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放线菌病的临床症状 奶牛放线菌病的诊断及中西医疗法

奶牛放线菌病属于亚急性、慢性增生性传染病之一,是由于感染放线菌属的牛放线菌而引起.该病的特征是病牛的面骨和颌骨组织明显增生,形成一种特殊的肉芽肿,即放线菌肿.骨骼被病菌侵害后,表现出骨质疏松性骨质炎,出现化脓,甚至是坏死。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奶牛放线菌病的临床症状奶牛放线菌病的诊断及中西医疗法。

1、流行病学

奶牛感染的主要菌种为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放线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一般在土壤、水、饲料以及禾本科植物的穗芒上。该菌是一种寄生菌,一般在奶牛鼻腔、口腔和气管内寄生。当奶牛食入芒刺而损伤口腔和齿龈黏膜时,就会导致寄生的放线菌侵入体内,并大量繁殖而导致发病。该病主要是侵害奶牛,一般是2-5岁比较容易感染,尤其是在低湿地区放牧的奶牛更容易发生。

放线菌通过奶牛损伤的皮肤或者黏膜侵入组织后,会导致局部发生肉芽肿性炎症反应。初期肉眼即可见灰白色的小灶不断增大,同时会逐渐产生脓汁。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发现积聚在肉芽肿内部的中性粒细胞四周存在一些成纤维细胞、少量多核巨细胞以及上皮样细胞,最外面通常是疏松的结缔组织,其中往往浸润有浆细胞和淋巴细胞。如果白色小灶明显增大且软化时,病变处就会发生脓肿,并流出大量脓汁,形成“硫黄颗粒”,随即就会发生放线菌病。

2、临床症状

感染初期,病牛的下颌骨或者上颌骨出现肿、增温、痛的现象。肿胀是由水肿及其下面的下颌骨肿胀构成,往往具有清晰的界限,且无法移动,此时非常容易误认为是外伤。肿胀一般进展比较缓慢,在几周之后才会出现更加明显的骨肿胀,但水肿不明显。病牛会表现出大量流涎,且严重影响采食或者咀嚼。个别病牛的肿大处会进展快速,只需要非常短的时间就能够扩散至整个头骨。病牛症状严重时,会由于牙齿松动、变形、咬合不齐或者牙齿脱落而使其很难继续采食,机体营养状况变差,很快消瘦。部分肿块还会发生坏死、化脓,从而出现脓肿。当脓肿发生破溃,就会有脓汁流出,有时还能够穿透皮肤而形成瘘管,并有含“硫磺颗粒”的黄绿色黏稠脓汁从瘘管流出,治疗长时间之后依旧无法痊愈。另外,病牛头、颈部组织一般也会出现硬结,但触之没有热痛感。

3、实验室诊断

镜检。在病牛按压出现波动的部位使用无菌注射器进行穿刺,缓慢转动针头后抽出,快速进行抹片、压片,经过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中心菌体呈紫色,且四周有红色的辐射状菌丝,从而判断为放线菌。

细菌分离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取混杂小颗粒的脓液置于乳钵内,通过研碎在血清LB肉汤和血清LB琼脂中间汇总,分别进行37℃、10%二氧化碳的厌氧以及需氧培养,经过24h二者都有细菌长出,但厌氧条件下长势相对较好。琼脂平板的深部会长出较难挑出的圆形细小菌落,呈灰色,边缘稍微透明、黏稠。肉汤中会变得浑浊,且在试管底部形成绒球样絮状的细小沉淀物。分别进行涂片、染色和纯培养后,能够看到革兰氏阳性菌,且具有细分支菌丝及菌丝的断片。

生化鉴定结果。病菌能够使蔗糖、果糖、葡萄糖、木糖、半乳糖、麦芽糖、甘露醇发酵,能够产生酸,但不会产生气体,且能够生成硫化氢,吲哚试验和MR试验都为阳性。

4、中西医疗法

西药治疗。对于已经确诊的病牛,必须要坚持长时间用药治疗,通常至少要连续用药2周。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是链霉素或者联合使用青霉素、链霉素,还能够选择使用红霉素。病牛外部肿胀部位的四周可每次注射2支用青霉素(160万IU)和2mL普鲁卡因,一般分成四点注射,对局部进行封闭,每天2次,1个疗程为2周,往往要经过3-4个疗程的治疗。对于针孔可使用双氧水、生理盐水进行清理,接着将适量的青霉素钠粉填塞在孔内,每3-4天更换药物。

中药治疗法。发病前期主要采取凉血消肿、清热解毒,常用消黄散加减(主要成分是芒硝、黄药子、黄连、大黄、贝母、射干、连召、玉金、白药子、山豆根、桅子、知母、甘草等)治疗。方中芒硝起泻火热且使其走大肠;大黄、黄连起凉血、清热燥湿之效;连召、贝母、知母起消肿、清心肺上焦热之效;玉金、白药子、黄药子起清热凉血、利咽喉之效;山豆根、射干起消肿、清热解毒及利咽喉之效;桅子起清三焦火之效。发病中期主要采取活血散癖、消肿散结,常用仙方活命饮加减(主要成分是陈皮、皂刺、防风、花粉、当归、乳香、没药、白芷、贝母、双花、炮甲珠、甘草等)。方中陈皮起理气消肿之效;花粉、贝母起清热散结之效;皂刺、山甲起消肿软坚、解毒透络之效;白芷、防风起消肿疏风散结之效;乳香、没药、当归、赤芍起活血散癖止痛之效;双花起清热解毒且持续消散疮肿之效;甘草起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之效。发病后期主要采取理气消肿、益气活血,常用四君子汤,并配合添加消肿、理气、活血药物,主要成分为乳香、川芍、白术、积壳、云荃、党参、皂刺、没药、青皮、黄芪、当归等。方中没药,乳香起散癖活血之效;党参、白术、黄芪、云荃起益气消肿之效;皂刺起消肿散结之效;积壳、青皮起理气消肿之效;川芍、当归起活血和血之效。

奶牛放线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1、病历资料
1.1病牛简介
2015年1月我场兽医于娟姗奶牛群中发现数头下颌肿大病症的奶牛,经一段时间的临床观察,这些奶牛均有不同程度的消瘦,肿胀部位逐渐增大,触诊时初期有骨硬感,其后逐渐变软。病牛患病初期采食量正常其后逐渐减少,采食量少、咀嚼吞咽困难,机体消瘦直至卧地不起。
1.2既往病史据调查统计我场自投产以来并未出现类似症状。
1.3临床症状
经临床观察记录。病牛多在颌骨部有一硬肿隆起,界限不明显,不可移动。有一例在下颌骨外侧肿大,蔓延到整个颈部,外形增大,明显变形。有的是侵害下颌骨内侧,周围组织肿胀,蔓延到下颌骨之间的颚下触诊时有疼痛,食欲和体温正常。有的因病菌侵害咽喉、颌骨等处发生肿胀的同时,舌苔肿胀,口张开,舌伸出口外,从口中流出透明、粘稠、黄色液体,带有腐臭味。侵害咽喉,咽喉部发硬,出现咳嗽,呼吸变粗,体温升高,口鼻有粘液流出,食团不易下咽。当病变部位发展到一定时期,肿胀部化脓破溃,流出浓汁,形成瘘管,有血色浓汁和血液伴发流出,迁延不愈。慢性病牛虽有食欲,由于吃草困难,常处于饥饿状态。日渐消瘦,经长期慢性消耗,病程长期不愈。

2、实验室诊断
2.1显微镜镜检
除临床症状表现外,取病牛肿胀部位病料镜检。取病变部位的血液或浓汁定量,用氯化钠溶液稀释约5倍,用力摇晃2min,静置是指沉淀后倾去上清液,再重复以上操作2次。然后取淡黄色小颗粒与载玻片上滴加一滴15%氢氧化钠溶液,覆盖拨片,将颗粒稍压扁后,放低倍显微镜下检查。
2.2镜检结果在视野内发现放射状曲光性较强放射形棍状提结构。
2.3诊断结果
经临床症状观察和实验室诊断结果得出,该场奶牛所患病症为奶牛放线菌病。

