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与农牧业生产的关系

蜜蜂是一种从野生状态经人类驯养后而成为家养的有益昆虫,它是群体生活的昆虫,经过人工饲养形成强大的群体,可为植物授粉,生产蜂产品。人类饲养蜜蜂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养蜂业是现代农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一、养蜂为人类提供了绿色的蜂产品

人类既是农牧业生产的主宰者,也是农牧业生产资料的创造者,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农牧业生产一直伴随着人类的进步。蜂产品(包括蜂蜜、蜂花粉、蜂王浆、蜂胶、蜂蜡、蜂毒和蜜蜂幼虫等)是人类营养最全面的食疗佳品和药品。养蜂获得的蜂产品既是极好的大众化食品,又是名贵的广谱性良药,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蜂蜜是蜂产品中开发较早的品种,包括山楂汁巢蜜、蜂蜜发酵饮料、蜂蜜醋、蜂蜜酸奶、蜂蜜粉、固体蜂蜜等。蜂王浆作为蜂产品中保健效果最显著的品种之一,所含的成分有利于动物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且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可用来制作抗衰老、抗辐射、提高免疫力等保健食品【。近些年来花粉保健品和食品在市场上有较快的发展,遍布全国,包括花粉原料产品、花粉制品和花粉复方产品三大类。蜂胶产品的开发包括蜂胶酒、蜂胶糖、保健茶、果粒膏、咀嚼片等。随着对蜂产品中营养成分和功能因子的认知,蜂蜡、蜂毒以及蜜蜂幼虫系列产品也被逐步开发出来。

二、蜜蜂活动维护了农牧生物多样性、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多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在生物多样性中,最重要的是植物多样性,有了种类繁多而丰富的植物资源,其他生物(动物、微生物)也就有了生存繁衍的食源、安全栖息场所和环境。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蜜蜂的传粉作用往往是被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珍稀濒危种子植物和农林经济作物的传粉生物学的研究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蜜蜂授粉行为对于保持食物的多样性以及对于维护自然界野生植物资源来说必不可少,对于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更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养蜂业的发展必然会缓解和改善我国正日趋遭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增加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三、蜜蜂授粉可实现农林作物的个体增殖

世界上与人类食品密切相关的作物有1/3以上属虫媒植物,需要进行授粉才能繁殖和发展。利用蜜蜂授粉可大大提高农林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已成为高效、优质、低消耗的现代化生态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尤其是现代化集约化农业中,蜜蜂授粉一方面节约了劳动力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则减少了化学物质的使用从而提高食品安全性,对环境具有保护作用。国内外大量研究与生产实践证明,通过蜜蜂授粉可使荔枝增产313~417%,温室油桃增产41.5~64.6%,西瓜授粉增产29.3~32.8%。经过我国蜜蜂授粉60多年的发展历程,对60多种农作物、经济林木、牧草等应用蜜蜂授粉技术进行了反复研究试验、示范推广,使蜜蜂授粉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四、蜂产品在农牧业中的应用

保鲜果蔬产品,蜂胶能在果蔬表面形成薄膜,阻止氧气进入,可减少活性氧的形成,降低营养消耗和蒸腾作用,抑制其水分散失和阻挡微生物的侵人;为畜禽提供营养价值高的饲料;预防和治疗动植物病虫害,利用蜂胶防治畜禽疫病,无污染、无残留,被称作农牧业中天然的绿色抗生素。蜂胶对治疗家畜口蹄疫、坏疽杆菌病、湿疹和伤寒病等有显著效果,特别对鸡伤寒沙门氏菌治愈率达97%阁。用蜂王浆预防和治疗奶牛不孕症,持久黄体,卵巢囊肿等生殖系统疾患,效果较好。在畜禽疫病流行季节,或饲养场内个别畜禽发病时,饲喂蜂花粉可有效地预防或治疗疾病。

五、展望

我国是世界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在o.7亿公顷的森林中,有许多能为蜜蜂提供优质蜜、粉的树种;在草原上,分布着品种繁多的牧草蜜源。中国应用蜂产品的历史悠久,目前其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都接近或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已形成了一个新兴和独立的行业,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农牧业的发展应当瞄准国内国际市场,追求特色、绿色、安全,通过农牧业产业链的延伸实现价值的增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蜂产品以其绿色、健康的形象,在食品、饮料、医药、化妆品、轻工、农牧业等行业中的应用与日俱增,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欢迎。

相关推荐

杏树在养蜂生产中的应用


杏树在3~4月开花,开花时天气温暖则分泌花蜜多,花粉也多,蜜蜂喜欢采集。杏树在春季开花对蜂群春季繁殖有利,杏花期繁殖起来的蜂群对今后采集夏秋蜜源十分有利。大多数杏树品种是开白花不结实或开白花结实率较低,杏果实不耐贮藏。因此,商品杏园开花要配备一定数量的蜜蜂进行授粉。重庆市荣昌联合养蜂场于2009年2月中旬组织 400群蜂到一占地200多亩的杏园放蜂,5月中旬转场时,生产蜂蜜10,000千克,群均生产蜂蜜25千克;生产蜂花粉600千克,群均生产花粉1.5千克;生产蜂王浆 400千克,群均产浆1千克。蜂群管理主要采用以下措施:

一、越冬前管理

冬季白天气温低于1O~12度时蜜蜂停止飞翔。若不保温,弱群在外界气温12℃时,开始结蜂团,强群大约在7℃时结团。越冬蜂群管理概括起来就是蜂强蜜足,加强保温,背风向阳,空气流通16个字,这是蜂群安全越冬的基本条件。越冬前的准备工作有:

1.调整蜂群:对蜂群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根据检查情况调整蜂群,抽出多余空脾,撤出继箱,只保留巢箱。如果蜂群太弱,可在巢箱加隔堵板,分成两室,每室放一弱群,双王同箱饲养。

2.囚王断子:由于冬季白天气温高,加上外界有零星蜜源,蜂王仍少量产卵。用王笼囚王l5天,彻底断子,这样一是让蜂王休息,二是利于彻底治螨。

3.换脾消毒:囚王断子后,巢内无子,将巢脾提出,用硫磺烟熏,清水冲洗晾干之后,放人群中,然后紧缩巢脾,让蜂多于脾。

4.换脾时将优质蜂蜜或浓度较高的糖浆(糖与水比例为1:1)灌于空脾,每天灌一定数量的蜂蜜或糖浆,让蜂群有充足的越冬饲料,安全越冬。

二、越冬保温工作

1.将消毒后的巢脾放人蜂巢,在两侧隔板之外,利于保温。用稻草扎成小把填满空间,框梁上盖覆布,并加保温纸,副盖上加草帘,缩小巢门。

2.箱外包装,首先在地上铺好砖头和石块,垫上一层较厚的稻草,再将经内保温的蜂群放在稻草上面,每 2-6群为一组,各箱之间填上稻草,前后及两侧用稻草帘围起来,缩小巢门,然后用塑料薄膜遮盖防雨。

三、早春繁殖

春季蜂群发展,首先是依靠产卵力强盛的蜂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适当的群势,充足的粉蜜饲料,足够供蜂王产卵的巢脾,保温良好,防潮湿,无病虫害等。强群饲养的措施有:

1.使用优良蜂王是饲养强群的主要措施,良种蜂王的主要经济性状是能维持强大群势。在选用良种蜂王时,要选择腹部大、丰满、胸部大、颜色均匀的蜂王,其产卵效果好。好的蜂王把卵产在房底正中央,每一粒卵朝一个方向倾斜,数量很匀称,通常从巢脾稍靠上部中央开始向四边均匀扩展。

2.蜂群应保持充足的饲料,这样蜂王产卵旺盛,工蜂哺育力强,蜜蜂发育正常,寿命长,泌浆和采蜜力强。

3.保证蜂王产卵和育虫巢箱有充足的饲料和供蜂王产卵的空脾,一只蜂王一昼夜要产1500个卵,一个育虫周期(21天)需要10张优良空巢脾才能满足蜂王产卵的需要。因此,应经常进行箱内调脾,将封盖子脾,提人继箱,不断向巢箱补空脾。

4.在大流蜜期,应减少蜂王产卵,让工蜂集中力量投人采集,减轻哺育负担,为了防止流蜜后期群势下降,组织部分辅助群,从辅助群内提子脾补给采集群。

荣昌县联合养蜂场2009年2月中旬进入杏园放蜂的400群蜂,每群l0~16框足蜂,所以获得蜜、粉、浆高产。

中山羊体温与疾病的关系


我省养羊业历史悠久,山羊品种资源丰富,早在1991年云南养山羊数量就达543.9万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进一步更新,养羊业发展突增猛进,各地区均有山羊的饲养。有的地方建立了养羊基地。近年来因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山羊肉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多,这样就促进了山羊饲养业的发展,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山羊品种,罗平以大水井黄山羊为代表。但随着山羊数量的增多,疾病的防治就显得更加重要,特别是近年来的一些新型的传染病。在兽医临床工作中,体温是家畜生命活动的重要生理指标之一。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山羊体温与疾病的关系。

1、材料与方法

1.1供测动物

罗平县大水井乡革来村黄山羊12只(公山羊6只、母山羊6只),1~36月龄,放牧饲养,饲喂红白三叶、苜蓿、铁剪草、食盐、麦麸及一些野生杂草,7~8月间进行测试。

1.2用具

体温计(玻璃棒状水银柱)、碘酒棉棒、供测山羊、液体石蜡。

1.3测定方法

临床测温均以动物的直肠温为标准。

测温时,先将体温计用手腕甩动,使水银降至35℃以下;然后用碘酒棉棒彻底消毒,涂上润滑剂;测温人员一手将动物尾根部提起并推向侧方,以另外一手持体温计徐缓插入肛门中;放下尾巴,用附着在体温计上端的夹子夹住尾根上部的羊毛使之固定,3~5分钟后取出进行读数。测完后,必须再用力甩动,使水银柱降至35℃以下并用消毒棉棒清拭,以备再用,并将测温结果作详细记录。

腋下温度测定:充分甩动温度计后,将体温计由山羊的前方插入山羊的前肢腋内,在腋下停留3~5分钟后,取出读数,并作严格消毒,用手腕甩至35℃以下,以便下次再用和紧急待用,并作好测温结果的记录。

2、分析

所测罗平县大水井乡革来村正常山羊的直肠温度与腋下温度,其所测值比几年前某老师所测云南山羊值高,当时某老师所测云南山羊的直肠温度为39.00±0.20℃,而笔者所测得罗平县大水井乡革来村的黄山羊直肠温度为39.28±0.29℃。这可能与当地的气候、环境、所测时的环境温度、当季所给山羊饲喂饲料种类、饲养管理条件不同而存在的差异。根据所测的结果进行计算分析可得:12只山羊的直肠温度为39.28±0.29℃,腋下温度为38.26±0.78℃

