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的汽车运输

1.装车每辆汽车装运猪的数量,一般以每头猪占面积0.3--0.4米比较适宜。但要根据猪的大小、肥瘦、天气冷热和路程远近分别确定,不能强求统一。装车时间,冷天最好在上午暖和的时候装车,热天最好在早晚天气凉爽的时候装车,天气太热的中午和烈日下,千万不要装运。汽车一定要用装车台,使猪自动走上车。装车时,先将汽车尾部对好装车台,打开车门后挡板平接在台上,注意挡好汽车与装卸台接处两侧空隙地方,然后再赶猪上车。赶猪方法与装火车一样。如装双层车厢和分前后两部装运或带拖车时,肥大猪和弱猪应装在车的前部和上层,减少颠簸挤撞。瘦小猪装车的后部或下层便于养护。装车时不能发动汽车,因为猪听到汽车声害怕,影响装车。猪都上车后,待猪蹄腿全部进人车厢内再挡好后挡板。装车就绪,封网起运。

2.途中饲养管理汽车运猪,由于途中条件限制,一般很难喂食。如时间超过半天,途中尽可能喂一两次多汁青饲料。

小编推荐

生猪的运输与应激综合征


生猪由饲养地向屠宰场运送的过程称为运输。目前生猪的运输方法主要有两种,汽车运输和火车运输。在运输里程上有几公里乃至上千公里。在运输过程中由于环境变化比较大,饲养管理条件比较差,猪的体力消耗很大,体质受到了很大影响,抗病力随着下降,如果养护不好,很容易发生掉膘(失重)、病伤,甚至死亡。这些不良后果与商品猪运输中的应激反应有密切关系。所谓应激,是机体在各种应激原的刺激下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功能活动。应激综合征是应激功能活动与应激原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病变的综合征候群。引起机体应激反应的应激原包括:突然的恐惧刺激、剧烈疼痛、过劳、饥饿、温度过低或过热、环境突然改变、长途运输以及创伤、烧伤、中毒和感染等。对商品猪来说,最常见的应激因素是长途运输。猪发生应激综合征时,常因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紊乱而引起各种损害性病变,甚至导致突然死亡。发生应激综合征的猪,其肉色变淡,呈灰白色,肉质松软,水分渗出或出现局灶性坏死。现已发现与运输有关的猪应激综合征有:突毙综合征、应激性肌病、猪胃溃疡、运输病和运输热等.

据我国食品企业调查,生猪长途运输后,掉膘最高达8.2%,短途运输最低的亦有1.74%,平均为4%-5%。此外,在运输途中,忽略或不遵守兽医卫生措施,可导致疫病传播。所以运输中应以保证猪的安全为中心,选择最合理的运输路线、运输时间和运输方法,加强装卸饲养管理和防疫卫生工作,力争少掉膘或不掉膘,尽最大努力,防止猪的疫病和伤亡的发生,保证生猪能及时、安全地运到目的地。

生猪运输前的准备工作和健康检查


生猪起运前,必须做好准备,最主要的是制订好运输计划,拟定运输路线,选定沿途喂食、饮水、补充饲料、处理病畜和清除粪便的适当地点;根据气候变化等特点配备防雨设备,携带饲养、清洁和照明等必需的用具,以及消毒和急救的药品,临时修补的用具等在起运前1小时,可给生猪饮水1次。

生猪起运前,须经当地兽医检疫监督机构的兽医人员健康检查,做到逐头观察,凡可疑有病和虚弱的生猪,都不准起运,并对运输车辆进行消毒。兽医人员检查合格后,出具《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或《出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以备途中兽医检疫监督机构检查和终点地区兽医人员验收.

