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河蟹池塘水浑问题,少走养殖弯路


近期,大部分池塘开始出现水浑现象,长期水浑易导致水草生长受限、容易上脏,草上易长青苔,处理不当引起水体缺氧、水质变差从而影响河蟹生长,因此水浑一直是困扰养殖户的一大难题。如何认识水浑问题,正确解决水浑难题而不影响河蟹生长?请从本文中寻找答案。
一、水浑原因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水浑呢?本人总结以下两种原因最为突出:
1、河蟹活动量大
为了种植水草,前期的河蟹一般都会暂养在环沟,这样易造成沟内密度过高,随着温度升高,河蟹大量活动就容易搅动底层物质引起水浑。对于平底塘而言,前期水位低(小于50cm)河蟹活动量大或遇到下大雨等恶劣天气,底泥和有机质被搅起来也会引起水浑。
2、水草净化能力弱
河蟹池塘一般是靠水草来净化水质,水草少或者长得慢导致水草净化能力弱引起水浑。近两年养殖户认可草多、草好的池塘早期容易水清从而引起前期蜕壳易死蟹的观念因此减少环沟中水草的种植面积,加上池塘老化、养殖密度增加导致沟中水草难生长,水草少水体净化能力就弱。另外水草减少,底部活动的河蟹没有足够的躲避空间容易受惊吓导致活动量加大,加重池塘水浑。平底塘种植伊乐藻,养殖户不愿意加深水位是担心水草长得快,高温期易上浮后烂草死亡,于是通常保持低水位限制水草生长,这样导致水草的净化能力减弱,底部有机物无法充分利用,造成底部缺氧后河蟹大量活动引起水浑。
环沟水浑
平底塘水浑
二、不当的处理措施
养殖户遇到水浑会积极主动的处理,常见方法:
1、杀浮游动物
4月份温度上升,池塘老化及使用水溶性差的肥料肥水都会导致浮游动物增多。当发生水浑时,养殖户误以为是浮游动物引起,就盲目杀虫。其实个体小的浮游动物很难把水搅浑的,另外养殖户认为浮游动物多了藻类繁殖不起来,水体净化能力弱从而引起水白,但是河蟹池塘是靠水草净化水质的。杀完虫后河蟹受到刺激,活力弱,水会变清了,等药效过了,河蟹恢复后水还是浑。另外条件适宜浮游动物还是会继续繁殖,因此建议不杀浮游动物,减少对河蟹的刺激。
2、盲目肥水
大量的使用水溶性差或以氮、磷为主的肥料来培养藻类的盲目肥水方式是解决不了高密度养殖模式下河蟹活动造成的水浑问题,河蟹池塘藻类难培养,因此正确的肥水应该从提高水草的净化能力和培菌的思路着手,否则会造成池塘缺氧,加重水脏、水浑引起河蟹发病。
3、大量下螺蛳
部分地区出现水浑后就通过投放大量的螺蛳解决,他们认为是河蟹摄食不足导致活动量大造成的水浑,摄食不足造成水浑一般表现为早晚浑中午清,通过增加投喂量能解决。投放螺蛳从净化底质的角度看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河蟹活动量大引起的水浑问题,如果投放过多,容易加重池塘底部耗氧,严重的直接导致螺蛳死亡,另外大量投放螺蛳也增加投入成本。
三、解决方案
处理水浑如何做到既有效果又不影响河蟹生长呢?综上所述,我认为关键做好以下两点:
1、加深水位
有环沟的池塘通过加深水位至坂田(滩面)水位达到80公分以上,让河蟹尽早上坂田,避免因沟中密度过高河蟹活动量大而发生水浑现象。养殖户若担心加深水位后河蟹活动影响坂田苦草(扁担草、水韭菜)和轮叶黑藻(节节草)生长的,可参照“如何选择水草,更有利于河蟹生长”一中中对水草介绍,消除担忧。平底塘加深水位至80公分以上,保证水草充分生长,达到净化水质的同时,也可为河蟹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减少水浑问题。另外可以通过割草、拉草等方式控制草多引起的缺氧腐烂问题。
坂田水位深
伊乐藻布局合理
2、补充营养,促进水草和菌的繁殖能力
当池塘水浑导致水草上脏,水质变差时,通过保障水草生长、培养菌类来分解水体有机质,提高水体净化能力。池塘通常不缺乏氮、磷等有机肥,特别是老化的池塘,因此选择水草和菌类生长所需的碳源,补充水体营养,保证水草活力,培养池塘有益菌类,增强水体净化能力,达到解决水浑、水脏的问题的同时预防水体缺氧,增强河蟹体质。

