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痛风病的发病原因 鹅痛风病的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

鹅痛风也称为尿酸盐沉积症,是由于采食大量的高蛋白饲料以及代谢紊乱,导致体内生成过多的尿酸盐,并以盐的形式在关节囊和内脏表面沉积。临床上的主要特征是关节肿大,走动缓慢,跛行,排出白色稀粪,关节腔以及脏器内沉积大量的尿酸盐,一般分成关节型和内脏型,现介绍鹅痛风病的发病原因鹅痛风病的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

1、病因分析

正常情况下,动物体内的蛋白质会在代谢过程中生成尿酸,如果长时间饲喂含有高水平蛋白质的饲料,就会使血液中尿酸水平超标,需要通过肾脏排出大量的尿酸,导致肾功能下降,阻碍尿酸排出,反而促使血液中尿酸水平进一步提高,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就会引起尿酸中毒,并以尿酸盐的形式沉积在肾脏、肝脏、心脏、气囊、肠系膜和腹膜的浆膜表面、关节等部位。沉积在腿部关节腔内的尿酸盐会形成结石,导致关节发生肿胀,并伴有疼痛,影响活动。

营养比例不合理。正常情况下,鹅日粮中蛋白质水平适宜控制在15%,但如果饲料中含有过高水平的蛋白质,就会导致沉积在血液中尿酸盐含量增多,超过机体正常能够排泄的限度,并导致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内、内脏的表面以及皮下结缔组织,促使肾脏负担加重,并受到严重损伤。

饲养管理过差。雏鹅经过长途运输,供水不足,鹅舍长时间潮湿、阴冷,以及鹅群饲养密度过大,运动较少,缺乏阳光照射等,都有可能引发该病。

用药不当。鹅群长时间大量、不正确使用某些药物,如磺胺类药物,导致肾功能发生障碍,阻碍尿酸的排泄,并大量蓄积在体内,从而发生痛风。另外,部分养殖户会给鹅群大量使用人用药品,从而引起急性内脏型痛风。

2、临床症状

该病通常呈慢性经过,病鹅发病初期主要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但增加饮水,羽毛蓬松杂乱并发生脱落,拒绝运动,排出灰白色稀便,有时呈黑色或者绿色,并附着在肛门周围的羽毛上。肛门明显松弛,无力收缩。喙和蹼呈苍白色,发生贫血。腿部关节明显肿胀,无法稳定站立,且触摸伴有痛感。生长发育迟缓,有些甚至形成僵鹅。一般来说,根据尿酸在不同部位沉积可分成关节型痛风、内脏型痛风,部分还会发生混合型痛风。

关节型痛风。发病初期,病鹅健康状态良好,但由于在跗关节、趾关节、肘关节、腕以及指内沉积过多的尿酸盐,导致关节发生肿胀,界限往往模糊,并发生跛行。之后逐渐形成轮廓明显且质地较硬的、间或能够移动的结节,当结节发生破裂就会有干酪样的灰黄色尿酸盐结晶流出,局部发生出血性溃疡。部分病鹅的腿、翅关节发生明显变形,很难活动,往往呈独肢站立或者蹲坐的姿势。

内脏型痛风。该类型比较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有时能够蔓延至全群,但在临诊时容易被忽视。发病初期,病鹅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主要是营养紊乱,血液中含有大量的尿酸。发病后期,病鹅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往往排出半黏液状的白色稀粪,其中混杂大量的灰白色尿酸盐,且通常看到有白色的粪污附着在肛门周围。拒绝活动,也拒绝下水,或者下水后拒绝戏水。机体逐渐消瘦,发生贫血,严重时能够突然发生死亡。母鹅在产蛋期产蛋量减少,有时甚至发生停产,且种蛋的孵化率下降或者容易出现死胎。

3、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立即下调鹅群日粮中蛋白质、钙水平,确保钙磷比例合理。及时挑出病鹅,增加青饲料的喂量,供给足够的饮水,并在饮水中添加5%的食用碱或者碳酸氢钠,加速机体排出尿酸盐。病鹅要立即按照使用说明书在饮水中添加肾肿解毒药混饮,连续使用3-5天;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5片大黄苏打片粉末混饲,每天1-2次,连续使用3天,症状严重的病鹅可采取逐只直接投服或者饮用口服补液盐。在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时,必须注意控制剂量、疗程适宜,并配合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能够增强治疗效果。

科学饲养。鹅群可采取放牧为主、补料为辅的饲养方式,不仅能够采食大量的天然青绿饲料,节约精料,还能够在放牧时进行足够的运功,促使体质增强,使成活率提高。且每次放牧前禁止喂料,而是在放牧后饲喂一定量的配合料。

定期消毒。鹅场要采取封闭式的饲养管理,并安排专人管理,且在进出要进行,还要在每个进出道路口都要设置消毒池。鹅舍、食槽以及其他用具都要定期进行消毒。对于病死鹅必须采取无害化处理,如深埋等,禁止随处乱抛乱丢。对于入场的运输工具、人员衣服、鞋帽以及蛋框等都要进行全面消毒,禁止带入致病菌。一般常选择使用的消毒药物包括漂白粉、消毒威、消特灵、烧碱等,且控制浓度适宜,交替使用,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合理用药。禁止滥用药物,即使在发病阶段也要确保按量、按疗程合理用药,特别是磺胺类药物,雏鹅尽可能不用,如果必须使用则要更加重视,避免剂量过大,控制使用周期适宜,同时配合使用等量的碳酸氢钠,并增加饮水,防止中毒而形成结晶尿和损伤肾组织。另外,通过在饲料中添加药物来防治疾病时,也要求严格控制用量和使用时间。

