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断奶方法?仔猪如何断奶

仔猪断奶的日龄主要根据猪的品种、母猪体况、泌rǔ量、仔猪的用途,特别是饲料饲养水平确定。

在农村养猪采用45-60天断奶,集约化养猪场实行4周龄或5周龄断奶。在国内采用18日龄和21日龄断奶,称早期断奶;在国外,采用7日至14日断奶,称早期隔离断奶。

农村养猪科技水平较低,以土杂种为主,饲料和饲养水平较差,一般仔猪断奶日龄多在45~60天;农村专业养猪户由于选用配合饲料,掌握养猪的基本技术,多在仔猪1个月至45天内断奶;集约化和工厂化养猪由于技术水平较高,采用配合饲料,兽医保健力量较强,多实行4周龄(28天)断龄;个别技术力量、设备、饲料条件很好的单位采用3周龄断奶。断奶日龄越早,仔猪断奶后出现的问题越多,但是断奶成功后效益提高,可以提早10~30天出栏。

如何判断仔猪的断奶日龄:

(1)从猪场的性质和任务来看,种猪场或留作种猪用的个体,断奶时间宜晚不宜早。外来瘦肉型品种在35日龄比较适宜,国内品种宜在60日龄为好。这样种苗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发育会更好,也比较好选择种苗。

(2)对商品场或用于育肥的个体,断奶日龄宜早不宜迟,才能产生最好的经济效益。

(3)从设备条件上看,凡能提供温暖、干燥、通风良好的产房和保育舍条件的,以及可以满足仔猪生长发育且有配合rǔ猪料饲喂的,都可以早期断奶,否则会造成损失。

总之,对瘦肉型品种断奶(商品猪苗)体重在5.0~6.0千克,种猪场或用作种苗的个体,体重在6.5~7.5千克断奶。对于特殊用途如送交种猪测定站测定性能的个体,宜在体重达11~13千克以上断奶。

仔猪断奶分一次断奶、分批断奶和逐步断奶等方法。

(1)逐渐断奶法。是逐渐减少哺rǔ次数,最后停止哺rǔ的方法。一般是到4周龄时,白天将母猪调走,不让母猪哺rǔ,夜间再让母猪给仔猪喂奶。经4~6天后逐渐不让母猪哺rǔ。这种方法好处在于逐渐提高仔猪独立生活、采食饲料的能力,减少断奶腹泻的问题。缺点是每天白天赶去母猪,费工费时。

(2)分批断奶法。此法按仔猪体重大小分成2~3批断奶,首先把体重大的3头小猪断奶调走,隔2~3再调走体重中等的3~4头仔猪,再隔3~4天调走最后一批仔猪。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保证仔猪生长发育,不致引起腹泻死亡,缺点是断奶时间拖得较长,不易管理。

(3)一次断奶法。是指到一定日龄,一次全部断奶,母仔相隔开。这种断奶法又分去母留仔和去仔留母2种方法。去母留仔是把母猪调到其他圈舍,仍保留仔猪在原来的圈中;另一种是把仔猪全部调走,母猪留在圈中,去母留仔是使仔猪对环境改变不致太突然,否则引起神经紧张,影响增重和健康。去仔留母的断奶方法是在仔猪断奶日龄较大时(一般5~6周)采用。仔猪因日龄较大,适应性较强。

饲料逐渐改变。由断奶前3-5天饲喂仔猪代rǔ料,逐渐过渡为粒料,断奶时仔猪完全适应固体料。通常断奶当天仔猪减料,经2-3天后转为正常,开始时防止仔猪消化不良,只喂7成饱,经3-4天后让仔猪自由采食。

相关推荐

仔猪断奶时间和早期断奶技术


现代化养猪实践表明,早期断奶不仅可以缩短母猪的哺rǔ时间,从而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年产仔数、提高分娩舍利用率、降低仔猪的生产成本,而且能阻断某些传染病的传播。但是,笔者下乡调研发现,一些中小猪场盲目跟风,不顾自身条件,不采用配套措施,也采取21天断奶,甚至12~14天断奶,不仅没达到预期效果,反而造成仔猪采食量少、腹泻等发病率高、生长缓慢,影响仔猪的成活率,饲料利用率低。

殊不知,仔猪早期断奶是一个最大的应激。首先是营养的改变,由吃温热的液体母rǔ为主改成吃固体的生干饲料;二是由依附母猪的生活改为完全独立的生活;三是生活环境的改变,由产房转到育仔舍,并伴随着重新组群;四是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而患病。以上诸多因素均会造成仔猪的应激反应,处理不好就会影响仔猪正常的生长发育并引发疾病。合适的断奶时间是仔猪断奶成功的关键。

根据我国目前大多数猪场的情况,特别是中小型猪场,一般仔猪早期断奶时间以28~35日龄为宜,因为此时仔猪的消化道已基本发育健全,消化道内酶的分泌量和活性明显提高,消化吸收能力在逐渐增强,免疫系统已开始产生抗体,母猪的子宫已基本得到恢复。但也要根据天气变化、饲养条件、饲养水平、环境情况等不同因素来综合考虑,还应结合仔猪健康状况,窝产仔猪头数及诱食补料效果等具体生产情况灵活决定。在条件成熟的猪场,可采用28日龄或21日龄断奶,条件较差的猪场可采用35日龄断奶。除了选择合适的断奶时间以外,还要采取以下科学的早期断奶配套技术:

1.必须做到提早补料。仔猪必须尽早学会吃料,否则就无法实现早期断奶,更难实现预期目标体重。要想让仔猪很快学会吃料,一是教料槽的位置必须在母猪和保温区之间,用浅盘放在仔猪保温箱出口附近,料盘内放一块鹅卵石或圆球;二是教料槽的数量要多,在产床上靠近保温区一方放两个教料槽,在另一侧放1个教料槽;三是放教料槽处要明亮,黑暗的地方仔猪是不去的;四是放教料槽处要很暖和,温度低了仔猪也不去;五是饲料要新鲜优质,每天至少更换3次;六是在仔猪出生后的5~7天,对本窝中最壮的1头仔猪强制喂料,将粉料或颗粒料送入其口中,每天补3~4次,同时在料槽中放少许仔猪料,直到10日龄以后利用仔猪的模仿习性,带动其他仔猪吃料。

2.采取科学的断奶方式。断奶要渐进性进行,即断奶前5天逐渐减少仔猪与母猪接触,减少仔猪吸rǔ次数,增加仔猪补料次数。仔猪断奶最好在傍晚进行,断奶时将母猪赶走,仔猪留在原圈舍,断奶后做到猪群、圈舍、饲养人员、饲料维持不变。对于同窝内过弱的个体,应让1头泌rǔ性能较好的断奶母猪继续哺rǔ1周,这样可以降低这部分仔猪断奶后的死亡率。仔猪哺rǔ、保育期间原则上不分栏,断奶1周后将仔猪转入经过彻底消毒的保育舍内。

3.严格控制保育舍环境。给断奶仔猪提供一个无贼风、温暖干燥的环境,可使用地炕、电热板、红外线灯等取暖方式。断奶仔猪适宜的环境温度是:28~30日龄22~24℃,30~60日龄20~22℃。冬天舍内温度至少要保持在18℃以上,夏天猪舍采用装排风扇及房顶喷水的办法进行降温。相对湿度要保持在65%~75%。

4.做好饲喂和调教管理。仔猪断奶后,尽可能提高仔猪饲喂次数,不少于6次/天,最好为8~12次/天,同时少给勤添。刚断奶转群的仔猪吃食、躺卧、饮水、排泄区尚未固定,所以,要加强调教训练,训练的方法是排泄区的粪便暂不清扫,诱导仔猪来排泄,其他区的粪便及时清除干净。当仔猪睡卧时,可定时哄赶到固定区排泄,经过3~4天的调教训练,可建立起定点吃食、躺卧、饮水、排泄的条件反射,造就一个清洁、有序、舒适的饲养环境,有利于仔猪健康快速生长。

断奶仔猪应激的原因 断奶仔猪应激的预防措施


断奶仔猪应激综合征是指仔猪断奶以后受到诸多应激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引起仔猪断奶后2-7d内发生腹泻、水肿、内毒素休克等症状的一种疾病。断奶仔猪应激综合征危害性非常严重,不仅可导致仔猪发病、生长速度放缓、延迟出栏时间,增加养殖成本,甚至还能引起死亡。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快速发展,断奶仔猪应激综合征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常给养猪企业及养猪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断奶仔猪应激的原因断奶仔猪应激的预防措施。

1、断奶仔猪应激的原因

生理因素。目前各养殖场多采取早期断奶的方式,仔猪在断奶时各项机能还处于不断的完善过程中,尤其是消化系统,胃酸的分泌量不足,消化能力较差。仔猪在断奶后,乳酸的来源终止,此时胃酸的分泌量仍然较少,仔猪会因为胃内的酸度不足而使胃蛋白酶原的激活受到抑制,胃蛋白酶量较少,会影响到蛋白质的消化。未消化的饲料在断奶仔猪的小肠内会为大肠杆菌等其他致病因子提供良好的繁殖条件,同时乳酸菌的生长会受到抑制,从而导致仔猪出现消化不良,内分泌紊乱而出现腹泻,表现出较为严重的应激反应。另外,仔猪在断奶后消化酶的分泌量不足,活性降低,断奶仔猪以吃母乳为主转为以采食植物性饲料为主后,两种不同来源的营养会使仔猪无法适应,而发生应激反应,从而表现消化不良,发生腹泻。

饲料因素。仔猪在断奶后完全以采食饲料为主,而此时仔猪的肠胃功能还不健全,仔猪精液的分泌量较少、消化酶的种类较少,活性较低,消化能力较差,再加上胃酸不足,因此在断奶后易发生换料应激。如果断奶后提供的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过高,则仔猪无法完全消化而引起腹泻。另外,当饲料中的脂肪含量过高时,尤其是动物性的脂肪含量过高时也易引起仔猪发生腹泻。还有一方面原因是植物性的饲料中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会降低仔猪对蛋白质的利用率,而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导致仔猪出现断奶应激,表现为腹泻。

环境因素。仔猪在断奶后与母猪分离,养殖环境发生改变,此时断奶仔猪会由于不适应新的养殖环境而出现应激。如果此时养殖环境较差,如温度不适宜,昼夜的温差较大,相对湿度过大,空气质量不佳等会加剧仔猪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病原性因素。仔猪在断奶时母源抗体发生中断,并且自身的免疫系统的发育还不完全,肠道内的消化酶的种类和活性下降,因此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差,抵抗力较弱,易感染多种疾病。

