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渗出性皮炎的症状 仔猪渗出性皮炎的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仔猪渗出性皮炎又称猪油皮病,是由葡萄球菌所引起的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基本特征为皮肤脂肪分泌过多,皮肤呈黏湿油脂状,病猪常由于严重的细菌感染和脱水而出现死亡。该病是现代养猪生产常见病之一。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仔猪渗出性皮炎的症状仔猪渗出性皮炎的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1、病因分析

哺乳仔猪感染该病主要是由于在温度较低的冬春季节以及连绵阴雨、过于潮湿的条件,有利于病菌以及疥螨大量繁殖,环境卫生较差,饲养管理不合理,容易损伤仔猪皮肤,同时由于仔猪具有较弱的抗病力,使皮肤屏障机能更容易被破坏,从而感染葡萄球菌等病原菌而引起发病。

环境温度过低、湿度过大,尤其是种猪群没有定期进行体外驱虫,导致母猪群感染大量疥螨,并会将疥螨传染给后代仔猪,加之仔猪被毛稀少且皮肤较薄,发生剧痒后往往会造成皮肤损伤,从而容易感染葡萄球菌等细菌,这也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凶。另外,仔猪剪尾时形成不平整创面或者不彻底,导致其只要发生打架就会严重损伤皮肤,加之其不仅在日常吮乳时会由于争奶而相互打架,在出现舍内空气浑浊、氨气浓度过高或者断奶等环境应激时也会由于烦躁不安而相互打架,从而损伤耳朵、眼圈、面颊等处皮肤,进而容易感染葡萄球菌发病。此外,仔猪进行断脐、剪牙、打耳号、断尾、阉割时所使用的用具以及创口没有经过严格消毒,也能够感染病菌而出现发病。

2、临床症状

仔猪最小可在2日龄左有感染该病,最晚在7日龄左有发病。小于3日龄仔猪感染该病后,初期症状通常在皮肤损伤处或者少毛、无毛处(如眼圈、嘴角)发生皮肤炎症,主要是形成红色斑点和丘疹,经过大约1天会发生破溃,接着逐渐蔓延至颊部、耳后,冉经过2~3天就能够扩散至全身。大于3日龄仔猪感染该病后,通常会从耳后开始出现症状,主要也是形成红色斑点和丘疹,接着逐渐向后、向前扩散,且迅速蔓延至全身。发生湿润浆液性皮炎,在患处形成鱼鳞状痂皮,用手触摸会感到黏腻,轻轻一拔被毛就会连同皮肤同时拔掉,痂皮脱落后会露出鲜红色的创面,有时会流ILIJ少量血液。体表皮肤不断增厚,最终在全身形成皱褶,并散发恶臭味。病猪往往由于瘙痒而频繁在产床或者墙壁上摩擦,导致患处痂皮脱落而露出鲜红色创面。部分患病仔猪的蹄壳会发生脱落、溃烂。发病初期,病猪精神状态、食欲、体温以及粪便都基本正常,发病后期怕冷发抖、拥挤在一起,且体温升高达到40~42℃,被毛粗乱,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增加饮水,机体急剧消瘦,有些会由于混合感染大肠杆菌而开始出现腹泻,排ILIJ灰色或者黄白色粪便,经过大约5天发生死亡。

3、实验室检查

涂片、染色镜检。在病猪患处用手术刀片将痂皮剥去,清除黏液,直至渗血,冉刮取适量患处渗出物,同时取病死猪的肝脏、脾脏进行涂片,经过革兰染色后进行镜检,能够看到革兰阳性球状菌,往往单个存在,或者成对、成串排列。

病原分离。在无菌条件下取病死猪淋巴结、肝脏、脾脏分别在营养琼脂和血琼脂培养基上接种,置于37℃下进行24小时培养。结果可见营养琼脂培养基上长出圆形不透明的乳白色菌落,边缘整齐,表面湿润,明显隆起;血琼脂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有些会在周围形成无色透明的溶血环。挑起典型菌落进行涂片、染色、镜检,也能够看到圆形的革兰阳性球状菌,且往往呈葡萄串状排列。

4、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母猪转入产房前必须经过彻底消毒和严格驱虫。消毒可选择使用广谱、高效、安全且没有腐蚀性的药物,如低浓度的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就能够将各种细菌、病毒、真菌杀死,且其消毒效果不会受到有机物和硬水的影响,能够彻底消毒,并持续长时间发挥作用。驱虫可选择皮下注射10%伊维菌素注射液,能够将体表疥螨和胃肠道线虫彻底驱除,从而能够避免由于感染疥螨而继发引起该病。

药物保健。方案1:将新生仔猪体表擦洗干净后放在保温箱中,经过10min就会使其适应环境与温度的变化,之后给每头灌服10mL含有2g副猪清(含有多种细菌素)的温开水,之后冉放入保温箱中,10min之后即可吮食初乳,然后在第2天每头冉服用1次药物即可,能够有效避免其发生腹泻以及感染多种细菌,并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成活率。方案2:仔猪在7日龄开始补料,可在饲料中添加溶菌酶或者抗菌肽,一般按每200kg饲料添加50g药物,少添多餐,可选择每天6次,连续使用12天,也能够有效的防止感染多种细菌,增强机体抗病力和免疫力。

药物治疗。病猪伤口感染发炎,要立即涂擦5%碘酒,同时注射阿莫西林,每天1次,连续使用5天。病猪皮肤形成痂皮时,可用温度为45℃的0.1%高锰酸钾溶液或者1:500比例稀释的百毒杀进行5~10min浸泡,接着使用毛刷将发软的痂皮清除干净,然后在创口涂抹上碘酒,并配合注射阿莫西林,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

