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喘气病的症状、治疗和预防

随着畜牧业向商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转变,各种猪的传染病也越来越复杂,由以前的单纯感染发展为现在的多种混合感染,其中原发性猪喘气病和继发性混合性猪喘气病是较为突出的一种。猪喘气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在猪群中可造成地方流行性,主要特征是咳嗽、喘气。病变特征是肺的尖叶、心叶、中间叶和隔叶前缘呈肉样或虾肉样实变。根据诊治实践,选出几个典型病例及诊治方法进行探讨,以供同行和养殖户参考。

1病例及治疗
病例1:本地农民李某送来病猪1头,重约30kg,诊治检测体温40.50℃,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像拉风箱,呈腹式呼吸,吸气时腹壁呈波浪式抖动,趴地喘气,发出喘鸣声,咳嗽,常流灰色黏性或脓性鼻汁,精神不振,不愿走动,不愿进食。病症与猪喘气病病症几乎完全相同,故初步诊断该猪患喘气病,用以下药物进行了治疗:西药针剂:青霉素80万单位10mL,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50万单位20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L,安乃近注射液10mL,安基比林注射液10mL。中草药针剂:鱼腥草注射液20mL,柴胡注射液20mL。所有药物均采取颈部肌肉注射方法。
病例2:一曹姓农民送来病猪1头,重约45kg,猪生病4d,前期粪便干臭,现转为腹泻。体温41℃,表现高烧不退,精神沉郁,不吃食,不饮水,怕冷,眼结膜潮红,口黏膜有血点和紫斑点,体表淋巴结肿大,呼吸困难,像拉风箱,呈腹式呼吸,吸气时腹壁呈气浪式抖动,趴地喘气,发出喘鸣声。初步定为猪瘟和猪喘气病并发。药物治疗如下:西药针剂:采用病例1的药物,剂量增加,中草药针剂:清热解毒注射液10mL,鱼腥草注射液20mL。所有药物颈部肌肉注射,1d注射1次。
病例3:一次在乡下搞防疫时发现,农户高某有一猪约35kg,检测体温一般症状表现不显,重要症状是咳嗽,生长发育停滞。呼吸急迫,行走摇摆,精神萎靡,日见消瘦,呈明显的腹式呼吸,有节奏的煽动,有时鼻腔堵塞,甚至发出吱吱声,喘气病状加重时,病猪减食或完全停食,粪便中可检出肺丝虫幼虫。后期喘气加重,常张口喘气,发出喘鸣声,身体消瘦,不愿走动。经诊断初步定为猪肺丝虫引起喘气病,治疗如下:西药:盐酸左旋咪唑片,每次喂13片;盐酸左旋咪唑注射液6mL,一次肌肉注射;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50万单位10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mL混合一次性气管注射;中西药针剂:青霉素80万单位10mL,酪酸卡那霉素注射液50万单位20mL,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20mL,鱼腥草注射液10mL。以上药物颈部肌肉注射,1d注射1次。

2治疗效果
病例1除当天进行药物治疗外,该猪由畜主带回,按方剂1d肌肉注射1次,连用6d后,完全治愈。病例2当天治疗完后,该猪畜主带回,按方剂1d肌肉注射1次,1周后,该猪不再咳嗽,喘气,但愈后生长发育不良,有慢性猪瘟的症状。病例3在初步诊断为猪肺丝虫继发喘气病后,进行了全面治疗后,畜主按照原方剂,连用4d后,病状明显减轻。

3讨论
3.1猪喘气病的诊断方法
3.1.1流行病学本病冬春寒冷季节多见,四季均可发生,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能感染,其中以哺rǔ猪和幼猪最易感,其次是妊娠后期的母猪和哺rǔ母猪,育肥猪发病较少,母猪和成年猪多呈慢性和隐性感染。
3.1.2临床症状一般猪喘气病潜伏期11~16d,体温无多大变化,喘气厉害,病初饮食正常。急性型:见于新发猪群,以仔猪、妊娠母猪和哺rǔ仔猪多发。病猪剧喘,腹式呼吸或犬坐姿势,时发痉挛性阵咳。有继发感染则体温升高,食欲大减或废绝,日渐消瘦。病程约1周,病猪常因窒息而死,病死率高。慢性型:多见于老疫区的架子猪、育肥猪和后备母猪。长期咳嗽,清晨进食前后及剧烈运动时最明显,严重的可发生痉挛性咳嗽。随着饲养条件和气候的改变,症状会时而缓和。病猪体温不高,但消瘦,发育不良,被毛粗乱。病程长达2~3个月,甚至半年以上,病死率不高。急性感染者易与猪流感混淆,同时要与猪肺疫、传染性胸膜肺炎及猪肺丝虫病和蛔虫病相区分。对慢性病猪,用X射线检查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3.2治疗
3.2.1治喘灵按病猪体重每5kg颈部两侧肌肉注射1mL;一般用量小猪每头3~4mL,中等猪6~8mL,大猪最多只需12mL,大剂量可在颈部两侧行深部肌肉分点轮流注射,每5d治疗1次,一般治疗1~2次。此外,重病猪配合卡那霉素4~6mL/头肌注,20%~50%葡萄糖生理盐水50~100mL,腹腔注射;对一般病猪(见有连续干性咳嗽和有轻度腹式呼吸)可同时一次性进行治喘灵、卡那霉素颈部肌注,1~2次即可治愈;轻病猪(排除寄生虫外,仍有连续干性咳嗽的猪只)仅使用治喘灵治疗1~2次(间隔5d注射1次),即可收到良好效果。
3.2.2盐酸土霉素用量按每千克体重日量30mg计算(第一次用量加倍),用0.25%普鲁卡因或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稀释后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续注射5~6d为1个疗程。重症者可适当延长1个疗程。盐酸土霉素按每千克体重6mg作气管内注射效果更好。
3.2.3林可霉素每千克体重50mL量,5d1个疗程,连用4周。对于腹式呼吸明显,已减食的重病猪,除延长林可霉素疗程外,同时须作对症疗法和加强护理。轻病群每吨饲料加入200g林可霉素,连续喂3周。
3.2.4中草药制剂①艾叶灰30g,蜂蜜30g,枯矾20g,头发灰15g,白萝卜籽10g,煎汁一次喂服,每天1剂,连用3~5剂。②曼陀罗花60g,细花百部20g,白鹤藤15g,东风桔15g,野颠茄20g,鸡矢藤30g,崩大碗25g,桑叶30g,塘葛菜40g,晒干研末,每日1剂,分早晚2次喂服,7d为1个疗程。总之,多种药物对气喘病治疗均有疗效,特别是一些新药、特效药。治疗时根据发病的严重程度及有无呼吸道病复合体的发生进行用药,感染初期一次用治喘灵即可治愈,重病猪一般都有继发感染,须配合轮换使用多种广谱抗菌素,1个疗程5~7d。

4小结
在我国,养猪业各种体系并不是十分完善,种苗来源复杂,进猪苗、防疫、治病各不统一,导致健康猪与病猪相互交叉感染。猪喘气病的防治方法,大多数不易根除病原,且疗效与病情、猪的抵抗力、饲养管理条件、气候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对于猪喘气病应该是防重于治,做好前期预防是关键。对后备母猪1a进行1次防疫和仔猪普遍进行2次早期免疫;及时检疫、立即隔离发病猪;对隐性感染猪和有临床症状猪进行药物治疗;有计划地进行场舍的卫生消毒,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法和早期隔离断奶技术,从系统观念上采取严格的生物防护措施,有助于建立和保持无喘气病净化场。

精选阅读

猪姜片吸虫病的临床症状 猪姜片吸虫病的预防与治疗


猪姜片吸虫病,姜片吸虫病是我国南部和中部常见的一种人兽共患的吸虫病。猪生食这种植物而感染。囊蚴进入猪的消化道后,囊壁被消化溶解,幼虫吸附在小肠粘膜上生长发育,约经3个月发育为成虫。本病对人和猪的健康有明显的损害,可以引起贫血、腹痛、腹泻等症状,甚至引起死亡。下面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猪姜片吸虫病的临床症状猪姜片吸虫病的预防与治疗。

1、病原

姜片吸虫成虫大小为20~75mm×8~20mm,肉红色,为吸虫中较大的一种,虫体肥厚宽大,很像切下的生姜片,故名姜片吸虫。虫体体表有小刺,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较大,在口吸盘后方,较近。卵黄细胞分布不均匀,靠近卵盖一端有个胚细胞。

2、临床症状

姜片吸虫多侵害幼猪,使其生长发育受阻、严重者出现贫血、消瘦、精神沉郁,低头流涎,眼结膜苍白,对周围环境刺激不敏感,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但有时有饥饿感,患畜皮毛干燥,失去光泽。当多量虫体寄生时,能引起小肠弥漫性出血、溃疡及坏死。患猪表现腹痛、腹泻、水肿和腹水等症状,严重时引起肠道堵塞而死亡。

