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肉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春季来临天气渐渐转暖,由于鸡舍经历了一个延长的冬季,鸡舍内可能会存在一定量的细菌,鸡长期在鸡舍里养殖户一定要处理好温湿度关系。由于商品肉鸡生长速度快,导致肉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同时易受饲料的质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肉鸡的饲料报酬降低、死淘率高,最终导致经济效益降低。因此,在春季饲养肉鸡,要掌握一些饲养管理技巧非常重要!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

1、注意保温,合理通风

春季气温虽然有所回升,但是温度还是较低,并且一天中的天气变化较大,尤其是夜间温度更低,昼夜的温差大,如果此时过早的将舍内的保暖设施除去,则会导致舍内温度过低而使肉鸡外感风寒,出现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对肉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发挥不利。因此,养殖人员要根据天气的变化,舍外的温度做好肉鸡的防寒保暖工作。定期对鸡舍进行维修,防止贼风进入,侵袭鸡群。如果是平地饲养,要将垫料加厚,舍内的保暖装置仍要继续使用,不可过早的除去。

春季的保温工作要到位,同时也要注意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因目前肉鸡养殖多为舍内封闭式养殖,并且为了保温常将舍内的门窗关闭,由于鸡的呼吸作用、粪尿的发酵作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等有害气体,如是不及时的通风,会导致这些有害气体在鸡舍内大量蓄积,如果肉鸡长期生活在这样的饲养环境下,会出现一系列不良的反应,如生长发育受阻、增重速度减慢、抗病能力下降,易患多种疾病。因此,要注意鸡舍的通风换气工作,给鸡群提供充足的氧气,降低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在通风换气的同时要解决好与保温之间的关系。因春季,尤其是早春季节,舍内外的温度相差较大,在通风时会导致舍内温度下降,但是为了鸡舍的空气质量,鸡群的健康,又不可不通风,因此,就要处理好通风与保温间的关系,在通内换气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温,不可使舍内的温度忽高忽低,否则会引起肉鸡严重的应激反应而引发疾病。通风口通常应高于鸡背1.5m以上,以免冷风直吹鸡体,还要防止穿堂风。在通风的时间要注意保暖防寒,可选择在一天中气温较高的中午进行通风,或者在通风前先将舍内温度适当的提高一些,以免因通风过度导致舍内温度下降,对鸡群不利。

2、加强管理,控制好环境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多种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的季节,因此要注意做好鸡群日常的管理工作。雏鸡在育雏前要对育雏舍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工具、用具等也要进行彻底的消毒。在日常的管理中要观察好鸡群的动态,包括采食、休息、饮水、排泄等,以便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因鸡天性胆小,因此不可粗暴对待,以免肉鸡受到惊吓,产生应激反应,而影响生产性能。给肉鸡提供优质的饲料和充足的饮水,确保摄入充足的营养。

控制鸡舍的饲养环境,包括鸡场的大环境和鸡舍的小环境。大环境是指选址要合理,要求地势开阔、交通便利、不受外界的干扰。舍内小环境要求舍内的设备设施齐全,温度及相对湿度适宜,空气质量良好。注意保持环境的卫生,每天都要打扫圈舍,保持地面清洁干燥,防止舍内过于潮湿,否则对肉鸡的养殖不利,潮湿的环境为病原微生物的滋生与繁殖提供了有利有条件,因此要保持鸡舍干燥,选择新鲜、干燥、柔软、吸水性好的垫料,并要勤换垫料。加强日常的消毒工作,包括鸡场、鸡舍、工具等的消毒都不可忽略。

3、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

春季是各类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以保证肉鸡的健康,从而维持较高的生产性能。

饲喂优质饲料,增强鸡的抗病能力。早春季节天气多变,鸡的抗病能力相对的要差,要给其饲喂优质且易于消化的饲料.以增强机体对外界不良环境和疾病的抵抗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使鸡的生产潜能充分的发挥。

在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同时还要做好日常卫生的清扫和定期的消毒工作,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生产区。因随着气温的回升,各种病毒、细菌、寄生虫的繁殖速度加快,易诱发肉鸡患多种疾病,因此要制定科学的消毒制度,做好日常的消毒工作,进行定期的带鸡消毒,在消毒时最好选择多种不同成分的消毒药交替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另外,还要做好种鸡的监控和净化工作,减少疾病的发生。工作人员要及时将清除的粪便进行堆积发酵,对于病死鸡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合理的使用药物进行疾病的预防。可在肉鸡的饲料或者饮水中投放一些药物进行预防,可根据春季多发病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安排用药的种类、时间,可大大降低肉鸡的发病率,起到最佳的预防效果,从而确保肉鸡的生长和生产。对于一些病毒性疾病,则要做好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养殖场要根据本地区以及本场的疫病发生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的执行,疫苗要选自正规厂家,按照说明确定最佳的用量和免疫的方法,如滴眼、滴鼻法、喷雾法和肌肉注射法等,以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如果发现有肉鸡患病,要进行隔离饲养,并及时做好正确的诊断,并根据发病类型对症治疗,防止波及全群。

一、解决好保温与通风
春季是个多风季节,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这就是春季应解决的主要问题。鸡舍要求防寒性能好,达到保温的要求,严防仔鸡由于低温造成扎堆挤压致死的现象发生。在通风换气的同时,注意不要造成舍内温度忽高忽低,严防由于温差过大造成应激反应引起疾病,通风口以高于鸡背上方1.5米以上为宜。当气温骤然下降,防寒保温工作跟不上时,往往易使肉鸡外感风寒,发生以咳嗽、喷嚏、气管罗音、呼吸困难等症状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因此,饲养者要掌握好气候的变化,做好防寒保温工作。鸡舍要维修好,防止贼风、穿堂风侵袭鸡群。春季气候有时也比较寒冷,不能为了给鸡舍保温而忽视了通风换气,。
二、严防疾病传播
在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同时,要做好有关疾病的防治工作。要严格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定期给鸡舍消毒,空鸡舍最好采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饲养期间宜采用高效无毒的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定期带鸡消毒,一般采用喷洒消毒和饮水消毒配合执行。
肉鸡发生呼吸道疾病以后要及时找技术员确诊对症下药。可减少因呼吸困难而死亡的数量。防治原则应采取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综合措施: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搞好环境卫生,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车辆进入生产场,制定科学有效的消毒制度;加强对种鸡的监控和净化、药物防治、免疫等。春季饲养肉鸡一定要解决好通风和保温的矛盾,保持舍内空气质量,加强卫生管理,合理用药,这样发病率就会大大降低,能够确保肉鸡的生长和生产,从而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三、加强饲养管理
进雏前对雏舍进行严格的冲刷、消毒、熏蒸,用具、衣帽、房舍等彻底清洗。由于肉雏鸡生理特点的需求,入舍后,先饮水后开食,尤其长距离运输的鸡,可及时补充机体所失的水分。对于不愿意活动的鸡,应采用人工轰赶强制采食的措施,但应注意动作要轻,不要造成挤压致死的现象。光照时间宜缩短,不宜延长,不可随意改变光源的位置、时间、强度等,使舍内光照强度均匀并满足水的需要。
四、鸡场的卫生管理
首先,应从健康种鸡场引进鸡苗,严防经垂直传播带进病原体;
其次,应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良好的保温和通风条件,配备单独的贮料室、消毒池、更衣间、工具室等。饲养用具与消毒用具严格区分,并定期消毒,严防水平传播疾病,同时定期监测相邻鸡场及本地区有无疾病疫情的发生,采取预防措施。定期监测本场鸡群的健康状况,出现疫情及时处理;
第三,坚持带鸡消毒、消灭鼠害、严防鼠害传播疾病、病死鸡烧埋处理、病鸡与健康鸡隔离的原则。
总之,春季肉鸡的饲养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除以上几点外还有鸡苗的免疫、饲料的质量、饲养人员的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因此只有掌握各方面的环节要点进行综合性考虑,才能提高春季养肉鸡的经济效益。

