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无公害饲养对猪场选址的要求

现代养猪生产是由品种繁育、饲料营养、猪舍建筑、防疫、保护卫生环境和经营管理等组成的系统工程,而科学合理的猪场建设是创造良好养猪生产条件的基本保证。猪场建设得合理与否与其环境条件有关,具体应符合以下几方面条件:

①猪场应具有较好的小气候条件,有利于猪舍内空气环境的控制。
②整个猪场环境要便于执行各项卫生防疫制度和措施。
③便于合理组织生产,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工作人员的劳动生产率。

因此,猪场建设首要任务是选好场址,只有这样才能根据猪场的工艺流程,确定所需设备、猪舍类型,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布局,因地制宜尽量做到完善合理。因此,应对拟选场址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生态条件和社会环境做一个全面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2-3个候选场址进行技术分析,从中选定一个最佳场址。场址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形地势
地形地势包括场地的形状和坡度等。理想的猪场应当建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略带缓坡的地方。不能选择沼泽地、低洼地、四面有山或小丘的盆地或山谷风口。若猪场建在山区,应选择较为平坦、背风向阳的坡地,这种场地具有良好地排水性能,阳光充足并能减弱冬季寒风的侵害。坡度不宜太大,否则不利于生产管理与交通运输。地形比较平坦的坡地,每100米长高低差保持在1-3米内比较好,这不仅不会受到山洪雨水的冲击与淹没,也便于场内污水排出,保持场内干燥;但如坡度过大,建筑施工不便,也会因雨水长年冲刷而使场区坎坷不平。一般来说,低洼潮湿的场地,不利于猪的体热调节和肢蹄健康:而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生存,并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便用寿命。在南方的山区、谷地或[if坳里,畜舍排出的污浊空气有时会长时间停留和笼罩该地区,造成空气污染,这类地形都不宜作猪场场址。
地形要开阔整齐,不要过于狭长或边角太多,场地狭长往往影响建筑物合理布局,拉长了生产作业线,同时也使场区的卫生防疫和生产联系不便。此外,根据发展,应留有余地。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猪场不应建在山坡的北坡上。

(二)土质
猪场场地的土壤情况对猪也有影响。土壤透气透水性、吸湿性、毛细管特性、抗压性以及土壤中的化学成分等,不仅直接或间接影响场区的空气、水质和植被的化学成分及生长状态,还可影响土壤的净化作用。土壤一般分为黏土、砂土和砂壤土。从猪场要求来看,砂壤土较为理想,透气性好,不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但在实际生产中,土壤类型的地区性很强,选择的余地极小。现代化养猪相对来说,土壤的影响较小,须重视的是当地的土壤卫生状况,应该选一个没有养过猪的地点来建猪场,或者至少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猪传染病的地方。否则,要做一定的卫生消毒处理,所以尽可能不在老猪场上建场

(三)水源和水质
猪场用水量大。在猪场的生产过程中,猪的饮水、猪舍和用具的洗涤、员工生活与绿化的需要等都要使用大量的水。所以建造一个猪场必须有一个可靠的水源。水源应符合以下要求:
1.水量充足,能满足各种用水,并应考虑放火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2.水质良好,不经处理即能符合饮水标准的水最为理想。
3.便于防护,以保证水源水质经常处于良好状态,不受周围环境条件的污染。
4.取用方便,设备投资少,处理技术简便易行
水质主要指水中无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质。一般来说,自来水主要考虑管道口径是否能够保证水量供应;地面水要调查有没有工厂、农业生产和牧场污水与杂物排人,最好在塘、河、湖边设一个岸边砂滤井,对水源做一次渗透过滤处理。地下深井水应请卫生防疫站进行水质分析,以保证猪体和场内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四)周围环境
猪场地理位置的选择应考虑交通与防疫。猪场场址应该选在供电方便,交通便利,但与主要交通干道保持较远的距离,又与工厂、居民区和飞机场保持一定距离的地方。以利于饲料、猪只和猪粪的运输,防止养猪场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以及有利于猪场的防疫、为了避免引起环境污染纠纷,最好把地点选在当地夏季主风向的下风向,地势低于居民点,但要离开居民点污水排出口,更不应选在化工厂、屠宰厂、制革厂等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企业的下风处或附近猪场物资需求和产品供销量极大,因此交通要便利,要修建专用道路与公路相连,但从防疫方面来讲,又不希望有较多外来车辆通过,故与大干道应保持一定的距离,然后从干线有一段300-500米的专用路通到场内。
总之,合理而科学地选择场址,对组织猪场高效、安全的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扩展阅读