生猪宰后检验的要领


猪的宰后检验一般按检验顺序大致分为:头部检验、体表检验、内脏检验、寄生虫检验、月同体检验和出厂检验等。

1.头部检验猪的头部检验一般在放血后、泡烫刮毛(或剥皮)前,即在戳刀放血后6分钟左右进行,由于猪头部局灶性炭疽检出率较多,为了减少污染,头部检验应设置在此位置。先沿放血刀口向下剖开,但不能剖伤气管;再剖检左右两侧领下淋巴结,重点检查有无局灶性炭疽、结核或化脓等病变。并剖检左右两侧咬肌,检查有无囊虫寄生。

2.体表检验由于大多数猪传染病常在肉尸体表显示不同程度病变,如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和弓形虫病等,在皮肤上均有或少的特征性病变.特别是疹块型丹毒时,其内睡稗珠痛变往建不木明显,而常以皮肤上的典型疹块作为鉴定本病的主要依据,因此,加强肉尸体表检查,对宰后病猪的检出和处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内脏检验猪的胃、肠和脾等脏器的检验,可在剖腹之后连在肉尸卜进行,以便控制肠型炭疽等传染病;心、肺、肝等脏器,可在胃、肠取下后放在检验台上进行对照检验,也可连在肉尸上检验.西欧许多国家采取肉尸和内脏分另lj在并列的两条流水线上进行同步检验。

(1)胃、肠、脾和肠系膜淋巴结的检验检验人员用左手抓住回盲部盲肠及肠系膜,向左侧牵引拉开,整个肠系膜淋巴结即可显露,右手用检验刀从肠系膜淋巴结左端剖检至右端,观察有无局灶性炭疽、弓形虫病或结核病以及充血、出血、水肿等病变,并观察胃、肠外表浆膜和脾脏有无充血、出血、肿胀、梗死或炎症等现象。与此同时检视皮下脂肪、子宫、乳房或阴囊等部位,有无传染病、寄牛虫、黄疽、黄脂、红膘,以及公母猪特征等情况;发现可疑时须剖检腹股沟浅淋巴结、肾脏和膀胱,或做好标记,拉出流水线,在病害肉隔离室详加剖检,做出判定而处理。
(2)肺的检验主要观察肺外表的色泽、大小,有无充血、气肿、水肿、出血、化脓、坏死、肺丝虫、肺吸虫或支原体肺炎等病变,并触检其弹性。但须与因电麻时间过长或电压过高所造成的散在性出血点相区别。此外,还须注意屠宰放血时误伤气管而引起肺吸人血液或污水灌注(后者剖切后流出淡灰色污水并带有温热感),必要时剖检支气管淋巴结和肺实质,观察有无局灶
性炭疽、肿瘤、小叶性或纤维素性肺炎等。
(3)心脏的检验在检验肺的同时,查看心脏外表色泽、大小、硬度,有无炎症、变性、出血、囊虫、心浆膜丝虫等病变。并触摸心肌有无异常,必要时剖切左心,检视二尖瓣有无花菜样疣状物。
(4)肝脏的检验首先观察形状、大小、色泽有无异常.触检其弹性;其次剖检肛门淋巴结及左外叶肝胆管和肝实质有无变性(在猪多见脂肪变性及颗粒变性)、淤血、出血、纤维素性炎、硬变或肿瘤等病变,以及有无棘球蚴、细颈囊尾蚴等寄生虫或其结节,必要时剖检胆囊。
(5)肾脏的检验一般连在胴体上与胴体检验并进行。首先剥离肾包膜,然后观察其外表,触检其弹性和硬度,如果发现某些病变时,或在其他脏器发现有某种传染病的可能时,应剖开检查。

4.寄生虫检验寄生于猪并对人畜有较大危害的寄生虫,主要有旋毛虫、猪囊虫和住肉孢子虫等检查旋毛虫和住肉孢子虫最常用的为显微镜检查法,在镜检的同时,还能对猪囊虫进行检查。当开膛取出猪的内脏后,由胭体内侧左右隔肌脚各采取重量不小于30克的肉样一块,编上卜与胴体同一号码,送检验室检查。检验人员首先撕去肌膜,将肌肉纵向拉平,要注意呈露滴状或呈乳白色脂肪样外观的小点病灶,然后用剪刀顺着肌纤维在肉样的不同部位剪取12个麦粒大肉粒(两块肉样共剪取24粒),依次附贴于玻片上,盖上另一玻片,用力压扁,然后将压片置于50-60倍的低倍显微镜下观察,逐个检查24个肉粒压片的每个视野。

