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的运输与应激综合征

生猪由饲养地向屠宰场运送的过程称为运输。目前生猪的运输方法主要有两种,汽车运输和火车运输。在运输里程上有几公里乃至上千公里。在运输过程中由于环境变化比较大,饲养管理条件比较差,猪的体力消耗很大,体质受到了很大影响,抗病力随着下降,如果养护不好,很容易发生掉膘(失重)、病伤,甚至死亡。这些不良后果与商品猪运输中的应激反应有密切关系。所谓应激,是机体在各种应激原的刺激下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功能活动。应激综合征是应激功能活动与应激原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病变的综合征候群。引起机体应激反应的应激原包括:突然的恐惧刺激、剧烈疼痛、过劳、饥饿、温度过低或过热、环境突然改变、长途运输以及创伤、烧伤、中毒和感染等。对商品猪来说,最常见的应激因素是长途运输。猪发生应激综合征时,常因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紊乱而引起各种损害性病变,甚至导致突然死亡。发生应激综合征的猪,其肉色变淡,呈灰白色,肉质松软,水分渗出或出现局灶性坏死。现已发现与运输有关的猪应激综合征有:突毙综合征、应激性肌病、猪胃溃疡、运输病和运输热等.

据我国食品企业调查,生猪长途运输后,掉膘最高达8.2%,短途运输最低的亦有1.74%,平均为4%-5%。此外,在运输途中,忽略或不遵守兽医卫生措施,可导致疫病传播。所以运输中应以保证猪的安全为中心,选择最合理的运输路线、运输时间和运输方法,加强装卸饲养管理和防疫卫生工作,力争少掉膘或不掉膘,尽最大努力,防止猪的疫病和伤亡的发生,保证生猪能及时、安全地运到目的地。

延伸阅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症状


种母猪:发热(40-41度)、嗜睡、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咳嗽、呼吸加快(腹式呼吸);问情期延长或不孕;个别的双耳(耳尖最常见)、腹部及外阴皮肤、尾部呈现一过性青紫色或紫斑块,即所谓蓝耳病。有的出现肢麻痹性中枢神经症状。

妊娠母猪:妊娠晚期发生早产、后期流产,产死胎、弱仔、木乃伊胎。有的出现分娩困难;有的出现产后泌乳减少、无乳、阴道分泌物增多等。

仔猪:以35-80日龄仔猪最易感,危害严重。体温40度以上,呼吸困难(腹式呼吸),眼 发紫,眼球突出,肌肉震颤、共济失调、后肢麻痹。有的呈八字型呆立、昏睡、食欲不振、精神沉郁,鼻有分泌物,渐进性消瘦。少部分可见耳部、体表皮肤发紫。死亡率高达40%~100%。

防治要点

主要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和对症疗法,旨在缓解临诊症状,控制继发感染。最根本的办法是消除病猪、带毒猪和彻底消毒,切断传染途径。建立生物安全体系。一般认为弱毒苗效果较佳。后备母猪于配种前需进行两次免疫:首免于配种前2个月,间隔一个月进行二免。公猪和妊娠母猪不能接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猪群发生以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症状为特征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20世纪80年代,美国首先报道了一种在猪群中发生的新灾难性疾病(Keffaber,1989,Loula,1991)。其临床表现为母猪严重的繁殖障碍,断奶猪普遍发生肺炎、生长迟缓以及死亡率增加的症状(Hill,1990)。当时该病病因不明,人们通常称其为“神秘病”,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1、临床症状

急性型。母猪发病后主要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废绝,体温升高,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妊娠105-107天感染的母猪会发生早产、流产、木乃伊胎、死胎以及弱仔,其中流产率能够达到50%-70%,木乃伊胎率能够达到25%,死胎率能够超过35%,个别母猪分娩后还具有阴道分泌物增多、胎衣停滞及无乳现象。所产新生仔猪中,有些会表现出呼吸困难,轻度瘫痪以及运动失调等症状,且产后1周内的死亡率急剧升高,可达到40%-80%。1月龄仔猪患病后会表现出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即呼吸困难,有时呈现腹式呼吸,体温明显升高超过40℃,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废绝,被毛粗乱,眼睑水肿,腹泻,共济失调,机体日渐消瘦。少数患病仔猪的体表、耳部皮肤发紫。断奶前仔猪死亡率能够高达80%-100%,断奶后增重减少,日增重能够降低50%-75%。仔猪即使耐过也会生长缓慢,且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

慢性型。该类型是规模化猪场发生该病的主要表现形式。通常会导致猪群的生产性能降低,生长发育速度减缓,母猪群繁殖性能低下,机体免疫功能减弱,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病毒性或者细菌性疾病。猪群更容易发生其他呼吸道疾病,如传染性胸膜肺炎、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

