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虫寻]

[学名]: Charybdis japonica
[资源名称]: 日本[虫寻]
[外文名]: Japenese stone crab
[别名]: 铁夹蟹、石蟹
 
[形态特征]:
 
头胸甲呈横卵圆形。额稍突,分6锐齿,前侧缘拱起,包括外眼窝齿在内共有6锐齿。螯足粗壮,不甚对称,长节前缘具3壮刺。腕节内末角具一壮刺,掌节厚,外内面隆起,背面共有5齿。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山东  [原产地区]:烟台  
[气候带]:暖温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本虫寻属近岸种类,生于低潮线,有水草或泥沙的水底或潜伏石下。移动性小,生长快,且繁殖期长,可多次产卵。日本鲟较耐低温,寒冬季节水温低时,基本处于休眠状态。

 
[性别类型]:异体 [品种特性]:高繁殖力
[食性]:杂食性 [底质类型]:砂质
[栖息水层]:底层
[生活方式]:自由
[资源类型]: [主要用途]:食用,药用与保健

相关知识

日本魣


[学名]: Sphyraena japonicua
[资源名称]: 日本魣
[外文名]: Japanese barracuda、snock、Sea pike(s)
[别名]: 日本金梭鱼
 
[形态特征]:
 
背鳍Ⅴ,Ⅰ-9;臀鳍Ⅱ-8;胸鳍13~14;腹鳍I-5;侧綫鳞118~123。 体延长,近圆筒形,背绿微凸,腹部圆形。体长为体高6.9~8倍,为头长2.8~3.2倍。 头尖长,背视三角形。头长约为吻长2.1~2.2倍,为眼径6.1~6.5倍。头顶自吻至眼间隔处具二对纵嵴,中间一对较明显,止于眼后头部。吻长而尖突,为眼径3.1~3.3倍。眼大,高位,眼径小于吻长,距鳃盖后缘较距吻端为近;眼间隔宽,约等于眼径。鼻孔2个,前鼻孔小,圆形;后鼻孔较大,具一薄膜。口前位。口裂大,略倾斜。下颌突出。两颌及腭骨均有牙。上颌前端有二对犬牙,后方的-对尖锐粗大,两侧各为一列绒毛状细牙。下颌前端有一犬牙,两侧前部牙细密,后部牙侧扁而尖,排列稀疏,6~7个。腭骨具一纵行尖锐大牙。舌狭长,游离,位于口腔的中部。鳃孔大;鳃盖膜不连于峡部。鳃盖条7。假鳃发达。 前鳃盖骨后下角光滑,圆形,鳃盖骨后上方有一扁棘。鳃耙退化,只在第一鳃弓下枝具一细长鳃耙。 体被小圆鳞,头部在眼后两侧皆被小鳞。第二背鳍、臀鳍及尾鳍,被有小鳞。侧綫发达,约位于体侧中部,后端伸达尾鳍基底。 背鳍2个。 第一背鳍具5鳍棘,起点前于腹鳍起点,距眼后缘约与第二背鳍起点相等,第二鳍棘最长,各鳍棘可纳入背沟中,第二背鳍和臀鳍相似,具10鳍条,起点前于臀鳍起点。臀鳍具2鳍棘,8鳍条,起点与第二背鳍第四鳍条相对。胸鳍短小,鳍端不达腹鳍。腹鳍腹位,尾鳍分叉。 体腔中大,腹膜白色。肠粗短,管状,少弯曲,其长不及体长之半。 胃大,囊状。幽门盲囊发达,分布于肠之一侧,形成前后二群,共有盲囊20余。肝中大,分为左右二叶。鳔大。 背侧部暗褐色,腹部银白;背鳍和胸鳍淡灰色,尾鳍晴褐色。
 
 
[原产国家]:中国[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南非,印度尼西亚,中国南海、东海,朝鲜,日本。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喜欢在开放水域较为近岸的地区活动,单独或小群数一起活动。属掠食性鱼类,游泳能力强、速度快,活动范围广,无固定的栖所环境。

 
[性别类型]:异体 [品种特性]:其它
[食性]:杂食性 [底质类型]:岩礁
[栖息水层]:中上层
[生活方式]:自由
[资源类型]: [主要用途]:其它

日本扁鲨


中文名称日本扁鲨

拉丁名称Squatina japonica Bleeker

英文名称Japanese monkfish, Japanese angel shark, canopy shark, angel-shark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软骨鱼纲