2、断奶仔猪应激的预防措施

预防换料应激的发生。仔猪在断奶后营养的来源由液态的乳汁变为固态的饲料,会经历较为严重的换料应激,为了避免或者减少换料应激的发生要做好哺乳仔猪的补饲工作。一般在仔猪7日龄时就要及时的补饲,以锻炼仔猪的采食饲料的能力,促进胃肠功能的发育,同时还可促进相关酶的分泌,使仔猪在断奶后可以完全的适应植物性的饲料,使胃肠的消化机能得到加强,以减少换料应激的发生。另外,在断奶时更换饲料要逐渐的进行,在断奶前的1-5天要逐渐减少每天的哺乳次数,同时增加喂料的次数和饲喂量,直到完全的饲喂饲料。所提供的饲料要求优质且易于消化,在断奶后要注意控制好饲喂量,不可喂料过多,要少喂勤添,仔猪在断奶后也不能立即将饲料换为仔猪料,要给仔猪一个适应的过程,逐步将包料更换为仔猪料。

加强管理。仔猪断奶后为了减轻心理应激,可在完全断奶后将母猪移出产房,将仔猪在原栏舍继续饲喂3-5天,待完全适应后再进行分群或并栏。避免突然改变养殖环境而引起断奶仔猪发生环境应激。仔猪在分群并栏时要尽量将同一窝仔猪并为一群,可缓解断奶应激。在断奶时要根据哺乳仔猪实际的养殖情况选择适宜的断奶方法,以减轻心理应激。

做好环境的控制工作。不良的养殖环境会加剧应激反应,因此仔猪在断奶后要注意做好环境的控制工作。猪舍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避免舍温忽高忽低。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将舍温控制在30℃以下,冬季则要注意保温,舍温不能低于18℃,相对湿度要控制在60%-80%。有研究表明,在仔猪断奶前后适当的提高舍温,同时保持猪舍干燥,可以显著减少仔猪发生应激反应。另外,还要加强猪舍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及时的清理粪污,定期对猪舍、工具等进行消毒,预防仔猪发生腹泻。

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仔猪在断奶后易发生应激反应而影响到仔猪的健康,最常发生的就是腹泻。因此要做好仔猪胃肠道的调理工作,改善内环境,保持平衡。预防腹泻的发生,可以在仔猪的日粮和饮水中添加一些预防性的药物。因断奶仔猪的消化酶、胃蛋白酶的数量和活性较差,因此还可以在仔猪的饲料中添加一些酶制剂,以促进仔猪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可有效的预防断奶仔猪发生应激反应。对仔猪进行免疫接种是增加仔猪免疫力的有效措施,要根据本场的免疫程序来接种相关的疫苗。需对妊娠母猪在产前30天和15天分别的接种1次,使仔猪通过母猪乳汁获得母源抗体,形成被动免疫。另外,还要根据仔猪的抗体水平实行科学的免疫。

1、发病原因
1.1营养应激
研究表明,仔猪在断奶前,其能量主要来源于乳糖和乳脂,断奶后,能量主要由谷物淀粉所取代,由于饲料中含有仔猪几乎无法消化的不溶性淀粉和纤维素,因此,容易引起仔猪不适应。导致仔猪消化不良并引起腹泻等疾病。另外.由于豆粕的抗原性对断奶仔猪的小肠黏膜容易造成损伤,可引起消化道的pH值升高,从而造成仔猪消化不良,腹泻发生率明显增多。
1.2免疫力下降
仔猪出生3周以后。由于母源抗体逐渐消耗,而仔猪自身的免疫功能尚未健全,这其间正处于免疫空白期,因此,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腹泻、水肿、圆环病毒病等疾病的发生。
1.3环境应激
当仔猪断奶后,转到一个陌生的栏舍,与其他仔猪合并饲养,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都发生了一定变化,易引起环境应激反应,尤其是仔猪自身体温调节能力和保温能力较差,特别是在寒冷的季节,若保温措施不得当,仔猪断奶后就容易发生应激反应。
1.4心理应激
当仔猪断奶后,由于离开了母猪,突然失去母猪的爱抚和保护,在一个新的群体中,仔猪间难免会因抢食而发生打斗,这样会对仔猪产生心理上的压力。造成心理应激;另外,诸多的应激因素可引起仔猪胃酸减少、增加小肠运动,最终导致腹泻的发生。
2、断奶仔猪应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2.1生长停滞
当仔猪断奶后,发生应激反应时,其采食量下降15%~20%,生长速度放缓,甚至个别仔猪呈现负增长,需要7d才能恢复。当仔猪断奶后,第1周的生长发育状况尤其重要,对仔猪一生的生长性能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发现,断奶仔猪的体重每增长1kg,则会提前3~5d出栏,当仔猪受到应激反应的影响,6~l0kg的仔猪停止生长1d,出栏时间则会推迟3d以上,而断奶后呈负增长的仔猪,其饲养周期则会至少延长5d以上。
2.2水肿病
仔猪水肿病多发生在断奶后5—8d,该病发病率较低,约5%一20%,但是死亡率较高,可高达90%~1OO%。特别是那些生长速度快、膘情较好的仔猪最易发生,急性病例多数在1~2d内死亡,一般病例3~5d内死亡。
2.3腹泻病
仔猪断奶后,由于不食母乳,改投乳猪料,因此,断奶后仔猪的饮水量明显增加,食欲下降,排白色或黄绿色稀粪。根据调查表明,仔猪断奶后,腹泻病的发生率高达30%~100%,平均约5O%以上,严重时死亡率达到15%以上,即使是耐过腹泻的仔猪,生长发育也会受阻,容易形成僵猪。

