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来临螃蟹养殖技术管理要点


自6月22日入梅以来,南京高淳区梅雨变成“没雨”,看着蟹塘内水位持续下降,蟹农们愁眉不展。据气象预报,26日起至28日,主雨带南压,高淳区多局部雷阵雨,将出现较强降水,螃蟹养殖生产管理进入关键期。农业部门有关养殖专家提醒,梅雨期间高温高湿阴雨天气多,易对螃蟹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如果此时管理措施不到位,加上梅雨后可能出现的持续高温天气,将造成螃蟹伤亡率大幅度增长。
一是要控制好水位。蟹塘内水位不能过高或过低,养殖户要依据天气、塘内水草长势调节水位,一般浅水区水位控制在40-50㎝左右,防止梅雨期间雨量过大,水位突然升高,水草浮起,导致蟹塘内水体生态环境恶化。
二是要管好水草。梅雨季节阳光少,水草应控制在50-60%左右,过密要梳,过少要栽,并及时清除浮起和死亡的水草。
三是要调节好水质。一旦天气转好,应及时使用微生物制剂和生物肥料,保持池水透明度在40-50㎝。此外,出现高温或阴雨闷热天气时,养殖户要及时开启增氧机或抛撒增氧剂,用于水体增氧。
四是梅雨季节雷电、大风多发,广大养殖户在投喂饲料、蟹塘管理时应注意避开雷雨天气进行作业,加固防护栏和看护舍,有条件的可增设防雷设施,以减少人身安全隐患。

相关阅读

商品蛋鸭饲养技术管理要点


1鸭雏的选择

鸭苗应选择注射过小鸭瘟疫苗的母鸭群体后代,选择体质健壮活泼,眼睛灵活有神,个体大,收腹好,无血脐,硬脐,口、鼻、肛门干净,羽毛光亮,无残疾,无畸形。瘦弱,残次雏应淘汰。雏鸭出壳后应尽快运输,运输要平稳快捷,严防剧烈颠簸,严格控制密度,注意保温,适当通风,谨防脱水、挤压、热死、闷死或冻死。最好在出壳后10h进入育雏室。

2温度的选择

1~3日龄32~30℃,室温保持在24℃,4日龄后每天降温1℃,28日龄后达到18℃,温度要适宜,通风要良好,防止贼风,以防感冒,冬季舍温要保持在10℃以上。

3密度的选择

1周龄30~40只/平方米,2周龄25~30只/平方米,3~4周龄20~25只/平方米,1个月龄后15只/平方米,育雏鸭至产蛋鸭8~10只/平方米,每个围栏以饲养100~200只左右为宜。

4光照的选择

1~3日龄可采用23h光照,夜间熄灯1h,以后逐渐缩短光照时间,直到采用自然光照,夜间喂料时给予弱光照明,产蛋期要保证每天有16~17h的光照,强度为5~8lx。舍内通风要良好,每30平方米鸭舍开一盏15W的灯泡。

5蛋鸭的饲养管理

5.1雏鸭在出壳24h内,应先饮水后开食,先饮0.1%高锰酸钾水后再开食,然后在凉开水中添加2%~3%多维葡萄糖,2~5日龄用雏安10g,兑25kg凉开水,让其自由饮水,连饮3d。在10日龄前喂全价配合料,日喂6次,用饮水器饮水,料槽采食,喂料时每次让雏鸭吃八分饱。

5.211~40日龄,喂全价料(60%粉碎玉米,40%蛋鸭浓缩料),日喂4次(白天3次,夜间1次),每天每只鸭均喂料75~85g,自由饮水。

5.341~150日龄,喂全价料(60%粉碎玉米,40%蛋鸭浓缩料),日喂3次,喂料要适时、充足,日粮中代谢能12.1~12.5MJ/kg,粗蛋白质含量17%~18%,产蛋高峰日料中粗蛋白质应达20%,每天每只均喂料170~180g。3个月龄后饲喂日粮要稳定,湿拌料用手握能成团,扔下能松开。喂料时,要现拌现喂。一次加料量不超过料槽深度的1/3,以免浪费饲料,产蛋期要适当补加砂砾和贝壳等。自由采食、自由饮水,保证饮水清洁。冬季扣塑料棚,舍温保持在15℃以上,舍内空气要新鲜,通风良好。

5.4未进入产蛋期的蛋鸭可以放牧、洗澡,进入产蛋期要圈养,因洗澡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鸭场周围要保持清洁安静;严防鼠、蛇、猫、狗、猪等惊群引起应激反应,以免影响生长和产蛋。

5.5要定期对蛋鸭鸭舍、用具、运动场所进行消毒,鸭舍铺垫新鲜干稻草6cm厚,保持干净,要勤更换垫草。在鸭舍靠墙一边设产蛋箱,垫上新鲜软稻草3cm,训练母鸭在产蛋箱产蛋,产蛋期要勤捡蛋,保持蛋的清洁。