3、治疗
根据不同牛的病程长短与肿胀部位的软硬程度给出以下治疗方法。
3.1治疗方法
3.1.1抗生素疗法:一般病牛用青霉素240万单位和链霉素200万单位,注于肿胀周围,每天1次,连用5~7天为一个疗程,视病情轻重继续给药。另于肿胀部位局部涂10%磺酊每日2次。
3.1.2手术疗法:对于病灶部位化脓破溃,有脓汁流出的。应先手术,后用药。具体方法如下:患畜保定,患部剪毛和消毒。切开患部皮肤排脓,然后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清洗创腔。切掉创腔内形成的脓性组织和瘘管。根据创腔的大小选择适当长度的纱布,将纱布展开对折,对其下层撒布高锰酸钾粉,盖上上层纱布,送入创腔内,注意在创口外留1~2cm以便引流。
3.1.3碘制剂疗法:
在下颌部硬肿处周围用2%碘酊在硬肿组织深部间隔点注15~20ml,注后局部充分按摩3~5min,使药液在组织中扩散,3日后复注一次。同时患畜每日服碘化钾10g,连服5d,停5d后再服3~5d。
3.2注意事项
3.2.1掌握治疗时机
选择患牛病变部位成熟软化时治疗为宜。如遇肿块发硬,可外涂鱼石脂软膏,促使肿胀部成熟。
3.2.2药量适宜
高锰酸钾粉不宜使用太多,否则易腐蚀创腔,影响伤口愈合;使用碘制剂过量出现中毒现象,如减食、流涎、黏膜卡他、眼结膜发炎、流泪、咳嗽、皮肤发疹、脱毛、皮屑增多等现象时,应暂停用药一段时间或减少药的用量。
3.2.3术后观察注意手术后的观察治疗,必要时可进行第2次手术,直至痊愈;注意创部新生肉芽组织的生长情况,当新的肉芽组织长出时,方可去除引流药条。
4、体会
根据对本病的临床治疗观察,分析牛放线菌病的临床表现是复杂多样的,该病可引起牛面部、下颌部、颈部、皮肤、口腔内器官组织等发生病变。
由于牛放线菌病均为散发,潜伏期比较长,病程一般也较长。而在发病早期不见采食量下降和明显临床症状,因而大多容易被忽略。一旦患牛病变部位发展到中后期的时候由于肿胀部位肿的很大,采食量跟不上,机体长期处于营养匮乏的状态,机体免疫力下降。常常并发出其他疾病,这时一边奶牛场会根据该牛有无饲养价值或直接淘汰,因此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故加深对本病病例初期的检查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在使用抗生素、碘制剂治疗停药后,病牛肿胀部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处于肿胀状态,并且肿胀部的大小未见明显缩小;而采用手术疗法,只需使肿胀部自然成熟变软然后做排脓术即可。相比之下抗生素、碘制剂疗法治疗时间较长见效慢适宜对发病初期的患牛进行对症治疗,且不会对病牛机体造成太大的破坏。手术疗法对发病到中后期的病牛进行治疗,此方法见效快,能够使病牛的状态尽快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关阅读

牛放线菌病的防治方法


牛放线菌病是牛的一种慢性化脓性传染病,病原为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以病牛的头、颈、上下颌和舌发生放线菌肿为主要病理特征,在牛换牙、口腔黏膜或皮肤发生损伤时最易感染发病。本病初期不易察觉,而在牛咀嚼困难、营养不良后才被发现,常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放线菌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非接触性传染病,牛最为常见。病原为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其临诊病理特征主要为病牛头部硬组织(骨)和软组织形成放线菌肿。该肿胀通常进展较慢,一般看到骨体增厚甚至出现咀嚼困难时才被发现,治疗不及时常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一、病原

本病可由多种细菌引起,主要是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其他细菌如衣氏放线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杆菌等也参与致病作用。

1.牛放线菌主要侵害骨骼,其形态和染色特性随生长环境而异,在培养基上为杆状或棒状,而在病变组织中则形成肉眼可见的大小如别针头、外观似硫磺颗粒、颜色呈黄白色的小菌块,质地柔软或坚硬。菌块镜检呈菊花状,中心部为菌丝体,呈丝球状,革兰氏染色阳性;外围为放射状的棒状体,革兰氏染色阴性。

2.林氏放线杆菌主要侵害软组织器官,在组织中菌块的结构和牛放线菌相似,但中心不呈丝球状,而是许多细小的短杆菌,大小和巴氏杆菌接近;周围也有放射状的棒状体,但比牛放线菌的短,革兰氏染色均为阴性。

上述两种细菌虽在形态学和生物学方面有所不同,但在动物体内引起的病变相似。

二、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感染2-5岁幼龄牛,呈散发。在牛换牙、口腔黏膜或皮肤发生损伤时最易感染发病。病原菌在自然界分布甚广,常存在于被污染的土壤、饲料和饮水中,或寄生于牛的口腔和上呼吸道黏膜,有时也会存在于禾本科植物(小麦、大麦、青稞等)的穗芒上,使牛在采食时因芒刺扎破口腔和齿龈黏膜而感染。因此,放牧于低湿地的动物较易感染本病,而且病变常见于口腔周围的组织器官。

三、临床症状

病变常见于颌骨、口腔、头部皮肤与皮下等。

1.侵害牛颌骨时,多在第三、四臼齿处,出现硬固的、界限明显的、不能移动的肿胀,初期热痛,后期无痛感。肿胀通常进展较慢,一般看到上下颌骨逐渐增大,甚至头部变形、咀嚼出现困难时才被发现。随着时间的发展,病牛牙齿松动甚至脱落,吞咽和咀嚼都感到困难,营养受到影响而迅速消瘦。

2.侵害软组织时,多见于颌下、头、颈等部位,表现为组织内部发生不热不痛的硬结。舌和咽部组织变硬时,表现为木舌或形成蘑菇状新生物,病牛流涎,咀嚼困难。乳房患病时,呈弥漫性肿大或有局灶性硬结,乳汁黏稠混有脓液。

3.放线菌肿中可发生中性粒细胞大量浸润,进一步形成脓肿,并通过瘘管向外排脓,外界各种细菌也可从瘘管入侵组织,从而使化脓、坏死过程增强。在增生组织或结节中,均有灰白或灰黄色软化灶,软化灶和浓汁中有硫磺颗粒。

四、治疗方法

1.病牛的硬结较大时,可用外科手术切除,若有瘘管形成,要连同瘘管同时摘除。切除后的新创腔,可撒入灭菌磺胺粉,并用碘酊纱布填塞,隔天更换1次。伤口周围组织注射10%碘仿醚,同时内服碘化钾,成牛每次4-6克,犊牛1-2克,每日两次,连服至肿胀消失为止。

重症可静注10%碘化钠,每日50-100毫升,隔日1次,共用3-5次。

2.在用药过程中如出现碘中毒,即表现出皮肤发疹、脱毛、流泪、消瘦和食欲不振等现象时,应暂停用药一星期。

3.为提高本病的治愈率,也可长期应用抗生素,牛放线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敏感,林氏放线杆菌对链霉素、磺胺类药物敏感,在无法确切区分病原菌时,青霉素链霉素合用是非常有效的办法。

五、预防措施

预防本病,应避免在低湿地放牧,舍饲时坚硬饲料最好软化后再饲喂,避免皮肤、黏膜发生损伤。一旦出现伤口要及时处置,发现病畜要立即隔离治疗,严重者及时淘汰。

兔放线菌病(兔)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名称】放线菌病(Actincmycosis)

本病是以放线菌引起家兔的骨髓炎和皮下脓肿为特征的疾病,引起家兔疾病的主要是牛放线菌。

病原

本组织内的硫黄颗粒中,放线菌形似一团缠结的菌丝,围有一团嗜酸性的包膜物质。本菌为革兰氏阳性染色,亦可用普通碱性染料着色。当将压碎颗粒染色镜检时,菌体为多形态,如有混合感染,则菌体呈球状的或大小不同的杆状、分枝及螺旋形.

本菌可在10%15%二氧化碳的密闭容器中生长。将菌体在固体培养基内作震荡培养时,该菌不在培养基表面生长,其最适宜生长层是在表面下约为lmm处,但在整个培养基中常见分散的菌落。如果试管密封,使内部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本菌有时也会在培养基表面生长。

本菌为一种嗜血清的微生物,因能在血清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而在普通培养基内几乎不生长。本菌缺乏过氧化氢酶。本菌最佳生长温度为37℃。放线菌不液化明胶,能发酵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半乳糖、蔗糖和水杨苷,不产气。其发酵产物是乙酸、甲酸,乳酸和琥珀酸.本菌对碘敏感。

流行病学

本菌属于口咽和消化道的正常寄生菌,当齿槽和齿龈受到各种损伤后,放线菌可乘机进入组织内繁殖,引起骨髓炎和软组织的炎症。

症状

本菌可侵袭下颌骨、鼻骨、足、跗关节、腰椎骨、造成骨髓炎。病兔表现下颁骨或其它部位骨骼的肿胀,采食困难。与此同时受害的皮下软组织出现炎症,肿胀、甚至形成脓肿或蒂囊肿,随着病程的延长,结缔组织内出现增生形成致密的肿瘤样团块。病变的组织中可充满脓汁,最后由于组织破溃形成瘘管,使脓汁从瘘管内排出。主要的病变多见于头、颈部。

病变

受害的骨骼出现单纯性骨髓炎,周围软组织也形成化脓性炎症。病变部位的脓汁无特殊的臭味、粘液样、坚韧。脓汁内含有直径为34mm的千酪样颗粒,它是本菌的集落,通常称为硫黄颗粒,在显微镜下可见辐射状的、肥大的棍棒样菌丝。在结缔组织内不但含有特征性的肉芽组织,并含有这种颗粒。