经计算分析直肠温度与腋下温度的相关系数(r)为0.66,通过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其t﹦0.28,t>0.05,P<0.05,所以,差异显著。通过进行回归系数的计算,直肠温度设为x,腋下温度设为y,则byx﹦1.52,a为-21.45,则直线回归方程为y=1.52x﹣21.45。

3、讨论

山羊的正常体温提供了自身的各种生化反应,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体内酶的活性都会降低,甚至丧失,使新陈代谢发生障碍,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因此,体温相对恒定对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山羊健康的标志之一。临床上观察家畜体温变化常作为判断机体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

鲶鱼放养密度与效益的关系


鲶鱼适应能力强、肉质细嫩鲜美,有滋阴养血、补中益阳、开胃利尿的作用。但随着鲶鱼放养密度加大,产量不断增加,对养殖环境和产品质量造成很大危害。由于水体有限,养殖产量不断增加,鱼病越来越多,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下降或无效,使药物用量越来越大,防治次数越来越频繁,所用药物越来越高档,长此以往,一方面可能对水产品造成伤害并可能引起某些疾病无法治疗。另一方面,某些药物由于高剂量使用可能会在水产品中蓄积,人们食用水产品后也会蓄积而导致体内各器官的功能紊乱或病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并诱导某些耐药性菌株的产生,延误正常治疗过程或导致用药治疗某些疾病失败。

高产不一定出现高效益,低产不一定不出高效益。2014年灯塔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灯塔市洪利淡水鱼养殖场池塘,进行鲶鱼合理放养试验对比,情况如下:

1基本情况

1号池塘:面积0.4hm2,养殖用水为地下井水。2015年6月1日用推土机清塘,费用1200元;3日用3袋(40kg/袋)漂白粉杀菌消毒,费用120元;5日注水,水深平均1m,费用480元;9日用鱼用肥水素肥水,费用50元。合计使用资金1850元。2号池塘:面积0.47hm2,养殖用水为地下井水。2015年6月2日用推土机清塘,费用1400元;4日用3袋(40kg/袋)漂白粉杀菌消毒,费用120元;7日注水,水深平均1m,费用560元;10日用鱼用肥水素肥水,费用50元。合计使用资金2130元

2苗种放养

6月15日两口池塘同时放苗,鲶鱼苗种规格为6g/尾,价格为0.1元/尾;鲢鱼苗种规格为100g/尾的春片,价格为3元/kg;鳙鱼苗种规格为150g/尾的春片,价格为7元/kg。1号池放鲶鱼85000尾,草鱼2100尾,鳙鱼150尾;2号池放鲶鱼49000尾,鲢鱼2500尾,鳙鱼180尾。详细情况见表1。

3养殖管理

3.1水质调节

3.1.1使用增氧机增氧增氧机开机使用方法如下:一般情况晴天中午开机2h左右,阴雨天根据鱼池溶氧状况适时开机。在生长高峰期,全天24h开增氧机。鱼种入池前开增氧机。1号池配备3台增氧机(3kW/台),2号池配备2台增氧机(3kW/台)。全年开增氧机情况是:1号池用电17800kW时,0.8元/kW时,使用资金14240元;2号池用电12000kW时,0.8元/kW时,使用资金9600元。

3.1.2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各种污染,造成养殖水质恶化,因此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降低池塘中的亚硝态氮、铵态氮、硫化物等有害物质,达到改良池塘水质的目的。详细情况是:1号池由于产量高水质变化大,所使用的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多,一共用7次,平均240元/次,使用资金1680元。2号使用2次,平均260元/次,使用资金520元。

3.1.3定期注水换水排除污水,加注新水能够保持池塘水质清新灵活,有利于水生动物生长。每月注水3~5次,每次注水10~20cm,特殊需要时每月换水2~3次,1号池7月、8月因水质差,每月换水两次,换水量为原池水的三分之一左右。详细情况是:1号池用电6400kW·h,0.8元/kW·h,使用资金5120元。2号池用电2500kW·h,0.8元/kW·h,使用资金2000元。

3.2鱼病防控

药物使用采取外用和内服相结合的方法,正确掌握药物使用方法和施用量,根据无公害鱼药使用标准用药,对鱼药实行处方制,没有使用国家禁止的鱼药,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避免盲目用药、超量用药和滥用药。详细情况是:1号池产量高、病害多,特别是内服药使用次数多,一共用药12次,平均200元/次,使用资金2400元;2号池用7次,平均220元/次,使用资金1540元。

3.3饲料投入

倡导应用绿色适口饵料,并进行科学投喂,以提高效益,投喂中严格执行“四定”原则(定位、定时、定量、定质),对饲料等生产中的投入品要严格控制质量与数量,防止出现腐败饲料。鲶鱼饲料是冻鲜的海杂鱼和鸡下货。详细情况是1号池投喂79500kg,2.5元/kg,使用资金198750元;2号池投喂51800kg饲料,2.5元/kg,使用资金129500元。

