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羊体温与疾病的关系

我省养羊业历史悠久,山羊品种资源丰富,早在1991年云南养山羊数量就达543.9万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进一步更新,养羊业发展突增猛进,各地区均有山羊的饲养。有的地方建立了养羊基地。近年来因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山羊肉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多,这样就促进了山羊饲养业的发展,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山羊品种,罗平以大水井黄山羊为代表。但随着山羊数量的增多,疾病的防治就显得更加重要,特别是近年来的一些新型的传染病。在兽医临床工作中,体温是家畜生命活动的重要生理指标之一。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山羊体温与疾病的关系。

1、材料与方法

1.1供测动物

罗平县大水井乡革来村黄山羊12只(公山羊6只、母山羊6只),1~36月龄,放牧饲养,饲喂红白三叶、苜蓿、铁剪草、食盐、麦麸及一些野生杂草,7~8月间进行测试。

1.2用具

体温计(玻璃棒状水银柱)、碘酒棉棒、供测山羊、液体石蜡。

1.3测定方法

临床测温均以动物的直肠温为标准。

测温时,先将体温计用手腕甩动,使水银降至35℃以下;然后用碘酒棉棒彻底消毒,涂上润滑剂;测温人员一手将动物尾根部提起并推向侧方,以另外一手持体温计徐缓插入肛门中;放下尾巴,用附着在体温计上端的夹子夹住尾根上部的羊毛使之固定,3~5分钟后取出进行读数。测完后,必须再用力甩动,使水银柱降至35℃以下并用消毒棉棒清拭,以备再用,并将测温结果作详细记录。

腋下温度测定:充分甩动温度计后,将体温计由山羊的前方插入山羊的前肢腋内,在腋下停留3~5分钟后,取出读数,并作严格消毒,用手腕甩至35℃以下,以便下次再用和紧急待用,并作好测温结果的记录。

2、分析

所测罗平县大水井乡革来村正常山羊的直肠温度与腋下温度,其所测值比几年前某老师所测云南山羊值高,当时某老师所测云南山羊的直肠温度为39.00±0.20℃,而笔者所测得罗平县大水井乡革来村的黄山羊直肠温度为39.28±0.29℃。这可能与当地的气候、环境、所测时的环境温度、当季所给山羊饲喂饲料种类、饲养管理条件不同而存在的差异。根据所测的结果进行计算分析可得:12只山羊的直肠温度为39.28±0.29℃,腋下温度为38.26±0.78℃

经计算分析直肠温度与腋下温度的相关系数(r)为0.66,通过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其t﹦0.28,t>0.05,P<0.05,所以,差异显著。通过进行回归系数的计算,直肠温度设为x,腋下温度设为y,则byx﹦1.52,a为-21.45,则直线回归方程为y=1.52x﹣21.45。

3、讨论

山羊的正常体温提供了自身的各种生化反应,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体内酶的活性都会降低,甚至丧失,使新陈代谢发生障碍,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因此,体温相对恒定对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山羊健康的标志之一。临床上观察家畜体温变化常作为判断机体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

相关阅读

养蜂与农牧业生产的关系


蜜蜂是一种从野生状态经人类驯养后而成为家养的有益昆虫,它是群体生活的昆虫,经过人工饲养形成强大的群体,可为植物授粉,生产蜂产品。人类饲养蜜蜂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养蜂业是现代农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一、养蜂为人类提供了绿色的蜂产品

人类既是农牧业生产的主宰者,也是农牧业生产资料的创造者,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农牧业生产一直伴随着人类的进步。蜂产品(包括蜂蜜、蜂花粉、蜂王浆、蜂胶、蜂蜡、蜂毒和蜜蜂幼虫等)是人类营养最全面的食疗佳品和药品。养蜂获得的蜂产品既是极好的大众化食品,又是名贵的广谱性良药,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蜂蜜是蜂产品中开发较早的品种,包括山楂汁巢蜜、蜂蜜发酵饮料、蜂蜜醋、蜂蜜酸奶、蜂蜜粉、固体蜂蜜等。蜂王浆作为蜂产品中保健效果最显著的品种之一,所含的成分有利于动物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且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可用来制作抗衰老、抗辐射、提高免疫力等保健食品【。近些年来花粉保健品和食品在市场上有较快的发展,遍布全国,包括花粉原料产品、花粉制品和花粉复方产品三大类。蜂胶产品的开发包括蜂胶酒、蜂胶糖、保健茶、果粒膏、咀嚼片等。随着对蜂产品中营养成分和功能因子的认知,蜂蜡、蜂毒以及蜜蜂幼虫系列产品也被逐步开发出来。

二、蜜蜂活动维护了农牧生物多样性、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多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在生物多样性中,最重要的是植物多样性,有了种类繁多而丰富的植物资源,其他生物(动物、微生物)也就有了生存繁衍的食源、安全栖息场所和环境。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蜜蜂的传粉作用往往是被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珍稀濒危种子植物和农林经济作物的传粉生物学的研究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蜜蜂授粉行为对于保持食物的多样性以及对于维护自然界野生植物资源来说必不可少,对于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更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养蜂业的发展必然会缓解和改善我国正日趋遭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增加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三、蜜蜂授粉可实现农林作物的个体增殖

