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感染大肠杆菌的病症特点及防控措施

奶牛大肠杆菌致病菌源为大肠杆菌,侵染群集中在7~10日龄的犊牛,10日龄以上发病的可能性要低些。大肠杆菌侵染奶牛问题是比较常见的,这种侵染问题主要表现为急性并且具有传染性等症状,当奶牛被大肠杆菌侵染以后,它们排出的粪便就会呈现灰白色,全身虚脱并且伴随着全身严重缺水现象。如果说这些小奶牛不被管理的话,它们被大肠杆菌侵染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进一步来说,如果诊治不及时的话,也会严重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和利益。奶牛感染大肠杆菌的病症特点及防控措施。

1、易感对象及病症分析

奶牛的大肠杆菌就是奶牛身体里的致病菌源,从感染对象来看,大肠杆菌主要侵染的对象不是成熟的奶牛,而是主要侵染刚出生7~10天的小牛犊,因此,出生10天以上的小牛犊被大肠杆菌侵染的可能性就比较低了。被大肠杆菌侵染的时间长短有所不同,根据侵染周期的长短为依据可以将其划分为多种类型,目前主要为肠型、败血型、肠毒血型三大类型。

导致奶牛被大肠杆菌侵染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奶牛管理工作较为疏忽,管理工作不符合规范,在一定程度增加了大肠杆菌病暴发的几率。加之大肠杆菌疫病主要集中于小奶牛,如果一旦暴发,会造成大批小奶牛感染,这样最终将会造成更严重的损失。如果不采取措施,它们被大肠杆菌侵染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如果诊治不及时,也会严重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和利益。

2、特点分析

在奶牛养殖的过程中,大肠杆菌侵染奶牛问题是比较常见的,这种侵染问题主要表现为急性并且具有传染性等症状,当奶牛被大肠杆菌侵染以后,它们排出的粪便就会呈现灰白色,全身虚脱并且伴随着全身严重缺水现象。针对于奶牛大肠杆菌病的特点以及易感对象,在实际诊断与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奶牛养殖者对奶牛被大肠杆菌侵染问题进行初期诊断和讨论。由于被大肠杆菌侵染的奶牛所出现的问题比较明显,因此可以根据这种病症的显著特点,对可疑的奶牛进行检测,从而及时做到隔离治疗。

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处处可见,是非常广泛的生物。因此,大肠杆菌就可以对多种动物进行侵袭活动。母牛以及小奶牛的管理如果不到位,就会被大肠杆菌侵染,进一步诱发肠胃病,最终会感染上大肠杆菌病。这种大肠杆菌感染的病症在外界存活的能力不强,传染方式上也是靠患病的母牛通过母乳传播给小奶牛。有资料数据表明,大肠杆菌进行传播的路径主要集中在消化道系统,也可以通过子宫、脐带进行传播。一年四季无论何时都可以被感染,发生感染的高峰期在春季,这个季节空气流通不算太快,因此就会导致大肠杆菌快速滋生,最终侵染年幼的小奶牛。

据试验调查发现,小奶牛在被大肠杆菌侵染后,几个小时之后就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小奶牛被大肠杆菌侵染后会生病,按照生病时间的长短,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肠型、败血型以及肠毒血型。肠型的奶牛:首先,在染病初期,小奶牛的体温会升高达40℃左右,几个小时后就会下痢,之后恢复正常。粪便会呈现灰白色,闻起来有那种酸酸的味道,生病末期,就会大小便失禁,更有甚者就会出现关节炎的症状。败血型的奶牛: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身体会发热,精神沉郁,同时还伴有腹泻的症状,出现这种状况的小奶牛在数小时之后就会发生急性死亡。肠毒血型的奶牛:出现突发性死亡,情绪先是不安焦躁,之后变得兴奋,然后变得低沉失落,进而昏迷,最后将会导致死亡。

3、防控措施

要加强对小奶牛的管理,要保证奶牛正常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增强其自身的抵抗力。营养物质要满足科学的分配比例,提供奶牛所需的营养物质。要在喂食过程中保证固有的模式,不要突然改变喂食模式,以免对奶牛的胃部造成强烈的刺激。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对奶牛生存环境的卫生保持,只有良好的卫生环境,才能减少病菌的滋生,保证奶牛的正常生长。小牛犊出生以后,要保证其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及时进行哺乳工作,避免出现过饱或者过饥现象。

残留的粪便要进行无公害处理。此外还要尽可能的保证母乳的高抗体水平,这样小奶牛喝了之后就会获得高水平的抗体,从而提升小奶牛自身的抵抗力。

若小奶牛已经被大肠杆菌侵染后,治疗是比较困难的,并且康复的过程也是非常缓慢的。要及时的进行隔离,进而减少对其他奶牛的影响。养殖户要做好对奶牛的预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奶牛健康的成长。

4、结语

大肠杆菌作为侵染奶牛常见的病原体,要积极进行预防,保证小奶牛能够健康的成长。如果说平常不注意饲养管理,将会导致牛群感染,这样最终将会造成更大程度上的损失。因此我们要更加注重已经患病的小奶牛,要对其进行充分的隔离治疗,以确保奶牛产业的持续性发展。

一、奶牛大肠杆菌疫病分析
奶牛的大肠杆菌就是奶牛身体里的致病菌源,大肠杆菌主要侵染的对象不是成熟的奶牛,而是主要侵染对象为刚出生一周到十天的小牛犊,因此,出生十天以上的小牛犊被大肠杆菌侵染的可能性就比较低了。被大肠杆菌侵染的时间长短有所不同,根据侵染周期的長短为依据可以将其划分为多种类型,目前主要为肠型、败血型、肠毒血型三大类型。导致奶牛被大肠杆菌侵染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奶牛管理工作较为疏忽,管理工作不符合规范,在一定程度增加了大肠杆菌爆发的机率。加之大肠杆菌疫病主要集中于小奶牛,如果一旦爆发,将会造成由几头小奶牛感染为一大群小奶牛,这样最终将会造成更大程度上的损失。本文就从奶牛大肠杆菌诊断的要点进行着手出发,进一步针对奶牛被大肠杆菌侵染问题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最后对奶牛被侵染问题进行汇总阐述,为今后科学诊治奶牛大肠杆菌问题提供了基础。
二、大肠杆菌在奶牛的诊断方式
1.对奶牛被大肠杆菌侵染问题进行初期诊断的讨论。
因为被大肠杆菌侵染的奶牛所出现的问题比较明显,因此可以根据这种病症的显著特点,对可疑的奶牛被大肠杆菌侵染进行检测,从而及时做到隔离治疗。大肠杆菌是会导致奶牛感染的生物,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处处可见,是非常广泛的生物。因此,大肠杆菌就可以对多种动物进行侵袭活动,当然人也不能例外,有的人也会被大肠杆菌侵染。相对于奶牛而言,刚出生不久的小牛犊是比较容易被感染的,尤其是在小奶牛出生一周到十天的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期间,他们是很容易被大肠杆菌侵染的。母牛以及小奶牛的管理如果不到位的话,他们就会被大肠杆菌侵染,进一步诱发肠胃病,最终会感染上大肠杆菌。这种大肠杆菌感染的病症在外界存活的能力不强,传染方式上也是靠患病的母牛通过母乳传播给小奶牛。有资料数据表明,大肠杆菌进行传播的路径主要集中在消化道系统,也可以通过子宫、脐带进行传播。一年四季无论何时都可以被感染,发生感染的高峰期也主要是在春季这个季节,这个季节空气流通不算太快,因此就会导致大肠杆菌快速滋生,最终侵染年幼的小奶牛。据试验调查发现,小奶牛在被大肠杆菌侵染后,几个小时之后就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它不像艾滋病,往往会潜伏在人体几年后才会发作,因此相对来说,大肠杆菌侵染的小奶牛后的潜伏期是比较短的。
2.小牛大肠杆菌的类型
小奶牛被大肠杆菌侵染后会生病,按照生病时间的长短,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肠型、败血型以及肠毒血型。出现肠型的奶牛有如下特点:首先,在染病初期,小奶牛的体温就会变得非常高,大约在四十摄氏度左右,过上几个小时候就会下痢,之后就会变得正常起来。粪便会呈现灰白色,闻起来有那种酸酸的味道,生病末期,就会大小便失禁,更有甚者就会出现关节炎的症状。出现败血型的奶牛有如下特点: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身体会发热,精神状况也不怎么好,比较消沉,同时还伴有腹泻的症状,出现这种状况的小奶牛在数小时之后就会发生急性死亡。出现肠毒血型的奶牛有如下特点:出现突发性死亡,情绪先是不安焦躁、之后就会变得兴奋,后来就会变得低沉失落,进而昏迷,最后将会导致死亡。
三、奶牛大肠杆菌疫病防控措施
1.奶牛在被大肠杆菌侵染前的预防措施
要加强对小奶牛的管理,要保证奶牛正常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增强其自身的抵抗力。营养物质要满足科学的分配比例,以使提供给奶牛所需的营养物质。要在长阶段喂食过程中保证固有的模式,不要突然改变喂食模式,以免对奶牛的胃部造成强烈的刺激。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对奶牛生存环境的卫生保持,只有良好的卫生环境,才能减少那些病菌的滋生,保证奶牛的正常生长。小牛犊出生以后,要保证他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及时进行哺乳喂食工作,避免出现过饱或者过饥现象。
2.奶牛栖息的舍内要保证正常的生存环境
比如说残留的粪便如果过多就是不好的,要把那些粪便进行无公害处理。此外还要尽可能的保证母乳的高抗体水平,这样小奶牛喝了之后就会有更高水平的抗体,从而提升小奶牛自身的抵抗力。
3.对奶牛被大肠杆菌侵染之后进行的防治措施
小奶牛已经被大肠杆菌侵染后,这样的治疗是比较困难的,并且康复的过程也是非常缓慢的。要及时的进行隔离,进而减少对其他奶牛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做好对奶牛的预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奶牛健康的成长。
四、结语
大肠杆菌作为侵染奶牛常见的病原体,当然要好好对它进行预防,以保证小奶牛能够健康的成长。如果说平常的时候不经常管理这些小奶牛,将会造成由几头小奶牛感染为一大群小奶牛,这样最终将会造成更大程度上的损失。因此我们要更加注重这些已经生病的小奶牛,要对他们进行充分的隔离治疗,以确保奶牛产业的持续性发展。

相关推荐

羔羊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 羔羊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措施