5.胴体检验检验方法以肉眼观察为主,结合剖检腹股沟浅淋巴结,必要时剖检腹股沟深淋巴结、骼下淋巴结和肩前淋巴结,有无充血、水肿、出血、坏死或化脓等病变。其次,检查皮下脂肪、肌肉、胸腹腔浆膜,有无炎症、出血或寄生虫。放血不全或败血症的肉尸常有脂肪发红、肌肉呈暗红色;黄疽时肉尸的皮肤、脂肪、肌腱等均呈黄色。在检验过程中,如发现淋巴结有可疑病变,必须增检其他一些有关的淋巴结。另外,还需要剖检两侧腰肌,仔细检查有无囊虫寄生。在检查肾脏和胸腹腔的同时,而应查看肋间肌和腹壁肌有无囊虫寄牛。

生猪的应激综合征


与运输有关的猪应激综合征有:突毙综合征、应激性肌病、猪胃溃疡、运输病和运输热等。

1.突毙综合征突毙综合征是指生猪长途运输、迁移、合圈过程中的咬斗、厩舍拥挤、急剧驱赶追捕以及预防接种、公畜配种等情况下发生的突然死亡。有些猪在死亡前出现尾巴决速震颤,全身僵硬,张口呼吸,体温升高;白色猪还可见皮肤出现红斑;一般病程仅为4-6分钟。死亡猪尸僵完全,尸体腐败迅速;剖检可见内脏充血,心包液增加,肺充血、水肿甚至出血,有的还可见臀中肌、股二头肌、背最长肌色泽变淡呈苍白色。本病的发生与交感肾上腺系统高度兴奋,使心律严重失常并迅速引起心肌缺血而导致突发性心力衰竭有关。

2.应激性肌病猪的应激性肌病是指商品猪在屠宰之前受到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应激刺激,在宰后出现以骨骼肌的水肿、变性、坏死及炎症为本要病变特征。眼观病变肌肉色泽苍白,所以俗称白肌肉。其发生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品种的遗传性易感素质有关,病猪的含硒水平在正常范围之内,和白肌病并不相同。在有些地区屠宰场的宰后检验中极为常见。目前认为属于猪应激综合征的一种表现形式。

据国外报告,猪应激性肌病主要有两种。一种是PSE猪肉,又叫水猪肉;另一种是以背肌坏死为主的肌肉坏死,称做背肌坏死。我国屠宰场里发现的白肌肉除了PSE以外,主要是一种以腿部肌肉炎症坏死为主的肌病,称为腿肌坏死,病变性质与国外报道的背肌坏死相似,但发生部位有所不同。

(1) PSE肉目前PSE肉的检出率较高R 10% -30%不等,有些地区高达60%-70%,应引起各方面的注意。PSE猪肉的发生与其品种、个体和遗传有着密切关系,同时认为,外界环境中的如捆抓、长途运输、剧烈运动、噪音、驱赶、热辐射、拥挤、斗架、高温、电致昏以及环境突变等应激刺激,均有可能产生PSE猪肉。

PSE的屠猪生前不显临诊症状,而是在宰后表现为在负重较大部位的肌肉,主要是后肌的半腱肌、半膜肌和肱二头肌,其次是背最长肌,前肌偶见于臂三头肌及三角肌的变化。后肢肌肉的病变,往往左右两侧对称。肌肉色泽苍白、质地柔软和有液体渗出,经修割后下层即为正常色泽。较严重的呈灰白色,表层比深层严重,肌囊疏松,明显水肿,肌膜常有小出血点,肌间疏松,结缔组织呈胶样浸润,胭淋巴结也常肿大、出血。最严重的肌肉呈明显的灰白色,晦暗无光泽,切面散在大量灰白色小点,偶见局部钙化灶。PSE肌肉的pH在宰后45分钟低于6.0,病变愈严重,其pH也愈低。其他器官均无明显病变可见。