3、实验室检查

各种虫卵浓缩法可提高检出率。诊断姜片虫病要考虑寄生的数量和临床表现,前者可用计卵法得到粗略的印象。患猪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常轻度下降,白细胞计数稍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至10%~20%.偶达40%。粪便隐血试验偶呈阳性反应。取粪便用直接涂片法或沉淀集卵法可找到姜片虫卵.前者对轻度感染易漏诊,后者可提高检出率。亦可采用定量透明法,即可定性又可作虫卵计数。

X线检查可见骨骼生长迟缓,或成侏儒症。

血液检查:血象轻度贫血,白细胞数略有增加,嗜酸性细胞数增加,在10%-20%,少数患猪可高达40%。

粪便检查:潜血反应偶呈阳性。常用的粪检方法有涂片法和沉淀法。虫卵较少者可用沉淀法检查,沉淀法的阳性率为100%。使用一次3张涂片法的阳性率为91.3%。一般涂片法大多可查出姜片虫卵。查获虫卵是确诊姜片虫病的依据。镜检时,姜片虫卵与肝片吸虫卵和棘隙吸虫卵形态相似,应进行鉴别。肝片吸虫卵的形态特征是,纵径略长(130~150Um),卵盖略大,卵壳周围往往有较浓的胆汁色素颗粒附着,内容物有时呈黄色,卵黄细胞较少,其颗粒又细又少,呈散在分布,胚细较易看到,位于前端较大而透明。棘隙吸虫卵为草黄色,较短而宽,卵壳后端较厚,多形成结节状的突起。

体格检查:腹部膨隆,肠蠕动亢进,肠鸣音增强是本病的特殊体征。重症患猪出现眼睑以及全身浮肿,并伴有腹水。

4、治疗

敌百虫:每千克体重lOOmg拌在少量精料中喂给,大猪每头剂量不超过8g,早晨空腹喂服,隔日1次。2次为1疗程,给药后观察th,个别猪有流涎或肌肉震颤现象,一般可自行耐过,但如有呕吐或卧地不起时,应及时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解毒。硫双二氯酚:又名别丁,lookg以下体重的猪按每千克体重lOOmg,lookg以上的猪按每千克体重50~60mg,把药研成粉,混在少量精料中喂服,安全有效。吡喹酮:剂量为每千克体重30~50mg,混在精料中饲喂,疗效显著。硝硫氰胺:剂量为每千克体重3~6mg,拌在料中一次喂服。硝硫氰醚:为3%油剂,剂量为每千克体重20~30mg,一次口服。

5、预防

在姜片吸虫病流行地区,人粪与猪粪应同样加以管理,以免人畜互相传染。建议各地养猪场建立粪池、将猪粪堆积于池中,经发酵腐热杀死虫卵后再用作肥料,每天清扫猪舍中的粪便,经堆积发酵处理杀死虫卯,在农村建议圈猪积肥,避免病原的传播。不要直接用刚捞上来的水生植物喂猪。青饲料要经青贮发酵后喂猪。本病流行地区,每年应在春、秋两季进行预防性定期驱虫。

灭螺时间选在5~6月份,即在螺已大量繁殖,而姜片吸虫尾蚴尚示发育成熟之前将螺灭掉,50~100PPM浓度茶籽饼或5PPM浓度的硫酸铜,可杀灭绝大多数扁卷螺,施药前要做好塘水测量、截流等准备工作。也可采用生物学灭螺:定期向池塘放养鸭或在池塘内养鱼,不但嗜吃螺类的黑鲩鱼能吞食大量扁卷螺,杂食性的罗非鱼和鲤鱼也吞食扁卷螺。将附在水生植物上的囊蚴杀灭,是防治姜片吸虫的有效措施。虽然有自然晒干、阳光照射和煮沸等多种方法,实际应用时都有困难,并难以杀灭所有的囊蚴,仅青贮发酵是较好的方法。

猪姜片吸虫病的特征
(一)临床症状
病猪精神沉郁,低头弓背,消瘦,贫血,水肿(眼部、腹部较明显),食欲减退,腹泻,粪便带有粘液,幼猪发育受阻,增重缓慢。
(二)实验室检查
常采用水洗沉淀法或直接涂片法检查虫卵。姜片吸虫卵淡黄色,卵圆形,两端钝圆。长130-145微米,宽85-97微米。卵壳较薄,卵盖不甚明显,卵黄细胞分布均匀,卵胚细胞1个,常靠近卵盖的一端或稍偏。姜片吸虫卵与肝片形吸虫卵极相似,难于区分,在两者均流地的地区,需依靠剖来确诊。
(三)病理变化
姜片吸虫吸附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粘膜上,肠粘膜有炎症、水肿、点状出血及溃疡。大量寄生时可引起肠管阻塞。
防治措施
(一)定期进行驱虫
每年对猪进行两次预行驱虫,可减少传染源,驱虫后的粪便应集中处理,达到灭虫、灭卵的要求。目前用的驱虫药有:①敌百虫(纯度95%)。每千克体重100-200毫克,早晨空腹混在少量精料中1次喂在猪每头极量不得超过8克,隔日1次,两次为1疗程。服药后要观察1小时,个别猪有流涎、肌肉震颤等副作用,一般几小时后可消除。如呕吐、卧地不起等副作用较重的,可皮下注射硫酸阿品解救。②硫双二氯酚,每千克体重用100-200毫克,混在少量精料中喂服。此药无异味,较敌百虫喂服方便。一般服后可出现腹泻现象,1-2天后可自然恢复正常。③吡喹酮,每千克体重用3-6毫克,拌料1次喂服。
(二)加强粪便管理
养猪场应建立贮粪池,猪粪应堆肥发酵,杀死虫卵后,再作肥料。应杜绝舍内的粪尿直接流入水生饲料池塘内,也要防止虫卵因雨水、排灌等情况而流入池塘内,以免扁卷螺受到毛蚴的感染。
(三)消灭中间宿主──扁卷螺
根据扁卷螺不耐旱的生物学特性,于每年秋、冬季节,通过挖塘泥晒干积肥来杀灭它。低硅地区或塘水不易排干时,可采用化学药物灭螺。灭螺时间选在5-6月份,即在螺已大量繁殖,而姜片吸虫尾蚴尚示发育成熟之前将螺灭掉,据试验,50-100PPM浓度茶籽饼或5PPM浓度的硫酸铜,现场施用可杀灭绝大多数扁卷螺,施药前要做好塘水测量、截流等准备工作。也可采用生物学灭螺的办法:定期向池塘放养鸭或在池塘内养鱼,不但嗜吃螺类的黑鲩鱼(青鱼)能吞食大量扁卷螺,杂食性的罗非鱼(非洲鲫鱼)和鲤鱼也吞食扁卷螺。
(四)合理处理水生植物饲料
将附在水生植物上的囊蚴杀灭,是了止猪感染姜片吸虫的一种有效措施。虽然有自然晒干、阳光照射和煮沸等多种方法,但实际应用时都有一定困难,并难以杀灭所有的囊蚴,仅青贮发酵是较好的方法。据试验,水生饲料青贮发酵1个月以后,囊蚴可全部被杀死,用来喂猪无一发生感染。

猪伪狂犬病的症状和预防冶疗


(一)综述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特征为成年猪呈隐形感染或有上呼吸道卡他性症状;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哺rǔ仔猪出现脑脊髓炎(神经症状)和败血症症状(发热),最后死亡。

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寒冷的冬季发病较多,哺rǔ仔猪年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

猪伪狂犬病主要通过与病猪和带毒猪接触,经呼吸道、消化道、损伤的皮肤感染,也可通过配种、哺rǔ感染,妊娠母猪感染后,可感染胎儿。

(二)临床症状

新生仔猪及4周龄内仔猪:常常突然发病,高热,不食,呕吐,腹泻,兴奋不安,共济失调(前冲、后退、转圈),全身肌肉痉挛,倒地后仰,抽搐,四肢划动,病程稍长出现后肢麻痹。

妊娠母猪流产(妊娠早期感染),早产(妊娠中后期感染),死胎或木乃伊胎,产出的弱仔多在2~3天内死亡,死亡率能达50%。

成年猪感染后症状轻微,有时可见上呼吸道卡他性炎症症状,一过性体温升高,采食下降,4~5天可自然恢复。

母猪返情率高,公猪配种能力下降。

(三)猪伪狂犬病的病理

缺少肉眼病变,主要是脑部变化(点状出血、水肿),死产胎儿内脏凝固性坏死,口鼻点状出血或溃疡。

(四)猪伪狂犬病的防治

抗菌素防继发感染。

免疫:育肥猪,断奶后肌注1次,1ml;母猪产前1个月左右1次,2ml;种公猪2次/年,2ml/次。

猪旋毛虫病的临床症状 猪旋毛虫病的诊断和预防


猪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成虫寄生于猪的小肠,病猪表现消化系统疾病,也有因为毒素原因表现出的神经性病变,可以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驱虫,本病的发生与日常的良好卫生习惯息息相关,需要做好预防工作。该病是人畜重要的寄生虫病,人感染可引起死亡。有吃生猪肉或未煮熟猪肉的习惯,因而易发生该病。该病在公共卫生上极为重要,各地肉品要加强对该病的检验。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旋毛虫病的临床症状猪旋毛虫病的诊断和预防。