世界上与人类食品密切相关的作物有1/3以上属虫媒植物,需要进行授粉才能繁殖和发展。利用蜜蜂授粉可大大提高农林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已成为高效、优质、低消耗的现代化生态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尤其是现代化集约化农业中,蜜蜂授粉一方面节约了劳动力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则减少了化学物质的使用从而提高食品安全性,对环境具有保护作用。国内外大量研究与生产实践证明,通过蜜蜂授粉可使荔枝增产313~417%,温室油桃增产41.5~64.6%,西瓜授粉增产29.3~32.8%。经过我国蜜蜂授粉60多年的发展历程,对60多种农作物、经济林木、牧草等应用蜜蜂授粉技术进行了反复研究试验、示范推广,使蜜蜂授粉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四、蜂产品在农牧业中的应用

保鲜果蔬产品,蜂胶能在果蔬表面形成薄膜,阻止氧气进入,可减少活性氧的形成,降低营养消耗和蒸腾作用,抑制其水分散失和阻挡微生物的侵人;为畜禽提供营养价值高的饲料;预防和治疗动植物病虫害,利用蜂胶防治畜禽疫病,无污染、无残留,被称作农牧业中天然的绿色抗生素。蜂胶对治疗家畜口蹄疫、坏疽杆菌病、湿疹和伤寒病等有显著效果,特别对鸡伤寒沙门氏菌治愈率达97%阁。用蜂王浆预防和治疗奶牛不孕症,持久黄体,卵巢囊肿等生殖系统疾患,效果较好。在畜禽疫病流行季节,或饲养场内个别畜禽发病时,饲喂蜂花粉可有效地预防或治疗疾病。

五、展望

我国是世界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在o.7亿公顷的森林中,有许多能为蜜蜂提供优质蜜、粉的树种;在草原上,分布着品种繁多的牧草蜜源。中国应用蜂产品的历史悠久,目前其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都接近或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已形成了一个新兴和独立的行业,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农牧业的发展应当瞄准国内国际市场,追求特色、绿色、安全,通过农牧业产业链的延伸实现价值的增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蜂产品以其绿色、健康的形象,在食品、饮料、医药、化妆品、轻工、农牧业等行业中的应用与日俱增,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欢迎。

中山麻鸭


品种名称中山麻鸭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属蛋肉兼用型品种。主要分布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一带,如珠海、斗门、番禺、东莞、新会、南海、宝安等地,还分布于广州市郊区和肇庆地区。

外貌特征:体型大小适中,皮下脂肪较少。公鸭除头部、副翼羽和镜羽带绿色光泽外,其余羽毛均呈褐麻色。母鸭全身羽毛褐麻色,如麻雀毛色,故名。公鸭头与嘴稍大,颈粗大,颈上半截羽毛黑褐色带翠绿光泽(人称绿头鸭),体躯深长,胫粗短,带橙黄色。母鸭头与嘴稍小,颈细长,中间有一圈白色的颈环,体躯短而下垂,腹深广,似蕉蕾形。公母鸭虹彩均为褐色,胫、蹼橙黄色。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 平均体重:初生47克;30日龄259克;60日龄680克;90日龄1350克;成年公鸭1690克,母鸭1700克。平均半净膛屠宰率:90日龄公鸭83.40%,母鸭83.4%;100日龄公鸭85.2%,母鸭84.0%;120日龄公鸭86.1%,母鸭84.5%。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鸭平均开产日龄140天。平均年产蛋165枚,高者达200枚,产蛋高峰期在开产后的第二、第三年。平均蛋重70克,高者达80克。平均蛋形指数1.48。蛋壳白色。公母鸭配种比例1:(20-25)。平均种蛋受精率93%,平均受精蛋孵化率88%。公母鸭利用年限2-3年。

养山羊的利润与成本


山羊养殖主要成本为种羊引进和饲料成本,羊舍和基础设施投入不多,使用年限也较久。以80只种母羊和4只种公羊为例,所需成本约为18万左右,山羊繁育之后大约有200只育成羊,仅靠出售育成羊即可获得24万左右的利润,这还不包括羊绒的收益,所以养殖山羊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一、养羊成本

种羊的品种和质量直接影响到羊群的繁殖和日后的收益。山羊的饲料主要是嫩草、树叶等青草料,而且山羊对于饲养环境要求也不是很高,所以养殖山羊的成本较低。

1、引进种羊

母种羊80只500/只=4万元

公种羊4只1000/只=4000元

合计:4万4千元。

2、饲料成本

每只种羊每一天大约需要2斤左右精饲料,市面价每斤1元左右,84只种羊,一年的精饲料费用需要:84只2斤1元365天=61320元。除去精饲料,青草料是山羊的主要饲料,可以自己种植,成本相对较低,大约在3000元/年。

种羊所需饲料成本合计为:精饲料61320元+青草料3000元=64320元。

3、羊舍及基础设施羊舍,80只母羊以及4只公羊,还要加上繁育的羊羔和育成羊,总面积约在200㎡左右,

按200/㎡计算,200㎡120/㎡=2.4万元;

饲料和草料储存间40㎡80/㎡=3千2百元;