羔羊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是几日龄到六周龄内的羔羊容易发生,病羊临床上通常会发生腹泻和败血症,呈散发或者地方性流行。羔羊大肠杆菌病是由于感染某些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而导致的一种急性疾病,往往是羔羊产出1~8天内容易发生,尤其是产出1~4天更容易发生。该病的主要症状是败血症以及肠炎,具有很高的死亡率。破坏羔羊正常生理机能,减弱抵抗力的任何因素,都能够引起该病,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羔羊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羔羊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措施。

1、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羊精神沉郁,体温稍有升高,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废绝,呆立,低头弓背,少数喜欢舔食碱土。随着症状的加重,体温明显升高,能够超过41℃,结膜潮红,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腹痛不安,频繁起卧,发出呻吟、哀叫,磨牙,口吐白沫,排出黑色的黏稠状稀粪,其中混杂血液、黏膜以及少量气泡,排粪时呈现里急后重,且会黏附在尾部及后肢,大小肠音增强,少数还会出现神经症状。发病后期,病羊只能够卧地不起,陷入昏迷状态,4-12h之后会发生死亡。

2、实验室检查

涂片检查。取自然死亡患病羔羊的心血、肝脏、肾脏、肺脏分别制成涂片或者触片,经过革兰氏染色后进行镜检,都能够看到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两端钝圆,往往单个存在或者成对排列。

病原分离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取自然死亡患病羔羊的心血、肝脏、肾脏等,分别在普通肉汤、普通琼脂平板以及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接种,放在37℃条件下进行24h培养,结果普通肉汤会发生均匀混浊变化;普通琼脂平板上会长出直径为2-3mm的灰白色圆形菌落,边缘整齐,表面湿润、光滑,隆起;麦康凯平板上会生长红色菌落。取肉汤培养物及单个菌落制成涂片,经过革兰氏染色进行镜检,都能够看到见革兰氏阴性的杆菌,菌体两端钝圆。另外,还要挑取菌落进行纯培养。

运动性检查。要求无菌条件下操作,在提前制备好的普通琼脂平板的中心挖去一条宽度为1cm的琼脂条,使中心形成一条小沟。将分离菌株的纯培养物在接种该小沟的一端,接着在小沟上放置灭菌滤纸,在37℃恒温条件下进行72h培养,发现没有接种菌株的另一端也生长出相同的菌落。挑取两边的菌落分别制成涂片后进行染色镜检,发现是同一种细菌,说明菌体具有运动性。

致病性试验。取纯化培养的细菌在营养肉汤中接种,在37℃条件下进行24h培养,测定其浓度。取2只健康无病的小白鼠,每只都腹腔注射1mL菌液,经过2h小白鼠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经过8h都发生死亡。剖检死亡的小白鼠,发现肝脏、心脏、脾脏、肺脏都存在出血点。取肺脏组织进行触片,并进行染色镜检,都能够看到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将肺组织在麦康凯平板上接种,放在37℃条件下进行24h的有氧培养,能够长出红色菌落。从而说明分离得到的细菌的致病性较强。

肠毒素试验。取5mL病死羔羊的回肠内容物,添加10mL生理盐水混合均匀,以3000r/min的转速进行20min离心,经由过滤除去细菌。取4只健康无病的小白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2只,一组为对照组,每只静脉注射3mL无菌生理盐水;另一组为试验组,每只静脉注射3mL滤液。经过12h,两组小鼠都健康,说明肠内容物中不存在致死性物质,即羔羊不是由肠毒素造成死亡。

3、防控措施

免疫接种。预防该病的有效措施是做好免疫接种,对于大于3月龄的羊群,可选择使用大肠杆菌疫苗进行免疫预防,每只用量为2mL,能够持续5个月进行保护。另外,也可从本场自然死亡的患病羔羊体内分离到大肠杆菌用于制备灭活疫苗,也能够有效预防该病。

应急处理。发病羔羊要立即采取隔离饲养,病死羊尸体要采取无害化处理,一般焚烧后进行深埋。对于病羔羊接触过的器具、羊舍等,可使用4%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喷雾消毒,然后立即密闭,再使用甲醛高锰酸钾溶液进行熏蒸消毒。

药物治疗。大肠杆菌通常对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土霉素、磺胺类药物都比较敏感性,但在生产实践中要根据药敏试验选择使用敏感的抗生素,并配合采取对症治疗和加强护理。例如,病羊可按体重肌肉注射10-20mg/kg氟苯尼考,每天2次,连续使用3-5天;也可按体重使用30-50mg/kg土霉素粉,分成2-3次口服;也可使用磺胺脒进行治疗,首次内服lg,之后每间隔6h内服0.5g。对于新生羔羊,要同时内服0.2-0.3g胃蛋白酶;对于心脏衰弱的羔羊,要注射适量的强心剂;对于严重脱水的羔羊,可补充适量的葡萄糖盐水或者生理盐水,如果有需要还可添加适量的乳酸钠或者碳酸氢钠,避免发生全身酸中毒;对于过于兴奋的羔羊,可内服0.1-0.2g水合氯醛(加水内服)。此外,病羊也可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即取2~3mL大蒜酊(在100mL95%酒精中放入100g大蒜,浸泡15天左右,过滤之后即可使用),添加在适量水中一次性灌服,每天2次,连用数天;也可取黄连、秦皮、白头翁、炒山楂、炒神曲各15g,黄柏、车前子各30g,杭芍、木香、当归各20g,添加500mL水,煎煮至100mL药液。每次灌服3-5mL,每天2次,连续使用数天。

羔羊大肠杆菌病发病特点症状及防治方法
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幼羔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腹泻和败血症。
1.发病特点多发生于数日至6周龄的羔羊,呈地方性流行,也有散发的。气候不良、营养不足、场地潮湿污秽等,易造成发病;主要在冬春舍饲期间发生;经消化道感染。
2.症状潜伏期1-2天,分为败血型和下痢型两型。败血型多发于2-6周龄的羔羊。病羊体温41-42℃,精神沉郁,迅速虚脱,有轻微的腹泻或不腹泻,有的有神经症状,运步失调,磨牙,视力障碍,有的出现关节炎;多于病后4-12小时死亡。胸、腹腔和心包大量积液,内有纤维素;关节肿大,内含混浊液体或脓性絮片;脑膜充血,有很多小出血点。下痢型多发于2-8日龄的新生羔。病初体温略高,出现腹泻后体温下降,粪便呈半液体状,带气泡,有时混有血液,羔羊表现腹痛,虚弱,严重脱水,不能起立;如不及时治疗,可于24-36小时死亡。
3.防治方法①大肠杆菌对土霉素、磺胺类和呋喃类药物都具有敏感,但必须配合护理和其他对症疗法。土霉素按每日每千克体重20-50毫克,分2-3次口服;或按每日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分2次肌肉注射。呋喃唑酮,按每日每千克体重5-10毫克,分2-3次内服,新生羔再加胃蛋白酶0.2-0.3克;对心脏衰弱的,皮下注射25%安钠咖0.5-1毫升;对脱水严重的,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20-100毫升;对于有兴奋症状的病羔,用水合氯醛0.1-0.2克加水灌服。
②母羊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母羊的抓膘、保膘工作,保证新产羔羊健壮、抗病力强。同时应注意羊的保暖。对病羔要立即隔离,及早治疗。对污染的环境、用具要用3-5%来苏儿液消毒。

犊牛大肠杆菌病的症临床状 犊牛大肠杆菌病的鉴别和防控


犊牛大肠杆菌病又称犊牛白痢。是由一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大肠杆菌广泛地分布于自然界,动物出生后很短时间即可随乳汁或其他食物进入胃肠道,成为正常菌。新生犊牛当其抵抗力降低或发生消化障碍时,均可引起发病。传染途径,主要是经消化道感染,子宫内感染和脐带感染也有发生。本病多发生于二周龄以内的新生犊牛。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犊牛大肠杆菌病的症临床状犊牛大肠杆菌病的鉴别和防控。

1、病因分析

新生犊牛在发生消化障碍或者抵抗力减弱时,都能够出现发病。在各种病因中,主要是没有或者少量哺喂初乳,或者没有及时哺喂,以及品质较差等。这是由于初乳中富含免疫球蛋白,其中一部分为抗大肠杆菌抗体。另外,哺乳母牛饲养管理不当、饲养环境卫生较差、运动不足、过于拥挤以及气候多变等因素,都能够促使该病发生。年龄不同的犊牛由于具有不同的生理机能状态,使其对该病的易感性也有所不同。通常是没有哺喂初乳的小于1周龄的新生犊牛容易发生,而吮食初乳以及大于1周龄的犊牛基本不会发病。该病主要经由消化道进行传播。

2、临床症状

该病具有非常短的潜伏期,一般只有几个小时。病牛主要是表现出腹泻、急性败血症以及肠毒血症等症状。败血症型,一般是没有吮食母乳的小于7日龄的犊牛容易发生,大多数病犊体温明显上升,精神比较沉郁,部分出现腹泻,部分甚至没有出现腹泻,但在表现出症状后通常在1天以内突然发生死亡。病犊病程持续时间较长时,最终都会由于继发引起胸膜炎、关节炎而发生死亡。肠毒血症型,一般是吮吸过母乳的小于7日龄的犊牛容易发生,大多数犊牛会突然出现发病并发生死亡,且临死前往往会表现出比较严重的腹泻。病犊病程持续时间较长时,会表现出比较典型的中毒性神经症状,如萎靡、昏迷。腹泻型,病犊在发病初期就会表现出体温明显升高,一般可达到大约40℃,且经过大约几个小时就会出现腹泻,往往排出泡沫粥样或者水样粪便,呈黄色或者灰白色,同时会混杂没有完全消化的凝乳块、凝血块,一般由于酸中毒和严重脱水而发生死亡。随着病程的进展,病犊非常容易发生肺炎、关节炎等。如果病犊能够及时进行治疗,往往能够治愈,但愈后会存在发育不良的现象。

3、类症鉴别

牛沙门氏菌病,也叫做犊牛副伤寒,主要是由于感染沙门氏菌而导致的一种传染病,一般是1~2月龄犊牛容易发病。病犊临床上的主要特征是下痢、发热,排出混杂血液的粪便,并散发恶臭味,且胃肠黏膜和浆膜上存在出血斑。

牛球虫病,是一种肠道原虫病,多种球虫都能够引起发病。病牛临床上的主要特征是血痢,排出恶臭粪便,直肠、盲肠或者大肠黏膜发生出血性炎症,并形成溃疡、坏死。取粪便和直肠黏膜刮取物进行涂片镜检,能够看到大量的球虫卵囊。