2、实验室诊断

病毒分离。这是诊断该病最准确的一种方法,通常采取细胞分离,能够用于病毒分离的样品主要包括血浆、血清、骨髓、外周血白细胞、扁桃体、淋巴结、胸腺、心脏、肝脏、肺脏、脾脏、脑、睾丸以及精液等。一般选择使用死胎或者活产仔猪的血浆、血清、白细胞、脾脏、肺脏、脑等组织匀浆的混合物。目前,主要使用猪肺泡巨噬细胞(PAM)、特定的非洲绿猴肾细胞HS2H、CL2621以及Mare-145细胞进行病毒分离,以上细胞接种病料后都会导致细胞发生病变。其中PAM分离病毒最敏感的一种细胞,Mare-145细胞对病毒的敏感性也非常高,能够用于分离多种毒株。PAM接种后,通常经过1-4天细胞会发生病变,主要是细胞圆缩、不断聚集、脱落且快速发生崩解。Mare-145细胞接种后,通常经过4-7天细胞会呈现灶状变圆,膨大后逐渐皱缩脱落,最终形成灶状空洞。HS2H细胞接种后,通常经过24h就会导致单层细胞的折光性增强,少量细胞会集聚成丛,在单层细胞表面突出;经过48h细胞会发生更加明显的病变,即细胞圆缩,且大量集聚;经过3-4天,约有75%的细胞发生病变,细胞表现出溶解、脱落,体积比较膨大,细胞单层变得松动,彼此之间存在空隙。

血清学诊断。该法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主要包括血清中和试验、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其中ELISA对试验条件要求低,便于操作,容易进行,且操作过程以及结果判断能够标准化,具有敏感、经济、快速以及适合大量样品操作等优点,目前已经被大面积使用。

3、防控措施

免疫预防。灭活苗,要先给少数猪注射,经过3-4天的观察,主要是注意与正常疫苗反应的区分以及异常现象。如果没有出现任何异常反应,除分娩后7天内的母猪以及重胎母猪外,其他猪都进行注射。一般一直没有接种过疫苗的猪群要求进行2次注射,每次间隔4周;哺乳仔猪最好选择在7-15日龄进行首先,这是由于此时母源干扰较小;后备猪在配种前要进行2次接种,之后每4个月接种1次;种公、母猪要进行2次免疫,之后每4个月进行1次接种。