饲养设备及水电、医药费用6000元

总计:羊舍2.4万+存储间3200+医药水电设备6000=33200元。

养84只种羊,羊舍和基础设施成本为44000+33200=77200元。

结合以上,可以得出,养84只种羊,共需要成本:种羊费44000元+饲料费64320元+羊舍及基础设施费77200元=185520元。

二、利润收益

近几年,羊产品市场行情十分可观,不仅羊肉的价格有所上升,羊绒和羊毛制成的衣服等产品也深受大众喜爱,所以养殖羊的前景十分可观。

以84只种羊为例,假设可产出200只育成羊,目前育成羊市场售价为1200/只左右,每年出售育成羊可获利200只1200元=24万元。山羊的羊绒目前市面上售价也很高,羊粪也可作为果园和苗木的肥料出售。

柴达木山羊的养殖与管理技术


柴达木山羊在青海很多老百姓都在饲养,它适应高寒恶劣的气候的养殖,属于绒肉兼用型山羊品种,以生产高品质的羊绒而著称。国际市场上,高品位的羊绒直径要求在13至16微米之间,而柴达木绒山羊的羊绒直径在15微米以下,且粗细均匀,颜色洁白。由于羊绒在市场上交易时是以克论价的。因此,羊绒也被称之为软黄金.

柴达木山羊的养殖要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羊舍选择地势较高,南向斜坡,排水性好,宽敞向阳的地方。同时要交通便利,水电供应方便.当地及四周无疫病,远离其它动物饲养场及畜产品加工厂。羊舍要求冬暖夏凉,墙体用砖或金属铝板制作。屋顶用陶瓦,跨度7米左右,后墙高1.8-2.0米.脊高2.5-2.9米,前墙高1.3-1.5米,面积以成年羊每只1.5-2.0平方米计算。柴达木山羊除了可以放牧外,还可种饲草圈养,养殖户可以草料调配喂养,柴达木山羊喜欢吃青干草、青贮或农作物秸秆等。精料主要有谷物籽实、豆类籽实、粮油加工副产品(豆饼、抽渣、麸皮、粉渣、豆腐渣等)。饲草按每只绒山羊每天1.5千克干草或4.0千克青草的需求备足,精料按每只每年60千克准备。种植忧牧草.降低饲草成本,保障了柴达木山羊舍饲养殖的经济效益。根据养殖场规模.一般以10~20只柴达木山羊应至少种植1亩(667平方米)优质牧草,如hn-mc紫花苜蓿、hn-mc甜高粱、hn-mc黑麦草等。通过刈割运输、切碎、装贮、封窑,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饲料青贮,保证冬春季节柴达木山羊青绿多汁饲料的供应,每只羊应备有o3-05立方米的青贮饲料。

在饲喂时,要尽可能的做到饲草料的多样性.粗饲料可采取青干草、青贮、各种调制好的秸秆等搭配饲喂,精料根据粗饲料的不同及绒山羊生产性能与生理状况的不同随时调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添加剂应占20%-30%。一般日喂2-3次,按一定顺序投料饲喂,应先粗后精,采取干草、青草、青贮、氨化或散贮最后精料的顺序。草要铡短,鲜草应铡成5-10厘米,农作物秸秆铡成1-2厘米,或粉碎后经微贮、氮化后饲喂,青贮一般铡成1-2厘米长,精料要粉碎拌湿后饲喂。要给羊只足够的采食时间。日饮水2次,冬季减少饮水次数,并饮温水,夏季增加饮水数或自由饮水,保证饮水卫生清洁。上、下午各运动1次,采取自由运动或驱赶运动方式,每次o.5-1.0小时。

柴达木山羊的养殖应注意日常的管理,圈舍、草料槽丑饮水槽每天应清扫副拭干净.冬季暖棚应保留羊粪,每隔10-15天用百毒杀、3%-5%的来苏儿或2%火碱消毒1次。加强羊只营养,不喂霉烂变质饲草料,不饮冰冻及不卫生的水。

山羊痘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羊痘,也就是常说的羊天花,主要是由羊痘病毒入侵引起的,属于人畜共患的一种疾病类型。此病典型症状全身皮肤,尤其无毛处有特异性痘疹.山羊痘四季皆发,可经呼吸道、破损皮肤或黏膜、吸血昆虫叮咬传播等等。山羊痘的流行范围非常广泛,平均有6~8d的潜伏期,有典型羊痘、顿挫型羊痘和非典型羊痘三种,预防接种工作要注意找准注射部位、剂量准确等。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山羊痘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一、发病情况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的痘疹,典型的斑疹、丘疹,后变水泡、脓包和结痂的病理过程。继发全身感染者常因败血症而死亡,妊娠母羊易引起流产。
2014年7月以来,云南省盈江县平原镇、新城乡、勐弄乡等3个乡镇饲养的山羊发生疑似山羊痘病例,3个乡镇存栏山羊6642只,在短短几天内发病376只,发病率5.66%;死亡124只,死亡率32.98%。其中勐弄乡中山村彭某饲养74只羊并发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全群发病,死亡50只,死亡率达67.56%;新城乡新安村刘某饲养27只羊,全群发病,死亡15只,死亡率达55.55%,给盈江养羊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盈江县畜牧兽医局专门成立疫病疫情调查专家组,前往发病地区开展调研工作。
二、发病原因
养殖户对该病的认识不足,重养轻防,为该病的流行创造了条件。主要表现为:一是追求良种覆盖率,四处引种,不注重产地检疫,将携带病原的羊只引入而发病;二是片面追求养殖数量和规模,不注重科学饲养管理,造成羊群的抗病力下降而发病;三是该病没有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不接种疫苗,造成羊群对该病无免疫能力,一旦该病发生会迅速造成暴发性流行;四是供销流通渠道多,科学引种措施不健全,疫病监测及产地检疫、出入境检疫技术滞后,也给该病的病原营造了滋生蔓延的机会,造成疾病流行。此次山羊痘的发生,主要是养殖户从外县购买了携带病原的羊只而引起发病。
三、流行特点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绵羊、鸡和猪较为常见,虽然山羊、牛和马很少发病,但长途运输、气候变化、饲草缺乏和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都可引发该病。病羊或带毒羊为传染源,病毒主要存在于痘疱中。可经呼吸道感染,昆虫叮咬机械传播,也可经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首次在盈江发病,主要是从外县购买羊群到该县饲养且正直炎热的5月到6月份而引起发病,发病明显,全群发病,死亡率高达55.56%。也与盈江高温高湿的气候有直接的关系,传播快,流行区域广,对羊群危害大。