相关知识

正确认识猪腹泻病努力提高诊疗效果


一、对腹泻的概念不清

腹泻只是一个病理特征,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引起腹泻的原因极其复杂,包括营养性腹泻、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和寄生虫等。另外,养殖户对一些疾病的认识不够,往往望文生义,如流行性腹泻,它是一种病毒性腹泻,由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但有的养殖人员往往把传染性的腹泻归结为是流行性腹泻。

二、对混合感染的认识不够

对腹泻病的复杂多样认识不够,表现为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腹泻,都归结为一两种病原。很多时候,腹泻并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往往存在多种病原的混合感染,这就给腹泻的诊治带来误导,贻误了最佳诊治时间,同时对疫病的防治也不能够有的放矢。近年来,混合感染率逐年上升,因此,应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的防疫计划,才能收到良好的防制效果。

三、类症鉴别

猪腹泻在实际生产中比较多见,但不易区别,给临床治疗造成困难。引起腹泻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个。

1.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其病原体为冠状病毒科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临床特征为水样腹泻、呕吐、脱水,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该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补充体液、防止脱水和继发感染。常用安维糖静脉注射或补液盐内服,同时使用氯霉素或磺胺脒等抗生素对症治疗。

2.猪流行性腹泻。猪流行性腹泻临床上以排水样粪便、呕吐、脱水为特征,其病原是冠状病毒科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该病临床上不易与猪传染性胃肠炎区别,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一般治疗原则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相同。

3.猪轮状病毒病。猪轮状病毒病是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在寒冷季节多发,常与仔猪白痢混合感染,一般多发生于2月龄以内的仔猪,成年猪多为隐性传染。患病仔猪主要症状为厌食、呕吐、下痢,目前该病无特效药物,发病后应停止哺乳,立即内服葡萄糖盐水、复方葡萄糖溶液,并对症治疗。

4.仔猪黄痢。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初生仔猪急性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以排黄色稀粪为特征,多发于7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如果在猪群内发现该病,应全群进行预防性治疗。

5.仔猪白痢。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多发于10~30日龄的仔猪,呈地方性流行,发病季节不明显,病死率不高。该病一般疗效较好,治疗方法也较多。①抗生素及磺胺类疗法。常用药为磺胺脒、土霉素、多西环素、诺氟沙星等配合碱式硝酸铋、胃蛋白酶等。②呋喃类疗法。常用药为呋喃唑酮。③中药疗法。如仔猪白痢散、白龙散等。

6.仔猪红痢。仔猪红痢又称猪梭菌性肠炎,是由C型或A型魏氏梭菌引起的3日龄内以新生仔猪发病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一周以上的猪很少发病)。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卫生清洁,有条件的地方使用仔猪红痢菌苗免疫接种。另外,在仔猪出生3日内服青霉素或链霉素效果较好,预防量为每千克体重8万单位,治疗量为10万单位,每天2次。

7.仔猪副伤寒。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侵害2~4月龄猪。该病无明显季节性,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土霉素等治疗该病效果不佳,常用药物有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等。

8.猪痢疾。猪痢疾是由猪痢疾蜜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猪肠道传染病,常见于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架子猪(仔猪和成年猪发病少),发生季节不明显,传播缓慢,流行期长,可长期危害猪群。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初期体温略高,排出混有多量黏液及血液的粪便,常呈胶冻状。该病药物治疗效果良好,但停药后易复发,较难根治。防治该病的药物较多,常用的有痢菌净、黄连素、痢立清、泰乐菌素、呋喃唑酮、杆菌肽、林可霉素、喹乙醇、四环素类等。●