仔猪渗出性皮炎的诊断要点
流行病学
(1)本病主要感染仔猪,尤以10—20日龄的仔猪最易感,其发生率不高,但死亡淘汰比例较高,常达20%—80%。
(2)产房及保育舍卫生不良;仔猪打架、栏舍过于粗糙造成皮肤损伤等因素,都能诱发本病。
(3)本病主要通过猪与猪之间的直接接触感染。
临床症状
病初表现精神沉郁、厌食、消瘦、脱水及战栗。体温中度升高,常在40℃左右。多由头部、嘴、耳及眼睛周围开始感染。急性病例的皮肤形成水疱及脓疱,破裂后流出渗出液和皮脂,病猪多于3一5天死亡。
亚急性病例病程较长,病变部位逐渐发展到全身,皮肤表面出现黄褐色脂性渗出物,触摸皮肤皮温升高、湿度增大,有油腻感。由于渗出物使尘土、皮屑及垢物凝集成龟背样的痴块,表皮增厚、干燥、龟裂,全身皱缩,有恶臭气味。当痴皮脱落,露出红肿的破损。
实验室检查
采取患病猪病料,如皮肤、脏器等,可从中分离到葡萄球菌。
防治措施
1.注意仔猪舍环境卫生,加强消毒。栏圈、栏面要平整,避免仔猪皮肤受损伤。对仔猪断脐带、剪牙、剪耳号做好消毒工作。
2.病猪要及时隔离治疗,并对猪舍及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3.用温热肥皂水清洗患部,或者用皮肤消毒剂进行擦洗。在皮肤表面涂水杨酸软膏及其他抗生素类软膏等。
4.若发现仔猪脱水,应及时补液,可口服及腹腔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并配合使用维生素B添加剂。

相关推荐

猪渗出性皮炎的临床症状 猪渗出性皮炎的防治措施


猪渗出性皮炎是由于感染皮炎葡萄球菌而发生,也叫做溢脂性皮炎或者煤烟病.该病在猪群中通常呈散发性,发病率通常处于2%~5%,但如果猪场环境卫生较差则能够达到约10%,且病死率较低,但如果猪群具有较差的免疫力则能够达到70%左右.病猪治愈后会导致生长速度缓慢,严重损害经济效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猪渗出性皮炎的临床症状猪渗出性皮炎的防治措施。

1流行特点

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尤其是多雨潮湿的季节比较容易发生,主要是哺乳仔猪发病。该病的病因比较复杂,通常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发病,尤其是猪皮肤、黏膜存在损伤,机体抵抗力减弱时,就会通过损伤处、毛囊以及汗腺感染葡萄球菌,使其侵入皮肤,从而出现发病。另外,妊娠母猪在临产前几天,通常子宫内的细菌开始大量繁殖,容易导致在分娩过程中使仔猪感染细菌而出现发病。

该病通常呈散发,有时也会呈现流行性,如果没有免疫力的猪群发生该病,往往会持续导致其他免疫力较低的仔猪被感染。一般来说,仔猪在保育舍的发病率能够达到15%左右,而死亡率能够达到65%左右,这是由于葡萄球菌能够分泌毒素,能够损伤肾脏和肝脏或者继发引起其他疾病,从而造成死亡。另外,如果饲养环境卫生条件恶劣,尤其是猪场寄生有大量疥螨时更容易出现发病。

2.临床症状

仔猪感染后会表现出怕冷,往往钻入垫草,有时甚至整窝堆挤在一起。开始时,在耳廓、眼睛周围、面部、腹部以及肛门等无被毛处的皮肤上形成红褐色斑,并有铜锈色或者红色分泌物排出,随着斑点的不断增大,逐渐形成直径在3-4mm的微黄色水泡,并快速发生破裂,有清亮的黏液或者浆液渗出,该过程进展迅速,如果不仔细很容易被忽略。经过1-2天就会扩散至全身皮肤,之后皮肤不断湿黏,呈油脂状,逐渐干燥后会变成龟裂硬层,有时具有形成棕色的鳞片状结痂,具有痒感,并散发恶臭味,当痂皮脱落后就可看到鲜红色的创面。当病猪症状比较严重时,体温能够升高达到大约41℃,发病后期由于不断摩擦皮肤而起泡、破溃,有黄色或者ml样分泌物流出,并散发腥臭味。另外,患病仔猪还会表现出食欲不振,渴欲增强,大量脱水,快速消瘦,严重时会发生死亡。

3鉴别诊断

猪皮炎肾病综合症(PDNS)。该病会导致病猪的耳部、背部、腹部等皮肤形成红斑、丘疹以及坏死痂,同时导致体表淋巴结发生肿大。该病一般是日龄较大的仔猪发生,即10~16周龄,有些病猪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弓腰现象,在腰背部按压会表现出躲闪、怕痛。

锌缺乏症。该病主要是导致病猪皮肤角化不全,使皮肤明显增厚,形成裂隙和裂口,容易引起继发感染。通常是断奶仔猪容易发生该病,主要是由于体内钙、锌比例不当或其他原因影响锌吸收和利用,如果及时补锌就能够使其康复。

疥癣病。该病通常先是头部发生病变,皮肤干燥、粗糙、增厚,有灰色痂皮覆盖在上面,并形成大的皮肤皱褶等。病猪感染疥癣后的最典型特征是明显瘙痒,经常发现其不断蹭痒,但患有渗出性皮炎的病猪不会出现如此明显的痒感。刮取病猪皮屑在实验室使用显微镜进行虫体检查就能够确诊猪疥癣。

猪玫瑰糠疹。该病一般是8-12周龄的猪容易发生,有时小于2周龄的仔猪也会发生,特征性病变是皮肤出现红斑,并逐渐形成环形斑块,边缘呈红色,明显隆起,主要是腹部和股内侧皮肤出现。随着病变面积的不断增大,会与周围的病变区域相互融合,形成圆形病灶,其中心比较平坦,有一层糠麸样鳞片覆盖在上面。该病进展缓慢,对食欲没有影响,不会造成死亡,病变呈环状扩散,且该处没有脂质等,根据以上特征可区别于猪渗出性皮炎。

