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猪舍的防寒保温与饲养管理

进入冬季,昼夜温差大,风力强劲,加之冰雪覆盖,猪舍内温度普遍降低。导致猪的生长性能降低、料重比升高,猪受凉易感冒、拉稀、咳嗽等,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养猪场要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一定要做好猪舍的防寒、采暖和保温工作,保证冷热均衡。通过对猪舍合理的构建、内部保温、饲养管理等方面给猪创造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 使猪安全越冬, 减少寒冷带来的损失, 为提高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创造条件。

1 冬季猪舍的防寒保温
1.1 猪舍的建造
1.1.1 选址

选坐北朝南,距离公路100 m 以外,远离村庄和畜产品加工厂、来往行人要少,要在住房的下风、地势高燥、避风向阳、土质坚实、渗水性强、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且水源清洁,取水方便的地方。

1.1.2 墙体

采用空心夹层结构,内外层墙厚度为 5 cm,空心距13 cm,然后用水泥沙浆抹缝,在空心层填满树叶、稻草或锯末等隔热材料,北山墙一定要厚,采用三七墙夹板的模式改善墙体的保温隔热效果。

1.1.3 窗户

许多猪场特别是中小规模猪场,窗户太小,甚至无窗户。这样对于通风采光极其不利。一般情况下,能养10 头育肥猪的猪舍,后墙需留60 ~ 70 cm 的窗户4 个。

1.1.4 屋顶

一定要留通风口,根据舍内的面积大小而灵活运用,通风口采用农村烟囱模式,这样气动性能好,便于自然排出舍内污浊气体。吊棚,用编织材料或旧的塑料布都可以,不但保温,还有效地降低了灰尘的附着力,效果很好。但要注意的是,吊棚时不要把通风口封住。

1.2 猪舍的保温措施
1.2.1 加强猪舍的封闭

封闭是提高猪舍温度简便又实用的好办法。北方地区猪舍最好建为全封闭式。北方寒冷地带猪舍的水泥地面以下要铺设珍珠岩、泡沫板或炉灰渣以隔绝猪体温度向下传导;屋顶要吊顶棚;窗户以下的墙壁尽量厚实,也可在墙壁外添加保温材料。关闭门窗、放下卷帘或是用物品把漏风处封闭。使用的材料一般为草帘、草垫、布帘、卷帘、塑料布等。但要保证猪舍照明,不然猪只定点排粪的地点将被打乱。开放式猪舍要有较大的开放面积,冬季覆盖塑膜便于采光,最好是覆盖双层塑膜,虽然成本比单层塑膜高些,但保温效果较好,这种办法适宜肥猪舍和非哺乳母猪舍。封闭式猪舍要在南墙和舍顶预留窗口,冬季安装玻璃,养猪车间实行锅炉式暖气供热。对于哺乳母猪舍可采用暖气供热加电热器的方法保温。北方的冬天用单层帘子可能起不到较好的保温作用,可以考虑使用双层帘子保温。也可在窗户外面再加钉一层木板或是塑料膜。俗话说不怕狂风一片,只怕贼风一线。猪舍冬季出现贼风的地方一定要堵死。

1.2.2 选择适宜的供暖方式

1.2.2.1 火炉供暖 适合小型猪场,优点是节约能源,取材广泛。缺点是会产生大量的烟尘,特别是冬季通风很难保证,对猪只呼吸不利。同时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缺氧。甚至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一氧化碳,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产生极大危害。

1.2.2.2 热风炉供热 热风炉取暖的方式优点是提温快,缺点是难以控制温度均衡,另外耗能多,工作者劳动量大。当然也有猪场对这种方式进行改良,在猪舍内建一个圆管风道,把锅炉吹出来的热风直接送到产房或保育舍的仔猪保温箱,这种方式称为定点或定向采暖保温。此法对猪有利还节能。

1.2.2.3 中央空调 该方式的优点是提温快,温度均衡,可以随时随地提温。还可以降低猪舍内湿度,排出有害气体,进入新鲜空气。缺点是成本太高,所以,到目前为止国内很少猪舍采用这种方式。

1.2.2.4 电热地暖 该设备能设定温度、且能自动恒温控制,在实际使用中,电耗也不高,大约为80 ~ 130 W/m2。方法及原理:在需加热的水泥地下铺设电热线或电阻丝,通电后通过电热线发热,使地面发热,来提高猪舍温度。一般用于仔猪的保育舍。优点是很安全,操作简单,保温效果也很好,便于维护。

1.2.2.5 红外线保温灯 目前红外线保温灯已被很多猪场所采用,方法是用红外线灯泡吊挂在仔猪躺卧的护仔架上面或保温间内给仔猪保温取暖,并可根据仔猪所需的温度随时调整红外线保温灯的吊挂高度。此法设备简单,保温效果好,并有防治皮肤病的作用。如用木栏或铁栏为隔墙时,2 窝仔猪不可共用 1 盏红外线保温灯。

1.2.2.6 暖气供热 其优点是可以根据供热面积的不同选择适宜的锅炉可全场供热,节省人工。另外可以据各类猪舍的不同温度需求,通过增减暖气片的数量来达到适温供热的目的。它的缺点是很难保证猪只躺卧区地面的有效温度。

