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马夹气病的中兽医疗法

夹气为中兽医的一个概念,也称里夹气、内夹气,是由于左侧或右侧前肢因内伤而致肩胛与躯干之间气血淤滞,引起患肢疼痛的一种疾患。该病役用牛、马更易发生,多因患处使役过重或高强度运动所致。现重点介绍夹气针灸疗法。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牛马夹气病的中兽医疗法。

1、病因病机

多因牲畜负重奔走过急,或逢沟过涧,跳跃太猛,以致跌扑闪伤夹气,经络阻塞,气血淤滞而发生疼痛。此外,起立过猛、蹴踢或滑倒等也易发生该病。

2、辨证

病畜站立时患肢多外踏,蹄向外,步行时患肢向外划弧,不能正伸,步幅短小,指压抢风穴处有疼痛不安反应。手握患肢前后运动,患畜表现疼痛抗拒。

3、论治

针灸疗法。采用夹气针疗法。夹气针疗法是传统气针疗法之一,是用特制的夹气针针刺夹气穴的一种疗法。

器械。夹气针,多用竹制,可利用新鲜坚韧的毛竹自制,长50cm或更长些。一端较粗,便于手握;一端尖锐,形似打毛线针,但比其更粗长。施术时另应准备保定绳索3根,竹(或木)杠1根,烧酒250mL,清水1盆.消毒酒精药棉、大宽针、注射器及注射药液,助手4人。

保定方法。令病畜侧卧保定,患肢向上,用2根绳将3只健肢绑拢。一人站在畜背面,用杠子一端放在健肢间绳下,另一端放在人肩上扛着,另用一根绳一端绑在患肢系部,两个人手握绳患肢拉直固定,再有一人按住畜头。

穴位。夹气穴位于前肢与躯干相接处的腋窝内。将患肢提起,向外扳开,胸壁与前肢之间的前方凹陷中即该穴。

针法。左手将穴位处皮肤捏起,右手用宽针(或小手术刀)将穴位皮肤刺破,再双手将夹气针从刺破处刺入穴位内,针尖对准肩胛骨后角方向,顺着肩胛骨内侧面徐徐插入20-25cm,直达肩胛岗处(以插不进为止),留针约30s,随即顺着插入方向退针。退针后将患肢前后摆动数次;使肩臂内侧的气体排出。接着可在膊尖(前雁翅)、膊栏(滋元)、抢风三穴注射止痛药液(如镇跛痛注射液或维生素B1等),每穴10mL。然后在患肢肩胛部喷搽烧酒,并按摩推拿患肢。治疗即告结束。

也可用站立保定,然后扎夹气穴。穴位在腋窝正中,扎时先提起患肢,向前方牵引,术部消毒后,先用大宽针透破皮肤,术者持煮沸过的竹夹气针,竹青朝里,沿针孔向上外方(朝抢风穴)刺入肩臂深部达20-25cm后缓缓拔出,用消毒纱布覆盖针孔,然后将患肢向前后活动几次,气体即可吸入肩部内侧,最后用软膏封闭针孔。

注意事项:①夹气针刺入时,应向外上方紧贴肩胛骨内侧刺入,切勿向内上方刺入,以防刺入胸腔。如进针不顺利时,可稍退针适当调整患畜体位后,再轻轻推进。②操作时,针具、穴处、术手应严格进行清洗和消毒,防止将脏物或被毛带入针孔内。③夹气针一般只做1次,若效果不好,可改用其他治疗方法。④针夹气针后,应加强护理,每日适当牵遛,在最初3-5天内,最好将畜牵在平坦处,一人牵着畜,一人用一根绳一端系在患肢悬蹄下,将患肢吊起20min左右,每天2-3次。

夹气针疗法还有另一种操作方法,即从体外直接向里夹气穴位注射入一定量空气。其方法为:①将病畜站立保定。②注射点在患肢肘后内上方3cm处,避开血管。③在已消毒的长封闭针的尾部套一段胶管,将针快速刺透皮肤,沿肘后内侧与胸壁间缓慢进针,一般进针10-13cm,达里夹气穴位后,接上注射器,回抽无血,即用注射器将空气徐徐注入穴位内,直至达到足够量为止。注射完毕,握住胶管,慢慢拔出封闭针头,及时用碘酒棉球压揉针孔,防止注入的空气流出。④起针后,应活动肢体数次,使注入空气散开。

4、附方

跌伤散:乳香25g、自然铜25g、红花25g、没药25g、土鳖虫15g、当归30g、川芎30g、牛膝30g、云苓30g、续断30g、骨碎补30g、血竭25g、桂枝25g、甘草15g,共研细末,开水冲服,候温灌服,连服2-3剂。