4结果与讨论

由于2号池商品鱼相对1号池产量低,但质量好,个体均匀,饵料系数低(2号为2.8,1号为3.0),每kg多售出0.4元。在养殖过程中其他费用包括承包费、人工费等1号池20000元,2号池20000元。1号池合计总支出为253230元,总产值为290260元,平均利润92575元/hm2。2号池合计总支出为171130元,总产值为216140元,平均利润96450元/hm2。详细情况见附表。由于2号池设计合理,虽然产量不高,但商品鱼质量好规格均匀,售出的价格高。所以高产并不一定出现高效益,要合理设计养殖产量,科学规划养殖布局是目前提高水产品质量的一个保证。

灯塔市有鱼塘2000hm2,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鲶鱼生产基地,其中,2010年灯塔市柳条寨镇被辽宁省评为“鲶怀”特产之乡。主要养殖品种有鲶鱼、六须鲶鱼、鲶怀杂交鱼、德国镜鲤鱼、草鱼、黄颡鱼等10多个品种。其中鲶鱼、六须鲶鱼、鲶怀杂交鱼都属于鲶鱼品种,占本地区养殖80%以上。养殖单产和效益在全国领先,平均单产45000kg/hm2,最高单产达75000kg/hm2,但随着单产和效益的不断增加,水产品质量也越来越不好,影响到食用者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这就需要我们制定与环境相适应的科学的水产养殖容量,养殖容量是单位水体内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保证应有效益的各个方面都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最大养殖量。设计好养殖容量是充分利用水中微生物将水中有机物氧化分解成无机物,将水中的有机污染氧化分解,使水质能够自身净化,符合养殖要求,达到保护环境和为淡水鱼市场提供更多的健康的无公害的水产品的目的。

(收稿日期:2015-10-30)

鹅肥肝的生产与加工


鹅肥肝是鹅经过短期人工强制填饲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高能饲料后,经过一定的生化反应在肝脏大量贮积脂肪而形成的。人工填制而成的鹅肥肝与正常鹅肝有本质的区别:肥肝呈黄白色,重量比正常肝大5-10倍,其中卵磷脂含量多4倍,酶活性增加了3 倍,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含量多1倍;且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吃起来质地细嫩、脂香醇厚、回味无穷,是目前世界上最珍贵的营养食品之一,与松茸蘑、鲜鱼籽苦同被誉为世界三大美味之一。据相关文献分析,正常的鹅肝中含脂肪2.3%、蛋白质7%、糖分8%,而强制填饲结束后,取得的重盘达7 50g的鹅肥肝中,脂肪含量差不多接近60%、蛋白质4%、据分含量很少。.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所对鹅肥肝和正常鹅肝分析的结果表明:正常鹅肝含水分较高,脂肪含量较低,而鹅肥肝则脂肪含量大大提高,水分相对减少。

国外对鹅肥肝需求量很大。法国是最大的鹅肥肝需求国,其市场上鹅肥肝的年贸易量为7000l吨,其中本国生产约5400吨,进口需1600吨。欧洲为了保证圣诞节鹅肥肝普的供应,通常在圣诞节前1个月就停止销售鹅肥肝酱。近几年来,随着消费群体的快速增加,对鹅肥肝的需求更为强劲。尤其当报道法国人由于经常食用鹅肥肝,国内肥胖的人与患心血管病的人较少的这个事实后,在日本又迅速掀起了消费鹅肥肝热。据预鹅,日本将成为世界鹅肥肝消费的第二大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都已加人了这个消费行列。可见,鹅肥肝的市场需求盆是巨大的。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鹅肥肝至今,先后有山东、浙江、上海、安徽、河南、福建、河北等十几个省市的40家企业进行了鹅肥肝的试点生产。但只有山东临驹、昌邑和浙江永康等少数企业实现了规模生产和出口。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①填饲技术落后。国内采取半熟玉米粒人工填饲,每次只能填饲l100-120 只、而国外采用先进的填伺机械填饲生玉米粉,每天每台机械可填 1000-1500只。②缺少专门化的肥肝生产品种。我国目前生产肥肝的鹅品种基本上是法国的朗德鹅。引种费用高,且引人后近亲繁殖,肥肝性能多已退化。③我国玉米加工质量差。多采用自然晾干,含水t高,易发生黄曲霉。在填饲时损失较大。④国内市场小,而出口又很难达到卫生要求。本章就针对影响鹅肥肝生产的品种、填饲技术、鹅龄及饲料等因素进行解说,旨在促进我国养鹅市场与国际接轨,加速我国鹅肥肝的生产与出口工作。

鹅产品的生产与加工


鹅是草食性家禽,其产品基本无污染,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而随着其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鹅产品的发展方向也向肉用、肥肝用、羽绒用等多元化发展。据分析:鹅肉中蛋白质含量高达22.3%,比牛、羊、猪、鸭、鸡等都要高,而脂肪含呈仅占11%,且含有的多是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故中医认为鹅肉有补阴益气、暖胃开津和缓解铅中毒之功效,其价格是鸡肉的3.5倍;另外,鹅绒毛属出口紧俏商品,每吨售价高达4.5万美元;鹅肥肝在国际市场上每千克售价也高达35美元;鹅裘皮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首创的新产品;即使鹅胆,也可用来生产鹅脱氧胆酸,鹅脱氧胆酸是一种天然胆酸,存在于鹅、鸭、鸡等动物的胆汁中,能够溶解胆固醇结石。