牛冬痢,是由于感染空肠弯杆菌而发生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通常在秋冬季节进行舍饲时暴发,有时还会混合感染冠状病毒。任何年龄的牛都能够感染,其中成年牛症状比较严重。临床上主要特征是发生出血性下痢,排出棕色的水样稀便,但表现出轻微的全身症状,基本不会发生死亡。

4、防控措施

免疫预防。妊娠母牛在产前4~10周,可免疫接种大肠杆菌苗K99,能够使其分泌的初乳中含有高水平的抗体,从而使后代犊牛获得被动免疫。如果牛场条件允许,可使用由当地流行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制成的菌苗给妊娠母牛接种,预防效果更好。

加强饲养管理。母牛分娩前要使用消毒液对外阴、后躯以及乳房进行清洗,同时对产房进行彻底消毒。犊牛出生后要及时进行断脐,最好在断端涂抹适量的5%的碘酊或者采取浸泡处理,避免经由脐带断端感染发病。犊牛出生后要尽快吮食初乳,至少哺喂3~5天。健壮犊牛初次适宜哺喂大约2kg,体弱犊牛适宜哺喂0.75~1kg,每天2~3次。犊牛采取人工哺乳时,最好使用带奶嘴的容器,不要选择使用奶桶或者奶盆。这是由于使用奶嘴能够使犊牛在吸吮乳汁时形成完全的食管沟反射,导致食管沟闭合,从而使乳汁都进入皱胃,但使用桶或者盆则容易导致乳汁溢入前胃,容易出现异常发酵而引起发病。

西药治疗。病牛可按体重使用0.1~0.3g/kg磺胺脒,每天分成2~3次内服,连续使用3天;也可按体重投给30~40mg/kg复方敌菌净片,注意首次用量加倍,每天2次;还可服用100~150mLO.1%高锰酸钾溶液。如果病犊体温升高,也可使用安乃近进行解热。如果病犊发生脱水,要及时静脉输入适量的5%葡萄糖生理盐水,为避免发生酸中毒,可在其中添加适量的乳酸钠或者碳酸氢钠注射液。

中药治疗。取黄连、陈皮、薏仁、煨豆蔻、白扁豆、桔梗、木香、砂仁、甘草各5g,炒山药、煨诃子各15g,白术、茯苓、党参各10g,全部研成粉末,添加适量开水冲调,分别在早晚灌服1次,也可加水煎煮后取药液灌服,每天1剂,连续使用2~3天。

犊牛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
一是犊牛出生后不喂初乳或初乳喂量不足。母牛体弱,营养不良,矿物质、维生素不足与缺乏。
二是犊牛舍狭窄,牛只密度过大,牛舍阴暗潮湿,阳光不足,防寒条件差,犊牛受寒感冒,以及断脐消毒不严等。
诊断技术
可根据临床症状、流行情况、饲养状况及剖检变化等综合分析判定。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
(1)败血型:也称脓毒型。潜伏期很短,仅数小时。主要发生于产后3天内的犊车;大肠杆菌经消化道进入血液,引起急性败血症。发病急,病在短。表现体温升高,精神不振,不吃奶,多数有腹泻,粪似蛋自汤样,淡灰白色。四肢无力,卧地不起。多发生于吃不到初乳的犊牛。败血型发展很快,常于病后1天内死亡。
(2)中毒型:也称肠毒血型,此型比较少见。主要是由于大肠杆菌在小肠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致。急性者未出现症状就突然死亡。病程稍长的,可见典型的中毒性神经症状,
先不安,兴奋,后沉郁,直至昏迷,、进而死亡。
(3)肠炎型:也称肠型,体温稍有升高,主要表现腹泻。病初排出的粪便呈淡黄色,粥样,有恶臭,继则呈水样,淡灰白色,混有凝血块、血丝和气泡。严重者出现脱水现象,卧地不起,全身衰弱。如不及时治疗,常因虚脱或继发肺炎而死亡。个别病例也会自愈、但以后发育迟缓。
剖检主要呈现胃肠炎变化
治疗方法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抗菌、补液、调节胃肠机能和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1)抗菌:可用氯霉素、,土霉素、链霉素或新霉素。内服的初次剂量为每公斤体重30~50毫克。12小时后剂量可减半,连服3~5天。或以每公斤体重10~30毫克的剂量肌肉注射,每天2次。
(2)补液:将补液的药液加温,便之接近体温。补液量以脱水程度而定,原则上失多少水补多少水。当有食欲或能自吮时,可用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处方:氯化钠1.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葡萄糖粉20克,温水1000毫升。不能自吮时,可用
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液1000~1500毫升,静脉注射。发生酸中毒时,可用
5%碳酸氢钠液80~100毫升。注射时速度宜慢。
如能配合适量母牛血液更好,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一次150~200毫升,可增强抗病能力。
(3)调节胃肠机能:可用乳酸2克、鱼石脂20克、加水90毫升调匀,每次灌服5毫升,每天2~3次。也可内服保护剂和吸附剂,如次硝酸铋5~10克、白陶土50~100克、活性炭10~20克等,以保护肠粘膜,减少毒素吸收,促进早日康复。有的用复方新诺明,每公斤体重氏0.06克,乳酸菌素片5~10片、食母生5~10片,混合后一次内服,每天2次,连用2~3天,疗效良好。
(4)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待病情有所好转时、可停止应用抗菌药,内服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的生态制剂。例如,促菌生6~12片,配合乳酶生5~10片,每天2次;或健复生1~2包,每天2次;或其他乳杆菌制剂。使肠道正常菌群早日恢复其生态平衡,有利于早日康复。
预防措施
(1)养好妊娠母牛:改善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保证胎儿正常发育,产后能分泌良好的乳汁,以满足新生犊牛的生理需要。
(2)及时饲喂初乳:为使犊牛尽早获得抗病的母源抗体,在产后30分钟内(至少不迟于1小时)喂上初乳,第一次喂量应稍大些,在常发病的牛场,凡出生犊牛在饲喂初乳前,皮下注时母牛血液30~50毫升,并及早喂上初乳,对预防犊牛大肠杆菌是重要的一环。
(3)保持清洁卫生:产房要彻底消毒,接产时,母畜外阴部及助产人员手臂用1~2来苏儿液清洗消毒。严格处理脐带,应距腹壁5厘米处剪断,断端用10%碘酚浸泡1分钟或灌注,防止因脐带感染而发生败血症。要经常擦洗母牛乳头。

1起竹鼠感染大肠杆菌的诊断


赵玲1,2严娟3段新慧1尹革芬1杨贵树1李文贵1*

1.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昆明650201;2.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昆明650223;3.云南省农村科技服务中心,昆明650021

竹鼠又名竹狸、竹根猪等,属于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啮齿目竹鼠科竹鼠属,是我国南方珍贵的特种野生动物之一。竹鼠肉质细嫩、精瘦,富含钙、磷及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味道鲜美,而且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较低,营养价值高,颇受消费者欢迎。竹鼠的肉、血、胆、油、牙均可入药,全身是宝;加之竹鼠的繁殖能力强、生长发育快、适应性广、占地少,近几年其养殖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驯养竹鼠成功后,发展很快,现已成为开发价值高、市场需求大、投资小、风险低、效益高的养殖新项目。竹鼠养殖目前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福建、安徽、贵州、云南等地。

随着竹鼠养殖业的发展,疾病的发生也逐渐增多。本文报道了一起竹鼠感染大肠杆菌的诊断过程。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观察及剖检

2013年6月,玉溪市峨山县某竹鼠养殖场暴发了以病鼠食欲不振、精神沉郁、腹泻、后肢瘫痪、走路后躯拖地爬行(有的出现后躯肌肉震颤)等为临床特征的疫病;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竹鼠均可发病,死亡率较高。为确定此次发病的原因,在与畜主进行交谈并收集发病经过等相关信息后,对4只送检竹鼠进行了解剖、细菌分离鉴定和组织病理学观察。

1.2病原分离鉴定

取实质器官有典型病理变化的部位,无菌接种至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和麦康凯琼脂平板培养基,37℃培养24h;挑取可疑菌落再次接种至麦康凯琼脂平板培养基,37℃培养24h,以获取单个菌落细菌;经革兰氏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及染色特点,结合生化试验等对所分离细菌进行鉴定。

1.3组织病理学观察

取有明显病变的实质器官,如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肠管等,按组织病理学采样法取样,置于10%多聚甲醛-戊二醛混合固定液中固定48h以上;将固定好的组织修块,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制作成厚4μm的连续切片;切片入二甲苯脱蜡,梯度酒精脱水,苏木素染色10min,盐酸酒精分色,自来水蓝化,伊红酒精染色,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光镜观察、照像,记录病变特点。

2结果与分析

2.1剖检病变

剖检可见胸腔、腹腔有大量淡黄色积液;胃黏膜溃疡、糜烂,内容物呈黑色;十二指肠肠管呈红褐色、肠系膜胶冻样肿胀,盲肠鼓气(图1-A);肝脏微肿、质地较脆,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下颔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肿胀,肺脏有大量出血点;尾根两侧皮下出血(图1-B);膀胱充盈,膀胱壁有点状出血。

2.2病原分离鉴定

病料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形成中等大小、圆形凸起、表面光滑、乳白色、边缘整齐的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形成红色菌落;革兰氏染色呈阴性,为两端钝圆的短杆菌;生化鉴定结果符合大肠杆菌的特性;与O型分型血清可凝集,故该血清型大肠杆菌为病原性大肠杆菌。

2.3组织病理学变化

经石蜡切片和苏木素-伊红染色、镜检观察发现:心肌明显出血(),心肌动脉充血,心肌静脉瘀血;肝细胞紧缩在一起,淋巴细胞增生,门管区化脓、出血和瘀血;脾脏大量瘀血;肺脏瘀血,肺泡管内有炎性渗出物,肺泡壁增厚,为化脓性肺炎;肾出血和瘀血,肾小球肿大,管腔内充满大量积液;结肠固有层轻度出血和水肿,杯状细胞增多,呈卡他性肠炎,肠腔内有炎性分泌物(图2)。

综合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组织病理学病变和病原培养的形态特征及生化特征,确诊该场竹鼠发生的疫情为大肠杆菌感染所致。