4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发生该病越早采取治疗具有越好的效果,如果感染严重则可能没有疗效。根据多年临床实践,该病采取对症治疗,抗菌消炎、抗病毒感染等,都具有较好的效果。尤其是采取全身性治疗能够减轻皮肤病变程度,控制只在浅层发生病变,并能够加速愈合。另外,由于葡萄球菌容易形成耐药性,因此在治疗前最好进行药敏试验,选择使用敏感性药物来治疗。例如,病猪可配合使用壮观霉素、磺胺或林可霉素、三甲氧苄二氨嘧啶等进行治疗,并采取体内外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具有较好的疗效。病猪可先使用0.2%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体表病变处,每天2次,连续进行3天;肌肉注射0.59氨苄青霉素,每天2次,连续使用3-4天。病猪也可选择使用强力霉素、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为避免发生脱水,改善机体电解质平衡,可给症状严重的病猪注射葡萄糖盐水或者口服补液盐,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此外,病猪要进行严格隔离,并对其污染的猪舍彻底消毒,注意选择使用刺激性小、低毒性的消毒药物。

加强饲养管理。夏季加强通风,注意防暑降温;冬季加强保温,注意防寒保暖。每年秋末春初,可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并注意补充食盐,还可提供一些玩具来分散注意力,避免仔猪相互咬尾,防止出现外伤。猪场要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并对空舍进行严格清扫消毒。

发病症状
一般多发仔猪,猪只突然发病,先是仔猪吻突及眼脸出现点状红斑,后转为黑色航皮,接着全身出现油性粘性滑液渗出,气味恶臭,然后粘液与被行一起干燥结块贴于皮肤上形成黑色痂皮,外观象全身涂上一层煤烟,后病情更加严重,有的仔猪不会吮乳,有的出现四肢关节肿大,不能站立,全身震擅,有的出现皮肤增厚、干燥、龟裂、呼吸困难、衰弱、脱水、败血死亡。
剖检病变
病猪全身粘胶样渗出,恶臭,全身皮肤形成黑色痂皮,肥厚干裂,痂皮剥离后露出桃红色的真皮组织,体表淋巴结肿大,输尿管扩张,肾盂及输尿管积聚粘液样尿液。
诊断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以及本病只感染仔猪,母猪不发病,即可作出诊断。
易染群体
1、本病主要侵害哺乳仔猪,尤其是刚出生3-5天的仔猪发病率高,传染迅速、死亡率也高,因此对产舍及临床母猪应清洗、消毒产舍应保持干净、干燥、通风。刚出生的仔猪应将体表粘液擦干净,放在松软的干草或统糠垫料上。
2、本病传染很快,只要有一头仔猪发病1-2天波及全窝,3-5天扩散到几窝或整座产仔舍。一发病应及时、严格隔离,病猪由专门饲养员专人饲养,各种用具应与健康猪隔离使用。病猪栏及走道应彻底消毒。病猪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减少损失。
治疗措施
1、对病猪严格隔离,对猪舍彻底消毒。
2、用0.1%高锰酸钾水浸泡发病仔猪身体1-2分钟,头部用药棉沾高锰酸钾水清洗病灶,然后擦干、凉干涂上龙胆紫。对初发少数病灶直接涂上龙胆紫,效果很好。
3、每头病猪用青霉素5万单位进行肌肉注射,每天两次,连用3-5天。

哺乳期仔猪渗出性皮炎的防治方法


2004~2007年,在服务生猪散养户的过程中,笔者多次接触到了哺乳期仔猪发生的一种皮肤病。这种皮肤病在春、夏、秋三季时有发生,冬季很少发生,虽然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不高,但发病的仔猪生长发育缓慢,体质下降,渐渐地消瘦,呈现脱水干巴的体态,免疫功能低下,容易继发肺炎、腹泻或肠炎等。发生继发症的仔猪,虽经多次用药治疗,但多数由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直接影响仔猪的成活率,给生猪繁殖扩群带来障碍,也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经过几年的临诊治疗和药物筛选,选出了比较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1发病特点

1.1感染发病日龄

本病发生在仔猪的哺乳期,绝大多数在出生后30d以内,最早的两户发生在仔猪出生后的第3天,而生后35d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生此病。

1.2疾病性质

此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皮肤病,窝内传染较快,而个体病程相对较长,痊愈较慢,死亡也慢。传染有其机遇性、条件性,因此,只是同窝仔猪直接接触传染,且有自限性,即同一养猪户的一个圈仔猪发病,而与其相邻圈舍及其它圈舍的仔猪多不发生此病;发病户数也不多,只是零星散在发生。

1.3饲养管理档次

此病基本上是发生在无规模的、粗放经营的散养猪户,存栏1~5头母猪的饲养户,并且是简易圈舍,圈内设施、卫生、环境等条件都不是太好。而规模饲养户、大的养猪场,极少发生此病。

2症状表现

本病发生和传染较快,而发展恶化缓慢,基本上不影响仔猪吃奶和活动,全身症状不明显,在发病前期没有引起养猪户的足够重视。病变多发生在仔猪的面部两侧、耳背部、躯干部,四肢很少发生。

发病仔猪开始皮肤发红,眼观很象用巴掌打过,或是热水烫过,1~2d后,该处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裂口,裂口处积有渗出液,渗出液积多了,就往周围浸润、流淌。渗出液流到之处,会使原先完好的皮肤感染发红,不久就发生裂口,且有液体渗出。1~2d后,皮损处会融合成片。这时仔猪感到患部不适和发痒,表现抖动耳朵,用前肢触及嘴巴,寻找墙壁、围栏等以身躯去蹭痒。由于有液体不断地渗出和体毛的干扰,以及圈舍温度、湿度的影响,破损皮肤结痂较慢,尤其是腹部发生的病变,到发病的中、后期发生严重渗出,用手触摸有粘腻感。