薛玉霞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新风种养协会131311

养殖户要正确认识懒蟹并且做好预防措施



许多塘口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就是部分河蟹栖居在远离水面的洞穴里,懒得出来活动觅食,且个体较小,体色较暗,这就是“懒蟹”。造成“懒蟹”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养殖水体溶氧太低
河蟹要求每升水中溶氧保持在5毫克以上。当每升水中溶氧低于3毫克时,河蟹会离开水体,上岸栖息。时间一长,它就在岸上洞穴里生活,不再下水觅食,且个体也很难长大。
二、是养殖水体变动频繁
养殖水位时高时低,有的河蟹在水位上升时打洞穴居,水位下降后来不及向下迁徙,长期居于洞中。
三、是水中缺少漂浮物
水中溶氧较低时,河蟹往往离开水体,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如果水中有漂浮物,河蟹就能爬上去,一段时间后河蟹又下水。如果水中无适量的漂浮物,河蟹只好往岸上爬,在岸上打洞穴居。
四、是饲料投喂不均匀
河蟹养殖过程中投喂饲料不均匀,部分河蟹觅不到饲料。久而久之,这部分河蟹就缩在洞里,不肯出来觅食。
为减少“懒蟹”的形成,养殖管理上建议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定期换水
每隔3~4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至少1/3以上,少量多次,尤其是高温季节,水质恶化严重,更要勤换水。
二、是控制水位
寒冬和盛夏适当提高水位,以保持水温相对稳定。早春和晚秋水位要略低,以提高水温。
三、是科学投饵
按照“四定”原则,定时、定量、定点、定质投喂。投喂点数量应根据池塘大小、河蟹数量合理确定,布点力求均匀。
四、是增加养殖水体漂浮物
面积较大的成蟹池,有条件的池塘中间可建蟹岛,坂田上可放一些砖瓦和少量枯木,保持水中水草存塘量,提供栖息觅食场所。
五、是适当控制放养密度
调节水质、底质,维持水中溶氧,加强日常巡塘,密切关注河蟹活动状况。

处理河蟹塘水浑的正确"姿势"



