水泡有时有鸽蛋大。口腔内也常见有豆粒大水泡。全身症状发热明显,出现水泡前四蹄发烫,体温高达 40-41℃,厌食或拒食。仔猪患病不见上述症状,多突然死于心肌炎。架子猪偶尔也发生心肌炎而死亡。猪口蹄疫病程一般为10天左右。 其它动物的口蹄疫症状大致如此,但除少数情况外,症状较轻。鹿和驼等奔跑行走动物患口蹄疫后,幼畜和老龄畜常以死亡为结局。

致病原因口蹄疫病毒最初从上呼吸道和食道粘膜或皮肤的无毛处侵入机体,并在入侵处增殖,十几小时后形成原发性水泡。原发性水泡中的病毒通过血液到达亲合组织大量增殖,于1-2天后出现病毒血症,引发全身症状和继发性水泡。继发性水泡最易形成的部位也是消化道前端的粘膜、头、蹄和乳房的无毛处。肌肉、骨髓和淋巴结亦是病毒增殖的部位。 易感动物感染FMDV后发生免疫应答,免疫应答表现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牛的免疫应答最强,相比之下,猪要差得多。感染2天出现局部粘膜免疫,5天后血液中出现中和抗体,6-7天产生补体结合抗体,7-8天出现沉淀反应抗体。中和抗体于感染后一个月左右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直至半年-1年后消失。中和抗体消失不一定免疫力也消失。牛病后免疫力维持1年半左右,猪可持续1年。 剖检时,除见口腔、蹄部和皮肤表面的水泡结痂、瘢痕外,可在反刍动物食管、前胃、瘤胃(主要在瘤胃柱上)和瓣胃粘膜上见到水泡烂斑或痂块。在幼畜心肌上出现灰黄或灰白色条纹、斑块,特别明显的是在心室肌肉和室中膈的切面上,此种病变称为虎斑心或虎纹心。成年动物的恶性病例也可见到这种变化。心室中可有大量凝血块,这可能是传导组织损伤动物猝死的结果。骨骼肌,特别是腿部肌肉多发现玻璃样蜡样变性坏死。除肝、脾、肾外,亦可在心包、胸腔的浆膜下、呼吸道的粘膜上见到出血点或充血水肿。并发症可有化脓性乳房炎、吸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

检疫方法为了尽可能早地采取扑灭措施,口蹄疫的快速诊断显得特别重要。因此,在任何情况下,只要见到口蹄疫易感动物出现水泡性损伤,就应立即报告疫情,并同时采集病料送指定的实验室进行诊断。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0198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恩施山地水牛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