相关阅读

夏季肉鸡饲养管理的技术


彭宇辉

(黑龙江省依兰县畜牧兽医局154800)

1加强防暑降温

目前,我国的鸡舍主要是开放或半开放类型,因此进行基础降温的措施之一是采取遮阳降温,也就是指在鸡舍顶部添加隔热层,如果条件允许,可覆盖湿草席或采取吊顶,一般能够使舍内温度降低约3℃。将鸡舍向阳面的顶部和墙壁涂上石灰乳或白色涂料,使其呈白色,从而增强反射,避免阳光直接射人舍内,从而减少舍内热量的吸收。

当鸡舍内的温度超过28℃,且比外界温度高时,必须将窗户全部打开,通过增加自然通风进行降温,还可使用大风扇等设备进行机械通风。当鸡舍内的温度达到30℃以上,但比舍外温度低时,可将进风口设置在密闭鸡舍的前门,并安装湿帘,而将排风口设置在后门,形成纵向机械通风,使流入舍内的外界热空气是经过冷却的,一般能够使舍内温度降低3~6℃。夏季温度较高,可直接将凉水喷洒在鸡舍顶部和鸡体,一般每2~3h进行1次喷洒,可使舍内温度降低4~8℃。

2.合理饲养

夏季温度较高,尤其是在鸡舍温度达到25℃左右时,每升高1℃,采食量则出现2%~3%的下降,因此必须适时对日粮结构进行调整。为确保肉鸡在炎热夏季能够正常生长发育,使其达到预期的增重效果,可减少日粮中玉米的添加量,但是将蛋白质含量提高5%~10%,同时要改成饲喂颗粒饲料,增强日粮的适口性,还要注意将适量的维生素Bi和维生素B。添加在日粮中。炎热夏季,白天时间长且温度高,大部分肉鸡都表现出张口喘息,且采食减少,因此可在晚上比较凉爽时进行饲喂,尽可能选择在每天晚上22时到第二天早上6时进行饲喂,一般饲喂4~6次即可。饲喂时,先要调亮灯光,还要振动饲养工具,促使肉鸡兴奋,从而使其采食量增加。

夏季温度较高,可在肉鸡日粮中添加适量的抗应激药物,防止其发生热应激。一般在肉鸡每千克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预混剂150~300g,添加杆菌肽20~50g。如果环境温度过高,还可在日粮中添加1%的氯化铵和0.5%的小苏打。同时,在每千克饮水中添加lOOg维生素C、1Og电解多维,并添加适量的氯化钾等,这样能够使肉鸡体温有所降低,确保其健康生长。

3加强常规管理

及时扩栏、分群,扩栏和分群能够保证每只肉鸡的活动空间足够,同时能够使鸡群饲养密度降低,从而能够使鸡群的均匀度提高,使舍内温度和料肉比降低。扩栏一般在鸡只4日龄、9日龄、15日龄及20日龄时进行。

鸡群夏季发生中暑的一个原因是饲养密度过高。当肉鸡采取高密度饲养时,容易导致通风不良,从而使舍内蓄积大量的氨气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加之鸡体自身散发的热量等因素,使其非常容易中暑。因此,要控制鸡群饲养密度适宜,并根据日龄适时进行调整。一般肉鸡7~14日龄的饲养密度是每平方米25~30只;21~28日龄是每平方米15~25只,35日龄至出栏是每平方米5~10只。肉鸡每群数量控制在300只左右比较适宜,且在群与群之间使用栅栏隔开,确保内外空气流通。

加强对垫料的管理,垫料的质量好坏与防暑降温的效果直接相关,因此夏季必须更加严格的管理垫料。垫料厚度一般控制在1cm以内,在垫料中也可添加适量的河沙,一般控制在30%左右即可。添加前,先要用消毒药水清洗河沙,然后在舍内地面平铺,在肉鸡由于温度过高而严重张嘴呼吸时还可适当喷洒凉水,这样不仅能够使舍内温度降低,还能够给其提供一个比较清凉的栖息地,注意在当天晚上或第二天早晨要清除喷湿的垫料。

4防治季节性疾病

做好卫生消毒工作,消毒药物一般选择广谱高效、有黏附性、无毒副作用的消毒剂,如次氯酸钠、毒菌净、百毒杀等,通常每平方米使用15mL药液进行喷雾,注意喷雾要在距离鸡群50~80cm处进行。一般情况下,每星期进行1~2次消毒,如果温度过高则要在每天上、下午各进行1次,但要注意药物浓度需要相应降低30%~50%。

保持舍内卫生良好,并使用药物避免发生卡氏病。夏季高温、高湿环境容易降低肉鸡抵抗力,非常容易发生葡萄球菌病、球虫病等,因此必须加强管理,不仅要在饲料中添加抗菌素,还要采取鸡舍带鸡消毒,从而预防鸡群发生中暑。肉鸡一般在15~16时比较容易发生中暑,因此工作人员要在鸡舍内来回走动,促使肉鸡站立,有利于散发体热,同时能够及时发现病鸡并进行处理。肉鸡中暑后要立即将其挑出,并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并在地面多洒水,让其趴在水上;也可采取静脉放血,一般每只成年肉鸡静脉抽出5mL血液即可;还可给病鸡口服葡萄糖。

春季猪的饲养管理方法 春季猪的饲养技术


春季气温回暖,病原微生物复苏,是疾病高发季节。虽然气温有所提高,但是室外的温度仍然较低,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导致猪群患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严重时还会引发疫病发生,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抗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春季猪的饲养管理方法春季猪的饲养技术。

1、改善饲养环境

春季虽然室外气温回升,但是温度还是较低,并且昼夜温差较大,在这一季节的工作重点仍是要做好保温与通风的工作。因各猪场的饲养条件不同,采取的保温方法也不相同,可以选择将圈舍与运动场的窗户封闭严实,也有的在舍内安装取暖装置,还有的采用局部保温的方法,如使用红外线保温灯或者加热板。在春季,这些保温措施要继续使用下去,不可过早的撤除,还要加强夜间的保温工作。另外,在保温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持适当的通风,以保证猪舍内的空气质量,可以选择在一天中气温较高的中午进行通风,以将舍内的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出。因夏季病原微生物开始复苏,因此要保持猪舍内的环境卫生,除了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外,还要避免舍内湿度过大,做好防潮的工作。每天都要及时清理舍内的粪污,保持圈舍的环境卫生、清洁、干燥。