相关推荐

鹅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 鹅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鹅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14日龄以内的雏鹅多发,呈败血性传染。成鹅是由一些致病性血清大肠杆菌,引起母鹅产蛋期间性生殖器官发病,疾病的发生随着产蛋开始,产蛋率下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均明显下降,所产种蛋在孵化期间常出现大批臭蛋,致产蛋终止而停止流行。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鹅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鹅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1、病原

鹅大肠杆菌病的病原体为大肠埃希氏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兼性厌氧的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长2~3μm,宽0.6μm,无芽孢、不形成荚膜,具有鞭毛,大多数具有运动性。大肠杆菌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37℃的条件下,培养24h可形成圆形、隆起、光滑、半透明、乳白色,边缘整齐,直径大小2~3mm的菌落,大肠杆菌在肉汤中生长良好·呈均匀混浊。该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55℃经30min、60℃经1jmin加热即可将其杀灭,常用的消毒剂在短时间内可将其杀灭。大肠杆菌对药物的选择很敏感,易产生耐药性,并可通过菌毛将耐药质粒传递给其他大肠杆菌,因而给大肠杆菌病的免疫预防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2、流行特点

该病的发生和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在产蛋高峰期及寒冷季节发病率相对较高。该病流行范围广泛,只要有养鹅的地方就有该病的发生,不同品种、年龄的鹅均易感。患病鹅和带菌鹅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健康鹅通过接触病死鹅的尸体以及被污染饲料、饮水、饲养环境等被感染。致病大肠杆菌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体内,一般情况下不会立即发病,但当机体自身免疫水平下降,或感染其他疾病时,体内具有致病性的大肠杆菌会随血液流入全身各脏器,引发败血症以及其他病症。该病的发生与不良的饲养管理有密切关系,天气寒冷、气温骤变、青饲料不足、鹅群过度拥挤、长途运输等因素,均能促进该病的发生和传播。

3、临诊症状及病理变化

鹅大肠杆菌性急性败血症多发生于7-45日龄的幼鹅。患病鹅精神萎靡,羽毛凌乱无光泽,怕冷,常挤在一起,体温升高.发生腹泻,粪便中混有血丝、血块和气泡,粪便恶臭。肛门及周围羽毛沾满粪便,干固后影响排便。随着病情发展,病鹅食欲废绝,渴欲增加,不愿走动,最后卧地不起,最后呼吸困难、衰竭、窒息而死亡,死后剖检可见,心包内有含有纤维素性渗出物的积液,心包膜增厚、浑浊、呈灰白色;气囊膜增厚,表面附着纤维素性或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肝脏肿大,且表面有暗灰白色、不突出的坏死点,肝被膜表面有有纤维素性薄膜覆盖,薄膜易剥离。

母鹅大肠杆菌性生殖器官病症俗称鹅蛋子瘟,急性型病症通常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慢性型症状主要变现为产蛋期母鹅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不喜走动,常独自漂浮于水面。患病鹅腹部膨大,伴有腹泻,排出黄白色稀粪,粪中含有蛋清、凝固蛋白,小块蛋黄样物质,肛门及周围污秽不洁。病程后期,病鹅严重脱水,眼球下陷,脚蹼干燥,消瘦,最后衰竭而死。即便耐过自然康复,也失去产蛋功能,失去饲养价值。剖检可见,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腥臭味的油脂样卵黄液和凝固的卵黄块;腹腔内各脏器表面可见卵黄黏连;肠系膜和肠浆膜有针尖状出血点;输卵管内卵黄变质变性,呈煮熟蛋黄样,切面为成层结构,可以剥下。

公鹅大肠杆菌性生殖器官病的病症除阴茎出现红肿、溃疡或结节等生殖器官症状外,无其他明显症状,其精神、食欲、体重等均表现为正常状态。病程初期,阴茎充血、肿大,不能看清阴茎的螺旋状精沟,阴茎表面布满芝麻或黄豆大小的黄色干酪样结节,肛门周围也有许多相似的结节。病情严重的公鹅,阴茎肿大3-0倍,表面有黑色结痂,剥除结痂可见出血的溃疡面,病鹅的阴茎无法缩回体内,患病公鹅一般不致死亡,只是丧失了繁殖能力。

4、防治措施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可对该病进行初步诊断,经细菌涂片染色镜检、分离培养、生化实验、溶血实验、小动物实验对该病进一步确诊,以及药敏实验对该病进行预防和治疗。该病的预防应加强饲养管理,控制好饲养密度,改善通风,降低灰尘,减少舍内氨气及细菌的含量。坚持全进全出饲养模式,对病、弱、残等状态的鹅应适时淘汰,防止传播该病。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可选择多价油乳剂灭火苗,7-10日龄颈部皮下注射0.5mL,2月龄时进行二免,剂量1mL/只,产蛋前15~20天进行三免,剂量1.5ml_/只,以后每隔半年免疫1次,剂量1ml_/只。