诊断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病变和病变组织中硫黄颗粒一的染色,可做出初步诊断。

取病变部位的脓汁,从中选出颗粒,洗涤,放在清洁载片上压碎,作革兰氏染色,可见革兰氏阳性的短杆状、菌状和分技状的放线菌。

治疗本菌对碘敏感,可静脉注射碘化钠,也可肌注青霉紊。口服土霉素对口颈放线菌病有一定的疗效。

奶牛前胃迟缓的发病原因以及中西医疗法


收稿日期:2016-01-25

奶牛前胃迟缓也是临床中常说的胃虚弱,属于舍饲奶牛群中常见并且多发的消化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性疾病,主要是由许多种因素引起的。

1、奶牛前胃迟缓的病因分析

第一,饲料粗硬劣质,长期给奶牛饲喂这种低劣粗硬、具有强刺激性、并且有泥沙混杂、发霉变质或者冰冻难以消化的饲料会引起发病;饲料成分单一,奶牛长期采食高含量的粗纤维、营养成分低的麦秸和稻草,会对奶牛胃黏膜神经感受器产生的刺激不足或者缺乏。第二,不正确的饲养措施。饲喂奶牛没有遵循定时定量的原则,精草料比例失调,饲料转换突然,都会将奶牛的消化程序扰乱;如果奶牛饲料中缺乏矿物质及维生素,或者采取大规模舍饲形式而使奶牛运动不足,日光照射不够充足,导致奶牛的神经反应性能下降,使其消化道处于弛缓的状态。第三,应激刺激,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奶牛饥饿或者疲劳、断乳、离群、恐惧、感染以及中毒等很多因素都会对奶牛造成刺激,手术、创伤、剧烈疼痛也同样会影响奶牛,带来应激刺激过度,普遍都会发生前胃弛缓。

继发性的前胃弛缓通常被认为是临床的综合征,拥有比较复杂的发病原因,一般是因为口炎、舌炎、齿病等引起奶牛患病。

医源性前胃弛缓是因为给奶牛用药失误,长期应用大量的抗菌药物,破坏了奶牛瘤胃内的菌群共生关系,因此出现消化不良症状而引起的。拥有特别复杂的病因,每个饲养场的自然条件和管理方式都存在差异,所以在临床生产中,应该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结合病例的发病情况对病因加以分析。磺胺类或者抗生素药物长时间或大剂量给奶牛内服,会将瘤胃内正常的微生物菌群破坏,导致消化功能紊乱。通常不可以给成年奶牛口服四环素类药物,特别是土霉素类药物。

2、奶牛前胃迟缓的中西医疗法

原发性前胃弛缓患牛的发病早期,给病牛禁食1~2天之后,再给其适量饲喂易消化,而且营养物质全面的干草,或者对患羊采取放牧,能够增强其消化能力。采取皮下注射的药物可以选用1~2mg的氨甲酰胆碱、10~20mg的新斯的明或30~50mg的毛果芸香碱。为避免奶牛虚脱和流产,不可以把以上药物给危急病例、心脏衰弱、妊娠母牛使用。

促进奶牛瘤胃内容物的运转和排除,可以采用防腐止酵药剂,1次内服稀盐酸15~30mL、酒精100mL,煤酚皂溶液10~20mL、常水500mL或者用鱼石脂15~20g、酒精50mL、常水1000mL,每天用1次药。奶牛患病初期适合1次内服硫酸钠,还可以1次内服硫酸镁300~500g、鱼石脂10~20g、温水600~1000mL,或液体石蜡1000mL,苦味酊20~30mL。

奶牛瘤胃内容物的pH值可以通过采用缓冲剂加以调节,将微生物群系的活性及其共生关系恢复,促进前胃的消化能力。如果奶牛瘤胃内容物的pH值降低的时候,可以一次内服氧化镁200~400g配成水乳剂,同时用碳酸氢钠50g。相反,如果瘤胃内pH值升高的时候,适合用稀醋酸20~400mL或者用适量的常醋内服,对于缓解前胃迟缓能够发挥较好的功效。有必要的时候,可以给奶牛经口灌服接种健康牛瘤胃液4~8L,可以非常有效的更新微生物群系,对于纤毛虫的存活率也具有明显的提升效果。

中兽医对于前胃迟缓的治疗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对于脾胃虚弱、水草迟细且消化不良的病牛,治疗的重点是健脾和胃、补中益气,比较适用的内服药剂是“四君子汤”加味:党参100g、白术75g、茯苓75g、炙甘草5g、陈皮40g、黄芪50g、当归50g、大枣200g水煎去渣,每天服用1剂,连续用2~3剂。

如果患牛长期虚弱,气血双亏,应遵循补中益气、养气益血的原则,根据具体病情选用“八珍散”加味内服:党参50g、白术50g、茯苓4g、甘草25g、当归50g、熟地50g、白芍40g、川芎40g、黄芪50g、升麻25g、山药50g、陈皮50g、干姜25g、大枣200g。水煎去渣,每天服用1剂,连续服用数剂。

临床生产中表现口色淡白、耳鼻俱冷、口流清涎、水泻的患牛,用药原则遵循温中散寒、补脾燥湿,适宜给病牛内服“厚朴温中汤”加味:厚朴50g、甘草25g、陈皮50g、茯苓50g、草豆蔻40g、广木香25g、干姜40g、桂心40g、苍术40g、当归50g、茴香50g、砂仁25g。水煎去渣,每天给1剂,可以连续服用数剂。除此之外,还可以开水冲服红糖250g、生姜200g(捣碎),对于和脾暖胃、温中散寒具有一定的功效。

作者简介:杨旭(1980-),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本科,兽医师,长期从事畜牧兽医相关工作。

杨旭,白彦维

奶牛胎衣不下的诊断及中西医防治


摘要:随着近些年市场对乳制品的需求增大,奶牛饲养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饲养者加入到奶牛的饲养行列中,因为饲养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同,所以奶牛场经常可见疾病的发生,尤其是产科疾病的发病率比较高,其中胎衣不下非常常见,对奶牛的不良影响很大,在平时的饲养过程中应该注意。现主要分析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介绍临床中的诊断方法,从而给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在实际的临床生产中,奶牛胎衣不下也通常称为胎衣停滞,主要是奶牛产后的一定时间段,胎衣滞留在子宫中不能够脱落。据统计,临床生产中奶牛产后胎衣脱落时间在10h内的能够超过95%,所以,超过10h胎衣仍旧没有排出的即可认为胎衣不下。发生胎衣不下的奶牛非常容易是继发子宫内膜炎,同时胎衣不下奶牛也会导致不孕症,对其繁殖力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患牛的产奶量降低,患病严重的乳房和全身都会发生严重的感染,进一步恶化会导致败血症,患病奶牛的体温升高、精神萎靡并且食欲降低,从而对产奶量造成影响,最后恶化可能会危及其生命。

1临床症状

胎盘全部停滞:全部胎膜都停滞于子宫内,仅见淡红色脐带露在阴门外面,患病初期的奶牛通常见不到全身的患病症状,而且食欲和饮欲均没有异常表现。

胎盘部分停滞:可见奶牛的阴门外有部分大小不一样的胎儿子叶,有部分胎儿的绒毛膜一直与母体子宫阜黏连在一起,妊娠奶牛通常可见弓腰努责表现。

2.诊断

全部胎衣不下:全部的胎衣都停留在子宫中,出现此种情况大多是因为子宫坠垂于腹腔或脐带断端过短。可见阴门外只有少量的胎膜悬垂,或者根本不见胎衣外露。给奶牛进行阴道检查,能够发现胎衣不下的情况。一般全部胎衣不下的患牛没有异常反应,偶有患牛表现举尾、弓腰、不安和轻微努责的症状。

部分胎衣不下:只见很少部分的胎盘发生黏连的情况,而大部分的胎衣会因为脱落而悬垂于阴门之外。如果脱出的胎衣在粪尿中浸渍会出现腐败的情况,炎热的天气此种情况表现更加突出。通常脱出的胎衣色呈熟肉样,散发剧烈的臭味。患病奶牛子宫颈开张,阴道内温度上升并且积有褐色、稀薄的腥腐臭分泌物。

通常胎衣不下:临床中最常见的胎衣不下不会对奶牛全身造成很大的影响,患病奶牛的食欲、精神、体温均不会表现出异常。少部分病牛会因为胎衣腐败、恶露潴留、细菌繁殖、毒素被吸收发生中毒,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降低,严重的患病奶牛通常可见食欲彻底废绝。

3治疗方法

日常的临床生产中,如果奶牛出现产后胎衣不下的情况,工作人员要掌握进行手术剥离的合适时间,手术后胎衣还是剥离不掉的患病奶牛,应该通过子宫送药加以治疗。

剥离法:将患病奶牛的尾系到颈部上,将其外阴部和露出的胎膜清洗洗净并且进行消毒处理,进行消毒之前,相关的工作人员在操作之前要戴上长臂手套,以方便采取剥离措施,并且能够起到防止感染的功能,采取5%~10%温盐水向子宫内灌入1000~1500mL。左手将露出的脐带握住,右手缓缓的伸入子宫内再用拇指及食指捏住胎儿胎盘边缘处,接着轻轻从母体胎盘上撕剥开,并且要逐渐的缓慢的进行剥离,剥离结束以后还要仔细对胎衣的完整性进行检查,然后再冲洗子宫,通常会采用高锰酸钾水溶液,子宫冲洗干净以后要继续用手对子宫进行推拉,促使随着奶牛努责而将冲洗子宫的水溶液排干净,同时向子宫内送注射用盐酸四环素3g,温10%氯化钠500mL,或者向子宫内送入洗必泰栓100~120mg,对于预防机体感染有效,还可以肌肉注射青霉素240万IU,链霉素3~5g,一般3次即可见到效果。