最近雨水天气比较多,气温变化也比较大,许多池塘早早开启了“浑水”模式!高淳这个地方是养大螃蟹出名的,在许多的养殖户的心中有一个标准:清水大闸蟹!为什么会有这个结论?这要从养蟹的历史说起,20xx间,养蟹行业已经在模式上经历了很大的改变,最主要的改变就是密度!尤其是最近几年,大闸蟹行业规模持续扩大,这势必是在产量上会有很大的需求。怎么提高产量?多数塘口会采用增加密度的方法。但是密度增加,我们相应的管理手段、水草栽种等没有明显的调整,再加上水源环境变差、塘口老化等原因,又导致了螃蟹的规格在下降!
以前我们密度低(500以内),水源环境又好(水清),所以规格还不错!而现在呢,这种“思维”就不能套用了,虽然现在追求规格也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搞明白“水清”背后的水质内涵,那么一味地追求“水清”,恐怕会把我们带入调水的死胡同!
池塘生态简图
先来看一下上面的这张图,圈里面的东西就好比我们的河蟹池塘,里面有好的东西:鱼虾蟹、螺蛳、水草、有益藻类等,也有我们不需要的东西比如青苔、虫子、有害藻类、还有底泥。我们每天都会往池塘里面投喂饲料(鱼、颗粒饲料等),但是我们都知道,假设投入1000斤饲料,不可能全部被吸收利用,转化成1000斤鱼虾蟹。在前几天的“利洋河蟹课堂”中,参与互动的养殖户都表示,河蟹池塘多数投喂在600~800斤饲料,产量大概在300斤左右(包含了鱼、虾、蟹等)。那么剩余的饲料变成了什么呢?答案就是:底泥!底泥是由哪些东西组成的?残饵、粪便、腐败的动植物、泥土颗粒等,这些就是我们俗称的“池塘垃圾”!
池塘底层的有机质,经过微生物的分解,转化为营养元素(肥料),长出来水草、藻类、青苔、螺蛳等,温度适宜的时候还会长一些虫子,这样我们池塘里整个生态系统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当然有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水草腐败、青苔爆发、有害藻类过多等,我们以后再分析。
今天我们先来说说“水浑”浑水,到底里面有哪些东西?通过显微镜检查水样,我们发现水浑多数是由一些死亡的藻类、泥土颗粒、不规则的有机碎屑组成,其实就是“脏气”!
那么脏气哪里来的?答案就是我们上图中的“底泥”。浑水里面的“脏气”不是凭空变出来的,全部都是底层泛上来。为什么下了雨就水浑?为什么温差大就水浑?为什么早上浑得厉害?多数都是“水体对流”导致的塘底脏气上浮到水体当中导致!
对啊!就是底下的脏东西上来的过程,很简单明了的道理!我们口头经常挂着“改底、改底”改底就是最重要的处理水浑的方法,看似普普通通,实则最有效果!分解型的改底产品,能够分解底层的有机质,好比打扫卫生,勤快的人家里干干净净,偷懒几天就会布满灰尘!那么,现在多久打扫一次卫生呢?这个频率每个塘口都不一样,一般都是7天改一次底,投喂多、密度大间隔时间还可以缩短至5天。频率其实不算高,只是我们过多的关注了水质的调节,往往忽视了最应该打扫的底层环境。螃蟹和鱼、虾不同,它生活在池塘的底层,所以底下环境的好坏尤为重要!
“改底”--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水浑,下螺蛳行不行?
有的师傅说了,你刚才不是说了螺蛳也是好东西,我多放点螺蛳行不行?可以是可以!
“只是.................贵啊!一车螺蛳恐怕要8000块了吧!”
而且,投放螺蛳也不是我们想象当中的那么简单。我们高淳一般塘口投放多少螺蛳?大多数在1000斤/亩,但是螃蟹产量呢?200斤/亩不到!试问一下,您是养螺蛳还是养螃蟹?有的人说了:“你瞎讲!人家赚钱的池塘,螃蟹规格大,都放不少螺蛳!”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个顺序:螃蟹规格大,证明水环境好!正是因为水环境好,所以才能“养得活”这么多的螺蛳。如果我们的塘口水环境差,没有水草、缺氧、蓝藻爆发,放了也是白放!想要螺蛳帮您清水,请先把它养活!不是简简单单的投放进去就完事儿了,螺蛳也是有成活率的。活的螺蛳是好东西,滤食底层的垃圾,改善底层环境,还能给螃蟹当做饵料补充!干净清爽的草面上爬着几粒可爱的螺蛳,想想都很美对不对?不过,现实恐怕很残酷,一旦水质不好,死掉的螺蛳立即腐败耗氧,底臭、指标升高,吃料差等等问题都来了!所以,投放螺蛳,一定要克制,建议大家可以适当投放一些螺蛳在坂田上即可!
其实,水浑也是有好处的!我们刚才说了,构成水浑的脏气都是底层返底上来的!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底层有机质在分解、消耗的过程,这个过程当中大量的垃圾涌到了中上层水体,而中上层的溶氧、透明度都较好,有机质被彻底分解,转变成了营养盐,反而利于水草营养吸收和生长!另外一个方面,在水温不算特别高的5、6月份,通过水浑的过程减少了底层“垃圾”的积累,也能减缓后期坏底、烂根、缺氧的情况。
那么,水浑怎么办?怎么处理?
保草是关键!
我们刚才也说了,水浑多数情况下对鱼虾蟹本身没有多大的影响,反而还有一定的好处,更别考虑对规格的影响了!但是水浑草会脏,水草坏了,我们后期也很难管理下去,这就是水浑的唯一坏处—草脏!水体当中的脏东西多了,粘附在水草上面,影响了水草的活力,久而久之,水草萎缩,腐烂!这个时候怎么办?提高净水能力,泼菌!适当的补充一些微生物“菌制剂”,微生物的作用就是分解有机质的。水体脏,短期内净化不过来,这个时候我们就人为的加点菌进去,帮助它净化水质!泼菌的时候加一些“碳源”(活力碳),帮助水草生长,恢复活力和净化能力!这样子,通过正确的处理,待到天气稳定(6月左右),水自然就清爽下来!
但是,许多师傅忍受不了水浑带来的不安感,往往会试图通过大量肥水、大量下螺蛳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大多数情况却事与愿违,费时、费钱、费精力,肥水重了水浓、草更脏!螺蛳多了耗氧大,加重缺氧和坏底,最后事倍功半。
处理水浑,坚定一个目标——保草!目标太多,顾虑太多,往往达不到你想要的结果.....