在皮肤常暴露的部位形成结痂,结痂多为黄褐色,在泥土灰尘较多的圈舍,结痂为灰黑色,仔猪躯体也呈灰色,很不干净的样子,看不见皮肤本色,此时患病仔猪伴有疼痛和发热,吃奶减少,伏卧较多,常见几个患病仔猪趴在一起,浑身哆嗦,驱赶时不愿走动,经过笔者及时恰当地治疗,多数患猪好转治愈;少数有的继发肺炎:有的腹泻,有的肠炎,粪便带腥臭味儿,用过2~3种抗生素治疗也不管用,最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急性病例,多见于出生后1周之内的仔猪,发病较急,发病后皮肤充血,较快地出现裂口,流出黄色带微红色粘稠渗出液,不久露出红色的糜烂面。渗出液流到的地方,皮肤又被感染,使病变蔓延进展加快,1~3d即可感染躯干大部分皮肤。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继发败血症、肺炎、肠炎、脑膜炎等。患病仔猪体温升高,精神委顿,吃奶很少或不吃奶,尿少黄粘,不爱睁眼睛,经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显效,终因衰竭而死亡。

3检验确诊

在实验室进行细菌学检查。

3.1直接涂片

无菌采取渗出液直接涂片,用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呈现革兰氏阳性,为圆形的细菌,排列不规则,有单个、成对或三个连在一起,也有堆成葡萄串状的。

3.2分离培养

无菌采取渗出液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上,观察到在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周围,呈现明显的beta;溶血。无菌采取菌落,用革兰氏染色后镜检,看到圆形细菌,有散在的,多数堆成葡萄串状。

根据发病情况特点、症状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初步确诊此病为致病性葡萄球菌感染引发的哺乳期仔猪渗出性皮炎。

4药物用法

4.1药物组成

市售散装柴油机油500g,硫黄粉20g,松香10g,敌百虫10g,去水明矾8g。将此四种固体药品分别压成粉末状,放在清洁盆中混合均匀,再把500g柴油机油倒入盆中,与固体药品充分搅拌混合后,装入清洁罐头瓶中即可。本药品宜在使用前混合配制,配制好之后,应放在阴凉避光处。

4.2用法

用双氧水擦洗猪体患部,再用清洁干布擦拭猪体后即可涂抹此药。患部面积小的可全部涂到,1~2d涂抹1。对患部总面积较大的仔猪,要分部位,分次涂抹。最好选择在睛天中午涂抹,以减轻仔猪受凉。

5预防措施

5.1葡萄球菌在动物体常有寄居,部分葡萄球菌有致病性,所以要注重预防。对怀孕后期的母猪更应加强饲养管理。在母猪产仔前2~3d要全面清理圈舍,用络合碘液彻底消毒圈舍内壁、围栏、用具食槽等,设置产箱的养猪户,要消毒产箱内外及产箱的铺垫物。圈舍内的铺垫物要干净、卫生。发霉的物品,带灰尘多及发霉的陈稻草等,不要用作铺垫物。仔猪出生后头2周,要保持圈舍内温度和湿度适宜,以减少仔猪感冒和消耗,并可增强仔猪体质。

5.2要经常观察仔猪,如发现仔猪某部位皮肤发红、有裂口和渗出液,应尽早对不正常的皮肤用此药进行涂抹,有利于控制皮肤损伤的蔓延和病情发展,并可减少继发症,使之较快痊愈。

仔猪渗出性皮炎的治疗和预防


2010年4月,北京大兴某猪场内,部分仔猪出现以腹部、四肢渗出性皮炎为主要症状,并伴有体温升高、眼结膜潮红等症状的疾病,经诊断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渗出性皮炎。根据笔者统计,该病近年来在北京平谷、房山、通州等区县时有发生,患病仔猪生长停滞,严重者衰竭死亡,重症病例死亡率可达60%~70%,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1.病原

葡萄球菌是常见病原体之一,广泛分布于空气、饲料、饮水、地面以及物体表面,在人与畜禽的皮肤、黏膜、肠道、呼吸道和乳腺中也有存在。葡萄球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腐生葡萄球菌等20多种,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亚种、中间葡萄球菌与猪葡萄球菌为动物常见致病菌,但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仔猪渗出性皮炎报道很少。

2.流行特点

本病多见于5~6日龄哺乳仔猪,也可见于断奶仔猪、育成猪和母猪乳房部位。表皮葡萄球菌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动物,其中,破裂和损伤的皮肤黏膜是主要的入侵门户。本病在夏秋季多发,冬春寒冷季节较少,有时散发,同窝仔猪发病率低,有时也表现强传染性。病程一般为30~40天。

3.临床症状与剖检病变

仔猪感染后4~6天发病,病初在肛门和眼睛周围、耳廓、腹部等无毛部位出现红斑,并很快产生3~4毫米大小的微黄色水疱,水疱迅速破裂,渗出清亮的浆液或黏液。触摸即可感觉病猪皮温增高。发病2~3天内,水疱扩展到全身各处。随病程的延长,水疱渗出液与仔猪皮肤表面的皮屑与污垢混合,干燥后形成鳞片状的结痂,猪有痒感。若病猪为被毛白色的仔猪,可见其皮肤表面覆盖一层厚厚的棕灰色结痂,与白色被毛相间,呈现斑驳外观,油腻有臭味。痂皮脱落后露出鲜红色创面。

剖检通常可见外周淋巴结肿大,肾的髓切面中可见到尿酸盐沉积。患病仔猪食欲减退,饮欲增加,迅速消瘦、脱水。一般30~40天可康复,严重的发病后4~6天死亡。本病发生于较大仔猪或育成猪以及母猪乳房部位时,病变轻微无全身症状。

4.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猪疥螨、圆环病毒引起的仔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相鉴别诊断。猪疥螨在各日龄猪均可发生,幼猪多发,可引起剧痒,猪常在圈墙、栏杆上摩擦,患处因摩擦出血并形成痂皮,皮肤出现皴裂,患部脱毛等。皮炎肾病综合征多发于断奶仔猪,可见后躯、后肢与腹部皮肤发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隆起,呈红色或紫色,中央为黑色的病灶,无痒感;剖检可见肾肿大、苍白、有出血小点;特征为全身性坏死性脉管炎和纤维蛋白坏死性肾小球肾炎。