血清治疗。选择本场淘汰的健康母猪或者育肥猪,在无菌条件下取新鲜淋巴结、肺脏、脾脏等组织,高速捣碎后按1:10比例添加适量的生理盐水配制成混悬液,再添加o.3%甲醛使所含病毒彻底失活,接着添加适量的免疫增强剂,即为组织灭活苗。猪第一次分点肌肉注射20-30mg疫苗,经过8天进行第二次注射,用量为40-60mg,促使体内生成充足的抗体。第二次免疫后的10天,停止饲喂8h,此时只供给饮水,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对动脉进行放血,分离得到血清后添加适量的青霉素和链霉素,即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血清,其要储存在18℃下。病猪每头第一次肌肉注射10-15mg血清,经过14天即使恢复健康还要每头肌肉注射3-4mg血清,且每头每次可配合注射3-4mg黄芪多糖针剂,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病猪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o.1-0.2mg黄芪多糖、5-10mg清开灵,O.lmg氟苯尼考与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复方制剂,每天1次,连用2-3天。同时60g白术,紫苏叶、栀子各40g,取大青叶、蒲公英、板蓝根各100g,柴胡、连翘各50g,全部研成粉末,按每千克饲料添加10g,15天混饲,连续使用7-15天。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病原特点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病原体为动脉炎病毒属的成员,是一种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粒子呈球型,直径为55~60纳米。病毒有2个血清型,即美洲型和欧洲型,我国分离到的毒株为美洲型。病毒对酸、碱都较敏感,尤其很不耐碱,一般的消毒剂对其都有作用,但在空气中可以保持3周左右的感染力。
传播特点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主要感染途径为呼吸道,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精液传播和垂直传播为主要的传播方式,病猪、带毒猪和患病母猪所产的仔猪以及被污染的环境、用具都是重要的传染源。此病在仔猪中传播比在成猪中传播更容易。当健康猪与病猪接触,如同圈饲养,频繁调运,高度集中,都容易导致本病发生和流行。猪场卫生条件差,气候恶劣、饲养密度大,可促进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老鼠可能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的携带者和传播者。
临症特点
各种年龄的猪发病后大多表现有呼吸困难症状,但具体症状不尽相同。
母猪染病后,初期出现厌食、体温升高、呼吸急促、流鼻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少部分(2%)感染猪四肢末端、尾、乳头、阴户和耳尖发绀,并以耳尖发绀最为常见,个别母猪拉稀,后期则出现四肢瘫痪等症状,一般持续1~3周,最后可能因为衰竭而死亡。怀孕前期的母猪流产,怀孕中期的母猪出现死胎、木乃伊胎,或者产下弱胎、畸形胎,哺乳母猪产后无乳,乳猪多被饿死。
公猪感染后表现咳嗽、打喷嚏、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急促和运动障碍、性欲减弱、精液质量下降、射精量少。
生长肥育猪和断奶仔猪染病后,主要表现为厌食、嗜睡、咳嗽、呼吸困难,有些猪双眼肿胀,出现结膜炎和腹泻,有些断奶仔猪表现下痢、关节炎、耳朵变红、皮肤有斑点。病猪常因继发感染胸膜炎、链球菌病、喘气病而致死。如果不发生继发感染,生长肥育猪可以康复。
哺乳期仔猪染病后,多表现为被毛粗乱、精神不振、呼吸困难、气喘或耳朵发绀,有的有出血倾向,皮下有斑块,出现关节炎、败血症等症状,死亡率高达60%。仔猪断奶前死亡率增加,高峰期一般持续8~12周,而胚胎期感染病毒的,多在出生时即死亡或生后数天死亡,死亡率高达100%。
有一点需要注意:血清学调查证明,猪群中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阳性率高达40%~50%,但出现临床症状的不过10%,目前对这种亚临床感染的认识仍显不足。
剖检特点
剖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死猪,主要眼观病变是肺弥漫性间质性肺炎,并伴有细胞浸润和卡他性肺炎区,肺水肿,在腹膜以及肾周围脂肪、肠系膜淋巴结、皮下脂肪和肌肉等处发生水肿。
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鼻黏膜上皮细胞变性,纤毛上皮消失,支气管上皮细胞变性,肺泡壁增厚,膈有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母猪可见脑内灶性血管炎,脑髓质可见单核淋巴细胞性血管套,动脉周围淋巴鞘的淋巴细胞减少,细胞核破裂和空泡化。
诊断要点
根据病原、传播特点、临床症状及剖检特点可做出初步诊断,但要注意与症状相似的一些病毒性传染病相鉴别,如流感、细小病毒病、流行性腹泻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病毒性传染病,确诊必须进行血清学鉴定或病毒分离鉴定。
有关专家提供了一个直观判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基本原则,可以供临床参考使用,如果猪场在14天内出现下述临床指标中的2个,就可判定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疑似病例:
1.母猪流产或早产超过8%;
2.死产占产仔数20%;
3.仔猪出生后1周内死亡率超过25%。
综合防制
如前所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病毒病,临床上没有特效药物,只能采取对症治疗的办法加以控制。
1.对于体温升高的病猪,可以使用30%安乃近注射液20~30毫升,地塞米松25毫克,青霉素320~480万单位,链霉素2克,一次肌注,每日2次;或者每公斤体重用黄金1号0.1毫升、安妥注射液0.1毫升、安布注射液0.1毫升,分点肌注,每天1次,连用3天。
2.对于食欲不振的病猪,使用胃复安1毫克/公斤体重,维生素B120毫升,1次肌注,每天1次;对于食欲废绝但呼吸平稳的病猪,可以使用5%葡萄糖盐水500毫升、病毒唑20毫升、VB10毫升,加入头孢5号25~35毫克/公斤体重,混合静注,另外肌注VC10毫升。
3.对于产后无乳的母猪,选用洁霉素180万单位、50%葡萄糖50~100毫升静脉注射,也可注射催产素3~5支。
4.对于继发支原体肺炎的仔猪,可使用壮观霉素或利高霉素15毫克/公斤肌注1~2个疗程,每个疗程5天。
5.对于继发胸膜肺炎的仔猪,可采用速解灵2毫克/公斤体重,每天1次,连注3天。
另外,对病猪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支持疗法,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使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可用10%葡萄糖或5%葡萄糖盐水,配合使用阿莫西林、青霉素等抗生素。同时,还要加强猪舍卫生消毒和饲养管理工作,减少环境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增加日粮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为减少应激反应,可在猪日粮中加入平安康,用量是每500公斤饲料添加1公斤,连用1周。
预防
1.及时注射疫苗。一般情况下,种猪接种灭活苗,而育肥猪接种弱毒苗。因为母猪若在妊娠期后三分之一的时间接种活苗,疫苗病毒会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而公猪接种活苗后,可能通过精液传播疫苗病毒。弱毒苗的免疫期为4个月以上,后备母猪在配种前进行2次免疫,首免在配种前2个月,间隔1个月进行二免。小猪在母源抗体消失前首免,母源抗体消失后进行二免。灭活苗安全,但免疫效果略差,基础免疫进行2次,间隔3周,每次每头肌注4毫升,以后每隔5个月免疫1次,每头4毫升。
什么时候接种疫苗,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可一概而论。但若猪场存在病毒,在使用疫苗前,最好先对全场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每天一次,连续5天,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复方磺胺嘧啶、金霉素400摩尔/升、阿莫西林200摩尔/升,连喂5天,使猪群体内毒素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再注射疫苗。
2.受疫情威胁的猪场,应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药物,方法是:产前1周和产后1周,在饲料中添加支原净100毫克/公斤加土霉素或金霉素300毫克/公斤,也可添加SMZ,产后肌肉注射阿莫西林。仔猪在断奶后1个月,用支原净50毫克/公斤加土霉素或金霉素150毫克/公斤拌料饲喂,同时用阿莫西林500毫克/升饮水。
3.最根本的办法是消除病猪、带毒猪和彻底消毒猪舍(如热水清洗、空栏消毒),严密封锁发病猪场,对死胎、木乃伊胎、胎衣、死猪等,应进行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及时扑杀、销毁患病猪,切断传播途径。坚持自繁自养,因生产需要不得不从外地引种时,应严格检疫,避免引入带毒猪。
4.加强饲养管理,调整好猪的日粮,把矿物质(Fe、Ca、Zn、Se、Mn等)提高5%~10%,维生素含量提高5%~10%,其中VE提高100%,生物素提高50%,平衡好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等,都能有效提高猪群的抗病力。
另外,在母猪分娩前20天,每天每头母猪投喂阿司匹林8克,直到产前一周停止,能减少流产的发生。