鹅产品虽然在国际市场上日益深受欢迎,开发前景厂阔,但我国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重何养、轻加工、轻流通的问题,养鹅的综合效益没有完全体现出来。要做大、做强养鹅业,必须高度重视鹅产品的开发,应用新技术对鹅产品进行综合利用,提高鹅产品的档次,才能打入国际市场,显著提升养鹅业的经济效益。

养蜂技术


养殖环境
温室内授粉蜂群的配置:

1.蜂群放入温室前的一个主要流蜜期,培育处女王,进行交尾,交尾成功后组织授粉群。这样可保证温室内蜂群的蜂王都是强壮、产卵旺盛的新王,以有利于提高蜂群的采集积极性;并且要求授粉群内有大量的封盖子和幼蜂,保证蜂群能较快地适应室内环境,从而提高替草莓授粉的效率。

2.温室草莓授粉所需蜂群的数量,取决于蜜蜂种群的群势、授粉草莓的面积及分布、花的数量、花期及长势、温室内的环境状况等等。根据实践经验,一般以温室面积每500平方米配置一个三足框的蜂群;若温室分隔成若干互不相通的小区,则每个小区应配备一群。每三到四个授粉群需有一个后备群,以备更换或补充变弱了的授粉群,以及供应授粉群所需的蜂蜜和花粉。

3.蜂群的安置。温室内的蜂群安置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呈南北走向的温室,授粉蜂群宜安置在温室中部靠西侧壁,巢门向东略向前倾斜;另一种是呈东西走向的温室,授粉蜂群宜安置在温室内距西壁五分之一处,靠北侧壁,巢门向东略向前倾斜。

养殖管理
温室内授粉蜂群的管理:

1.选择傍晚日落时搬蜂群入温室。密切注意气候动态,最好蜂群入温室后1~2天为多云或阴雨天气,这样减轻蜜蜂因趋光性撞击室壁引起的损伤。

2.温室草莓开花初期,要训练蜜蜂采集。为克服蜜蜂对室内作物不太喜欢采集的毛病,最好用带有草葱花香(浸泡过草莓花瓣)的糖浆饲喂蜂群,使蜜蜂像在野外已经发现丰富的蜜源一样,从而建立起采集草莓花的条件反射。

3.温室内蜜蜂所能采集到的花蜜和花粉量很少,不能满足蜂群生长发育的需要。并且因温室内气温和湿度都较高。为避免蜂粮损坏,蜂群内的蜂粮不宜放置过多。为此,应随时适量地给蜂群饲喂花粉或花粉代用品、蜂蜜、适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4.在外界气温变暖时,温室内蜜蜂有可能飞到田野中去采集其它农作物的花粉和花蜜。为此,在温室顶棚上倾斜处给蜜蜂设几个1015cm2的小窗口,在窗口周围可涂上识别色,以便于蜜蜂准确定向、进出温室。

5.炎热季节可将蜂箱从温室搬出,放在紧靠温室侧壁的地方,并在侧壁开一小孔和蜂箱巢门紧紧相连,成为蜜蜂进出温室的通道。这样,部分蜜蜂可停留在温室内为草莓授扮,部分蜜蜂可通过顶棚窗口飞到田野,然后飞回温室进入蜂箱。

6.早春或晚秋的阴天,为增强蜜蜂飞行积极性,可以给蜜蜂进行箱外奖励饲喂。以浸泡过草莓花朵的糖浆(1∶1糖水)饲喂蜜蜂、每次100~150ml,饲喂器放在远离蜂箱的温室的另一端。

7.在温室中,化肥、农药对蜜蜂的危害比室外大,在为草莓施用时,宜选择对蜜蜂安全、气味淡和残留量小的药刘,施用时间以选择在蜜蜂停止飞行的傍晚为宜,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施药。在选用授粉蜂种时,宜选择耐寒性强和性情温驯的蜂种,这样既有利于授粉,也有利于温室管理。实践证明,中蜂在温室内的授粉效果比意蜂更为理想。

蜈蚣的种群关系特征


蜈蚣在野生状态下密度甚小,看不到相互排斥和相互干扰的种群关系。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密度大大增加,种群关系特征表现得就比较明显。

1.蜈蚣的群居性

在蜈蚣饲养密度较低的情况下,每一只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这时都能表现出种群个体之间和睦相处的友好关系,各自都在自己占有的空间自由自在生活。捕食时,各自都能得到自己所需的食物,没有什么冲突。尤其是在早春、晚秋刚起蛰和将要冬眠以前,由于蜈蚣的活动量减少,食欲降低,发生冲突的机会很少。这时的种群相处和睦。

雌蜈蚣产下卵以后抱卵孵化,当孵化到35~40天时,经过第3次蜕皮,幼体蜈蚣已呈乳白色,蛆虫状,长度已达5毫米,在母体的怀抱中已能蠕动。再后来,幼小的蜈蚣再经过2次蜕皮,幼体发育成体色灰黄,体节背板呈淡黑色,这时它们松散地集中在母体的腹面,雌蜈蚣仍然担负着护理幼蜈蚣的责任,警觉而敏感,谨防敌害侵食幼蜈蚣。这时,幼小的蜈蚣之间也能和睦相处,服从雌蜈蚣的管理、保护,很少散漫离开母体。