四、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平均为6~8天,病羊体温升高达41~42℃,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咳嗽、磨牙、呻吟,声音嘶哑,眼脸肿胀,有眼屎,流泪,有浆液或脓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从嘴唇开始出现病症,如眼周围、唇、鼻、乳房、外生殖器、四肢和尾内侧等毛短或无毛的部位出现红斑,1~2天后相继成为丘疹,症状明显于皮肤表面。3~4天后变成水痘,中央凹陷呈脐状,随后变成脓疮。孕羊易流产,继发全身感染者常因败血症而死亡。
五、防制措施
1.对症治疗,强心补液
(1)对症治疗:以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如清开灵(板蓝根)10毫升与青霉素240万国际单位肌肉注射,小羊减半;毒痘康每公斤体重0.1克,肌肉注射;毒疮5号+头孢噻呋钠肌肉注射;或氟苯尼考、盐酸林可霉素交替使用,每天两次,连用3天,防止感染。(2)强心补液:用5%葡萄糖250毫升、0.9%生理盐水250毫升加庆大霉素5毫升、维生素C5毫升静脉注射,增强羊的抗病力。
2.加强护理,精心饲养
对皮肤上有水疱、脓疱的应把它抓破,用生理盐水清洗、75%酒精消毒后涂上青霉素+敌百虫片(研成末);黏膜上的病灶,用0.1%高锰酸钾液或食醋冲洗后,涂搽碘甘油。给予柔软、适口性好的饲草和补饲适量的精料,圈舍及周围场地要认真消毒,做到精心饲养,降低死亡率。
3.对病死羊实行无害化处理
对病死的羊只实行深埋、撒上大碱(碳酸钠),严格执行“四不准一处理”的无害化处理原则。
4.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勿从疫区引进羊只。发生疫情时,划区封锁,隔离消毒,精心护理。对发病区或受威胁区的羊只要定期进行预防接种。

蜈蚣的种群关系特征


蜈蚣在野生状态下密度甚小,看不到相互排斥和相互干扰的种群关系。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密度大大增加,种群关系特征表现得就比较明显。

1.蜈蚣的群居性

在蜈蚣饲养密度较低的情况下,每一只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这时都能表现出种群个体之间和睦相处的友好关系,各自都在自己占有的空间自由自在生活。捕食时,各自都能得到自己所需的食物,没有什么冲突。尤其是在早春、晚秋刚起蛰和将要冬眠以前,由于蜈蚣的活动量减少,食欲降低,发生冲突的机会很少。这时的种群相处和睦。

雌蜈蚣产下卵以后抱卵孵化,当孵化到35~40天时,经过第3次蜕皮,幼体蜈蚣已呈乳白色,蛆虫状,长度已达5毫米,在母体的怀抱中已能蠕动。再后来,幼小的蜈蚣再经过2次蜕皮,幼体发育成体色灰黄,体节背板呈淡黑色,这时它们松散地集中在母体的腹面,雌蜈蚣仍然担负着护理幼蜈蚣的责任,警觉而敏感,谨防敌害侵食幼蜈蚣。这时,幼小的蜈蚣之间也能和睦相处,服从雌蜈蚣的管理、保护,很少散漫离开母体。

2.蜈蚣种群内的相互抑制性

当蜈蚣饲养密度过大,蜈蚣的活动范围缩小,行动受到限制、食物获得受到影响,就会产生种群内部的自疏作用,即通过种群内部的各种相互抑制现象,来降低种群的密度,达到新的平衡。蜈蚣的自疏作用包括以下几方面:

(1)相互干扰

这是一种被动的自疏行为,完全是由于密度过大而造成的。

一方面,蜈蚣在生活过程中,相互影响,拥挤碰撞,既影响正常的蜕皮、生长发育,也影响取食增重,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另一方面,雌蜈蚣在繁殖期间,因相互干扰也会影响情绪,会使受精卵的发育受到影响,产下的卵孵化率低,或孵出的幼小蜈蚣死亡率高,影响饲养蜈蚣的经济效益。正在抱卵孵化的雌蜈蚣因受干扰,就会爬走不抱卵,有的还会把卵吃掉,使繁殖失败。