子宫送药法:剪掉露于阴道外的胎膜,进行消毒,采取盐酸四环素粉3g,温浓盐水500mL,用导管送入子宫内,隔2天进行1次给药,一般患牛在用药5~7天可见胎衣自行排出。或者静脉注射10%氯化钠500mL,也具有一定的疗效。给奶牛灌服羊水1000~2000mL,可以促进子宫的收缩功能,平时的饲养过程中要将分娩母牛的羊水收集起来,等到母牛将胎儿产出之后,让其饮用。

中药治疗:当归9g、白术6g、益母草9g、桃仁3g、红花6g、川芎3g、陈皮3g,共研细末,开水调后内服。当患病奶牛体温升高的时候,用抗生素进行注射治疗比较合适。

4预防

处于干奶期的奶牛,平时的临床生产中应该供给充足的优质干草,让其自饮或者进行青贮。营养条件比较差的奶牛应该将精料的供给量进行适当的增加,确保钙磷处于比较适中的比例。增加待产母牛的运动量,防止其体型过于肥胖。奶牛分娩应该尽量不在炎热的夏季和严寒的冬季进行。对于有缺钙症状的患病奶牛或者习惯性胎衣停滞的患病奶牛,生产前的1个月,可以每个星期注射25%葡萄糖500~1000mL,氯化钙25~30g。犊牛出生后最好要让母牛将其舔干净,均能促进子宫收缩,并且能够促使其胎衣尽快脱落。

奶牛腹泻的临床症状及中西医治疗方法


1、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

奶牛发生腹泻病通常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合理而引起。如没有及时添加饲料,饲料添加量过于随意,饲料不新鲜,饲料温度不合理,饲料中混杂有过多的灰尘或者泥土,没有及时补充充足的饮水,以及饲料品种突然更换等,都可能导致奶牛发生腹泻或者其他疾病。另外,如果奶牛牙齿情况较差,无法充分咀嚼质地过于坚硬的饲料,也能够引起其他一些肠胃疾病的发生,从而也能够发生腹泻。此外,在饲喂过程中,不仅要注意采取适宜的管理方式,还要注意保持牛舍环境卫生以及饲料卫生良好,如果卫生条件较差也可能引发一些其他疾病而发生腹泻。

在饲喂过程中,奶牛由于长时间饲喂同一种饲料,可能会造成机体无法摄取全面的营养,如缺乏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可能引发部分疾病而发生腹泻。同时,还有可能是因奶牛饮水温度不合理而引发腹泻,这主要是由于奶牛肠胃功能所具有的适应性相对较弱,如果略微忽视就非常可能引发腹泻,如在气候寒冷的冬季,给奶牛饮用大量温度过低的冰水就非常容易导致其发生腹泻。奶牛进行激烈运动后,尽管机体散发大量的水分,但如果突然饮用大量的水,也可能引起腹泻。

2、奶牛腹泻的临床症状

奶牛通常在分娩结束后就立即发生该病,或者在1~2d内发生该病,主要症状是出现腹泻、严重脱水以及酸中毒综合症候群,如果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爬卧现象,因此非常容易与具有类似症状的疾病相混淆,如生产瘫痪、急性肠炎或者急性瘤胃酸中毒等,必须进行鉴别。病牛表现出食欲不振,被毛粗乱,四肢乏力,排粪次数明显增加,且排出呈粥状或者稀薄如水样的粪便,还散发酸臭味,并会散落到地面各处,还有大量的粪便粘污尾部以及肛门周围。体温基本保持正常或者稍微降低,肌肉明显松弛无力,走动缓慢或者明显摇摆,难于从爬卧状站起,瘤胃蠕动音减弱或者完全消失,少数病牛的瘤胃还会出现轻微的臌气症状,并出现严重腹泻,频繁排稀粥状或者水样的黄绿褐色粪便,还有少量的气泡和黏液混杂在其中,且散发酸臭味,肠音明显增强,甚至在体外就能够听到流水样的肠音。尤其是补充饲喂精料后,会导致腹泻症状更加明显。

大部分病牛伴有轻度腹痛的现象,表现出烦躁不安,躬腰收腹,两后肢不停踏动。病牛往往由于产后无法饲喂充足的精料,加之大量产奶,导致体质严重消瘦,同时产奶量逐渐降低。病牛发生严重腹泻后,还会在排粪结束后会感觉从肛门进入空气。随着病程的发展,病牛眼窝下陷,颈静脉压降低,皮肤弹性变差,鼻镜、耳朵冰凉,心跳加速或者减弱,开始磨牙,可视黏膜发绀,肌肉颤抖,爬卧无法起立,最终由于严重脱水、急性心力衰竭和酸中毒而快速发生死亡。

3、奶牛腹泻的治疗方法

3.1中药治疗

取18g郁金、18g甘草、24g厚朴、18g赤芍、30g诃子、24g金银花、15g黄连、30g茯苓、15g罂粟、24g当归、30g泽泻、30g苍术、18g木香、24g神曲、18g青皮,以上药物全部研成细末,用开水冲调,待温度适宜后给病牛灌服,每天1剂,连续使用2~3d。其中诃子、罂粟的主要作用是涩肠止泻,厚朴、苍术的主要作用是健脾燥湿,郁金、青皮、木香的主要作用是行气解郁,赤芍、当归的主要作用是活血止痛,黄连、金银花的主要作用是清热燥湿,茯苓、泽泻主要是用于利水渗湿,甘草用于补气和中,神曲用于消食健胃。如果病牛排出血便,可在上方中添加15g血余炭、15g仙鹤草;如果体质虚弱,则要从方剂中取出金银花、黄连,然后在添加30g黄芪、30g党参。还可取30g甘草、60g黄连、60g神曲、30g藿香、60g厚朴、60g麦芽、60g乌梅、60g官桂、60g诃子、60g山楂、60g鸡内金、60g茯苓、60g干姜、120g党参、60g白术,全部研成粉末,分成3次投服,每天1次,连续使用3d。

3.2西药治疗

病牛静脉注射500mL添加有4g阿莫西林的10%葡萄糖,以及500mL添加有0.4g氧氟沙星的0.9%氯化钠溶液,每天1次,连续使用3d。也可分别静脉滴注1000mL0.9%的生理盐水,5mg地塞米松、10mL10%的安钠咖、20mL庆大霉素、1000mg维生素C,500mL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5%碳酸氢钠,每天1次,连续使用2~3d。

4、注意事项

精料喂量要适当减少。病牛由于机体消化吸收功能明显减弱,如果此时精饲料的饲喂量依旧过高,会导致消化道的负担明显加重,反而严重影响消化吸收的恢复。另外,饲喂过多的精饲料后,由于病牛无法对其进行充分消化,导致其形成食糜,很难被吸收,甚至可能变成毒物,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因此,病牛要先禁食1~2次,并对饲料进行检查,找出具体的致病因素,且在痊愈前只能够饲喂少量易于被消化吸收的饲草,如干草、鲜青草等,如果条件允许可饲喂少量的玉米粥。

作者简介:许英松(1990-),男,黑龙江肇东人,本科,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兽医诊疗方面工作。

许英松1,黄福庭2,徐睿2

(1.黑龙江省安达市草原监理站,黑龙江安达151400;2.黑龙江省安达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质检站,黑龙江安达151400)

羔羊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疗法和预防方法


1病因分析

母羊妊娠期饲养管理不当,饲喂单一饲料,特别是缺乏某些营养物质,如蛋向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导致机体代谢发生紊乱,使体内胎儿无法从母体获取足够的营养,从而导致后代羔羊体质虚弱、发育不良、抵抗力降低,进而容易发生该病。母羊分娩后如果缺乏营养,会导致母乳中含有较少的脂肪、蛋白质、溶菌素、维生素等,尤其是所含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导致新生羔羊无法获得足够的免疫球蛋白以及其他营养物质,非常容易发生该病。

羔羊饲养管理不当,舍内卫生条件较差,没有及时清除粪便,地面、饲养用具等没有定期进行彻底消毒,通风较差,圈舍过于阴暗潮湿或者闷热,羔羊饲养密度过大,过于拥挤等,都可引发该病。羔羊没有及时吮食足够的初乳,或者人工哺乳羔羊没有规律性喂奶,尤其是没有准确控制喂乳量、温度,没有合理进行补饲,也能够引起该病。另外,羔羊缺乏维生素A,导致黏膜上皮角化而引发生胃肠炎,从而出现下痢。通常3月龄以下的羔羊容易发生该病,特别是1~3周龄的羔羊。