3、综合防治措施
3.1预防措施
3.1.1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加强妊娠母猪各个阶段的饲养管理,特别是产前30d,妊娠母猪不宜太肥或太瘦,母猪在怀孕80d后.要喂足哺乳母猪饲料,每头母猪每天2.5~3.5kg,在饲料中添加1-2%的“牲命1号”,以确保仔猪在母猪体内生长发育的需要。提高仔猪出生重,增强仔猪体质,同时,还能确保母猪产后有充足的乳汁哺乳仔猪。
3.1.2加强仔猪的饲养管理:在仔猪的饲养管理中,要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发生,特别是严寒酷暑,初生仔猪栏舍内的温度在26-28℃为宜,并且可用红外线灯,l周后温度可适当降低1~2℃,然后,逐渐降低至常温。要及时清扫栏舍内粪便及其他异物,保持栏舍干燥卫生。断奶后。将母猪赶走,仔猪留在原栏舍继续饲喂1周左右,使仔猪继续在熟悉的环境过渡一段时间,仔猪断奶后,工作人员和饲料等因素不宜更换,都应保持相对不变。饲料应逐渐慢慢更换,同时要注意,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仔猪断奶的头3d可饲喂哺乳期颗粒饲料,然后每3—4d更换30%的保育仔猪料,10d以后,即可饲喂保育仔猪料,饲喂方式上少喂勤添,每餐以6分饱为宜。同时,要做好圈舍的通风换气工作,降低圈舍内的氨气浓度,控制好饲养密度,认真执行消毒制度,严禁将不同日龄仔猪混群饲养,这样可有效防止圆环病毒病Ⅱ型的接触感染机会,给仔猪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3.1.3调整好日粮:由于仔猪断奶后,其消化道及酶系统的发育仍尚未健全,若饲喂植物性高蛋白饲料,极容易使仔猪肠道蛋白质过敏,引起腹泻病的发生,因此,要及时调整好断奶仔猪的日粮,其植物蛋白质的用量不宜超过20%,断奶初期还要适当降低使用量,并且日粮要以膨化大豆或鱼粉等蛋白为主,并在仔猪保育后期适当增加豆饼类成分,另外,在断奶后的仔猪日粮中添加2%的“护仔康2号”,可预防仔猪拉稀、掉膘,促进仔猪的生长。
3.1.4免疫接种:要做好仔猪免疫接种工作,不同猪场根据自己猪场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做到有计划免疫.重点要做好猪瘟、口蹄疫、圆环病毒病、蓝耳病、伪狂犬病、病毒性腹泻及猪链球菌病等免疫接种工作。仔猪的免疫接种日龄安排必须结合每个猪场免疫监测的具体情况进行,而且接种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范。特别是要做好仔猪圆环病毒病的疫苗接种工作,间隔3周后,再加强免疫1次。
3.1.5腹泻保健:在饲料中添加1.5%的“急救包”,可预防仔猪的细菌性腹泻和营养性腹泻,对已腹泻的猪群可进行腹泻护理:腹泻初期按1.5%的比例加入饲料中,饲喂5天;腹泻严重的先进行补液治疗,并防止继发感染,治愈后添加1%的急救包+1%的护仔康1号或护仔康2号配合使用,进行调理。
3.2治疗措施
3.2.1治疗方法:可口服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肌肉注射VC,若体温升高的仔猪,每千克体重注射安基比林0.3mL+柴胡0.2mL,并且可适当使用皮质类激素,以增强治疗疗效。
3.2.2腹泻的治疗:仔猪断奶后。一般会发生腹泻,因此,可在饲料中添加白头翁散,每100kg饲料添加200g,连用3d,同时使用胃蛋白酶5g+稀盐酸2mL+水200mL,混合后,分2次喂服。为防止脱水,可在饮水中添加口服补液盐或电解多维自由饮水。
3.2.3水肿的治疗:若仔猪发生水肿.治疗原则为利尿和消炎。若水肿明显.可使用大剂量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对伴有神经症状的仔猪可使用高渗葡萄糖进行静脉注射,并且适量肌注速尿、氨茶碱等药物,另外,亚硒酸钠对仔猪水肿病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4、小结
断奶仔猪应激综合征重在预防,因此,生产中应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加强饲养管理,及时清扫栏舍粪便,保持栏舍干燥卫生,认真执行消毒制度,控制好饲养密度,保持栏舍通风,饲喂优质的仔猪料。给猪群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仔猪断奶时间和影响


仔猪的适宜断奶时间,应根据各养猪场(户)的具体情况而定。以前,一般的种猪场是56-60日龄断奶,商品猪场45-50日龄断奶。随着养猪设备、营养和饲料科学的发展,目前,许多有条件的猪场(户)已普遍采用28-35日龄早期断奶的方法,也有在21日龄甚至更早断奶的。早期断奶缩短了哺rǔ期,而且断奶时母猪体况尚好,断奶后可迅速发情配种,因而可以提高母猪的年生产能力。

一般来说,生产中最好不要早于21-28日龄断奶,否则会给仔猪的人工培育带来许多困难,影响仔猪的成活率。因此,各猪场(户)仔猪断奶时间,应根据其生产设备,饲料条件,管理水平来决定。条件好的,可适当提前,条件差的,则应适当推迟。

在母猪实行成批同时断奶时,可将每窝中个别极瘦弱的仔猪挑出并集中起来,挑选一头泌rǔ性能较好的断奶母猪,再让其哺rǔ一周,这样可以减少这部分仔猪断奶后的死亡。

断奶日龄

对母猪群生产性能的影响:

子宫复旧的需要在泌rǔ期,母猪不会发情,这是因为:仔猪的哺rǔ会抑制母猪的排卵与垂体激素分泌;哺rǔ行为会刺激催rǔ素的分泌。断奶或哺rǔ行为减少之后,母猪血液中催rǔ素的水平降低,同时促黄体素(LH)和雌二醇的水平升高,从而刺激母猪发情。