(2)争夺食物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饲养密度过大,有时会造成食物供给不足,这时有的个体由于得不到食物而与已得到食物的个体争斗,产生互相夺食现象。有时为了夺得食物,个体之间打斗现象非常严重,有的个体会因打斗致残、致死。

(3)污染环境

这是一种间接的抑制反应。蜈蚣饲养密度过大时,它们能排出大量的粪便,加之吃剩下的食物残渣,大量堆积在窝内,这些粪便和食物残渣逐渐腐烂发臭。肮脏的环境可以迅速滋生各种病菌,病菌新陈代谢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的气体,污染环境,影响蜈蚣的生长发育。密度愈大,污染愈严重,对蜈蚣危害性就愈大,甚至造成饲养失败。

绒山羊养殖与繁育技术


绒山羊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我国内蒙古、辽宁,山西等地区有绒山羊的养殖基地。绒山羊顾名思义,主要以产绒为主,产肉为次,是山羊品种中价值较高的品种之一,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舍养的绒山羊显现出很多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养殖户的饲养管理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养殖业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因此,加强绒山羊饲养和繁育管理方面的研究对于广大养殖户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背景及动态

在我国对生态保护的大前提下,绒山羊的天然饲养环境发生了改变,而圈养的个体在生长和繁殖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以占产量达到39.8%的内蒙古绒山羊为例,近几年出现了显著的产量下降情况,这意味着需要通过技术实现对放养范围的弥补和通过更加高产高效的饲养和繁殖方式,提供更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就绒山羊日粮问题,国际上现在有很多种关于绒山羊日粮评价的指标,对绒山羊日粮中的能量、粗蛋白、钙、磷及精粗比等为指标,对其日粮的组成做了精细的规定。为了更好的提高其泌乳量、日增重、产绒量、绒的细度、繁殖率,为我国整体提高科学饲养绒山羊能力,提高养殖效益提供理论数据参考,为提高绒山羊对饲料的利用,促进各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绒山羊的饲养与繁育

1.绒山羊的饲养

1.1羊舍的构建

1.1.1羊舍的选址

考虑到绒山羊具有好动、喜欢攀爬、耐寒、不喜潮湿和高温等特性,喜欢干燥的环境,羊舍应该首先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段,而且同时需要保持干燥安静,背风向阳,光照充足且需配备换气装置,尽可能达到坐北朝南,从而让其得到更好的生长繁殖。

1.1.2羊舍的建设

绒山羊天性好斗,需要讲种公羊分开饲养,且每只的圈养范围保持在3到5平米之间,以防止相互打斗造成损失。散养区域,保证每15平米有一只左右的公羊,3只左右的母羊,以维持其足够的活动空间。未成年的公羊,30只为一个群体,成年的则以20只为一群体。羊舍的高度在3米左右比较合适,如若地域较为寒冷,则可适当加高至3.5米左右。

1.1.3羊舍的配套设施

首先,饲养槽,根据羊群的高度确定其高度,普遍保持在30至50公分之间采食口应当在20公分左右,长度根据具体需要确定,宽20公分左右,槽深至多20公分,以兼顾不同个头的绒山羊;然后,运动场则要有必需的降温和保温设备,防止温度超过最适温度。

1.2饲养管理

1.2.1种公羊的饲养管理工作

1.2.1.1考虑到种公羊好斗,好动的习性,其性欲较为旺盛,脾气暴躁,喂养时需将多种饲料(尽可能的多样)混合均匀,一般选用优质的青贮多汁的饲料、青干草、精饲料等。最好将青贮的玉米秸秆作为辅料,保证有充足的矿物质元素供应。在适当的时候供应适量的精科,饲料的搭配需切忌偏重,以至科学合理。

1.2.1.2饲养的方法:种公羊需要与其他公羊及母羊分开圈养,交由经验丰富的饲养员进行饲养,为了防止其因意外而受伤和维持其高性欲,以助于繁殖。

1.2.1.3活动:必须注意种公羊的活动能力,这直接影响到其繁殖能力,需要对其进行每天至少2小时的强制驱赶活动,锻炼身体机能,保持健康。

1.2.1.4交配:绒山羊的交配应该在人为控制下符合其自然天性的自然交配,每天最多两次,每周休息两天。如完全采用人工授精,则每天一次,每周休息两天。

1.2.2种母羊的饲养

1.2.2.1妊娠期:母羊在妊娠期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供应,保持充足的维持母体和羔羊生长所需的营养,这要求饲料的绝对新鲜和合理搭配,在妊娠后两个月内,这些需要特别注意。冬季需要做好保温和保证饮水的工作,保证通风,在活动中最好不要使其收到惊吓。

1.2.2.2哺乳期:同样,饲料的配比和保温工作必不可少,同时要注意更换干燥的垫草,以免出现炎症;对于对于性情温顺、奶水充足的母羊要供应干净的温水,在水中加入少量的食盐和麦麸,保持三天左右,饲料要以干草为主,不能喂养青贮多汁的玉米秸秆,防止消化不良。

产乳的高峰期大致在10-50天之间,15天左右后,母羊可以自行采食。60天后,可以饲以青贮饲料。

1.2.3羔羊的饲养

1.2.3.1初乳时期:羔羊在出生10天之内,喂乳的频率为1次/小时,20天之后,次数可以逐步减少,但需保证正午时分喂食一次,傍晚一次。30天后,即可与其他成年羊一齐喂养。