鹅大肠杆菌病的症状及防治
本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鹅的急性传染病。2周龄以内鹅多发,呈急性败血症;成鹅也可感染,为卵黄性腹膜炎,并且较强的传染性,产蛋停止,流行才告终。
一、病原
病原为埃希氏大肠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短小杆菌,该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干燥的环境中可存活数月,但对热和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都能很快使之灭活。
二、流行病学特点
大肠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与健康鹅的肠道中,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约占10—15%,在鹅抵抗力正常的情况下不能发病。当外环境突变或饲养管理不当与生病等因素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引起感染发病。病鹅和带菌鹅是主要传染源,粪便污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被污染的饲料、饮水、饲养和孵化用具等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种蛋的污染主要被带菌母鹅或产蛋箱、孵化器污染。雏鹅的发病与饲养管理不良、天气不好、VA缺乏等密切相关。成年母鹅的发病与产蛋期相关,往往产蛋初期零星发生,产蛋高峰期发病最多,产蛋停止本病也停止发生。产蛋母鹅的病死率可达100%。公鹅的感染与配种有关,鹅群的发病数越高,公鹅的感染率也越高,说明交配也是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

三、症状与病变
症状可分为急性型与慢性型。急性型为败血型,发生在雏鹅及部分母鹅。病雏表现精神不振,缩颈,呆立,排青白色稀便,食欲减少,饮欲增加,干脚。特征性症状是结膜发炎,眼肿流泪,上下眼睑粘连,严重者见头部、眼睑、下颌部水肿,尤以下颌部明显,触之有波动感。多数患鹅当天死亡,有的达5—6天死亡。成鹅表现为体温升高1—2℃,食欲废绝,渴欲增加,迅速死亡。慢性型病程一般3—5天,有的长达10余天。病母鹅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喜卧,常在水面漂浮或离群独处。气喘,站立不稳,头向下弯曲嘴触地,腹部膨大。排黄白色稀便,肛门周围有污秽发臭的排泄物,混有蛋清,凝固的蛋白或卵黄小块。患鹅脱水,眼球下陷,喙、蹼干燥,发绀,最后因衰竭死亡。耐过者不能恢复产蛋。公鹅主要表现生殖器症状,阴茎红肿、溃疡或结节。病情严重者,阴茎表面布满绿豆大小坏死灶,剥去痂块露出下面的溃疡灶,阴茎无法收回,丧失交配能力。
雏鹅肿头症是特征性病变,可见头部、下颌部的皮下组织水肿坏死,似胶冻状,并有多量的黄色液体浸润;眼结膜充血、出血,眼睑肿胀粘连;脑、肺、肠粘膜充血、出血,肝、脾肿大;个别见气囊炎和心包炎。成年母鹅特征性病变是卵黄性腹膜炎,腹腔内有少量淡黄色腥臭的混浊液体,常混有破损的卵黄,各脏器表面覆盖有淡黄色凝固的纤维素性渗出物,肠系膜互相粘连,肠浆膜上有出血小点,卵巢变形萎缩,呈灰色、褐色或酱色等。卵黄在腹腔内积留时间较长者,可凝固成硬块。输卵管发炎,内有小出血点和淡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沉着,管腔内含有破碎的小块蛋白、蛋黄等。病鹅尸体消瘦,气管内有黄白色泡沫样渗出物,肝肿大质脆、瘀血,表面有针尖大出血点及灰黄色坏死点。公鹅病变局限于外生殖器部分,可见肿胀、坏死、溃疡等。
四、诊断
成鹅发病根据特征性病变及流行特点即可确诊,但雏鹅毛发病常缺少特征性病变,需做病原分离鉴定方能确诊。
五、防治
1、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如保持清洁卫生、良好通风、适当饲养密度及适宜温度,饲料饮水质好充足等。2、鹅舍定期消毒,种蛋、孵化器切实消毒。
3、公鹅在本传播上起重要作用,在配种前应逐只检查,凡外生殖器有病变的一律淘
汰,不能种用。如确需使用的,应每日用消毒药清洗创面,同时全身使用抗菌素,治愈后再用。
4、有条件的,可用发病场分离到的大肠杆菌制成多价灭活苗,对母鹅进行免疫;或对病鹅群免疫,以及早控制疫情。
5、发病鹅应立即隔离,用药物治疗。可用:氯霉素按40毫克/千克体重混饲,连喂4天;或肌注,按60—80毫克/次,日2次,连用3—4天;土霉素35毫克/千克体重,混饲,连用5天;环丙沙星,按0.05%混饲。

猪水肿病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猪水肿病的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水肿。本病在春秋两季多发,以4~5月与9~10月多见,主要于断奶后l~2周在强壮仔猪中发生,没有规律性,发病率为30%~50%,病死率为80%~100%。病仔猪或健康母猪肠道内存在溶血性大肠杆菌,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和周围环境,经消化道而感染。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如突然更换饲料、环境和气温突变、饲料中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均可诱发本病。