1.2.2.7 太阳能供热 利用天然的能源可以大大减少资源消耗,节约能源。但是无法控制昼夜温差大这一缺点,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1.2.2.8 适当提高饲养密度 适当增加饲养密度,猪只占地面积小,可以利用自身产生的热量互相取暖,有利于提高舍内温度。

2 冬季猪的饲养管理
2.1 保证充足的通风

冬季猪舍既要良好的保温,又要保证充足的通风。很多养猪者对冬季保温比较重视,往往忽视了猪舍的通风。在条件较好的猪场,保温的同时能兼顾通风,猪只能健康、正常地生长发育。但是,很多中小规模养猪场,保育舍的保温设施简陋,为了提高舍内温度,通常采取简单的封闭门窗的办法,通过放弃通风,达到提高舍内温度的目的。

冬季保育猪舍通风不良时,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升高,湿度、 尘埃、 微生物超标,这些都容易导致保育猪呼吸道疾病多发、死亡率及淘汰率升高。完善隔热与保温设施,采取局部保温、抢时机通风、有害气体减排及除臭等措施,可以在做好保育猪舍保温的同时改善空气质量,使保温与通风两者兼顾,从而提高猪只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成绩。另外,通风也是除湿的有效方法。湿度过大的环境下,使大肠杆菌、疥螨等病原体大量繁殖生长,仔猪下痢、皮肤病的发病率显著提高,猪生长发育严重受阻。通风方法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自然通风可采用纵向或横向通风。纵向通风的优点是风力足,通风彻底。缺点是舍内温度骤然下降和风向直接通过猪体,易使猪受寒。横向通风虽然通风效果较差,但对猪舍温度和猪体影响不大。 自然通风以上午11 ∶ 00 至下午16 ∶ 00 为宜。这段时间环境温度相对稳定。风力不大。机械通风常采用换气扇,一般每2 间猪舍的屋顶安装 1 个换气扇。换气扇通风的优点是不受外界环境温度和风力及通风时间的限制。无论采用自然通风还是机械通风,都必须注意舍内温度变化,防止温度突然下降。

2.2 保证猪体营养充分

进入冬季,猪体能量消耗较大,若再直接饮用冷水,可严重影响猪体健康。对此,要合理安排日粮成分,适当提高能量水平,提高饮用水温度,有效化解营养不足、消化不良等问题。适度提高饲料中能量水平,可在原来饲料能量水平的基础上,给仔猪添加油脂类高能饲料,成年猪添加玉米、稻谷、动植物油脂等含能量较高的饲料。改变喂养方式,采用干粉料或湿拌料饲喂生猪,在使用湿拌料饲喂时,一定要使用温水拌料,以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宜,且要即拌即喂。同时,无论使用干粉料还是湿拌料饲喂生猪,都要供应温水给生猪饮用。调整饲喂次数,可在白天增加喂食次数,以填补由于温度过低造成的猪体内脂肪,肌肉代谢产热引起的体重亏空。有条件的最好采取自由采食,定次饲喂的可在晚上增加1 次喂料,以增强抗寒和抗病能力。

2.3 加强疾病防控,保证猪体健康

做好疾病防治工作,是冬季生猪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定期进行消毒灭源,可采用火焰消毒、高压喷雾消毒等措施定期进行消毒。加喂增强免疫力的中药、微生态制剂、多肽类产品,提高猪体抗病能力。加强免疫,按照程序进行免疫工作。加强驱虫,冬季舍内低温高湿,寄生虫容易滋生,要加强驱虫,保证猪只健康。

延伸阅读

农村猪舍的改建与暖圈式猪舍的推广


农村养猪生产中,旧猪舍经过合理改建,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农村养殖技术推广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下是我们在苏北地区响水县实践的总结.

1 当地气候条件

响水县属大陆性气候,也有海洋性气候的特征.是一个典型的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每年1~2月最冷,日平均气温-2℃5℃ ,最低-18℃ ,气候干燥雨量小,多北风。7~8 月为暑湿季节,日平均气温25℃以上,最高迭28℃ 以上,气候潮湿、多雨,多南到西南风。

2 项目实施前农村猪台结构设施及评价

2.1结构设施 响水县农村原有猪舍为敞开式猪舍,单坡式水泥舍顶,三面有墙,一面无墙(南侧),无墙面与运动场相通。运动场兼作粪池和夏季的水汪。

2.2评价 在当地气候条件下,该形式猪台夏天炎热.冬天寒冷。夏季,由于水泥平顶防热性能差,热阻较小,又无遮荫设施,因太阳辐射强烈.猪舍气温可高迭40℃。冬季.舍内外气温几乎无差异,造成猪只寒玲.尤其是仔猪,且由于一面无墙,更易受气流影响,加剧了猪只对低温的反应。猪的适宜生长温度大致为l622℃,环境温度过高、过低对猪的繁殖、生长、饲料转化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当地传统猪舍制约了养猪业的发展,需要改建。