2.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患病羔羊精神沉郁,低头耷耳,缩颈弓腰,双眼半闭,反应迟钝,吮乳量减少。随着病程的进行,病羊精神极度萎靡,口温降低,有清亮黏涎从口流出,耳鼻发凉,往往只能够卧地不起,头部向一侧弯曲,逐渐停止吮乳,目光呆滞,眼球下陷,反应迟钝。大部分患病羔羊在后期会排出呈糊状的乳白色或者淡黄色粪便,并散发臭味,且尾根部会粘附粪便,部分会排出水样稀便。病程一般持续1~5天左右。

3治疗措施

饥饿疗法:病羊要进行8~lOh禁乳,并将其转移到温暖、清洁的羊舍内,加强护理,从而使胃肠刺激和负担减轻。

酸奶疗法:为促使病羊胃肠内微生物菌群尽快恢复正常,可口服30~50mL酸奶,每天1次,连续使用3~5天。

口服补液盐法。如果病羊出现脱水症状,可根据机体体质和脱水程度使用适量的口服补液盐,通常体质较好且轻度脱水时适宜口服150~200mL,体质较差且中度脱水时适宜口服250~350mL,体质衰弱且严重脱水使适宜口服400~500mL。如果病羊能够白饮,则任其自由饮用;如果无法白饮,则使用胃管进行投服,每天2~3次,连续使用3~5天。

输液疗法:如果病羊出现严重脱水以及明显的酸中毒症状,要及时进行静脉补液,并进行解毒、强心。病羊可静脉注射300~500mL葡萄糖生理盐水,如果出现明显的酸中毒症状,则按每千克体重添加3~5mL5%碳酸氢钠液。如果病羊出现低血钾症状,如轻度瘫痪、反应淡漠、心音低沉、心律不齐、肠音减弱、腹胀或者麻痹等,再进行输液且其排尿后口服3~5mL10%氯化钾溶液。如果病羊心力衰弱,则要在输液中添加3mL10%樟脑磺酸钠,用于增强心脏机能。

抗生素药物治疗:为避免病羊肠道出现继发感染,抑制肠内发生腐败发酵,针对中毒性消化不良,可按每千克体重灌服以下任何一种药物,如50mg卡那霉素、25万IU新霉素、20万IU链霉素,或者灌服磺胺,注意首次用量为0.Sg,之后改为0.2g,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

中药治疗:取5g炙甘草、5g当归、3g干姜、Sg白术、3g枳壳、Sg陈皮、3g砂仁、Sg益智仁、5g党参、3g木香、3g肉蔻、3g厚朴、3g高良姜、3g炒向术、Sg桂心、5枚大枣,混合后加水煎煮,取药液待温度适宜后给病羊灌服,每天1剂,连续使用3剂。取15g炙甘草、30g焦山楂、24g青皮、30g鸡内金(炒焦)、24g枳壳、30g炒麦芽、24g陈皮、24g厚朴、60g炒神曲、24g苍术,全部研成粉末,添加开水冲调至糊状,待温度适宜后给病羊灌服,每次2g,每天3~4次。

4预防措施

加强妊娠母羊的饲养管理:满足母羊的营养需要,确保能够在饲料中获取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另外,尽可能改善草场的牧草的品质。尤其是母羊妊娠后期更要加强饲养,这是由于该阶段是胎儿吸收营养的重要时期,此时必须确保饲料中含有足够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从而确保胎儿能够健康成长。另外,饲养区要保持环境卫生良好,使其有一个干净饲养环境,还要定期对母羊的皮肤进行清洗,保持体表干净。此外,母羊还要适时进行户外运动,有利于母体健康,促进胎儿成长。

注意对羔羊的护理:羔羊出生后要及早吃到充足优良的乳汁,尤其是母乳。对于体质较弱的羔羊,也要确保其也吮食到足够的母乳。如果母乳品质较差或者缺乏母乳时,工作人员要适时进行补饲,并采取人工哺乳,保证定时定量,并控制乳汁温度适宜。由于羔羊还没有形成健全的免疫系统,必须严格控制其生长环境。羊舍要定时进行清扫,确保环境整洁和干燥,还要定期对饲养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

奶牛阴道脱出的病因 奶牛阴道脱出的症状与中西医防治方法


阴道壁的部分或全部脱出于阴门外称为阴道脱出,前者叫不完全脱出,后者称为完全脱出。本病多发于奶牛妊娠后期,以经产牛、老年牛、体弱牛发病较多。本病多发生于牛及羊妊娠中后期。发生于妊娠中期多为不完全脱出,发生于妊娠后期多为完全脱出。下面一起具体来了解一下:奶牛阴道脱出的病因奶牛阴道脱出的症状与中西医防治方法。

1、病因

阴道脱主要是由固定阴道的组织弛缓、腹内压增高及强度努责而引起的。孕畜老牛经产、饲料不足、矿物质缺乏、瘦弱及运动不足等,易使固定阴道的组织弛缓无力。孕牛长期卧于前高后低的畜床上,或胎儿过大、胎水过多、多胎妊娠等,使韧带持续伸张,也易发生。孕牛由于腹压持续增高,过度努责,压迫松软的阴道壁也可引起。或者患产前截瘫、严重骨软症的家畜,长期卧地不起,使腹压增高,压迫阴道壁,使之脱出于阴门之外。妊娠后期,胎盘产生较多的雌激素;产后患卵泡囊肿,也能产生大量的雌激素;水牛及犬发情期卵巢分泌雌激素过多;给牛使用雌激素时间过长或剂量过大等。

长期喂单一饲料,营养成分不全,加之缺乏适当运动,容易发生阴道脱出。特别是年老、体弱、膘情差的奶牛,妊娠后若饲养管理不良,骨盆腔内支持组织张力减退,更容易发生阴道脱出,甚至同时发生直肠脱出。当难产、不正确的助产以及胎衣不下时强力牵拉,常会导致本病的发生。

2、症状

阴道部分脱出。病初仅在病牛卧下时见有拳头大的粉红色瘤状物,夹在阴门之中,或露出阴门外,站立后,脱出部分可自行缩回。如病因未除,会经常脱出,而且脱出部分逐渐增大,以致患牛站起后,脱出部分经过较长时间才能缩回,黏膜红肿干燥。

阴道完全脱出多由阴道壁部分脱出发展而来。此时阴道壁全部翻转,脱出于阴门之外。脱出的阴道壁呈囊状、球形。牛的阴道完全脱出,如排球至篮球大,不能自行复位。若子宫颈也随之脱出,宫颈外口紧缩,有粘液塞,宫颈位于脱出阴道末端的凹陷内。严重病牛阴道下壁前端还可见到尿道外口,膀胱及胎儿的前置部分进入脱出的阴道壁囊内,有时膀胱经尿道外翻而脱出,呈苍白色球状,位于脱出的阴道壁下面。个别病例,可继发直肠脱出。

3、西医防治

阴道部分脱出。妊娠期的病牛,每10天注射1次缓释孕酮500mg,直到分娩前10天停药。

对于阴道完全脱出和不能复位的病牛,应尽早进行整复,并加以固定,防止再脱。病牛站立保定取前低后高姿势。当努责强烈妨碍整复,应进行1~2尾椎间隙轻度硬膜外腔麻醉。大动物注射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5~10mL,中等动物2~5mL,可由后海穴注射。局部清理对于脱出部分用防腐消毒液冲洗消毒,彻底清理沾污的粪土及坏死组织。若脱出的阴道黏膜水肿严重,用消过毒的针头穿刺,排出液体,再用5%明矾或硫酸镁溶液温敷10~20min,使脱出部分柔软、体积缩小,然后再涂敷一层抗生素软膏或消过毒的植物油,使其光滑。

整复。助手用消毒毛巾或纱布将脱出的阴道托起与阴门等高,术者趁患牛不努责时,用拳头将脱出的阴道从子宫颈开始向阴门内推送,待全部送入后,用手将阴道壁舒展,手臂在阴道内停留一定时间,当患牛不再努责时,将手臂缓慢抽出。然后向阴道内撒入抗生素或在阴门两旁注入抗生素,也可温敷阴门等,以抑制炎症,减轻努责。

整复后为防止阴道再次脱出,应进行固定。袋口缝合固定法:距阴门裂2.5cm处进针,与阴门裂平行,在距进针点3cm处出针,按同样距离和方法,围绕阴门缝合1周,将两线头束紧,打活结,松紧适中,以既不影响排尿,努责时阴道又不能脱出为度。轻度的阴道脱出,可在阴门两侧深部组织内及上壁各注射70%酒精10~20mL(大动物),刺激阴部周围组织,使其发炎肿胀,压迫阴门,有防止阴道再脱出的作用。

4、中兽医疗法

电针疗法是将两根长针距阴门裂2cm处分别水平刺入患牛的两侧阴唇内,进针10cm左右,勿将针刺入阴道内,然后接通电疗机,通电30min即可,必要时可进行第二次电疗。

中药用黄芪50g,党参30g,白术30g,柴胡30g,升麻20g,熟地30g,枳壳40g,陈皮20g,生姜20g,大枣20g,甘草20g,水煎2次,取汁1次灌服,每日1次,连服3d。