1发病原因

一般认为是一种具有特异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而引起的中毒症。这种致病性大肠杆菌在哺乳期间即有少量存在于仔猪肠道内,但在哺乳条件下一般不致病,在适当诱因,如断乳方法不当、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喂方法、天气突变、饲喂贪吃过饱、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蛋白质含量过高、消化功能不健全、猪舍卫生条件差等情况下,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特别是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内微生态平衡破坏,促进了溶血性大肠杆菌在仔猪肠道内不断繁殖,产生毒素,毒素经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在体内积聚,引起毒血症,毒素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仔猪发病,导致死亡。

2临床症状

多发于断奶前后的仔猪,以断奶后1~3周发病率最高,低营养水平少发。发病个体一般是中等偏上情况,同窝仔猪生长发育良好、体重较大的猪易突然发病。一般体温略有升高后降至常温,精神沉郁,不食,卧地不起,行走时四肢无力、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倒地后肌肉震颤、全身抽动、四肢划水、口吐白沫,叫声嘶哑、头面部及眼帘肿胀,全身水肿,指压留痕。本病进程很快,一般在48h内死亡或恢复,大猪病程较长,可延至5~7d或更长时间。

3剖检变化

最明显的变化是胃、结肠系膜、眼帘、喉部、皮下、腹部水肿,尤其是胃壁大弯部和贲门部黏膜下层水肿最明显,胃底部弥漫性出血;切开水肿部,流出无色至黄色的渗出液(/),或呈胶冻状,位于黏膜下或黏膜肌层;全身淋巴结水肿,有的可见肺水肿、大脑水肿和直肠周围水肿;心包、腹腔内有大量积液或腹水,胆囊水肿,肝脏稍有肿大,颜色变黄,质地变脆易碎,脾脏稍肿大。多数仔猪胃内充满食物,十二指肠及空肠黏膜弥漫性出血,小肠和结肠内容物较少,大肠黏膜呈卡他性肠炎现象。

4诊断

4.1镜检

取病死仔猪的肝、脾和肠系膜淋巴结涂片染色镜检,发现少量散在、无荚膜、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4.2细茵培养

无菌操作采集病死仔猪肝、脾、肠系膜淋巴结,划线接种于鲜血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37℃恒温培养24h。观察结果:血琼脂平板上均有菌落生长,为圆形、边缘整齐、微隆起、光滑、灰白色、不溶血的中等大小菌落;麦康凯培养基上为红色菌落;取单个菌落涂片染色镜检,菌落形态与病料涂片中的细菌相同。

4.3生化试验

分离菌能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和甘露醇产酸产气;能产生靛基质,不产生硫化氢,不分解尿素,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结合实验室诊断,可以确诊为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

5防治方案

可采用对症疗法,以抗过敏、消除水肿和抑制肠道致病菌协同进行,而且应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期治疗,方可取得比较好的疗效。

(1)庆大霉素5~10IU、硫酸黄连素5~10ml,肌肉注射,2次/d,连用2~3d。

(2)2.5%恩诺沙星注射液按10ml/kg,肌肉注射,2次/d,连用2~3dl0.1%亚硒酸钠注射液3~4ml,深部肌肉注射1次,病重者隔5~6d重复注射一次。

(3)补液:对于腹泻时间较长或已经出现脱水症状的仔猪,可用口服补液盐(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9、氯化钾1.59、葡萄糖209,加温水lkg),同时加入乳酸环丙沙星可溶性粉按10g/kg混合在一起,让猪自由饮用。

(4)50%葡萄糖30~50ml,葡萄糖酸钙20~40ml、乌洛托品10ml,混合一次静注。

(5)白术9g、木通6g,茯苓9g,陈皮6g,石斛6g,冬瓜皮9g,猪苓6g,泽泻6g,水煎分2次喂服,每日一剂,连用2剂。

(6)苍术15g,白术、酒芍、茯毛、枳壳各l0g,官桂、桂枝、麻黄、广木香各6g,陈皮9g,甘草3g,水煎灌服,每日1剂,连服2d(30g体重猪的剂量)。

(7)病愈后,为防止复发,除加强饲养管理外,可使用维丁胶性钙、三磷酸腺苷、VBl2各2ml,混合肌注,一般隔4d一次,连续2次,效果很好。

6防治体会

6.1猪水肿病主要在于预防和加强对哺乳期和断奶后的仔猪饲养管理

在仔猪出生15~20d注射仔猪水肿灭活苗能有效预防水肿病的发生;对哺乳仔猪适时补料,以提高其消化能力,切忌突然断乳和更换饲料,饲料营养要全面,蛋白质不能过高,断乳后仔猪切忌饲喂过饱。

6.2注意饲料中维生素E和硒的补充

维生素E和硒在机体内共同参与机体的抗氧化防御体系,保护细胞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免受脂质过氧化物游离基的破坏。机体缺乏会造成免疫器官遭到破坏,抗病力降低,特别是能使消化酶活性降低,影响消化道正常机能,肠道菌群失调,从而为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增殖、附着和毒素的产生和吸收创造了条件。

6.3加强在应激条件下仔猪的管理

在气候突变热或冷、疫苗接种、过早断奶、长途运输等应激原刺激仔猪机体,也能使其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减弱,引发了消化不良和腹泻,致使肠道菌群失调,导致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大量繁殖,造成水肿病的发生。

