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寸苗的捕捞、转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泥鳅寸苗的捕捞、转池的目的

1.围数、分塘,进入成鱼养殖管理需要
泥鳅水花苗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育达到寸苗规格,这时会出现鱼塘水质、底质会出现老化,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缺乏,鱼苗数量和密度很难准确估算,饲料投喂量难以把握等情况。为了提高泥鳅的生长速度,设计合理养殖密度,方便成鱼的喂养和管理,笔者建议对鱼苗进行捕捞、围数、转池养殖。经过对比发现,泥鳅苗在转入重新培育优良水质的鱼塘后,又会出现新一轮的生长高峰期。同时,转池过程中可以有效清理泥鳅群体中的大型害虫和野杂鱼。

2.鱼苗销售需要
鱼苗销售需要捕捞、吊水、打包、运输。这里就不做过多阐述。

捕捞、转池前期准备工作

鱼苗捕捞前几天应检查鱼苗健康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杀虫灭菌处理。鱼苗捕捞前至少停料一天。若采用拉网捕捞的方式,拉网前2-3小时还应全池泼洒一次抗应激药物,如VC、多维、多糖等。同时应准备好吊水网箱或暂养池等,并保持水体的清洁度、较高的溶氧、合适的水温。为尽量减少鱼苗的伤害,应选用密眼、材质柔软的拉网或地笼捕鱼。
成鱼养殖场应提前做好清塘肥水工作,保持水位1米以上,水体透明度20-30cm。

吊水暂养

捕捞起来的泥鳅苗应及时转入网箱里吊水处理,使其排除鳃内泥沙、体内粪便、代谢粘液等。泥鳅属于底栖鱼类,生性胆小、怕光,在捕捞和吊水过程中会激烈乱窜,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消耗大量的体力和溶氧,情节严重的话会使鱼苗嘴唇上颌或尾部受伤。因此吊水期间应做好抗应激处理,同时注意增氧和换水。根据运输时间长短,吊水时间一般为2-10小时。吊水后需要清除网箱内的死亡或伤残鱼苗、害虫及野杂鱼。视鱼苗整齐度考虑是否需要过筛分级。最后就是打样、围数工作。

消毒、下池

泥鳅苗下池前2小时应全池泼洒抗应激药物,并开启鱼塘增氧机,以平衡水体上下层温度和溶氧。为防治鱼苗捕捞、搬运、吊水过程中出现的机械损伤和因应激反应产生的体表渗透性出血病及感染,鱼苗下池前需要做药浴消毒处理。药浴消毒应选用对鱼苗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如聚维酮碘,高锰酸钾等。鱼苗药浴需要严格控制药液浓度和药浴时间,并做到随时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捞出鱼苗,避免用药不当造成的鱼苗伤亡。广西网友啊坚试验过,用一定浓度的EM菌液,对泥鳅苗进行药浴后下池,也能取得外伤感染很好的恢复效果,EM药浴期间要求水质指标良好。若因特殊情况无法做到药浴后下池,则应在鱼苗下池后连续3天使用低剂量的消毒药液全池消毒。
鱼苗下池应尽量选择在鱼塘上风口开阔区域的深水处,应选择晴天上午或傍晚下池,避开高温、强光时段和阴雨天气下池。下池当天不用喂料,使其适应鱼塘水质环境。下池第二天开始少量投喂,并随时巡池观察鱼苗采食及活动情况。下池一周后进入正常喂养阶段。

相关阅读

黑鱼养殖过程中饲料投放及注意事项


黑鱼生活中是我们经常可以吃到的一种鱼,黑鱼的营养价值很高,它的肉质非常有营养。但是黑鱼的养殖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黑鱼比一般的鱼要凶悍,因此养殖者在养殖的过程中要稍加留意。

黑鱼养殖过程中饲料投放及注意事项

乌鳢为肉食性鱼类,目前人们常用小杂鱼、小虾、冰鲜鱼、畜禽的下脚料等作为饵料,据试验统计,净增500g鱼体湿重,需要消耗2.2-2.7kg鲜杂鱼。关于投料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采用常规的四定原则(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每一次投料采用少,多,少的投饵方式,其作用分别是引诱鱼群吃食、形成争食场面、未饱的乌鳢继续进食,这样有利于减少饵料的浪费,促进乌鳢均匀生长。

