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鳅

[学名]: Lefua costata(Kessler)
[资源名称]: 北鳅
[外文名]: eightbarbel loach
[形态特征]:
 
体长4.8~7.4厘米时测定:背鳍Ⅱ6一7,臀鳍Ⅱ5。 头长为体长的19~23%,体高为体长的11~17%,吻长为体长的5一9%,眼径为体长的2.5一4.5%。尾柄长为体长的12~19%,尾柄高为体长的7~12%。 体断面圆,后部侧扁。头长大于体高,上颌略长于下须,口端位略向下,口唇丰厚。鼻须一对,上颌须三对(二对在吻端,一对在口角),其中口角的一对为长,后延可达眼后缘。眼小,上侧位。 背鳍无硬刺,起点偏于后部,在腹鳍基部之后。胸鳍小。肛门接近臀鳍。尾鳍截形。 背部灰绿色或棕灰色。体侧和腹部浅黄色,具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或体中轴有暗色纹带,或整个斑点由纹带所代替,这是因地区而形成的变异。背鳍和尾鳍有黑色斑点,其它鳍灰白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黑龙江  
[气候带]:暖温带,温带
[地理分布]:黑龙江、辽河水系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个体小,生活在水浅及水草丛生的河汊、沟渠和湖沼中,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藻类和植物碎屑为食。产卵期为4月初至7月。

 
[性别类型]:异体 [品种特性]:其它
[食性]:杂食性
[栖息水层]:中上层
[生活方式]:自由
[资源类型]: [主要用途]:研究教学

相关知识

秦巴北鲵


[学名]: Ranodon tsinpaensis
[资源名称]: 秦巴北鲵
 
[形态特征]:
  头部扁平,躯干圆柱状,尾基部较圆,逐渐扁平。尾部背褶肥厚平直,隆起成嵴状始自尾基部后端,尾部腹褶在接近尾的后端才出现。吻端钝圆,鼻孔略近吻侧下方。眼间距小于鼻间距而与眼径几相等,但大于上眼睑之宽。无唇褶。头长(吻端至颈褶)。舌大,椭圆形。指四,指长顺序为2、3、4、1;趾五,趾长顺序为3、4.2、5、1。掌、瞳突都不十分显著,无角质鞘。背腹面皮肤均较光滑而薄。自眼后角至颈侧有一条纵沟,在嘴角后方与纵沟句相切为一短横沟。前额(颌)囟中等大小。肛部微隆,肛孔纵裂,裂缝前缘有短横褶,略成形.横褶中部有一小肉质突。(卵腔囊)外侧中线122195毫米,中段直径l0l1.5毫米。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海拔120~1800米林间潮湿的草丛、苔藓、土洞、石穴中;繁殖季节进入溪流近源处、小溪沟、或植物枝叶间配对产卵;繁殖期过后以陆息生活为主,以小型昆虫为食。

北狐南养狐狸养殖技术



北狐南养技术(2010.3.28)本视频由CCTV7农广天地官网提供

四、北狐南养的饲料调配(不读)

一般饲喂狐狸的饲料可分为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包括玉米面、麦麸、饼粕等,而动物性饲料多为一些畜禽的肉和内脏等。

狐狸的毛皮质量受气候环境的影响很大,在北方地区气温比较低,低温会刺激狐狸毛囊生长,增加毛绒的厚度,便于狐狸的生长,所以用很少的动物性饲料就能养好狐狸。而在南方地区气候潮湿,温度较高,不利于毛皮的生长,所以在南方饲养狐狸时,我们就需要加大饲料中动物性饲料的比例。动物性饲料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因为毛皮动物在生长过程中,它对蛋白质的需求,和蛋白质的质量是很关键的,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如果缺了它动物会导致毛比较弯曲,皮板比较薄,甚至导致生命的终结。所以在南方养狐狸时,应该特别注意饲料营养的均衡。

在南方饲养狐狸,动物性饲料更多添加了一些水乡特有的小杂鱼,来增加它们蛋白质的摄入量。我们要把小杂鱼煮熟了再喂给白狐,煮之前,先把小杂鱼中的杂质以及一些小虫等挑干净,这些是不能喂给白狐吃的。煮熟后,要把它捣碎后再拌入饲料中。除了添加小杂鱼外,为了提高白狐毛皮的质量,我们还可以在其饲料中添加一些植物油和猪皮。植物油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非常有利于动物毛皮的生长,使它们的皮毛发出了亮丽的光泽。猪皮里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胶原蛋白,对狐狸来说有利于沉积皮下脂肪,还能提高毛皮的柔软度,增加毛绒的厚度。猪皮同样也是要煮熟后捣碎后再饲喂的。

为白狐创造适应的生活环境,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是南方养好狐狸的关键,介绍了这些在南方养狐需要做好的一些准备工作后,就让我们开始在南方养狐狸吧!