1、病因

雌激素量多,因为此病在分娩前后、发情期患卵巢囊肿时较多见。所以一般认为与雌激素有密切关系,由于这个时期雌激素不断分泌致使阴道和阴门周围的组织弛缓,从而发生阴道脱出。腹内压力过大,奶牛年老体弱,营养不良,便秘或腹泻,在妊娠期由于胎儿、腹压增大以及瘤胃胀气等均可引起此病。饲养管理不善,运动量小,饲料单一,饲喂发霉饲料,产生的毒素引起阴门肿胀,卵泡囊肿,导致阴道脱出。奶牛难产时,因助产不当,用力过度,致使产道受到拉扯,导致阴道脱出。

2、症状

阴道全部脱出于分娩前后,产前由于部分脱出的病因未解除,或阴道发炎,受到刺激,导致不断努责,可见一排球大的囊状物从阴门中突出,表面光滑,呈粉红色,病牛站立起来,脱出部分也不缩回。在脱出的末端可见到子宫颈外口,下壁的前端可见到尿道口,排尿不顺利。胎儿的前置部位可见入囊内,外面可能摸到胎儿部分。产后脱出常不是全部脱出,脱出的阴道壁比较厚。阴道脱如长时间不能缩回,黏膜发生淤血,变为紫红色,黏膜水肿。严重时,表面干裂,流出血水,表面被摩擦及粪便污染,常使阴道黏膜破裂、发炎、糜烂或坏死,可因全身感染甚至死亡。冬季则出现冻伤,在产前完全脱出时,因阴道和子宫颈受到刺激,可引起直肠脱,胎儿死亡及流产。病牛精神沉郁,脉搏快而弱,食欲减弱,常见瘤胃臌气。

3、预防

应加强奶牛日常的饲养管理,供应全价日粮,以满足奶牛营养需要,保证奶牛健康与强壮。适当控制妊娠后期精粗饲料喂量及喂量比例,每次不要喂过饱。提高兽医人员及接产人员的助产质量,尽量让奶牛自然分娩,减少与防止助产不当,过度用力引起的产道损伤。

经常检查饲料,严禁喂给发霉、变质饲料。对轻度阴道脱出,站立后能自行缩回的病牛,不必进行治疗,可把这类牛饲养在前低后高的牛床上,使后躯高于前躯8~10厘米,避免长时间卧地。保持牛床清洁、干燥,勤换垫草,每天增加运动与放牧时间,喂给易消化的饲料。

4、治疗

对阴道完全脱出和不能自行复位的部分脱出病例,要进行局部清理和整复固定。要将奶牛固定在特制的前低后高的牛床上进行整复,以利于整复脱出的阴道。

局部清理,脱出部分用生理盐水或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再用3%温明矾溶液清洗,使其收缩、变软,对于有损伤的部分应予缝合。水肿严重的奶牛可用热毛巾敷10~20分钟,使其体积变小。

整复,先由助手纱布将脱出的阴道托起至阴门部,术者用手掌趁患牛不怒责时往阴门内推送,待全部送入后,再用拳头将阴道顶回原位。这时手臂在阴道内停留一段时间,以免怒责阴道再次脱出。

固定用双内翻缝合固定法,在阴门裂的上1/3处一侧阴唇距阴门裂3厘米处进针,从距阴门裂0.5厘米处穿出,越过阴门在对侧据阴门裂0.5厘米处进针,从距阴门裂3厘米处穿出。然后在出针孔之下约2~3厘米处进针作相同的对称缝合,从对侧出针束紧线头打一活结,以便在临产时易于拆除。根据阴门裂的长度必要时再用上法缝合1~2道,但要注意留下阴门下角,便于排尿。另外,在阴门两侧露的缝线和越过阴门的缝线套上一段细胶管,防止强烈怒责时缝线勒伤组织。此外还有袋口缝合固定法、阴道侧壁缝合固定法等,无论哪种缝合法,缝线都应牢固,能承受很大的压力,同时均在母牛分娩前拆除。阴道脱出整复后,也可用绳将阴门压定器固定在阴门裂上。

术后护理。将病牛置于前低后高的牛床上进行饲养,为防止继续怒责,可适当给些镇静剂,局部涂布碘甘油或其他消毒防腐药。如果有全身症状,应连续注射三天抗生素,完全愈合后再拆线。灌服补中益气汤,处方为黄芪30克,白术30克,党参30克,升麻30克,陈皮25克,柴胡20克,当归20克,甘草15克。共为细末,整复后开水冲调,一次灌服,每天一剂,连用三天。

奶牛生产瘫痪的中西医冶疗方法


本病是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神经性疾病,故义称产后瘫痪或乳热症。主要特征是嚼;舌及肠道麻痹,四肢瘫痪,并丧失知觉。本病常见于5胎以上的高产牛。

1.临床症状本病的特征是体温下降,四做瘫痪,卧地不起,知觉丧失,伴有咽、舌及肠管麻痹。临床上以产后24小时发病的为最多,且病情发展快丽严重,不及时抢救常引起死亡。

1.1典型病例多发生在产后12~72小时。病初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排粪、排尿停止,继而精神沉郁,也有的病例一开始就出现精神高度沉郁。肌肉颤抖,站立不稳,口流清涎,头颈下垂,运步失调,皮温降低,耳、角、四肢下端稍凉。多数病牛于1~2小时内就伏卧而不能站立,发生头颈弯向胸壁的一侧,强行拉直,松手后又弯向原侧;有的也可能侧卧于地,四肢伸直,呈现抽搐现象。不久,病牛昏迷,意识和知觉丧失,体温下降到35℃~36℃或更低。

1.2非典型病例病势轻微,占全部病例的多数,体温正常或稍有下降,一般不低于37℃。病牛精神沉郁,但不昏睡,食欲不振或废绝,有时虽勉强站立,但四肢无力,步态不稳。病牛伏卧时,颈部呈现一种不自然的姿势,即所谓S状弯曲。

2.防治

2.1预防方法是产前饲喂低钙饲料,钙;磷比以1∶1~3为宜;增加阴离子物质饲喂量,产前21天,每头牛可补食50~100克的氯化铵和硫酸铵。

分娩前、6~10天,可肌内注射维生素D3,1万单位,每天1次,以降低发病率;静脉注射25%葡萄糖溶液或加%葡萄糖酸钙溶液500毫升,每天1次;连用2~3天。

2.2治疗

(1)西药疗法

①钙剂疗法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800~1000毫升,或5%氯化钙注射液600~1200毫升,可迅速提高血钙浓度,使患牛恢复正常。为了减轻对心脏的刺激,输液中可入15%苯甲,酸钠咖啡因注射液20毫升,注射时宜缓慢进行,并应随时监视,遇到异常心跳时可暂停注射。如病牛心脏功能衰弱时,宜改用小剂量多次静脉注射;同样有效40在临床上,有的病例在静脉注射钙剂后,病情好转,但不能起立,这可能伴有严重的低磷酸盐血症,宜静脉注射15%磷酸二氢钠溶液:200~300毫升,或3%次磷酸钙溶液1000毫升(用10%葡萄糖液配制),有较好的效果。磷酸二氢钠溶液酸度较高,pH值为3~4。田此,必须缓慢注射,控制在100毫升10分钟左右。上述用药方法,必要时可根据病情重复使用。个别病牛产后瘫痪与镁的缺乏有关,除静脉注射钙剂外,也可静脉注射25%硫酸镁溶液100~150毫升,必要时可再注射1次。25%硫酸镁也可与氯化钙、葡萄糖混合在一起静脉注射。

②乳房送风法;即乳房内打气;其目的是使乳房膨胀,内压增高,减少乳房内的血流量,此方法在发病早期使用效果较好,打气的数量;以乳房皮肤紧张,各乳区界限明显,即严鼓起为标准。

对瘫痪时间较长的病例,可用氢化可的松300~500毫克,10%葡萄糖溶液1000毫升,12.5%,维生素C50~100毫升,静脉注射,每天1次,因本病伴有喉麻痹,所以,在病的早期不宜灌服。

在治疗过程中,为了预防褥疮和自身体重压迫位于下面的后肢而引起的神经麻痹,应注意病牛的护理工作。牛床上多垫干草,每隔2~3小时翻动牛身1次。

(2)中药疗法当归散加减:当归、熟地各45克;白芍、川芎、补骨脂、续断、杜仲各30克,枳实、皮各20克,红花15克,水煎灌服。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可加白术、草豆蔻、砂羌活、防风、川芎、炒白芍;桂枝、独活、党参、白芷、钩藤、姜半夏、茯神、远志、菖蒲各30克,当归60克,细辛、15克,甘草20克,姜枣适量为引,水煎灌服。

3.类症鉴别

3.1母牛倒地不起综合征类似处是常发生于产后2~3天的高产牛,卧地不起,四肢瘫痪。不同是患牛精神很好而且机敏,体温正常或稍高,多数患牛频频试图站立,但其后肢不能完全伸直;故由此得名爬行母牛。严重病牛呈侧卧姿势称爬卧母牛。钙剂治疗无效,磷、镁、钾,症状有明显改善。