(2)腿肌坏死我国发现的腿肌坏死(LMN)多见于长途运输后的屠宰猪,主要发生在前、后肢的负重肌群。前肢是臂肌和臂二头肌,后肢主要是半健肌和半膜肌,其中又以半健肌的出现率最高。严重病例也见于肱二头肌、腰大肌等肌肉,但背最株肌较少发生。后肢肌肉的病变,往往呈两侧对称。病变肌肉的pH在7.0-8.0之间,这和PSE明显不同。

(3)背肌坏死背肌坏死,最初由比利时的Thoonen等(1960)报道,以后相继在法国英国、捷克等国也均有发现,本症主要发生于75-100千克的成年猪,长白猪和皮特兰等瘦肉型猪尤为多见。轻症病例生前症状不明显,仅能在宰后检验中发现。严重病猪呈现为背部单侧或两侧肿胀,有时背部呈香蕉状弯曲,所以也称为香蕉病,是应激综合征的一种特殊表现。发病时体温常升高,主要病变为背肌肉坏死炎症,有时也见于臀中肌、半膜肌以及三头肌等肌肉。病变肌肉宰后45分钟、1小时和24小时的pH均在7.0以上。有的患猪最后可因酸中毒而死亡。

3.运输病(猪嗜血杆菌病)猪运输病病原菌主要为猪副嗜血杆菌和副溶血性嗜血杆菌。该病于1910年有Glasser首次报道,故又称格塞尔氏病。同时,本病又因运输疲劳而诱发,因此通常称为运输病。

本病多发生与运输后第3-7天,中度发热(39.5- 40.0℃),食欲不振、倦怠,经数日至1周而痊愈,或恶化而死亡。剖检,其特征性病变为全身浆膜炎,其中以心包炎和胸膜肺炎发病率最高。
4.运输热运输热是指牲畜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由于饲料、饮水不足及生活环境的改变造成应激,而且由于拥挤、通风不良等恶劣条件而造成热辐射。
患畜表现呼吸、脉搏加快,体温高达42-43℃,精神沉郁、全身颤抖,有时发生呕吐。动物出现体重减轻、肉质下降。剖检见患畜有大叶性肺炎和肠炎,还可见各种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肌肉病变。

刺杀放血生猪


生猪致昏后应立即放血。放血是否完全在肉品卫生学上有重要的意义。放血完全的胭体,肉质鲜嫩,色泽鲜亮,含水量少,保存时间长。放血不全的胭体,肉质低劣,色泽深暗,含水量高,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容易发生腐败变质。放血是否完全不仅取决于刺杀技术的高低,而且也取决于生猪宰前的生理状态和致昏的方法是否得当。

放血的方式有横卧放血和倒挂垂直放血两种。从肉品卫生角度考虑,后者好于前者,且利于随后的加工。常用的放血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切断颈动、静脉法切断颈动、静脉法是目前我国生猪屠宰广泛采用的比较理想的一种放血方法。刺杀部位应对准第一肋骨咽喉(颈与躯干分界处的中线)偏右约(1.5-1厘米处刺入刀刃与猪体成15度-20度角,抽刀时向外偏转切断血管,同时扩大刀口至3--4厘米,放血时间为6-10分钟。此法的优点是:①操作简便安全;②不伤及心脏,能充分发挥心脏的收缩功能,利于放血充分。缺点是如刀口较小,放血时间过短则易发生放血不全;如刀口过大,烫毛时又易造成污染因此,放血轨道和集血槽应有足够的长度,使放血充分。