5.治疗和预防

①治疗。仔猪渗出性皮炎病宜早发现,及时治疗,内外兼治。发病初期,用紫药水涂布或喷洒病猪患处皮肤,还可以用大蒜汁涂布患处皮肤,均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笔者在房山区石楼镇某养猪户家用大蒜汁涂布猪患处皮肤进行治疗,4头病猪全部痊愈。青霉素对本病高度敏感,治疗时可按3万~4万国际单位/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日两次。用青霉素无效时,可改用四环素、红霉素、喹诺酮类药物。硫酸卡那霉素与磺胺类药物对本病无效。

②预防。由于葡萄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所以日常生产管理中要防止猪体出现伤口,并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妊娠母猪生产前,对其外阴部和乳房周围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可减少仔猪的发病率。仔猪出生后,断脐、断牙时的伤口消毒及其周围环境消毒极为重要。另外,避免仔猪间的啃咬、减少外伤等措施也十分重要。

(作者联系地址:于凤芝乔立东蔡泽川李长军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畜牧兽医系邮编:102442;刘全红北京市怀柔区农业局邮编:101400)

仔猪水肿病的临床症状 仔猪水肿病的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仔猪水肿病也叫做猪大肠杆菌病肠毒血症,是由于小肠内定植有溶血性大肠杆菌而导致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突然发病,且头面部发生水肿,运动失调。该病主要是断奶后1~2周龄仔猪容易发生,尽管发病率只有5%~15%,但死亡率能够高达90%,严重损害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应采取有效防控。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仔猪水肿病的临床症状和仔猪水肿病的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1、流行病学

仔猪水肿病通常断奶l~2周龄的仔猪容易发生,尤其是体重为8~15kg的体格健壮的仔猪最容易发生。感染的仔猪和带菌母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其通过粪便将病菌排出体外,对周围环境、饮水以及饲料造成污染,接着经由消化道导致仔猪发生感染。该病通常呈地方流行性传播,有时呈散发,发病率一般在10%—40%,死亡率能够超过90%。该病主要是在春秋季发生,通常3~5月份达到发病高峰,之后逐渐减少,在9~10月份又不断升高。

2、临床症状

仔猪往往突然出现发病,病程持续时间短,快速发生死亡。最急性型,仔猪突然出现发病,只能够卧地不起,全身抽搐,呼吸非常困难,口角流涎、吐沫,快速发生死亡,大部分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就突然发生死亡,病程只能够持续1~2h,临床上较为少见。急性型,病猪表现出食欲不振或者停止采食,体温基本正常,少数能够达到40℃左右,但临死前体温降低。神经紊乱,走动不稳,共济失调,盲目乱撞、乱冲或者作转圈运动,部分以两前肢跪地、后肢直立,或者四肢都卧下,突然向前猛跃,无法站立或者爬行,在迫使其行走时会呈现四肢乱蹬。有时伴有呕吐,皮肤存在水波动感。皮肤非常敏感,触之出现惊叫,发出嘶哑声音。发病后期反应淡漠,皮肤往往出现红斑,腹部发生臌气,只能够卧地不起,陷入昏迷状态。病程通常能够持续12~24h。急性型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类型。慢性型,病猪主要是头部、眼睑发生明显水肿明显,精神沉郁,卧地不起,最终由于严重消瘦、衰竭而发生死亡,在发病初期及时采取对症治疗能够康复。病程通常持续2~4天,临床上也比较少见。

3、实验室诊断

病料采集。在无菌条件下采取病死猪的肝脏、脾脏、肾脏、肺脏以及肠系膜淋巴结等,置于经过消毒灭菌的培养皿中放在4℃冰箱内保存备用。

分离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取病料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培养基上接种,置于37℃恒温条件下进行24h培养。结果发现普通琼脂平板上长出边缘整齐的灰色小菌落,表面光滑、湿润,略微隆起,而麦康凯培养基上长出红色菌落。挑取单个菌落进行镜检.能够看到中等大小的革兰氏阴性菌。

生化试验。该菌能够发酵葡萄糖、甘露糖、乳糖、麦芽糖,不能够发酵鼠李糖、蔗糖、木糖,无法分解尿素,不会产生硫化氢。

鉴别诊断。仔猪伪狂犬病,该病通常是2~3日龄的新生仔猪突然出现发病,体温升高超过41℃,过于兴奋,发出尖叫,四肢呈游泳状划动,死亡率基本能够达到100%;有时会在20日龄至断奶前后出现发病,体温明显升高,耳尖发绀,但发病率、死亡率有所下降,病程持续略久的猪会间歇性出现神经症状。缺硒症,通常是2月龄左右的猪容易发生,出现腿软、腿瘫,精神萎靡,很快倒地不起,并陷入昏睡,剖检发现全身肌肉没有血色。中毒病,任何日龄、体重的猪都能够发生,且食欲越好越容易发生,急性发病,乱跑、惊厥,快速死亡,但不会发生水肿,剖检主要是肝脏、肾脏发生病变。

4、防控措施

免疫预防。母猪可分别在分娩前40天、20天接种大肠杆菌疫苗,促使后代仔猪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另外,仔猪出生后要在12—20日龄免疫接种仔猪水肿病疫苗,如果该日龄没有进行免疫,要注意错开其他疫苗接种而及时补上。对于发生该病的地区,要在首免后30~35天再进行1次加强免疫,具有更好的免疫效果。

科学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从7日龄开始进行诱食,促使消化器官的发育,刺激分泌消化酶,提高其适应性。为避免和防止断奶仔猪发生过敏反应,要逐步进行断奶,也就是在断奶前l~5天开始逐渐减少喂乳次数,在断奶前2~3天夜间将母猪和仔猪分开,采取移母留仔的方式,避免由于环境突然发生该病而导致应激。断奶初期,仔猪要控制采食量,采取少量多餐,适宜控制在八分饱,禁止暴饮暴食,且不允许突然更换饲料,防止消化吸收不良而引起该病。