3讨论

竹鼠大肠杆菌病是由一定血清型大肠杆菌及其肠毒素引起的一种呈暴发性、死亡率很高的肠道传染病,主要以患鼠出现胶冻样或水样腹泻直至严重脱水为特征。大肠杆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春、夏两季更为常见。各年龄段的竹鼠都可感染,带毒竹鼠为主要传染源。在发病季节用恩诺沙星或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拌料可预防本病。当竹鼠拉稀,且粪便中出现白色呈果冻样的液体时可用庆大霉素或新霉素进行注射治疗,也可采用新霉素和先锋霉素治疗。

大肠杆菌病是竹鼠常见的一种疾病,与环境、温度、饲料、饮水等因素密切相关,应当进行综合性防制。如定期对舍内外进行消毒,保持适当的密度和适宜的温湿度,避免温度骤变等应激因素的刺激,创造符合其生活习性的生存环境,有条件的可以接种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苗或自家苗。同时,要选择好的竹鼠品种饲养,正确进行配对和配种,提高竹鼠繁殖率。

随着竹鼠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竹鼠疾病。养殖户应在做好饲养管理的同时,开展竹鼠肠炎、感冒、咬合不正等非传染性疾病及葡萄球菌病、大肠杆菌病、真菌病、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等传染病的提前预防,减少发病率及死亡率。保持对疾病的警惕性,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参考文献

徐仕银,穆贞军,韩勇.竹鼠高效养殖实用技术.贵州畜牧兽

蛋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 蛋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鸡大肠杆菌病是目前对蛋鸡养殖危害较大的一类传染性疾病,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以及动物的体内,不良的饲养管理方法和恶劣的养殖环境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蛋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蛋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1、流行特点

该病虽无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但是以冬季和夏季的发病率较高,并且各阶段的鸡均可患病。该病常与其他类疾病发生混合感染,产生较大危害。因大肠杆菌存在于自然环境、饲料、饮水以及鸡的体内和体表,在养殖全程受到大肠杆菌的威胁,如果蛋鸡的抗病能力较差,再加上饲养管理不当,养殖环境过于恶劣,卫生条件较差时蛋鸡就易发病。该病的发病急、死亡率高。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可经蛋鸡的呼吸道以及消化道进行传播还可经过种蛋进行垂直传播。

2、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蛋鸡在患有大肠杆菌病后没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因该病为多发性疾病,可表现出不同的发病类型,临床症状与鸡的发病日龄、病程长短、受侵害的位置以及有没发生其他继发感染或者混合感染等而表现了不同的临床症状。病鸡在发病时共同的表现为精神不佳、食欲减退,严重时甚至会食欲废绝、渴欲增强、闭目缩颈、羽毛蓬乱、常呆立一隅或者蹲伏于笼中,有腹泻的现象发生。目前蛋鸡养殖生产中常见的大肠菌病的类型主要有急性败血症型、脐炎型、气囊炎型、卵黄性腹膜炎型。

急性败血症型。该类型大肠杆菌病的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极高,常与腹水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生混合感染,病鸡表现为呼吸困难,排泄白色或者黄绿色的稀粪。病理变化主要是在腹腔内可见黄色块渗出物。肝脏肿大,颜色为紫红色或铜绿色,表现有白色的坏死灶。心包炎、心包腔内有淡黄色液体,心膜上有白色纤维蛋白附物,严重时会出现弥漫性出血。肾脏出血、肿大,肠管为紫红色。

脐炎型主要发生在雏鸡,病鸡的脐周红肿,脐环闭合不全,有的病鸡皮肤破溃,脐周变为红色或紫黑色,腹部肿大,为红色或青紫色,排泄物为黄白色或者黄绿色稀便,带有腥臭味。病理变化表现为脐孔张开,卵黄囊吸收不良,卵黄液为黄绿色,肿脏肿大,肠胀气,盲肠扩张,内有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

气囊炎型。该类型为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病情较为严重。病鸡多表现为呼吸道疾病,死亡率较高。病理变化表现为气囊浑浊,囊壁增厚,其中有黄色纤维性渗出物,有的为干酪样。有的病例还发生肺水肿、心包炎或肝周炎。

卵黄性腹膜炎型。该类型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病鸡腹部膨大而下垂,鸡冠为红色或暗红色。病理变化主要为腹腔内有大量破裂的卵黄液,有腥臭味。肠管、腹腔发炎,发生黏连。卵泡变形,输卵管黏膜发炎,有出血点。

3、实验室检验

进行实验室诊断时方法为取病死鸡的病料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在显微镜下可见大量淡红色、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菌;利用细菌分离法可得两边钝圆的革兰氏阴性菌;生化试验结果也可确定为大肠杆菌。因大肠杆菌的血清型较多,为了确定最佳的治疗药物,可进行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采用药敏纸片进行试验,结果可见其对庆大霉素、氟苯尼考、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对土霉素、强力霉素不敏感。

4、防治措施

因该病的主要是由于蛋鸡的抗病能力较差,饲养管理不到位,养殖环境过于恶劣,因此要想预防该病的发生就要加强对蛋鸡的饲养管理工作。合理饲喂以增强蛋鸡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及时的清扫粪污,勤换垫料,定期对鸡舍、用具等进行彻底的消毒。另外,加强日常的管理工作,将鸡群的饲养密度调整到适宜的范围,控制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加强通风换气,降低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进行免疫接种的工作,在免疫时要选择适合本场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可以使用本场的大肠杆菌菌株来制作疫苗,可以达到理想的免疫效果。

治疗。如果发现病鸡要及时的确诊,并进行隔离饲养与治疗。对于急性发病死亡或者无治疗价值的病死鸡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在选择用药物治疗时不可盲目的使用抗生素,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然后选择高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时不可长时间使用同一种抗生素,要交替的使用两种以上的抗生素,以免产生耐药性。目前对于大肠杆菌的治疗选择使用中药治疗可以起到显著的效果。在治疗的同时还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环境的消毒工作。

蛋鸡大肠杆菌病发病情况与治疗方法
一、发病情况
本县马坝镇某蛋鸡场饲养一批蛋鸡,共12500只。200日龄时,蛋鸡开始出现零星死亡,此时鸡群产蛋率已达90%,部分病鸡主要表现为闭目发呆、缩颈、偶有拉黄白色或黄绿色粘稠稀便,畜主使用土霉素拌料饲喂后,死亡有所减少,但停药后死亡数又恢复。
二、临床症状
病鸡主要表现为采食量减少,精神沉郁,闭目发呆,缩颈,羽毛松乱,喜蹲于笼内,肛门突出外翻,拉黄白色或黄绿色粘稠稀便,部分病鸡有轻微呼吸道症状。
三、病理剖检
病死鸡腹腔腹水呈黄绿色,并伴有纤维素样物流出,心包炎,肝脏肿大、质脆,表面覆盖一层黄白色纤维性渗出物,气囊壁浑浊、增厚,附有片状黄白色干酪样物,有的卵泡破碎,粘附在肠管浆膜面,有鸭卵样大小不等的球状物,质地硬,有的卵黄凝固,在输卵管内形成栓塞。肠系膜上附有大量黄色干酪样渗出物,肠粘膜有出血点或呈弥漫性出血性炎症变化。
四、实验室检查
无菌操作取病死鸡的心血、肝脏、脾脏,作组织涂片,采取革兰氏染色,用高倍镜检查可见大量呈淡红色、两端钝圆、无芽胞的阴性球杆菌。无菌操作取3只病死鸡的心血、肝脏、脾脏等病变组织接种于普通肉汤培养基,同时接种于LB培养基和麦康凯琼脂平板,置37℃温箱中,18小时后观察,普通肉汤培养基变为浑浊;在LB培养基上可见一个个圆形、光滑、湿润、半透明、直径2~3mm的菌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特征呈鲜桃红色或微红色,圆形扁平,边缘整齐。无菌操作分别取肉汤培养基和LB及麦康凯培养基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呈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无芽胞的球杆菌。将纯培养物接种于葡萄糖、乳糖、蔗糖等生化培养管中,置37℃温箱中观察24~72小时,结果葡萄糖、乳糖、蔗糖都产酸产气,甲基红试验呈阳性。
取3株大肠杆菌的纯培养进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表明,3株鸡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头孢噻肟均高敏,对卡那霉素中敏,对青霉素、链霉素低敏。
五、综合防治
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对该群鸡进行药物治疗。使用强力水溶氟苯尼考(氟苯尼考)1g拌料2.5kg、奥奇多(盐酸多西环素)1g拌料1kg、重症毒抗(扶正解毒散)100克拌料125kg,混合拌料饲喂,连用4天。鸡群从用药的第二天死亡数便减少为2只,到第三天便停止死亡。同时强化环境消毒,每天清除一次鸡舍粪便,每隔3天对鸡舍内外作一次彻底全面消毒,并根据具体情况适时更换消毒药。
六、讨论
产蛋鸡舍适宜的温度为13℃~23℃,湿度65%左右,保持良好的通风,及时清理鸡粪,防止氨气浓度升高,造成鸡呼吸道黏膜损伤;夏季天气炎热应采用湿帘降温,定期对鸡群、鸡舍内外道路及用具等消毒。
在日常饲养过程中,日粮水平的高低以及不同营养成分之间的平衡与否,都是引发大肠杆菌感染的重要因素,营养不足,鸡群的抵抗力便会下降。此外,如果鸡群饮用了受污染的水源,鸡群感染大肠杆菌的患病率更高,症状更明显。蛋鸡要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定期给予高效价廉无残留或低残留的中西药拌料或饮水预防细菌性疾病,每隔15天左右给予2~3天的多种维生素,在鸡群饲料中长期拌入微生态添加剂,以维持并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同时,降低鸡舍内氨气浓度,也是养好蛋鸡的关键措施。

鹅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 鹅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鹅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14日龄以内的雏鹅多发,呈败血性传染。成鹅是由一些致病性血清大肠杆菌,引起母鹅产蛋期间性生殖器官发病,疾病的发生随着产蛋开始,产蛋率下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均明显下降,所产种蛋在孵化期间常出现大批臭蛋,致产蛋终止而停止流行。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鹅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鹅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1、病原

鹅大肠杆菌病的病原体为大肠埃希氏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兼性厌氧的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长2~3μm,宽0.6μm,无芽孢、不形成荚膜,具有鞭毛,大多数具有运动性。大肠杆菌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37℃的条件下,培养24h可形成圆形、隆起、光滑、半透明、乳白色,边缘整齐,直径大小2~3mm的菌落,大肠杆菌在肉汤中生长良好·呈均匀混浊。该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55℃经30min、60℃经1jmin加热即可将其杀灭,常用的消毒剂在短时间内可将其杀灭。大肠杆菌对药物的选择很敏感,易产生耐药性,并可通过菌毛将耐药质粒传递给其他大肠杆菌,因而给大肠杆菌病的免疫预防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2、流行特点