2、4月份后水温不断升高,乌鳢的摄食量也不断增加,4月-6月中旬,9月-10中旬,这两个阶段,温度适宜,乌鳢代谢较盛,投料量可占鱼重的5%-7%。在6月中旬-9月,温度较高,乌鳢代谢旺盛,但八成饱即可,太饱乌鳢会出现食物呕吐现象,会被撑死。

黑鱼怎么养好

1、池塘建造:选择东西走向、长方形池塘,池塘底部为泥土,池深2~2.5米,水深1.5~2米,进排水需设防逃设施,在养殖前15天施生石灰100~150千克/亩彻底消毒。

2、鱼种放养:鱼种下塘前,要用3%~5%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再放入池内,体长10~14厘米的鱼种,放养密度为9000~10000尾/亩,16~20厘米的鱼种,放养密度为8000尾/亩。

3、日常管理:注意观察黑鱼摄食、活动、发病动向和环境变化,春季每星期换池水4/5,高温季节3天一小换,7天一大换,进排水接防逃网,池埂高出水面50厘米以上为好。对于排出的污水,应进行必要的污水处理。

4、饲料投喂:喂养黑鱼的饲料,有人工配合饲料、淡水或海水的小杂鱼、畜禽屠宰后的下脚料。小杂鱼投喂前,需进行分拣,剔除带硬棘的鱼类,如黄颡鱼等。投喂前,用拍击为信号,将远处的鱼集中到饵料台附近,减少饲料的浪费,初期投喂量为体重的10%,后可适当减为体重的5%左右,应该一勺一勺投喂,这样饲料的浪费少。

黑鱼养殖中常见的疾病有哪些

1、出血病

【病原】多种细菌、病毒。

【症状】胸鳍基部和靠近鳃盖后缘的体壁两侧有垂直鱼体侧线的出血条纹;出现出血症状,3~4天即有大批暴死的现象;6-9月份易暴发。

【防治】冬捕后要彻底清塘,饵料鱼投喂前需用食盐水消毒;用福尔马林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达20~30毫升/米3,或用二氧化氯溶液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达0.5克/米3,4~6天后重复1次。口服鱼复康2号或鱼血散、鱼血康泰均可,用量按说明书使用。

2、赤皮病

【病原】萤光极毛杆菌。

【症状】鱼体体表局部出血、鱼鳞脱落,特别是腹部两侧,有蛀鳍现象,鱼体行动缓慢,病鱼常漂浮于水面,体弱无力。常常继发水霉病,直至死亡。

【防治】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以免伤害鱼体;消灵0.5毫克/升或其他含氯消毒剂消毒,如三氯异氰脲酸、二氯异氰脲酸钠、二氧化氯等;口服鱼服康、鱼血康,每100千克鱼重用药250克或根据说明书使用,拌入饲料投喂,连服3~5天。

3、水霉病

【病原】水霉菌。

【症状】发生在黑鱼生长的各个阶段,感染后的早期不易观察到,当水温回升到18℃左右大量暴发;鱼体表出现血点,食欲减退,鱼体消瘦,病灶部位黑色素消退,出现灰白色,色泽暗淡无光,离群独游。最后长出絮状白色丝状体,肌肉呈浊白色直至死亡。

【防治】放养前用100~150千克/亩的生石灰干法清塘,成鱼池定期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发病期也可以用30~50克/米3的高锰酸钾全池泼洒。苗种捕捞、运输、操作等过程要小心,防止鱼体受伤,并用3%~5%的食盐溶液浸泡10~20分钟

4、车轮虫病

【病原】车轮虫。

【症状】主要危害黑鱼的鱼苗鱼种阶段。一年四季都可发生,而以4-7月较流行,适宜温度20~28℃。池小、水浅、水质不良、饵料不足、放养过密、连续下雨等情况易于发病;病鱼粘液多,鱼体大部分或全身呈白色,游动缓慢,鱼体消瘦,呼吸困难而死。

【防治】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比例为5∶2)全池泼洒,使池水含药量达0.7毫克/升。可有效地杀灭黑鱼鱼苗、鱼种体表和鳃上的车轮虫。

