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出血病防冶鱼病冶愈实例

2009~8月,沈阳市辽中县杨士岗镇养殖户打来电讯称其所养二龄草鱼发生大量死亡,养殖池塘水面上漂浮了几百条死鱼。笔者迅速赶往现场进行水质和鱼病取样调查,经诊断为草鱼出血病,随即采取治疗措施,对症下药,后此病得以治愈。

一、养殖情况

鱼池面积15亩,亩放二龄草鱼种1300尾,水深平均1.8米,为养殖多年的老塘。以二龄草鱼养殖为主,个体达1~2千克,少量搭配白鲢和花鲢。

二、发病情况及诊断分析

据该养殖户介绍,从8月2日开始发现有零星死鱼,但是当时没有太注意;8月3日早晨巡塘时发现草鱼死亡数量达到几十尾,鲢鱼没有死亡情况;8月5日草鱼死亡数量上升至上百尾。现场调查发现,有发病草鱼离群独游水面,行动缓慢,对人为惊扰没有反应。捞取病鱼形态观察发现,体表颜色发黑,尤其是头部较严重,鱼鳍边缘褪色发白,在口腔、上下颌、鳃盖、鳍及基部有出血,尤其是眼眶周围出血较严重。剥开皮肤,发现肌肉呈点状出血。有些病鱼肛门红肿外翻,以剪刀剖开鱼腹及肠道,发现体腔和肠壁有充血,手触碰肠壁仍有弹性,肠系膜、肝胰脏、脾也有出血斑块。镜检鳃部和体表没有发现寄生虫。根据发病症状及现场解剖观察基本确定为草鱼出血病。

三、治疗方案及结果

①及时捞出病死鱼,进行深埋处理,消除再传染的可能性。②全池泼洒安特金碘,每亩鱼池500毫升,连续2天,泼洒时注意时间和天气,选择晴天的早晨最为适宜,同时全池四周泼洒强氯精,连续2天。③第3天每亩泼洒生石灰15~20千克,调节水体pH值。④在施加外用药的同时,以每100千克饲料拌400克肠鳃康,肝胆保400克,板蓝根1000克,Vc、Vk各100克,连续投喂5天,投饵量不超过鱼体重2%,并且保证每天投喂一次青草料。⑤用药后第1天,死鱼数有所增加,分析是药物刺激结果,第3天死鱼现象明显减少,第5天死亡现象基本消失,等到第7天没有发现死鱼,病情得到治愈。

四、病因分析总结

1.草鱼出血病流行时间从6月下旬到9月底,8月份最易流行。一般发病水温在20~33℃,最适流行水温为27~30℃。从时间上看本案例正值此病流行季节,草鱼出血病危害性较大,生产中必须坚持防重于治的方针。

2.该鱼池为老塘,虽经过春季生石灰消毒,但是淤泥太深,加上高密度养殖饲喂,水质容易恶化,pH值低,好氧腐殖质含量高,溶氧不足,导致鱼体免疫力下降,进而诱发出血病。所以建议养殖户除了做好清塘工作,清淤工作也不可忽视,另外养殖期间要定期泼洒生石灰调节水体pH值,减少疾病暴发的诱因。

3.养殖管理不善,不能及时开机增氧,对鱼的吃食量不能灵活掌握。在四定的基础上还应采取三看,就是看鱼的吃食情况,吃食旺时多投、否则少投;看天,晴天多投、阴雨天少投或不投;看水,水质清爽多投,水肥少投。

4.在出血病流行季节,应定期泼洒碘制剂或氯制剂进行水体消毒,同时内服板蓝根、三黄粉等抗菌抗病毒中草药,提高鱼体免疫力,抵抗疾病。

相关知识

鱼类爆发性出血病的预防和冶疗


近几年,济宁市任城区水产养殖业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2007年底水产养殖面积已达10.74万亩,产量达4.04万吨,产值4.5亿元,逐步形成了沿湖水产养殖规模带,水产养殖正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进一步解决了渔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但是,随着鱼种放养密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大量投喂配合饲料和使用渔药,养殖水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加之池塘老化等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水产养殖病害呈上升趋势,特别是细菌性败血症作为我区水产养殖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困扰我区养殖户的一大难题。危害极大,严重制约了我区水产事业的发展。

细菌性败血症又称爆发性出血病,该病流行广、发病快、周期长、死亡率高(死亡率为10%~80%,如不及时治疗,其死亡率可达90%以上),为淡水养殖危害最大的传染性疾病。