2、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猪群一旦建立了良好的习惯就不要轻易的改变,因此不可随便改变猪的生活规律。饲养人员要相对的固定,不可随意更换饲养人员。要给猪群提供优质、且营养全面、配比合理的饲料,不能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同时还要保证饮用清洁的饮水,不可饮用冰凉的水,尤其是仔猪和妊娠母猪更不能饮用带冰渣的冷水,有条件的猪场最好饮用温热水。给猪群提供均衡的营养,要根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生理阶段的猪的营养需求提供适宜的营养,尤其是仔猪阶段,在断奶前后要给予高营养、适口性良好的饲料,可提高抵抗力。做好猪场生物安全系统的建设工作,避免外来人员随意进出猪场,也不可从猪场外购买猪肉或者猪肉产品,所食用的猪肉要为本场养殖屠宰的。猪场要坚持全进全出的的饲养制度,尽量采取自繁自养的饲养方式,可减少或杜绝疾病的发生。

3、做好消毒工作

消毒是猪场工作的重要环节。加强猪场的消毒工作,可以有效减少猪场内病原微生物的数量,从而减少疾病的传播。在猪场的大门以及猪舍的门口要设置消毒池和消毒盆,消毒液要经常更换。在春季要加大消毒的力度,通常每周至少要消毒1次,在春季和疫情高发期可增加消毒的频率,每周可消毒2次以上,包括场区内、圈舍内以及工具和用具的消毒。每次消毒的时间要选择在有阳光的中午进行,以降低猪舍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圈舍的干燥。消毒剂的选择要求高效、广谱、低兼,使用剂量要充足,并且一种消毒药剂不可长时间的使用,可两种以上消毒药剂交替使用,避免产生耐药性,但是不可将两种药剂混合使用。

4、预防疾病

春季是多种流行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流行性腹泻,因此做好相关疾病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其中免疫接种是预防流行性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各养猪场要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本地区疫病的发生情况制定科学、合理、适用于本场的免疫程序,并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接种的工作。在接种时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按照使用说明按照适宜的剂量接种,并且要做好疫苗的保存工作。选择合适的接种时机,注意不在断奶、采精、妊娠等时期接种疫苗,以免影响接种效果。

春季猪舍多数还是封闭管理,舍内的空气质量差,患病机会多,为了保证猪群的健康可选择进行药物预防,可在饲料或者饮水中添加抗生素类药物,如四环素、大环内脂类等。对于妊娠母猪来说,可在分娩前后的各1周添加保健类药物;仔猪在转群前使用保健类药物以减少或缓解应激反应;育成猪则在5~18月龄时每月进行1次药物保健。另外,因生物制剂具有快捷、绿色、安全、无药物残留等优点。目前在各养猪场普遍使用,可起到提高猪群的抵抗力,调节猪的肠道健康,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猪的生长速度的作用,从而增加养猪经济效益。

定期给猪群实施驱虫,当猪群患有寄生虫病时会增加饲料的消耗量,还会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因此要注意加强猪群体内外寄生虫的驱除工作。在进行驱虫时不但育肥猪需要实施驱虫的工作,母猪的驱虫也不可忽略,母猪在配种前要进行驱虫,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伊维菌素,连续使用7天。对于妊娠母猪来说,要在分娩前的2~6周进行2次驱虫。仔猪当生长到45~60日龄和75~85日龄时也要分别进行1次驱虫。在选择驱虫药时要选择广谱、高效且价格较便宜的药物,在使用驱虫药时要先将圈舍打扫干净,猪体也最好进行清洗。驱虫后猪排出的粪便要集中进行堆积发酵,以彻底的将虫源消灭干净。

春季又来到。这个季节乍暖还寒,气温多变,对于猪的管理,也要做到“春捂”。此外,还要做好一系列的通风、保温、消毒等工作。

一、通风和保温

1、遇降温或阴雨大风天气时,要迅速给猪舍升温和加垫草。

2、做到“春捂”,草帘、塑料膜、火炉等保温设施不能撤得过早。随时挂好门帘,查堵猪舍漏洞,防止贼风入侵。

3、重视产房子猪和保育猪的保温情况,尤其是腹部的有效温度。

4、北方地区昼夜温差大,要坚持夜间巡圈制度,根据猪群状况随时调控圈舍温度。

5、封闭式猪舍要在离地面1米处设置通风口,每天下午1点~3点温度较高时清粪和通风换气;大棚猪舍棚顶通风口晚上加盖草帘。

二、猪舍内外消毒

1、彻底清除猪舍周围阴沟、排粪沟的杂草和淤泥,防止病原菌和蚊蝇的滋生。

2、猪场门口设消毒池,每间猪舍门口放消毒盆,内加2%~3%火碱液或3%~5%来苏尔液;进出人员必须消毒,每2天~3天添加一次消毒液。

3、对猪舍内外的门窗、天花板、墙壁、猪栏等卫生死角彻底清扫后,再用2%~3%火碱液喷洒。

4、对猪饲料槽、料盘、保温箱等用具彻底清洁后,再用3%~5%来苏尔液消毒,用清水冲洗晒干后备用。

5、禁止外来人员、车辆进入猪场,特别是生猪和病死猪以及收购人员和车辆。

6、饲养员应穿专用鞋和衣服并经过严格消毒后才能进入猪舍。

7、猪舍及猪群提倡使用1:500~1:1000浓度过氧乙酸熏蒸消毒,这样可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