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治措施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该病毒属多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其在不同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猪只上均有发病,其中以仔猪和妊娠母猪发病最多,仔猪发病的主要特征是患呼吸道疾病,呼吸比较困难,母猪发病主要特征是流产和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该病最初由外国流行传染至我国,给我国生猪养殖业带来很大危害,现在尚未有特效的药物可以医治,因此只有做好防控工作,才能降低猪场的经济损失。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治措施。

1、发病机理

猪繁殖呼吸综合征(PRRS)的病原体为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PRSSV)。

PRRS毒血症:感染PRRSV后早在第1天就可检查到毒血症,其持续时间不定。感染猪几乎都可在感染后1天就能分离到病毒,此后则与检验的动物和采样的时间有关。

精液中病毒的来源:感染公猪即使在没有毒血症或者存在有中和抗体的情况下精液中仍可排出病毒,说明病毒可在生殖道的不同部位增殖,然后从精液中排出。感染后病毒多存在于睾丸和附睾的巨噬细胞中,此外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曲细精管的多核巨细胞中也存在有病毒。PRRSV进入生殖细胞的可能是含有病毒的巨噬细胞通过血液进入睾丸或附睾,进而通过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联系进入生殖细胞。

2、临床症状

猪感染PRRS后,往往因为继发感染其他病原而出现多种程度不同的症状。一般可将其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亚临床型3种。种猪群和生产猪群发病时主要表现为母猪流产、早产、死胎和胎儿干尸化;公猪精子质量降低,精子活力下降,畸形精子增多。急性型的主要特征为病猪的耳朵、阴门、尾巴、腹部和鼻端发绀;随后母猪发生早产、流产及胎儿干尸化增多,仔猪哺乳前死亡率增高,后期则繁殖功能逐渐恢复,仔猪和育肥猪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症状。慢性型常由于继发感染及病毒侵害呼吸系统而表现呼吸道症状。亚临床型所占的比例很大,这可能和毒株的毒力差异、健康状况、饲养管理水平等有关。PRRS最常见的病理变化是弥散性肺炎。

从该病的临床表现来看,主要包括生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病症。如果母猪在妊娠初期感染,可使妊娠率降低,妊娠中期病毒直接接种胎儿,可出现病毒增殖,但在接种母猪病毒一般不通过胎盘,所以中期一般不感染胎儿。妊娠后期病毒接种母猪,可出现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发热等。异常多发生在妊娠107~112天,异常胎儿一般个体较大。根据母猪发病情况不同,同窝胎儿中异常率为0~100%不等。

母猪的主要临床症状是食欲不振,发热,可持续7~10天,在猪群常呈波浪状出现。有规律及无规律返情。阴道出现分泌物。产后乏情、流产,提早产仔、死产和胎儿干尸化,泌乳性能降低。突然死亡。公猪的主要症状是食欲不振,精液质量受到明显影响,可长达13星期。小母猪的主要症状是衰弱,眼睛肿胀,有呼吸道症状,跛行,断奶前后死亡率升高。