2.蜈蚣种群内的相互抑制性

当蜈蚣饲养密度过大,蜈蚣的活动范围缩小,行动受到限制、食物获得受到影响,就会产生种群内部的自疏作用,即通过种群内部的各种相互抑制现象,来降低种群的密度,达到新的平衡。蜈蚣的自疏作用包括以下几方面:

(1)相互干扰

这是一种被动的自疏行为,完全是由于密度过大而造成的。

一方面,蜈蚣在生活过程中,相互影响,拥挤碰撞,既影响正常的蜕皮、生长发育,也影响取食增重,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另一方面,雌蜈蚣在繁殖期间,因相互干扰也会影响情绪,会使受精卵的发育受到影响,产下的卵孵化率低,或孵出的幼小蜈蚣死亡率高,影响饲养蜈蚣的经济效益。正在抱卵孵化的雌蜈蚣因受干扰,就会爬走不抱卵,有的还会把卵吃掉,使繁殖失败。

(2)争夺食物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饲养密度过大,有时会造成食物供给不足,这时有的个体由于得不到食物而与已得到食物的个体争斗,产生互相夺食现象。有时为了夺得食物,个体之间打斗现象非常严重,有的个体会因打斗致残、致死。

(3)污染环境

这是一种间接的抑制反应。蜈蚣饲养密度过大时,它们能排出大量的粪便,加之吃剩下的食物残渣,大量堆积在窝内,这些粪便和食物残渣逐渐腐烂发臭。肮脏的环境可以迅速滋生各种病菌,病菌新陈代谢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的气体,污染环境,影响蜈蚣的生长发育。密度愈大,污染愈严重,对蜈蚣危害性就愈大,甚至造成饲养失败。

庭院养蜂技术


1.蜂王培育

庭院养蜂由于长期近亲交配,小地区闭锁繁育,蜂种退化严重。因此,必须引进外地优良蜂种与本地雄蜂杂交,更新血缘,以充分利用杂种优势;同时,不断地去劣选优,逐步培育出适合本地饲养条件的高产蜂种。育王时间宜选在5月的刺槐花期和7月的荆条花期,这时蜂群强壮、气候适宜、蜜源充足,新王先天发育良好、体质强健且受精充分、产卵力高、有利于维持强群。

2.适龄蜂培育

培育适龄采集蜂,应在大流蜜期前45天开始至结束前30天为止。这段时间内蜂王产的卵,羽化出房后,可成为整个花期的全部采集力量,适龄蜂越多产蜜量越高。培育越冬适龄蜂,应根据当地气候在最适宜的时间内进行。为确保采集适龄蜂和越冬适龄蜂的数量和质量,必须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多组织双王群,充分利用双王群的产卵优势,并加强奖励饲喂,以提高。蜂王的产卵力和工蜂的哺育力。让蜂群在条件良好、蜜粉充足的环境中,繁殖出大量的优质健壮的适龄蜂。

3.备足饲料

饲料是庭院养蜂的物质基础,如饲料不足,可人工制作混合饲料喂养。制作方法如下。

(1)备料将优质西瓜肉、西红柿肉分别用干净纱布包裹2~3层,用手用力挤压,用干净瓷盆接好汁水,装入干净玻璃瓶中备用。

(2)配方西瓜汁200克,西红柿汁70克,白糖100克,黄豆粉20克,奶粉15克,食盐10克,酵母片10片,碾粉,冷开水50克,将几种原料放入玻璃瓶,充分搅拌后备用。或用西红柿汁、西瓜汁各50克,白糖100克,奶粉20克,食盐5克,冷开水30克,放入玻璃瓶中,充分搅拌后备用。

4.秋季管护

(1)培育新王更换老劣王。

(2)培育适龄越冬蜂适龄越冬蜂系在越冬前羽化出房,仅进行过二三次排泄飞翔,未经哺育和采集工作,未分泌过王浆的幼蜂。为使越冬蜂能安全越冬,必须控制流蜜期后的幼蜂出房,以保证蜂群群势。控制方法是在流蜜期前迫使蜂王停止产卵。

(3)适时断子在培育越冬蜂的后期,采取蜜粉压脾,可用蜂蜜浇2~3次,迫使蜂王停产,同时将蜂群搬至阴冷地方,扩大蜂路,从蜂巢中提出花粉脾,撤出保温物,以达到提早断子的目的。

5.防病除害

病虫害是养蜂业的主要危害,必须认真对待,绝不可掉以轻心。

(1)爬蜂病近年来,爬蜂病已在全国流行,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即常年饲养强群;加强蜂场、蜂具、巢脾的消毒灭菌工作;坚持大量利用新脾,更换老脾病脾;掌握发病规律,提前应用抗生素预防。

(2)病毒性蜂病一般可采用每10框蜂用盐酸金刚烷胺片0.05克,喷雾或饲喂,隔日1次,连用5~7次为一疗程;夜晚喂足糖水,用10~15克升华硫从继箱框梁上撒下,驱逐病蜂。一般2周内可能会影响工蜂泌浆,需饲喂鸡蛋补充蛋白质。

(3)防治蜂螨各种病虫害中以蜂螨最为严重,治螨应抓住蜂群内无封盖子的有利时机,用杀螨剂防治。时间一般选在春繁前和深秋断子后,选择无风的早晨或傍晚,用微型喷雾器喷洒1∶150杀虫螨药液;也可用25%杀虫眯水溶液,对水3000倍喷施。如采用螨扑立克药片,每年挂治2次,即可控制蜂群不受蜂螨危害。