一、发病原因

1.水质恶化、由于农田中的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流入养殖区域以及高密度的人工养殖,投喂了大量的人工饲料;还有的养殖户不分季节盲目大量施用有机肥,致使池中残饵、粪便等腐殖质增多。造成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增多,严重污染了水质,从而导致鱼病频发。

2.营养失衡、由于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物质过多或不足引起鱼体相关机能紊乱失衡,从而导致鱼体免疫力下降。有的养殖户出于增产增收的目的,促使鱼类快速生长,盲目加大投饲量,选用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投喂,使鱼类摄取的营养物质超过了正常的生理需求,鱼类生长过快。还有的饲料中添加了抗生素、激素之类,导致鱼体免疫力下降。

3.盲目用药、在养殖过程中有的养殖户不在水产养殖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用药,而是滥用药物。因药物之间搭配不科学造成药物间复杂的药理反应,对鱼体各部位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还有长期过量使用抗生素、杀虫剂等药物很容易造成鱼体损伤、诱发疾病。

4.管理不科学、许多连片养殖区,由于养殖的池塘分属不同的养殖户,防治鱼病时不能同时进行,没能做到统防统治,从而不能彻底阻断病菌传染源,有的养殖户随意丢弃死鱼,导致鱼病的传播、蔓延。

二、流行情况及主要症状

1.鱼病流行情况:全年均可发病,主要流行于每年6月~10月份的高温季节,死亡高峰为7、8、9月,病菌以水温25℃~30℃时感染力最强,各种鱼类均有发病,主要危害2龄以上的鲢、鲫、鳊、鲂和少量鲤、鳙。

2.主要特征:病鱼胸鳍、背鳍、尾鳍基部及眼眶周围有明显充血现象,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有的鳞片竖起,肛门拖粘液粪便。解剖鱼体可见腹腔内有大量红色或淡黄色腹水,胃肠道内没有食物,肠道充血、出血,肠壁变薄,肝、脾、肾肿大,淤血、呈紫黑色,部分鱼可见鳔和脂肪允血和出血。还有少数体质瘦弱的鱼无明显症状就出现死亡。

3.该病致病病原体有三种:

(1)鲁克氏耶尔林氏菌;(2)嗜水气单胞菌;(3)弧菌。其特点是产生溶血毒素和细胞毒素,导致病鱼表现出细菌性败血症症状。

三、防治方法

1.预防措施

(1)老鱼塘必须清淤过厚的淤泥会为各种病原体、寄生虫提供滋生场所,导致池塘生态条件恶化,因此彻底清淤是预防鱼病、改善池塘环境的重要措施。具体作法是,先排干池水,采用机械或人工清除池塘内黑色淤泥和杂草、野杂鱼,平整塘底,池塘清淤后,最好能暴晒数天,一般于12月~翌年1月间对池塘清淤,加固堤埂,整修进排水道。

(2)彻底清塘消毒

①生石灰清塘,一是干法清塘,在清塘前将池水排至5cm~10cm,然后在池底及四周挖若干个小坑,每亩用60kg~75kg生石灰(块状)倒入坑内加水溶化,趁热将石灰浆均匀地泼洒到池塘中。二是在排水困难的池塘中,也可带水清塘,池水深1米每亩用250kg~300kg块状生石灰化浆全池均匀泼洒。

②漂白粉清塘,可选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水深5cm~10cm时每亩10kg~15kg水深1m时每亩20kg,化水全池泼洒,清塘7天~10天后可试水放鱼。

(3)选择健壮活泼,无病无伤的鱼种,放养前用5%食盐水浸洗鱼体10分钟~15分钟,再用10ppm~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10分钟~15分钟。

(4)合理调控水质良好的水质是养鱼成功的保证,6月~9月高温季节注意要勤换水(每隔3天~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20cm~30cm,能有效预防鱼类爆发性出血病)、微流水、使用增氧机等措施调节水质,根据情况也可选用专用水质改良剂,如芽苞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有益微生物剂改良底质,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cm~30cm为益。

(5)鱼病高发季节每隔20天应杀虫消毒一次,并不定期在食台周围用消毒剂消毒,或挂药篓袋,同时注重营养平衡,在饲料中定期添加适量的免疫增强药物如维生素C等制成药饵投喂。

2.治疗方法

①发现并确诊鱼类发生暴发性出血病时,首先检查有无寄生虫存在,如有寄生虫寄生,应首先杀死寄生虫,一般宜选用阿维菌素之类比较温和的杀虫剂,因为此时鱼类体质较弱,使用刺激性较强的杀虫剂鱼体难以承受。