6.4饲料中的蛋白质过高引起的营养过剩导致的水肿病难于治愈

仔猪早期断奶后胃酸分泌少,各种蛋白酶的活性低,尤其不适应植物性蛋白质高的饲料。一般断奶后3周内仔猪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应高于19%,其中植物性蛋白不应高于15%。如果蛋白质过高,不能彻底分解,会使肠内容物腐败、发酵,会刺激肠末梢感受器蠕动增强,从而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继而发生水肿病,因营养过剩而引起的水肿病多数归于死亡。

6.5控制仔猪采食量

有些养殖场采用将颗粒料放入料槽让猪自由采食的饲喂方式,这样容易造成抢食暴食行为,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诱发水肿病的发生。所以,要控制仔猪采食量,仔猪育肥初期要严格采食量,以喂7~8成饱为宜。

鹅绦虫病的临床症状 鹅绦虫病的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鹅绦虫病是由于雏鹅或者中鹅的小肠内寄生有绦虫而引起,其中矛形剑带绦虫是主要病原。当病鹅的肠道内寄生有绦虫,能够导致肠道梗阻,抑制机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引起体质渐进性消瘦,且其能够分泌产生毒素,会阻碍机体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大量死亡,必须在鹅饲养过程中给予足够的重视。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鹅绦虫病的临床症状鹅绦虫病的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1、病原特征

鹅主要是由于感染矛形剑带绦虫、冠状膜壳绦虫以及片形皱褶绦虫等发生绦虫病。矛形剑带绦虫的体长为11.5~23cm,外观如矛,颈节较短,生有4个吸盘。冠状膜壳绦虫的体长为5~20cm,宽度为0.25~0.3cm,共由一个头节和很多体节构成,吸盘上没有小钩,但顶突上存在20~26个小钩,呈一圈排列形成冠状。片形皱褶绦虫的主要特点是在虫体前部存在一个扩展的皱褶状假头节。假头节长度为1.9~6mm,宽度为1.5mm。假头节的顶端即为真头节,上面存在4个吸盘和10个小钩,整个虫体长度在20—40cm。这些绦虫主要在鹅以及其他水禽的小肠内寄生,随着虫体的不断长大,会在小肠内大量积聚,对消化吸收产生影响,使肠道发生机械性堵塞,导致肠黏膜发生损伤以及其他相应的病理变化,甚至发生死亡。

上述绦虫的发育需要中间宿主的参与,其中矛形剑带绦虫的中间宿主主要是剑水蚤,冠状膜壳绦虫的中间宿主主要是淡水中的螺类和甲壳类,片形皱褶绦虫的中间宿主既可是剑水蚤,也可是镖水蚤。这些中间宿主一般在水塘、水洼地、沼泽地和江河支流缓慢的浅水区生活。带虫鹅可通过粪便排出含有绦虫卵的节片,当中间宿主食入后,就会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大约6周变成似囊尾蚴,在鹅等水禽食入这种体内存在似囊尾蚴的中间宿主后,似囊尾蚴就会从中间宿主体内逸出,经过大约18天就可发育为成虫,然后开始排出含有绦虫卵的节片,从而导致该病持续进行传播蔓延。该病在世界各地都能够发生,往往呈散发或者地方性流行。

2、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病鹅主要症状是腹泻,食欲不振,贫血,生长发育缓慢,机体消瘦等。初期排出淡绿色的稀便,后期排出灰白色的稀粪,且其中存在的白色绦虫节片。发病经过5天,病鹅体重能够减轻大约1.5kg。部分病鹅的头会突然朝向一侧倾倒,走动不稳,有时会由于无法保持平衡而摔倒;夜间有时会伸颈、张口,头部呈钟摆样摇动,接着仰卧在地,腿部呈划水状。雏鹅感染严重时,往往会发生死亡。病鹅肠腔内积聚大量的虫体,引起肠扭转、肠阻塞,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肠破裂。由于绦虫头节会吸附在肠壁上,从而损伤黏膜,发生水肿、出血,并散布有灰黄色的结节,肠内容物稀薄,散发臭味,并含有大量的虫卵。雏鹅患病死亡后,主要表现是机体消瘦,稀便黏附在泄殖腔周围,肝脏轻度肿胀,肠黏膜发生出血,肠内寄生有绦虫,通常有10多条,最多时能够达到30多条,虫体长度为3~4cm。病死幼鹅的血液稀薄,发生卡他性肠炎,小肠黏膜充血、增厚、出血,并散布有结节状溃疡,呈米粒大小,肠腔内存在几条扁平分节状的白色虫体,部分肠段变粗,质地变硬。

3、实验室检查

细菌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取病鹅的心血、肝脏和脾脏分别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接种,在37℃恒温条件下进行24h培养,没有长出致病菌。

镜检。在病死鹅肠道内存在虫体,挑取虫体使用低倍显微镜进行观察,能够看到虫体非常长,呈乳白色的扁平带状,存在分节,头节生有吸盘,顶突上存在小钩,具有3个椭圆形的睾丸,横列在卵巢内方生殖孔的一侧,卵巢位于睾丸外侧,生殖孔处于节片上角的侧缘。取病鹅排出的新鲜粪便适量,通过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检查,能够在高倍显微镜下发现椭圆形的虫卵,没有包裹卵囊,从而判断为绦虫。