拉丁纲名Chondrichthyes

中文亚纲名板鳃亚纲

拉丁亚纲名Elasmobranchii

中文目名扁鲨目

拉丁目名Squat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扁鲨亚目

拉丁亚目名Squatinoidei

中文科名琵琶鲨科

拉丁科名Squatinidae

中文属名琵琶鲨属

拉丁属名Squatin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东海、黄海。

形态特征
眼背位,无瞬褶。喷水孔大,位于眼后。鼻孔前位,前鼻瓣具2扁平皮瓣,后鼻瓣具1平扁半环形薄膜。口宽大,亚前位,唇褶发达。上下颌齿同型,细长单齿头型,多行使用,腹鳍宽大,接近胸鳍。本种内鼻须末端分枝,胸鳍外角几等于直角。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繁殖习性
卵胎生。

日本须鳎


中文名称日本须鳎

拉丁名称Paraplagusia japonica [Rhinoplagusia japonica] (Temminck et Schlegel)

英文名称Japanese tonguefish,black tongue fish,black cow tongue

异名箬鳎鱼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鲽形目

拉丁目名Pleuronec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鳎亚目

拉丁亚目名Soleoidei

中文科名舌鳎科

拉丁科名Cynoglossidae

中文属名须鳎属

拉丁属名Paraplagusia Bleeker,1865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我国见于南海、东海,钱塘江。

形态特征
背鳍条109-112。臀鳍条84-90。侧线鳞106-1O7。脊椎骨47。

体长为体高的3.9-4.40倍,为头长的4.10-4.80倍。头长为吻长的2.1O-2.50倍,为眼径的9.60-10.50倍,为眼间距的9.80-12.5O倍。

体侧扁,舌状,背腹缘略凸。头中等大。吻钩发达。口小,下位,口裂半月形,左右不对称。有眼侧两颌无齿,无限侧两颌有细齿。有眼侧的唇缘有穗状小须,下唇缘小须较为发达。无眼侧的唇缘无小须。眼小,位于头右侧,上眼较下眼位略前。眼间隔窄,其间被小栉鳞。有眼侧鼻孔二个,位于眼的前方,无眼侧鼻孔2个。鳃孔窄。鳃盖膜相愈合,不与峡部相连,鳃耙退化。有眼侧被小栉鳞,无眼侧被小圆鳞。有眼侧有侧线3条。

背鳍和臀鳍均与尾鳍相连。背鳍始于眼的前方。臀鳍始于鳃盖后缘下方。无胸鳍。有眼侧腹鳍与臀鳍相连,无眼侧无腹鳍。尾鳍尖形。

有眼侧体呈褐色,并散有深褐色斑,无限侧体为白色。

生活习性
入河口近海底层鱼类。

海水/淡水/咸水生。

日本鳗鲡


中文名称日本鳗鲡

拉丁名称Anguilla japonica Temminck et Schlegel

英文名称Japanese eel

异名青鳝、白鳝、鳗鱼、鳗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鳗鲡目

拉丁目名Anguilliformes

中文亚目名鳗鲡亚目

拉丁亚目名Anguilloidei

中文科名鳗鲡科

拉丁科名Anguillidae

中文属名鳗鲡属

拉丁属名Anguilla Shaw,1803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沿海及沿海江河,辽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闽江和珠江水系,海南岛,台湾。

形态特征
体长为体高的16.0-20.7倍,为头长的6.9-7.8倍。头长为吻长的4.4-5.5倍,为眼径的10.7-13.7倍,为眼间距的4.8-6.0倍,为胸鳍长的2.9-3.4倍。脊椎骨108-110。身体细长,前部近圆筒状,后部稍侧扁。头长而尖,约等于或稍大于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的垂直间距。口较大,端位,口裂后端仲达眼后缘,上下颌具细齿,唇厚,为肉质。眼很小,位于口角之上方。鳃孔小,位于胸鳍基部下方,左右分离。侧线完全,鳞细而长,隐藏于表皮内。背鳍很低且长,其起点至尾鳍基部为至吻端距离的2.2倍左右,后端与尾鳍相连。脚鳍短圆,位于体侧正中,贴近鳃孔。无腹鳍。臀鳍低而长,与尾鳍相连,尾鳍末端较尖。鳔1室,较小,壁厚,有一管沿其腹面通至食道。胃有盲囊。体腔膜白色。体背部暗褐色,腹部白色,无斑点。