为了使产后母猪能够恢复理想的繁殖效果,母猪的子宫必须经过复旧。在泌rǔ期前两三周内,母猪子宫的长度迅速缩短,重量迅速减少,并且这个变化过程断奶之后仍会持续。在这个过程中子宫能够得到修复,以便为下一次妊娠做准备。泌rǔ天数如果少于19天,就会对子宫复旧率、断奶至发情时间间隔以及后面的胚胎存活率产生影响。

如果产后24小时之内断奶,还会造成卵泡囊肿,因为此时促黄体素(LH)和促卵泡素(FSH)这两种激素均未受到抑制。至少需要2至3天的泌rǔ过程才能抑制LH和FSH的水平。患卵泡囊肿的母猪会出现返情推迟且难以预料,长期发情,间情期延长,以及发情不规律等。

对母猪断奶至发情天数间隔的影响:

仔猪断奶日龄越大,断奶至发情天数越短。泌rǔ期如果短于10天,那么断奶至发情间隔大大延长。泌rǔ期在3到4周之间的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最短。泌rǔ期20天以上的母猪断奶后7天之内发情的比例高于泌rǔ期14天~15天的母猪。与经产母猪相比,初产母猪在泌rǔ期短于21天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断奶至发情间隔延长的现象。因此,泌rǔ期短的母猪其发情持续也会缩短。对于经产母猪,若能保证泌rǔ期日采食量在5.7公斤以上。那么即使在10日龄~19日龄之间断奶,其断奶至发情间隔也可以控制在令人接受的范围之内。泌rǔ期当中一定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的采食量,以便维持母猪的体况。

对母猪受孕率、分娩率及下一胎窝产仔数的影响:

下一情期排卵率与泌rǔ期天数一般没有关系。然而,受胎率却通常会随泌rǔ期缩短而降低。随泌rǔ期缩短,胚胎存活率呈下降趋势。低于21日龄断奶的母猪胚胎存活率会下降,是因为子宫内膜恢复不完全。

分娩率同样会随断奶日龄降低而下降。与23至25日龄断奶的母猪相比,11至19日龄断奶的母猪分娩率显著降低。

低于18日龄:

断奶的母猪下一胎窝产仔数通常会降低,影响母猪下一胎窝产仔数的因素有、子宫复旧的时间、排卵率、卵子受精率、胚胎存活率。

小结总之,为了实现最大的生产量,断奶日龄不应对母猪繁殖性能产生显著影响。对于多数猪群,断奶日龄在3周~4周之间为最佳,如果断奶日龄低于17天就会显著影响繁殖性能。如果母猪还要用来繁殖下一胎,那么至少需要3天的泌rǔ期才能抑制促黄体素的分泌,避免卵泡囊肿或长期不发情的情况出现。如在泌rǔ期使母猪采食超过5.4kg/天,达到最大的采食量,这样可以将早期断奶的影响降到最低。然而,对于不同的猪群来说,断奶日龄对繁殖性能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即便是猪种、营养条件、设施以及操作规范都一样的猪场,采用早期断奶的效果也有很大差别。因此,猪场在决定改变断奶日龄之前,应根据自己猪群中断奶日龄对繁殖性能和生产量的影响。

仔猪断奶的方法和养殖护理


仔猪断奶诱食妙法:

仔猪断奶是液体母rǔ转变为固体饲料,对仔猪是一个大应激。由规律的一天16-24次吮吸母rǔ变为吃固体饲料,常常出现仔猪拒绝采食的现象。一旦饥饿后,仔猪又会饱食一顿,吃入过多固体饲料,由于仔猪消化器官发育未成熟,消化酶、胃酸分泌不足,容易发生腹泻。这一阶段的平稳过渡,成为保育的重中之重。

湿拌料结合断水法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首先选一大厂的开口料,仔猪断奶后切断水源,3小时后在??内放水料槽和干料槽,将开口料和水按1:3拌成稀饭,干料槽放开口料,这时仔猪很渴,都上来抢喝,你会只听到吱吱的抢喝声。以后按时拌料,3天后撤掉水槽,仔猪可吃干料了。这样很顺利的开食、旺食,仔猪不拉稀。当然这期间你要注意饲槽的卫生。

这个办法让仔猪断奶后不掉膘,不消?C,断奶7天日增重200克以上,降低了断奶应激,提高了成活率。有些只注重诱食,不增重的开口料很容易区分开来。

仔猪的一次性断奶的方法:

到断奶日龄时,一次性将母仔分开。具体可采用将母猪赶出原栏,留全部仔猪在原栏饲养。此法简便,并能促使母猪在断奶后迅速发情。不足之处是突然断奶后,母猪容易发生rǔ房炎,仔猪也会因突然受到断奶刺激,影响生长发育。因此,断奶前应注意调整母猪的饲料,降低泌rǔ量;细心护理仔猪,使之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断奶仔猪的养殖护理:

一、断奶仔猪的选择

断奶仔猪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生产性能还未充分表现,在选择断奶仔猪留种时,应选其父母品质优秀、同窝仔猪多而均匀、断奶窝重大的个体。如作肉猪用,应选择那些身长体高、皮毛光顺、活泼好动、食欲旺盛、健康无病的个体。

二、合理分群

仔猪断奶后,在原圈饲养10~15天,当仔猪吃食与粪便一切正常后,再根据仔猪的性别、大小、吃食快慢进行分群,应使个体体重相差不超过3公斤的合为一群。对那些体重小、体弱的仔猪要单独组群,细心护理,特别照顾。