3 农村猪舍的改造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设计了适合当地养殖条件的新猪舍 (详见图1~2),新猪舍每问宽2.8米,括高2米,工作走道宽1 米,猪栏长2.9米,猪栏商0.8米。运动场长2.9米,粪沟宽 0.3米,通往运动场的小门高0 8米.宽0 6米,窗高0.8米,前后墙开两个窗户,窗台高0 8米,窗宽0.6米。农村多数规模猪场,是传统养殖的母猪舍,多为前敝式或有门、有窗.封闭式的地面猪床,可因陋就简地加以改造。将部分猪舍改为产房,饲养哺乳母猪和仔猪,妊娠和空怀母猪群养(每圈3~4 头),另将余下猪舍作为仔猪保育舍和生长肥育舍。改造后仔猪哺乳期为35天,仔猪保育期28天。以有100头母猪的猪场为倒,30间改作产房,埔一2o间作妊娠空怀猪舍,l0间作仔猪保育舍,40问作生长肥育舍,每年养2~3批商品肉猪。年出栏肥猪560~840头,(按每圈面积8 ,养7头生长肥育猪计算。)这充分说明对传统猪舍技术改造后可提高养猪的劳动效率和猪舍的利用率,降低商品猪的生产成本,增强商品肉猪参与市场竞争力,促进养猪业的不断发展。老猪场技改的关键是产房,产房要求便于防寒保暖与防暑降温,具体要求:

3.1产房要吊简易天花板。要求所用材料隔热保温,产房防止麻雀 老鼠进出以免传染疫病。

3.2每个产房要按装吊扇:如果是封闭式猪舍要在每幢(排) 的两头按装风扇.要合理确定每个猪圈前后窗户面积,采光系数在l:l0左右,保证产房空气流通。

3.3设保育箱 保育箱的设计简单,由两块板和一根术(铁) 捧(条)组成。两块术板的长度分别为80cm、60cm.厚度3cm.两板以90度角用铰链相接,并以铁条或木捧支撵固定两块木板的角度,板的下部开3个小门,(门高30em、宽25cm)让小猪自由进出。组合好两板置于产房墙角(与猪圈门相差开对角),形成一个保育箱的空间,这样在冬春产仔后仔猪进^保育箱,红外线灯吊在支撵固定棒上,灯离地面40~50cm,使保育箱内温达30~32℃.仔猪20日龄后.根据气候情况可将保育箱撤走、清刷消毒.收藏又极方便 为保证仔猪补料,防止母猪拱翻保育箱.在保育箱的另一侧,距墙角1M处砌一垛固定墙(高60cm、长70cm),用两根空心铁管(直径约35cm)抵挡母猪进^补料栏内。为保证哺乳母猪和仔猪随时喝到清洁饮水而又舫止室内潮湿和节约甩水,每间产房必须安装2个自动饮水器(按不同高度供太、小猪饮水.距地面分别为50em 和20era,饮水器安装位置宜于向运动场的门口一侧,否则使室内潮湿不卫生)。

4 农村实用猪舍改造推广后取得的经济效益

4.1提高仔猪成活率原有农家传统母猪舍.仔猪成括率只有75%左右。经改造后的母猪舍,仔猪成活率可达95% 以上,提高丁加个百分点。太湖母猪或以太湖母猪杂交的二元母猪,窝产活仔14.2头,年产2胎28.4头,仔猪断乳育成数由原来的21.31头提高到26.98头,一头经产母猪增产仔猪5.68头。按1998年市场仔猪平均价格计算.每头仔猪获纯利75 元,每头母猪增获纯利426.0元。全县现有经产母猪1.4万头,均采用暖圈养猪,净增纯利596.4万元。

4 2肥育猪增收效益响承年出栏肥猪30万头,经猪舍改建后.改善丁饲养环境,7~8月高温季节,每头生长肥育猪比原来多增重15 kg,按当时存栏肥育猪数计算,比原有猪舍饲养猪净增重450万kg,按1998年市场商品肉猪价每100kg290元计算,净增收入1350万元。

以上母猪和肥育猪净增效益台计1901.4万元。由此可见,农村原有传统猪舍经过技术改造(建)后.其养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提高较大.

分娩猪舍的清理与清洗


规模猪场的生产是有节律、连续的,同时每个阶段根据生产实际又是相对独立的。在自繁自养猪场将整个生产分为八个生产阶段,即后备、妊娠、分娩、哺乳、断奶、保育、生长和育肥。实施全进全出制度是规模猪场实现猪群健康、理想生产成绩的保障,分娩猪舍清理和清洗是达到全进全出制度的重要工作内容。多数猪场分娩猪舍的清理和清洗工作理论指导多,可操作性不强,针对此种问题我们结合生产和本地实际撰写本文供大家参考使用。

1分娩猪舍的整理

当分娩猪舍单元内分娩母猪与哺乳仔猪全部转出后,饲养员应根据实验操作规程和车间主任的安排,将分娩猪舍单元内的剩余饲料、药品、器具等,移到指定地点登记上报;分娩猪舍内非固定设备设施如料车、笤帚、粪铲、电热板、灯泡等搬出舍外进行清扫、清洗。在分娩猪舍消毒前将上述清洗干燥搬出的设备设施移入单元内统一消毒。

2维修

经过3~4周产仔过程,分娩猪舍内的设备设施可能损坏,生产过程中饲养员、技术员和管理者都需密切关注,如若发现应及时登记、报告并购买;有些损坏的设备设施必须等到猪只转出后才能维修,这就要求饲养员提前上报以便有计划的购买;对易损物品如灯泡、饮水器、开关等做到及时更换。对分娩产床、地面、通风口、供水管道、粪沟、屋顶、墙面、门窗等较大方面应做好记录,详细检查及时报告,使后勤有时间准备以便在分娩猪舍清理时用最短时间维修好,这样既保证维修质量又不影响下批分娩生产的正常进行。

