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蜜源定地养蜂的几种模式

传统养蜂靠转地放蜂,追花夺蜜,获得养蜂高产。近年来由于运输费用上涨,各地对放蜂人雁过拔毛,转地放蜂风险加大,不少蜂农寻求定地养蜂模式。但定地养蜂突出的问题是蜜源不足,半年养蜂半年闲,还要喂糖。因此,人工种植蜜源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调整,不再限种老三样,并在全国推行生态农业,而蜜蜂授粉是生态农业的组成部分。同时国家在西部大开发也提出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这一切都为种植蜜源养蜂创造了有利条件。种植蜜源定地养蜂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一种养蜂模式,是充分开发资源,高度利用资源,更好地保护资源,培育资源,发展资源的养蜂模式。下面介绍几种种植蜜源定地养蜂的模式,供参考。

一、蜜源园式养蜂模式

江西省养蜂研究所在遂川县大坑乡进行科技扶贫时,创立了一种新型养蜂模式蜜源园式养蜂,即在扶贫村农民家的山地中划出一定面积,每户50~150 亩,在加强保护原有野生蜜源的基础上种植新的、高品质的、泌蜜量大的蜜源植物,形成一个能在多季节采蜜的高效蜜源植物园,以确保蜂蜜高产、稳产。降低饲养成本,减轻劳动强度,获得高经济效益。蜜源园式养蜂成了养蜂户家庭主要收入来源。

二、密山种植白瓜籽养蜂模式

黑龙江密山市,因境内有蜜蜂山而得名,它养蜂历史悠久,蜜源植物以椴树为主。从上世纪80年代引入白瓜籽以来,几个大农场和农户竞相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已成为该市三大经济作物之一(白瓜籽、人参、烤烟),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可容纳3~4万群蜂。白瓜籽流蜜涌,7月10日左右开始流蜜,8月5日结束,流蜜期20余天,每群蜂采蜜50 kg以上。白瓜籽蜜质好,适宜生产巢蜜。白瓜籽是南瓜的一种,种植白瓜籽必须配备蜜蜂授粉,经蜜蜂授粉后瓜个大,籽实,结瓜多,增产在30%以上。因此,密山市非常重视发展养蜂,成立了市养蜂协会,并吸引外省蜂场来采白瓜籽蜜,为白瓜籽授粉。浙江宁波蜂农虞纪浩来密山采白瓜籽蜜,看中密山种植的白瓜籽面积大,流蜜多,养蜂环境好,在密山落户,现养蜂超千群。

三、集安栽种刺槐模式

吉林省集安市主要蜜源仅有椴树,春末无蜜源,养蜂人将蜂群摆放到鸭绿江边,让蜜蜂飞过江到朝鲜采刺槐。由于鸭绿江江面宽,距离远收效不大。后来集安市为了发展养蜂和绿化需要,大量栽种刺槐,仅l0年功夫,刺槐林遍布城乡和山区,成为一大蜜源,结束了吉林省没有刺槐的历史。

四、生态农业养蜂模式

山东荷泽市牡丹区庞楼村农民庞须嗣栽种了l0 亩石榴,同时在园中种牧草,花期放蜜蜂,牧草养寒羊,羊粪施果园的生态农业模式。形成以花养蜂,以蜂授粉,以园种草,以草养羊,以羊造肥,以肥还园的良性循环。牧草也是蜜源,又喂羊又放蜂,年收入7万多元。石榴花期养蜂,生产的蜂蜜上乘,市场售价高,既增加养蜂收入,又代替了繁重的人工授粉劳动,大大提高石榴的坐果率,使昔日贫脊的土地,变成绿树成阴,花繁果硕,牧草遍地,蜜蜂飞舞,寒羊满园的生态农场。