6.预防中毒

(1)农作物开花期间,禁止喷洒对蜜蜂有高度毒性的农药。如急需在开花期施药时,应选用高效低毒、残留期短的农药。药效较长的药物应在花期以后喷洒,以减轻蜜蜂中毒的损害。

(2)培育抗病虫害的作物品种和抗农药的蜜蜂品种。

(3)蜂群一旦发生农药中毒,应将污染巢脾浸入2%苏打溶液中浸泡10小时左右,软化巢脾上的饲料,使之流出巢房,然后用清水洗净;用摇蜜机摇出残留在巢房中的饲料和水,巢脾经晾干后备用。

(4)立即饲喂1∶4稀糖水或甘草水解毒。

7.安全越冬

(1)保温越冬蜂群在~2℃以下,不停地摆腹,靠活动产生热能抵御严寒,活动量明显加大,这样既消耗大量饲料,又会使工蜂老化而缩短寿命。一般气温在4℃以上时蜂箱可不加保温物,气温下降到0℃以下时需进行覆盖、包装防寒,以免形成松散的越冬蜂团。

(2)巡视经常巡视蜂场,观察蜂群,避免蜂群受到不良影响和损失。

(3)听声声音轻微均匀,蜂团安定,越冬正常;发出吱吱声,说明有受冷的现象,应及时适当增加保温,缩小巢门和通气孔;发出呼呼声大,蜂群活动量大,应适当加大巢门和覆布折角,流通空气。

(4)增料蜜蜂的越冬饲料包括蜜脾和粉脾等。一般每框蜂至少要配给1.5千克优质饲料蜜,群势强的可每框留蜜脾2千克,同时还要贮备1~2个粉脾,以备早春繁殖之用。

我国养蜂机械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是养蜂大国,尽管养蜂总量居各国之首,但单体养蜂的现状是规模小效益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养蜂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据悉,养蜂发达国家每名养蜂人可饲养几百乃至几千群蜂,其收入相当丰厚,而我们每名养蜂人只能养几十群,收入不高且不稳定,基本靠天吃饭,缺乏抗风险能力,缺少发展后劲。我们在机械化程度及养蜂设备、工机具上的先天不足是显而易见的。

一、我国养蜂机械化现状
1、近百年的饲养方式基本没变

自上世纪1911 年的清末秀才张品南引进标准式蜂箱及蜜蜂活框饲养技术一百多年来,虽然养蜂业的规模、条件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蜜蜂饲养方式变化或发展不是很大,依然秉承着百年来的活框饲养传统方式,在饲养操作、生产机具等方面发展尤为缓慢,饲养操作依然沿用原来老一套,尤其是生产机具变化更是不大,当前的养蜂生产依然基本靠手工或半手工操作。从而导致养蜂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条件差,经济效益低,进而直接影响着养蜂积极性与发展。

要说蜜蜂饲养方式与技术有所发展进步的话,主要体现在蜂病的防治及蜂种的改良等方面,养蜂科技人员研制发明了许多种蜂病防治的药物和方法。时至当前,可以说蜂病越来越杂,蜂药也越来越多,其发展势头迅猛,给养蜂生产带来极大的麻烦和损失。应该说随着社会与科学的整体发展与进步,蜜蜂饲养方式与技术也有所发展和进步,但比较起其他行业来却就缓慢落后许多了。

2、养蜂工机具陈旧技术落后进步缓慢

标准式蜂箱及蜜蜂活框饲养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开创了我国科学养蜂新纪元。从此,我国进入灵巧活便的科学饲养期。这一进步的重要标志就是采用了标准蜂箱、活框饲养技术,为之配套的还有摇蜜机、启刮刀、蜂扫、蜂帽、喷烟器等专用蜂机具。这些蜂机具己引进使用上百年,时至今日依然被沿用,可以说一百年来没多有大变化。

要说蜂机具有所发展进步,主要体现在某些生产环节的小机具创新和原材料的代替、更换等方面,其中也有些发明创造。例如巢、继箱连接,原来都是用木板或竹条、钉子相连接,既麻烦又费力费时,十几年前养蜂人发明了蜂箱连接器,上下挂件一扣,就解决了蜂群转运中一大难题,既方便又省事。各种蜂机具制作材料大都发生了变化或改进提高,例如摇蜜机、启刮刀等由生铁换成了不锈钢;部分隔王板、巢础、王台条等,由竹木或蜂蜡材料,换成了塑料制品。发展或进步最快的当属蜂王浆生产机具,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养蜂人几乎不生产蜂王浆,故也没有王浆机具一说,直到七、八十年代蜂王浆被大量开发生产,蜂王浆专业生产机具也就随之面市。原来挖王浆养蜂人多用小号画笔,现在改用王浆铲也是一项进步提高。

3、对实现养蜂机械化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一项事业的发展进步或某项技术设备的发明与推广,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个人认为,导致我国机械化养蜂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首要问题是思想认识问题,无论从政府管理部门,还是养蜂科技人员和养蜂人本身,对实现养蜂机械化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没有从思想深处理解和认识到实现机械化对养蜂现代化与规模化的作用。很少从高层次、长远处着想,这是造成被动应付的主要原因之一。