五、北狐南养的繁育护理(不读)

繁育护理是狐狸养殖中关键的技术环节,尽管北狐南养与北养的方法基本一样,但是南方的温度与北方大不相同,所以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引种时尽量选择有规模的、信誉好的养殖场,这样的养殖场卫生防疫比较正规,所供种源的质量相对较好,抗病力较强。

南方养狐狸引种最好选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时进行。选购种狐时要选择体形匀称、活泼好动的健康育成狐。挑选的种母狐要发情早,产仔在8只以上,泌乳能力强的;挑选的种公狐除了要求毛色好外,配种能力一定要强,年配种达到10次以上的,并要求公狐年龄在5岁以内。

狐是每年繁殖一次的动物,繁殖季节在春季。在南方也不例外,同样的是到了每年的9月到来年的2月是白狐的准备配种期。

在这一时期,北方平均气温-15度以下,南方平均气温0度以上,温度不同将影响狐的性器官正常发育,我们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准备配种期的主要任务是要保持白狐身体的健壮和性器官的正常发育。种狐体质健康状况与繁殖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种公狐过于肥胖,就会造成性欲较低;种母狐过胖,会影响卵子的正常发育;反之,如果种狐过瘦,精子和卵子发育均不良,发情期延后,进而导致失配率高。因此,过肥或过瘦都会影响种狐的繁殖,只有适宜的体况才能保持较高的繁殖能力。

那到底怎样做才能调整好种狐的体况呢?其实,这个很简单。关键是在于饲养人员要在饲喂分食上下功夫。在北方天气寒冷,给狐狸吃的饲料很少,所以南方养狐狸时不能按照北方的饲养方法。南方饲养种狐的饲料配方为,植物性饲料占40%,动物性饲料占60%,每日饲喂量为400克左右,每日饲喂2次。

对于过瘦的种狐来说,要及时对它进行增肥。我们可单独对偏瘦的种狐进行补喂,使其吃饱;对于过肥的种狐来说,就要为其减肥了,减少肥胖种狐饲喂量,消耗脂肪。

白狐从1月中旬,饲养人员就要注意调整种狐的体况了。那么什么样才算是种狐的适宜体况呢?我们按照种狐的体重克数除以体长厘米数,计算出种狐的体重指数。一般种公狐体况要达到中上等水平,也就是体重系数在90~100之间;母种狐体况达到中等水平,体重系数在80~95之间比较合适。这里要注意的是种狐的体长是指从种狐的鼻尖到尾根处的垂直距离。

我们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体况适中的种狐被毛平顺光亮,体型匀称,行动灵活,肌肉丰满,腹部圆平。用手摸脊背和肋骨时,既不挡手又可感触到脊椎骨和肋骨。体况比较肥胖的种狐,脊背平宽,体粗腹大,行动迟缓,不爱活动。用手触摸不到脊椎骨和肋骨,甚至脊背中间有沟,全身脂肪非常发达;而体况较瘦的种狐,全身被毛粗糙,蓬乱而无光泽。肌肉不丰满缺乏弹性。用手触摸脊背和肋骨可感到突出挡手。

南方养狐狸的配种期是从每年的2月中旬到4月下旬,配种放对一般选择在清晨5点~8点或下午3~5点时进行,这时要求保持环境的安静。一般南方饲养狐狸繁育都选用自然交配的方法。