3清扫

清扫工作应与整理和维修同时进行,在清扫前可先用少量水喷洒减少灰尘;饲养员将分娩猪舍单元内的所有空间包括地面、墙壁、屋顶、产床、地沟、门窗等彻底清扫,不留死角,对非固定设备设施必须移走;将粪便、垃圾、灰尘等及时用粪车运至垃圾场统一无害化处理。千万不可未经清扫直接清洗,其后果除了浪费大量清水增加污水数量外,又造成大量污物垃圾进入下水出现堵塞。

4清洗
4.1 浸泡

清扫、维修好的分娩猪舍先用水对整个单元浸泡,做到全面、不漏,特别是分娩产床床面、产床下的坡面、饲槽和过道;浸泡时间最好在母猪和断奶仔猪全部转出后的当天下午和晚上,这样既不影响第2天的清洗还达到浸泡的目的,对分娩产床和部分难以清洗的部位,在浸泡时加入适量洗涤剂有助于加快达到清洗的效果和缩短清洗时间的目的。在浸泡过程中注意分娩舍内要尽量封闭门窗不通风,保持较高的温度。

4.2 清洗

使用高压清洗机进行猪场的清洗消毒可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在清洗前保证清洗机无故障、人员到位、不停电、水量充足是前提。部分猪场不能做到全进全出,经常打乱生产节律,往往是准备工作不足,造成时间拖延影响整个猪场的周转。这种人为管理因素打乱生产节律是目前我国猪场疾病频繁、生产成绩差的重要原因。

4.3 有顺序进行清洗

1从里向外、从左到右一分娩产床:床面上下(仔猪区、母猪躺卧区)、饲槽、围栏、不能移动的保温箱、母猪限位栏。
2屋顶(屋面、通风口、檩条)、墙面(重点在1.5m以下)清除污物和陈尘。
3 分娩床下的坡面(在刮净猪粪后)、粪沟。
4 门、窗(要求玻璃干净)。
5 通道、地面、墙围、灯泡。

4.4 做好操作人员的防护安全

清洗不仅是体力劳动而且劳动量大,并且对时间要求较紧,目前猪场青壮年劳动力不多,在清洗时应穿好防护服,特别寒冷季节、早晚时间,防寒防潮;安全用电、小心摔伤刮伤;因清洗工作出现事故的占猪场工伤的比例是较高的,管理者应加强此方面的培训和管理。

4.5 分次数按质量要求清洗

清洗分娩猪舍可使用3次清洗法。第1次冲洗:将浸泡8 h以上并且泡透的单元猪舍使用带有清洗剂的水高压冲洗,做到按顺序、不漏,重点部位重点多次重复冲洗的方法;第2次清洗:在第1次达到无污物、无污点、干净的基础上对产床、地面、地沟、下水作为重点彻底清洗,达到如同新舍一样:第3次清洗:使用清洁的水对分娩猪舍的各个部位角落在第2次已经达到清洗标准的基础上做最后的清洗工作,要求操作者在主任的指导监督同意下进行,因为此次清洗的质量决定下批母猪分娩成绩和仔猪的成活率。

4.6 适量节约用水

分娩猪舍的清洗用水占自繁规模猪场用水量的5%~15%,是猪场污水的主要部分。因此,在清洗过程中适量节约用水成为我们日常工作中倍加关注的工作。众所周知,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农业中重要的污染源,处理污水是现代养殖业的难点和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娩猪舍在清洗时应按本文4.3有顺序的清洗,可节约用水;同时,对清洗用水采取收集,特别第2次、第3次清洗用水的全部收集用于下个单元的清洗是节约用水的好方法。

冬季规模化猪场猪舍的小环境控制


本文从小处入手,讨论猪只小环境的控制,特别是冬季的环境控制。在既需要保温、又需要通风的条件下,如何处理一系列问题、平衡各种矛盾之间的关系,是猪场管理和猪场建设中的重要课题。猪一生都生存在区域的大环境和相对的小环境中,除了冬天的小环境控制,还需要我们投入精力去研究合适的区域发展规划、合理的栏舍结构和各种状态下的猪舍环境的控制,任重道远。猪舍环境对养猪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猪的健康、生长、繁殖、饲料报酬及猪肉品质都受到猪舍空气环境的制约,良好的环境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冬季的到来,猪群将面临两个不利的环境因素:第一,猪舍有效温度低于猪的临界温度,猪的能量消耗将显著增加;第二,猪舍的换气量大大降低,病原微生物及有害气体浓度大大增加,猪的抗病、抗应激能力明显降低,导致猪的冬季呼吸道疾病发生率大大提高,死淘猪造成的损失巨大。本文就冬季规模化猪场猪舍的小环境控制做一些探讨。

1 冬季猪舍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冬季猪只发病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猪只抵抗力低;二是环境中存在病原。寒冷的温度对猪只造成的应激,极易使其抵抗力下降。同时,冬季猪舍封闭保温,导致舍内有害气体含量增高,当空气中飘浮大量灰尘时,微生物可以附着在其上得以生存繁殖。因此,冬季猪舍环境对猪只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仔猪腹泻与猪群的呼吸道疾病这两方面。