1.2.3.2饲料:羔羊在需要90天左右的肠胃发育,这期间不可进行反刍,对于粗纤维的消化能力较弱,需以少量的草料诱导使其开饲。

2.绒山羊的繁育

2.1概况:绒山羊是季节性多次发情的家畜,当生殖器官完全成熟之后,约为3-6月龄时,开始出现性活动迹象,成为发情,此时生长发育迅速且强烈,因此不易配种。

一般在羊羔达到成年体重的60%-70%时,可以开始配种,即出生后第一个繁殖季节,否则,需要在之后的第二个季节开始。

小公羊在3个月左右出现爬跨射精,此时需要筛选有种用价值的公羔,其他的进行去势,与母羊和母羔分开,一岁半左右的种公羊开始控制配种,两岁以上的,大量使用。留作种羊的羊羔,母羊可繁殖至9岁左右终止,公羊则只可至7岁。

2.2发情周期:母羊的发情周期大约在21天左右。

2.3发情持续期:每次发情所持续的时间被称为发情持续期,一般为24-28小时,母羊的第一次排卵后4-8小时可在输卵管内存活。

2.4发情鉴定:①外部观察法,母羊发情后食欲减退,反应敏感,且停止反刍,相互爬跨,咩叫摇尾。以上为初步发情征兆。

②公羊试情法,将公羊带上试情布,放入母羊群中,使其闻嗅母羊外阴,发情的模样会与之亲近,摇尾,接受爬跨,比例以1:20-30为宜。

3.绒山羊的培育发展

中国绒山羊占世界首位,但是,较低的产绒量提醒我们,我们需要大量且优良的绒山羊种羊,现在市场普遍看好种母羊,并已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良好的市场前景,势必引导更多的农牧民转向绒山羊的养殖,但我国现阶段绒山羊个产量仅有310g左右,改良的也不过500g,则急需通过更加普遍的高质量养殖,增加产能,同时也增加经济效能。

三、结语

良好且适当的环境,切实且有效的技术,优质且细心的工人,是高产能养殖的必要条件,通过对技术的高度综合革新,绒山羊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已经被人们所认知,但是如需要更加优厚的回报,我们就需要在这基础之上,根据具体情况,更加精细的对养殖的条件和配种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牛蛙的疾病诊断与预防