放对时,一般是把发情好的母狐放入公狐笼中进行配种。当公狐从母狐背上滑下来,转身后出现连裆现象,就说明交配已经成功。这里所说的连裆现象是犬科动物交配的正常生理现。

北狐南养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精液的品质。交配结束后,应立即进行精液品质检查。通过这种检查,可以精确母狐的受孕率,防止因公狐的精液品质不良或无精子造成的母狐不孕。检查时,我们用清洁滴管在刚交配过的母狐阴道内轻轻吸取少量精液,插入深度大约5~8厘米即可,然后涂在载玻片上。把涂有精液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放大200~400倍观察。优质精液的精子数量较多,活力强;反之,则是质量差的精液。

经过3次检查,无精子或精液品质不良的公狐应及时淘汰,不能再参加以后的配种。已与其交配的母狐,还要另找其他公狐重配。

狐的妊娠期大约在49~58天左右,这个时期是母狐需要营养较高的时期,除了要供给自身营养要求外,还应该保证胎儿生长发育和为产后哺乳所需贮备的营养。因此,日粮饲料必须具备营养全价、品质新鲜、成分稳定、适口性强的特点。这时母狐的饲料要求动物性饲料达到70%~75%,谷物饲料占25%~30%,还要每只每天加喂鱼肝油5克,维生素E15毫克,维生素C20~30毫克,维生素B10~20毫克。日粮总量应达到600克左右,每日饲喂2次。这里要注意的是,维生素每天只能饲喂一种,不能同时使用,可以交替的换着饲喂。

母狐产仔后,一定要保持狐舍的安静,由于母狐在受到外界惊吓后容易产生吃掉仔狐的现象,所以在此期间要严禁外人参观。仔狐的生长发育的好坏,取决于母狐的泌乳能力,而哺乳期日粮的组成则是影响泌乳量的主要因素。因此,除了要求日粮中的动物性饲料要达到80%以上,谷物饲料达到18%~20%外,为了促进母狐泌乳,还要每天在饲料中添加牛奶或鸡蛋等蛋白质饲料,并适当增加脂肪的含量。母狐哺乳期间,一天可饲喂3次,日粮总量应达到650克以上。

六、商品狐的饲养(不读)

幼狐一般出生后40天左右就要进行分窝了。分窝的时间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幼狐发育情况而定,发育早的早分,发育差的可以晚点分,但最迟也得在50日龄前分出。刚分窝的幼狐胆小害怕,我们可以先将2~4只合养在一起,这样可以减轻它们的孤独感,有利于迅速度过刚分窝时的不适应。但合养在一起的时间最多不要超过一周,等它们适应了新环境能正常采食饲料后,就应及时分开单笼饲养了。

由于狐的繁殖特性,育成期的小狐狸正处在炎热的夏季,这个时期,南方温度和湿度已经升高,是北狐南养最困难的时期,在南方地区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更是尤为重要,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在南方养狐狸时,我们除了要把场舍建在树荫凉下,建造足够厚度的房顶以外,我们还可以在狐舍边种些倭瓜、丝瓜等植物,让其藤蔓爬到棚舍的顶部,充分遮挡阳光。通过这些多重的保护,就可以使小狐狸的棚舍变成了乘凉纳暑的好地方,达到了更好的防暑效果。

在天气炎热的中午时,我们还可以给笼舍进行喷水降温。这样既降低了笼舍的温度,同时也清洁了狐舍,为小狐狸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喷水时要注意,不能把水喷到小狐狸身上,防止它们着凉生病。

由于在南方养狐狸建舍时,地面铺的是水泥地,还能更好的保持环境的干燥,降低狐舍的湿度。这样一来,降温和防潮的问题都解决了。

幼狐育成期正是幼狐生长发育旺盛的时期,饲养人员一定要注意这时的营养水平,增加一定的钙,并且在饲料营养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加一些蛋白质的饲喂量。这时的饲料要求动物性饲料达到70%,植物性饲料30%。

由于育成期正值夏季,除了要保证饲料的新鲜外,还要及时清理食盆内的剩料,严防幼狐因采食变质的饲料而出现各种疾病。食量与日喂次数应根据幼狐的食性和日龄来决定。40~70日龄的幼狐每日喂3次,每天喂食200300克。70日龄后幼狐日喂次数从3次转为2次,幼狐每日补食量增加到300~400克之间。