养猪场的选址


养猪场必须交通方便,以确保饲料、产品、粪污、废弃物等大量繁重运输任务要求,同时还要保证饲料的就近供应、产品的就近销售及粪污和废弃物的就地利用和处理,以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止污染周围环境。但是,交通干线又往往是造成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选择场址既要交通方便,又必须与交通干线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来说,距离铁路,国家一、二级公路应在300米以上,距离三级公路应在150米以上,距离四级公路应在50米以上。

猪场与村镇居民点,工厂及其他畜牧场间应保持适当距离,以避免互相污染。与居民居住区的距离,最少要在300米以上,与其他牧场间距离应不小于1500米。还应处在居民点下风向和地势较低处,但要远离居民污水排出口。此外,猪场还应具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和其他能源供应。

生猪的宰后检验的基本方法及要求


常用检验方法以感官检验为主,结合剖检,必要时辅以实验室检验。

1.视检即观察屠体皮肤、肌肉、胸腹膜、脂肪、骨骼、关节、天然孔黏膜及各种脏器的外观色泽、形态大小、组织性状等是否正常。
2.剖检借助器械,剖开观察屠体或脏器的隐蔽部分或深层组织的变化。通过对淋巴结、肌肉、脂肪、脏器的检查来确诊疾病。
3触检目的在于判定组织器官的弹性和软硬度,对发现组织中的硬结病变有重要意义。
4.嗅检是上述检验方法的一种必要的辅助,用来判别各种气味。

在宰后检验的全部过程中,检验人员除正确使用上述检验方法外,尚需注意下列事项:
1.为迅速准确地检验屠体和内脏,避免漏检,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和顺序。
2.为了保证肉品的卫生质量和商品价值,剖检时只能在一定的部位进行,而且漱戈适度,严禁乱划和拉锯式的切割,以免造成组织切口过多或破坏病变自然景象。
3.肌肉应顺纤维切开,非必要时不得横断,以免切口较大,破坏商品外观,导致细菌污染。
4.对受检的淋巴结,应纵向切开,不要横切,尽量暴露较大的切面。当发现不明显的病变时,应将淋巴结采下,纵向切成薄片,仔细观察。
5.当切开脏器或组织的病变部位时,要防止病变材料污染产品、场地、设备、器材和检验人员的手指等。
6.检验人员在工作期间,每人应配备两套检验刀、钩,以便消毒后交替使用。被污染的器械在清除病变组织后,应立即进行消毒。
7 .在整个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都应注意自身的防护。

生猪标准化规模场(小区)的选址、布局与猪舍设计


为减缓生猪市场的周期性波动,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我国相继出台很多措施和投入大量资金鼓励生猪标准化规模场(小区)建设,并取得明显的效果。为更好指导养殖户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场(小区)建设,现就生猪标准化规模场(小区)建设的选址与设计介绍如下。

1 场址选择

场址选择是发展生猪养殖成败的关键环节,往往被养殖户所忽略,最终导致所建成的养猪场无法使用或者经营失败。建设用地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与区域内土地使用规划,场址选择不得位于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养区域。猪标准化规模场(小区)必须远离村、镇居住点、集贸市场以及其他畜禽场、屠宰场、主要交通干道1 000 米以上,防疫隔离条件较好,无污染、地势高燥、平坦、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空气流通、水源充足,供电和交通方便,且位于居民区主风向下游或偏风向的地方建场。

2 场区布局

场区分为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各区要相对独立,并在出入口设有消毒池。生活区是管理人员和家属日常生活的地方,设置在生产区上风向或者偏风向。管理区包括猪场生产管理必需的附属建筑物,如办公室、饲料加工车间、饲料贮存库等,距离生产区不宜太远。在地势上,管理区应高于生产区,并在其上风向或者偏风向。