3.2酮病类似处是食欲减少,精神沉郁,步态不稳,后肢软瘫,不能立,卧地不起,有时头曲于颈侧(出现神经症状病牛),多发生手产后20天内。不同处是呼出气、尿、乳汁有酮味,用钙剂疗法收效甚微,注射葡萄糖有明显效果。

3.3母牛妊娠毒血症类似处是发生于产后的高产奶牛,食欲减退至废绝,卧地不起,产后瘫痪,有时头颈部肌肉震颤。不同处是多发生于干奶期母牛日粮不平衡、精料量比例过大;妊娠后期和产犊时过于肥胖的牛。体内酶体增多;有酮尿;乳房炎。部分病牛还可出现神经症状,如举头。最后昏迷,心动过速而死亡。病死率可达90%。

3.4产后败血症类似处是精神沉郁,卧地不起(产后败血症的重症病牛),反应迟钝。不同处是除急性病例迅速死亡外,亚急性型病初体温升高达40℃~41℃,呈稽留热。眼结膜充血,微带黄色。

奶牛产后瘫痪症的中西医综合治疗经验


产后瘫痪是产后母牛由于急性低血钙引起的瘫痪,多发于5~8岁的高产母牛。临床以瘫痪、迅速伴发昏迷、知觉障碍为特征。1发病原因怀孕的奶牛饲养管理不善,饲草饲料单一,营养不足,缺乏钙、磷及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或长期缺乏运动及光照造成畜体血钙量过低,营养不良、生化无源,久而久之,气血双亏,血循环滞缓,血不养筋而呈现肌酸肢麻,导致卧地不起而瘫痪。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奶牛产后瘫痪的预防奶牛产后瘫痪症的中西医综合治疗经验。

1、补充矿物质元素和葡萄糖

补充钙、磷、镁。奶牛产后瘫痪症多数人认为是缺乏钙质所致,所以常常是大量补钙,一味补钙,超常规量的几倍补钙,却效果甚微,甚至许多患牛无一点疗效,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是因为这种患牛大多不仅仅是缺钙所致,往往都是因为镁和磷也严重缺乏,导致血镁、血磷浓度降低,以及钙、镁、磷比例失调所致,所以,对于这种患牛应补充钙磷镁制剂,给患牛静脉注射钙磷镁注射液500~1000ml_,一般连续注射3日。根据临床人们使用钙的习惯,在此提出对瘫痪奶牛补充钙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是不要单纯用钙剂,应用钙磷镁复方制剂;其二是静脉注射速度不要过快,应严格控制速度,因为瘫痪病牛本身心脏功能负担较重,心率较快,静注钙剂速度过快会加快心率,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衰;其三是钙剂应加温注射,因为这种瘫痪病牛大都体温偏低,温注有利于钙剂药效的发挥,并有益于体温恢复。

补钾。奶牛瘫痪症往往与缺钾也有一家的关系,机体缺钾易导致四肢软弱无力,所以对患牛应及时补充钾剂,如静脉注射氯化钾注射液4~59,每日1次,连用3~4次,可加入以上用葡萄糖内缓慢静注,严禁快速注射。

补充葡萄糖。瘫痪患牛体能损耗大,能量不足,无肢无力,所以给患牛补充葡萄糖有益于体力恢复,方法是25%~50%葡萄糖注射液500-1500ml_,1次静脉注射,每日1~2次,连用数日.直至恢复。

2、注射维生素及其他药物

注射维生素C和维生素B1。维生素C可增强机体抵抗力,增加机体热能,促进新陈代谢;维生素B1,可加强糖的代谢,使机体能量加大,四肢有力,同时维生素B1可调节运动神痪,促进四肢支配神经的活性,在患牛静注的糖及钙剂中加入维生素C注射液o—109、维生素B注射液1~1.59。

注射维生素D2胶性钙注射液。维丁胶性钙注射液既可给患畜补充钙元素,又可促进钙的吸收代谢,故给患牛在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后肌肉或后海穴注射维生素D2胶性钙注射液20-25mL,每日1次,连用3次左右。

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给患牛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调节机体血糖、血钙、rfn压的作用,因瘫痪症患牛都存在血糖、血钙以及血压下降的现象,而地塞米松磷酸钠有升高血糖、血钙、血压的作用,所以,对患牛静脉或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20mg,每日1~2次。

注射硝酸士的宁。硝酸士的宁有兴奋神经,调节四肢运动神经,使四肢活动能力恢复,方法是给患病牛后海穴注射硝酸士的宁注射液10~15mL,每日2次。后海穴注射既可起到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又可通过针头及药物在穴位刺激,通过神经经络调节是使患牛后驱功能更快恢复正常。

3、灌服中药

奶牛产后瘫痪为气血亏损,中气不足,经脉阻塞,经络不活,中风搏疼所致,治疗以补益气血,通经活络,驱风止疼为治则,多年来笔者用加减补中益气散治疗。方用:黄芪409,党参309,白术309,甘草209,当归409,红花259,牡丹皮259,天麻209,牛膝259,杜仲309,独活209。水煎或研末1次灌服,每日1剂,连用3日。

4、护理

瘫痪病牛的护理对疗效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护理应做到:保温,该类患牛大多体温偏低,加上躺卧不动产热少,所以忠牛应注意保温,牛身上给披盖衣物,牛体下给铺垫饲草,并给饮温水;勤翻身,对患牛要勤翻身,否则长期一侧躺卧会影响下侧的血液流动及神经功能。

笔者及笔者同事用以上中西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奶牛产后瘫痪病例80多例,取得了90%以上的治患率,应该注意的是,治疗力争在患病后的24h以内用药,超过24h以后用药疗效欠佳。

5、病例介绍

奶牛产后瘫痪的预防与治疗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成年母牛于分娩前后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疾病,是奶牛常发病之一,一般见于5~8龄(3~7胎次)的高产奶牛,通常是在奶牛分娩前后72小时以内发病,奶产量越高,发病越多,发病率一般在5-8%,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呈散发。临床上,以血钙浓度下降、肌无力、瘫痪和昏迷为特征。

1、发病原因
低血钙是导致奶牛产后瘫痪的主要原因。日粮营养失衡,钙磷比例不当,在干奶期饲料中钙含量过多,磷含量不足或正常,血钙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分娩前后由于血钙突然下降,甲状旁腺活动处于“静止”状态,不能大量分泌并动员骨钙入血。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舍饲不运动等也是产后瘫痪发生的原因。

2、临床症状
产后奶牛出现四肢肌肉震颤,感觉过敏,不愿走动,摇头、磨牙或空嚼,体温正常或稍升高,后肢强拘,步态不稳、僵硬这是产后瘫痪的早期症状。这一时期治疗效果较好。当病牛卧地不起,头偏于一侧,颈部弯曲,鼻镜干燥,四肢末端皮肤冰凉,体温降低(36℃~38.5℃),轻度脱水,心率加快,心率多达80~100次/分钟。后期进入昏迷状态,食欲废绝,长时间卧地不起,体温下降。心音几乎听不到,心率可达120次/分钟。脉搏微弱,有的并发瘤胃臌气和褥疮。瘤胃蠕动减慢,常鼓气,粪便干硬,病牛时常呻吟。这一时期治疗难度较大,治疗时间长。
3、诊断
根据临床特有的症状,对钙剂治疗反应迅速且良好,以及血清钙的测定(8毫克/100毫升以下)即可确诊。同时还应检查肝、肾和心脏的功能,尤其应检查运动器官的损伤程度,看是否有神经麻痹、肌肉破裂、骨节脱位、肌腱断裂、骨折等,与产后毒血症、难产性瘫痪、卧倒不起综合征、外伤性瘫痪等区别开来。
4、治疗方法
发生本病后必须立即治疗,治疗越早越好,如治疗不及时则会导致局部肌肉缺血性坏死,使治疗更加困难,甚至可能死亡;若能及时治疗且方法得当,一般都可治愈。
4.1乳房送风疗法
乳房送风疗法是目前治疗奶牛产后瘫痪最有效和最简便的方法,即往乳房内打气,使乳房内压升高,流入乳房的血液减少,随血流进初乳而丧失的钙也减少,血钙水平得以提高,特别适用于对补糖、补钙疗法反应不佳或者复发的病例。具体方法是:先将患牛乳房内的乳汁挤尽,用75%的酒精棉球涂擦4个乳头,再将消毒过的乳导管涂上凡士林,插入乳头孔内,外接送风器,向乳房内慢慢打气,4个乳区之间互不相通,送风应逐个进行,至乳房皮肤紧张,乳腺基部边缘清楚并变厚,轻轻敲击呈鼓音为准。打满气后,用绷带条将4个乳头松紧适度地结扎起来,以防空气逸露,待奶牛起立后经过1小时,将绷带条解除,多数病例一次收效,如未见好转,经6小时~8小时后再重复1次。如果奶牛患有乳房炎,要禁止使用乳房送风疗法,防止炎症扩散。