1.1猪舍环境对仔猪腹泻的影响

冬季是养殖业最困难的季节,其昼夜温差大,易形成寒冷应激,对猪的健康产生直接危害。低温对仔猪的影响尤为严重,是仔猪黄、白痢和传染性胃肠炎等腹泻性疾病的主要诱因。一方面,仔猪因体热调节机能不健全、皮下脂肪薄、保温能力差、个体又小、单位体重散热面积大,从而对外界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极差;另一方面,仔猪一旦受到连续或间断的寒冷刺激,血液中免疫球蛋白水平就会下降,易发生疾病。对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而言,寒冷也可导致仔猪腹泻、生长发育缓慢、疫病增多和低成活率。图1 是哺乳仔猪在保温箱中扎堆,并有腹泻症状;图2是断奶仔猪在电热保温板中集聚扎堆,腹泻消瘦。

1.2猪舍环境对猪群呼吸道疾病的影响

在秋末、冬季和春初,当气温低于20℃时需要给仔猪保温,所以将产仔舍和保育舍修建成封闭式。提高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的封闭式建设难免会增加基建投资,而简单的封闭又很难达到预期的保温效果。国家文件((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规定保育猪舍的适宜温度是20~25度。低温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与湿度有关:在低温、高湿环境中,猪易患感冒性疾病,消化道疾病也会发生。当空气湿度为60%~80%时,病原微生物不易繁殖;当相对湿度高于80%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加快,猪群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几率增加。

影响猪群呼吸道健康更为重要的因素是空气质量。猪舍冬季封闭保温,通风换气不良、供氧不足、有害气体增加,对猪的呼吸器官影响严重,猪群呈现严重的亚健康状态,抵抗力下降。封闭式猪舍病原微生物种类多、密度大,猪群被感染机率很大。粪便暴露在猪舍中能产生大量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当猪舍氨气浓度超过76mg/m3时,会刺激猪的气管黏膜发生充血和水肿,猪群肺部的气体交换能力下降,猪群饲料消耗量和日增重均会降低;当氨气浓度为38~57mg/m3时,猪群清除肺部细菌的能力下降。《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将保育猪舍和哺乳猪舍的氨气浓度上限定为20mg/m3,其他阶段猪舍定为25mg/m3。二氧化碳经常作为研究空气质量和通风量的指标,长期处于二氧化碳浓度为 2,000~9,000mg/m3环境中的猪较处于1,000~3,000mg/m3的更易发生呼吸道疾病。《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将保育猪舍和哺乳猪舍的二氧化碳浓度上限定为l,300mg/m3,其他阶段猪舍定为1,500mg/m3。

2如何控制猪舍小环境

季节轮换和昼夜温差是不可改变的,但猪舍小环境是可以改变和控制的,因而可以通过改变猪舍小环境来提高养猪生产成绩,进而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冬季猪舍小环境的控制主要包括舍内供暖保温、污染气体的减排、通风、光照和饲养密度等几个方面。

2.1温度的控制

温度在环境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猪对环境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而秋冬季节的昼夜温差可达10度以上,因此在这期间应加强猪舍门窗的管理,防止孔洞缝隙形成贼风,缩小昼夜的温差。控制猪舍内白天温差不超过3℃,夜晚温差不超过5℃,每小时温差不超过2度,同时给猪群的饮用水需加热至室温,减少猪群冷应激。若想降低养猪成本,分娩舍温度最好保持在18。C左右;仔猪栏采用局部供暖设备,使保温箱温度维持在31℃左右;保育舍集中供暖,高床饲养方式可用电热保温板控制仔猪躺卧区温度,平栏饲养方式则用局部地热采暖控制温度(如图3所示)。肥育猪、母猪和公猪的适宜温度范围相比仔猪较低,一般不需要单独局部采暖。南方冬季温度不会特别低,猪舍一般是敞篷式或半封闭式,可采用塑料大棚外加草帘子;北方冬季气温低于零度的时间长,猪舍一般是封闭式,可采用暖气、地暖等采暖保温措施。

2.2湿度的控制

冬天天气寒冷,若猪舍地面潮湿,热量散发得更快;同时,猪舍湿度过高会降低猪群的抵抗力,使传染病发病率增高,猪只易患各种呼吸道疾病和风湿症等。分娩舍湿度大可致母猪产仔数减少、仔猪断奶重降低,育肥舍湿度大则饲料转化率下降、日增重变小。生产中允许的湿度范围如表1所示,当猪舍内湿度超过80%则需加强通风换气,也可喷洒无害干燥剂或者在地面撒些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同时,管理好猪群的饮水,避免饮水器溢水或漏水;此外,猪舍的粪、尿要及时清理,最好3次/d,以减少粪便在舍内分解的机会,降低舍内不必要的水汽蒸发。