1、病原

旋毛虫的成虫,寄生于宿主的小肠壁中,称为肠旋毛虫。在肠内雌雄交配后,雄虫死亡。受精的雌虫钻入肠腺或黏膜下淋巴间隙中产出幼虫。大部分幼虫经肠系膜淋巴结到达胸导管,入前腔静脉流人心脏,然后随血流散布全身。横纹肌是旋毛虫幼虫最适宜的寄生部位,其他如心肌、肌肉表面脂肪,甚至脑、脊髓中也曾发现过虫体口]。旋毛虫幼虫的寿命很长,在人体内有经31年仍有感染力的报道。在猪体内,经11年还保持感染力。

2、流行特点

旋毛虫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宿主包括人、猪、犬、猫、鼠及野生动物,蝇蛆等昆虫也是重要的传染源。该病经消化道途径感染猪。猪之所以能感染此病,是因猪摄入了含有包囊的生肉屑、鼠、蝇蛆等;人感染旋毛虫病与常吃未煮熟的猪肉(如涮火锅肉片未充分煮熟)有关,常呈区域性分布。

3、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的病猪,无明显的特征性症状,生前诊断比较困难,大多数在宰后肉检中发现。一般情况下,该病的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疝痛、腹泻、有时呕吐等。肌肉中幼虫量多时,产生类风湿性肌肉痛,肌肉发炎,肌肉有硬结。病猪表现体痒,时常蹭痒。空嚼,吞咽,行走困难,喜欢躺卧,长时间卧地不起,四肢伸展。叫声嘶哑,眼睑和四肢呈现水肿,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4、病理变化

旋毛虫成虫能引起小肠黏膜炎症;旋毛虫幼虫可以引起肌肉变性。幼虫钻入肌纤维时,其横纹逐渐消失。由于幼虫不断发育生长,其周围形成包囊,虫体在包囊内形成螺旋状卷曲。在膈肌、舌肌、肋间肌和胸肌均可见到白色针尖大小的包囊。

5、诊断要点

对该病病猪诊断包括生前诊断和死后诊断。生前诊断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间接血凝试验,可在感染后17天测得特异性抗体。死后诊断,常采用压片镜检法。采屠体两侧膈肌角各一小块。肉样重30-50g(与屠体编同一号码),先撕去肌膜用肉眼观察,然后在肉样上顺肌纤维方向剪取24块小肉片(小于米粒大),均匀地放在玻片上,再用另一玻片覆盖在上面并加压,将肉粒压成薄片,在低倍(40-50倍)显微镜下顺序进行检查,发现包囊和尚未形成包囊的幼虫,即可确诊。

6、预防

第一,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普及预防旋毛虫病知识,防止人与猪交叉感染。第二,加强肉品卫生检验,禁止有旋毛虫的猪肉流进市场,发现旋毛虫猪肉应进行无害化处理。进行肉品卫生检验时,不仅要检验猪肉,还应检验犬肉及其他兽肉,对检出的猪肉或其他动物肉应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在24块肉片标本内发现包囊或钙化的旋毛虫,不超过5个者,横纹肌和心肌经高温处理后出场;超过5个以上者,横纹肌和心肌作工业用或销毁。而同一个屠体上的脂肪可炼制食用油后出场。肠可制肠衣,而其他脏器不受限制,可出场。第三,加强对饲料的保管,防止鼠粪尿污染,减少感染源。第四,加强检疫工作,防止引进病猪。对要引进的种猪,要先做血清学检查,为旋毛虫特异性抗体阴性后,才可引进,进场后还要观察、检疫1个月,确认健康后,方可混群饲养。第五,防止人感染该病。

7、发病后就地快速扑灭措施

及时进行疫区控制,就地消灭传染源。第一,紧急进行血清学检查,根除旋毛虫特异性抗体阳性猪。对疫点内的猪群,要逐头进行血清学检查,对查出的旋毛虫特异性抗体阳性猪进行无血扑杀,深埋处理(达到无害化标准),就地扑灭传染源。同时,要落实好国发(2001)14号文件精神,把扑杀补偿补到受损失农户(场)。对血清学检查旋毛虫特异性抗体阴性猪进行隔离饲养,药物预防。第二,紧急进行药物预防,形成“药物防控带”。对疫点内的假定健康猪(血清学检查阴性猪)、疫区和受威胁区内的所有猪都要进行药物预防(即药物保健)。药物保健的方案是:按1吨饲料拌入丙硫苯咪唑250-300g,拌匀后,连喂10天。或按1吨饲料拌入氟苯咪唑125g.拌匀后,连喂10天,能彻底杀死肌旋毛虫。

猪旋毛虫病的病症病原
旋毛虫成虫寄生于宿主的小肠,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体的肌肉。当人或动物吃了含有旋毛虫幼虫包囊的肉后,包囊被消化,幼虫逸出钻入十二指肠和空肠的黏膜内,经1.5~3.0天即发育成成虫。成虫为白色、前细后粗的小线虫,肉眼勉强可以看到。雄虫长1.4~1.6毫米,雌虫长3~4毫米。雌雄交配后,雄虫死亡,雌虫钻入肠腺或黏膜下淋巴间隙中产出幼虫。大部分幼虫经肠系膜淋巴结到达胸导管,人前腔静脉流入心脏,然后随血流散布到全身。横纹肌是旋毛虫幼虫最适宜的寄生部位,其他如心肌、肌肉表面的脂肪,甚至脑、脊髓中也曾发现过虫体,刚进入肌纤维的幼虫是直的,随后迅速发育增大,逐渐卷曲并形成包囊,包囊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0.25~0.30毫米×0.40~0.70毫米,眼观呈白色针尖状,包囊壁由紧贴在一起的两层构成,外层薄、内层厚;包囊内含有囊液和1~2条卷曲的幼虫,个别可达6~7条。一般认为感染后3周开始形成包囊,5~6周甚至9周才完成。包囊在数月至1~2年内开始钙化,钙化包囊的幼虫仍能存活数年。
流行特点
已知有100多种动物在自然条件下可以感染旋毛虫病,包括肉食兽、杂食兽、啮齿类和人,其中哺乳动物至少有65种,家畜中主要见于猪和犬。中国云南、西藏、河南、湖北、黑龙江、吉林、辽宁、福建、贵州、甘肃等省(自治区)都有该病流行的报道。旋毛虫幼虫的寿命很长,在人体中有经31年还保持感染力的报道。在猪体中,经11年还保持有感染力。
对旋毛虫易感的动物包括猪、犬、猫、鼠类、狐狸、狼、野猪等100多种,人也易感,并且可以引起严重的疾病。猪感染旋毛虫主要是吃了未经煮熟的含有旋毛虫的泔水、废弃肉渣及下脚料,主要见于放牧的猪。
临床症状
病猪轻微感染多不显症状而带虫,或出现轻微肠炎。严重感染,体温升高,下痢,便血;有时呕吐,食欲不振,迅速消瘦,半个月左右死亡,或者转为慢性。感染后,由于幼虫进入肌肉引起肌肉急性发炎、疼痛和发热,有时吞咽、咀嚼、运步困难和眼睑水肿,1个月后症状消失,耐过猪成为长期带虫者。
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资料很难做出诊断,旋毛虫所产幼虫不随粪便排出;宿主粪便中虽然偶尔有旋毛虫包囊或幼虫,但是极难查到,故粪便检查法不适用于该病。如果怀疑有该病时,只能通过实验检查肌肉中的虫体而诊断。剪一小块舌肌,压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寄生于横纹肌中的包囊外有两层结构,幼虫虫体如折刀状卷曲于包囊中,包囊的宽度大约0.3毫米,长度大约0.4毫米,眼观白色针尖状。还可应用血清学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血凝抑制实验、皮内实验和沉淀实验等,检验血清中旋毛虫特异性抗体是否增加,如有增加,则可判定为该病。
病理变化
幼虫侵入肌肉时,肌肉急性发炎,表现为心肌细胞变性,组织充血和出血。后期,采取肌肉做活组织检查或死后肌肉检查发现肌肉表现为苍白色,切面上有针尖大小的白色结节,显微镜检查可以发现虫体包囊,包囊内有弯曲成折刀形的幼虫,外围有结缔组织形成的包囊。成虫侵入小肠上皮时,引起肠黏膜发炎,表现黏膜肥厚、水肿,炎性细胞侵润,渗出增加,肠腔内容物充满黏液,黏膜有出血斑,偶见溃疡出现。
治疗方法
治疗该病尚无特效疗法。可试用丙硫咪唑、噻苯咪唑或甲苯咪唑治疗,每日每千克体重25-40毫克,分2-3次口服,5-7天1个疗程,能驱杀成虫和肌肉中幼虫。
预防措施
预防该病的前提是提高公民的安全卫生意识,这是预防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搞好公共卫生,加强饲养管理,动物尸体焚烧或深埋。养猪者禁止用洗肉水喂猪,以预防该病发生;为了人身安全,养猪者应该定期检查、驱虫,并注意个人卫生;卫生检疫部门应加强检疫,一旦发现病猪、病肉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检疫法规)和《动物卫生检疫法规》对其进行处理;猪舍、猪场应尽量消灭老鼠,防止猪吞食死亡的老鼠等动物尸体,以减少感染和传播的机会。