随着幼狐日龄的不断增加,100日龄后的幼狐,饲料量逐渐固定在600克左右。饲料要逐渐增加,使幼狐有一个良好的适应性。

幼狐120日龄后逐渐从生长骨骼、肌肉转变为长皮毛,要想让狐狸的皮毛像在北方养的一样好,我们还要在饲料上下功夫。这个时期,我们要每天给每只狐狸喂猪肉皮50克,植物油2克。由于肉皮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胶原蛋白,对狐狸来说有利于沉积皮下脂肪,提高毛皮的绒毛厚度;而植物油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可以增加毛皮的光泽。

吃过这些特殊的营养餐后,小白狐们不但毛长的又白又密,而且狐狸的体格也大了不少。

在南方要想养好狐狸,除了要给它营养全面的饲料外,还要注意疾病的预防。对于狐的饲养管理我们要本着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做好各种预防工作。

首先,我们要对养殖场内的每只狐狸进行接种疫苗。一般常用的有犬瘟热疫苗和病毒性肠炎疫苗。

每年仔狐分窝后14天左右时,分批注射疫苗,每只注射2毫升。成年的种狐每半年注射一次疫苗,每只注射3毫升。这里要注意的是,疫苗要采用皮下注射的方法进行。除了做好疫苗的注射外,对于环境的控制也是不容忽视的。

要做到每天都冲洗狐狸的笼舍,及时清除粪便,保持笼舍的清洁,以免滋生细菌。食盆要求每次饲喂完后都要进行清洗,并每周为食盆消毒一次。操作时,用84消毒液稀释为100倍液,浸泡30分钟进行消毒。

场地、笼舍每两周进行一次喷雾消毒。操作时,用聚维酮碘溶液稀释成2500倍液,进行喷雾消毒。

七、取皮(不读)

当白狐饲养至11月下旬到12月中旬时,毛皮成熟。通过观察,成熟好的狐皮毛,全身毛锋长齐,毛长绒厚,被毛丰满,具有光泽,灵活,尾毛蓬松。当白狐转动身体时,可以明显的看到被毛上的裂痕。

根据国际和国内市场要求,狐皮是耳、鼻、尾和四肢完整的筒皮。由于狐皮较大,为了使其早日干燥,在没有吹风干燥机的情况下,可将狐皮固定在木板上让其自然干燥。

南方饲养狐狸讲究的是精心,只有通过精心细致的喂养才能提高皮毛质量,为您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鳅鮀


中文名称鳅鮀


拉丁名称Gobiobotia pappenheimi Kreyenberg

英文名称eightwhiskered gudgeon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鳅鮀属

拉丁属名Gobiobotia Kreyenberg,1911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黑龙江、辽河、黄河、淮河、长江等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Ⅲ7,臀鳍Ⅲ6,测线鳞37-42,下咽齿二行,25-52。

头长为体长的22.3%-25.4%,体高为体长的11%-21%,吻长为体长的8%-12%,眼径为体长的4%-7%,尾柄长为体长的18%-26%,尾柄高为体长的5%-8%。

体长,背部隆起。腹部平坦。头扁平,鼻孔前稍下凹,吻突出。口下位,呈马蹄形、上后具皱褶,下唇光滑。须四对,一对生于口角,三对长于颐部。头背面和颊部遍部皮质颗粒和条纹。侧线上方的鳞片具有发达的皮质棱脊。背鳍较大,与腹鳍相对,胸鳍发达。第二根鳍条突出鳍褶外。肛门近于腹鳍基部。尾鳍下叶稍长。

背部和体侧灰黄色,体侧有一列约3-8个的黑色斑块。3腹部灰白。背鳍和尾鳍上有小黑斑组成的暗色带纹。其余鳍灰白色。

生活习性
鳅鮀生活在江河流水中,鳅鮀以底栖动物为食,鱼体虽小,但喜较急的河流。

淡水生。

繁殖习性
在流水中产卵。属于漂浮性卵,卵粒很小,为0.6毫米,膨胀后的膜径2.6毫米左右。产卵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鳅鮀鱼苗易识别,除胸鳍巨大具有锯齿状外,在头顶部有红色素。