该病的发生和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在产蛋高峰期及寒冷季节发病率相对较高。该病流行范围广泛,只要有养鹅的地方就有该病的发生,不同品种、年龄的鹅均易感。患病鹅和带菌鹅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健康鹅通过接触病死鹅的尸体以及被污染饲料、饮水、饲养环境等被感染。致病大肠杆菌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体内,一般情况下不会立即发病,但当机体自身免疫水平下降,或感染其他疾病时,体内具有致病性的大肠杆菌会随血液流入全身各脏器,引发败血症以及其他病症。该病的发生与不良的饲养管理有密切关系,天气寒冷、气温骤变、青饲料不足、鹅群过度拥挤、长途运输等因素,均能促进该病的发生和传播。

3、临诊症状及病理变化

鹅大肠杆菌性急性败血症多发生于7-45日龄的幼鹅。患病鹅精神萎靡,羽毛凌乱无光泽,怕冷,常挤在一起,体温升高.发生腹泻,粪便中混有血丝、血块和气泡,粪便恶臭。肛门及周围羽毛沾满粪便,干固后影响排便。随着病情发展,病鹅食欲废绝,渴欲增加,不愿走动,最后卧地不起,最后呼吸困难、衰竭、窒息而死亡,死后剖检可见,心包内有含有纤维素性渗出物的积液,心包膜增厚、浑浊、呈灰白色;气囊膜增厚,表面附着纤维素性或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肝脏肿大,且表面有暗灰白色、不突出的坏死点,肝被膜表面有有纤维素性薄膜覆盖,薄膜易剥离。

母鹅大肠杆菌性生殖器官病症俗称鹅蛋子瘟,急性型病症通常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慢性型症状主要变现为产蛋期母鹅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不喜走动,常独自漂浮于水面。患病鹅腹部膨大,伴有腹泻,排出黄白色稀粪,粪中含有蛋清、凝固蛋白,小块蛋黄样物质,肛门及周围污秽不洁。病程后期,病鹅严重脱水,眼球下陷,脚蹼干燥,消瘦,最后衰竭而死。即便耐过自然康复,也失去产蛋功能,失去饲养价值。剖检可见,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腥臭味的油脂样卵黄液和凝固的卵黄块;腹腔内各脏器表面可见卵黄黏连;肠系膜和肠浆膜有针尖状出血点;输卵管内卵黄变质变性,呈煮熟蛋黄样,切面为成层结构,可以剥下。

公鹅大肠杆菌性生殖器官病的病症除阴茎出现红肿、溃疡或结节等生殖器官症状外,无其他明显症状,其精神、食欲、体重等均表现为正常状态。病程初期,阴茎充血、肿大,不能看清阴茎的螺旋状精沟,阴茎表面布满芝麻或黄豆大小的黄色干酪样结节,肛门周围也有许多相似的结节。病情严重的公鹅,阴茎肿大3-0倍,表面有黑色结痂,剥除结痂可见出血的溃疡面,病鹅的阴茎无法缩回体内,患病公鹅一般不致死亡,只是丧失了繁殖能力。

4、防治措施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可对该病进行初步诊断,经细菌涂片染色镜检、分离培养、生化实验、溶血实验、小动物实验对该病进一步确诊,以及药敏实验对该病进行预防和治疗。该病的预防应加强饲养管理,控制好饲养密度,改善通风,降低灰尘,减少舍内氨气及细菌的含量。坚持全进全出饲养模式,对病、弱、残等状态的鹅应适时淘汰,防止传播该病。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可选择多价油乳剂灭火苗,7-10日龄颈部皮下注射0.5mL,2月龄时进行二免,剂量1mL/只,产蛋前15~20天进行三免,剂量1.5ml_/只,以后每隔半年免疫1次,剂量1ml_/只。

鹅大肠杆菌病的症状及防治
本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鹅的急性传染病。2周龄以内鹅多发,呈急性败血症;成鹅也可感染,为卵黄性腹膜炎,并且较强的传染性,产蛋停止,流行才告终。
一、病原
病原为埃希氏大肠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短小杆菌,该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干燥的环境中可存活数月,但对热和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都能很快使之灭活。
二、流行病学特点
大肠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与健康鹅的肠道中,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约占10—15%,在鹅抵抗力正常的情况下不能发病。当外环境突变或饲养管理不当与生病等因素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引起感染发病。病鹅和带菌鹅是主要传染源,粪便污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被污染的饲料、饮水、饲养和孵化用具等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种蛋的污染主要被带菌母鹅或产蛋箱、孵化器污染。雏鹅的发病与饲养管理不良、天气不好、VA缺乏等密切相关。成年母鹅的发病与产蛋期相关,往往产蛋初期零星发生,产蛋高峰期发病最多,产蛋停止本病也停止发生。产蛋母鹅的病死率可达100%。公鹅的感染与配种有关,鹅群的发病数越高,公鹅的感染率也越高,说明交配也是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

三、症状与病变
症状可分为急性型与慢性型。急性型为败血型,发生在雏鹅及部分母鹅。病雏表现精神不振,缩颈,呆立,排青白色稀便,食欲减少,饮欲增加,干脚。特征性症状是结膜发炎,眼肿流泪,上下眼睑粘连,严重者见头部、眼睑、下颌部水肿,尤以下颌部明显,触之有波动感。多数患鹅当天死亡,有的达5—6天死亡。成鹅表现为体温升高1—2℃,食欲废绝,渴欲增加,迅速死亡。慢性型病程一般3—5天,有的长达10余天。病母鹅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喜卧,常在水面漂浮或离群独处。气喘,站立不稳,头向下弯曲嘴触地,腹部膨大。排黄白色稀便,肛门周围有污秽发臭的排泄物,混有蛋清,凝固的蛋白或卵黄小块。患鹅脱水,眼球下陷,喙、蹼干燥,发绀,最后因衰竭死亡。耐过者不能恢复产蛋。公鹅主要表现生殖器症状,阴茎红肿、溃疡或结节。病情严重者,阴茎表面布满绿豆大小坏死灶,剥去痂块露出下面的溃疡灶,阴茎无法收回,丧失交配能力。
雏鹅肿头症是特征性病变,可见头部、下颌部的皮下组织水肿坏死,似胶冻状,并有多量的黄色液体浸润;眼结膜充血、出血,眼睑肿胀粘连;脑、肺、肠粘膜充血、出血,肝、脾肿大;个别见气囊炎和心包炎。成年母鹅特征性病变是卵黄性腹膜炎,腹腔内有少量淡黄色腥臭的混浊液体,常混有破损的卵黄,各脏器表面覆盖有淡黄色凝固的纤维素性渗出物,肠系膜互相粘连,肠浆膜上有出血小点,卵巢变形萎缩,呈灰色、褐色或酱色等。卵黄在腹腔内积留时间较长者,可凝固成硬块。输卵管发炎,内有小出血点和淡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沉着,管腔内含有破碎的小块蛋白、蛋黄等。病鹅尸体消瘦,气管内有黄白色泡沫样渗出物,肝肿大质脆、瘀血,表面有针尖大出血点及灰黄色坏死点。公鹅病变局限于外生殖器部分,可见肿胀、坏死、溃疡等。
四、诊断
成鹅发病根据特征性病变及流行特点即可确诊,但雏鹅毛发病常缺少特征性病变,需做病原分离鉴定方能确诊。
五、防治
1、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如保持清洁卫生、良好通风、适当饲养密度及适宜温度,饲料饮水质好充足等。2、鹅舍定期消毒,种蛋、孵化器切实消毒。
3、公鹅在本传播上起重要作用,在配种前应逐只检查,凡外生殖器有病变的一律淘
汰,不能种用。如确需使用的,应每日用消毒药清洗创面,同时全身使用抗菌素,治愈后再用。
4、有条件的,可用发病场分离到的大肠杆菌制成多价灭活苗,对母鹅进行免疫;或对病鹅群免疫,以及早控制疫情。
5、发病鹅应立即隔离,用药物治疗。可用:氯霉素按40毫克/千克体重混饲,连喂4天;或肌注,按60—80毫克/次,日2次,连用3—4天;土霉素35毫克/千克体重,混饲,连用5天;环丙沙星,按0.05%混饲。

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 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措施


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组传染病,目前危害养殖业严重的主要是猪大肠杆菌病、禽大肠杆菌病、兔大肠杆菌病等。病原是肠道杆菌科埃希氏属的大肠埃希氏菌(E.coli),简称大肠杆菌。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其中包括大肠杆菌性腹膜炎、输卵管炎、脐炎、滑膜炎、气囊炎、肉芽肿、眼炎等多种疾病,对养鸡业危害较大。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措施。

1、流行情况

大肠杆菌其实一直存在于鸡的肠道之中,只是其分为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两种。对于现在探讨的鸡大肠杆菌病,其病原体就是致病性的大肠杆菌。如果气候环境、生殖条件等发生了变化,鸡的应激性增加,此时,就容易引发鸡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的血清型非常多,不同的血清型可以引起不同的鸡群染病,而且不同血清型对于抗菌素也有不同的敏感性。

虽然大肠杆菌一直生活在鸡的肠道之中,但是当卫生条件变差,食物管理不良或者气候变得忽冷忽热的时候,鸡的应激性就会增加,此时大肠杆菌病容易多发。由于大肠杆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特别强,其在粪便、土壤、食物以及多种地方可以顽强的长期性地存活下来,所以鸡大肠杆菌病也成为了养鸡行业最怕的疾病,这种难以根除的多种传染源,令很多养鸡户都感到非常头痛。而且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死亡率都太高,一旦救治不及时,对养鸡户而言,就是严重的经济损失。

鸡大肠杆菌病的传染范围大,任何年龄段的鸡,都非常容易患上鸡大肠杆菌病,不过20-45天的鸡更容易被感染。大肠杆菌病在鸡群中的传染范围特别广,比如饲料、饮水、空气等都可以成为传染源,另外,呼吸道、消化道、脐带、伤口等,都是感染的途径。除了大肠杆菌本身,它还可以引起其他的疾病,使得治疗过程更为复杂,鸡群的整体感染率、死亡率更高。