生活习性
鳗鲡是一种降河性洄游鱼类。每年春季,有大批幼鳗(也称鳗线)成群自海进人长江口。雄鳗通常就在长江口成长,而雌鳗则逆流上溯进入长江的干、支流和与江相通的湖泊中,有的甚至跋涉几千千米到达长江的上游各水系,如金沙江、岷江、嘉陵江地区。它们在江河湖泊中生长、肥育、昼伏夜出。到了一定的年龄(成熟年龄约5-8年),在秋季又大批降河,游到长江口会同在长江口一带的雄鳗继续游到海洋中进行繁殖。

常在夜间捕食,食物中有小鱼、蟹、虾、甲壳动物和水生昆虫。也食动物腐败尸体,更有部分个体的食物中发现有高等植物碎屑。摄食强度随水温升高而增强,一般以春、夏两季为最高。池养的鳗鲡在盛夏摄食强度降低。

海水/淡水/咸水生。

繁殖习性
鳗鲡的性腺在淡水中不能很好地发育,更不能在淡水中繁殖。在淡水中生活的雌鱼。性腺发育停留在早期阶段,在2-4月间,45.0厘米以下的鳗鲡往往连精,卵巢也难以区别。5月间在波阳湖捕获的鳗鲡,体长45.0厘米以上的个体,雌鱼卵巢为Ⅱ期,卵巢外缘呈锯齿状分叶,透明无色。只有个别个体的卵巢可发育到Ⅲ期。雌鳗鲡的性腺发育成熟是在降河洄游入海后才得以完成。但鳗鲡在太平洋什么区域产卵,现在还不太清楚。卵孵出后成为一种全体透明的柳叶状的仔鳗(叶状鳗),漂流于暖流海面以下,以浮游生物为食。经过变态发育最终成为鳗线,主动游向近岸寻找河口,钱塘江的三江口即以产鳗线著名。

日本须鲨


中文名称 日本须鲨
拉丁名称 Orectolobus japonicus Regan
英文名称 fringe shark, Japanese wobbegong, Japanese carpet shark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软骨鱼纲
拉丁纲名 Chondrichthyes
中文目名 须鲨目
拉丁目名 Orectolobiformes
中文科名 须鲨科
拉丁科名 Orectolobidae
中文属名 须鲨属
拉丁属名 Orectolob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头平扁宽大,吻短而钝,口宽大,亚前位,唇褶发达。头侧具一系列皮瓣。喷水孔中大。眼小狭长,齿上下颌同形,前后异形。鳃孔狭小位于胸鳍基底上方。眼上方无乳突,喉侧无颇须,鼻瓣分枝简单。

日本尖牙鲈


中文名称 日本尖牙鲈
拉丁名称 Synagrops japonicus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鲈形目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科名 鮨科
拉丁科名 Serranidae
中文属名 尖牙鲈属
拉丁属名 Synagrop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Ⅸ,Ⅰ-9,臀鳍Ⅱ-7,胸鳍15~16;腹鳍I-5,尾鳍17。侧线鳞27~29。鳃耙2~4+13~15。
体长为体高3.5~4.3倍,为头长2.8~3.1倍,头长为吻长3.8~4.8倍,为眼径2.9~3.7倍,为眼间隔3.3~3.8倍。尾柄长为尾柄高2.2~2.4倍。

体长椭圆形,侧扁。头大,头长大于体高。眼大,侧上位,靠近吻端。眼间隔较窄,圆凸,具骨质棱线。鼻孔2个,相距甚近,皆位于眼前上方。口大,倾斜,下颌稍突出。上颌骨不蔽于眶前骨下,其后端达眼下方。两颌、犁骨及腭骨均具绒毛状牙,上颌前端内侧有2大钩形犬牙,下颌每侧有犬牙4个,第一与第二犬牙较小,紧相邻,第三与第四犬牙较大,互相分离,下颌前端有2小圆锥形牙。前鳃盖骨后缘平滑,下缘有细弱锯齿,鳃盖骨无棘。鳃盖条骨7。鳃盖膜分离,不与峡部相连。鳃耙细长。