三、创造舒适的小环境

断奶仔猪圈必须阳光充足、温度适宜(在22℃左右)、清洁干燥。断奶仔猪进圈前将圈彻底打扫干净,并用2%的火碱水全面消毒,然后铺上土与干草的混合垫料,为断奶仔猪创造一个舒适的小环境,有利于它们生长发育。

四、有足够的占地面积与饲槽

断奶仔猪的占地面积以每头0.5~0.8平方米为好,每群一般以10头左右为宜。要设有足够的食槽与水槽,让每头仔猪都能吃饱饮足,不发生争食现象。

五、细心调教

训练仔猪排便、采食、睡觉三点定位,重点训练定点排粪尿,饲养员每天应定时哄猪,即采用鞭赶与同时吹哨相结合的办法,在猪形成条件反射后,只吹哨猪就自动到圈外排粪尿了。一般经过1周训练可形成定位。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几个方法


在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仔猪阶段是猪生长发育最快、饲料利用率最高的时期,同时也是死亡率最高的时期。哺乳仔猪的培育可分为依靠母猪乳生活阶段和过渡到独立生活的断奶阶段,因此要提高仔猪断奶窝重应该从哺乳母猪做起。下面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几个方法。

1、确保品种质量

优良的品种是确保猪较高生产性能的首要条件,品种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猪的生产性能、饲料利用率、养殖周期等,最终决定着猪场的经济效益。优良的母猪再加上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母猪的断奶仔猪数和断奶窝重,饲料利用率也有所提高,如目前生产上常使用的品种长白猪、大约克猪等,与我国本地品种的猪相比,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可显著的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因此,在生猪养殖时可引入优良的品种,以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断奶窝重。

2、提高母猪的泌乳性能

母猪泌乳性能与仔数的断奶窝重的影响较大,因仔猪在出生后到断奶前的这一段时间主要以吮吸母乳来获取营养,母猪泌乳量的高低,以及乳汁的质量对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增重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提高母猪泌乳性能是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重要措施。

母猪在妊娠后期就要加强泌乳性能,一方面可以促进胎儿的生长,保证较大的初生重,另一方面可以为产后的泌乳营养做贮备。在母猪分娩后,也要人为的控制好母猪的采食量,只有使哺乳母猪的采食量充足,才能提高泌乳量。母猪在刚分娩后食欲较差,采食量较少,一般在2天后食欲开始增强,采食量逐渐的增加,并在产后的2~3周达到高峰,母猪越早达到采食量的高峰期,泌乳量就越高,仔猪获得的营养也就越多,生长速度也就越快。因此,在饲喂过程中要注意给产后母猪提供营养全面、配比合理的全价饲料。在实际的养殖生产中潮拌料可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增强食欲,提高采食量,每天饲喂3次,在喂料时要保证母猪有充足的饮水。

加强哺乳母猪的保健工作,防止母猪发生乳房炎,影响泌乳水平的发挥。母猪产后l周内在饲料中加入一定剂量的抗生素,防止母猪产后发生感染。

3、提高仔猪的初生重

要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在妊娠前期,虽然胎儿的生长发育较为缓慢,但是也要注重母猪的饲养管理,在配种前可适当的优饲,以促进母猪的排卵数,提高产仔数,同时还可提高卵子的质量。在配种后进入妊娠早期,要进行适当的限饲,防止母猪体况过肥而发生早期流产,同时也可以避免母猪发生分娩时难产和产后母猪采食量减少,而影响健康和泌乳水平的现象发生。母猪妊娠后期是胎儿快速生长发育的时期,此时为了提高仔猪的初生重,要加强饲养管理,营养的供给要满足母猪自身的需求、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产后泌乳的营养需求。因此要适当提高饲料中的能量水平,可在分娩前1个月左右补喂饲用脂肪,提高产后的泌乳量和乳汁的质量,还可以增加胎儿体内能量的贮存量,对提高胎儿的初生重和成活率有利。

4、加强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仔猪在出生后即进入哺乳期,加强仔猪的饲养管理,提高生长力是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关键。首先要科学助产,在接产时要做好仔猪护理工作,将身上以及口鼻内的黏液清理干净,并让仔猪尽快的吃上初乳,以及早获得免疫力,可提高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仔猪在哺乳前要训练其在固定的奶头吃奶,原则是将体质较弱的仔猪放在靠前的乳头,体质相对较强的放在靠后的乳头,以提高整体的均匀度。对于母猪少乳或者无乳的仔猪则要做好寄养的工作。

加强哺乳仔猪环境的管理工作。因仔猪的体温调节能力还未发育完全,适应力较差,因此要做好环境的管理工作,给仔猪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初生仔猪对环境温度的要求较高,随着日龄的增加则可逐渐的降低舍温。做好日常环境卫生的清理和定期的消毒工作,防止仔猪受病原菌的侵袭。

及时补饲。在仔猪7日龄时即可训练其采食饲料,避免仔猪因母乳生理性下降而出现生长发育受阻的现象发生,同时还可以促进仔猪肠胃功能的成熟,为早期断奶做好准备。补饲的饲料要求适口性好、易于消化,在最初饲喂时以让仔猪熟悉饲料为主,不要求过多的采食,待适应饲料后则可以逐渐增加饲料的喂量。

5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

哺乳仔猪的抵抗力较差,易患病,因此要做好仔猪的疾病预防工作。在出生后第3天进行补铁。7日龄时根据情况补硒,在2周龄时母源抗体开始下降时可以注射长效抗菌素减少腹泻、呼吸系统等疾病的发生。