五、云南昭通养蜂模式

云南昭通营造蜜源基地的方案是选择流蜜量大、蜜质好、固土力强、速生的蜜源植物,如油菜、紫花苕、苦刺花、刺槐、乌桕、女贞、黄荆条、白花三叶草、香薷、野苏麻、柃木、蓝花子、盐肤木、羊奶子、鬼针草、果树及瓜类。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利用定单农业在农耕区发展定地养蜂,种植南瓜、油葵、金银花、柑橘、猕猴桃;结合畜牧业改良草场,种植白色三叶草;结合土壤改良,在园间隙地轮耕种植紫花苕,结合发展白蜡虫生产,种女贞,结合发展倍蚜生产,种植盐肤木;高山区种植结构中,大量种植甜荞和蓝花子,可以生产大量优质蜂花粉和蜂王浆。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项目中,根据不同海拔高度、气候特点、坡度、土壤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营造蜜源基地。

六、平原养蜂种植模式

平原无山地,完全依靠大田种植蜜源,养蜂户可用自己承包地种植蜜源,或发动亲友、邻里协助种蜜源。大田种植的蜜源也不少,像油菜、大豆、棉花、芝麻、向日葵、紫苏、养麦、牧草(有十几种牧草均是蜜源)。种植蜜源也有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的例子,如吉林省长岭县的葵花,吉林省延吉市的紫苏(朝鲜族用紫苏做咸菜,紫苏籽可榨油)。长岭县还在报纸上登广告,欢迎养蜂户来采葵花蜜和芝麻蜜,吸引各地养蜂户为葵花授粉。平原地区除了大田蜜源外,还要在退耕还林地植树,在荒地、三滩地(河滩、沙滩、盐碱滩)上种树。在退耕还林地、荒地、三滩地等处植树,选用蜜源植物树种,如刺槐、椴树、果树等。平原地区还可大量种植白瓜籽,系一种经济作物,可形成产业化。

七、小转地模式

小转地指数小时或一夜能到达的地方。因距离近,情况熟悉,运费少,采完蜜可立即将蜂运回。假若本地蜜源不能满足需要,可以考虑小转地放蜂。例如,铁岭市有养蜂户100余户,饲养蜜蜂5000余群,本地春季只有刺槐,夏季无大宗蜜源,秋季有益母草和香薷。因夏季无主要蜜源,很多养蜂户转地至吉林采椴树,或到辽西采荆条。秋季可转至长岭县采葵花或内蒙采养麦。小转地是在近处乡镇,养蜂人要多走访和调查。

相关知识

寒地养蜂话春繁


春繁是一年的开始,只有搞好春繁,把蜂群培养强壮才能获得最好收益。

一、自然条件

北方地区3 月初惊蛰过后天气回暖,白天最高气温在8℃左右,蜜蜂有机会排泄,蜂群结束漫长的越冬期。然而,受到冷空气影响,气候多变,寒流频繁,3 月中、下旬气温常在0℃徘徊,夜间最低气温可降至-10~- 8℃,并有风雪天气。4 月5 日前后,山区朝阳处水郎花开放,但由于数量少,气温低没有多少利用价值。直到4 月20 日谷雨前后柳树开花,是第一个辅助蜜粉源。

二、蜂群特点

春季是寒地蜂群最弱的阶段,上年秋一个标准采蜜群,黄色蜂种越冬蜂有18,000 只工蜂,黑色蜂种也能达到15,000 只左右,即使正常越冬5 个多月,其体质和生理机能均有所下降,培育幼虫的能力由原来的3.14 降至1.1 左右,等到开繁时正常的蜂群基本能超过 10,000 只蜂,已是强群了。

三、应采取的策略
1. 晚开繁

天气不稳定是我国南北方早春共同特点,特别在高寒地区,昼夜温差较大给蜂群发展带来诸多不利。黑色蜂种具有节律陡的特性,在低温、无蜜粉源条件下不增加产卵量,寒潮时间稍长蜂王甚至停产,工蜂还会脱虫,只有蜂巢内出现子脾,工蜂的采集欲望才有所增强。低温时白天受阳光刺激频繁飞出,既加速越冬蜂老化,又加重了意外损失,表面上看蜂群很有生机,实际蜂群走向春衰。

晚繁殖工蜂可在排泄日至开繁日之间养精蓄锐,保存实力,待最佳时期到来时可充分发挥蜂王产卵力和工蜂哺育力,迅速度过交替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那么何时是最佳开繁日呢?