2.3舍内空气污染物的减排

猪舍有害气体包括氨气、硫化氢和甲烷等,主要是饲料和粪便中厌氧菌的发酵产物和猪呼吸产物。猪舍的空气污染物还有尘埃和少量微生物,尘埃对猪有刺激性,病原微生物也可通过灰尘或飞沫传播,进而加剧对猪群的危害。因此,要减少空气污染物,就需创造不利于粪便中厌氧菌和空气中微生物活动的条件,如猪舍通风换气、降低舍内湿度,增加清粪频率、并训练猪定点排粪和排尿,加强垫料管理、调整饲喂方案以及定期喷雾消毒等。降低猪日粮中粗蛋白含量、向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或以酸式盐替代饲料中的碳酸钙等均可降低有害气体(氨气)的排放;在喂给粉料时,应先发料再任其采食,最好改喂湿拌饲料或颗粒饲料,减少猪舍空气中微粒的含量。

2.4猪舍的通风控制

规模化猪场猪舍常年都需要通风换气,把经过过滤器的舍外空气送入猪舍内,保证舍内空气保持清洁状态。一般冬季猪所需的最小换气率为 0.14~0.28m3/min每100kg体重,但冬季猪舍的供暖与通风相联系,因此,虽然冬季猪舍通风换气是必须的,但务必防止通风过量造成资源浪费;当保温与通风发生矛盾时,可定时向猪舍内喷撒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其释放出的氧能氧化空气中的硫化氢和氨,起到杀菌、除臭、除尘和净化空气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必须结合本地区温度和本场实用数据来控制最适通风量。可用温湿度计、氨气测定仪、风速计、氧气测定仪和硫化氢测定仪等来实时监控猪舍内各项指标,以便更好地管理猪舍小环境。

2.5光照

适当的光照可促进猪群的新陈代谢,加速其骨骼肌肉的生长,同时对猪舍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有助于提高猪的免疫力及预防佝偻病。繁殖母猪的光照增至60~1001x,可使繁殖率提高4.5%~8.5%,新生仔猪窝重增加0.7~1.6kg,仔猪的育成率提高7.7%~12.1%;乳仔猪和育肥猪的光照度提高到 60~701X,可使仔猪的发病率下降9.3%;哺乳母猪区每天维持16h 光照,可诱使母猪早发情。母猪、仔猪和后备猪猪舍的光照度一般应保持在50~1001x,每天维持 14~18h。公猪和育肥猪每天应保持光照8~10h,但夏季要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到猪舍内。

2.6饲养密度

生猪饲养密度影响猪舍空气、卫生状况,对猪的采食、饮水、睡眠等都有很大影响,进而影响猪只的健康和生产力。适宜的饲养密度对猪的生长有利,如群饲猪比单饲猪采食量多、增重快,但如果密度过大,会减少猪的活动空间、咬斗频繁,影响增重、饲料利用率和健康。不同猪群适宜的饲养密度推荐值见表2。

3结论

近年来,我国规模化养猪快速发展,猪群数量多、饲养密度高、运动范围小、环境应激因素多等养殖特点都对外界环境条件作出了更高的要求。猪场经营者应加强对猪舍小环境控制的重视,综合考虑,为猪群创造适宜生长发育的小气候环境,减少和预防各种应激对生产造成的负面影。

发酵床猪舍的改造与建设


我国南方多数地区属大陆性气候, 夏季气温在35 ℃ 以上。因此,猪舍结构应适合我国南方的发酵床养猪。发酵床养猪的猪舍可以在原建猪舍的基础上稍加改造,也可以用温室大棚。一般要求猪舍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充分采光,通风良好。

一、大棚发酵床猪舍

采用普通标准塑料大棚加热镀锌工艺制作的钢管作为塑料大棚支架。屋顶在塑料薄膜上再覆盖双层黑色遮阳网。我国南方地区可根据发酵床养猪需通风采光的特点,把塑料大棚技术和养猪结合起来,猪舍的投入成本可大幅下降(表1)。

1. 塑料大棚支架 采用较普通标准塑料大棚加高30 厘米,壁厚0.15 厘米以上的热镀锌工艺制作的钢管作为塑料大棚支架。这种设计的优点是支架牢固,舍内空间大;棚管既是猪舍的坚实骨架,又是热传导的有效通道。肩高1.6 米以上复0.8 毫米以上的农用无滴透明膜1 层,上覆遮光率达90% 以上的遮阳网2 层。

2. 农膜和遮阳网 这种设计的优点是即使舍内湿度较大,农膜上有水,也不会滴在菌床和猪身上;炎热的夏天双层高遮光率的遮阳网可有效阻断太阳光的照射,冬天可起到保温的效果。到了冬天还可将朝南的遮阳网掀起,使发酵床的每个角落都能照射到阳光,达到增温消毒的目的。屋顶在塑料薄膜上再覆盖双层黑色遮阳网。黑色遮阳网既有效保护了塑料薄膜,使棚膜的使用寿命达6~8 年, 又可发挥很好的烟囱效应,成本仅是彩钢板的 1/5。据研究,黑色覆盖物比白色覆盖物吸收更多的辐射热,但反射掉的少(表2)。黑色覆盖物表面温度比白色覆盖物表面温度要高好几度。这样可造成棚内上部热空气上升并通过设置在棚顶的烟囱跑到棚外去,下面的气流进入棚内,这种气流的流动能使猪感到更舒服。种结构花钱不多,效果很好。据测定,安装排气烟囱比未安装排气烟囱的大棚温度要低2℃。人站在棚内,即能够明显感受到这种差异,有排气烟囱的大棚透气凉爽,无排气烟囱的大棚闷热难过。这种猪舍,通风、透光,床面干燥、清洁,无臭少蝇,这也是与现行封闭式养猪最大的不同之处。