猪弓形虫病的临床症状 猪弓形虫病的诊断和预防措施


猪弓形虫病是由寄生在血液中的龚地弓形虫引起、呈世界性分布的人畜共患的原虫病。猪弓形虫病可引起猪呼吸困难、高热和流产,暴发性流行时会导致大量死亡,对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文章就猪弓形虫病的诊断方法进行概述,为防控该病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猪弓形虫病的临床症状猪弓形虫病的诊断和预防措施。

1、流行特点

该病自然传播的方式是多样的,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各种猪均可感染发病,但以生长猪和育肥猪发病率较高。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妊娠母猪常表现为流产、死胎及产出弱仔猪,成活率很低。该病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以夏、秋季节多发,死亡率高。

2、临床症状

该病潜伏期为3~7天,症状与猪瘟近似。病初体温高达40.5~42℃,呈稽留热4~7天。患病猪鼻镜干燥,鼻孔有浆液性黏液或脓性分泌物流出;咳嗽,呼吸困难,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喜欢饮水。病猪初期便秘,排球样粪便;病猪后期腹泻,排出水样或脓性恶臭粪便;体表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明显。随病程发展,严重时在耳下、下肢、腹下部等处出现紫红色斑点状出血,或较大面积的发绀。妊娠母猪感染后,表现为高热,不吃食,精神萎靡、昏睡;后期往往发生早产或流产,产出发育不全的仔猪或死胎。该病也可引起母猪死亡,但死亡率很低。该病在急性病例中,病猪体内所见到的虫体,多数是单个虫体;而在慢性病例中,病猪体内所见到的虫体,多数为包囊状,而且只局限于大脑和心肌中。

3、病理变化

该病最特征的病变在肺脏、淋巴结和肝脏。病猪的气管和支气管内有大量黏液性泡沫,有的并发肺炎;全身淋巴结肿大,呈灰白色,切面湿润外翻,尤以肠系膜淋巴结最为显著,多数有针尖大至米粒大,灰白色或灰黄色坏死灶及大小不等的出血点;肝肿大,硬度增加,有针尖大的坏死灶和出血点;脾脏肿大,呈棕红色;肾脏呈土黄色,有散在的小出血点或坏死灶;心包和胸、腹腔内有积液。

4、血清学诊断

我国应用较广的为间接血凝试验,猪血清间接血凝凝集价达1:64时可判为阳性,1:256表示最近感染,1:1024表示活动性感染。间接血凝阳性反应可持续半年以上。

5、预防措施

保持猪舍干燥、清洁、卫生,要定期对猪舍内、外环境进行严格消毒,消灭土壤和各种物品上的卵囊,可选用1%强力消毒灵、0.5%过氧乙酸、3%火碱溶液等消毒液。人在接触牲畜、生肉、死尸后要严格消毒,避免人体感染,减少发病率,尤其是饲养人员和兽医防疫人员更应注意。对肉食品要充分煮熟或冷却处理(据试验,猪肉加热66℃经10min或零下20℃条件下冰冻24h,可以杀死弓形虫的包囊;零下10℃经15天,零下15℃经3天可杀死虫体)。儿童和孕妇不要与猫接触。对猪粪尿要进行严格发酵消毒。对猪舍内的粪尿,要做到定时清除,专人、专车、专线路运出,运到指定地点集中发酵处理。与此同时,还要给猪舍安装纱窗、纱门,防止蚊蝇和鸟等侵入猪舍内,控制该病的发生。

6、发病后就地扑灭措施

血检。对假定健康猪群进行血清学检查,清除感染来源。对检查出来的血清学阳性猪进行隔离封闭治疗,有计划淘汰处理。

药防。对假定健康猪和受威胁猪群进行药物预防(即药物保健)。使用中药大青叶100g,每天1次,连喂5~7天,有预防该病的作用。

有效治疗。磺胺类药物对该病疗效较好,如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6-二甲氧嘧啶、甲氧嘧啶等。又因磺胺类药物对弓形虫病后期(即病猪体内弓形虫的包囊型虫体)无效,故对其治疗原则是:“用药要早,药量要够,疗程要足”。治疗方案是:杀虫、退热、止咳、平喘。①杀虫:口服或肌内注射磺胺类药物,配合应用抗菌增效剂疗效更佳。磺胺嘧啶,每千克体重70mg,配合喂服甲氧苄氨嘧啶每千克体重14mg,每天2次口服,连用3~4天。还可服用磺胺二甲基嘧啶(SM2),对杀灭滋养体疗效显著;或磺胺-6-二甲氧嘧啶,每次每千克体重30~60mg,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3~5天;或磺胺甲氧吡嗪(SMPZ)每次每千克体重30mg,加甲氧苄氨嘧啶(TMP)每千克体重10mg,每天1次口服,连用3~5天。②退热:机体发热可引起糖、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快,产生大量乳酸,发生酸中毒。也可选用双氯酚酸钠注射液,肌内注射,每次每千克体重0.1mL,每天1次,连用2天。红弓链一次净注射液(复方磺胺类药物,主要成分为磺胺对甲氧嘧啶钠与甲氧苄啶),肌内注射,每次每千克体重0.1mL,首次每天1次,维持量为3天1次,连用3次。③止咳平喘:复方硫酸丁胺卡那霉素注射液,肌内注射,每次每千克体重0.1~0.2mL,每天1—2次,连用3天。

猪疝气病的病因 猪疝气病的症状及手术治疗方法


猪疝气,包括阴囊疝、脐疝、腹壁疝,为先天性和后天外伤性原因引起。以肠管突入皮下为特征。腹腔内脏器官通过腹壁的天然孔或病理性裂口脱出称之为疝。猪的疝气是腹部的肠管从自然孔道或病理性破裂孔脱至皮下或其它腔孔的一种常见病。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疝气病的病因猪疝气病的症状及手术治疗方法。

1、病因分析

疝气病的发生与腹内压力过高、腹壁强度减弱相关。其中多种凶素会导致腹腔压力升高,如慢性咳嗽、妊娠、饱食后挣扎嘶叫、排尿困难、便秘、腹水、腹部被踩踏、挤压等,都能够导致腹压升高。腹壁强度减弱又可分成两种类型,即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先天不足主要包括有腹膜鞘状突没有闭合、脐环闭锁不全、宽大的腹股沟三角或者腹壁白线缺损等,后天性主要包括手术形成的切口、外伤、感染以及炎症等。

2、临床表现

如果猪的脐部、腹股沟或者阴茎部明显膨大下垂,就可认为发生疝气。疝气小时体积接近乒乓球,大时体积接近篮球,且会导致食欲、走动以及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通常来说,病猪体温、脉搏、呼吸基本正常,但体型较为消瘦的往往发生便秘,大部分会随着小肠内气体流动和天气变化,导致疝气大小发生改变,同时伴随猪的生长发育,会导致疝气包不断增大,有时甚至能够拖地,导致疝气表皮被磨破而发生感染,并引起死亡;部分在增生组织压迫肠道或者透肠孔过于狭窄将肠道卡紧时,导致食物无法通过,从而使病猪表现出腹痛、烦躁不安,严重时会减少采食或者停止,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手术,经过几天就会发生死亡。

3、手术治疗

脐疝。如果病猪脐疝较小,可在患处包裹压迫绷带,且必须持续一段时间,由此通过仔猪的发育以及脐轮缩小闭合而康复。对于可复性脐疝要采取手术治疗,即病猪呈仰卧状保定,剪去术部被毛并进行消毒,接着沿疝轮及疝囊的皮下注入20mL2%盐酸普鲁卡凶注射液进行浸润麻醉,然后与躯干保持平行将靠近脐孔的疝囊基部皮肤切开,略微将其分离,注意不要将疝囊切开,之后剥离开疝囊,同时将疝囊与疝内容物还入到腹腔,冉根据疝轮大小选择袋口缝合或者钮扣状缝合,是疝轮(脐孔)完全闭锁。如果操作时已经切开或者划破疝囊,要先将内容物还纳,在靠近脐孔处对疝囊进行结扎,并剪断其余部分,最后闭锁疝轮。疝轮闭锁后要对创缘进行整理,将皮肤多余部分切除,皮肤采取结节缝合,涂抹适量碘酊,包裹保护绷带。对于哺乳仔猪可选择不将皮肤切开,采取皮外疝轮缝合法使疝轮闭锁,也就是将皮肤一起还纳到腹腔,之后采取结节缝合或者钮扣状缝合来闭锁脐孔。如果脐疝较大,且疝轮光滑、肥厚,在闭锁疝轮时可先用刀将脐轮边缘的肌膜轻轻划破,确保出血形成新创面,然后冉采取缝合。对于黏连性或者嵌闭性脐疝,手术时可先在皮肤切开一小口,接着伸人手指进行探查,之后将切口切到所需长度,冉使用手术刀将疝轮切开。如果存在黏连要缓慢进行剥离,接着对疝内容物进行检查,看其是否发生坏死,如果发生坏死就要切除该部分,然后对肠管断端采取肠管吻合手术,之后才可还纳到腹腔,接着采取钮扣状缝合或者袋口缝合闭锁疝轮,向腹腔内注入适量的青霉素,最后皮肤采取结节缝合,并包裹固定绷带。