花鳅


中文名称 花鳅
拉丁名称 Cobitis taenia(Linnaeus)
英文名称 spined loach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鳅科
拉丁科名 Cobitidae
中文属名 花鳅属
拉丁属名 Cobitis Linnaeus,1758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Ⅲ,7;臀鳍条Ⅲ,5;鳃耙外侧11~14;脊椎骨42~43。体长为体高的7.2~8.7倍,为头长的5.0~5.8倍,为尾柄长的5.4~6.6倍,为尾柄高的10.0~12.4倍。头长为吻长的2.2~2.4倍,为眼径的4.7~7.5倍,为眼间距的4.7~6.4倍。体细长,侧扁。一头部很小,侧扁。口亚下位。唇厚。口须4对,吻端、上颔、口角和下唇各有1对。吻突出而尖。前鼻孔呈管状。眼很小,侧上位。眼前下缘具有1枚基部分双叉的硬刺。眼间隔狭小。背鳍无硬刺,起点至吻端的距离等于或大于至尾鳍基部的距离。胸鳍短小,呈圆扇形。腹鳍起点在背鳍基部中点的垂直下方。臀鳍短小,尾鳍切截形或稍带圆形。尾柄长不及尾柄高的2倍。侧线仅在鳃盖后缘至胸鳍中部上方之间。肛门靠近臀鳍起点。体腔膜灰色。鳔很小,包于骨囊内。 头部布满不规则的褐色斑纹,吻到眼有1条细小的黑纹。背部褐色,有13个方形的褐色斑点。体例中线上方至背部中间散有不规则的褐色花纹,鳃盖后缘至尾鳍基部的体侧有10~14个黄褐色斑点。腹部白色。尾鳍基上方有1个明显的黑点,胸鳍、腹鳍、臀鳍均为白色,背鳍和尾鳍有几条黑斑。
生活习性 花鳅是一种小型的底层鱼类,一般生活在水质较肥的江边或湖岸的浅水处。以藻类和高等植物的碎屑为食。

黄沙鳅


中文名称 黄沙鳅
拉丁名称 Botia xanthi(Gunther)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鳅科
拉丁科名 Cobitidae
中文属名 沙鳅属
拉丁属名 Botia Gray,1831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Ⅲ,9~10;臀鳍条Ⅲ,5;鳃耙外侧无,内侧12~15,脊椎骨33~34。体长,前部略呈圆筒形,尾柄侧扁。口亚下位,口裂呈马蹄形,唇的皮褶较厚。吻长,尖而突出,吻皮盖过上颌,须3对,2对在吻端,1对在口角。前后鼻孔靠近,中间有一分离的皮褶,鼻孔到吻端的距离大于至眼的距离。眼很小,侧上位。眼在吻端与鳃盖后缘的正中。眼前下缘具有1根基部分双叉的刺,末端伸至眼径中部的下方,鳃孔很小,鳃膜在胸鳍基部与峡部侧面相连。背鳍无硬刺,起点至吻端的距离大于至尾鳍基部的距离。胸鳍呈圆扇形,仅伸至胸、腹鳍距离的2/5处,基部有1个长形的皮褶。臀鳍短小,无硬刺,尾鳍分叉较浅,上、下叶边缘略呈圆形。鳞片细小,侧线完全,横贯体侧正中。肛门在腹鳍基部至臀鳍起点之中点或略靠近腹鳍基部。头部深褐色,吻端至眼前缘有两条褐色斑纹。背部褐色,腹部灰白色。鳃盖后缘至尾鳍基部之间有13~14条深褐色横斑纹,尾鳍基部上下各有1个黑色斑点,背鳍有排列不规则的深褐色圆点,尾鳍具有许多褐色斑点,并排列成行。胸鳍、腹鳍、臀鳍与腹部色泽相同。
生活习性 小型底栖鱼类,主要摄食水生昆虫。

鲯鳅


中文名称鲯鳅


拉丁名称Coryphaena hippurus Linnaeus,1758

异名鬼头刀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辐鳍亚纲

拉丁亚纲名Actinopterygi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科名鲯鳅科

拉丁科名Coryphaenidae

中文属名鲯鳅属

拉丁属名Coryphaen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全世界温带、热带海域有分布。

生活习性
幼鱼期伴随海面漂流的藻、流木而具黑色横带。肉食性鱼类。

经济价值
可食用鱼。

流水养鳅


流水养鳅产量高,病害少,但投入大,需要在有流水的地方专业化经营。

1.流水养鳅池流水养鳅池要建在有一定水流的地方,水流要充沛,水质要良好。流水养鳅池要建成水泥池,面积依水流和养殖规模而定。通常每个池子的面积是5-10m,深80-100 cm(水深40-60 cm),长方形,四角要抹圆。池子两端各设进、排水日,用塑料网或铁丝网缚紧。池底由进水口略向排水口倾斜。以利排水和排污。池底不铺底泥。