稻田养殖黑鱼技术

1、鱼种放养。在稻田放养鱼种前,必须经过筛选,将规格大致相同的鱼种,投放到同一稻田内进行养殖。每亩投放4-6厘米的黑鱼种100-200尾。同时,可在田中放养性成熟的罗非鱼、鲫鱼、泥鳅和麦穗鱼等,让其繁殖大量的鱼苗供黑鱼食用。

2、合理投饵。黑鱼在成鱼生长阶段是以肉食性为主,为满足黑鱼生长的需要,必须捞取野杂鱼、蝌蚪或用动物的废弃内脏进行投喂。如果饵料鱼数量不足,可使用人工配合饵料进行投喂。人工配合饵料的主要原料是鱼粉、米糠、玉米粉、花生饼等,其中,粗蛋白的含量必须达到40%以上。配合饵料的投喂量,一般是黑鱼体重的5%左右。用人工配合饵料喂养黑鱼,必须经过驯化,让黑鱼逐步适应食性的变化。当黑鱼适应人工配合饵料后,要坚持投喂到底,不能中途混合投喂鲜活鱼虾。否则,黑鱼会只吃鲜活鱼虾而不吃人工配合饵料。

3、加强水质管理。黑鱼虽对水质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但由于饲料为高蛋白饲料,极易腐败变质,造成水质恶化而影响黑鱼的生长。因而要定期加注新水,一般每20天加注新水一次,更换田水1/2左右。为了防止黑鱼溯水逃逸,进水管口应从池顶离池壁30厘米处注入,或加网罩。在盛夏季节,应每周换水1次。如水源充足,能常保持稻田有微流水状态,对黑鱼生长更为有利。

4、防治鱼病。黑鱼的生命力很强,一般较少生病。如果管理不善,水质恶化,有时也会感染细菌或被寄生虫寄生。为了做到无病预防,有病早治,在养殖黑鱼的稻田里,每半个月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用量每次每亩用2-4公斤化水泼洒;漂白粉用量每次每亩用50-100克溶于5公斤水全池泼洒。

5、黑鱼起捕。每年11月以后,水温下降到18℃,黑鱼吃食减少,就可适时起捕上市。少量起捕可利用黑鱼喜戏水的特性,在向稻田注入新水时,在进水口先设置一张鱼网,诱其跳入网内而捕获。全部捕尽则需放干池水,使黑鱼随水流集中到鱼沟鱼凼中,然后从泥中翻出黑鱼进行人工捕捉。

在养殖黑鱼的过程中,掌握它的养殖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掌握一定技术的同时,对于它疾病的认知和预防和治疗同样也非常的中药,在养殖的过程中万一遇到病害的侵蚀,就要对症下药,及时的采取措施。

商品河蟹运输过程中的三个注意事项



进入秋季以来各地的河蟹已开始大量起捕并上市销售,随着网络电商平台和快递物流公司的介入,河蟹销售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除了传统门市销售以外,还有一些河蟹直接通过网络销售供应给各地的买家。河蟹属于生鲜食品,生鲜食品运输大多是有风险的,那么怎么在保证不影响运输成活率的情况下做好鲜活商品蟹的运输呢?笔者认为主要应当抓住以下几个关键:
1、运输的商品蟹要严格挑选附肢完整、壳腿粗硬结实、肉质饱满的。这样的河蟹膘肥体壮,丰满度高,生命力强,适于长途运输。附肢不齐全、丰满度低、体质较弱的蟹在长途运输中极易损耗,最好本地销售或者经暂养强化培育后上市运输。
2、选择合适的包装。目前运输常用的包装工具有竹笼、竹筒、柳条筐、蒲包、草包等。通常普遍采用的是蟹筐、蟹笼包等。运输时可先在筐笼内衬以浸湿的蒲包,再把河蟹一层层放入筐内,放置时,河蟹背部朝上,腹部向下,四肢扎牢,放平装满,使河蟹在筐内不能自行活动,以减少运输途中体力的消耗和防止受伤。
3、及时运输。包装完毕后应立即联系物流及时运输,运输前可在包装物内放入适量冰快进行降温,使运输气温保持在5~10℃,运输成活率可接近100%。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2104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