药物治疗。病猪可取50N100mg氢化可的松,在添加lg链霉素,混合均匀后口服,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或者分成2次进行肌肉注射。病猪也可静脉注射由100mL50%葡萄糖、50ml,5%氯化钙、2mL10%安钠加以及适量的甘露醇(按体重使用2g/kg)组成的混合药液。病猪可按每千克体重口服0.5mg利尿素,或者肌肉注射1ml。速尿(主要成分是呋喃苯胺酸,一般2mL中含有120mg)。发病早期,病猪也可使用庆大霉素或者小诺霉素以及维生素B12进行治疗,也可选择使用抗菌类或者庆福混合适量的维生素B进行肌肉注射,每间隔12小时1次。

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

由致病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以头部水肿、运动失调、惊厥、麻痹及剖检时胃壁、肠系膜等水肿为特征。临床治疗较困难,宜抗菌、强心、利尿、解毒。

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剖检变化为头部皮下、胃壁及大肠间膜的水肿。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常突然发生,病程短,迅速死亡,致死率高;发病多是营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一般局限于个别猪群,不广泛传播;多见于春季和秋季,病的发生与饲料和饲养方式的改变、饲料单一或喂给大量浓厚的精饲料等有关。

临诊症状

主要是突然发病,体温不高,四肢运动障碍,后躯无力,摇摆和共济失调;有的病猪作圆圈运动或盲目乱冲,突然猛身前跃;各种刺激或捕捉时,触之惊叫,叫声嘶哑,倒地,四肢乱动,似游泳状;病猪常见脸部、眼睑水肿,重者延至颜面、颈部,头部变胖。

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是水肿。上下眼睑、颜面、下颌部、头顶部皮下呈灰白色凉粉样水肿。胃的大弯、贲门部水肿,在胃的粘膜层和肌肉层间呈胶冻样水肿;结肠肠间膜及其淋巴结水肿,整个肠间膜凉粉样,切开有多量液体流出,肠粘膜红肿,甚至出血。

鉴别诊断

注意与营养不良性水肿区分。

防治方法

加强断奶前后仔猪的饲养管理,提早补料,训练采食,使断奶后能适应独立生活;断奶不要太突然,不要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养方法;饲料喂量逐渐增加,防止饲料单一或过于浓厚,增加维生素丰富的饲料;病初投服适量缓泻盐类泻剂,促进胃肠蠕动和分泌,以排出肠内容物,常用的抗菌药物也可应用。对此病治疗主要是综合、对症疗法,尚无成功的治疗经验。

1、水肿病的治疗原则是综合对症治疗,肌肉注射新亚生物的高热八联清,即抗菌消炎,强心、解毒、利尿。

2、因缺硒会加剧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和病情加重,应用补硒进行辅助治疗,提高治愈率。

3、使用强心药促进血液循环,强心利尿,促进水肿液的排出,减轻心脏的负担。

4、改善饲养管理,出生后7天,即应开始使用含蛋白质较多的饲料,在吸乳的同时,让其尽早适应人工饲料。所用饲料要求新鲜,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添喂,促进胃肠功能。

5、14-18日龄仔猪注射新亚生物,高热八联清,配合抗生素,200斤体重用一支,对预防本病的发生。

6、本病药物治疗的早期效果较好。

防治措施

(1)20%葡萄糖注射液20ml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30万IU地塞米松注射液1mg维生素C注射液2ml用法:一次静脉推注,连用1-2次。

(2)安钠咖注射液1-2ml用法:一次皮下注射,视情况可第二日再注射1次。

(3)呋喃苯胺酸注射液1-2ml用法:一次肌肉注射,可于第二日酌情再注射1次。

(4)大蒜泥10g用法:分两次喂服,每日2次,连用3d。

(1)抗血清5-10ml硫酸庆大霉素8万-16万IU用法:一次肌肉注射,视情况可于第二日再注射1次。

(2)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20-40ml维生素B1注射液2-4ml20%葡萄糖注射液40-60ml用法:一次静脉或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用2-3d。

(3)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10ml40%乌洛托品注射液10ml用法:一次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2-3d.

白术9g木通6g茯苓9g陈皮6g石斛6g冬瓜皮9g猪苓6g泽泻6g用法:水煎分2次喂服,每日一剂,连用2剂。


鹅绦虫病的临床症状 鹅绦虫病的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鹅绦虫病是由于雏鹅或者中鹅的小肠内寄生有绦虫而引起,其中矛形剑带绦虫是主要病原。当病鹅的肠道内寄生有绦虫,能够导致肠道梗阻,抑制机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引起体质渐进性消瘦,且其能够分泌产生毒素,会阻碍机体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大量死亡,必须在鹅饲养过程中给予足够的重视。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鹅绦虫病的临床症状鹅绦虫病的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1、病原特征

鹅主要是由于感染矛形剑带绦虫、冠状膜壳绦虫以及片形皱褶绦虫等发生绦虫病。矛形剑带绦虫的体长为11.5~23cm,外观如矛,颈节较短,生有4个吸盘。冠状膜壳绦虫的体长为5~20cm,宽度为0.25~0.3cm,共由一个头节和很多体节构成,吸盘上没有小钩,但顶突上存在20~26个小钩,呈一圈排列形成冠状。片形皱褶绦虫的主要特点是在虫体前部存在一个扩展的皱褶状假头节。假头节长度为1.9~6mm,宽度为1.5mm。假头节的顶端即为真头节,上面存在4个吸盘和10个小钩,整个虫体长度在20—40cm。这些绦虫主要在鹅以及其他水禽的小肠内寄生,随着虫体的不断长大,会在小肠内大量积聚,对消化吸收产生影响,使肠道发生机械性堵塞,导致肠黏膜发生损伤以及其他相应的病理变化,甚至发生死亡。