给仔猪舍进行定期的消毒,保持适宜的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质量。另外,还要根据本场制定的免疫程序严格的进行免疫接种。做好日常的观察工作,以便于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止仔猪患病影响生长发育和增重,进而影响到仔猪的断奶窝重。

如何提高仔猪的断奶窝重

断奶窝重,指断奶时全窝仔猪总重量,包括寄养和并窝过来的仔猪的重量。断奶窝重与母猪的泌乳力、开食和补料的早晚、猪料的质量、窝产仔数、初生窝重、仔猪的成活率、断奶头数、母猪品质等多方面因素息息相关。
1、妊娠母猪的管理
妊娠母猪膘情应控制在八层膘左右,产前达到九层膘,科学的配合日粮,满足妊娠母猪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不能饲喂劣质饲料,应注意添加各种矿物质及维生素,妊娠母猪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仔猪的初生重、产后泌乳和出生仔猪的头数。

2、应加强初生仔猪的护理和养育
2.1应让仔猪尽早的吃上初乳,以便获得较多的免疫物质,使仔猪少得病,健康的生长发育。仔猪出生后的3~5d内将乳头固定好,体力弱小的放在前边的乳头,体大力强的放在后边,中等体重的放在中间的位置。
2.2采取好的保暖措施,第1周温度控制在32~34℃,第2周应在33~32℃,以后每周降2~3℃。
2.3防止挤压仔猪,出生后第1周应安排看护人员,要设有防压栏,做好寄养和并窝工作,两窝相差不能超过3d,最好是吃过初乳的。

3、仔猪的开食补料
仔猪的开食补料,时间一般是在仔猪生后7~12d,注意的问题是必须有充足的饮水设施,水要清洁爽口,距地面15cm左右,在喂量上最初1周喂多了会引起腹泻,在换料的过程中不要换环境,这样容易发生水肿病,同时也应该防止饲料的浪费。同时在仔猪下痢这方面更应该严格管理,引起仔猪下痢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细菌、寄生虫、环境等各方面因素。

4、泌乳母猪的管理
首先应合理的配合饲粮,为了保证母猪充分的发挥泌乳的潜力,应按照饲养标准科学的配制泌乳母猪的饲粮,满足泌乳母猪所需要的各种能量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保证母猪能泌乳良好,又不至于身体受损,影响以后的繁殖能力。多喂些优质豆粕,如果蛋白质水平过低,则会导致仔猪易患下痢,再有应该满足维生素、矿物质的供给。同时要保证泌乳母猪正常清洁饮水,注意管理,防治多种疾病的产生,在母猪产后1周以内注意观察母猪是否有异常变化,防止发生疾病,影响母猪的泌乳,从而引发仔猪疾病,一旦发现疾病应及早治疗。

5、饲养环境的管理
注意环境的控制,湿度应控制在50%~70%,注意粪尿及时清除,经常消毒、加强通风,另外在母猪产前3周左右,应该注射些预防下痢的药物,缺硒的地区及时补硒,如母猪得病应及时治疗。同时也应该注意防止僵猪的产生,仔猪应及时开食,饲料营养要全面,注意对病僵猪应及时治疗。

仔猪早期隔离断奶SEW技术


1、早期隔离断奶(SEW):

近十几年来国外在仔猪饲养管理、营养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仔猪早期隔离断奶技术。早期隔离断奶(SegregatedEarlyWeaning)简称SEW是源自八十年代早期,英国兽医师(TomAlexander)所研发的加药早期断奶技术MEW,此技术必须从猪群中挑选有最佳免疫力的怀孕晚期健康母猪,隔离于封闭的产仔室中,投给药物。仔猪5日龄断奶即被转移隔离封闭并投给大量的药物,虽然此技术复杂难行,成本又高,但却被证明能成功地清除猪气喘病、猪肺疫、胸膜肺炎和猪痢疾等疾病。以后又将MEW改进为MMEW(改进的药物早期断奶),此技术不需要将母猪从猪群中移开,小猪也可在1021日龄时断奶,但必须给产前母猪注射大量疫苗,加强产前母猪的饲养管理,消除便秘和rǔ房水肿,使母猪分泌极高的初rǔ抗体,仔猪通过吸食初rǔ获得很高的母源抗体,结合严格的消毒和大剂量投药以避免仔猪感染上留在猪群中的疾病如传染性胃肠炎、萎缩性鼻炎、细小病毒和内外寄生虫病等。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美国许多研究者减少或停止给仔猪、母猪使用药物,转用隔离措施,使SEW技术不但切实可行,而且控制和降低了应用成本。目前,美国排前10名的企业化养猪场,共拥有在养母猪约110万头,所生产的仔猪都是运用SEW技术。有人说SEW技术是养猪改革的里程碑。

2、实行早期隔离断奶SEW的理论基础:

集约化高密度饲养使猪容易发生传染病,而传染病给养猪业造成的损失最大。许多疾病一旦进入,很难清除出去。仔猪在母体子宫中理论上不会感染传染病,给母猪注射各种传染病疫苗,母猪可以通过初rǔ移行给仔猪,使仔猪获得母源抗体,结合消毒隔离措施及适当添加药物,使仔猪生长早期不感染传染病。在母源抗体消失以前,实行早期断奶,使仔猪离开疾病的主要传染源母猪,结合隔离措施,能非常有效的防止仔猪乃至肥猪感染传染性疾病。所以从理论上说SEW技术是防止猪发生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的最有力武器,其成本远远低于SPF猪的饲养管理成本,也低于MMEW,在实际工作中也较易操作和实行。

3、实施SEW技术的主要措施:

仔猪采用早期断奶,猪场执行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猪舍严格实行全进全出制度,仔猪实施分段隔离异地饲养,配制能完全替代母rǔ的rǔ猪全价饲料。

(1)早期隔离断奶(SEW)实施的断奶日龄:很难作出统一的规定。视不同场母源抗体水平不同,不同传染病的母源抗体消失情况,需要清除的传染病以及房屋设备情况,断奶日龄各有不同。现根据Yeske(1994)和Clark(1995)研究结果,列出一些传染病及其相应的最大断奶日龄:蓝耳病、气喘病、猪肺疫10日龄;猪副嗜血杆菌(HPS)、支气管败血杆菌14日龄;伪狂犬病、猪传染性放线杆菌(APP)、猪霍乱杆菌、传染性胃肠炎(TGE)21日龄。实际工作中由于疫苗接种效果和场内病原体浓度不同断奶日龄又有不同。Amass等(1995)发现仔猪早在1日龄时就感染上猪链球菌,但可用大剂量青霉素防治。以前的生产者习惯采用18日龄断奶,现在趋向于14日龄断奶,更因蓝耳病的流行,有10日龄断奶甚至更早的。

(2)猪场实行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所建猪场必须远离其他畜牧场(最好几十公里以上),猪舍根据猪不同阶段需要建有隔离设施和一定的间隔距离,实施严格彻底有效的消毒制度和消毒效果检验制度,严格实施抗体测定和疫病监测,严格实施常规的防疫制度和引种隔离制度,制定一切为生物安全服务配套的饲养管理制度和药物预防制度并严格实行,各阶段猪群务必严格实行全进全出制度。

(3)实施分段隔离异地饲养:采用SEW技术还必须实施异地饲养,仔猪断奶后即移至另外一地的保育猪舍,保育猪舍的环境设施,饲养条件相当优秀,仔猪养至25公斤左右再移至肥猪舍,猪舍之间的距离最好达3公里以上//www.nczfj.coM//,这个距离是根据一些猪易感染的疾病病原体传播距离而确定的。据1994年,美国兽医师推荐的清除疾病的安全距离为:链球菌病2公里(有蝇传播),气喘病3.5公里,蓝耳病3.5公里,猪流行性感冒7公里,伪狂犬病42公里,口蹄疫42公里,猪传染性胃肠炎(由鸟传播)70公里。

(4)配制能完全替代母rǔ的rǔ猪全价饲料。早期断奶仔猪的消化系统不健全,如何配制早期断奶日粮,既能节省成本又能满足仔猪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降低断奶应激,将是饲料工业进入21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早期仔猪断奶日粮的特点:高能量高蛋白及其他营养物的高浓度,要求日粮诱食效果好,适口性佳,消化吸收率高。一般碳水化合物可添加rǔ清粉,用量(1530)%;rǔ糖,用量(1525)%。蛋白质饲料可添加脱脂rǔ、喷雾干燥猪血浆粉、rǔ清蛋白浓缩粉、优质鱼粉及特制豆粕等,同时添加仔猪专用营养性添加剂特补。能促进仔猪日粮氨基酸平衡的胺基维他,从而有效促进仔猪生长发育,降低仔猪断奶应激添加爱猪强以提高仔猪的采食量和生长速度。

(5)饲养管理制度和环境小气候控制措施。仔猪对保育室的饲养管理和温度要求相当高,(34.5公斤)仔猪的温度要求达30.532.2℃,以后每周降低2℃,重要的是要尽量缩小温差,地面保持干燥,通风换气、饲养密度等也要特别注意。

(6)实施SEW技术的母猪必须注射好以下疫苗(冻干苗最好在空胎时注射,灭活苗在临产前1个月左右注射,有灭活苗的尽量用灭活苗):猪瘟、口蹄疫、蓝耳病、猪丹毒、猪肺疫、气喘病苗、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链球菌苗、大肠杆菌苗、萎缩性鼻炎、胸膜肺炎苗等等。但注射再多的疫苗也要保证母猪能通过初rǔ传给仔猪,使仔猪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这就要求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用泌rǔ进调整母猪的泌rǔ功能,消除母猪便秘和rǔ房水肿,促进母猪尽可能多的分泌初rǔ。

(7)实施SEW技术的初生仔猪23日龄就要开始做诱食工作,用优秀的诱食料如特补、优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饲料做好早期诱食工作。

4、实施SEW技术的经济效益:

据DonH.Bushman博士论述: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试验中,在同一个受到多种疾病侵袭的猪场中采用SEW技术的猪在77日龄时要比传统的猪多增重16.8公斤;普度大学研究来自单一种群的400头隔离早期断奶猪在136日龄时体重达到105公斤,猪在生长肥育期没有咳嗽;而另外200头来自同样种群的非早期隔离断奶猪达到同样的上市体重需要179日龄,猪群在一年中还表现出多种疾病如气喘病、蓝耳病、伪狂犬病、猪肺疫等。利用SEW技术加上优良品种、完全代替母rǔ的日粮和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保证仔猪死亡率降至2%,出生至105公斤上市只有140天,料肉比2.5:1。达到降低甚至消灭传染病的发生,降低药物费用,提高猪群的综合生产性能,提高养猪效益的目的。

5、实施SEW技术的缺点:

500头以下母猪场及老猪场实施SEW技术也许不实际,小于14日龄断奶的母猪实施SEW技术会降低母猪的繁殖性能,减少窝产仔数,延长发情间隔时间甚至不发情。在我国,由于场与场之间距离太近,土地又昂贵,故不适合采用多点式生产,也就限制了SEW技术的推广运用。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4737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