2、发病原因

高致病性的大肠杆菌可直接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侵入机体,鸡大肠杆菌的发病原因有以下几种。

2..1气候因素

由于气温差异较大,尤其是昼夜温差大,以及忽冷忽热等气候问题,都可能会刺激鸡群的适应性。总体来说,鸡群对于气温的要求是很高的。

2..2饲养条件的变化

单位面积内鸡群过多,水质不干净,通风条件过差、粪便垃圾不及时清理等,也可以引发大肠杆菌的传染。总体来说,鸡群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2..3药物刺激

很多饲养户从买进雏鸡开始,就使用药物预防,担心鸡发病,但是往往所用的药物都是一成不变的,这样可能会破坏鸡肠道内菌群的平衡,使得对药物不敏感的菌群快速繁殖,而且如果长期使用某种抗菌类型的药物,还可以造成细菌的耐药性。

3、预防措施

对于喂养鸡的饲料精细化管理,对于饲料的购买、存储、加工都要更加注意卫生,同时也要注意饮用水的清洁,及时清除鸡舍内的粪便垃圾,保证卫生,还要对鸡舍定时的通风,对于污染严重或者是经常发病的鸡舍,要注意缩短消毒时间,及时消灭病原。很多有经验的养鸡户,都是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法,这将极大程度上避免不同批次鸡群之间的感染,利于管理。

由于大肠杆菌可以通过种蛋带菌感染,所以要对种鸡群进行合理的预防。一旦发现了病鸡,坚决不能留着当种用。孵化场需要对种蛋进行全面消毒,减少污染,对于刚出壳的雏鸡,要在兽医指导下,利用抗生素预防。

4、结束语

鸡大肠杆菌病引起的各种病变,主要是大肠杆菌造成的,在其病变形成过程中,内毒素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增强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对于鸡大肠杆菌病,只有合理的预防才可能把疫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之下,疾病的控制、治疗才能起到良好效果。

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特点
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但因饲养管理水平、环境卫生、防治措施的效果,有无继发其它疫病等因素的影响,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较大差异。
集约化养鸡在主要疫病得到基本控制后,大肠杆菌病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鸡群主要细菌性疾病之一,应引起足够重视。
大肠杆菌在自然环境中,饲料、饮水、鸡的体表、孵化场、孵化器等各处普遍存在,该菌在种蛋表面、鸡蛋内、孵化过程中的死胚及毛液中分离率较高。因经构成了养鸡全过程的威胁。
本病在雏鸡阶段、育成期和成年产蛋鸡均可发生,雏鸡呈急性败血症经过,火鸡则以亚急性或慢性感染为主。多数情况下因受各种应激因素和其它疾病的影响,本病感染更为严重。成年产蛋鸡往往在开产阶段发生,死淘率增多,影响产蛋,生产性能不能充分发挥。种鸡场发生,直接影响到种蛋孵化率、出雏率,造成孵化过程中死胚和毛蛋增多,健雏率低。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每年在多雨、闷热、潮湿季节多发。
大肠肝菌病在肉用仔鸡生产过程中更是常见多发病之一。
临床表现
鸡大肠杆菌病没有特征的临床表现,但与鸡只发病日龄、病程长短、受侵害的组织器官及部位、有无继发或混合感染有很大关系。
(1)初生雏鸡脐炎,俗称“大肚脐”。其中多数与大肠杆菌有关。病雏精神沉郁,少食或不食,腹部大,脐孔及其周围皮肤发红,水肿。此种病雏多在一周内死亡或淘汰。
另一种表现为下痢,除精神、食欲差,可见推出泥土样粪便,病雏1-2天内死亡。死亡不见明显高峰。
(2)在育雏期间其中包括肉用仔鸡的大肠杆菌病,原发感染比较少较少见,多是由于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所致。尤其是当雏鸡阶段发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过程中,或因饲养管理不当引起鸡慢性呼吸道疾病时常有本病发生。病鸡食欲下降、精神沉郁、羽毛松乱、拉稀。同时兼有其它疾病的症状。育成鸡发病情况大致相似。
(3)产蛋阶段鸡群发病,多由饲养管理粗放,环境污染严重,或正值潮湿多雨闷热季节发生。这种情况一般以原发感染为主。另外可继发于其它疾病如鸡白痢、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和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生的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产蛋量不高,产蛋高峰上不去,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短,鸡群死淘率增加。病鸡临床表现有如鸡冠萎缩、下痢、食欲下降等表现。
3、病理剖检变化初生雏鸡脐炎死后可见脐孔周围皮肤水肿、皮下瘀血、出血、水肿,水肿液呈淡黄色或黄红色。脐孔开张,新生雏以下痢为主的病死鸡以及脐炎致死鸡均可见到卵黄没有吸收或吸收不良,卵囊充血、出血、囊内卵黄液粘稠或稀薄,多呈黄绿色。肠道呈卡他性炎症。肝脏肿大,有时见到散在的淡黄色坏死灶,肝包膜略有增厚。
与霉形体混合感染的病死鸡,多见肝脾肿大,肝包膜增厚,不透明呈黄白色,易剥脱。在肝表面形成的这种纤维素性膜有的呈局部发生,严重的整个肝表面被此膜包裹,此膜剥脱后肝呈紫褐色;心包炎,心包增厚不透明,心包积有淡黄色液体;气囊炎也是常见的变化,胸、腹等气囊囊壁增厚呈灰黄色,囊腔内有数量不等的纤维素性渗出物或干酪样物如同蛋黄。
有的病死鸡可见输卵管炎,粘膜充血,管腔内有不等量的干酪样物,严重时输卵管内积有较大块状物,输卵管壁变薄,块状物呈黄白色,切面轮层状,较干燥。有的腹腔内见有外观为灰白色的软壳蛋。
较多的成年鸡还见有卵黄性腹膜炎,腹腔中见有蛋黄液广泛地布于肠道表面。稍慢死亡的鸡腹腔内有多量纤维素样物粘在肠道和肠系膜上,腹膜发炎,腹膜发炎,腹膜粗糙,有的可见肠粘连。
大肠杆菌性肉芽肿较少见到。小肠、盲肠浆膜和肠系膜可见到肉芽肿结节,肠粘连不易分离,肝脏则表现为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坏死灶。
其它如眼炎、滑膜炎、肺炎等只是在本病发生过程中有时可以见到。
总之,根据本病流行特点和较典型的病理变化,可以作出诊断。
临床诊断
用实验室病原检验方法,排除其他病原感染(病毒、细菌、枝原体等),经鉴定为致病性血清型大肠杆菌,方可认为是原发性大肠杆菌病;在其他原发性疾病中分离出大肠杆菌时,应视为继发性大肠杆菌病。
防治方法
鉴于该病的发生与外界各种应激因素有关,预防本病首先是在平时加强对鸡群的饲养管理,逐步改善鸡舍的通风条件,认真落实鸡场兽医卫生防疫措施。种鸡场应加强种蛋收集、存放和整个孵化过程的卫生消毒管理。另外应搞好常见多发疾病的预防工作。所有这些对预防本病发生均有重要意义。
鸡群发病后可用药物进行防治。在防治本病过程中发现,大肠杆菌对药物极易产生抗药性,如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几乎没有治疗作用。氯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新霉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对这些药物产生抗药性的菌株已经出现且有增多趋势。因此防治本病时,有条件的地方应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或选用本场过去少用的药物进行全群给药,可收到满意效果。早期投药可控制早期感染的病鸡,促使痊愈。同时可防止新发病例的出现。鸡已患病,体内已造成上述多种病理变化的病鸡治疗效果极差。
本病发生普遍,各种年龄的鸡均可发病,药物治疗效果逐渐降低而且又增加了养鸡的成本。国内已试制了大肠杆菌死疫苗,有鸡大肠杆菌多价氢氧化铝苗和多价油佐剂苗,经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由于大肠杆菌血清型较多,制苗菌株应该采自本地区发病鸡群的多个毒株,或本场分离菌株制成自家苗使用效果较好。种鸡在开产前接种疫苗后,在整个产蛋周期内大肠杆菌病明显减少,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有所提高,减少了雏鸡阶段本病的发生。
在给成年鸡注射大肠杆菌油佐剂苗时,注苗后鸡群有程度不同的注苗反应,主要表现精神不好,喜卧,吃食减少等。一般1-2天后逐渐消失,无须进行任何处理。因此应在开产前注苗较为合适。开产后注苗往往会影响产蛋。