2.鳅种放养流水养鳅由于水质好、饵料足,可加大放种 量,一般每平方米可放体长5-6 cm的鳅种300-400尾,经100 余天的饲养,每平方米可产商品鳅5 kg以上鳅种放养规格要 一致,以免人池后因抢食不均而产生生长差异。

3.投喂饵料流水养鳅池泥鳅的所有饵料均来自于人工投喂,因此饵料要求营养全面,动物性饵料和植物性饵料混合后投 喂。通常将饵料磨成粉状,按3份动物性饵料,7份植物性饵料的比例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加少量水搅拌,使之能够用手摸成团 状,然后均匀地撒人池中(排水口附近不能撒料)。撒料要慢, 待泥鳅吃完一遍,再撒一遍,直至大部分泥鳅吃饱为止。每次的 投喂量依水温和两次投料间隔时间的长短不同而不同。每日分上 午、下午、傍晚3次投喂、若有条件制成细颗粒饵料,投喂效果 会更好。

4.日常管理流水饲养泥鳅水质好,病害少,日常管理比较简单,主要是保持水流畅通,防止泥鳅逃失,防止敌害,及时排污等。养鳅池水的流速要适当;过大,既浪费水源,又会造成泥鳅顶水消耗体力;过小,则水质易恶化。水流的大小要根据养鳅数量和投饵量而定,只要池内水质良好,隐约可见池底泥鳅活动情况即可。要经常观察进、排水渠道是否有泥鳅出现,若发现泥鳅,则意味着某处防逃网已损坏,要及时找出修补。每隔3-5d,要加大进、排水量1次,使淤积于池底的粪便、残饵冲出池外。平常要防止敌害生物进人养鳅池,并防止人为破坏。

5.收获成鳅当泥鳅长到所需要的商品规格时,就要放干池水,用抄网捞出成鳅,投放市场。养鳅池经刷洗消毒后,继续使用。

爬岩鳅


[学名]: Beaufortia levertti (Nichols et Pope)
[资源名称]: 爬岩鳅
[别名]: 爬岩鱼、什告(白沙县南开)、什拍亲(琼中县上安)
 
[形态特征]:
 
体稍延长,前部平扁,后部侧扁。吻圆钝略尖;眼中大,上侧位,位于头的后半部;口下位,弧形;须3对:吻须2对,颌须1对;体被细小圆鳞,头部、胸鳍基上方和胸腹部均无鳞;头部及体黑褐色,腹面白色;头和体背部具圆形或长圆形不规则黑色斑点。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海南省  [原产地区]:亚洲  
[气候带]:热带[地理分布]:分布于云南红河水系和海南岛南渡江、万泉河、文澜江等水系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山溪急流中的小型鱼类,能吸附于石上,刮食附着生物。

鳞头鳅


[学名]: Lepidocephalus octocirrhus(van Hasselt)
[资源名称]: 鳞头鳅
[形态特征]:
 
身体较短,尾柄长不及尾柄高。吻短钝。前鼻孔短管状,与后鼻孔紧邻。眼位于头的中部。眼下刺分叉,后伸达眼球中部。颏叶发达。须3对,较长。腹鳍基部起点与背鳍基部起点相对,胸鳍前数根鳍条变宽变硬。头侧鳞片成间断分布,躯体被鳞。无侧线。尾鳍后缘平截或近圆弧形。体侧沿中轴有6-12个不规则棕褐色大斑,身体和头部上方具棕褐色斑纹或斑点,尾鳍基上侧有一醒目的黑斑,背、尾鳍具3-5行斜纹。雄性个体偶鳍较长。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云南  [原产地区]:丽江、大理等地  
[气候带]:亚热带,温带
[地理分布]:澜沧江和伊洛瓦底江水系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小型鱼类,生活于山溪、沟渠等砂砾底质的缓流水体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5200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大鳞泥鳅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