生产区包括各类猪舍和生产设施。猪舍应坐北朝南,猪舍之间相距10~12 米,有利于猪舍的通风换气和一定的隔离作用。猪舍按生产工艺流程排列顺序依次为配种猪舍、妊娠猪舍、分娩哺乳猪舍、保育猪舍和生长育肥猪舍。场区清洁道和污染道分离,互不交叉。隔离区包括兽医室、隔离猪舍、尸体解剖检室、病死猪处理间、粪污贮存和处理设施。隔离区应设在整个猪场的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方。兽医室可靠近生产区,病猪隔离间等其他设施要远离生产区。

3 猪舍设计

完整的猪舍,主要由墙壁、屋顶、地面、门窗、粪尿沟、隔栏等部分构成。猪舍类型有单列式和双列式两种,按屋顶形式分单坡式,双坡式等,建筑形式可选用半开放式(有窗式)或开放式两种。一般长度以 45~75 米为宜,跨度以9~12 米为宜,舍内净高以 2.4~2.6 米为宜。猪舍地面要坚实、平整、不光滑、不渗漏、耐消毒液浸泡和水冲洗。地面自猪床向排水沟要有1~2 度的坡度。猪舍大小可按猪的饲养密度而定,各类猪群参数为,空怀、妊娠母猪1.8~2.5 平方米/ 头,哺乳母猪3.5~4.0 平方米/ 头,种公猪5.5~7.5 平方米/ 头,保育仔猪0.3~0.5 平方米/ 头,育肥猪 0.7~1.0 平方米/ 头。

养猪场各类型猪舍建筑要求


1 按建筑外观分类

敞棚式。此种类型猪舍只有屋顶和地面,外加一些栅栏式围栏或拴系设施。特点是通风良好、光照充足,对雨、雪、太阳辐射等有一定的遮挡,通常作为炎热季节临时装配的简易猪舍或在炎热地区采用。半开放式猪舍。端墙完整,侧墙在夏季迎风面只有半截墙,上半部完全开敞,另一侧墙完整或仍然只有半截墙。该类猪舍通风、采光良好,除了对冷风有一定的遮挡外,舍内环境受外界影响大,适合在炎热地区或1 月份气温在5℃以上的温暖地区的部分猪舍采用。另外,部分猪场在冬季钉塑料布或挂草帘能明显提高其保温性能。

封闭式猪舍。墙壁、屋顶等外围护结构完整,没有经常开启内门窗。这种猪舍又分为有窗式封闭舍和无窗式封闭舍,前者建造成本低,对环境的调控能力很有限,但如果对地面和外围护结构做好保温隔热设计,可以有效地改善环境控制功能,适合作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各类猪舍及绝大多数温暖地区的保育舍和产仔舍;后者通常可人工调控舍内环境,甚至进行机械化或自动化操作,但建造成本较大。组装式猪舍。外围护结构可部分或全部地随时拆卸或安装,还可以按照不同的气候特点,将猪舍改变成所需的类型,便于利用自然条件调控猪舍内环境,并易于实现猪舍建筑的规格化和商业化。

2 按照性别和生理阶段进行分类

设计猪舍内部结构时应符合猪的生物学特性或生理特点,要根据猪的不同性别和生理阶段设计和建造出最经济合理的猪舍。猪舍依靠外围护机构不同程度地与外界隔绝,形成舍内以温度、湿度、光照等为主要指标的小气候。当猪舍内温度、湿度适宜时,猪体产热量少,散热量也最好,最容易维持正常体温。根据公猪体格较高大、怕热不怕冷、破坏力强、爱好运动等特点,在北方寒泛地区须采用封闭式,大窗通风。在1 月份平均气温高于5℃的地方,公猪舍多采用半开放式或开放式,通常净高较大,跨度较小,以利于防暑降温。另外,公猪舍围栏设施及圈门宜坚固,且栏高应达到1.3~1.4 米,栏门宽0.8 米左右,排水坡度在5%左右,地面坚实平整。通常应配备运动场,运动场周围种植树木,去掉树干下部枝叶,仅留树冠,起到遮荫防暑而又不影响通风的理想效果。