二、猪舍通气筒(窗)的设置

发酵床猪舍通风非常重要。一是由于发酵床养猪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分解猪的粪尿,产生大量的热量,同时热量将垫料内的水分蒸发到空气中,通过猪舍的气体交换,完成猪舍内的水汽和热量的移除;二是由于发酵床的发酵是一个耗氧过程,如果猪舍内通风不良,微生物的活动就会受到抑制,分解粪便的能力下降,就会导致发酵床上大量的粪便蓄积,厌氧菌种的活动能力增强,氨气味道加重,猪舍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三是由于携带大量水汽的空气密度小,会不断向猪舍的上方运动,因此,猪舍的排气孔要在猪舍的屋顶。如果猪舍没有排气口,湿热的气体就会在屋顶遇冷凝结成水珠,水珠反滴会造成发酵床的水分二次蒸发;四是由于气体的交换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因此必须要有舍外气体不断流入猪舍内。根据热空气轻、空气受热膨胀的原理,在大棚的顶端设计镀锌铁皮制作的通气筒,当太阳光照射在黑遮阳网及铁皮通气筒上时,由于黑遮阳网及铁皮导热性能强,使周围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下面的冷空气即可补充成为气流,形成循环风。因此,即使在盛夏,也很凉爽。在空气循环流动的同时,气流也将水分带走,这样使发酵床上的湿度处于较佳状态。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研制成功了第三代带活动天窗的新型大棚,全天窗可以启闭,使用效果更好。

三、裙膜的设置

肩高1.6 米以下安装裙膜,裙膜的下沿安装摇膜装置。当温度高时可将裙膜摇起,达到最大的通风量;当温度低时,将裙膜放下,达到保温的目的。

四、母猪舍结构

母猪发酵床舍以双列式为宜,每头母猪饲养面积10 平方米左右。在正常发酵床猪舍的基础上增加隔栏设施。

分娩猪舍管理的几个重点


分娩舍是规模化养猪生产中母猪分娩和仔猪出生的场所。要养好分娩舍猪群,应针对母猪在临产、哺乳阶段以及仔猪在哺乳、断奶阶段不同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结合本地地理和气候特点以及本地区和本场猪群的疫病流行情况,从环境控制、饲料营养、科学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和防疫保健程序,让母猪发挥最大的生产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分娩舍的各项生产指标,以产生最高的经济效益。

1 做好产前准备
1.1 栏舍冲洗和消毒

临产母猪进入分娩舍前,要对使用过的产房进行清洗消毒,对产床、地面、墙壁、门窗、栏杆、食槽以及水槽等进行彻底冲洗,用2% ~ 3% 的火碱溶液消毒,24h 后再用清水冲洗残留的火碱。待猪舍干燥后,用高锰酸钾14mg /m3+ 甲醛溶液28mL / m3 密闭熏蒸消毒24h 后,打开门窗通风,空舍2d 以上,方可进猪。

1.2 必备用具和备用药品的准备与检查

保温箱( 灯、伞)、水盆、水桶、消过毒的毛巾、钳子、棉球、注射器以及消毒液、碘酒、抗菌素、催产素、疫苗、产后保健药品等,要提前备足、备齐。查看产房的漏粪板有无破损,如有损坏,要及时进行修补,防止损伤母猪肢蹄;查看饮水器水压情况;查看保温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有无漏电、短路等异常。发现问题,及时修整。

1.3 母猪进入产房

查看配种记录, 母猪临产前 5 ~ 7d 进入产房,最晚也要在产前 5d 进入产房。进产房太晚会导致母猪对新环境难以尽快适应,容易产生应激,影响产后泌乳和哺乳。临产母猪进入产房前,要根据天气情况,夏季用凉水,秋、冬、春季用温水刷洗全身,并用刺激性小的碘制剂如百菌消进行体表消毒,用毛巾擦去体表的水分后,再进入产房。

临产母猪进入产房的时间,最好选在早晨,不要急赶,更不能鞭抽、击打。待母猪慢慢进入新环境后,要尽快补料,以快速适应新的环境。进入产房的母猪,尽量按照预产期依次排序,以便于管理。

2 分娩前的管理
2.1 判断分娩

要根据母猪床头卡的胎次、配种记录推算预产期。细心观察母猪的临产征兆,母猪如发现阴门红肿、频频排尿、起卧不安、嚼栏杆、拱床面等现象,一般会在当天或1 ~ 2d 内分娩;如乳房有光泽,两侧乳房外涨,全部乳房有较多乳汁排出,阴部松驰红肿, 3 ~ 12h 内分娩;如已有羊水破出,一般2h 内即可分娩。当然,个别初产母猪情况可能特殊。