独活30g、当归30g、炙自然铜25g、桂枝25g、红花30g、土鳖虫45g、牛膝25g、乳香25g、汉防已30g、秦艽25g、没药25g、血竭25g,共研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酒醋疗法:将患畜确实保定后,用温醋湿透患部被毛,盖以患部大小的布片或3-4张草纸(应小于皮毛湿润部的面积),再将布片或草纸喷醋至湿润后,在其纸或布上均洒白酒或酒精,然后点火燃烧,醋干洒醋,酒干洒酒,边烧边洒,以不引起患畜不安为度,趁火用麻袋盖熄,并用绳缚住以保温,再将患畜置于温暖的厩舍中,防止感冒。

5、护理

患畜要停止使役,加强饲养管理,每天早晚适当牵行运动。

相关阅读

羔羊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疗法和预防方法


1病因分析

母羊妊娠期饲养管理不当,饲喂单一饲料,特别是缺乏某些营养物质,如蛋向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导致机体代谢发生紊乱,使体内胎儿无法从母体获取足够的营养,从而导致后代羔羊体质虚弱、发育不良、抵抗力降低,进而容易发生该病。母羊分娩后如果缺乏营养,会导致母乳中含有较少的脂肪、蛋白质、溶菌素、维生素等,尤其是所含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导致新生羔羊无法获得足够的免疫球蛋白以及其他营养物质,非常容易发生该病。

羔羊饲养管理不当,舍内卫生条件较差,没有及时清除粪便,地面、饲养用具等没有定期进行彻底消毒,通风较差,圈舍过于阴暗潮湿或者闷热,羔羊饲养密度过大,过于拥挤等,都可引发该病。羔羊没有及时吮食足够的初乳,或者人工哺乳羔羊没有规律性喂奶,尤其是没有准确控制喂乳量、温度,没有合理进行补饲,也能够引起该病。另外,羔羊缺乏维生素A,导致黏膜上皮角化而引发生胃肠炎,从而出现下痢。通常3月龄以下的羔羊容易发生该病,特别是1~3周龄的羔羊。

2.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患病羔羊精神沉郁,低头耷耳,缩颈弓腰,双眼半闭,反应迟钝,吮乳量减少。随着病程的进行,病羊精神极度萎靡,口温降低,有清亮黏涎从口流出,耳鼻发凉,往往只能够卧地不起,头部向一侧弯曲,逐渐停止吮乳,目光呆滞,眼球下陷,反应迟钝。大部分患病羔羊在后期会排出呈糊状的乳白色或者淡黄色粪便,并散发臭味,且尾根部会粘附粪便,部分会排出水样稀便。病程一般持续1~5天左右。

3治疗措施

饥饿疗法:病羊要进行8~lOh禁乳,并将其转移到温暖、清洁的羊舍内,加强护理,从而使胃肠刺激和负担减轻。

酸奶疗法:为促使病羊胃肠内微生物菌群尽快恢复正常,可口服30~50mL酸奶,每天1次,连续使用3~5天。

口服补液盐法。如果病羊出现脱水症状,可根据机体体质和脱水程度使用适量的口服补液盐,通常体质较好且轻度脱水时适宜口服150~200mL,体质较差且中度脱水时适宜口服250~350mL,体质衰弱且严重脱水使适宜口服400~500mL。如果病羊能够白饮,则任其自由饮用;如果无法白饮,则使用胃管进行投服,每天2~3次,连续使用3~5天。

输液疗法:如果病羊出现严重脱水以及明显的酸中毒症状,要及时进行静脉补液,并进行解毒、强心。病羊可静脉注射300~500mL葡萄糖生理盐水,如果出现明显的酸中毒症状,则按每千克体重添加3~5mL5%碳酸氢钠液。如果病羊出现低血钾症状,如轻度瘫痪、反应淡漠、心音低沉、心律不齐、肠音减弱、腹胀或者麻痹等,再进行输液且其排尿后口服3~5mL10%氯化钾溶液。如果病羊心力衰弱,则要在输液中添加3mL10%樟脑磺酸钠,用于增强心脏机能。

抗生素药物治疗:为避免病羊肠道出现继发感染,抑制肠内发生腐败发酵,针对中毒性消化不良,可按每千克体重灌服以下任何一种药物,如50mg卡那霉素、25万IU新霉素、20万IU链霉素,或者灌服磺胺,注意首次用量为0.Sg,之后改为0.2g,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