猪只在感染本病后10天开始表现临床症状,之后主要表现为繁殖功能障碍,主要特点为临近分娩的猪表现为流产或早产,出生的仔猪断奶后的死亡率很高。妊娠后期感染的猪如果未发生流产,则死产的比例很高。感染的第2个月,干尸化胎儿的数量明显增加,在发病3个月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但3年后其血清学反应仍呈阳性。

公猪感染PRRSV后2星期即可影响精液质量,主要表现为精子活力下降,顶体异常增加,异常形态的精子增加,精子的日产量降低。据相关报道,感染后可引起射精量减少。

3、诊断要点

血清学和病毒学方法进行诊断,常用的方法有免疫过氧化物单层细胞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测定法、ELISA等。用于分离病毒的细胞有PAM、CL2621和Marc145。RT-PCR能够快速、特异、灵敏地检测PRRS。

分离病毒时可利用感染猪及胎儿的血清、扁桃体、肺、淋巴结等材料,还可利用肺泡巨嗜细胞建立的细胞株分离培养本病毒。

4、防治措施

PRRS可以在短期内感染猪场内所有的猪,因此危害十分严重。目前尚无特异性疗法和有效疫苗推广之前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第一,清理持续感染猪群。应用血清学方法查出所有存在持续感染的猪群,把所有猪从猪舍中迁出,对猪舍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然后将猪舍闲置数天,最后重新布置新舍,开始饲养仔猪。第二,限制交叉寄养。仔猪出生后应停止交叉哺乳,限制代哺,避免交叉感染,减少PRRS从感染猪传染到未感染猪。第三,实行全进全出和母仔早期隔离断奶。第四,加强后备母猪管理,对新进的种用小母猪要进行隔离和检疫。第五,疫苗接种。美国和加拿大于1994年开始使用PRRS活疫苗,现在已经有弱毒苗投放市场。

1、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致病机理

猪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后,该病毒首先侵入猪肺泡巨噬细胞,在入侵2d后即可危害猪肺部,7d即可将全部肺尖叶损伤至呈多中心病状,导致猪只出现严重的间质性肺炎。该病毒在细胞内可以不断增殖,导致巨噬细胞破裂、溶解最终崩溃,这样就减少了猪体内的巨噬细胞数量;同时还为其他细菌和病毒危害猪肺泡巨噬细胞提供便利。另外,该病毒的毒株还可以发生变异,从而减弱免疫细胞的识别能力,避开抗体作用,轻易和其他疾病并发或者继发,导致猪只的病情复杂,难以诊断,增加其死亡几率。

2、主要危害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传播途径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2种,其中,水平传播主要通过呼吸道、精液,垂直传播主要通过生殖道。其主要传染源是感染猪只以及康复猪只,由于其排毒时间比较长,因此病毒可以在猪群中反复地传播,很难根治。其危害主要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大量死亡,其中母猪繁殖障碍主要表现为流产和产死胎、弱胎以及滞产、不发情、假发情等,需延迟1个发情周期才能对其进行配种。该病还可以降低猪只的抵抗力,导致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不达标,容易与猪瘟混合感染,或者诱发喘气病、传染性胸膜炎、流行性感冒、萎缩性鼻炎、猪肺疫等呼吸道疾病,因此一旦感染该病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3、防控措施

3.1加强管理

规模养殖场宜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原则,必须引进种猪或商品猪时,应慎重选择,严禁在猪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区引种。引进后,首先要进行逾30d的隔离,并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混入猪群中养殖。保持环境的安全卫生,及时清理猪的粪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适时进行带猪消毒,以每周4~6次为宜,场区每周至少消毒1次;注意保持猪舍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加强免疫,定期开展免疫抗体监测工作,按照免疫程序和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合理进行免疫,主要针对猪瘟、气喘病、伪狂犬病、口蹄疫、细小病毒等病。对于病死猪和患病母猪产的胎衣、胎盘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主要采取深埋、焚烧和消毒方式。为了防止疫情扩散,严禁病死猪流动,并保证运输工具的消毒工作及时到位。

3.2加强检测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疑似发生时,应采取措施尽快确诊。对全部猪群进行检疫,对病猪实行隔离饲养,在做好饲养管理的同时加强卫生消毒工作。在未发病的地区和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地区,母猪和公猪要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免疫,按照基础免疫程序采取肌注方式,免疫2次,每次份量为4mL/头,间隔21d,以后每隔5个月免疫1次即可;一般哺乳猪、育肥猪和保育猪无须免疫。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发生地区及其周围,母猪和公猪采用以上方法进行免疫;3~10周龄的仔猪可以接种弱毒疫苗1mL/头;10~18周龄的仔猪可以肌注弱毒疫苗2mL/头。