预防指南
1、优化环境
(1)选好场址和隔离饲养,场址应建立在地势高燥、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方便、远离居民区(最少500m),特别要远离其他禽场,屠宰或畜产加工厂。生产区与生产区及经营管理区分开,饲料加工、种鸡、育雏、育成鸡场及孵化厅分开(相隔500m)。
(2)科学饲养管理:禽舍温度、湿度、密度、光照、饲料和管理均应按规定要求进行。
(3)搞好禽舍空气净化:降低鸡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的产生和积聚是养鸡场必须采取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常用方法如下:
①饲料内添加复合酶制剂:如使用含有β~葡聚糖的复合酶,每吨饲料可按1kg添加,可长期使用。
②饲料内添加有机酸:如延胡索酸、柠檬酸、乳酸、乙酸及丙醇等。
③使用微生态制剂:A:可赛优;B:EM制剂,国产商品名称为“亿安”。
④药物喷雾:A、过氧乙酸,常规方法是用0.3%过氧乙酸。按30ml/m3喷雾,每周1~2次,对发病鸡舍每天1~2次。B、多聚甲醛:在25m2垫料中加入4.5kg多聚甲醛,它可和空气中氨中和,氨浓度很快下降到5×10-6,但21d后又回升到100×10-6,因此应重新使用。
⑤惠康宝使用:该制剂是由丝兰科植物茎部提取物,主要成分是沙皂素。
⑥寡聚糖又称寡糖,A、糖萜素,使用方法,蛋鸡(鸭)400×10-6(配以25%大蒜素50×10-6),肉仔鸡400~450×10-6,猪300~350×10-6拌料。B、飞尔达2000,使用添加剂0.1%(抖料或饮水),发病群(如MD、ND、IB、IBD、AI)等增加0.2%~0.5%,连用3~5d后,再按0.1%添加使用。C、速达菌毒清,使用方法:肉仔鸡保健程序,1~10日龄、21~30日龄、31~40日龄及41~50日龄各阶段饮用4~5d,每毫升速达菌毒清加水1kg饮用。蛋鸡保健程序,每隔10d饮水4d,其他同上。
⑦机械清除:及时清粪,并堆积密封发酵,及时通风换气。
⑧重视环境治理,饲养场地绿化,种草植树。
2、加强消毒
(1)种蛋,孵化厅及禽舍内外环境要搞好清洁卫生,并按消毒程序进行消毒,以减少种蛋、孵化和雏鸡感染大肠杆菌及其传播。
(2)防止水源和饲料污染:可使用颗粒饲料,饮水中应加酸化剂(唬利灵)或消毒剂,如含氯或含碘等消毒剂;采用乳头饮水器饮水,水槽料槽每天应清洗消毒。
(3)灭鼠、驱虫。
(4)禽舍带鸡消毒有降尘、杀菌、降温及中和有害气体作用。
3、加强种鸡管理
(1)及时淘汰处理病鸡。
(2)进行定期预防性投药和做好病毒病、细菌病免疫。
(3)采精、输精严格消毒,每鸡使用一个消毒的输精管。
4、提高禽体免疫力和抗病力
(1)疫苗免疫:可采用自家(或优势菌株)多价灭活佐剂苗。一般免疫程序为7~15日龄,25~35日龄,120~140日龄各一次。
(2)使用免疫促进剂:首选乳化维生素ADE,左旋咪唑200×10-6。Vc(高稳西为微囊化Vc)按0.2%~0.5%拌饲或饮水;VA1.6~2万u/kg饲料拌饲;加强维他旺多维按0.1%饮水连用3~5d。
亿妙灵:可以用于细菌或细菌病毒混合感染的治疗,提高疫苗接种免疫效果,对抗免疫抑制和协同抗菌素的治疗。使用方法,预防:1:2000倍,治疗:1000倍,加水稀释,每天1次,1h时内饮完,连用3d(预防)及5d(治疗)。
(3)搞好其他常见病毒病的免疫:如ND、IB、IBD、MD、及AI等。
(4)控制好枝原体,传染性鼻炎等细菌病,可做好疫苗免疫和药物预防。
5.药物防治
应选择敏感药物在发病日龄前1~2d进行预防性投药,或发病后作紧急治
【1】抗生素
(1)青霉素类
A、氨苄青霉素(氨苄西林):按0.2g/l饮水或按5~10mg/kg拌料内服。
B、阿莫西林:按0.2g/l饮水。
(2)头孢菌素类
头孢菌素类是以冠头孢菌培养得到的d然头孢菌素作原料,经半合成改造其侧链而得到的一类抗生素,常用的有20种,按其发明年代的先后和抗菌性能不同而分为1~4代。
第三代有头孢噻肟钠(头孢氨噻肟),头孢曲松钠(头孢三嗪),头孢呱酮纳(头孢氧哌唑或先锋必),头孢他啶(头孢羧甲噻肟、复达欣),头孢唑肟(头孢去甲噻肟),头孢g肟(世伏素,FK207),头孢甲肟(倍司特g),头孢木诺纳、拉氧头孢钠(羟羧氧酰胺菌素、拉他头孢)。先锋必1g/10l水,饮水,连用3d,首次为1g/7l水。八仙宝:0.5g/l水,连用3d,首次为1g/7l水。
(3)氨基糖苷类
庆大霉素:2~4万u/l饮水。
卡那霉素:2万u/l饮水或1~2万u/kg肌注,每日一次,连用3d。
硫酸新霉素:0.05%饮水或0.02%拌饲。
链霉素:30~120mg/kg饮水,13~55g/吨拌饲,连用3~5d。

(4)四环素类
土霉类:按0.1%~0.6%拌饲或0.04%饮水,连用3~5d。
强力霉素:0.05%~0.2%拌饲,连用3~5d。
四环素:0.03%~0.05%拌饲,连用3~5d。
(5)酰胺醇类
氯霉素:按0.1%~0.2%拌饲,连用3~5d或按40mg/kg肌汪。
甲砜霉素:按0.01%~0.02%拌饲,连用3~5d。
(6)大环内脂类
红霉素:50~100g/吨拌饲,连用3~5d。
泰乐菌素:0.2%~0.5%拌饲,连用3~5d。
泰妙菌素:125~250g/吨饲料,连用3~5d。【2】合成抗菌药
(1)磺胺类
磺胺嘧啶(SD):0.2%拌饲,0.1%~0.2%饮水,连用3d。
磺胺喹恶啉(SQ):0.05%~0.1%拌饲,0.025%~0.05%饮水,连用2~3d,停2d,再用3d。
(2)硝基呋喃类
呋喃唑酮:0.03%~0.04%混饲,0.01%~0.03%饮水,连用3~5d,一般不超过7d。
(3)喹诺酮类
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洛美沙星、氧氟沙星等,预防量为25×10-6,治疗量50×10-6,连用3~5d。
(4)抗感染植物药(中草药)
黄连、黄岑、黄柏、秦皮、双花、白头翁、大青叶、板兰根、穿心莲、大蒜、鱼腥草。
病因研究
病原学
根据抗原结构不同,已知大肠杆菌有菌体(O)抗原170种,表面(K)抗原近103种,鞭毛(H)抗原60种,因而构成了许多血清型。最近菌毛抗原被用于血清学鉴定,最常见的血清型K88,K99,分别命名为F4和F5型。在引起人畜肠道疾病的血清型中,有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简称EPEC)、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简称ETEC)和肠侵袭性大肠杆菌(间称EIEC)等之分,多数肠毒素性大肠杆菌都带有F抗原。在170种“0”型抗原血清型中约1/2左右对禽有致病性,但最多的是O1、O2、O78、O35四个血清型。大肠杆菌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木糖、甘油、鼠李糖、山梨醇和阿拉伯糖,产酸和产气。多数菌株能发酵乳糖,有部分菌株发酵蔗糖。产生靛基质。不分解糊精、淀粉、肌醇和尿素。不产生硫化氢不液化明胶、V~P试验阴性,M.R试验阳性。
流行病学
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等处的常在菌,在1g粪便中约含有106个菌。该菌在饮水中出现被认为是粪便污染的指标。禽大肠杆菌在鸡场普遍存在,特别是通风不良,大量积粪鸡舍,在垫料、空气尘埃、污染用具和道路,粪场及孵化厅等处环境中染菌最高。
大肠杆菌随粪便排出,并可污染蛋壳或从感染的卵巢、输卵管等处侵入卵内,在孵育过程中,使禽胚死亡或出壳发病和带菌,是该病传播过程中重要途径。带菌禽以水平方式传染健康禽,消化道、呼吸道为常见的传染门户,交配或污染的输精管等也可经生殖道造成传染。啮齿动物的粪便常含有致病性大肠杆菌,可污染饲料、饮水而造成传染。
本病主要发生密集化养禽场,各种禽类不分品种性别、日龄均对本菌易感。特别幼龄禽类发病最多,如污秽、拥挤、潮湿通风不良的环境,过冷过热或温差很大的气候,有毒有害气体(氨气或硫化氢等)长期存在,饲养管理失调,营养不良(特别维生素的缺乏)以及病原微生物(如支原体及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应激等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鹅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鹅大肠杆菌病是由具有致病性的大肠杆菌所引的一种常见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卵黄性腹膜炎、败血症、心包炎、气囊炎以及输卵管炎等为主要特征。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养鹅生产业的发展,给广大养鹅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下面就来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鹅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鹅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1、临床症状

雏鹅。脑炎型,主要是7日龄的雏鹅容易发生,且往往是由病程持续稍长的病鹅转化而致,主要表现出神经症状,走动摇晃,通常脖颈发生扭曲,采食减少或者完全停止,病程往往能够持续2~3天。关节炎型,主要是7~10日龄的雏鹅容易发生,病雏通常是一肢者两肢趾关节或者跗关节出现发炎,并明显肿胀,限制活动,出现跛行,采食减少,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会在3~5天内由于衰竭发生死亡。败血症,通常是7~15日龄的雏鹅容易发生,往往先发生结膜发炎,眼肿不停流泪,部分上下眼睑会发生黏连,严重时甚至眼睑、头部、下颌部都发生水肿,特别是下颌部发生明显水肿,用手触摸存在波动感,大部分快速发生死亡,部分在发病5~6天后死亡。

母鹅。有些产蛋母鹅患病后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拒绝走动,往往呈卧地状,并离群独处或者在水面上漂浮,气喘加快,无法稳定站立,头部向下弯曲并以嘴部着地,腹部明显膨大。排出黄白色的稀便,且有散发臭味的污秽排泄物黏在肛门周围,并混杂有蛋清、凝固的卵黄或者蛋白小块。发病后期,食欲废绝,眼睛由于脱水明显凹陷,喙和蹼干燥并发绀,羽毛蓬松杂乱。通常病鹅在表现出临床症状后2~6天内发生死亡。母鹅呈急性发病时会快速死亡,且膘情状况较好,死亡时往往有软壳或者硬壳蛋滞留在泄殖腔。个别病鹅的病程能够持续至少10天,最终由于严重消瘦而发生死亡。有些病鹅能够逐渐好转而恢复健康,但产蛋机能较难恢复。

公鹅。患病公鹅主要是阴茎发生病变,轻症时整个阴茎发生严重充血,肿大至正常的2~3倍,很难看清螺旋状的精沟,并在多个部位存在芝麻粒到黄豆粒大小不等的黄色脓性或者干酪样结节。重症阴茎能够肿大至正常的3~5倍,并有1/3~3/4的长度会露到体外,无法缩回到体内,且这部分阴茎存在黑色的结痂面。无论是体内还是露出的阴茎,特别是基部往往会存在不同数量和大小的黄色脓性或者干酪样结节,将结痂剥除会露出溃疡面,并存在出血。挤压结节,会有脓样或者干酪样的分泌物流出。另外,大部分患病公鹅的肛门周围也会存在类似的结节。病鹅阴茎外露时,会丧失交配能力,但精神、食欲以及体重都没有发生异常变化,也不会发生死亡。

2、实验室诊断

涂片染色镜检。在无菌条件下,取病死鹅的肝脏、脾脏组织进行触片,同时取心血进行涂片,经过革兰氏染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发现大量革兰氏阴性小杆菌,且菌体两端钝圆。