注意,放血刀每次使用后都应消毒,做到消毒后轮换使用。

2.真空刀放血法国外已广泛使用,我国少数肉联厂曾试验应用。所用工具是一种具有抽气装置的空心刀。放血时,将刀插人事先在颈部沿气管切开的皮肤切口,穿过第一对肋骨中间直达右心,此时心脏的血液即通过刀刃孔隙、刀柄腔道沿橡皮管流人容器中。真空刀放血可以获得未经污染的血液,以供食用或医疗用,提高利用价值;真空刀虽刺伤心脏,因有真空抽气装置,故放血仍良好。

生猪无公害饲养对猪场选址的要求


现代养猪生产是由品种繁育、饲料营养、猪舍建筑、防疫、保护卫生环境和经营管理等组成的系统工程,而科学合理的猪场建设是创造良好养猪生产条件的基本保证。猪场建设得合理与否与其环境条件有关,具体应符合以下几方面条件:

①猪场应具有较好的小气候条件,有利于猪舍内空气环境的控制。
②整个猪场环境要便于执行各项卫生防疫制度和措施。
③便于合理组织生产,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工作人员的劳动生产率。

因此,猪场建设首要任务是选好场址,只有这样才能根据猪场的工艺流程,确定所需设备、猪舍类型,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布局,因地制宜尽量做到完善合理。因此,应对拟选场址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生态条件和社会环境做一个全面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2-3个候选场址进行技术分析,从中选定一个最佳场址。场址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形地势
地形地势包括场地的形状和坡度等。理想的猪场应当建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略带缓坡的地方。不能选择沼泽地、低洼地、四面有山或小丘的盆地或山谷风口。若猪场建在山区,应选择较为平坦、背风向阳的坡地,这种场地具有良好地排水性能,阳光充足并能减弱冬季寒风的侵害。坡度不宜太大,否则不利于生产管理与交通运输。地形比较平坦的坡地,每100米长高低差保持在1-3米内比较好,这不仅不会受到山洪雨水的冲击与淹没,也便于场内污水排出,保持场内干燥;但如坡度过大,建筑施工不便,也会因雨水长年冲刷而使场区坎坷不平。一般来说,低洼潮湿的场地,不利于猪的体热调节和肢蹄健康:而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生存,并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便用寿命。在南方的山区、谷地或[if坳里,畜舍排出的污浊空气有时会长时间停留和笼罩该地区,造成空气污染,这类地形都不宜作猪场场址。
地形要开阔整齐,不要过于狭长或边角太多,场地狭长往往影响建筑物合理布局,拉长了生产作业线,同时也使场区的卫生防疫和生产联系不便。此外,根据发展,应留有余地。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猪场不应建在山坡的北坡上。

(二)土质
猪场场地的土壤情况对猪也有影响。土壤透气透水性、吸湿性、毛细管特性、抗压性以及土壤中的化学成分等,不仅直接或间接影响场区的空气、水质和植被的化学成分及生长状态,还可影响土壤的净化作用。土壤一般分为黏土、砂土和砂壤土。从猪场要求来看,砂壤土较为理想,透气性好,不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但在实际生产中,土壤类型的地区性很强,选择的余地极小。现代化养猪相对来说,土壤的影响较小,须重视的是当地的土壤卫生状况,应该选一个没有养过猪的地点来建猪场,或者至少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猪传染病的地方。否则,要做一定的卫生消毒处理,所以尽可能不在老猪场上建场