时至今日,我们一再提养蜂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组织化、现代化,确从没把养蜂机械化提上议程;前年制定出台的《全国养蜂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是我国今后五年蜂业发展的行动大纲。该文件系统总结了我国的养蜂成就、存在问题、发展潜力等多方面,也提出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却唯独没有机械化,实行养蜂机械化是实现养蜂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组织化、现代化的前提!没有养蜂的机械化就没有养蜂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养蜂规模化和高效益。因为,没有养蜂机械化,养蜂人就得靠手工操作,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经济效益低,还得吃受累,从而严重影响着养蜂的积极性,进而导致后继乏人,直接影响着养蜂业的健康发展。

二、发展对策与建议

1、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加速推进养蜂机械化,将养蜂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及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

多少年来,我们在养蜂饲养方式及蜂机具发展改进上是有一些变化提高,但与其他行业相比,特别是在高科技高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养蜂业是相对落后的。我们必须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并正确认识蜂业形势和现状,要正视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差距,并须下大气力尽快解除这些困难与问题,切实地推进养蜂业的进步提高和健康发展。首先,要针对养蜂艰苦,效益低下的现实,加速推进养蜂机械化,把实现机械化作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与突破口来抓,力争做出成效,把养蜂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及手工操作中尽快解脱出来,以提高其从业热情、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益。

2、加大财政投入,强化研发、示范推广,大幅提高养蜂机械化水平

多年以来,我们的养蜂工机具改进提高及发展缓慢,究其原因除了思想认识上不够重视,财政扶持力度及科研投入也都明显缺乏与不足。实践证明,养蜂机具的一些小创造,大多是养蜂人或相关企业在实践中自行探索并制作出来的,在这方面,国家投入甚少或几乎没有,研发和示范推广经费就更没听说过。这己成为影响养蜂机械化进展的一大制约因素。所以,建议国家应加大财政投入,相关企业、科技人员应紧密围绕养蜂生产实际和需要,加大养蜂新机具的研发,及制造出更多更好的蜜蜂饲养、生产新机具,进一步加快示范与推广进程,逐步加速提高养蜂机械化水平。

3、全行业应树立和提高危急意识与创新精神

很多人总爱讲成就谈发展强调大好形势,高调评价养蜂业现状与形势,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我认为这种思想和认识不符合我国养蜂业现状,不利于养蜂业发展。实际上,近二十多年来,平原地区的中蜂己濒临灭绝,很多地方的西方蜂群饲养量也在下降,诸多养蜂人纷纷弃蜂改行。所以说,我们在总结成就建立信心的同时,还应充分认识面临的严峻形势,树立紧迫感和危急意识,积极应对挑战,奋力解除困难,走机械化、产业化之路,树立创新精神,增强危急意识,加速推进蜜蜂机械化高效养殖,尽快使养蜂业走出困境再步辉煌。

许庆玉养蜂赚钱等养蜂案例


许庆玉养蜂授粉巧赚钱:

江苏省赣榆县城头镇大河东村许庆玉,瞄准市场潜力大的授粉业巧养省蜂,既赚种植大户的授粉费又卖蜂蜜,效益一分可观。

去年,城头镇与日本种子商合作办起了千亩蔬菜良种繁育基地,给授粉业带来巨大商机。但当地及周边乡镇无一人从事养蜂业。头脑活络的许庆玉马上投资几百元试养了3箱蜜蜂。他买来书籍刻苦钻研,并请来养蜂土专家前来指导,逐渐摸索出一套科学养蜂的技术。今年春天,许庆玉带着3箱蜜蜂承接了该镇万桥村日本甘蓝繁育园的授粉业务,一次赚取授粉费2500元,蜂蜜销售也供不应求。目前,他靠卖蜂蜜和授粉共赚了5000余元。

陈怀停养蜂酿蜜收入高:

养蜂专业户陈怀停已有20年养蜂历史,现养蜂150箱。他每年都采取转地饲养,追花夺蜜等措施,收入十分可观。

今年4月中旬,他与侄儿将蜂群转地到东方红采椴树蜜。到7月下旬,仅三个多月时间,就搅蜜3000公斤,提取蜂王浆50公斤,加之采山野菜,共收入2.5万元。7月末他们又回到白瓜生产专业村青年村采杂花蜜,加上挖药材,预计还能收入一万余元。

铁柱:养蜂走上增收路:

铁柱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2007年,他种植100亩甜菜和80亩小麦,亏损了5万多元。不甘心失败的他广泛考察市场,寻找适合自己的经营项目。得知养蜂可为职工种植的作物传花授粉,成本低、获利高,铁柱决定走养蜂增收这条路。

2008年,铁柱买来60箱蜜蜂,边养蜂边学习,还经常把师傅接到连队来现场指导。

每年七八月是蜜蜂采蜜的繁忙季节,铁柱人不离蜂,搭帐篷住在蜂场。一天早上,十二连的一些职工发现铁柱的脸受伤了。原来他白天忙着养蜂,晚上抽时间骑摩托车到团部去买取蜜机的配件。由于天黑和疲劳,他不慎一头撞到树上把脸撞烂了。

为改良品种,提高产蜜量,今年,铁柱花230元钱从吉林一家蜂场买了一个蜂王,对蜜蜂进行杂交繁育,使蜜蜂产蜜量比去年提高了45%。

铁柱满怀信心地说:今年我有60个蜂群,明年争取达到240个蜂群,产更多的蜜,挣更多的钱,早日实现小康。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2890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