上述绦虫的发育需要中间宿主的参与,其中矛形剑带绦虫的中间宿主主要是剑水蚤,冠状膜壳绦虫的中间宿主主要是淡水中的螺类和甲壳类,片形皱褶绦虫的中间宿主既可是剑水蚤,也可是镖水蚤。这些中间宿主一般在水塘、水洼地、沼泽地和江河支流缓慢的浅水区生活。带虫鹅可通过粪便排出含有绦虫卵的节片,当中间宿主食入后,就会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大约6周变成似囊尾蚴,在鹅等水禽食入这种体内存在似囊尾蚴的中间宿主后,似囊尾蚴就会从中间宿主体内逸出,经过大约18天就可发育为成虫,然后开始排出含有绦虫卵的节片,从而导致该病持续进行传播蔓延。该病在世界各地都能够发生,往往呈散发或者地方性流行。

2、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病鹅主要症状是腹泻,食欲不振,贫血,生长发育缓慢,机体消瘦等。初期排出淡绿色的稀便,后期排出灰白色的稀粪,且其中存在的白色绦虫节片。发病经过5天,病鹅体重能够减轻大约1.5kg。部分病鹅的头会突然朝向一侧倾倒,走动不稳,有时会由于无法保持平衡而摔倒;夜间有时会伸颈、张口,头部呈钟摆样摇动,接着仰卧在地,腿部呈划水状。雏鹅感染严重时,往往会发生死亡。病鹅肠腔内积聚大量的虫体,引起肠扭转、肠阻塞,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肠破裂。由于绦虫头节会吸附在肠壁上,从而损伤黏膜,发生水肿、出血,并散布有灰黄色的结节,肠内容物稀薄,散发臭味,并含有大量的虫卵。雏鹅患病死亡后,主要表现是机体消瘦,稀便黏附在泄殖腔周围,肝脏轻度肿胀,肠黏膜发生出血,肠内寄生有绦虫,通常有10多条,最多时能够达到30多条,虫体长度为3~4cm。病死幼鹅的血液稀薄,发生卡他性肠炎,小肠黏膜充血、增厚、出血,并散布有结节状溃疡,呈米粒大小,肠腔内存在几条扁平分节状的白色虫体,部分肠段变粗,质地变硬。

3、实验室检查

细菌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取病鹅的心血、肝脏和脾脏分别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接种,在37℃恒温条件下进行24h培养,没有长出致病菌。

镜检。在病死鹅肠道内存在虫体,挑取虫体使用低倍显微镜进行观察,能够看到虫体非常长,呈乳白色的扁平带状,存在分节,头节生有吸盘,顶突上存在小钩,具有3个椭圆形的睾丸,横列在卵巢内方生殖孔的一侧,卵巢位于睾丸外侧,生殖孔处于节片上角的侧缘。取病鹅排出的新鲜粪便适量,通过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检查,能够在高倍显微镜下发现椭圆形的虫卵,没有包裹卵囊,从而判断为绦虫。

4、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病鹅可按体重在饲料中添加200mg/kg硫双二氯酚或者10~25mg/kg阿苯咪唑混饲,经过3天再使用1次。为避免并发感染肠道炎症,可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注射用的庆大霉素,任其自由饮水,或者添加在饲料中混饲。如果养鹅数量较差,也可按体重肌肉注射6万IU/kg的青霉素进行配合治疗。

加强饲养管理。幼鹅、成年鹅与其他家禽必须分开饲养,对于新购买的鹅必须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观察,确诊没有感染绦虫病或者经过驱虫才能够合群,防止引入病原体。幼雏鹅和成年鹅要采取分开饲养,以防止成鹅感染虫体后导致幼鹅患病。保持环境卫生良好,器具要及时进行清洗,每周进行2次以上的环境消毒,鹅排出的粪便要及时清扫,尤其是驱虫期间排出的粪便必须采取堆集发酵处理。

预防性驱虫。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带虫的成鹅,其排出的粪便中存在大量的虫卵,因此要在每年春、秋、冬季节进行1次彻底驱虫,每年至少要进行2次驱虫,其中一次安排在秋季放结束后进行,另一次安排在第二年春季放牧前进行,从而能够促使过冬的成年鹅体内没有虫体,进而使其不会污染水池。

鹅绦虫病的防治
我县一养鹅户所饲养40日龄左右的鹅群,发病15天,死亡率较高,在别处求治效果不好,前来我站门诊请求诊治。我们详细了解了鹅群发病经过及用药情况,结合临床症状及剖检症状,确诊为鹅绦虫病。
一、临床症状
精神不振,羽毛蓬乱无光泽,采食量下降,腹泻,头颈缩回,摇头,走路无力,后期跛行,甚至瘫痪。排出附有黏液状物质的臭便;日渐消瘦,发育不良。病程后期头向后背,肢体强直,痉挛抽搐,死亡前出现神经症状,扭脖,背卧或侧卧时两脚划动,反复发作。最后呈划水动作而死亡。
二、剖检症状
剖检见病死鹅血液稀薄如水,肠道普遍出血,内有黄红内容物,稀臭,肠黏膜肥厚并有出血点和卡他性炎症,多处有米粒大结节状溃疡,在小肠处肠腔内有大量虫体积聚,虫体为白色、扁平、带状、分节的蠕虫。有的肠段变硬、变粗,虫体阻塞肠管;心内膜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其他无可见病变。
三、病理分析
鹅感染绦虫后,大量虫体积聚于肠道内,阻塞肠腔,破坏和影响鹅的消化吸收,并能吸收营养,分泌毒素及代谢产物,对鹅的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产生毒害作用,导致鹅生长发育受阻,乃至死亡。
四、防治
1、丙硫苯咪唑(抗蠕敏):每千克体重20-30毫克,一次内服。共给药2次,间隔10日。
2、硫双二氯酚(别丁):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一次内服。
3、氯硝柳胺(灭绦灵):每千克体重50-65毫克,一次内服。同时配合应用抗生素治疗肠炎,添加电解多维改善营养。

仔猪梭菌性肠炎的检疫、实验室检验及防治方法


仔猪梭菌性肠炎又叫仔猪红痢或仔猪传染性坏死肠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急性传染病。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仔猪梭菌性肠炎的活体症状仔猪梭菌性肠炎的防治方法。