河蟹池塘水浑危害大,方法对路好处理



目前河蟹的养殖大多以种草养蟹为主,水草在河蟹养殖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产氧、稳水、提供饵料和躲避的空间等。每年天气多变的5、6月份很多河蟹池塘会发生水浑现象,有泥浑、白浑、水红、水浓等情况,但不管那种水浑都会对水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旦处理不当,会导致水草挂脏、甚至萎缩、死亡,造成高温期无草的情况。
伊乐藻严重挂脏
一、造成水浑的原因
1、藻类过多,透明度下降
一般是肥水过度或杀虫后出现,种草养蟹的池塘适当的藻类是有益的,但过多的藻类会降低水体的透明度影响水草的生长,田面上的去年的烂草、烂青苔或者新塘的稻草、麦秆等含纤维素较多的植物会浸泡出的特有红水也会降低透明度。
杀虫后藻类过多引起的水浓绿
2、泥浑
一般是蟹塘生物量多、活动量大引起的,蜕壳后吃料增加或者野杂鱼多造成的缺料、缺氧、空间不足。缺料:河蟹每次蜕壳之后摄食量增加,有部分蟹塘加料较慢导致;有些蟹塘清塘不彻底或者打水打上来鱼卵导致野杂鱼虾多,特别是龙虾、鲫鱼、泥鳅、鲤鱼等繁殖力强的野杂,会在5、6月份大量繁殖,导致吃食量猛增。缺氧:会导致河蟹活动量大,河蟹会爬草头、上水边等溶氧充足的地方。空间不足:很多蟹塘为了避免河蟹上田面爬掉田面上的水韭菜,用围网把河蟹暂养在沟中,随着河蟹蜕壳、生长,河蟹活动量越来越大,导致活动空间严重不足。
围网没有撤掉造成的泥浑
3、白浑
水草过多,特别是晴天水草光合作用较强,过多的水草会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造成池塘水体中碳酸根、碳酸氢根、二氧化碳平衡打破,积累过多的碳酸根与钙离子生成胶体性状的白色碳酸钙沉淀,让水看起来发白。枝角类等虫子过多会增加蟹塘耗氧、摄食藻类、影响水草净化能力,造成水体溶氧不足,造成“虫子”独特的白浑。
水草过多的白浑水
二、处理方法
1、肥水要适当、不要盲目肥水,理解肥水的真正意义,使用全溶有机肥“肥水肽‖”、含碳量高的“活力碳”少量多次肥水,不用含大量化肥、农家肥等高氮高磷低碳易肥水过浓且不稳定的肥水产品,尽量少杀虫避免藻类大量繁殖。单纯的高纤维素植物腐烂的红水影响不大。
2、定期查料,发现泥浑,特别是有水草上浮等明显缺料现象时,及时加料,如果野杂多可以用笼捕或者药除。适当加深水位提升总体溶氧量,增加环沟里“底居安”、“底加氧”改底增氧,减少底层耗氧。及时撤掉围网,保证河蟹充足的活动空间。
3、水草过多引起的白浑一般水草干净、不挂脏,可以适当拉掉部分水草、割草头,让水体通风能流动起来,多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配合“活力碳”补充碳源。虫子过多,可适当抽滤部分虫子,“底居安”改底减少耗氧,严重的可配合“底加氧”增氧,7-10天定期“利菌多‖+活力碳”养草、防草脏。
同一蟹塘同一位置同一时间底层溶氧
同一蟹塘同一位置同一时间表层溶氧
种草养蟹的池塘产氧、净水主要是靠水草来完成的。部分养殖户使用吸附剂、絮凝剂等产品迅速清水只治标不治本,吸附剂、絮凝剂等产品能把水中的有机碎屑等杂质快速沉降到塘底,水会很快变清,但底层环境变差、底层缺氧严重,对生活在池塘底部的河蟹影响很大,造成河蟹严重缺氧,河蟹活动量因缺氧而增加,还会导致反复性水浑。还有部分养殖户水浑后会选择杀枝角类等虫子,杀虫后池塘溶氧会短时间提高,河蟹活动量也会减少,但杀虫剂本身对河蟹影响较大,死亡的虫子也会腐烂、分解导致底层环境进一步恶化,会降低河蟹吃食量,严重的会导致河蟹直接中毒死亡,特别是对软壳河蟹影响大。针对水浑,保草、防草脏来提高水草的净化能力是处理水浑的根本。天气多变、易水浑的5、6月份定期7-10天使用“利菌多‖+活力碳”,水草较多的池塘适当拉草、割草头让水体通风、保证水体流动性,把高溶氧、低二氧化碳的表层水和高二氧化碳、低溶氧的底层水交换,减少底层氧债,保证充足的溶氧,给水草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空间、溶氧。只有水草干净、持续生长才能提升水体的净化能力,最终水浑自然就解决了。水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为了处理水浑而忽视了河蟹本身。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6827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