4、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病鹅可按体重在饲料中添加200mg/kg硫双二氯酚或者10~25mg/kg阿苯咪唑混饲,经过3天再使用1次。为避免并发感染肠道炎症,可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注射用的庆大霉素,任其自由饮水,或者添加在饲料中混饲。如果养鹅数量较差,也可按体重肌肉注射6万IU/kg的青霉素进行配合治疗。

加强饲养管理。幼鹅、成年鹅与其他家禽必须分开饲养,对于新购买的鹅必须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观察,确诊没有感染绦虫病或者经过驱虫才能够合群,防止引入病原体。幼雏鹅和成年鹅要采取分开饲养,以防止成鹅感染虫体后导致幼鹅患病。保持环境卫生良好,器具要及时进行清洗,每周进行2次以上的环境消毒,鹅排出的粪便要及时清扫,尤其是驱虫期间排出的粪便必须采取堆集发酵处理。

预防性驱虫。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带虫的成鹅,其排出的粪便中存在大量的虫卵,因此要在每年春、秋、冬季节进行1次彻底驱虫,每年至少要进行2次驱虫,其中一次安排在秋季放结束后进行,另一次安排在第二年春季放牧前进行,从而能够促使过冬的成年鹅体内没有虫体,进而使其不会污染水池。

鹅绦虫病的防治
我县一养鹅户所饲养40日龄左右的鹅群,发病15天,死亡率较高,在别处求治效果不好,前来我站门诊请求诊治。我们详细了解了鹅群发病经过及用药情况,结合临床症状及剖检症状,确诊为鹅绦虫病。
一、临床症状
精神不振,羽毛蓬乱无光泽,采食量下降,腹泻,头颈缩回,摇头,走路无力,后期跛行,甚至瘫痪。排出附有黏液状物质的臭便;日渐消瘦,发育不良。病程后期头向后背,肢体强直,痉挛抽搐,死亡前出现神经症状,扭脖,背卧或侧卧时两脚划动,反复发作。最后呈划水动作而死亡。
二、剖检症状
剖检见病死鹅血液稀薄如水,肠道普遍出血,内有黄红内容物,稀臭,肠黏膜肥厚并有出血点和卡他性炎症,多处有米粒大结节状溃疡,在小肠处肠腔内有大量虫体积聚,虫体为白色、扁平、带状、分节的蠕虫。有的肠段变硬、变粗,虫体阻塞肠管;心内膜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其他无可见病变。
三、病理分析
鹅感染绦虫后,大量虫体积聚于肠道内,阻塞肠腔,破坏和影响鹅的消化吸收,并能吸收营养,分泌毒素及代谢产物,对鹅的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产生毒害作用,导致鹅生长发育受阻,乃至死亡。
四、防治
1、丙硫苯咪唑(抗蠕敏):每千克体重20-30毫克,一次内服。共给药2次,间隔10日。
2、硫双二氯酚(别丁):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一次内服。
3、氯硝柳胺(灭绦灵):每千克体重50-65毫克,一次内服。同时配合应用抗生素治疗肠炎,添加电解多维改善营养。

鹅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鹅大肠杆菌病是由具有致病性的大肠杆菌所引的一种常见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卵黄性腹膜炎、败血症、心包炎、气囊炎以及输卵管炎等为主要特征。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养鹅生产业的发展,给广大养鹅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下面就来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鹅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鹅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1、临床症状

雏鹅。脑炎型,主要是7日龄的雏鹅容易发生,且往往是由病程持续稍长的病鹅转化而致,主要表现出神经症状,走动摇晃,通常脖颈发生扭曲,采食减少或者完全停止,病程往往能够持续2~3天。关节炎型,主要是7~10日龄的雏鹅容易发生,病雏通常是一肢者两肢趾关节或者跗关节出现发炎,并明显肿胀,限制活动,出现跛行,采食减少,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会在3~5天内由于衰竭发生死亡。败血症,通常是7~15日龄的雏鹅容易发生,往往先发生结膜发炎,眼肿不停流泪,部分上下眼睑会发生黏连,严重时甚至眼睑、头部、下颌部都发生水肿,特别是下颌部发生明显水肿,用手触摸存在波动感,大部分快速发生死亡,部分在发病5~6天后死亡。

母鹅。有些产蛋母鹅患病后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拒绝走动,往往呈卧地状,并离群独处或者在水面上漂浮,气喘加快,无法稳定站立,头部向下弯曲并以嘴部着地,腹部明显膨大。排出黄白色的稀便,且有散发臭味的污秽排泄物黏在肛门周围,并混杂有蛋清、凝固的卵黄或者蛋白小块。发病后期,食欲废绝,眼睛由于脱水明显凹陷,喙和蹼干燥并发绀,羽毛蓬松杂乱。通常病鹅在表现出临床症状后2~6天内发生死亡。母鹅呈急性发病时会快速死亡,且膘情状况较好,死亡时往往有软壳或者硬壳蛋滞留在泄殖腔。个别病鹅的病程能够持续至少10天,最终由于严重消瘦而发生死亡。有些病鹅能够逐渐好转而恢复健康,但产蛋机能较难恢复。