②杀灭寄生虫以后,用消毒剂消毒。消毒药的使用要根据养殖品种、养殖方法、发病时间的不同而选择用药。水温低或水质较肥时,用一些药力较强的药物,如强氯精、溴氯海因等,水温高时,一般用一些较温和的消毒剂如二氧化氯、苯扎溴铵(近几年苯扎溴铵溶液由于其成本低廉且治疗效果明显颇受我区广大养殖户特别是大水面养殖户的欢迎)等,另外应根据养殖对象的不同用药,还应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池塘的水质条件适当调整用药量,为了维持药物浓度一定时间以达到彻底治疗的目的,消毒药物一般要使用2次~3次。

③发生鱼类爆发性出血病时,在泼洒外用药物的同时,应投喂药饵,可用中草药如大青叶、板蓝根、大黄、石膏+维生素C+维生素K3粉+恩诺沙星(或甲砜霉素、氧苯尼考粉)拌饵内服,连服3天~5天不仅可以加速鱼病的好转,同时对未感染的个体能取得很好的预防效果,迅速控制疫病的蔓延。

④注意事项用药剂量一定要足,几乎所有的消毒剂、杀虫剂在使用过程中都受到水体条件的影响,特别是多次用药以后,鱼易产生抗体,对水体较肥,水质恶化的水域,用药要适当加大剂量。在治疗期间一定要作好池塘的清洁卫生工作,及时捞出死鱼、焚烧和深埋,以免重复感染。对所使用的工具要进行消毒,饲料要新鲜,并根据需要换水,保持水质清新。

金鱼出血病


疾病名称出血病

为害对象 当年珍珠鳞金鱼、其他品种的金鱼、锦鲤、热带鱼也时有发生
疾病概述 口腔、眼眶、鳃盖、皮肤及各鳍条基部等处有明显的充血、出血现象

病原 尚不完全清楚。

症状 病鱼的口腔、眼眶、鳃盖、皮肤及各鳍条基部等处有明显的充血、出血现象;小的鱼种在阳光或灯光的透视下,可见到皮下充血现象;剥开皮肤,可见肌肉呈点状或斑块状出血,严重者,全身肌肉出血,呈鲜红色。有时鳃瓣因严重缺血而出现白鳃。病鱼游动缓慢,常在池边浮头,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身体消瘦,尤其是尾柄和腹部缩小形成大头鱼。严重时出现死亡。

发病规律 南方的梅雨季节(夏初季节)里发病率较高。

防治方法
(1)用30毫克/升呋喃西林溶液浸洗病鱼10-20分钟,隔天1次,连续2-3次;同时,降低鱼缸或鱼池的水位,至水淹到鱼的背鳍为止,让阳光充分照射3-4天。

(2)每100尾鱼种用大黄或枫香树叶2.5-5克,研成粉末,经煎煮或用热开水浸泡过夜,与饵料混合投喂,每天1次,连喂5-7天;并用0.7毫克/升硫酸铜遍洒,每天1次,连续2天为一疗程,视情况可连用两个疗程。

鱼肠炎病的症状和防冶方法


肠炎病又叫烂肠瘟,是由点状产气孢杆菌引起,鱼的肠壁充血发炎的一种细菌性疾病。

病原:

为点状产气单孢杆菌。为短小杆状,大小为0.4-0.51.0-1.3微米,两端圆形,单个或几个相连,极端单鞭毛,有运动能力。革兰氏阴性,在琼脂培养基上培养1-2天后,菌落产生褐色色素、半透明。适宜生长温度25℃,60℃以上可以杀死。

病症症状:

病鱼行动缓慢,不吃食,腹部膨大,体色变黑,特别是头部显得更黑,腹腔积液,肠壁充血,呈红褐色。肠粘膜大量坏死脱落。肠内没有食物,只有许多淡黄色的粘液。如不及时治疗,病鱼会很快死去。

流行情况:

此病是目前饲养鱼类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在草、青鱼中非常普遍,尤其是当年草鱼和一龄的草、青鱼最易得病。死亡率很高,一般可达50%左右。在一年中,此病有两个明显的流行季节,5-6月主要是1-2龄草、青鱼的发病季节,8-9月主要是当年草鱼的发病季节,该病往往与细菌性烂鳃病并发。

防治方法:

(1)每立方米水用1克漂白粉全池遍洒。

(2)喂大蒜头:把大蒜头捣烂,制成每0.5千克含大蒜100克的药饵,每天投喂1次,连续投喂3天。

(3)磺胺胍:每50千克鱼第1天用药5克,第2-6天用药2.5克,制成药面投喂,每天喂1次,连续喂6天。

(4)每100千克鱼,每天用鱼复康A型250克拌饲料分上、下午2次投喂,连喂3天。

(5)每50公斤鱼每天用痢特灵1克拌料投喂,连用3天。

蜜蜂蛹病的防冶


蜜蜂蛹病又称死蛹病,是危害我国养蜂生产的一种新的传染病。患病群常出现见子不见蜂,造成蜂蜜和王浆产量明显降低,严重者全群死亡。

1.病原

为蜜蜂蛹病毒。

2.症状

死亡的工蜂蛹和雄蜂蛹多呈干枯状,也有的呈湿润状,病毒在大幼虫阶段侵入,发病幼虫失去自然光泽和正常饱满度,体色呈灰白色,并逐渐变为浅褐色至深褐色。死亡的蜂蛹呈暗褐色或黑色,尸体无臭味,无粘性,多数巢房盖被工蜂咬破,露出死蛹,头部呈白头蛹状。在患病蜂群中也有少数病蛹发育为成年蜂,但这些幼蜂由于体质衰弱,不能出房而死于巢房内。有的幼蜂虽然勉强出房,由于发育不健全,出房后不久即死亡。患病蜂群,工蜂行动疲软,采集力明显下降,分泌蜂王浆和哺育幼虫能力降低,所以对蜂蜜和蜂王浆产量影响很大,病情严重的蜂群出现蜂王自然交替或飞逃。

3.诊断方法①症状诊断

(1)蜂箱外观察:

患病蜂群工蜂表现疲软,出勤率降低,在蜂箱前场地上可见到被工蜂拖出的死蜂蛹或发育不健全的幼蜂,可疑为患蜂蛹病。

(2)蜂群内检查:

提取封盖巢脾,抖落蜜蜂,若发现封盖子脾不平整,出现有巢房盖开启的死蜂蛹或有插花子脾现象,即可初步诊断为患蜂蛹病。

②鉴别诊断

蜜蜂蛹病的病状常易与蜂螨、巢虫危害造成的死蛹以及囊状幼虫病、美洲幼虫腐臭病病状相混淆,可根据其特征加以区分。受蜂螨危害的蜂群常出现幼蜂翅残缺或蜂蛹死亡,此种情况可在蜂体及巢房内的蜂蛹和幼虫体上检查到较多数量的大蜂螨和小蜂螨;受巢虫危害的蜂群,一般是弱群受害较重,常出现成片封盖巢房被工蜂开启,死蜂蛹头部外露,呈白头蛹状,拉出死蛹后可见到巢虫;囊状幼虫病多出现在大幼虫阶段,死亡幼虫呈典型囊状袋,头部上翘,而蜂蛹病无此症状,受美洲幼虫腐臭病危害的蜂群也会出现死亡蜂蛹,其典型特征是死蛹吻伸出,而患蛹病死亡的蜂蛹无此病状。

③样品送检

如需确诊,可将死亡蜂蛹寄送到蜂病诊断中心,做血清学诊断。

4.流行特点

①传播途径

蜂群中的病死蜂蛹以及被污染的巢脾是蜜蜂蛹病的主要传染源,患病蜂王是该病的又一重要传染途径。

②发病时间

发病时间:云南、福建出现在12月份,四川在2~4月份,江西、浙江在3~4月份,陕西在4~6月份,甘肃6~8月份。

③发病程度和危害情况

各地区和各蜂场之间发病程度差异较大,轻者仅有个别蜂群少量蜂蛹死亡,如此时外界蜜粉源丰富,蜂群群势较强,辅以更换蜂王措施,病情则可得到控制。严重病群,由于大量蜂蛹死亡,采集蜂数量减少,蜂群生产力下降,蜂蜜和蜂王浆的产量大幅度降低。若发病率高达30~50%,则蜂群完全失去生产能力,并且很难维持蜂群的生存,最终导致整群蜂死亡。

④发病相关因素

(1)与温度的关系:

蜜蜂蛹病的发生与温度关系密切。调查表明,蜜蜂蛹病发病的适宜温度为10~21℃,早春寒潮过后,易发生蛹病。

(2)与蜜源和饲料的关系:

在外界蜜粉源充足,蜂群内有充足的优质饲料贮备,蜂群群势较强的情况下,不易发生蛹病;当早春或晚秋外界蜜粉源缺乏或使用劣质饲料喂蜂,蜜蜂处于饥饿状态营养不良,遇阴雨或寒潮时易发生蜂蛹病。

(3)与蜂种及蜂王年龄的关系:

意蜂发生较普遍,受害较重,喀蜂和东北黑蜂发病较轻,中蜂则很少发生,就蜂王年龄而论,一般说来,老蜂王群易感染,年轻蜂王群发病较少。

5.综合防治技术

①选育抗病品种,更换蜂王

蜜蜂品种之间抗病性有差异,同一品种不同蜂群抗病力也不一样,在病害流行季节,有些蜂群发病严重,有些蜂群发病轻微,而有些蜂群却不发病。在生产实践中选择无病蜂群作为种蜂群,培育蜂王,用以更换病群的蜂王,以增强对蜂蛹病的抵抗力。

②加强饲养管理,创造适宜蜂群发展的环境条件

保持蜂群内蜂脾相称或蜂多于脾,蜂数密集,加强蜂巢内保温,经常保持蜂群内有充足的蜜粉饲料,当外界蜜粉源缺乏时,需给蜂群喂以优质蜂蜜或白糖,并辅以适量的维生素、食盐。此外,还应注意保持蜂场卫生,清扫拖出蜂箱外的死亡蜂蛹,集中烧毁,以消灭传染源,同时注意勿将病脾调入健康群,避免造成人为传染。

③消毒措施

每年秋末冬初患病蜂场应对换下的蜂箱及蜂具用火焰喷灯灼烧消毒。对巢脾用高效巢脾消毒剂浸泡消毒,100片药加水2000毫升,浸泡巢脾20分钟,用摇蜜机将药液摇出,换清水2次,每次10分钟,摇出清水后晾干备用。

④药物防治

巢脾和蜂具经消毒处理并换以优质蜂王的蜂群,喷喂防治药物蛹泰康,每包药加水500毫升,每脾喷10~20毫升药液,每周2次,连续3周为一个疗程,病情可得到治愈。

绵羊痒病的防冶方法


绵羊痒病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潜伏期长、剧痒、萎顿,肌肉震颤、运动失调、瘫痪为特征。

病羊于疾病后期卧地不起,啃咬发痒的前肢皮肤。

【病原与流行病学】

绵羊痒病病原与一般病毒和类病毒不同,目前定名为朊病毒,不含核酸,无免疫反应。绵羊敏感性高,3岁半的羊发病最多,绵羊与山羊可通过接触传染。唾液、乳、尿、粪的传染性还缺乏证据。

【绵羊痒病临床症状】

潜伏期1~5年,实验感染4~22个月。

1.早期:食欲良好,体温正常。不安,兴奋,震颤,磨牙。不仔细观察不易发觉。敏感易惊,目光不安或凝视,受到刺激即兴奋,头颈部颤动,作点头、耳颤动作和侧转运动(休息时颤动缓和)。

2.发展期:绵羊不断摩擦背部、体侧、臀部,头在栅栏、树上、用具上摩擦或后蹄抓头,致痒部被毛断裂脱落。头高举,行走时前肢阔步,离群。患病1~2月后,前肢摇摆不稳,类似驴僵硬的跑步,后肢高举,短步急行或足端在地上拖。病羊不能跳跃,驱赶时反复跌倒,站立时关节屈曲。因丧失视力,经常与物体相撞。

3.后期:机体衰弱但不麻痹,继续趴在地上,食欲虽好仍消瘦,母羊可流产。发病率4~30%,所有羊终归死亡。病程6周至8个月,甚至更长。

【绵羊痒病剖检结果】

除尸体消瘦和皮肤脱毛、损伤外,常无肉眼可见变化。病理学组织变化常表现为神经元胞浆内有许多空泡形成。

【绵羊痒病诊断要点】

绵羊多发,初病易惊,一受刺激即出现刺头颈颤动、点头、运动失调、前肢阔步后肢高举,后肢屈曲,运动时易摔倒。头、躯干在墙、树上擦痒,被毛折断脱落,后期趴地不动。虽有食欲仍消瘦(致富经:/)。经6周至8个月死亡。剖检可见脑脊髓变性和有大小不同的空泡。脑脊髓乳剂眼内和皮注接种羊和属可引发本病。

【绵羊痒病鉴别诊断】

1.羊伪狂犬病

2.脑软化

【防治措施】

一般防治措施无效,不从有本病的国家引进牛羊。如输入种羊中发现本病立即全部淘汰,如有种羊进入过的羊群应封锁不准移动,隔离观察42个月(每6个月检1次),观察期间如发现病羊淘汰,并定期消毒、焚烧,或用5~10%氢氧化钠作用1小时,0.5~1%氯酸钠作用2小时。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4963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