三、给猪群驱虫

1、选择伊维菌素加芬苯唑哒的广谱高效驱虫药。

2、在给猪体内驱虫的同时要及时清除粪便和地面喷洒杀虫剂,避免寄生虫二次感染。

3、单独做一次螨虫病的驱虫。

四、加强营养,提高猪群抵抗力

1、不能图便宜使用低质低价饲料,否则会导致猪营养不良,长势差,且易发病。

2、用自配料的养猪户一定要严把原材料质量关,特别是不要用水分超标和有霉变的玉米。建议玉米在使用前先过筛去除杂质。

3、不要因猪价低而擅自更换低质原料或不按配方配制饲料。

4、春季气温逐渐转暖,要注意饲料“三防”,即防雨、防潮、防霉,从源头控制霉菌毒素的危害。

5、初春青饲料缺乏,提倡给母猪适量搭配青绿多汁的饲料,如青菜叶、胡萝卜等。

6、在饲料中适量添加中草药和生活调料,以扶正祛邪,既有利于猪的生长,还可防治疾病。如金银花、生姜、大葱、大蒜、食醋等。


春季鹅的饲养管理


1雏鹅的选择。雏鹅应挑选自然出壳早,体宽,体大,腹部柔软有弹性,脐部收缩良好干净无血痕,毛色嫩绿而清洁有光泽,颈不屈缩,翅不下垂,眼亮有神,趾高粗壮,腿无损,能站立行走,反卧地上能翻身的鹅苗。轻如棉团,体小轻,大肚脐,眼无神,行动不稳,缩颈垂翅。肛门粘粪,脚露青筋的苗鹅较难养,且生长慢,应剔除。
2雏鹅的饲养。刚出壳的小鹅,全身都是稀薄的绒毛,对外界温度变化没有调节能力,消化器官和消化机能也都不完善,所以体质较弱而娇嫩,抵抗力差。但是,雏鹅的新陈代谢非常旺盛,生长速度很快,往往因饲养管理不当,使雏鹅变成僵鹅,甚至造成大批死亡。因此,饲养中应掌握以下几点:
①温度。早春气温较寒冷,要采用给温育雏,一般头7天育雏器内温度为3032℃,以后每周下降2.5℃。雏鹅生长至68周龄时,由于羽毛已生长良好,可以在18℃或更低一些条件下生长,但也要防止天气突变。掌握温度的原则是:群小略高,群大略低;夜间略高,白天略低。
②开水。初次饮水在开料之前进行,有的地方称潮口,是很重要的一关。雏鹅运到目的地,应予适当休息,在出壳后24小时左右,先给雏鹅饮水,后开食,这样不仅能刺激食欲,而且也满足雏鹅对水的需要,有利于长膘。
③开料。开料在饮水后进行,一般是出壳2436小时,或出现小鹅有吸食行为时即可开料。雏鹅的饲料要营养丰富、品质优良、质地柔软、易消化,如玉米粉、碎米、小麦粉、细米粉等,青绿饲料如甘蓝、莴苣叶、幼嫩黑麦草等。养鹅一般以米饭或碎米和青菜为主,随日龄的增加而减少米饭,先以糠麸类、豆饼类喂食,然后由米饭改为开口谷(将谷煮至外壳裂开俗称开口谷),或转喂养湿谷逐步过渡到喂干谷。
④饲喂次数。一般每天喂810次,以后逐渐减少至日喂34次。
3肉用仔鹅的育肥。①育肥前的准备。()把鹅群分为强群、中强群和弱群。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就可根据各群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使群与群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生长整齐,争取做到一次性出栏。育肥前要驱除体内寄生虫,能提高育肥效果,并对提高肉品质有较好的作用。驱虫药选择广谱、高效、低毒的抗虫药。
②育肥方法。肉用仔鹅的放牧育肥,根据饲养季节的不同,有的依靠草籽育肥,有的放牧于收割后的麦茬地,利用残留的麦粒育肥,也可放牧于收割后的稻田,使鹅吸食稻田残落谷育肥。放牧育肥是广大农村最广泛使用的一种,也是最经济的一种育肥方法,但无论是麦茬田还是稻田放牧一结束,就立即上市。
4怎样使母鹅多产蛋。①科学喂养。母鹅产蛋期日粮不能时少时多,精、粗、青料要合理配搭,每只鹅日喂精料不少于160克,糠麸300克,钙、磷等矿物质比例要适当。将精料和糠麸混成半干湿状饲喂,日喂23次。夜间加喂1次,青料每天喂量不少于1.52千克。
②公母合养。母鹅产蛋期公母比例为1:(68)。
③延长产蛋。当母鹅产蛋到谷雨节令产蛋率下降到40%左右时,在日粮中增加蛋白质,不断青料,控制母鹅体重,保持体质健壮,延长放牧时间。

肉鸡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 肉鸡饲养注


肉鸡因饲养周期短、生长速度快、饲养密度大等特点适合进行规模化养殖,并且对内鸡进行规模化养殖可以实现肉鸡的现代化管理,从而提高肉鸡养殖的经济效益。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肉鸡规模化养殖的每一个环节,注意场址选择、饲养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的问题,以获得最佳的养殖经济效益。下面一起具体来了解一下:肉鸡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肉鸡饲养注意事项。

1、肉鸡的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可在短期内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适宜规模化养殖。在进行肉鸡养殖之前要选择适宜的地址,给肉鸡养殖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肉鸡规模化养殖地的场址宜选择在远离居民区、交通要道的地方。易选择在地势高燥、采光通风良好、人口较少的地方,并且附近最好没有其他养殖场、化工厂、屠宰场等,如果有也应当保持一定的距离。养殖场的附近要有便利的交通,便于饲料的采购和肉鸡出售。另外,还要求养殖场水、电的供应良好,有良好的水源。

2、选择健康的鸡苗

质量优良的鸡苗对于肉鸡养殖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这对于不同规模的肉鸡养殖场来说同等重要。在养殖生产前要进行鸡苗的选择工作。要尽量从正规的养殖企业采购鸡苗,所选择的品种要求优良,且符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本场的养殖资源。鸡苗要选择健康无病、活力强、采食、饮水和排泄都正常的个体。另外,要注意所选购鸡苗的纯度和健康水平,如果鸡苗的质量有问题,则要及时的更换厂家,不可存在侥幸心理,以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科学的饲养管理

在选择好鸡苗后就可以正式的投人生产,在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分群工作非常的重要,其作用通过对鸡苗的品种、性别、体质、大小、强弱等进行合理的分群饲养,可以优化养殖结构,控制养殖成本,便于管理。控制好适宜的饲养密度,肉鸡的养殖密度要根据肉鸡的体重大小以及季节的变化来灵活的调整,如果在寒冷的冬季或者早春季节,为了保温则可以适当的增加饲养密度,还可以节省养殖空间;如果在炎热的夏季,如果饲养密度过大,会使舍内温度升高,所以要适宜的减小饲养密度。在养殖雏鸡时要注意,因雏鸡对温度的变化表现的极为敏感,因此要让鸡群逐渐的适应温度变化,避免鸡群因为突然的冷热变换而使生长发育受阻,表现为生长缓慢,甚至会发病死亡,尤其在寒冷的冬季,在分群饲养前要对鸡舍进行预温。

加强养殖环境的控制工作,为鸡群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以及良好的空气质量,所以要做好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鸡舍内的温度,防止鸡群发生热病,冬季则要做好保温防寒的工作。加强日常鸡舍的通风换气工作,即便在寒冷的冬季也不能忽略通风的重要性,要在做好保温的同时进行科学的通风,以调控鸡舍的相对湿度、温度和有害气体的浓度。在通风时要注意避免冷风直吹鸡体。

在养殖过程中会无法避免的出现病死鸡的现象,要妥善的处理病死鸡,不可随意的乱扔,否则会对鸡场造成污染,而滋生大量的细菌,使健康鸡群感染疾病,要对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及时清理舍内的粪便,要将鸡粪清理后集中收集堆入在指定的地点进行堆积发酵,可以生产肥料。

4、加强疾病的预防

肉鸡因其生长迅速,天性敏感而易患疾病,尤其是规模化养殖模式下,饲养密度较大,更易患多种疾病,而影响肉鸡的生长和生产,因此规模化养殖肉鸡的关键工作就是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要有严格的消毒意识,认识到消毒的重要性。在养殖场的大门口要设置一个消毒池,供进出的车辆消毒用。在门口还要设置紫外消毒室以方便养殖人员或者其他外来人员进入鸡舍前进行消毒。要加强养殖环境的卫生清扫工作,并定期对养殖场环境以及鸡舍的环境进行消毒。

为了预防肉鸡患病,可以在鸡的饲料中投入一些保健类的药物,以提高鸡体的抗病能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要科学、合理的选择药物,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一旦鸡群患病,要及时的隔离,并选择无毒、残留少的药物进行治疗,不可盲目的乱用药,否则不但不会减轻肉鸡的病情,还会增加治疗成本。

要对鸡群进行全群免疫,使肉鸡获得较高、较持续的免疫力,发生疫情时肉鸡可产生抵抗力,有效的避免发病。免疫接种时要严格的按照免疫程序进行。选择适宜的疫苗,保证疫苗的质量,确定最佳的使用剂量,选择合适的免疫接种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

5、实行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

为了防止鸡群在发病后发生相互的交叉感染,并防止病菌大面积的传播,有效的控制疾病,要对不同生长阶段的肉鸡进行分栏饲养,另外,不同生长阶段的肉鸡对生长环境、饲喂量、管理要点等的要求也不相同,如对光照、饲料、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的要求不同,进行分栏饲养便于管理,可有效的提高养殖效果,还对鸡群整体的均匀度有利,便于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可有效切断传染疾病的病原,减少疾病的传播。方便在每批肉鸡出栏后对鸡舍进行全面的清扫和消毒。这对于规模化肉鸡养殖场来说非常的重要。