细菌分离培养。在无菌条件下,采取病死鹅的肝脏、心脏、脾脏组织分别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以及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接种,放在37℃恒温箱内进行24h培养,发现平板上都长出菌落。其中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长出灰白色的圆形菌落,边缘整齐,稍微隆起,表明光滑、湿润;麦康凯琼脂平板上长出粉红色的圆形菌落,边缘整齐,略微隆起,表面光滑;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长出黑红色的圆形菌落,发出金属光泽。挑取典型菌落进行涂片,经过革兰氏染色后放在显微镜下检查,也能够看到革兰氏阴性小杆菌,菌体两端钝圆,与涂片检查一样。

3、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及时挑选出病鹅并进行隔离饲养,舍内保持通风良好,粪便要每天定时进行清除,确保舍内的干燥、清洁,并进行全面消毒。如果病鹅症状比较严重,可每只胸肌注射10万~20万IU链霉素或者庆大霉素,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也可在每千克日粮中添加2g大肠杆菌净(主要由秦皮、黄连、白头翁、黄柏等组成),混合均匀后饲喂,连续使用5天。对于大群鹅,可按体重使用20~25mg/kg阿米卡星,添加在饮水中混饮,每天2次,连续使用3~5天,或者使用10~15mg/kg新霉素或者5~7.5mg/kg恩诺沙星,添加在饲料中混饲,每天2次,连续使用3~5天。如果使用上述药物用于预防该病,用量要减半。同时,全群鹅可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复合维生素B和氟苯尼考,先连续使用4天,然后停止用药2天,再连续使用3天。

加强饲养管理。合理规划饲养场地,确保舍内通风透气,鹅群饲养密度适宜。通常情况下,舍内饲养密度适宜为2~3只/m2,而运动场的面积至少为舍内面积的2倍,同时确保有适应于运动场面积的水面供鹅群活动。鹅舍加强消毒,保持环境卫生良好,如运动场及鹅舍地面可喷洒1:1000克霉素进行消毒。另外,种鹅在产蛋以及抱孵期要饲喂钙水平较高的饲料,并适当增加饲喂微量元素,以提高体质。

獭兔球虫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冶疗


1发病情况

2007年8月,鹤壁市某獭兔繁育中心50日龄左右的獭兔,断奶后先后发生拉稀、腹胀,严重者因拉稀肚胀而死亡。病程1周左右,发病率为1%,用阿莫西林、环丙沙星、林可霉素等治疗有效,但不彻底。经问诊,该繁育中心幼兔防疫程序为:33日龄: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梭菌三联苗;38日龄:波氏杆菌~巴氏杆菌二联苗;43日龄:兔瘟单苗;48日龄:魏氏梭菌单苗。

2临床症状

幼兔发病初期食欲不好,精神沉郁,两眼无神。个别兔眼鼻分泌物增多,拉糊状稀粪,有的带胶冻状黏液,随后出现水样稀粪。有的腹泻与便秘交替,肛门周围有粪便污染。发病数日后腹围增大,食欲废绝,最后衰竭而死。病程约1周左右,死亡率达50%。

3剖检变化

剖检发现胃膨大、充满气体;十二指肠扩张、壁厚,肠道黏膜充血、出血,内有大量气体,个别肠段有半透明的胶冻样脓性物;胆囊扩张,囊壁稍肿,胆汁充盈、浓稠;肝周出血,且有灰白色不规则的坏死灶;肾盂出血;肺脏双侧均有出血。

4实验室诊断

4.1直接涂片镜检

用接种环取适量肠道内容物于载玻片上,加1~2滴0.85%的盐水稀释,用接种环充分拌匀,盖上玻片,在暗视野下用400倍镜检,发现大量的椭圆形、卵圆形卵囊,囊壁清晰,卵体内有一团球形原生质。

4.2细菌学检验

4.2.1分离培养

无菌取病死兔的肝、心血,按常规分别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和麦康凯培养基,于37℃恒温培养24小时,在麦康凯培养基上长出典型的粉红色菌落。

4.2.2染色镜检

挑取麦康凯培养基上典型的红色菌落,分别进行美蓝染色和革兰氏染色,油镜观察,美蓝染色可见两极浓染的小杆菌,革兰氏染色呈阴性。

4.3药敏试验

分别挑取普通营养琼脂和麦康凯培养基上的典型菌落,转接于普通营养板并涂抹均匀,放上药敏纸片,37℃恒温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发现阿米卡星的抑菌圈最大,头孢唑啉次之。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兔球虫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

5防治

建议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加强兔舍、笼具等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及时隔离病兔,及时清理和处理粪便,严防污染饲料和饮水。

药物治疗:球虫病选择以地克珠利为主,痢特灵为辅的治疗方案;部分兔应用速康(以磺胺类成分为主)治疗均达到了理想效果。大肠杆菌病:按照药敏试验结果,选择使用敏感药物,病兔及时得以控制。

6小结

兔球虫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温暖潮湿的季节,6~8月高发。断奶后50日龄左右的幼兔对球虫病有较高的易感生,死亡率高达50%。

大肠杆菌属条件性致病菌,与环境卫生、饲养管理、动物健康状况等很多因素有关。通过对猪、鸡大肠杆菌病预防和控制经验来看,除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外,在免疫程序中用相应血清型的大肠杆菌疫苗进行免疫是有一定效果。此外,必须结合药敏试验结果投药,切忌盲目用药,从而降低用药成本。

羔羊大肠杆菌病的病原特性、临床症状及其防控方法


1病原特性

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呈中等大小,生有周鞭毛,不会形成芽胞,具有很强的发酵碳水化合物的能力。该菌具有较弱的抵抗外界不良因素的能力,如在60℃温度下经过15min就会被杀死,且使用大多数消毒剂都能够将其杀死。致病性大肠杆菌在染色、形态、生化反应以及培养特性等方面同机体肠道内正常存在的非致病性大肠杆菌基本没有任何差别,但具有不同的抗原结构。另外,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株通常能够产生1~2种肠毒素和1种内毒素。其中内毒素具有耐高热的特性,在100℃高温下经过30min才会被破坏;而两种肠毒素中,一种分子量大,具有抗原性,且不耐热,在60℃温度下经过lOmin就会被破坏,另一种分子量小,无抗原性,但耐热,必须在超过60℃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将其破坏。

大肠杆菌主要有三种抗原,即表面抗原(K)、菌体抗原(0)以及鞭毛抗原(H),且多数会引起腹泻的致病菌株往往会带有菌毛抗原,也称为定居因子抗原或者粘着素抗原。致病性大肠杆菌根据抗原成分不同可分成多种血清型,导致一种动物发病的大肠杆菌往往是其中特定的血清型,对于一个畜群,如果没有外地引进同种家畜,往往只存在1~2种特定血清型的病原性菌株。

2.临床症状

一般来说,1—6周龄的羔羊容易出现发病,具有不同的潜伏期,从几小时到两天不等,病程进行速度较快,死亡率达到95%左右。急性型:病程进行非常快,病羊通常生前没有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就突然发生死亡,且死后尸僵不全。亚急性型:病羊在放牧过程中往往独自呆立,拒绝走动,精神萎靡,呼吸困难,体温明显升高,心跳加速,停止吮乳,结膜发生充血,口腔有白色泡沫吐出,甚至流涎,随着病程的进展会逐渐表现出中枢神经症状,四肢严重僵硬,呈游泳状划动或者角弓反张,眼球发生鼓涨,最终体温逐渐降低,经过1~4h发生死亡。慢性型:部分病羊表现出消化系统症状,体温明显升高,能够达到41℃左右,快速发生下痢,排出稀便,且从黄色逐渐变成灰色,且有气泡和血液混杂在其中,由于发生肠炎,会出现腹痛、拱背症状,且往往卧地不起,在20—48h左右发生死亡。部分病羊会具有关节症状,出现跛行。

3防控措施

切断病源。发现羊群中存在病羊后,要立即封锁羊舍,并切断传播途径,即必须将其单独隔离,并采取相应治疗。对于其他没有发生感染的健康羔羊要及时转移到距离发病源较远的地方,加强管理,经常进行观察,禁止任何没有经过严格消毒的饲养人员或者其他羊群接触。另外,在发病过程中禁止将羔羊运送到其他地方或者进入市场销售,防止该病传播。此外,养殖场所有要道必须设有消毒坑,并通过放人生石灰进行消毒。羊舍要使用20%石灰水进行消毒,同时饲养用具也要使用杀毒剂进行消毒。对于没有治疗价值的病羊要采取淘汰处理,并对其尸体进行焚烧等无害化处理。

免疫接种。如果羊场处于容易出现发病的地区,可以适时对羔羊接种羊大肠杆菌病菌苗用于预防该病,通常给3月龄左右的羔羊进行注射,每只羊接种2mL,能够持续5个月进行保护。另外,如果羊场已经发生该病,也可从本场自然饲喂的患病羔羊体内分离到大肠杆菌,制备成灭活疫苗,给临产前母羊以及假定健康羔羊进行紧急接种预防,逐头接种自制疫苗,促使初生羔羊在吮食初乳得到足够的母源抗体,从而获得被动免疫,也可使其直接产生免疫力。

药物治疗。病羊可选择使用土霉素进行抗菌,每天按每千克体重使用20~50mg,分成2~3次用于口服,或者每天按每千克体重使用10~20mg,分成2次用于肌肉注射。病羊也可选择使用适量的磺胺甲基嘧啶,将药片研成粉末溶于奶中,任其自行饮入,首次用量为1.Og,之后每间隔4~6h使用0.5g;或者按每千克体重使用5~lOmg磺胺甲基嘧啶钠,分成2次内服。病羊使用5%的葡萄糖盐水进行补液,每天静脉注射20~lOOmL。如果病羊症状有所减轻,可使用适量的微生态制剂,如乳康生、调痢生、促菌生等,促使胃肠功能尽快恢复,但注意不能够同时使用抗生素。

加强饲养管理。母羊妊娠期内,必须坚持适量的运动。根据母羊的体质状况合理调整饲料营养水平,特别是在妊娠后期,最好在饲料中能提高蛋白饲料及维生素E的添加量。母羊临产前30天和15天分别注射1次亚硒酸钠或者维生素E。母羊产后3天内,供给红糖麸皮水,由lOOg红糖、300g麸皮以及适量水熬制而成,以确保母羊具有充足乳汁,并加速体况恢复。对于新生羔羊.也要加强饲养管理,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保持卫生良好,定期进行消毒,并在每次哺乳前对母羊腹下、乳头以及乳房使用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擦拭;羔羊产出后要吮食足够的清洁初乳,注意加强保暖,避免发生冻伤。如果羔羊缺奶,注意不能够一次性供给过多。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6833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