腹股沟阴囊疝。病猪在梯子上呈倒挂姿势固定,将患处黏附的粪便等污物用清水洗净,刮去被毛后冉使用0.1%新洁尔灭进行清洗,注意清洗部位至少要比手术部位大一半,避免疝口在手术时污染病原微生物,并确保疝气处表皮的皱折缝隙都清洗到,冉对手术部位从内到外依次使用5%碘酊和酒精进行消毒,然后术者用一手将疝气中间部位的表皮提起,另一手持刀向下切一长度大约为4cm的切口,不允许过大,之后在腹膜与腹肌发生黏连处使用手术刀柄进行钝性分离,注意分离过程中力度适宜,防止过大而导致腹肌发生破裂。另外,病猪努责时要暂时停止进行分离,分离结束后通过疝孔将分离出的腹膜以及包含物一起还纳到腹腔,接着用止血钳和手术刀沿疝孔切一新创面,疝孔采取2次扣孔状缝合两针,进针部位之间具有2cm的间隔,进针后向腹腔内伸人食指进行一次环绕触摸,检查进针时缝线是否穿入腹腔内器官,接着从上到下进行缝合,疝孔缝合后撒布青霉素粉剂80万IU,对接平整多余的表皮,最后表皮采取结节缝合,并涂抹适量的鱼石脂。

术后护理。病猪要采取单独饲养,避免其他猪损伤手术部位。患有脐疝的猪可静脉注射500mL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0mL10%维生素C、640万IU青霉素粉针进行1次补液,同时配合肌肉注射适量的抗菌消炎药,每天2次,连续使用2天。患有腹股沟阴囊疝的猪,术后可肌肉注射80万IU青霉素,每天2次。注意避免术口出现继发感染,并加强观察,如果出现化脓感染要立即采取相应处理。

4、预防措施

如果仔猪患有疝气病,则不可作为种用。为进一步提高安全系数,只要一窝仔猪中出现一头病猪,则其他仔猪最好也不作为种用。加强选种、选配,避免由于近亲交配而发生疝气病。

猪疝气有几种?各自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是什么?

(1)脐疝:

多发生在仔猪。主要是脐孔闭锁不全或完全没有闭锁,在有较剧烈的活动时腹腔内压增高,而使部分肠管掉进脐部皮下而形成脐疝。病猪脐部出现核桃大或鸡蛋大甚至拳头大的半圆形肿胀,柔软,热痛不明显,在肿胀处可听到肠蠕动音。肠管没有嵌闭在脐孔中时,病猪几乎无任何反应;当肠管嵌闭在脐孔中时,肿胀硬固,有热痛,病猪腹痛不安,有时呕吐。
治疗脐疝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如果幼龄猪脐孔较小,脱出的肠管也较少时,只要把肠管还纳腹腔后。局部用绷带扎紧,不使肠管外掉,脐孔可能闭锁而治愈。如果脐孔较大或是发生肠嵌闭时,就需要实行手术闭锁脐孔。手术前要停食1天,手术时病猪仰卧保定,做好术前准备后,手术部剪毛洗净,徐碘酊消毒,脱碘后,用1%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切开疝囊,一定注意不要损伤疝囊内的肠管。将肠管还纳入腹腔。如果肠管与囊壁有粘连,要仔细进行剥离。连续缝合腹膜,对脐孔肌肉破口用较粗丝线作结节缝合或水平褥式缝合。最后撒布磺胺粉或青霉素粉,皮肤做结节缝合。对于用绷带局部压迫法不能闭合的较小济孔,也可以采取手术的方法。
(2)腹壁疝:

主要是由于外界的钝性暴力如冲撞、踢打等作用于软腹壁,使皮下的肌肉、健膜等破裂,造成肠管脱入皮下。形成腹壁疝。发病后可看到在受伤后的腹壁上出现球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的柔软肿胀,小的如拳,大的如小儿头。肿胀界限情楚,热痛较轻,用力按压时随着其内容物还纳入腹腔而使肿胀变小,触诊可发现腹壁肌肉的破裂口。治疗腹壁疝主要是手术。手术前要给病猪停食l天,手术方法同脐疝的手术。
(3)腹股沟阴囊底:

主要是公猪腹股沟管过大,肠管特别是小肠从腹股沟管掉进阴囊内而发病。有先天性的,也有后天才发生的。病猪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阴囊增大,腹压增大时症状加重,触诊时硬度不一。可摸到疝内容物,也可以摸出睾丸。将两后肢提举时,可使增大的阴囊缩小而达到自然整复的目的。少数病猪可变为嵌闭性疝,这种病猪多数肠管已与囊壁发生粘连。
治疗猪的阴囊疝,特别是嵌闭性阴囊疝,应采用手术疗法,效果比较确实。一般手术和睾丸去势同时进行。手术的方法是,将病猪倒吊保定,将阴囊及其周围洗净、消毒,局部麻醉。在阴囊前下方,腹股沟外环上作一与纵轴平行的切口,切口的长度应按照猪的大小约为5~10厘米,暴露鞘膜后,通过切口分离总鞘膜。若为可腹性阴囊疝,将总鞘膜连同睾丸及其鞘膜腔内肠段一起与阴囊分离并拉出切口之外,用手指将鞘膜腔内的肠管还纳腹腔内。如为鞘膜内粘连,可将鞘膜切开,用手指剥离后再还纳腹腔内;若为嵌闭性疝,则须扩大狭窄的内环,根据肠管的情况,对嵌闭性肠管适当的处理后再送还腹腔。在确认还纳全部内容物后,将鞘膜和精索一起扭转数周后,至腹股沟管外环处结扎精索,在结扎线下方1~1.5厘米切断精索。将断端缝合到腹股沟环上。若腹股沟环仍很大,则必须再作几针结节缝合。皮肤和筋膜分别作结节缝合,切口碘酊消毒。手术后的猪不要喂的过早、过饱,减少运动。很快便可愈合。

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预防


本病曾称为“神秘猪病”、“新猪病”、“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综合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蓝耳病”、“猪瘟疫”等,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猪蓝耳病接触传染性很高,它有地方流行性特性。猪蓝耳病毒只会感染猪,其它动物不会感染,各种日龄、品种的猪都可以感染此病毒,其中日龄在1月以内的仔猪和妊娠母猪是最易感猪群。下面一起具体来了解一下: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预防。

1、流行情况

猪蓝耳病属于具有高度接触性的传染性疾病,一般表现为地方流行性。本病仅仅会感染猪,特别容易感染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主要的传染源是患病猪和带毒猪,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有的也会通过胎盘进行垂直的传播。易感蓝耳病的猪只可以通过许多途径感染病毒,感染病毒以后的2~14星期都还可以传播给其他易感猪,主要是通过接触将病毒进行传播。病毒可以在病猪的鼻腔、粪便及尿中检测到。易感猪只和带毒猪进行直接接触或者是和被蓝耳病污染的运输工具、器械进行接触后都可以被感染。本病还有比较重要的传播方式就是感染猪只的流动。

2、临床表现

急性型患病母猪,精神萎顿、食欲降低甚至废绝、体温升高,表现呼吸困难的程度不同,而妊娠后期的母猪会出现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有高达50%~70%的流产率,35%以上的死产率,25%的木乃伊胎,有的新生仔猪可见呼吸艰难、运动失调及轻瘫等症状,母猪在产后一个星期之内死亡率明显增高。少数患病母猪可见产后无乳、胎衣停滞以及阴道分泌物增多的症状表现。生长猪和育肥猪感染蓝耳病以后,可见轻度的患病症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症状,个别病猪咳嗽且双耳背面、边缘、腹部及尾部皮肤呈深紫色。感染猪容易继发感染,同时表现相应的患病症状。种公猪感染蓝耳病的概率较低,主要可见一般性的临床症状,但是公猪精液品质降低,精子畸形,精液中带毒。