肉鸡饲养注意事项:
1、选择健康雏鸡雏鸡好与坏直接影响养殖效益的高低。为提高育雏成活率,购雏时必需严把质量关,进行严格挑选,确保种源可靠、鸡种纯粹和鸡苗健康。
2、做好雏鸡保温工作育雏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给予适当的温度。这是由于初生雏鸡的体温调节性能较弱,难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更。特别是冬春季节,由于气温相对较低,雏鸡为取暖互相挤压,造成死亡。另外受凉易引起拉稀或产生呼吸道病等。
3、及时调剂温度冷应激时雏鸡会堆挤在热源旁边,也会乱挤在饲料盘内。排泄的粪便稀且呈现糊肛现象。热应激时雏鸡会俯卧在地上并伸出头颈张嘴喘气。雏鸡会寻求舍内较凉快、贼风较大的地区,特别是阔别热源沿墙边的地区,还会拥挤在饮水器四周,使全身湿透,饮水量增加。嗉囊和肠道会由于过多的水分而膨胀。根据冷热应激鸡群所表现的现象及时调节温度。
4、进行科学饲养育雏期(0~3周):第1周要充分饲养,喂高能高蛋白日粮。2~3周适当限饲,防止体重超标,以降低腹水症、及腿疾概率;中鸡期(4~6周):是骨架成形阶段,饲养重点是供给营养平衡的全价日粮,此期饲料中蛋白应达到19%以上,能量保持在13.38兆焦/千克左右;育肥期(6周至出栏):为加快增重,饲养中要增加日粮能量浓度,可在日粮中添加1%~5%动物油脂,此期饲料中粗蛋白可降到17%~18%。
5、搞好环境卫生、消毒和通风换气一批鸡出栏后,彻底清理鸡粪,进行冲洗消毒。商品肉鸡饲养密度较大,浓度相对较高、湿度相对较大,为了排出有害气体和保持舍内干燥,必需加强鸡舍透风。
6、光照管理光照分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两种。目前饲养肉鸡大多施行24小时全天持续光照,或施行23小时持续光照1小时黑暗,黑暗1小时的目标是为了防止停电,使肉鸡能够适应黑暗的环境,不会因停电造成鸡群拥挤窒息。有窗鸡舍,可在白天借助于太阳的自然光照,夜间施行人工补光。
7、搞好免疫工作根据肉鸡免疫程序及时接种各种疫苗。

肉鸡夏季饲养管理肉鸡的实用方法


夏季天气较为炎热,给鸡群造成了强烈的热应激,增加了肉鸡养殖的难度,使肉鸡采食量下降,增重变慢,抵抗力变差,从而使肉鸡的生长发育及增重受阻,死亡率增加.因此在夏季要加强环境的控制,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提供适宜的营养,及时调整饲喂时间和饲喂量,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面介绍几种:肉鸡夏季饲养管理肉鸡的实用方法给大家,一起来看看!

1、加强饲养管理

夏季对肉鸡的饲养管理的要求较高,尤其是对温度的调控力度要求高,所以在炎热的夏季更应该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工作,重点就是要做好鸡舍温度的控制工作。如果鸡舍内的温度过高,会导致鸡群不断的张嘴喘气来散发体热,因此对水的需求量增加,渴欲增强,饮水量要比平时多,如果肉鸡在短期内缺水会影响生长发育,长时间缺水则会导致肉鸡发生中暑死亡,所以夏季要给肉鸡提供充足且清凉的饮水。同时还要保证储水系统的卫生,要定期进行清理,以免滋生大量的细菌而使鸡群患病。

通常肉鸡养殖的饲养密度较大,但是在夏季要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如果夏季鸡群的饲养密度过大,会增加鸡舍的温度,还不利于鸡舍内热量的散发,从而使鸡群发生热应激,影响到肉鸡的采食量和饮水量,降低肉鸡的生产性能。所以要根据肉鸡的日龄、体重大小、鸡舍的温度等条件确定最适宜的饲养密度,以降低舍内的环境温度。另外为了便于管理,鸡群的数量不宜过大,以每群300只左右为最佳。

夏季不但天气炎热,并且雨水较多,易导致舍内过于潮湿,使鸡舍内的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另外,潮湿的环境还不利于热量的散发,还会导致肉鸡羽毛上沾有污物,使肉鸡易感染多种疾病。因此,要保持鸡舍干燥,勤换垫料,并且在对鸡群进行消毒和降温时不可过度,要注意掌握好湿度,避免鸡舍内相对湿度过大。

2、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夏季做好鸡舍的防暑降温工作是重点,因鸡天生没有汗腺,并且周身长满羽毛,散热较为困难,如果环境的温度过高会影响到肉鸡的生长发育,使育雏失败,导致肉鸡的生产性能下降,严重时还会引发疾病甚至发生大批量的死亡,对肉鸡养殖生产非常不利,因此在炎热的夏季要做好鸡群的防暑降温工作。降温的方式有多种,可以直接对鸡体或者鸡体喷洒凉水,同时保持鸡舍良好的通风,也可以在进风口处安装湿帘,让舍外的温度经湿帘冷却后再进入鸡舍,可有效的降低温度,还可以在鸡舍内安装降温装置或者在鸡舍的门窗和墙壁安装遮阳设施,防止太阳直射人鸡舍。

3、调整饲喂时间和饲喂量

夏季要对鸡群进行合理的饲喂,夏季高温条件下,肉鸡的食欲减退,采食量下降,易导致摄入的营养不足而出现营养不良,不但会影响到增重,还会影响到健康。另外,肉鸡在代谢蛋白质饲料时会增加体热的损耗,而加剧热应激,因此在夏季要及时的调整饲喂方法、饲喂时间以及饲料配方。在夏季对饲料进行调整时可以适当降低日粮中蛋白质的水平,同时提高能量和必需氨基酸的水平,以减少蛋白质的代谢。另外,为了保证肉鸡摄入充足的营养,可适当提高日粮中的营养浓度,饲喂一些适口性较好的饲料,或者喂一些多汁的蔬菜和瓜果类,以增强肉鸡的食欲,从而增加采食量。夏季白天的温度较高,清晨和夜间时较为凉爽,可将饲喂时间进行调整,选择在较为凉爽的时间来喂鸡,还可以增加饲喂次数,有助于肉鸡多采食,以保证全天的采食量,从而保证了营养物质的摄放量。在白天温度较高时可避免饲喂,让肉鸡充分的休息。

4、做好疾病的控制工作

夏季高温高湿的养殖环境易导致多种病原微生物大量的滋生与繁殖,因此夏季是多种疾病,如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一些疫病的高发期。因此,要做好夏季的疾病防控工作,降低肉鸡的死亡率。做好养殖场环境卫生的清理工作,可以喷药来清除蚊蝇的侵扰,还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途径。定期对养殖场和鸡舍进行消毒,要选择适宜的消毒药剂,并要多种消毒药交替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因夏季肉鸡受高温的影响易患球虫病、葡萄球菌病,还要定期的进行带鸡消毒,以达到彻底杀灭病原微生物的目的,消毒还可以有效降低鸡舍的温度。养殖场要根据当地以及本场疫病流行的情况制定符合本场的免疫计划,并按计划对鸡群进行严格的免疫接种,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按照使用剂量,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免疫。