中药治疗:取5g炙甘草、5g当归、3g干姜、Sg白术、3g枳壳、Sg陈皮、3g砂仁、Sg益智仁、5g党参、3g木香、3g肉蔻、3g厚朴、3g高良姜、3g炒向术、Sg桂心、5枚大枣,混合后加水煎煮,取药液待温度适宜后给病羊灌服,每天1剂,连续使用3剂。取15g炙甘草、30g焦山楂、24g青皮、30g鸡内金(炒焦)、24g枳壳、30g炒麦芽、24g陈皮、24g厚朴、60g炒神曲、24g苍术,全部研成粉末,添加开水冲调至糊状,待温度适宜后给病羊灌服,每次2g,每天3~4次。

4预防措施

加强妊娠母羊的饲养管理:满足母羊的营养需要,确保能够在饲料中获取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另外,尽可能改善草场的牧草的品质。尤其是母羊妊娠后期更要加强饲养,这是由于该阶段是胎儿吸收营养的重要时期,此时必须确保饲料中含有足够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从而确保胎儿能够健康成长。另外,饲养区要保持环境卫生良好,使其有一个干净饲养环境,还要定期对母羊的皮肤进行清洗,保持体表干净。此外,母羊还要适时进行户外运动,有利于母体健康,促进胎儿成长。

注意对羔羊的护理:羔羊出生后要及早吃到充足优良的乳汁,尤其是母乳。对于体质较弱的羔羊,也要确保其也吮食到足够的母乳。如果母乳品质较差或者缺乏母乳时,工作人员要适时进行补饲,并采取人工哺乳,保证定时定量,并控制乳汁温度适宜。由于羔羊还没有形成健全的免疫系统,必须严格控制其生长环境。羊舍要定时进行清扫,确保环境整洁和干燥,还要定期对饲养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

奶牛前胃迟缓的发病原因以及中西医疗法


收稿日期:2016-01-25

奶牛前胃迟缓也是临床中常说的胃虚弱,属于舍饲奶牛群中常见并且多发的消化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性疾病,主要是由许多种因素引起的。

1、奶牛前胃迟缓的病因分析

第一,饲料粗硬劣质,长期给奶牛饲喂这种低劣粗硬、具有强刺激性、并且有泥沙混杂、发霉变质或者冰冻难以消化的饲料会引起发病;饲料成分单一,奶牛长期采食高含量的粗纤维、营养成分低的麦秸和稻草,会对奶牛胃黏膜神经感受器产生的刺激不足或者缺乏。第二,不正确的饲养措施。饲喂奶牛没有遵循定时定量的原则,精草料比例失调,饲料转换突然,都会将奶牛的消化程序扰乱;如果奶牛饲料中缺乏矿物质及维生素,或者采取大规模舍饲形式而使奶牛运动不足,日光照射不够充足,导致奶牛的神经反应性能下降,使其消化道处于弛缓的状态。第三,应激刺激,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奶牛饥饿或者疲劳、断乳、离群、恐惧、感染以及中毒等很多因素都会对奶牛造成刺激,手术、创伤、剧烈疼痛也同样会影响奶牛,带来应激刺激过度,普遍都会发生前胃弛缓。

继发性的前胃弛缓通常被认为是临床的综合征,拥有比较复杂的发病原因,一般是因为口炎、舌炎、齿病等引起奶牛患病。

医源性前胃弛缓是因为给奶牛用药失误,长期应用大量的抗菌药物,破坏了奶牛瘤胃内的菌群共生关系,因此出现消化不良症状而引起的。拥有特别复杂的病因,每个饲养场的自然条件和管理方式都存在差异,所以在临床生产中,应该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结合病例的发病情况对病因加以分析。磺胺类或者抗生素药物长时间或大剂量给奶牛内服,会将瘤胃内正常的微生物菌群破坏,导致消化功能紊乱。通常不可以给成年奶牛口服四环素类药物,特别是土霉素类药物。

2、奶牛前胃迟缓的中西医疗法

原发性前胃弛缓患牛的发病早期,给病牛禁食1~2天之后,再给其适量饲喂易消化,而且营养物质全面的干草,或者对患羊采取放牧,能够增强其消化能力。采取皮下注射的药物可以选用1~2mg的氨甲酰胆碱、10~20mg的新斯的明或30~50mg的毛果芸香碱。为避免奶牛虚脱和流产,不可以把以上药物给危急病例、心脏衰弱、妊娠母牛使用。

促进奶牛瘤胃内容物的运转和排除,可以采用防腐止酵药剂,1次内服稀盐酸15~30mL、酒精100mL,煤酚皂溶液10~20mL、常水500mL或者用鱼石脂15~20g、酒精50mL、常水1000mL,每天用1次药。奶牛患病初期适合1次内服硫酸钠,还可以1次内服硫酸镁300~500g、鱼石脂10~20g、温水600~1000mL,或液体石蜡1000mL,苦味酊20~30mL。