公鹅。患病公鹅主要是阴茎发生病变,轻症时整个阴茎发生严重充血,肿大至正常的2~3倍,很难看清螺旋状的精沟,并在多个部位存在芝麻粒到黄豆粒大小不等的黄色脓性或者干酪样结节。重症阴茎能够肿大至正常的3~5倍,并有1/3~3/4的长度会露到体外,无法缩回到体内,且这部分阴茎存在黑色的结痂面。无论是体内还是露出的阴茎,特别是基部往往会存在不同数量和大小的黄色脓性或者干酪样结节,将结痂剥除会露出溃疡面,并存在出血。挤压结节,会有脓样或者干酪样的分泌物流出。另外,大部分患病公鹅的肛门周围也会存在类似的结节。病鹅阴茎外露时,会丧失交配能力,但精神、食欲以及体重都没有发生异常变化,也不会发生死亡。

2、实验室诊断

涂片染色镜检。在无菌条件下,取病死鹅的肝脏、脾脏组织进行触片,同时取心血进行涂片,经过革兰氏染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发现大量革兰氏阴性小杆菌,且菌体两端钝圆。

细菌分离培养。在无菌条件下,采取病死鹅的肝脏、心脏、脾脏组织分别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以及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接种,放在37℃恒温箱内进行24h培养,发现平板上都长出菌落。其中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长出灰白色的圆形菌落,边缘整齐,稍微隆起,表明光滑、湿润;麦康凯琼脂平板上长出粉红色的圆形菌落,边缘整齐,略微隆起,表面光滑;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长出黑红色的圆形菌落,发出金属光泽。挑取典型菌落进行涂片,经过革兰氏染色后放在显微镜下检查,也能够看到革兰氏阴性小杆菌,菌体两端钝圆,与涂片检查一样。

3、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及时挑选出病鹅并进行隔离饲养,舍内保持通风良好,粪便要每天定时进行清除,确保舍内的干燥、清洁,并进行全面消毒。如果病鹅症状比较严重,可每只胸肌注射10万~20万IU链霉素或者庆大霉素,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也可在每千克日粮中添加2g大肠杆菌净(主要由秦皮、黄连、白头翁、黄柏等组成),混合均匀后饲喂,连续使用5天。对于大群鹅,可按体重使用20~25mg/kg阿米卡星,添加在饮水中混饮,每天2次,连续使用3~5天,或者使用10~15mg/kg新霉素或者5~7.5mg/kg恩诺沙星,添加在饲料中混饲,每天2次,连续使用3~5天。如果使用上述药物用于预防该病,用量要减半。同时,全群鹅可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复合维生素B和氟苯尼考,先连续使用4天,然后停止用药2天,再连续使用3天。

加强饲养管理。合理规划饲养场地,确保舍内通风透气,鹅群饲养密度适宜。通常情况下,舍内饲养密度适宜为2~3只/m2,而运动场的面积至少为舍内面积的2倍,同时确保有适应于运动场面积的水面供鹅群活动。鹅舍加强消毒,保持环境卫生良好,如运动场及鹅舍地面可喷洒1:1000克霉素进行消毒。另外,种鹅在产蛋以及抱孵期要饲喂钙水平较高的饲料,并适当增加饲喂微量元素,以提高体质。

肉鸡腿病的发病原因 肉鸡腿病的防治措施


肉鸡腿病是目前制约肉鸡养殖生产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当肉鸡患此病后会出现跛行、瘫痪,严重影响了肉鸡的运动和采食,从而使得肉鸡的生长速度变慢,增重缓慢,降低了肉鸡养殖经济效益。现主要分析引起肉鸡腿病的主要原因以及针对肉鸡腿病的防治措施。

1、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该病具有一定的遗传特性,研究表明肉鸡软骨营养障碍是一种遗传性状,通常由染色体隐性基因遗传,并且在相同的条件下,仔公鸡的发病率要高于母鸡,并且多发生在3~8周龄的鸡。发病率与肉鸡的发病日龄、品种存在一定的关系。

日粮因素。日粮中的营养成分不足或者缺乏是导致此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当日粮中的蛋白质和能量的水平不适宜时会引起代谢障碍而引起肉鸡发生腿病。当饲喂肉鸡高能高蛋白饲料时,尿酸盐会大量的沉积在关节处而形成关节。型痛风,使该病的发病率提高;当肉鸡饲料中缺乏钙磷,或者钙磷的比例不适宜时就会导致肉鸡患软骨症或者骨质疏松,而引发腿病;日粮中微量元素锰、锌、铜、硒等与鸡腿病有关,例如当肉鸡缺锰时会引起胫骨关节增大,胫骨远端和趾骨近端扭转或弯曲,行走困难。当缺锌时,病鸡会出现运动失调,跗关节肿大,严重时会发生坏死性皮炎。肉鸡缺铜时会表现为骨折,骨骼处软骨增厚,出现痉挛性麻痹;当日粮中维生素D不足时会患有佝偻病、软骨症,当维生素E缺乏时会出现脑软化,共济失调;维生素B。缺乏会引起外周神经麻痹而表现出观星状;烟酸缺乏时会出现关节肿大,腿骨弯曲;日粮中的电解平衡失调会增加腿病的发病率,而增加日粮中的正离子则可以减少该病的发生率。