3.3对症治疗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发生时,容易继发猪链球菌、猪嗜血杆菌等细菌感染,因此在治疗时,要对症诊治,以抗病毒、防继发、重保健为原则。针对比较常见的细菌病,要结合采取适当的措施,做好免疫和药物预防工作,并尽量采用中药制剂,添加电解多维,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机体健康。抗病毒方面,暂未发现特效药,目前主要使用干扰素或干扰素诱生剂,如干扰素、聚能核肽、转移因子、免疫球蛋白、黄芪多糖等抑制病毒的复制。防继发和退热方面,可以采用青霉素+柴胡+复合维生素B混合肌注;或头孢噻呋钠+复方氨基比林;或清宁(对乙酰氨基酚)+泰诺康(复方氟苯尼考)等配方,按照疗程进行用药。重保健方面,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防止疫病进一步蔓延;在饲喂上,可向饲料中加入瑞特奇1~2kg/t+维多利0.5~1.0kg/t,或热毒清(黄连+黄苓+黄柏)+电解多维;在饮水方面,可向猪只饮水中加入葡萄糖250g/L+食盐5g/L。

猪繁殖与呼吸道系统综合征的防冶


(一)综述

又称蓝耳病,是近几年新发现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病原为莱利斯塔德(Lelystad)病毒(LV)

特征为妊娠母猪厌食、发热、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新生仔猪至育肥猪出现呼吸道症状。

仅感染猪,不分品种、年龄、性别、季节,繁殖母猪和仔猪较易感。

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妊娠母猪感染后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二)临床症状

哺rǔ仔猪:严重的呼吸困难,四肢划动,呕吐,外翻腿卧地,腹泻,肌肉颤抖,耳发紫,皮下有斑块,1周内仔猪死亡率达25%以上。

妊娠母猪:食欲不好,嗜睡,打喷嚔,咳嗽,呼吸急促,四肢、耳、腹等皮肤红斑,发紫,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和弱仔增多。泌rǔ减少,发情不规则,生产能力下降,用激素治疗效果不理想。

公猪和育肥猪症状轻微。

(三)病理

缺少肉眼病变,以心脏肿大尤为特出,另外肺脏也有一些炎症变化。

(四)防治

母猪:阿斯匹林,8克/头/天拌料,7天(妊娠后期);支原净+阿莫西林+金霉素拌料,7天。

免疫:猪繁殖和呼吸系统综合症灭活苗,仔猪20~25日龄,皮下注射2ml;母猪配种前10~15天1次,4ml。

生猪的汽车运输


1.装车每辆汽车装运猪的数量,一般以每头猪占面积0.3--0.4米比较适宜。但要根据猪的大小、肥瘦、天气冷热和路程远近分别确定,不能强求统一。装车时间,冷天最好在上午暖和的时候装车,热天最好在早晚天气凉爽的时候装车,天气太热的中午和烈日下,千万不要装运。汽车一定要用装车台,使猪自动走上车。装车时,先将汽车尾部对好装车台,打开车门后挡板平接在台上,注意挡好汽车与装卸台接处两侧空隙地方,然后再赶猪上车。赶猪方法与装火车一样。如装双层车厢和分前后两部装运或带拖车时,肥大猪和弱猪应装在车的前部和上层,减少颠簸挤撞。瘦小猪装车的后部或下层便于养护。装车时不能发动汽车,因为猪听到汽车声害怕,影响装车。猪都上车后,待猪蹄腿全部进人车厢内再挡好后挡板。装车就绪,封网起运。

2.途中饲养管理汽车运猪,由于途中条件限制,一般很难喂食。如时间超过半天,途中尽可能喂一两次多汁青饲料。

生猪火车运输


装车商品猪的装载量,应根据车厢的实装面积计算,每头猪一般可占面积0.4米2,肥大猪要少装些,瘦小猪可多装些,双层车的上层要少装些,下层可多装些。总之,不宜拥挤,让每头猪都有卧下休息的地方。尤其是长途运输要适当宽敞些,让猪有活动的余地,也便于沿途饲养管理,热天装车前,要将车窗打开,安装上木栅栏,以利通风防暑。冷天则打开背风一侧的车窗,以利空气流通。

装车时,首先检查车厢是否安全。如果是双层车,应先装上层,后装下层。若先装下层,猪在车内惊叫蹿扰,再装上层时,猪就不肯上,不仅影响装车速度,而且还很容易发生跌撞或逃窜事故。肥大猪一般行动迟钝,耐寒怕热,可装在卜层。瘦小猪一般行动敏捷,容易逃窜,可装在下层、装车时,尽可能保持原群原圈。并圈时要大混合,便于途中管理,猪上车后,迅速关好车门或栅栏,并对车架门栏及用品等,再做一次检查.