其实在黑龙江地区南北气候差异也较大,柳树最早开花日期不相同,因此掌握和了解当地气候、蜜源特点及规律来确定春季开繁日。具体而言,在当地柳树开花前20 天就是最佳开繁日。如果当地正常年份在4 月15 日是柳树开花,开繁日应确定在3 月25 日。之所以选择当地最早蜜源前20 天作为开繁日,这无论从物候还是蜂群生物学特性都有一定的道理,春分节气一过,北方阳光充足,气温升高,蜂群开始活跃,即使外界无蜜粉可采,只要群内蜜粉充足,蜂群繁殖积极性高能培育出高质量的子脾。

2. 蜂大于脾的格局

原则上蜂群越弱蜂大于脾的比例应该越大,每脾蜂应达到3,500 只。低于5,000 只蜂的蜂群应该合并或组成双王群。10,000 只蜂的蜂群应以1 张大蜜脾或2 张大半蜜脾、1 张大粉脾(不足应补喂)组成,这种蜂脾关系即使低温工蜂也不会结团,到柳树开始流蜜不必担心饲料短缺,蜂王产卵不会受到影响。

3. 饲料足

蜜、粉、水是蜂群生存的三大要素。常言道:饱暖蜂群壮。春繁喂水易被忽视,工蜂不仅用水调和饲料,而且用水来调控巢内温湿度,因缺水幼虫营养不良引发幼虫病。在柳树流蜜前实施巢门喂水,既减轻了采集蜂的劳动强度,又减少意外死亡。当气温稳定,外界蜜粉源出现时在蜂场设公共喂水器确保工蜂不采受污染的水。

4. 适当保温

寒地春繁适当保温不是画蛇添足而是雪中送炭。人为地帮助蜂群抵抗外界不利因素,确保蜂子在温饱条件下发育生长,不仅抗病力增强,生命力也增强,蜂群减少体力和饲料消耗。

5. 治螨

开繁前用粉剂或水剂治螨药治螨1~2 次,可将蜂螨的寄生率降至最低,确保当年蜂群不受螨害。

6. 场地及蜂箱消毒

定地蜂场,在蜂群摆放前洒生石灰消毒,蜂箱用碱水洗刷,要更换消过毒的巢脾,可有效地预防春繁期间幼虫病的发生以及爬蜂的出现。

总之,只有给蜂群营造一个最佳生存环境就能达到预期的繁殖效果。

种草养鹅的几种模式


鹅是草食家禽,养鹅的效益一在饲养技术上,二在饲草上。良好的饲养技术加上充足的优质饲草是养鹅取得成功的关键。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种草养鹅的几种模式。

种草养鹅要根据当地地域条件制订计划,可人工种植一年生牧草和多年生牧草相结合,以提高单位面积的载禽量。饲养规模的确定要因人、因地制宜。初养户的规模不宜过大,一般种草4~5亩,年养鹅量1000~1500只。文化水平较高,有一定饲养经验,家庭劳动力较充裕的养殖户可种植9~10亩牧草,年养鹅3000只左右。而条件成熟、饲养经验丰富的养殖户可以创办种草养鹅示范园区,年养鹅数量可控制在2万~5万只。在饲草利用上坚持割草喂饲,以提高单位面积载禽量,并做到适时刈割,适度留茬,以利再生。另外,饲喂仔鹅需嫩草,刈割间隔期宜短;而青年鹅消化能力强,可待牧草长到30厘米左右再进行刈割。每次刈割后还要适当多施肥,做好田间管理,以提高牧草产量和品质。
1、林间种草模式
随着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很多地方的树林种植面积越来越多,利用林间种草养鹅也成为农民致富、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间作牧草的林间其株行距以2米×3米为宜,每公顷种树1650株左右。林间间作的牧草品种有鲁梅克斯、苜蓿等。每亩每年可养鹅两批,每批60~70只。
2、玉米地种草模式
“草—鹅—鲜食玉米”生态农业模式的优越性打破了传统的“稻—麦”轮作种植方式,实行“草—鹅—鲜食玉米”种、养结合模式能够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该模式就是根据市场需求,规模生产无公害的鲜食玉米和鹅,并将玉米秸秆和鹅粪进行肥料化利用。鲜食玉米生产实行分期播种,均衡上市。种草养鹅利用鲜食玉米生长后期田間良好的温度和湿度等自然资源,使套种的牧草早播种、早出苗、早利用、多养鹅,达到免耕种草养鹅、省工节本增收的目的。