5、减少应激的发生

鸡群天性敏感,易发生应激反应,在炎热的夏季,肉鸡易发生热应激。如果鸡群发生热应激,会使鸡体的各项功能发生紊乱,导致肉鸡的抵抗力下降,易患多种疾病,因此要做好夏季的抗热应激工作。在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的同时还可以在肉鸡的日粮中添加一些抗应激的添加剂,如维生素C、电解质、小苏打等,可以起到预防和缓解肉鸡发生热应激的作用,从而降低鸡群因高热而导致死亡率上升的现象,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增重的作用。

春季蜈蚣的饲养管理方法


春季到来,气温开始回升,地温也慢慢升高,经过几个月冬眠的蜈蚣开始苏醒、出来活动和觅食。

但是,这一时期气温还不高,昼夜温差较大,即使在采取供暧的情况下,因夜间温度仍低,蜈蚣这时活动量小,消化能力还很低,白天风和日暖时能活动,夜里就不活动和少活动。由于春季蜈蚣体质较弱,遇到连续低温有可能被冻死。所以,在管理上,清明节前后原有防风保温设施还不能拆除,等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时再行拆除。

蜈蚣在室温15℃时,夜里出来寻食的还不多,此时可以不给饲料或少给饲料,可以不给水。但是到清明以后,气温超过15℃,能出来活动的蜈蚣数量可以达到30%左右,这时可以给一些容易消化的饲料。如煮熟的胡萝卜、肉末、青菜等。水槽里添满水,同时给池子里的瓦片上洒少量的水,补充潮气。洒水应在风和日暖的中午或晚上。增加环境潮湿度,使蜈蚣冬眠苏醒后很快恢复身体的水分含量,尽快进入正常生理代谢状态。

清明至小满,是蜈蚣复苏后身体恢复的一个时期,随着复苏后时间的增加,饲料量也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气温升高,插动量增加、消化能力增强,食量大大增加。此时如果饲料供应不足,势必导致蜈蚣体质恢复缓慢,体质变弱,由此可以导致生病死亡。活下来的因体质差,产卵推迟、所产的卵孵化率低,孵出的幼蜈蚣成活率也低。另外,这时的湿度应在50%-60%,随着温度的升高,小满后湿度可增加到75%-80%.

春季羊群饲养管理要点


1.注意防寒保暖。春季天气变化不定,夜间气温仍然很低,而且羊只在晚上活动量小,特别是初春,一定要做好羊群的防寒工作,,设法提高羊舍温度。羊舍在晚上仍需遮掩好门窗,尽量少用消毒液消毒羊舍,保持羊舍干燥,避免潮湿。舍内的羊粪有良好的保暖作用,在天气不好时不要清除。初产羔羊要增铺垫草,羊只饮水要少量勤添,最好是添加温水,羊只白天饮足后,要把剩下的水倒掉,防止怀孕母羊和羔羊饮冰渣水,导致生病甚至流产。
2.合理放牧饲养。早春季节是母羊产羔和哺乳的重要时期,放牧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全年的生产。初春牧草枯黄且缺乏多汁饲料,营养价值较低,此时光靠放牧,很难满足羊的营养需要。此时放牧的主要任务是加强运动,恢复膘情。
放牧时一般应选择避风向阳、地势高燥、水源较好的阳坡低凹处。春季风大。羊只瘦弱,应采取顶风出牧,顺风归牧的放牧方式,尽量缩短放牧距离,防止体力消耗。注意抓住晴天中午暖和的时间放牧,放牧时不要一次性让羊吃过量的草料,不要让山羊吃到霜冻的草和喝冰水。出牧前先给羊喂半饱的干草,经过15~20天的时间,待羊的胃肠功能适应了青草的消化特点后再转入全天放牧,全天放牧时也应在出牧前适当补料。一般对羊的饲喂顺序是:先饮水,然后喂草,待羊吃到5~6成饱后,喂给混合精料,然后给羊喂饮淡盐水,待羊休息15~20分钟后出牧。这样既能防止羊群因跑青掉膘,又能防止羊只采食过量嫩草引起瘤胃胀气或中毒,造成羊只死亡。
3.精心饲养管理。春季天气冷,牧草枯黄,羊体能消耗增大,育成羊进入瘦弱期,对营养需求量增大,饲养管理上稍有疏忽会造成大批死亡。首先要抓春膘,增强羊的抵抗能力。羊只放牧回舍后还应加喂一定量的野草和补料,并满足供给羊饮水。让羊吃饱喝足。每天每只羊补喂的精料为20~30克食盐和200~250克的大麦、玉米、蚕豆、黄豆、饼类等粉碎的混合料。
种公羊此时处于非配种期,要加强饲养,加强运动,合理放牧,为配种期奠定基础。要求保持中上等膘情。健壮的体质,充沛的精力,旺盛的精液品质,保证和提高种羊的利用率。
母羊处于哺乳期,要保证有充足的奶水供给羔羊。母羊产后20~30小时乳汁的多少,是早春羔羊成活的关键。为了提高母羊泌乳力,应给母羊喂充足的优质青干草、多汁饲料和精饲料,并注意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供给。哺乳母羊在管理上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保证圈舍温暖、清洁干燥,及时清扫烂草、粪尿、石块等,以免羔羊舔食而引起疾病。
②经常检查母羊乳房,看看是否有偏奶或咬伤的地方,以防发生乳房炎。
③对断奶前后的母羊注意减料,特别是要减精饲料和多汁饲料。
羔羊的管理要格外精心,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①羔羊要注意保温。使产羔房的温度保持在8~10%,羔羊舍的温度在8℃以上。吃足初乳。羔羊出生后1~3日内,一定要使羔羊吃上初乳。初乳对羔羊的生长发育和健康起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羔羊吃上3天初奶后,一直到断奶是哺喂常乳阶段。要照顾好羔羊吃好母乳,对一胎多羔羊要求均匀哺乳,防止强者吃得多,弱者吃得少。在羔羊10~15日龄后开始给予一些细软的优质干草、叶片,亦可将草打成小捆,挂在高处羔羊能够吃到的架上。供羔羊随时舔食。为了尽快能让羔羊吃料,最初可把玉米面和豆面混合煮稀粥或搅入水中让羔羊饮食,亦可将炒过的精料盛在盆内,使羔羊先闻其香,再舔食,或把精料涂在羔羊嘴上,让其反复磨食,等它嗅到味香尝到甜头,就会和大羊一样抢着吃料。
②适度放牧。羔羊适当运动,可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初生羔最初几天在圈内饲养,5~7天后可以将羔羊赶到日光充足的地方自由活动,初晒半小时至1小时,以后逐渐增加,3周后可随母羊放牧,开始走近些,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牧草好的地方放牧。以后逐渐增加放牧距离,母子同牧时羔羊走得要慢,而羔羊不恋群,应注意不要丢羔。30日龄后,羔羊可编群放牧,放牧时间可随羔羊日龄的增加逐渐增加。
③适时断乳。羔羊断奶时,应根据生长发育情况科学断奶。发育正常羔羊,到3~4月龄已能采食大量牧草和饲料,具备了独立生活能力,可以断乳转为育成羔。羔羊发育比较整齐一致,可采用一次性断奶。若发育有强有弱,可采用分次断奶法,即强壮的羔羊先断奶。弱瘦的羔羊仍继续哺乳,断奶时间可适当延长。断奶后的羔羊留在原圈舍里,母羊关人较远的羊舍,以免羔羊恋母,影响采食。
4.搞好环境卫生。场地圈舍要干燥,排水要方便,()圈舍要冬暖夏凉,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羊体洁净。春季雨水多,温、湿度适宜,细菌繁殖速度快,容易致羊发病。羊舍内应勤除粪、勤打扫、勤晒和勤换垫草,并不定期地用生石灰和草木灰对舍内吸潮消毒。另外,春季给羊补喂的草料一般都是上年储存的,由于储存时间长,到春季使用时都有不同程度的霉变,羊使用后常会引起慢性或急性中毒。因此,应特别注意翻晒去霉或水洗去霉,避免羊病发生。
5.防止疫病发生。春季忽冷忽热,天气多变,羊易感冒。感冒病羊精神不振,头低耳耷,咳嗽流涕,体温升高,不吃草,不反刍。对病羊可采用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5~10毫升,或30%安乃近5~10毫升,病情严重时可配以青霉素160万单位、链霉素50万单位。也可用生姜100克、大葱2根,切碎熬汤,加红糖100克混合趁热灌服,一日2剂,连服2天,效果很好。
预防注射是有效控制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措施,一般来说,春季羊群应做好以下几种免疫。
羊肺疫是由羊溶血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在冬春季节流行,二三月间的初春为高发期。在天气恶劣时,发病和死亡数量显著增加,病死率可达80%以上。预防本病要在每年初冬给羊只注射羊链球菌氢氧化铝甲醛苗。羊只不论大小,一律皮下注射3毫升,在第一次注射后2~3周再注射一次,用量仍为3毫升。羊梭菌性疾病是羊只春季常发病,一般呈急性经过,发病急、死亡率高,而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目前最好的防止办法主要依靠菌苗。初春时候,可以注射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三联苗,或羊快疫、猝狙、羔羊痢疾、黑疫五联菌苗来预防。用前以20%氢氧化铝胶生理盐水溶液溶解,充分摇匀后,不论羊只大小、均肌肉或皮下注射1毫升。
此外,养羊户还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搞好羊痘、布氏杆菌病等疫病的免疫。春季免疫宜早不宜迟,最好在初春抢抓时机,将羊只全部免疫,免疫注射要特别注意避开青草返青时节。因为此时牧草返青但不充足,而且农作物秸秆奇缺和羊对秸秆的食欲下降,加之各种体内外寄生虫的再度滋生侵扰,导致羊体抗病力下降,此时注射疫苗可能会诱发部分疫病发生,引起羊只死亡现象。
春季,羊在放牧过程中饮塘水、吃脏草,易感染寄生虫病。所以,在3~4月应给羊群驱虫。驱体内寄生虫可用左旋咪唑、丙硫咪唑、虫克星等,驱体外寄生虫可用敌百虫片加温水洗浴羊身,或用虱蚤杀无敌粉灭虫。
尤其注重蜱和羊焦虫病的防治。羊焦虫病由蜱传播,所以搞好蜱的防治,不仅可以有效地预防羊焦虫病的发生,而且可提高羊只的饲养质量,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这两种病的高发期为春末夏初,但在实践中发现,最早于3月初即可发病。此时羊的体质虚弱,一旦发病死亡率相对较高。蜱寄生于羊的体表,机械性地损伤皮肤,造成寄生部位痛痒,使羊不安,继而引起皮肤或伤口蛔病,大量虫体寄生时,可引起羊贫血、消瘦、发育不良、产乳量下降,后肢麻痹等。更甚的是通过蜱可以传播大量传染病,如羊焦虫病、羊血袍子虫病、炭疽、布氏杆菌等,可以直接或间接造成羊只死亡。羊焦虫病一般呈良性经过,但有时死亡率高达46%~100%。不同年龄阶段的羊均可发病,1周岁以内羊多发。
对上述两病的预防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措施:术者可戴上双层线手套,浸蘸2%敌百虫溶液,在蜱寄生较多的耳部、尾内部等处涂抹,每15天一次;用纱布包裹六六粉剂撒于羊体,成羊50~70,克,羔羊20~30克,每月一次;天气转暖时,也可用0.03%~0.06%的六六粉悬液,1:150的40%敌敌畏水乳剂等喷洒羊体,每15天一次。
用六六粉水悬液或敌敌畏水乳剂定期洗刷地面、墙壁、饲槽、用具。一旦羊只发生焦虫病,可用贝尼尔(主要成分为阿卡扑林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使用青霉素防止继发感染,体温偏高时要配合使用安乃近、安痛定等解热止痛药。