规模化猪场中,慢性型猪蓝耳病是主要的表现形式。感染猪群的生产性能降低,生长速度缓慢,母猪群的繁殖性能降低,免疫功能也随之降低,而且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猪群呼吸道疾病,如支原体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亚临床型感染猪不发病,仅可见猪蓝耳病的持续性感染,猪群血清学抗体阳性,一般阳性率是10%~88%。

3、病理变化

蓝耳病感染导致猪只的繁殖障碍,所产仔猪和胎儿几乎没有特征性病变,致死胎儿的病变是子宫内无菌性自溶的结果,不具有特异性。流产胎儿的血管周围会出现动脉炎、心肌炎和脑炎,主要是以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脐带呈出血性扩张和坏死性动脉炎。

生长猪比成年猪更常见特征性的组织性病理变化,肺脏的组织学病变具有普遍性,对诊断具有意义。单纯的由蓝耳病感染导致的肺炎,以间质性肺炎伴随正常的呼吸道上皮为特征,特点是肺泡间隔增厚,单核细胞浸润及U型上皮细胞增生,肺泡腔内可见坏死的细胞碎片。

蓝耳病感染后期,主要的病变特征是患猪的鼻甲部黏膜的病变,其上皮细胞纤毛脱落,上皮内空泡形成和黏膜下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淋巴结、胸腺和脾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肥大和增生、中心坏死、淋巴窦内有多核巨细胞浸润,发病早期,可见脾脏白髓、扁桃体滤泡淋巴细胞坏死,后期脾脏核淋巴结细胞增生。此外,蓝耳病感染会导致患猪的血管、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的病变,主要是淋巴、巨噬细胞、浆细胞的增生和浸润。

4、环境预防

物理预防一般是猪舍空间电场自动防疫方法,是在空间电场生物效应基础上衍生的,此方法具体是在舍内猪只的上方布置一组空间电场发生电极线,该电极线与地面行成“无形的防疫电窗”,向电极线充以直流高电压,所以空间电场会在电极线和地面间建立,在这个空间电场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和粉尘含量会降低到最低的状态,而且灭杀病毒等空气微生物和物体表面的微生物,凭借带有高电压的电极线会电离空气产生臭氧、硝酸气,还能够分解粪便发酵产生的恶臭气体。所以,在粪道设置空间电场也同样具有防疫和净化空气的效果。

空间电场疫苗化和防疫成功的基础是对空气微生物浓度的降低以及病毒的灭杀是建立微生物气溶胶空间电场。

猪蓝耳病的流行病学
本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PRRSV只感染猪,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患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易感猪可经口、鼻腔、肌肉、腹腔、静脉及子宫内接种等多种途径而感染病毒,猪感染病毒后2~14周均可通过接触将病毒传播给其他易感猪。从病猪的鼻腔、粪便及尿中均可检测到病毒。易感猪与带毒猪直接接触或与污染有PRRSV的运输工具、器械接触均可受到感染。感染猪的流动也是本病的重要传播方式。
持续性感染是PRRS流行病学的重要特征,PRRSV可在感染猪体内存在很长时间。
发病机理
PRRSV可通过血液循环穿过胎盘使胎猪受到感染,从而引起妊娠后期母猪流产等繁殖障碍。
临诊症状
概述
本病的潜伏期差异较大,引入感染后易感猪群发生PRRS的潜伏期,最短为3天,最长为37天。本病的临诊症状变化很大,且受病毒株、免疫状态及饲养管理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低毒株可引起猪群无临诊症状的流行,而强毒株能够引起严重的临诊疾病,临诊上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亚临诊型等。
急性型
发病母猪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发热,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妊娠后期(105~107天),母猪发生流产(图1-1)、早产、死胎(图1-2)、木乃伊胎(图1-3)、弱仔。母猪流产率可达50%~70%,死产率可达35%以上,木乃伊可达25%,部分新生仔猪表现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及轻瘫等症状,产后1周内死亡率明显增高(40%~80%)。少数母猪表现为产后无乳、胎衣停滞及阴道分泌物增多。
1月龄仔猪表现出典型的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有时呈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到40℃以上,腹泻。被毛粗乱,共济失调,渐进性消瘦,眼睑水肿。少部分仔猪可见耳部、体表皮肤发紫(图1-41-5),断奶前仔猪死亡率可达80%~100%,断奶后仔猪的增重降低,日增重可下降50%~75%,死亡率升高(10%~25%)。耐过猪生长缓慢,易继发其他疾病。
生长猪和育肥猪表现出轻度的临诊症状,有不同程序的呼吸系统症状,少数病例可表现出咳嗽及双耳背面、边缘、腹部及尾部皮肤出现深紫色。感染猪易发生继发感染,并出现相应症状。
种公猪的发病率较低,主要表现为一般性的临诊症状,但公猪的精液品质下降,精子出现畸形,精液可带毒。
慢性型
这是在规模化猪场PRRS表现的主要形式。主要表现为猪群的生产性能下降,生长缓慢,母猪群的繁殖性能下降,猪群免疫功能下降,易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猪群的呼吸道疾病(如支原体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发病率上升。
亚临诊型
感染猪不发病,表现为PRRSV的持续性感染,猪群的血清学抗体阳性,阳性率一般在10%~88%。
病例
病理变化
大体病变
无继发感染的病例除有淋巴结轻度或中度水肿外,肉眼变化不明显,呼吸道的病理变化为温和到严重的间质型肺炎,有时有卡他性肺炎,若有继发感染,则可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如心包炎、胸膜炎、腹膜炎及脑膜炎等。
病理组织学
:PRRSV感染引起的繁殖障碍所产仔猪和胎儿很少有特征性病变,PRRS致死的胎儿病变是子宫内无菌性自溶的结果,没出现特异性;流产的胎儿血管周围出现以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动脉炎、心肌炎和脑炎。脐带发生出血性扩张和坏死性动脉炎。
生长猪较成年猪更常见特征性组织性病理变化,肺的组织学病变具有普遍性,有诊断意义。单纯的PRRS感染引起的肺炎以间质性肺炎伴随正常的呼吸道上皮为特征。其特点为肺泡间隔增厚,单核细胞浸润及Ⅱ型上皮细胞增生,肺泡腔内有坏死细胞碎片。
PRRS和细菌、病毒混合感染时,病变应和并发感染的细菌/病毒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合并感染细菌性病原常引起复杂的PRRS肺炎,间质性肺炎常混合化脓性纤维素性支气管肺炎或被化脓性纤维素性支气管肺炎所掩盖。有些感染病例还可见胸膜炎。
鼻甲部黏膜的病变是PRRS感染后期的特征,其上皮细胞纤毛脱落,上皮内空泡形成和黏膜下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淋巴结、胸腺和脾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发生肥大和增生、中心坏死、淋巴窦内有多核巨细胞浸润为特征,病早期可见脾脏白髓、扁桃体滤泡淋巴细胞坏死,后期脾核淋巴结细胞增生;另外PRRS感染引起的血管、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的病变也主要表现为淋巴、巨噬细胞、浆细胞的增生和浸润。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其它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应与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猪瘟、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病、猪脑心肌炎、猪血凝性脊髓炎以及其他细菌性疾病进行区分。
防治
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建立稳定的种猪群,不轻易引种。如必须引种,首先要搞清所引猪场的疫情,此外,还应进行血清学检测,阴性猪方引入,坚决禁止引入阳性带毒猪。引入后必须建立适当的隔离区,做好监测工作,一般需隔离检疫4~5周,健康者方可混群饲养。
2、规模化猪场要彻底实现全进全出,至少要做到产房和保育两个阶段的全进全出。
3、建立健全规模化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定期对猪舍和环境进行消毒,保持猪舍、饲养管理用具及环境的清洁卫生,一方面可防止外面疫病的传人,另一方面通过严格的卫生消毒措施把猪场内的病原微生物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降低PRRSV感染猪群的发生率和继发感染机会。
4、做好猪群饲养管理。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猪场,应做好各阶段猪群的饲养管理,用好料,保证猪群的营养水平,以提高猪群对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从而降低继发感染的发生率和由此造成的损失。
5、做好其他疫病的免疫接种,控制好其他疫病,特别是猪瘟、猪伪狂犬和猪气喘病的控制。在猪繁殖一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猪场,应尽最大努力把猪瘟控制好,否则会造成猪群的高死亡率;同时应竭力推行猪气喘病疫苗的免疫接种,以减轻猪肺炎支原体对肺脏的侵害,从而提高猪群肺脏对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抵抗力。
6、定期对猪群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感染状况进行监测,以了解该病在猪场的活动状况。一般而言,每季度监测一次,对各个阶段的猪群进行采样进行抗体监测,如果4次监测抗体阳性率没有显著变化,则表明该病在猪场是稳定的,相反,如果在某一季度抗体阳性率有所升高,说明猪场在管理与卫生消毒方面存在问题。应加以改正。
7、对发病猪场要严密封锁;对发病猪场周围的猪场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疾病扩散,对流产的胎衣、死胎及死猪都做好无害处理,产房彻底消毒;隔离病猪,对症治疗,改善饲喂条件等。
8、关于疫苗接种,总的来说如今尚无十分有效的免疫防制措施,如今国内外已推出商品化的PRRS弱毒疫苗和灭活苗,国内也有正式批准的灭活疫苗。然而,PRRS弱毒疫苗的返祖毒力增强的现象和安全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担忧。国内外有使用弱毒疫苗而在猪群中引起多起PRRS的暴发,因此,应慎重使用活疫苗。虽然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有限或不确定,但从安全性角度来讲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在感染猪场,可以考虑给母猪接种灭活疫苗。
药物防治