3、果园种草模式
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山地开发得到了大力发展,果园规模日益扩大。由于果园的林间隙地大,种草养鹅不仅是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使果牧结合,相得益彰。一只鹅一年所产生的鹅粪含氮肥1000克、磷肥900克、钾肥510克,如果按每亩牧草养20只鹅计算,就相当于生产氮肥20公斤、磷肥18公斤、钾肥10公斤,施入果园既提高了土壤的肥力、促进果树生长,又节约肥料、减少投资。另外,果园种草养鹅,鹅舍可建在果园附近,一般离村庄都较远,从而减少了疾病传播的机会,有利于防疫。果园种草养鹅,一般选用黑麦草,也有选用苜蓿、三叶草的。某生猪养殖场,在养殖场后山利用10亩果园套种苜蓿养鹅1200只试验成功,平均每只鹅获利7.8元,而食野草的鹅每只仅获利5.62元。往年在果园套种花生、黄豆等,每亩年收入为200~300元,而套种苜蓿养鹅,每亩年收入近千元,有效缓解了果园投入,提高了果园经济效益。
林间、果园、鲜食玉米套种的种草模式发展养鹅业,是利用闲置土地的一种有效方法,种草养鹅的好处是可以扩大养殖规模,减少外出割野草或者赶鹅放牧的时间,可节省劳动力。由于种植的牧草品质远比野草优良,营养成分丰富,鹅食用后增重快,又节省饲养成本。种草养鹅还减少了鹅在放牧过程中被致病菌侵入的机会,鹅采食以青草为主、饲料为辅,减少了农药的污染,所以在生长过程中不需饲喂大量的药物,减少了成本投入。

养蜂放牧的方式和转地饲养管理方法


养蜂的综合经济效益是养蜂生产活动最终经济效果的体现。从群纯收入、每百元产值的物质费用和生产成本、每一劳力的净产值以及每一养蜂工日的净值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经济效益结果的比较是最全面、最客观,最能说明不同饲养方式所取得的经济效果不同。

当前养蜂放牧的方式有大转地、小转地、定地三种。定地饲养是指蜂群基本上在固定的蜂场饲养,但有时也将蜂群转移到附近有蜜粉源的地方采蜜或进行繁殖蜂群。大转地饲养是跨省界,将蜂群长途运输到上千公里以外的主要蜜源植物地区,从事养蜂生产。小转地饲养是在定地养蜂的前提下,为充分利用蜂场几十、几百公里范围内的短途转地饲养。

实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转地饲养,能让蜂群在一年之内,连续赶采多个大蜜源,增加蜂产品产量和蜂群的繁殖,战胜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但是各项开支大,风险也大。长途转地饲养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和有组织地进行,大转地养蜂不仅要支出大笔的运费,人工费用相对也较多,自然成本就高。

定地养蜂的产量高,因为定地养蜂比较容易做到常年保持强群,特别是花粉充足的地方,常年保持强群,王浆高产的优势更为明显。同时定地养蜂节省了一大笔运输费,人工费用也较少,但是不能充分利用蜜源资源。小转地养蜂既能充分利用蜜粉源,又没有大转地养蜂的费用高,所以每劳力的净产值较多,蜂蜜、蜂王浆、蜂蜡和蜂胶等产品的成本都较低。而且以小转地饲养亏本的蜂场最少,而定地最多,大转地居中。通过对产量、产值的比较,生产成本的比较,经济效益的比较,在当前养蜂存在诸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为了使养蜂生产有较多的盈利,采用定地结合小转地的方式饲养比较合适,有利于发展蜂群的生产潜力,开展多品种生产,风险也比较小。在有多个连续大蜜源地区,也可定地饲养,在养蜂的同时抽空从事别的农副业生产。转地饲养的管理措施是:

1.落实场地

对某一地方经过实地考察以后,了解到该地主要蜜源植物的种类、面积、开花时间、气候情况以及历年到该地放牧蜂情况和蜂蜜产量以后,提前落实摆放蜂群的场地。

2.调整蜂群

转地前,对蜂群群势进行适当调整,重新布置蜂巢,固定巢脾,使蜂巢便于空气流通,以保证运输途中的安全。

(1)调整群势

蜜蜂多、子脾多的强群,在运输期间由于空气流通不畅,最容易被闷死。在转地前,把强群过多的蜜蜂和子脾调整给较弱的蜂群,使继箱群保持12~15框蜂,6~8个子脾。巢箱放7~9个脾,继箱放5~7个脾,每个脾上有七八成蜂。在转地前一周左右,从强群提出带蜂或不带蜂封盖子脾补给弱群。临起运前夕,在蜜蜂大量飞行时,可以把强群原位置换上弱群,让强群的飞翔蜂飞入弱群。也可以在傍晚将强群的纱盖连同聚集的蜜蜂与弱群的纱盖对调。7~10框蜂的平箱群,可以临时加上一只空脾继箱。

(2)调整蜜脾

转地前根据群势留蜜脾,继箱群选留2个封盖蜜脾,平箱群选留一个封盖蜜脾,放于巢箱内的外侧。同时抽出没有哺育过蜂子的新巢脾,特别是新的蜜脾和未封盖的整框蜜脾,防止新脾断裂和坠毁。此外还要调整粉脾,双王群往往缺乏花粉,可抽补花粉脾。

(3)加水脾

在盛夏运输途中消耗水分较多,包装前给每群一个灌上清水的脾,放在继箱内巢脾的外侧。

(4)巢脾的排列

各类巢脾的排列,要有利于蜂群的生活和通风,使巢箱和继箱都有相当的空间,便于蜜蜂空气流通。春季气温较低时,群势也不强大,对蜂巢可以不作大的调整,子脾仍放在中央。高温季节,群势强,将子脾和空脾分放在上下两箱体内,在一侧两侧或者中央留有空间。

3.蜂群包装

主要是使巢脾固定,不摆动,将巢箱和继箱连接起来,最好用巢脾固定器将巢脾固定。亦可用长40毫米、宽15毫米、厚12~15毫米的木条(框卡)卡在各巢脾之间。外侧加隔板,用铁钉固定。连接巢箱和继箱的方法有多种。用竹板连接省钱,但损害箱体。方法是:用4块长200毫米,宽20~25毫米的竹板钉在蜂箱的前后壁呈八字形。使用箱外包装器或者打包机,用塑料带子把巢箱、继箱和箱盖连接在一起比较方便。如果巢箱和继箱没有纱窗,必须使用铁纱副盖,以保证通风。将铁纱副盖钉在继箱上。打开箱盖上的通气窗。最好用麻绳将蜂箱绑扎,便于搬动。傍晚,当蜜蜂大部分进巢时,喷烟或者喷水驱赶蜜蜂进巢,然后关上巢门。最好使用铁纱巢门。

4.装运蜂群

装运过农药,有毒化学品的车、船不能装运蜂群。公路使用卡车,江河使用船在夜晚运输蜂群比较安全。短途可使用胶轮手推车。蜂箱门朝后,使巢脾与车厢平行。养蜂人员必须随蜂押运,以便及时处理特殊情况。蜂群运到目的地,及时把它们搬到场地,分散摆好,向巢门喷一些水,然后打开巢门。次日检查蜂群,整理蜂巢。

肉鹅的体重侧定


体重是肉鹅的实际重量,其各生长发育阶段都需要称体重。一般是称初生体重、30日龄、90日龄体重。鹅的成年体重在12 月龄称重,母鹅的开产体重在鹅群日产蛋率达到5%时称重。

称体重时鹅群往往受到惊扰,造成应激反应,频繁称重会影响正常体重,甚至形响生长发育。所以,大群饲养一般抽测群体量的5%-10%即可。

称体重一律在鹅空腹状态下进行,一般在早晨饲喂前,或断水、断料6小时后进行。为防止称重时鹅挣扎,引起称重不准确和鹅体受伤。最好采用专门设计的称禽漏斗秤(用镀锌铁皮自行制作)。称重时先将鹅头放入漏斗的下口,双脚倒露在漏斗的上口处,翅膀被漏斗的周壁围住,不能挣扎。应用此法放进、取出鹅时都很方便。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2890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