管理因素。在肉鸡的养殖过程中管理不当也是引起肉鸡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当肉鸡发生机械性骨折,或者扭伤时而引发炎症,就会发生腿病,这一现象主要在抓鸡环节中出现;当鸡舍内环境不适宜,如肉鸡长期生活在高温、缺氧的环境下会出现骨骼变形、强度变弱、发生中毒等而引发腿病,光照不合理,也会引发该病发生;另外,当对患病肉鸡使用药物治疗时,如果用药不合理,如药量过大、使用时间过长等会使肉鸡发生常规药物中毒而引起腿病发生。

疾病因素。疾病因素是导致肉鸡发生腿病的主要因素,当肉仔鸡患病时,其主要症状就是在腿部发生病变。例如,当肉鸡患有非典型新城疫后,病鸡多表现为步态不稳,跛行或双腿麻痹;当患有神经型马立克氏病后,由于病毒会侵害肉鸡的坐骨神经丛,而使病鸡一侧或者双侧的腿发生麻痹,而出现劈叉的姿势;当肉鸡患有传染性滑膜炎后,其跗关节和脚垫处发生病变,表现为跛行,病腿不能伸张,负重无力而不能行走;当肉鸡患有禽霍乱时,如果是骨骼受到侵害则会表现为一侧跛行、关节内结核而引起瘫痪;葡萄球菌病多因外伤感染而引起,病鸡会出现关节肿大,跛行、不能站立,严重时还会发生股骨头坏死,易发生骨折;另外,当肉鸡发生寄生虫病后,有时会导致肉鸡运动困难,趾骨坏死。

2、防治措施

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为肉鸡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做好鸡舍各环境指标的调控工作,包括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光照程序、饲养密度等管理工作。根据不同的季节做好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工作,在夏季要防止鸡舍出现高温高湿的环境,要加强舍内的通风换气工作,以降低舍温,排出舍内污浊的空气和潮气,保持鸡舍空气新鲜。保持鸡舍卫生、干燥,要勤换垫料,防止潮湿的垫料滋生大量的细菌,对鸡群不利;冬季则要做好保温御寒的工作,尤其是育雏舍,更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冬季要合理的通风,并做好通风与保温之间的关系。

进行合理的光照程度,让鸡在特定的模式下休息和活动,不可采用连续光照,要让鸡有一定时间的黑暗时间,以减少肉鸡的活动量,这对肉鸡骨骼的发育和腿部健康有益。调整好鸡群的饲养密度,在鸡群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要及时调整饲养密度,肉鸡在3~4周龄时每平方米不宜超过12只。另外,在日常的管理如称重抓鸡时要轻抓轻放,以减少腿部受伤和避免发生应激。

提供适宜的营养,日粮中的各营养物质要全面且配比合理,有效控制饲料的质量,以提高肉鸡的饲料利用率,促进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在饲喂时要注意不可使用发生霉变的饲料,做好饲料的贮存工作。并且要随着肉鸡生长及时的调整饲料配方和饲喂量。

做好其他疾病的预防工作。严格执行生物安全制度,做好隔离、消毒工作,切断传播途径,杜绝外源性病原菌的感染。加强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提高鸡群特异性免疫力。病鸡和瘫鸡应及早隔离淘汰,消灭传染源,将损失降到最低。

当肉鸡发生腿病,在诊断时不可轻易的下结论,要根据饲养管理的情况、饲养环境、饲料营养以及品种等进行综合的分析、考虑,最终确认是何原因引起腿病的发生,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肉鸡腿病预防措施

腿部疾病是肉鸡的常见病,表现为腿无力,骨骼变形且关节囊肿等,造成跛行、瘫痪,严重影响运动和采食,制约生长速度,降低养殖效益。该病发病率约为2%~5%,目前尚无特效措施预防,只能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来减少发病率,减轻症状,把损失降至最低。

1、分段控制营养在饲养前期(3周龄~4周龄),要使鸡长好骨架,促进骨骼发育,防止体内脂肪堆积。为此,要加强运动,增强其体质。要控制饲料中代谢能的不平,或根据需要限量饲喂,控制脂肪堆积,可定期抽查体重,及时调整日粮水平。4周龄-5龄后,加速育肥上市。
防止日粮中钙、锰及VD、VB2缺乏,VD对骨骼的发育尤为重要。对于0周龄~3周龄的仔鸡,每公斤日粮中VA、VD的含量应保证在250国际单位~400国际单位可定期少量投喂含VA、VD丰富的多汁新鲜饲料,如胡萝卜、南瓜等。
2、创造良好环境鸡舍要经常保持通风、卫生、干燥,垫料要松散防潮,定期更换。饲养的密度要适宜,3周龄~4周龄后,每平方米饲养肉鸡不超过10只。采用勤添少喂的方式投料,增加鸡啄食和运动时间。在转群、疫苗接种时应尽可能减少应激,防止惊群,尽量避免捕捉鸡只。
3、搞好疾病预防部分细菌和病毒会造成肉鸡发生腿部疾病,如葡萄球菌、病毒性关节炎等。必须做好疫苗接种和预防工作。对已患腿部疾病的肉鸡要及早隔离,精心护理。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4736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