2.途中饲养管理刚上乍的猪,精神比较紧张,东奔西跑,企图逃窜。特别是挂车,过桥、过洞和会车时,火车鸣笛或桥梁的震动声都可能使猪产生惊惧。这时,押运员要给猪壮胆,向猪群高声地呼唤或用竹竿敲打栅栏,转移猪的注意力,以减轻恐惧。对受惊乱挤乱蹿的猪,用竹竿轻轻拨动,使它不再乱跑。对一些身体瘦小,精神紧张,常在门口或车厢边角等地方东瞧西看企图逃窜的猪,要随时注意,当它抬头时,即用竹竿轻拨,使它低头,以防突然逃窜。猪上车后不大舒适,烦躁不安,很容易挤堆咬架,押运员要及时把挤堆咬架的猪轻轻拨开。夜间行车要静听猪的叫声,辨别哪几头咬架或被挤压,及时照料。隔一些时间还要把猪慢慢赶起来活动一次,以防挤伤或压死。发现病猪,要把它安置在车厢的一角,垫些于草,让其睡卧。天冷时,要尽量保持车内干燥,并用干草、木板等把车厢迎风面的窗口、门缝等透风地方全部堵塞好。在猪上车2小时,第一次打扫粪便后就给猪铺些干草,如果草湿了,要及时换上十的,以防寒保暖。天热时押运员可向车顶和车帮的外侧洒水,以降低车内的温度。若是敞车装运,还要根据太阳照射的方向,及时调整防晒篷。天气过热时,还要向车内泼水和轻轻往猪身上喷水,以防中暑。喷水时一定要喷透,喷得太少,水分蒸发很快,不但起不到降温作用,反而会使车内更加闷热。

长途运输,要定时喂食饮水,一般上午8时1次,下午4时1次,中午喂水1次,热天要多喂水和多汁的青饲料。精料也要比平时多一些,调剂得稀一些。喂食时,要分批喂。先由车厢的一端开始,把附近的六七头猪上槽。少放勤添,喂七八成饱就行,以防挤压震动,造成死亡喂完一批,即将食槽向另一端移动,再喂另一批,顺次喂食1防止猪群一拥而上,对个别胆小,不敢上槽吃食的猪,最后一单槽喂饮。双层车要先喂卜层后喂上层,避免上层的猪吃食后排泄粪便,影响下层喂食。车到终点站前的2小时应即停止喂食饮水,避免卸车时拥挤跌撞,损伤肠胃。

卸车车到终点站前半小时,押运员应把猪轻声哄起,让它活动一下,防止猪腿压迫时间太久而发生麻痹。等车到站停稳后,即开始卸车。卸车时,车上车下都要有人照料。打开车门后,押运员在车门日呼唤,领猪下车,同时有人在车内哄赶哄赶时,从车的一端或一侧赶起,使这一端的猪向车门口移动,不要赶动另一端的猪,防止全群乱动,一齐拥到车门口。生猪开始下车时,要有人站车门附近指挥,防止挤撞。在整个卸车过程中要慢慢驱赶,严禁鞭打脚踢,防止挤伤、撞伤、跌伤。如有急需处理的病伤猪,应先抬下,防止死亡。

生猪运输前的准备工作和健康检查


生猪起运前,必须做好准备,最主要的是制订好运输计划,拟定运输路线,选定沿途喂食、饮水、补充饲料、处理病畜和清除粪便的适当地点;根据气候变化等特点配备防雨设备,携带饲养、清洁和照明等必需的用具,以及消毒和急救的药品,临时修补的用具等在起运前1小时,可给生猪饮水1次。

生猪起运前,须经当地兽医检疫监督机构的兽医人员健康检查,做到逐头观察,凡可疑有病和虚弱的生猪,都不准起运,并对运输车辆进行消毒。兽医人员检查合格后,出具《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或《出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以备途中兽医检疫监督机构检查和终点地区兽医人员验收.