背鳍2个,分离;第一背鳍鳍棘细弱,其第一鳍棘甚短小。第二背鳍前有l鳍棘,其余为鳍条。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其前有2个鳍棘。胸鳍长而低位,末端达臀鳍起点前。腹鳍较小,位于胸鳍基下方,具1强棘,鳍棘外缘具锯齿。尾鳍分叉。

液浸标本体为黑褐色,头及体背缘色较深,腹部较淡。各鳍膜边缘黑色。

日本肌蛤


中文名称日本肌蛤


拉丁名称Musculus japonica

中文门名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Mollusca

中文纲名双壳纲

拉丁纲名Bivalvia

中文亚纲名瓣鳃纲

拉丁亚纲名Lamellibranchia

中文目名贻贝目

拉丁目名Mytiloida

中文科名贻贝科

拉丁科名Mytilidae

中文属名肌蛤属

拉丁属名Muscul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暖水性种。广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如日本、朝鲜及东南亚等地。仅见于潮下带,自水深10-100米以内的浅海底较普遍。底质多为泥沙、软泥、沙质泥或碎壳等。

形态特征
贝壳稍小或中等大小,一般壳长36毫米,高14毫米,宽9毫米。壳质薄、韧;壳较扁平,细长形。壳顶略凸,细圆;自壳顶至中腹缘有一条不很明显的隆肋。壳表呈黄绿色,有时略显浅红色;壳前端有少数放射纹,中部无,后背部有许多紫色和白色放射纹。贝壳内面色浅,略具光泽,并有壳表透过的红褐色花纹,肌痕不明显。铰合部窄,沿铰合线全长及其后方有一列小锯齿。韧带细长,浅褐色。外套缘厚,具圆球形触手,并具褐色素。水管稍呈管状;两闭壳肌不等。足丝软,胶状、较发达。

生活习性
海(水)生。

日本犀鳕


中文名称 日本犀鳕
拉丁名称 Bregmaceros japonicus
英文名称 Japanese codlet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鳕形目
拉丁目名 Gadiformes
中文科名 犀鳕科
拉丁科名 Bregmacerotidae
中文属名 犀鳕属
拉丁属名 Bregmacero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1,57,臀鳍60,胸鳍18,腹鳍6,纵列鳞84。
体长约为体高的8.9倍,约为头长的7.4倍;体高约为体宽的1.7倍。头长约为眼径的3.5倍,约为吻长的4倍。

体延长,侧扁,背腹缘几平直。头小,吻短,端部钝圆,约等于或小于眼径。眼侧位,大而圆形,上半部被脂眼睑,眼间隔宽而圆突,大于眼径。鼻孔2个,位于眼前上方,前鼻孔椭圆形,后鼻孔裂缝状。口大,端位,口裂稍斜,两颌约等长,上颌骨后端约伸达瞳孔后缘下方。牙细小,尖形,上下颌牙2~3行,上颌外侧牙和下颌内侧牙稍扩大;犁骨牙小、不明显,腭骨及舌上无牙。舌大,圆形,游离,前端几伸达口腔前方。鳃孔宽大,左右鳃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7。无假鳃。鳃耙短小,针状。

体被薄的圆鳞,近似圆钝五边形,易脱落。头部完全无鳞。腹部由腹鳍基底至肛门处为一浅沟状的无鳞区;腹鳍基底前方也裸露无鳞。侧线未见。

背鳍2个,第一背鳍为一丝状延长鳍条,位于后头顶部,鳍端几伸达第二背鳍起点,平放时纳入于背沟中。第二背鳍延长,前部鳍条高大,中部鳍条低弱;后部鳍条又变高大,但总不及前部鳍条发达,后部鳍条边缘圆形。臀鳍与背鳍相似。腹鳍喉位,由6平扁鳍条组成,基部互相交迭,外侧3鳍条延长,伸达臀鳍中部,里侧3鳍条短小,平放时鳍条前部纳入于腹沟中。胸鳍宽短,稍大于吻后头长,基部上方具1黑色皮膜。尾鳍浅凹。

 体暗灰色,背部黑色,头和躯午的下半部银白色,各鳍基本暗色。
生活习性 洄游于近海及开放水域中、上层的小型鱼类。一般栖息深度在20-30公尺以内,最深可达300公尺,喜结群洄游。以浮游生物为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4008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新疆伊犁鹅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