4.2静脉大剂量注射钙剂
葡萄糖酸钙400~600毫升,10%葡萄糖溶液1000毫升,糖盐水500毫升,20%安钠咖10毫升,维生素c注射液30毫升,维生素B1注射液20毫升,静注钙剂速度应缓慢。多次使用钙剂效果仍不明显时,可用50%葡萄糖400毫升、磷酸二氢钠400毫升、硫酸镁100毫升静脉注射,输液时出现不安等异常反应时应停止补钙。硝酸士的宁注射液5毫升百会穴内注射,每天一次,连用两天。根据病情用药物调理胃肠功能,如果发生瘤胃臌气应穿刺放气,并灌服止酵剂。
4.3病牛的护理
患牛尽可能保持伏卧或坐位,每天至少要翻3-4次身,这样可防止肌肉缺血性坏死,减少并发症。保温牛体,要多铺垫草,防止病牛滑倒摔伤。加强母牛干乳期的饲养管理,控制精料的喂量,防止母牛过肥,增喂优质干草,增加青绿饲料。产前喂低钙日粮,但要保证日粮中钙100~125克/天,注意钙磷比例平衡,钙磷比1:1。在干乳期,特别是产前2周饲喂低钙日粮,以利激活甲状腺机能,促进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从而促进提高吸收钙和动用骨钙的能力,可以预防本病的发生。产犊期间可人工投服胶体钙,然后立即喂高钙日粮,钙占日粮干物质0.7%,钙磷比1.5:1或2:1。对妊娠后期乳牛加喂富含矿物质维生素饲料,产前5天肌注1000万单位维生素D3或口服200万单位维生素D2,可减少发病率。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干奶牛和泌乳牛分群饲养,增加怀孕牛的运动量,产前产后48小时密切注意观察母牛,一旦出现前驱症状立即治疗。分娩牛产后3天内不将初乳挤净,对预防本病有一定作用。
5、预防措施
干奶期特别是围产期是奶牛生产的重要环节,这一时期饲养管理的目标是促进奶牛体况改善,促进瘤胃微生物的生长适应高精料饲养模式向粗饲料饲养模式的转变,激发免疫系统,减少疾病发生。干奶牛特别是围产牛圈舍保持清洁、干燥,运动场宽敞平坦,奶牛每天能逍遥运动。尽可能减少各类应激因素的刺激。
干奶期奶牛对钙的需要量处于最低时期,胎儿发育、尿钙和粪钙的排泄总量一天是10~12克,此时血液中钙补充机制处于无活性状态。奶牛分娩后泌乳的启动则需要一套快速的钙内环境调节机制。奶牛分娩第一天日产5千克初乳需要23克钙,因此奶牛分娩后每天必须有30克或更多的钙进入钙贮,这就是说分娩第一天的奶牛都表现血钙降低现象。当肠道吸收钙和骨骼动员的钙总量少于奶牛钙损失总量,奶牛表现血钙降低,最终导致产后瘫痪的发生。因此“产前低钙,产后高钙,钙磷比1~1.5:1”的饲养模式可以激发奶牛产后迅速从日粮中吸收和动员骨骼中的钙维持血钙平衡,防止产后瘫痪的发生。对高产老龄和有产后瘫痪病史的奶牛在产前静脉注射补充钙、磷,对预防本病有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对高产老龄、有产后瘫痪病史、步态不稳的奶牛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500毫升、25%葡萄糖1000~1500毫升,10%葡萄糖酸钙1000毫升,5%磷酸二氢钠200~500毫升,一天一次,连用三天,效果较好。干奶期饲喂优质粗饲料,保证日粮粗蛋白12%~15%,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的饲料品种尽量保持一致,围产期前期逐渐增加精料的饲喂量,以适应即将到来的产奶高峰期高精料饲养模式。降低酮病、胎衣不下、真胃变位等疾病,预防产后瘫痪的发生。
奶牛助产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产道和神经,引起产后瘫痪。新产奶牛第一天挤初乳时对老龄、瘦弱和有产后瘫痪病史的奶牛只挤2~2.5千克,以后逐渐增加,到第7天左右正常挤奶。对健壮的奶牛第一次可以多挤,以免隐形乳房炎转变成临床性乳房炎。

奶牛流行热的发生与中西医防治措施


张君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兽药饲料监察所,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作者简介:张君(1985-),女,山东武城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兽药饲料监督、执法工作。

1流行特点

传染源: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奶牛。病牛流出的眼泪、唾液以及鼻液等都含有病毒,尤其是处于发热期能够在血液中检测出更多的病毒。该病毒具有较弱的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对热非常敏感,对酸碱、紫外线和脂溶剂也比较敏感,普通的消毒药物通常就能够将其杀灭。

传播途径:该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其中需要借助吸血昆虫作为传播媒介,这些昆虫通过在病牛和健康奶牛将相互叮咬而造成病毒传播;还能够通过呼吸道传播。

易感动物:该病主要是奶牛、水牛和黄牛容易发生,其中奶牛发病相对更加严重,尤其是妊娠后期的奶牛非常容易发生。在发病率与死亡率方面,奶牛要比水牛、黄牛高,青壮年奶牛要比老龄奶牛高,小于2岁时很少出现发病。

发病特点:该病通常在温度较高的季节容易发生,一般是夏季和秋初,尤其是在7~9月份是该病的高发期。如果天气潮湿闷热、昼夜温差较大或者雨水过多,更容易导致该病出现流行。该病流行初期只有少量的奶牛发病,但经过1星期左右就会快速扩散,在较短时间内就会导致大量奶牛发生感染。发病高峰期过后,只有个别出现发病,即呈散发性,当气候凉爽时逐渐停止流行。

2临床症状

支气管肺炎型:病牛体温明显升高,达到40~42℃,往往呈急性发病,停止采食,张口吐舌,呼吸困难,出现咳嗽、气喘,上下眼睑发生肿胀,眼结膜出现充血潮红,不停流出眼泪,非常畏光,有清鼻涕或者黏稠分泌物从鼻孑L流出,口腔流涎,口角黏附有泡沫,站立时往往伸直头颈。对病牛进行听诊,发现呼吸音粗砺,有湿性或者干性哕音,心跳每分钟能够超过100次。

运动高度障碍型:通常是妊娠超过6个月或者分娩后1个月以内的泌乳奶牛容易发生。病牛往往呆立不动,行走时步态僵硬,出现明显的跛行或者由于很难稳定站立而倒地不起,肌肉厚实部位变得僵硬,且体表温度不均,如同风湿症状,有时还会出现瘫痪症状。

胃肠炎型:病牛主要表现出腹痛,停止采食,发生便秘或者腹泻,排出的粪便中混杂有黏液或者血液,并且散发出明显的恶臭气味。

3治疗措施

西药治疗:病牛静脉注射2000~3000mL添加有1~2g四环素的5%~10%葡萄糖生理盐水,用于避免出现继发感染。同时,配合使用有效的解热镇痛药,如肌肉注射20~50mL复方氨基比林,或者按每千克体重使用0.ImL复方双氯芬酸钠,每天2次。

应用激素:病牛静脉注射50—lOOmg地塞米松,同时配合500~lOOOmL5%~10%葡萄糖、lOOOmL生理盐水;或者缓慢静脉注射由500~lOOOmL葡萄糖盐水和50~150mg氟美松组成的混合溶液,都具有良好的疗效。

中药治疗:发病初期可取甘草、知母各24g,防风、羌活、黄芩、荆芥、葛根、柴胡、秦苑各30g,以3根大葱作为药引,全部研成粉末后给病牛用水冲服。也可取60g白菊花,90g紫苏,60g板兰根,加水煎煮后给病牛服用。还可取60g大黄,柴胡、黄芩各35g,苍术、苦参各40g,全部研成细末后给病牛灌服。还可取摈榔、茯苓、车前子、生地、甘草各45g,黄芩、连翘、杜仲、牛膝、双花、巴戟各50g,全部研成细粉后用开水冲调,并添加200g蜂蜜作为药引,给病牛灌服1次。

重症病牛:如果病牛瘫痪,可静脉注射300~500mL10%葡萄糖酸钙,50~80mg地塞米松,100~300mL10%水杨酸钠。如果病程持续时间较长,可适当增加乌洛托品,然后进行静脉注射。

4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用于饲喂奶牛的各种草料必须提前进行检测,确保合格后用于饲喂。同时,要确保环境清洁卫生,保持栏舍整洁干净,定期对其进行清扫和严格消毒,还要确保圈舍通风良好,特别是该病容易发生的炎热夏季更要注意。另外,加强对牛场进行除蚊灭蝇措施,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防暑降温:首先是确保牛舍通风良好,同时还可搭建遮阳棚,禁止奶牛直接照射日光。奶牛饲料配方要适当调整,确保适口性良好,并可适当增加氯化钾和小苏打的用量,从而预防发生热应激。必须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适当增加饲喂青绿多汁饲料,确保奶牛营养需要得到满足,促使机体抗病能力增强。

免疫接种:如果奶牛出现自然发病并康复,且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对该病具有免疫力。对于没有出现发病的奶牛群,可适时接种牛流行热灭活疫苗,且第一次注射后经过3星期还要加强免疫1次,每次接种4mL,能够持续6个月具有免疫能力。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2811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小蜜蜂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