冬春季肉鸡养殖技术关键


1冬春季肉鸡养殖原则

落实好“三防”工作,即防疫、防火、防煤气中毒。处理好保温与通风工作,氨气味必须有效去除,落实标准化管理相关要求。

2预防煤气中毒

煤气中的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的气体,比空气比重小既常说比空气略轻,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氨气。一氧化碳对血红蛋白有巨大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00~300倍,一旦接触后立即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但解离时比氧合血红蛋白缓慢3600倍,故一氧化碳一经吸入即与氧争夺血红蛋白的结合,使血液的带氧能力发生障碍,造成机体急性缺氧血症,使组织缺氧。同时一氧化碳浓度高还可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铁结合而抑制细胞的呼吸过程,阻碍对氧的利用。由于中枢神经对氧最敏感,故首先受害发生神经细胞机能障碍,使机体各脏器失调而发生一系列症状。初期,鸡只躁动不安、鸣叫,继而双翅和头部伏地、张口喘气;最后,鸡只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头颈后仰、惊厥、昏迷死亡。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在进苗前对煤炉等设备要进行维修或更换;保温舍内薄膜始终留有“通风换气带”;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增加通风换气工作;出现雏鸡大量死亡时,要及时打开顶层和四周薄膜,以通风换气为第一首要工作,抬出有问题的煤炉,在饮水内加入红糖、葡萄糖或维生素C等营养解毒药;鸡只死亡稳定后进行保温,后期增加肠道和营养药物;雏鸡运输要注意适当通风,确保不出现闷死鸡。

3疾病防治

少接触外来人员,并做好外来人员或车辆、器具的消毒工作;病死鸡正确及时处理(消毒水浸泡后深埋等无害化处理);病鸡不得在鸡舍内外饲养;鸡粪是最大传染源,卖完鸡后,鸡粪要及时清扫并必须打包处理。公鸡或母鸡先卖完时,可及时清扫鸡粪,减少病菌扩散。

做好鸡舍内及地面消毒和器具定期消毒,空栏期卫生消毒从卖完鸡就要开始贯穿整个饲养过程。做好鸡舍外运动场、水沟、日常带鸡喷雾(3日龄温水2天1次,饮水、滴口鼻眼疫苗前后3天不消毒)、水箱水管、饮水器、料桶等消毒工作。饮水器每日清洗消毒1次、水管7天清洗消毒1次,用药后及时冲洗;料桶脏污及时清扫干净。