1、活体症状

最急性型。仔猪产出的当天就出现发病,主要症状是出血性腹泻,且排出的带血稀粪会黏污整个后躯。同时,病猪精神沉郁,走动不稳,之后虚脱或者抽搐、陷入昏迷,最终发生死亡。有些患病仔猪不会出现出血性腹泻,但由于严重衰竭而发生死亡。

急性型。病程通常能够维持大约2天,病猪主要症状是排出混杂血液的红褐色水样稀粪,同时里面还存在灰色的坏死组织碎片,机体快速脱水、消瘦,最终由于严重衰竭而发生死亡。

亚急性型。患病仔猪通常在出生后的5-7天发生死亡。病猪初期精神、食欲较好,持续性发生非出血性腹泻,开始排出黄色软便,之后变成清水样,且其中混杂坏死组织碎片,如同米粥样。随着病程的进展,病猪脱水、日渐消瘦。

慢性型。病程可持续一天到几周,病猪表现出间歇性或者持续腹泻,排出黏液状的灰黄色粪便,并黏附在后躯,干燥后形成结痂。病猪生长发育缓慢,机体消瘦,最终形成僵猪或者发生死亡。

2、宰后剖检

病猪主要是小肠发生病理变化,即小肠的某一段,通常是空肠处,肠管呈黑紫红色或者深红色,肠腔内含有大量暗红色或者红黄色的内容物,且存在较多的气泡。肠黏膜潮红,发生肿胀或者存在出血,部分在肠管内会存在麸皮样的灰黄色坏死物。肠系膜淋巴结发生肿大,腹腔内存在大量红黄色的液体。

3、实验室检验

镜检。在无菌条件下,取病死猪空肠内容物制成涂片,然后经过革兰氏染色进行镜检,能够看到大量革兰氏阳性大杆菌,菌体通常单个存在,少量成对相连,怀疑为为魏氏梭状芽胞杆菌。有时可见菌体具有椭圆形的芽胞,位于菌体中心或者偏向一端,直接小于菌体宽。

细菌培养。取病猪肠内容物用于病菌分离时,要按每毫升在培养基中添加o.1-0.2mg卡那霉素或者新霉素来抑制杂菌,或者对肠内容物进行加热,在80℃高温下持续15-20min,能够将部分没有芽胞的细菌杀死,或者利用液体培养基每间隔4h进行1次传代,然后再进行分离,能够得到病菌纯培养。分离病菌可选择使用厌气肉肝汤培养基、含抗生素的鲜血琼脂培养基和含葡萄糖的鲜血琼脂培养基,接种病料后放在37℃恒温箱内进行培养。结果发现,厌气肉肝汤中菌体快速生长,一般经过3-4h就能够旺盛生长,且会生成大量的气体;含抗生素的鲜血琼脂培养基经过18-24h厌气培养,能够长出半透明的圆形菌落,直径为1-3mm,呈灰白色,明显凸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且菌落周围形成B溶血环,且外套有一圈不完整的溶血环,也就是双溶血环,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培养,菌落直径会继续增大,且中心逐渐凸起,并有几条放射状条纹从中心辐射出来;含葡萄糖的鲜血琼脂表面长出的菌落,在温度超过25℃环境中接触空气,会表现出特有的周围红细胞变成绿色。

肠内毒素检查。取病死猪空肠内容物,按1-2倍比例添加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稀释,混合均匀后以3000r/min的速度进行30min离心,然后取上清液给2只健康的小白鼠进行尾静脉注射,每只用量0.2mL,经过5min左右就会死亡。另外,再取2份的上清液,每份o.2mL,分别添加O.lmLC型和D型产气荚膜梭菌抗毒素血清进行中和试验,然后再给2只小白鼠静脉注射,结果前者没有死亡,且一切正常,表明该毒素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抗毒素发生中和反应;后者发生死亡,表明该毒素无法和D型产气荚膜梭菌抗毒素发生中和反应。由此证明死亡仔猪肠内容物中含有C型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毒素。

4、防治措施

免疫预防。对于容易发生该病的猪场,妊娠母猪要分别产前1个月和产前15天都肌肉注射5-10mLC型产气荚膜梭菌铝胶灭活苗,之后每次在分娩前15天接种3-5mL,促使母猪形成高水平的免疫力,从而其所产的后代仔猪能够通过吮食初乳中得到充足的抗体,使其得到有效保护,

药物治疗。使用银花露注射液治疗,即取适量的金银花,通过蒸馏法提取,添加15%酒精,室温静置24h后进行过滤分装,最后经过消毒即可制成注射液,可用于病猪肌肉注射,成年猪每次用量为8-10mL,育成猪用量为5-7mL,仔猪用量为3-5mL,连续使用3-5次。病情控制后,也可取20g筋骨草、35g大青叶、30g板蓝根、35g败酱草、32g忍冬藤,加水煎煮后给病猪喂服。还可取120g晚糙米,车前草、生石膏各30g,加水煎煮后分成3次给病猪喂服。

病症介绍
临诊特征是排了出红色稀粪,病程短,死亡率高;病理变化为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诊断要点
1、主要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新生仔猪。
2、临诊症状:排出浅红或红褐色稀粪,或混合坏死组织碎片;发病急剧,病程短促,死亡率极高。
3、剖检变化:小肠特别是空肠粘膜红肿,有出血性或坏死性炎症;肠内容物呈红褐色并混杂小气泡,肠壁粘膜下层、股长层及肠系膜有灰色成串的小气泡;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或出血。
4、实验室检查:病原分离与鉴定;肠内容物毒素检查,接种小鼠或家兔;将毒素与C型和D型抗毒素混合作中和试验,接种小鼠,以鉴定魏氏梭菌的型别。
防治方法
1、在发病猪群,对怀孕母猪于产前1个月和产前半个月各肌肉注射仔猪红痢氢氧化铝菌苗10ml,使仔猪出生后吃到注苗母猪初乳,获得免疫保护。
2、做好产房及临产母猪的清洁卫生及清毒工作。
3、在常发病猪场,仔猪出生后,用抗菌药物(如青霉素、土霉素、痢特灵)进行预防性口服,有一定效果。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4951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