2.2 产前减料
从产前3d 开始, 每天减料1/3,分娩当日不喂或只喂麸皮汤即可。

3 接产准备与接产
3.1 做好接产准备工作

母猪临产前,备好消毒液、消毒抹布、毛巾等接产用具以及必要的药品、疫苗。用温水或0.1% 高锰酸钾清洗后躯、外阴和乳房,用消毒抹布抹干净产床。冬春寒冷季节,提前调试好产房温度,使之保持在22 ~ 25℃ ;调试保温箱温度,保持在32 ~ 35℃。 1 周后保证仔猪躺卧区温度在 24 ~ 28℃,产房大环境温度不低于 20℃,同时注意缩小昼夜温差,使之保持在5℃之内,保持产房干净清洁。

3.2 接产与假死猪的抢救

接产人员必须修剪指甲并打磨光滑,用0.1% 高锰酸钾洗手。仔猪出生后,要立即用毛巾先将口鼻黏液擦干净,再擦干猪体;向仔猪腹腔方向,将脐带中的血液捋回腹腔,必要时可用消毒过的细线结扎,然后在离脐带根3 ~ 4cm 处断脐并消毒;放保温箱内10 ~ 15mi n ;仔猪全身烘干后,剪掉犬齿以防吃奶时咬伤母猪乳头;挤掉每个乳头的前几滴乳汁后,让仔猪自己吃奶。发现假死猪及时抢救,可进行人工呼吸。有的仔猪产下后停止呼吸但心脏仍在跳动,即是假死,迅速除去口鼻黏液,并对准鼻孔吹气。然后将仔猪四肢朝上,一手托肩,一手托臀,一屈一张反复进行,直到仔猪叫出声为止。

3.3 难产与助产

母猪如果仅有羊水排出,强烈努责后1 ~ 2h 仍无仔猪产出或产仔间隔超过1 h,即视为难产,需要人工助产。助产人员必须连同胳膊清洗消毒,最好擦涂润滑油或肥皂水,小心地随母猪努责间歇伸入产道,子宫扩张时抓住仔猪后腿或下颌部缓慢随母猪的努责节律性用力拉出,且不可强拉硬拽,避免损伤母猪产道造成感染,或造成仔猪窒息死亡。产后3d 内,使用抗生素防止继发子宫炎、阴道炎等。对于子宫收缩无力或产仔间隔过长的母猪,助产人员用手由前向后用力挤压腹部,或赶动母猪躺卧方向。对产仔消耗过多母猪可进行补液,有助于分娩。如果需要注射催产素,必须确认子宫口已经张开。

3.4 固定奶头

合理固定仔猪吮乳,可以提高仔猪成活率和均匀度。仔猪出生后2~3d要固定乳头,让每头仔猪固定一个乳头。大的仔猪固定在后边乳头,小的仔猪固定在前边乳头,前边乳头乳汁多,小猪能吃饱,后边的乳头乳汁少,大的仔猪吸吮力强,刺激乳房,增加泌乳量,也能得到充足的乳汁。这样,整窝仔猪就能整齐发育。

4 产后护理
4.1 产后保健

如母猪瘦弱或产程过长,待每头母猪产下6 ~ 7 头小猪后,可予以保健输液,控制炎症,使母猪快速恢复体况。可用0.9% 氯化钠注射液500mL+ 鱼腥草3 支+ 林可霉素3 支+ 地塞米松1 支+ 阿莫西林 3 支+ 缩宫素3 支;10% 葡萄糖注射液500mL+ 葡萄糖酸钙2 支+ 维生素 B12 5 支+ 复合维生素B 1 支;最后静脉滴注甲硝唑注射液100mL。条件不允许时,可给母猪连续注射抗生素3d,或注射一次长效土霉素,或使用专用药物子宫内投药一次。如果猪场呼吸道病严重,可鼻腔喷雾卡那霉素进行预防。

4.2 控料与加料

母猪产后2d 内应适当控料,之后逐渐加料,5d 后可以过渡到自由采食,每天喂料3 次,料槽清理1 次,保证槽内饲料新鲜。圈舍要始终保持清洁、干燥、温暖,环境安静、通风良好,湿度保持在65% ~ 75% 之间,产栏内只要有仔猪,便不能用水冲洗产栏。

4.3 补铁与补硒

仔猪初生后3d 内注射富来血 铁剂2mL ;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 0.5mL,以预防白肌病,同时提高仔猪对疾病的抵抗力。

4.4 诱食与补料

仔猪出生后5 ~ 7 日龄左右开始补料,料槽要保持清洁,少喂勤添,保持饲料新鲜、清洁,每天补料4 ~ 5 次,晚间补添1 次。也可采取在母猪乳房上撒少量料的方法,进行诱食。或把乳猪料加水,拌成糊状,每次母猪放奶前涂抹到母猪的乳头及周围,并同时向仔猪嘴里涂抹糊状料。这样,经过3~5d的调教,仔猪就能慢慢学会自由采食固体饲料。

4.5 小公猪去势
10 ~ 12 日龄时,对小公猪进行去势。注意切口不宜太大,术后用4%碘酊彻底消毒。

5 断奶准备与断奶

仔猪25 日龄断奶。断奶前 3d,母猪开始减料,以防发生乳房炎,并喂给多维素、维生素C 等抗应激药物。断奶当天,采用移母不移仔的方法,果断将母猪移出产房,升高舍内温度2 ~ 4℃。断奶后3d 同样喂给多维素、维生素C,大环境温度保持在22 ~ 25℃,湿度在65% ~ 75%。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0266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