猪应激与咬尾症的关系 猪应激与咬尾症的发生和预防


猪咬尾症又称反不适综合症。是猪应激综合症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它是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受到许多种不良因素刺激而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凡是能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均可造成猪群发生咬尾现象。下面一起具体了解一下:猪应激与咬尾症的关系猪应激与咬尾症的发生和预防。

1、应激与咬尾症的关系

应激是猪只机体对外界或者是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也可以理解为应激是机体对所有要求做出的非特异性应答。和刺激源关系小的非特异性变化称为全身适应综合症。在集约化饲养方式的生产中,影响猪只正常生理活动的应激源越来越多,会导致猪只免疫力降低,机体分解代谢功能增强而合成代谢能力却下降,性机能发生紊乱,严重的时候会出现一系列的应激综合症。所以,猪咬尾症其实就是应激综合症的病理表现,是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受到多种不良因素刺激,而产生的非特异性应激反应。

2、诱发猪咬尾症的应激源

猪咬尾症分为两个时期。首先是损伤前期,特点是一只猪轻轻地吸吮、咀嚼另一只猪的尾巴,被咀嚼猪只接受并忍受吸吮和咀嚼;然后进入损伤期,猪尾巴被咬伤、出血,被咬猪开始反抗并进行逃避。

同个圈舍内饲养的猪只品种不同或者是品种相同但却在体重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情况常会引起猪只互咬。个体间存在差异较大,在占有睡觉面积和抢食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以大欺小的情况。

猪舍的环境条件比较差,不符合正常生理机能,会导致猪只产生不适感或者因为休息不好,从而出现啃咬的情况;光照太强会使猪只处于兴奋状态而表现烦燥不安,同样会出现咬尾表现;仔猪特别活泼好动,而如果生活环境单调,就会互相玩弄耳朵或者尾巴,严重时会出现食肉癖。

舍饲饲养方式导致生长猪仅能依靠饲料供给所需要的营养。如果饲料中的营养水平低,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会导致咬尾。

猪群中地位低的猪只得不到槽位;猪群密度太高以及同栏猪数量大,从而导致秩序混乱;槽位及饮水器供给不足,采取地面喂食的方式进行饲喂;猪只进行频繁的活动,不能充分休息,因荷尔蒙的刺激,会使猪只的情绪不稳定;卫生状况差或者并栏饲养,猪群整齐度不佳等,都能诱发咬尾症。

猪只感染狂犬病、严重腹泻、缺乏钙、磷、铁等,会引起营养代谢紊乱,诱发猪只互咬。有的猪只尾巴被咬伤以后,会波及整个猪群。猪感染虱子、疥癣等体外寄生虫时,皮肤受到刺激而烦燥不安,在舍内不断磨擦,会导致耳后、肋部出现渗出物,诱发其他猪出现咬尾表现;猪体内寄生虫病,尤其是猪蛔虫,会刺激患猪攻击其他猪只,发生咬尾现象。

3、预防措施

培育抗应激品种。咬尾情况多出现在长白猪、哈白猪群众,而民猪很少发生。所以,猪只品种不同,对应激的敏感性也不一样,主要受遗传基因的影响,因此,可以利用育种方法选育抗应激猪,将应激敏感猪只淘汰,建立抗应激猪种群。可以采用氟烷测验,将氟烷阳性个体从猪群中剔除,经过几个世代,应激敏感个体的比例会大大降低。改善饲养管理,满足猪的营养。当猪群出现咬尾现象时,要及时分析饲料的营养成分,及时补充对营养不足的部分,特别是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避免诱发咬尾症。

合理组群,尽量把来源、体重、体质、性格和采食等方面相似的猪进行组群饲养。依照猪舍设备、饲养密度以及方式等因素确定猪群的猪只数量。分群饲养以后,保持猪群的稳定,但是疾病或体重差别大,体质弱而不宜在群内饲养的要加以调整。

仔猪出生当天,就要在距离其尾根大约1cm的位置,用钝口剪钳将其尾巴剪掉,涂上碘酊。或者是在仔猪出生的1~2d内打耳号时,用钢丝钳子在其尾下1/3处连续钳2次,距离大约0.4cm,将尾骨和尾肌钳断,压扁血管和神经,皮肤压成沟,钳后7~10d,尾部下1/3即可自然脱落。这种断尾方法简便,不易出血、不发炎,效果比较好,可以有效的控制咬尾症发生。

除此之外,要将饲养员固定,无关人员不可以参观猪场,禁止猪场有其他动物进入。育肥的杂交仔猪应该去势,不但能够提高育肥性能和胴体品质,还能防止发生咬尾。及时在猪群中挑出具有咬尾恶癖的猪只,采取单圈隔离饲养的方式,也可以给其肌肉注射镇静剂。及时隔离被咬伤的猪只,然后用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清洗消毒,然后涂上碘酊,避免化脓感染。咬伤严重的猪只,可以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根据环境条件、寄生虫的种类以及发育规律,定期给猪群进行驱虫工作,避免因为寄生虫而诱发猪只出现咬尾症。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0345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