(三)水源和水质
猪场用水量大。在猪场的生产过程中,猪的饮水、猪舍和用具的洗涤、员工生活与绿化的需要等都要使用大量的水。所以建造一个猪场必须有一个可靠的水源。水源应符合以下要求:
1.水量充足,能满足各种用水,并应考虑放火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2.水质良好,不经处理即能符合饮水标准的水最为理想。
3.便于防护,以保证水源水质经常处于良好状态,不受周围环境条件的污染。
4.取用方便,设备投资少,处理技术简便易行
水质主要指水中无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质。一般来说,自来水主要考虑管道口径是否能够保证水量供应;地面水要调查有没有工厂、农业生产和牧场污水与杂物排人,最好在塘、河、湖边设一个岸边砂滤井,对水源做一次渗透过滤处理。地下深井水应请卫生防疫站进行水质分析,以保证猪体和场内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四)周围环境
猪场地理位置的选择应考虑交通与防疫。猪场场址应该选在供电方便,交通便利,但与主要交通干道保持较远的距离,又与工厂、居民区和飞机场保持一定距离的地方。以利于饲料、猪只和猪粪的运输,防止养猪场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以及有利于猪场的防疫、为了避免引起环境污染纠纷,最好把地点选在当地夏季主风向的下风向,地势低于居民点,但要离开居民点污水排出口,更不应选在化工厂、屠宰厂、制革厂等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企业的下风处或附近猪场物资需求和产品供销量极大,因此交通要便利,要修建专用道路与公路相连,但从防疫方面来讲,又不希望有较多外来车辆通过,故与大干道应保持一定的距离,然后从干线有一段300-500米的专用路通到场内。
总之,合理而科学地选择场址,对组织猪场高效、安全的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生猪脑水肿病怎么治疗?生猪脑水肿防治方法


生猪养殖,最怕的就是各种猪病了,一个处理不好就损失惨重。近日,小陈家里养的猪病倒了,无高热症状,可是头部肿发肿不说,下身还严重脱水,倒在地上没一会地板就湿了一大片,有人说这是脑水肿病,现在它两天没吃东西了,想求助一下,确定是否这个病,并求治疗方法!

生猪水肿病发病原因和症状

生猪水肿病是一种典型的条件致病,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营养失衡,比如高蛋白日粮,饲料中硒元素和维生素E相对不足,也有人说,这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的,一般多发生在断奶仔猪身上,是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

猪水肿病一般是突然性的,发病的生猪体温不高,但四肢会失调做圆圈运动或盲目乱冲,倒地后会似游泳状,病猪脸部、眼睑水肿,严重的时候会延伸到猪颈部,头部变胖不说,还容易脱水,倒下去没一会地板就会湿漉漉的了。

生猪水肿病预防与治疗方法

目前,生猪水肿病还没有特别有效的疗法,发病猪早期药物治疗效果还不错,后期一般无效,到了后期致死率很高,治疗意义不大,最重要的是做好预防工作,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1、对发病的生猪,一发现就要采取隔离措施,以防其它生猪遭受传染,未发病的健康猪,也要及时给药药物预防。可以每头生猪按0.25g呋喃唑酮计算,混入饲料中1天喂养1次,效果还不错哦。

2、发病猪隔离后,如果症状还不验证,还是有救回来的可能的,可以用治疗大肠杆菌的抗生素给病猪进行注射,并加注亚硒酸钠VE注射,如果无法治愈,那就不要强求,及时处理掉为宜。

3、预防生猪水肿病的关键,在于改善猪群的饲养管理,生猪饲料营养要全面,蛋白质不能过高,不要将普通饲料突然改变为高蛋白饲料,这样可以预防患病。此外,圈养的仔猪断奶不能太突然,更换饲料最好是两料逐渐减加,并适当添喂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预防猪崽饲养单一和蛋白质含量过高,出窝后,也不能突然改为散养,因为小猪运动突然加强会导致抵抗力下降,会增加患病的风险。

4、猪舍环境要清洁,保持干燥卫生,生猪使用的食槽、用具、运动场等也要进行定期消毒。

5、最好的防疫工作呢,就是在母猪分娩前一个月,给母猪注射大肠杆菌多价疫苗,仔猪出生后2-3周时,可以注射水肿病疫苗,断奶后饲料额外添加亚硒酸钠VE预混剂,这样预防效果很好哦。