疫苗免疫是预防疫病的关键和基础。油苗不能存放在有阳光照射区域或寒冷季节不能放在室外,避免结冰失效。油苗使用前必须摇晃均匀,并在注射过程中可多次摇匀。卫法囊、新支二联、I系苗等冻干苗:要使用保温桶加冰运输,需保存要放在冰箱冷藏室2~8℃,不能过冷结冰或过热融化。疫苗确保现配现用,配好后在1h内必须要全部用完。

4保温与通风

基本原则:看鸡施温,日低夜高缩小温差,不脱温。看鸡施温:温度适宜,鸡只舒适,分散均匀,卧地休息;鸡只偏冷,堆挤在一起或炉子边;鸡只偏热,远离煤炉,张嘴喘气。适宜的温度利于鸡只的生长,过冷或过热会导致鸡只不适或消耗过大,从而影响生长;要确保适宜的温度,必须要有较好的保温设施或设备才能完成。地炉保温:通过对小煤炉、热风炉及地炉保温方式的使用对比,地炉保温存在四大优势。即:能确保均衡的地温;操作方便、可节约劳力;可使用低价烟煤或废旧物,节省费用;安全,舍内空气质量较好。控制好温度和温差:做好隔温缓冲间。进入寒冷季节,白天和夜晚存在较大的温度差异;白天温度要控制低一些,晚上温度要控制高一些,这样可减少因夜晚降温幅度较大所产生的较大温差变化,从而减少鸡只产生冷应激和发病。

合理通风的基本原则:确保适宜的温度下,最大通风量。通风顺序:“先上面后下面,先里面后外面”、“早晚适当通风,中午加强通风”;通风要逐步逐级进行,不能过急;在通风换气时要防止冷风直吹鸡体。

通风适宜标准:以人进鸡舍感觉不闷,感觉不到刺眼、鼻为宜。保温和通风往往会发生矛盾,在鸡舍内环境较差情况下,确保保温的同时应加强通风,也就是说宁可多添加热源,也要进行通风换气。夜晚,天气较冷时,也要适当进行一定的通风。

5有效去除氨气味

去除氨气味经常使用三种方法。物理性:安装排气风扇,合理的通风,安装抽风排气扇,利于去除鸡舍内氨气、杂质、病菌等,加装温控设备可确保温度适宜情况下自动抽风换气。化学性:使用“除氨剂”。更换垫料:在40d左右更换1次垫料。

春季雏鸭饲养管理


1. 注意温度调控,切忌忽冷忽热

雏鸭出壳后,由于长势小,绒毛较少,防寒能力有限。而且,考虑到春季,气候多变,不注意管理,易感染伤寒,导致拉稀,加重病情,导致病死。所以说,育雏期注意保暖,舍内温度平稳,更忌忽高忽低,以免影响鸭群的长势。育雏鸭的适宜温度为︰1~3日龄30℃,4~7日龄25℃,2~3周龄20℃~25℃,3周龄后随常温饲养即可。温度适宜与否,应根据雏鸭神态来判断,当温度过低,雏鸭会聚集打堆,不愿采食,不断鸣叫;温度过高,雏鸭则远离热源,张口呼吸,饮水增加;温度适宜、雏鸭分散均匀,自由采食,活泼好动,安静休息。2. 严控养殖密度,注意适时分群 养殖密度直接关系到雏鸭长势,更关系到舍内小气候的卫生情况。研究证实︰养殖密度过大,将加重空气污浊程度,导致有害气体含量增多,影响舍内卫生环境。而且,局部养殖密度大,容易抢水争食,导致时饥时饱。期间,如果温度管理不到位,雏鸭相互间扎堆,将导致部分雏鸭被闷死,影响养殖效益。养殖密度过小,无形中增加支出成本,降低设备及圈舍的利用率,导致劳力成本输出增多,增加养殖成本,降低养殖效益。所以,必须要确保适宜的养殖密度。同时,根据鸭群长势,适时进行分群,防止扎堆,影响长势。特别是在寒冷天气和下半夜,要注意观察雏鸭动态,及时赶堆。锥鸭适宜的饲养密度为︰1周龄内每平方米养25~30只,2周龄15~20只,3周龄以上5~7只。对于饲养量大的鸭场(户),可按大小、强弱、年龄等不同分为若干小群,每群以200~300只为宜,一周以后再进行调整一次。3. 加强光照管理,刺激鸭群正常发育 研究证实,及时有效的光照,将有效刺激鸭体血液循环,加速鸭体新陈代谢,有效增进食欲,促进其消化吸收,更有利于机体营养物质的吸收,促进其骨骼健康茁壮成长。通常情况下,合理的光照时间,3日龄雏鸭,需全天光照。之后,每周减少光照时间2~3小时。待到4日龄,随自然光照饲养,即可。4. 先给予饮水,后注意补料 出壳后24小时,雏鸭有饮食欲望。可先给予饮水,后根据长势情况,饮食。第1次饮水叫潮水,在第1次饮水中要加入适量维生素C和葡萄糖,以利于清理肠胃,促进胎粪排除,供给营养。雏鸭饮水后即有吃食的表现,此时即可进行开食。开始时可先用半生半熟的大米饭,撒在清洁的竹席或塑料膜上,让雏鸭自由啄食,每次喂七、八成饱,每昼夜喂6~8次,1周龄以后,日喂4~6次,3周龄后。日喂3~5次。同时可适当加量些腥荤饲料,如鱼虾、蚯蚓、泥鳅等,喂时可将此类腥荤料切碎拌入饲料中,也可先熬成汤糊混入饲料中喂给。5. 注意清洁卫生,加强消毒管理 鸭舍定期清扫,清理污物,确保舍内外洁净、干燥;严格通风,注意空气清新;春季注意保暖,勤换垫褥;饲喂管理,所用用具用后注意勤洗,阴干后严格消毒;补充饮水,饮水洁净卫生。对于规模养殖户,建议完善卫生防疫制度。所有配置的消毒设备落实到位,所有病死畜集中堆积处理,禁止乱扔,导致疾病滋生蔓延。落实好诊治措施,有病畜及时隔离,及早诊治。疫苗接种,被看作最为有效的防病措施。及时接种疫苗,根据养殖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通常情况下,雏鸭1周龄,接种鸭瘟、禽出败等疫苗;雏鸭10~20日龄,接种鸭瘟病毒性肝炎血清1次,可起到很好的免疫效果。6. 适时调教下水,逐步进行放牧训练 作为水禽,雏鸭更适合放牧。雏鸭平养,5日龄,即可开始训练下水。早期,可在室外放尼龙薄膜,将其四周垫高,中间凹陷处倒水。水质务必清洗,确保在2厘米左右。适度控制水温,准备妥当后,放进雏鸭。刚开始,每天训练1~2次,每次在10分钟左右。持续1周后,逐渐每天增加到3~4次,每次存15分钟左右。后期,随着雏鸭水性提升,可逐渐增加放水时间。此外,每次雏鸭上岸后,注意集中在无风温暖处。待其梳理好羽毛,羽毛阴干后,可将其赶回鸭舍。经过这些系统的训练,多数雏鸭1周后,可水中自由活动。 雏鸭能水下自由活动,可考虑外出放牧。早期,放牧鸭群宜选择鸭舍周边区域,待逐渐适应后,慢慢延长放牧线路,待选更理想的放牧环境。但是,放牧时间应控制在2小时;之内,次数不要太多,上下午各1次为最好。放牧期间,加强鸭群管理。尤其注意防狗猫及其他野生动物的侵害,注意做好安全措施。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4125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