猪蓝耳病的预防措施:
A.平时做好药物保健,保健方案中建议不要使用氯霉素类药物(氟苯尼考),慎用磺胺药物。药物治疗方面,要考虑应激、毒副作用、免疫抑制和诸多并发感染,预防猪蓝耳病注射疫苗进行预防。
B.平时要经常消毒,消毒要使用多种类型的消毒药进行更换使用。(如卤素类、酸类、醛类、双季铵盐和双胍类、酚类和碱类消毒药)加强猪场消毒对预防猪蓝耳病是很好一种的方法。
C.不要胡乱接种疫苗,猪场接种过多的疫苗,对猪群健康稳定是有绝对性的影响。(如:自家苗、PRRS弱毒苗、PR弱毒苗、猪瘟脾淋苗、还有进口的多联苗等)想依靠疫苗来预防猪高热病那是不可能的,最终是越打越乱,最后容易机体免疫失调。
D.搭配合理的营养,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质量差的原料最好不要使用,避免导致慢性中毒,免疫力下降,诱发猪高热病。
E.夏季注意降温通风,猪场卫生干净。要求对猪群冲水洗浴来防止热应激、中暑等可以诱发猪蓝耳病的环境因素。
F.控制猪蓝耳病的稳妥高效办法:用复方花青素+牛磺酸+阿司匹林/拌饲料,临床治疗效果很好.
猪场爆发猪猪蓝耳病的控制措施:
A.饲料中添加药物拌料,用复方花青素+泰乐菌素+强力霉素(具体用量根据实际情况和技术人员指导说明)。
处方说明:
1复方花青素纯中药复合提取物产品中主要含花青素、绿原酸、黄酮、植物血凝素、皂甙等成分。本产品通过促进机体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与NK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机体对病毒易感细胞的免疫功能。临床试验观察:有明显的调理猪群机体健康的功效,并且能控制病毒复制和病毒净化等作用。病毒净化效果奇佳。
2.高热不退的病猪治疗:复方花青素+牛磺酸+阿司匹林/干净水中饮用,连续用3-5天。尽量不要给猪群注射针剂,防止应激导致心力衰竭。
3.加强消毒:用含酸类消毒药(如过氧乙酸)每天进行消毒,坚持使用一段时间,后期改换其它类型消毒药消毒。
4.猪群疫病稳定后.建议全群接种一次猪瘟疫苗,为避免接种应激,可以分次接种注射。(如接种5头份苗,先接种2头份,过3天在接种3头份)。
5.猪群稳定后,要求做好药物保健,加强营养,经常消毒(每2-3天就一次),不要乱接种疫苗。
环境预防
猪蓝耳病舍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而舍外病原的侵袭多为空气传播,因此切断空气传播渠道以及在舍内采取降低空气微生物浓度以及物理灭活空气微生物等预防措施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实现以上防疫目标可采用空间电场自动防疫方法或建立环境安全型畜禽舍。
物理预防通常是指空间电场生物效应衍生的畜禽舍空间电场自动防疫方法,该方法是在畜禽舍动物上方的布置一组空间电场发生电极线,该电极线与地面组成一个“无形的防疫电窗”,向电极线充以直流高电压,则空间电场就在电极线与地面之间建立起来了,在这个空间电场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浓度以及粉尘含量会降低到很低的状态,而且带有高电压的电极线会电离空气产生臭氧、硝酸气用以灭杀病毒等空气微生物和物体表面的微生物,同时会分解粪便发酵产生的恶臭气体。同样,在粪道设置空间电场也具有这样的防疫和空气净化能力。
空间电场对空气微生物浓度的降低以及病毒的灭杀是建立微生物气溶胶空间电场疫苗化的基础,也是防疫成功的基础。空间电场的防疫原理与建立空间电场的方法。在猪场使用施立安空气消毒干粉,能起到更加的消毒效果。

如何预防和治疗猪呼吸道疾病?


猪呼吸道疾病是养猪时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增加,导致猪的呼吸道受到刺激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在秋季时较为常见,其它季节也一样可能发生,那么对于猪呼吸道疾病要如何进行预防和治疗呢?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介绍。

预防方法

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不随便引进猪只,如果实在需要引进要注意隔离饲养,观察一段时间后再混养,有条件的猪场可用X线透视检查2~3次,确认无病后再混群。

2.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对猪气喘病的影响也很大,很多病猪急性发病后不死便转成慢性,猪舍卫生条件好的猪只病程较短,症状较轻,病死率低,反之,猪舍卫生条件差,病猪抵抗力差,很容易出现并发症,死亡率升高,因此猪舍卫生一定要做好,保持干净干燥的环境。

3.猪场发现猪只有气喘咳嗽症状时要及时隔离进行治疗,严重的没有治疗价值的猪要进行淘汰,猪舍彻底消毒。

治疗方法

1.药物预防:100g氟苯尼考粉(副支喘康)加100g盐酸多西环素(混感附弓康)拌料250斤,此药日常给猪拌料能有效的预防猪气喘、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等疾病。

2.如果猪群中已经有猪只开始气喘咳嗽,可用替米考星(替呼康)、副支喘康、混感附弓康各100g,拌料200斤。

3.哺乳仔猪无法拌料的可用针剂注射治疗,氟苯尼考注射液(福宁),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0.1ml,与林可大观霉素(观林先锋)混合注射,效果更好。

以上就是猪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改善猪舍的卫生、通风条件,避免该病的再次复发。

治疗猪病的小妙招:大葱和韭菜


猪是我国传统的养殖项目,在农村很多人家里都有养猪。在我们养猪的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导致猪出现一些疾病,而一些经验比较丰富的养猪户往往有一些治疗猪病的妙招。之前小编向一位资深养殖户请教了一些治疗猪病的小妙招,下面就跟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

一、大葱能治疗的猪病

1、治疗母猪胎动不安

取大葱白500克,水煮之后取汁液,灌服一次,有保胎安胎的功效。

2、治疗猪慢性鼻炎

用大葱汁与冰片等量混合,滴入猪的鼻腔10滴左右,可以治疗猪的慢性鼻炎。

3、治疗母猪乏情:

取大葱150克+新鲜韭菜250克+椿树叶150克+桃叶100克,混合后捣碎,加入母猪饲料中,每天一次,连续用3到5天,即可正常发情。

二、韭菜能治疗的猪病

1、治疗猪脱肛

把新鲜的韭菜切成短根,炒热以后包起来,热敷患处,能增加括约肌的收缩力,让脱出的直肠散瘀回复正常位置。

2、治疗母猪产后无乳

用新鲜韭菜200克+乳酸钙100克,加入母猪饲料中,每天一次,连续用2-3天。

3、治疗母猪顽固性不发情

取新鲜韭菜500克,洗净之后捣烂,把汁液给母猪服下,每天一次,连续用3天之后即可发情。

4、防治仔猪贫血

把韭菜汁给初生仔猪灌服,用量为半匙,因韭菜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可以防治仔猪贫血,还可以防止小猪腹泻,促进生长。

5、治疗顽固性疥癣

取韭菜和猪油各200克,把韭菜烘干,研成粉末之后用猪油调匀,涂抹患处,每天两次,能杀虫驱毒,治疗皮肤疥癣。

6、治疗僵猪

每次喂料时,在僵猪饲料中添加50到100克新鲜韭菜,每天2到3次,几天之后,猪的毛色发亮、皮肤有血色,食欲增加,开始脱僵。

7、治疗猪中暑

当猪发生中暑时,用捣烂的韭菜汁,两鼻孔各滴10滴左右,半个小时之后再滴一次,可治中暑。

以上就是治疗猪病的小妙招,大葱和韭菜都是我们生活中非常易得的蔬菜,而且用来治疗猪病也更安全,大家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尝试看看,要是有其他治疗猪病的小妙招也可以告诉小编。想了解更多猪病防治技术,请关注。

猪脱肛的病因分析 猪脱肛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措施



猪脱肛是由于直肠后段从肛门脱出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遗传、腹泻、便秘、缺乏营养、过于拥挤、频繁咳嗽等因素引起.任何年龄的猪,在一年四季都能够发生.在发病早期及时进行治疗比较容易治愈,如果在发病晚期就要立即采取手术治疗.下面就具体界一下:猪脱肛的病因分析和猪脱肛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措施。希望能为广大养猪户提供参考.