1. 调查访问

不管是养殖户本人还是生产管理者都应该了解调查访问,以便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调查访问的目的是了解牛蛙发病时及发病前的饲养管理情况、环境条件、病史和疾病的经过、发病数量及危害程度、采用过的预防措施及其效果等,然后将获得的材料进行综合的分析,为确定疾病的性质做好准备。例如,在刚移入新消毒的池中,牛蛙发生大量死亡,在了解是因为消毒池是用漂白粉消毒,我们就可以初步判定是药物中毒症,应立即移池,以防造成更多的损失。 2. 诊断方法 诊断方法有临诊诊断、解剖诊断、实验室诊断等,前一种与我们关系密切,我们应熟悉了解并尽可能的掌握,这对我们能及时了解病情,并能尽快控制病情是很有帮助的。而后两种一般需要专业人士,我们可以不用详细的知道,若用临诊诊断不能解决的就应立即找专业人士帮助解决。现在详细的介绍临诊诊断这个方法。 此种方法主要是在发病现场对蛙病进行诊断,其方法主要是用眼睛直接观察,有时也需要我们简单的动手操作。牛蛙由于大多数情况下呆在水里,且一般是白天趴在一处休息到了晚上才会很活跃,出来找食物,而且具有在低温下代谢低的特点,使蛙在开始生病的时候很难看出及诊断出病情。而随着病情的发展,病蛙才逐渐表现出让人容易察觉的病态表现,如精神状态不好,离开群体单独呆着,人站在它面前甚至故意用树枝打它反应不大或甚至不反应,身体颜色发黑,食欲下降或不吃食物等,这些外在表现是很多病蛙都有可能表现的,我们称它为症状,根据这一般的症状我们可对这全群的牛蛙进行观察,找出特别的表现,对病蛙作出初步的判定是何种病。一般检查步骤先是观察其精神是否有异常,行为与一般正常时候有什么不同,在水中或陆地上的姿势,体色变化等,接着仔细的检查病蛙的头部、口腔、眼睛、鼓膜、背部、胸部、四肢、皮肤是否有伤口,其颜色是否有变化,还有胸腹部的隆起程度、肛门是否脱落,能否看见体表寄生虫等。例如:在检查精神状态时,若抓住一只健康的蛙,它会伸腿挣扎,一放手就立即跳跃不见了。如果发现有蛙表现出烦躁不安,东爬西窜,有时还在水中打转,离群独居,则可能是肠胃炎的表现,进一步观察发现其身体变得瘫软无力,行动迟缓,体表暗淡,闭目不吃食,低头弓背伏于池边,腹部膨大并有红斑,肛门红肿,则可以基本确定是肠胃炎,也可做进一步的解剖加以确认。总之,根据牛蛙的种种症状表现,尤其是特殊表现,基本就可以做出疾病的判断。但若准确的诊断则需要配合病理解剖后组织切片等多种方法做进一步的检查。 3. 蛙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蛙类个体小,水陆两栖,发病的早期症状不易察觉。一旦发生疾病,由于饲养密度大,不但传染快,而且难于用药治疗,即不能像鸡那样一只一只地注射或灌药,或将药溶于水中让其在喝水过程中吃到药物,因而死亡率高。所以,蛙病的预防显得特别重要。 蛙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现象,它是蛙体、病原体和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表现错综复杂,因此必须采用综合预防措施,蛙病多种多样,病因也错综复杂,因此预防方法也多种多样,一种是平时的预防措施,如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生态环境、经常预防消毒等,另一种是发病时的扑灭措施,如及时切断病源和消除病因,合理地应用药物防治等,这两种就统称为综合防治措施。 4. 药物及添加剂的使用 药物使用不当也是导致牛蛙养殖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牛蛙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平常的预防工作,可以周期性的对养殖水体及周边场地(包括道路、水沟等)进行消毒,这样能较好地预防病菌的交叉感染,另外在饲料中定期添加部分添加剂如保肝类、健胃类、多维类等,适当的添加剂能增强蛙的免疫能力,从而降低牛蛙的发病率。许多养殖户对药物和添加剂的了解不多,在使用上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轻症下重药、多种药物混合、未按剂量使用、病急乱投药。这些问题会影响牛蛙生长,损害牛蛙的内脏机能,严重的会加剧牛蛙的死亡。因次,在牛蛙养殖过程中选择正规产品,投喂正常用量,正确的用药方法,不仅能有效的节约养殖成本,还会减少药物造成的伤害,并提高养成率。 既要增强蛙体抗病力,又要消灭体内外的病原体,还要创造优良的生活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预防效果。要达到上述结果,必须依靠科学的饲养管理。 科学的饲养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饲喂含营养丰富的全价饲料,二是创造优良的生活环境。 (1)饲喂营养丰富的全价饲料 能提供蝌蚪和蛙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这样就能使蝌蚪和蛙身体本身的防御能力大大加强了,因而能及早消灭进入体内的病原体,适应各种生活条件的突变,减少疾病的发生。但是,由于目前对蛙的营养需要还未研究得清楚,因此现在市面上生产的膨化颗粒饲料就不能完全保证提供所有的营养物质,所以在饲养过程中,一要细心观察蝌蚪的变态、蛙的生长及种蛙的繁殖状况,以此为依据进行饲料配方的调整;二要在投喂膨化颗粒饲料的基础上,适当投喂一些鲜活的动物内脏及活的小动物,以补充蛙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投喂的饲料除了要有丰富营养外,还要注意投喂的饲料要不变质、不发霉。因为腐败、变质、发霉的饲料带有不少病原体和有毒物质,会干扰、破坏蝌蚪和蛙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而带来疾病。此外,还应坚持定时、定位、定量投喂饲料,使蝌蚪和蛙养成定时进食、定点进食的良好习惯,同时防止蝌蚪和蛙贪食而造成伤食,影响身体的健康。 (2)搞好蛙场、蛙池的水陆环境 调控好水质和水温,为蝌蚪和蛙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能使蝌蚪和蛙处于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中生活,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和惊吓。 首先要切实做好蛙场、蛙池的绿化遮阴工作,保证有好的栖息之地。其次,要经常检查水质、水温,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池水能符合蝌蚪和蛙生长、繁殖所要求的各种条件,平时要及早发现问题,及早解决问题,不得拖延,不得马虎。①蛙场的建设必须符合防病的要求蛙场水源要求无污染,水质要达到国家淡水养殖的标准,有毒害的废水会影响蛙的身体健康,途经其他蛙场的水,随时都可能携带可能具有传染性病菌而危害到其他的蛙,因此蛙池之间要水系配套,进出水要分开,不能引用循环的水,否则会导致蛙病的迅速传播。②控制和消灭病原体蛙池的彻底消毒。在放养之前,水泥池需要清除池内的杂草、垃圾、石块、池周围的附生物等,消毒可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带水清塘消毒,药量为1%的漂白粉或10%的生石灰全池泼洒,杀死池中的水生植物及鱼类、水蛇等。泥土蛙池则要进行清洁整理,干池要挖出多余的污泥,修整池埂,铲除杂草与杂物,然后用药物消毒,杀死池中的野杂鱼类和病原生物等,也可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可在干池中留水5~10厘米的水用量是每亩3~5千克的漂白粉溶于水后全池均匀泼洒,一般5天后,其药性消失;或生石灰干池消毒,用量是5~70千克,兑水溶解全池均匀泼洒,若带水1米用量是100~150千克,兑水溶解全池均匀泼洒。一般10天后其药性消失,不急着用池子可以多等几天再放蛙进去。蛙体集中消毒。在种蛙引入、蛙分池或转池饲养、发病季节,转运或人工捕捉、蛙体表有明显外伤、健康蛙受到病蛙威胁等情况下,可对蛙体消毒,消灭附着于蛙体表面的病原体,防止疾病传播。蛙体消毒,一般采用药浴的方法。即用一定浓度的药物溶液浸泡蛙或蝌蚪一定时间。比较常用的方法是:3%~4%的食盐水浸泡15~20分钟,或用10~20克/立方米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30分钟,或用10~15克/立方米漂白粉溶液浸泡10~20分钟等方法。饵料必须清洁,腐败、变质的饵料不能使用。用于蝌蚪池水体的粪肥必须腐熟发酵后方可使用,以免病原体侵入。饲养用具亦要消毒,捕网用具、各种装蛙、装饵料的容器等均应经常清洗,并用漂白粉、高锰酸钾等药液消毒,用清水清洗后使用。③增强蛙自身的抵抗力选好蛙种,培育出好的蝌蚪,同时加强蝌蚪的饲养管理,保证幼蛙的质量;保证饲料的质量,不可用变质发霉的饲料,及时驯食,加强蛙的饲养,增强它们的体质,提高它们抵抗外界变化的能力;根据具体情况而饲养合理的密度,及时的分级分池,加强日常管理;耐心细心的操作,防止蝌蚪、蛙体受伤,防止病菌微生物通过体表伤处侵入体内。备注《牛蛙高效养殖技术一本通》