奶牛瘤胃内容物的pH值可以通过采用缓冲剂加以调节,将微生物群系的活性及其共生关系恢复,促进前胃的消化能力。如果奶牛瘤胃内容物的pH值降低的时候,可以一次内服氧化镁200~400g配成水乳剂,同时用碳酸氢钠50g。相反,如果瘤胃内pH值升高的时候,适合用稀醋酸20~400mL或者用适量的常醋内服,对于缓解前胃迟缓能够发挥较好的功效。有必要的时候,可以给奶牛经口灌服接种健康牛瘤胃液4~8L,可以非常有效的更新微生物群系,对于纤毛虫的存活率也具有明显的提升效果。

中兽医对于前胃迟缓的治疗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对于脾胃虚弱、水草迟细且消化不良的病牛,治疗的重点是健脾和胃、补中益气,比较适用的内服药剂是“四君子汤”加味:党参100g、白术75g、茯苓75g、炙甘草5g、陈皮40g、黄芪50g、当归50g、大枣200g水煎去渣,每天服用1剂,连续用2~3剂。

如果患牛长期虚弱,气血双亏,应遵循补中益气、养气益血的原则,根据具体病情选用“八珍散”加味内服:党参50g、白术50g、茯苓4g、甘草25g、当归50g、熟地50g、白芍40g、川芎40g、黄芪50g、升麻25g、山药50g、陈皮50g、干姜25g、大枣200g。水煎去渣,每天服用1剂,连续服用数剂。

临床生产中表现口色淡白、耳鼻俱冷、口流清涎、水泻的患牛,用药原则遵循温中散寒、补脾燥湿,适宜给病牛内服“厚朴温中汤”加味:厚朴50g、甘草25g、陈皮50g、茯苓50g、草豆蔻40g、广木香25g、干姜40g、桂心40g、苍术40g、当归50g、茴香50g、砂仁25g。水煎去渣,每天给1剂,可以连续服用数剂。除此之外,还可以开水冲服红糖250g、生姜200g(捣碎),对于和脾暖胃、温中散寒具有一定的功效。

作者简介:杨旭(1980-),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本科,兽医师,长期从事畜牧兽医相关工作。

杨旭,白彦维

初生羔羊肠臌气病的防治


肠臌气(俗称胀肚)是初生羔羊的一种多发性疾病。该病是由于羔羊吃奶过多,或饲喂方法不当,以及气候突变,导致胃肠蠕动机能减弱,乳汁不能充分消化吸收,停滞在胃肠内分解发酵产生过多气体引起的。此外,母羊患乳房炎时,羔羊吃了腐败变质的母乳,也会发生胀肚。
1.症状。患病羔羊行走摇摆,呆立,时起、时卧。腹部明显增大,叩诊呈鼓音。听诊腹部,肠蠕动音由弱渐至消失。病羔不排粪,不放屁,结膜潮红或发绀,呼吸频繁,呈胸式呼吸。病情严重时常全身出汗,前肢肌肉颤抖,甚至全身震颤。本病发展迅速,有的羔羊发病后一至二小时死亡,()多因窒息而死,有的因肠或横隔膜破裂致死。
2.预防。加强初生羔羊的护理,防止其饥饱不均或吃奶过多。吃奶后要让羔羊适当活动。勤观察,早发现,快速处理,使病情不致恶化,对有食毛癖的羔羊应进行原发病的治疗。母羊患有乳房炎症时,可用保姆羊喂羔羊或喂奶粉。
3.治疗。①排气制酵。当病羔腹围显著增大,呼吸高度困难危及生命时,要尽快穿肠放气。放气要缓慢,待腹围缩小后,为防止继续发酵或细菌繁殖,每只患病羊可由穿刺孔注入鱼石脂酒精溶液(鱼石脂5克、95%酒精10~20毫升加温水100毫升),再肌注青霉素、链霉素各20~40万单位。
②清肠通便。用导尿管代替胃管灌服液体石蜡油或蓖麻油20~30毫升。为排除积粪,促使肠道蠕动,可实行灌肠。灌肠仍可用导尿管,在温水内加入少量肥皂或食盐溶化后灌入,每只每次灌水量200~300毫升。
③镇痛解痉。当羔羊疼痛不安时,每只患病羊可立即皮下注射10%安乃近2毫升或肌肉注射安痛定2亳升。
文带莱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6358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