配种母猪相对怕热不怕冷(5℃以上),应有适当运动的运动空间为好,建筑类型与公猪舍相类似,通常这两类猪舍合二为一,栏门宽0.8 米左右,栏高 0.8~1.0 米,其他生产母猪同此尺度。妊娠母猪对冷、热应激较为敏感,尤其怕高温,除寒冷地区适当保温外,主要也是注意通风防暑。故此,寒冷地区则采用大窗通风的封闭式,温暖地区宜采用半开放式为好。另外,为防治母猪打斗或碰撞引起意外流产,通常将猪栏设计为群养和限位相结合或完全限位,栏内地面采用部分漏缝,排水坡度为3 度左右为宜。产仔舍设计着重解决仔猪适宜环境问题,必须采用封闭式,因为仔猪对环境需要的重点是保温,且仔猪需要相对较高的温度,不管有窗或无窗类型,都要作好地面、屋顶、墙壁等部位的保温设计,加设隔气层,达到理想的绝热指标。寒冷地方舍门应有门斗,采用保温窗户,并设计专门的通风管道,以免冬季通风时降低舍内温度。同时采用较大的跨度,降低净高,减少使用时舍内热量损失。另外,针对仔猪抗病力不强的特点,产仔舍内猪栏通常采用半漏缝或漏缝地面,以确保圈栏内相对清洁干燥。采取仔猪局部采暖的方法可解决母猪和仔猪温度需要的矛盾,因此产仔栏设计应考虑相关采暖设备安装的方便。

保育仔猪初期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实行早期断乳的保育仔猪,初期需要的环境温度在 20~25℃,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冬季气温都无法满足此种要求。故此,保育舍仍以保温设计为重点,地面、墙壁、屋顶要达到一定的绝热性能,加设隔气层。寒冷地方舍门应有门斗,采用保温窗户,并设计专门的通风管道,以免冬季通风降低舍内温度。猪栏最好设计为全漏缝地板,躺卧区使用保温猪床。采用较大的跨度,降低净高,使用天花板,减少使用时舍内热量损失。生长育肥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已经比较强,但适宜的温度在15~20℃,要提高饲料报酬,必须同时重视防暑和保温。北方主要采用封闭式,建筑结构可以简单,环境主要通过管理控制。猪栏通常采用实体地面,排水坡度在5~6 度左右。而南方地区通常采用半开放或开放式比较适宜,但冬季应适当封闭,夏季炎热时屋顶隔热效果差的应采取降温措施。

猪场的布局


(一)总体规划与布局 独立性强、设施较为完善的规模化猪场,在总体规划与市局上,爬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等方面来考虑。

1.生产区 应包括消毒室(更衣室、洗澡间、紫外线消毒通道)、消毒池、兽医卫牛室、值班室、各种类型的猪台、病猪(或购入猪)隔离合、尸体处理室、粪尿处理系统等。

2.生活区 应包括职工宿舍、食堂、文化娱乐室、运动场等。中小型猪场及集体猪场,一般不另设生活区。

3.生产辅助区 包括饲料加工调配车间、饲料储存仓库、办公室、后勤保障用房、发电机房、门卫室及消毒池等。

(二)生产区各类猪舍的布局

猪舍的合理布局,是根据猪的不同生长时期的生理特点与其对环境的不同要求确定的,一般可划分为5种类型:公猪与空怀母猪配种舍、妊娠母猪舍、分娩猪舍、保育仟猪舍、生长肥育猪告。其中公猪舍、空怀配种猪舍以前敞式或半敞式带运动场的形式为好;妊娠母猪舍既可为有窗封闭式.也可为前敞式。分娩猪舍和保育仔猪舍为有窗封闭式,并备有夏季防暑、冬季保温设备;生长肥育猪
舍也是有窗封闭式,各类猪舍之间有中央通道相连(图61)。

如果猪场建在丘陵山坡地带,各类猪舍由上而下的排列顺序是:公猪舍、空怀配种猪舍、妊娠母猪舍、分娩母猪猪、保育仔猪舍、生长肥育猪舍,此种排列顺序便于商品猪出售与粪尿处理。在平原地区,以按上述顺序从南往北排列为好利于有害气体顺季风方向排出,以免影响仔猪生产区和生产辅助区的环境。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0269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猪的纯种选育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