生猪的宰后检验的基本方法及要求


常用检验方法以感官检验为主,结合剖检,必要时辅以实验室检验。

1.视检即观察屠体皮肤、肌肉、胸腹膜、脂肪、骨骼、关节、天然孔黏膜及各种脏器的外观色泽、形态大小、组织性状等是否正常。
2.剖检借助器械,剖开观察屠体或脏器的隐蔽部分或深层组织的变化。通过对淋巴结、肌肉、脂肪、脏器的检查来确诊疾病。
3触检目的在于判定组织器官的弹性和软硬度,对发现组织中的硬结病变有重要意义。
4.嗅检是上述检验方法的一种必要的辅助,用来判别各种气味。

在宰后检验的全部过程中,检验人员除正确使用上述检验方法外,尚需注意下列事项:
1.为迅速准确地检验屠体和内脏,避免漏检,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和顺序。
2.为了保证肉品的卫生质量和商品价值,剖检时只能在一定的部位进行,而且漱戈适度,严禁乱划和拉锯式的切割,以免造成组织切口过多或破坏病变自然景象。
3.肌肉应顺纤维切开,非必要时不得横断,以免切口较大,破坏商品外观,导致细菌污染。
4.对受检的淋巴结,应纵向切开,不要横切,尽量暴露较大的切面。当发现不明显的病变时,应将淋巴结采下,纵向切成薄片,仔细观察。
5.当切开脏器或组织的病变部位时,要防止病变材料污染产品、场地、设备、器材和检验人员的手指等。
6.检验人员在工作期间,每人应配备两套检验刀、钩,以便消毒后交替使用。被污染的器械在清除病变组织后,应立即进行消毒。
7 .在整个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都应注意自身的防护。

当下能不能复养生猪


近期猪价高起,各方声音都在鼓励补栏,最近很多朋友咨询,现在可以复养了吗?不好断言养与不养,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吧。

一、看大环境。如果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周边猪场不稳定,想把猪安全的养到出栏,风险是很大的,能成功躲过的概率很小。尤其是对于中、小、散猪场,大环境不好的最好不要复养。

二、看小环境。猪场的小(内)环境,也就是布局和结构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我们这里的猪场,离街道、村庄很近,人流较多,而猪场内又是通槽饲喂、通槽饮水,圈舍之间没有实心墙隔断,粪便也不好进行无害处理。猪场是半开放的,老鼠、苍蝇、蚊子、蜱虫等都很难控制,这样的猪场复养的风险也是很大的,很难做到切断疫源。对于一些无法改造或和改造意义不大的猪场,建议在疫情的高压威胁下,最好是暂时不要复养。

三、技术不成熟。动物疫病防控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一般养殖场的防疫漏洞太多,缺乏防非知识和操作技能。甚至都不知道怎样的消毒有效的,不知道如何切断传染源,不知道一旦病毒进场后如何处置。这样的状态,最好不养。

当一经历过重大动物疫病后,不要盲目复养,最好暂时别养,建议疫情稳定后再说。或者转型养殖其他畜禽种类。特别是对于没有资金实力的中、小、散养殖者来说不要轻易补栏,保存实力等待机会。

生猪无公害饲养的猪场的分区规划与布局


猪场的布局应根据建设规模、地形、水源、主导风向等自然条件合理规划,总体原则是紧凑整齐,有效利用土地,各区域间联系方便,符合生产管理和防疫、防火要求,便于流水作业,缩短水、电和运输线路,减少资金使用。大、中型猪场应按主导风向下,顺序划分四个区:行政管理区、生产区、病猪隔离区和污染物处理区。一般整个猪场的场地规划可分为生产区、管理区、隔离区及生活区四个部分:

1.行政管理区行政管理区包括猪场的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和车库等,从防疫的角度出发,管理区应建在生产区大门外,与生产区隔离,自成一院,其位置应设在生产区的上风。
2.生活区生活区包括职工宿、食堂、文化娱乐室以及运动场等设施,位于生产区的上风向
3.生产区生产区是兼猪牛产的主体部分,它包括各类猪舍、饲料加工间、仓库、畜牧兽医室、人工授精室等。为防疫害化处理。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0344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