山羊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羊类养殖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节粮型畜牧业中,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家畜。养羊可解决人畜争粮的矛盾,还可调整膳食结构,提供丰富的肉食产品。羊类养殖可保证市场肉食品的供给,且在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流行特点

山羊链球菌病是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疾病,C群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病菌是主要的致病菌。此种病症可通过患病羊、呼吸道、蚊虫叮咬以及皮肤损伤等方式进行传播,严重危害山羊的生命健康。系统分析,不难发现羊与携带细菌羊是主要的传染源。另外,病死羊的尸体、羊毛同样可成为感染源。该病在利用呼吸道进行传播的同时,还会经皮肤损伤进行传播。当然,蚊虫叮咬也有利于感染病菌的传播。这种病症并无明显的季节性,但是冬春季节发病率明显高于夏秋季节。在冬春季节,气候较为寒冷,羊群抵抗力相对较低,导致此种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对于从未感染这种疫情的区域,如果发生这种疾病,将呈现出流行趋势,但是大部分区域表现为散在性发作。

山羊链球菌病临床表现有潜伏期、最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羊的临床症状并不相同。如急性期的患病山羊,患病阶段体温持续上升,精神不振,常表现呆滞、垂头状,不少患病羊还出现食欲减退与停止反刍的现象。病羊出现咽喉肿痛、颌下淋巴结肿大、呼吸困难以及咳嗽等情况。如果是怀孕的母羊感染这种疾病,阴门就会出现红肿,且存在先兆流产。通常在患病3天内死亡。慢性期的患病山羊,临床表现消瘦、发热、时有咳嗽、食欲不振等,不少羊关节存在发炎情况,病程相对较长。大部分病羊患病的时候普遍表现出目光呆滞、低头耷耳的状态,并且行动缓慢。

2.临床诊断

对于这种病症的危害性,需加强临床诊断,才能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在诊断患羊病情的时候,可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初步诊断。但为确诊病情还需利用实验室检查确诊。首先,实验室检查。将病死羊的内脏进行检验。通过检验可发现夹膜、双球状数个病菌相连存在。在此期间可进行试验,将病死羊的病理组织制作成生理悬浊液注入其他家畜体内。如果家畜在24h内死亡,检验发现与山羊体内病理组织相同,就可断定为山羊链球菌病。其次,鉴别诊断。在鉴别诊断中,发现山羊链球菌病很容易与羊炭疽、羊梭菌性痢疾、羊巴氏杆菌病混淆,非常容易误诊。羊链球菌和羊巴氏杆菌这两种致病菌引发的疾病,在临床上表现极为相似,唯有展开实验室检查才能够确诊。羊巴氏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链球菌是革兰氏阳性菌。与此同时,羊炭疽感染的病羊,肺部表现并无任何异常情况,而受到羊梭菌性痢疾感染的羊畜,脏器不会出血,同时也无高热表现。

3防治措施

为尽可能降低发病率,有必要为羊群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同时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避免引进外来羊群。如果必须要引进外来羊群,应做好检疫、防疫工作。

在日常养羊工作中,必须做好免疫接种工作,特别是疾病高发区域,免疫接种工作显得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于羊背部皮下接种注射羊败血性链球菌灭活疫苗。但是需注意,对于不同年龄段的羊,接种疫苗的剂量与方式并不相同。如果是出生时间尚不满3个月,应分两次注射。首次注射疫苗的剂量为3mL,再在6月龄的时候进行接种,剂量仍然是3mL,如果山羊出生时间超过半年,就可一次性注射SmL,免疫期限通常是半年。

在羊类养殖的过程中,如果发现羊感染链球菌,就应立即进行隔离处理,将羊圈中的粪便清洗干净。在放牧的时候需要将病羊进行隔离,避免病羊与健康羊群接触。处理病羊在防治该病时显得非常重要。

如果发现病羊,需展开药敏实验。根据药敏实验的最终结果,选择恰当措施治疗病羊,同时遵循抗菌、抗病毒的原则。对患病山羊肌肉注射头孢曲松0.2g/kg,每天2次。有效的治疗措施对防止病情蔓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结语

在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的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止出现漏诊与误诊的现象发生。做好疫苗接种和病畜处理,才能够有效抑制疫情的扩散,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0152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