1、病因分析

疾病因素。主要是由于猪长时间发生顽固性下痢或者便秘而继发引起。另外,尿道结石、尿道炎、阴道炎也能够引起脱肛。此外,猪患有呼吸道疾病时,由于剧烈咳嗽、腹压增大,也能够导致直肠发生异位而脱出。

毒素因素。如果给猪采食含有大量霉菌毒素的饲料或者饲养在被霉菌毒素污染的环境中,侵入机体后都会导致直肠发生肿胀,从而出现脱肛。另外,饲料中长时间添加大量的棉粕,也能够导致猪由于中毒而发生脱肛。

饲喂因素。如果给猪饲喂含有过低水平粗纤维的日粮,会导致肠道蠕动减弱,从而发生脱肛。另外,突然更换饲料、缺乏营养、饲料中存在过多的泥沙或者其他异物,都能够使猪发生脱肛。

生理因素。母猪体况过肥或者妊娠后期腹压明显升高,导致子宫严重压迫直肠,以及肛门括约肌明显松弛等因素,比较容易使其发生脱肛。

2、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猪在排粪后有小段直肠黏膜发生外翻,且能够恢复,但随着症状的加重,就会导致直肠黏膜长时间脱出到肛门外面。如果病猪是直肠黏膜发生脱出,能够在肛门口外面看到圆球形的肿胀物,呈暗红色或者淡红色。如果病猪的整个直肠壁发生脱出,就可在肛门外面看到有肿胀的圆筒状物体下垂。随着脱出时间不断延长,会导致黏膜下逐渐发生比较严重的水肿,导致局部发生肿胀,甚至造成黏膜发生出血、糜烂和坏死。同时,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导致脱出的直肠表面被玷污,往往黏附有草屑和泥土等。如果时间过久,就会导致直肠壁明显干燥,并发生龟裂,且存在透明的黄色渗出液,有时混杂血液或者附着有化脓性分泌物,在加上发生机械性损伤,会导致局部表层组织发生坏死而引起感染。此时,病猪往往会表现出全身症状,如体温明显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且经常怒责,呈排粪姿势。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会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也能够造成死亡。

3、治疗措施

发病初期,直肠段脱到体外时间较短,此时病猪可进行2~3h限制采食,并对肛门周围及脱出直肠末端使用温热的0.1%的高锰酸钾或者1%的明矾水清洗干净,接着将后腿提起,使两后腿稍微分开,将适量的抗生素涂抹在脱出直肠末端表面,最后将其缓慢送回到腹腔。另外,脱出直肠经过清洗消毒后,可先用蓖麻茎和根的水煎液进行清洗,再涂抹由蛄蝼和田螺肉干粉末组成的中药制剂。其中蓖麻具有镇痛、排毒、消肿的作者用,蛄蝼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利湿的作用,田螺肉具有消肿、清热利湿、增强肌肉收缩、收敛的作用,从而能够很好的治疗直肠脱出。另外,蓖麻茎、根便于取用,煎煮简单,蛄蝼和田螺烘干或者晒干后容易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后即可使用。一般来说,脱出直肠涂抹中药经过2—5min后才可进行送复,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要注意配合使用抗菌素进行治疗,避免继发感染细菌,促使病猪尽快康复。脱出直肠送回腹腔后,可采取内翻缝合法在肛门上下分别缝合两针,注意防止过紧,使其能够正常排粪,缝线保留3~5天;或者用95%的酒精在肛门上下左右分成四点注射,每点注射2~3mL。最后,将病猪两后腿用绳子吊起,确保后部离开地面,经过30min左右,待直肠的不良刺激明显减轻,停止努责时即可放下,但依旧要采取隔离饲养。

如果脱出时间较长,发生严重水肿,甚至黏膜局部已经发生坏死,很难直接将脱出部分送回时,要先采取消除水肿,促使脱出的直肠部分尽可能变细,即先使用0.1%的温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冲洗,将坏死的黏膜剪去,但要避免损伤肠的肌层,接着对其进行整复,并配合在肛门外部进行温敷。温敷通常可在肛门处放置喷有40℃左右醋液的热砖或者热布鞋底,持续30~40min;或者在直肠黏膜水肿处使用针头不断穿扎,接着包扎纱布,对其轻轻挤压促使水肿液排出,并在黏膜上涂抹一层石蜡油,最后将其缓慢送回腹腔,再对肛门缝合,注意缝线不能够打结过紧,缝合线保留4~7天。

如果发生严重脱肛,直肠已经坏死,且浆膜存在穿孔,要立即采取切除缝合术。病猪在后海穴注射20~30mL按40~60mLl%普鲁卡因、1mLO.1%肾上腺素组成的混合溶液,接着术者在患部之后用两条缝线以十字形穿过脱出直肠,注意穿线要避开较粗血管,之后小心在距离缝线大约1cm将坏死直肠、内外肠管切除,注意不能够嵌住、损伤小肠,如果出现细小血管渗血可使用止血钳止血或者采取纱布压迫止血,再使用镊子将缝线从直肠腔内夹出,剪断缝线中央,变成4条线,然后各自打结固定,就是在两层肠管肠壁的4个结之间进行结节缝合.内外肠管断端距离5.5cm处进行缝合。缝合结束后,要将固定牵引线剪去,并对直肠脱出部分进行消毒,然后才能够还纳到肛门。

猪脱肛原因和防治方法

一、发病原因

1、应激因素,嘶咬、奔跑、剧烈运动,其他应激。寒冷、潮湿等因素

2、病理因素:某些疾病导致的严重炎症,刺激直肠发生脱垂,有些疾病引起的便秘也可继发直肠脱垂。体质虚弱,咳嗽可引起腹压增高,因而发生直肠脱垂。

3、物理因素:饲养密度大,猪舍寒冷,昼夜温差大,猪群扎堆,如果猪发生咳嗽,则极易发病。圈舍坡度较大,母猪分娩、高密度运输时,都可造成腹压增大,而发生直肠脱出。

4、遗传因素:直肠脱垂与遗传有关,近亲交配,可使遗传缺陷表现出来,发病几率增大。

缺水—粪便中的水含量较少,通过直肠时容易造成损伤。

5、药物某种抗生素(泰乐菌素、林可霉素)导致直肠边缘肿胀,随后发生直肠脱出。高剂量用药时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6、饲料或者垫料中的霉菌毒素可导致直肠肿胀,从而造成损伤。

7、生长速度过快当猪的生长速度过快时,直肠脱垂成了一个大问题。特别是30-60kg仔猪饲喂高营养浓度的日粮时情况更为严重。

8、环境温度变化,猪控制体温的能力比较差,体温容易受到环境温度变化的负面影响。气温降低时容易发抖,低温导致猪挤作一团,并扎推。当有其它猪趴在某一头猪背上时,若这

头猪突然咳嗽腹压比平常高很多,而这一腹压的唯一释放途径是肛门,因此这时猪咳嗽容易导致直肠脱垂。脱肛主要的原因是是由于便秘、腹泻反复造成肛门括约肌松弛而发病。此外营养不良、天气寒冷、饲养密度过大等应激因素也可造成。

二、防治措施:

1、防止惊吓,减少应激,同时在冬季注意保暖;

2、防止饲料霉菌毒素;

3、减少夜间饲料添加量,晚上10:00——11:00把育肥猪强行驱赶30分钟,让猪饮水、排便,避免猪为了御寒而长时间相互挤压,导致直肠脱出;

4、中药:黄芪、升麻、党参、诃子、陈皮、白术、当归等,适量打碎加入饲料,连用10天。功效:益气补血,调节神经。

5、治疗:猪脱肛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患猪站立时可自行还纳,排粪时又可脱出。一种患猪站立时不能自行还纳。脱出部分较为严重的表现为水肿、溃烂、出血。

①轻者用温热的1%明矾水或.1%高锰酸钾水,洗净脱出的肠管,再提起猪的后腿,慢慢的送回腹腔,做袋口状缝合或在肛门上下左右分四点注射95%的酒精,每点2~3毫升。然后,用绳子将猪的两后腿吊起,使猪的后驱离开地面。经过半小时左右,直肠的不良刺激逐渐减轻,努责消失。将猪放下,隔离饲养。

②对脱肛严重的猪只,要进行荷包式缝合,在缝合时首先用消毒药水把针、线、剪刀、手术用具和手臂以及肛门所脱出的部分进行清洗消毒,对水肿的要用手轻挤把水肿的地方挤消,如果溃烂应剥去烂肉清洗干净,然后轻轻送入肛门内,

然后缝合,最主要的是手术完后用地米和青霉素进行后海穴注射,用量酌情连用2-3次,一般3-5天内即恢复正常。脱肛非常容易复发,要注意对2次以上脱肛的猪只要进行淘汰处理,无饲养价值。

日常饲喂营养丰富的全价料,防止惊吓,减少应激,同时在冬季注意保暖。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4739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