6做好疫病防治

鸭的主要传染病有鸭瘟、鸭病毒性肝炎、大肠杆菌病等,要加强蛋鸭的综合防疫能力,实行规范化免疫程序,减少疫病的发生,实施严格消毒制度。在10日龄和40日龄进行两次拌食驱球虫,用量按说明书使用。

高温季节扣蟹养殖技术管理要点



进入7月正是气温、水温最高,雷雨、低压闷热天气最多,养殖池塘生物量处于过饱和,水质极易变坏,病害大规模爆发和流行的季节,大闸蟹养殖户在加强生产管理的同时应做好以下工作:
1、提高池塘水位,对有些池塘因外河水源较差的可采取隔三差五少量多次逐步加水的方法,使池塘水位提升到1.2米以上,每次加水时应选择在睛好天气的上午10时到下午2时进行。
2、扣蟹此阶段正进入快速生长期,摄食量大,但一定要严格控制投饲量,防止剩饵过多引起水质污染,投喂的饲料要保证质量,营养全面的,切忌投喂霉变质劣的饲料,饲料投喂量在1.5小时内吃完为宜。
3、加强日常管理,保证扣蟹健康生长,定期每亩用生石灰10公斤溶化后全池泼洒;定期交替使用微生物制剂(芽孢杆菌、EM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和底质,定期在饲料中可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免疫多糖等生物添加剂,增强河蟹的抗病力。

梅雨过后河蟹养殖管理要点


持续暴雨对河蟹养殖造成极大危害,雨后天气高温闷热,河蟹易产生应激、发生病害和死亡。养殖户必须树立信心,重视和加强灾后管理,将洪涝灾害损失降至最小。梅雨过后应迅速投入灾后生产,检查塘埂、电力、防逃等重点渔用设施,及时修缮完好。对河蟹逃逸较少的养殖池塘,养殖生产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减少应激反应。雨后气温升高,水草腐烂坏水,池塘水环境发生突变,河蟹易产生应激反应,可采用外泼抗应激制剂和内服复合维生素或中药制剂等,减少应激和增强河蟹体质。
2、防止池水缺氧。科学开启增氧机,促进水体对流和曝气,保持水中充足溶氧,缓解河蟹应激和增强食欲。天气不好时少投或不投饲料,减少池中有机质累积和减少河蟹因摄食而增加活动量。
3、防止池水恶化。降低水位,及时调节水位至正常PH值,全池消毒杀菌,泼洒调水底改类有益微生物制剂净化水质和加快污染物分解,保持水质清爽。降低水位后,及时捞除池中漂浮水草,防止腐烂坏水,使用壮根护草制剂,促进水草生长。
4、防止疫病暴发。梅雨过后池水突变和暴雨冲刷导致河蟹受伤和体质较弱,极易感染发病,应及时消毒杀菌,调水改底,稳定藻相菌相,防止细菌性疾病暴发。
5、重视投喂管理。梅雨过后建议投喂优质膨化颗粒料配合新鲜小鱼投喂,投喂量应坚持第二天无残料、饵料新鲜。饲料中可添加0.5%的大蒜素防病。有条件的可补投鲜活小螺,活螺不易对池水造成污染。投喂时一定要坚持“四看”看水质、水温、天气、活动情况及“四定”,注意前期减少日投喂量,池水稳定后正常投喂。

梅雨季节河蟹管理技术要点分析



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多阴雨、低压持续时间久、光照不足,蟹塘水体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弱,容易造成水体营养物质缺乏,加之动物排泄物增多,水质容易恶化,河蟹体质下降生长缓慢,严重时会造成水体缺氧河蟹浮头。因此加强梅雨时节池塘的饲养管理成为河蟹能否顺利度过梅雨季节的决定性条件,下面简单介绍梅雨季节蟹塘的管理技术要点。
一、养护好水草
6月份,蟹塘各水草均处于生长旺盛阶段,但梅雨季节伊乐藻、扁担草、轮叶黑藻等草根容易腐烂,因此要注意以下事项:
a.以伊乐藻为主种品种的池塘要注意补充所需营养,尤其是碳肥,可搭配“肥水精华素”或“肥水专家”使用,充足的碳肥能使伊乐藻在梅雨高温多雨的季节发出新根,从而保持水草青绿、茎秆结实。
b.保持合理的水草覆盖(50%-60%),水草过密及时打草头,上浮的水草用竹竿固定,条件适宜可使用增氧设备保障水体较高的溶氧水平,7-10天使用一次“底黑安”与“底生氧”改底解毒增氧。
二、调好水,改好底
梅雨季节水体容易持续缺氧,池塘易反底引起水体浑浊,雨水多还容易导致水体“倒藻”,池塘容易浑浊说明水体肥度低,肥度低即水体藻类、菌体种类单一、数量少,稳水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天气影响。另外,随着投喂量及排泄物的增加,底质容易恶化,水面时有一层油膜,容易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综合考虑水质及底质方面,要注意以下事项:
a.“梅雨”时节天气晴朗时一定要注意及时追肥,使用“藻立生”、“肥水精华素”加“强效EM”肥水,净化水质,预防蓝藻,如果出现连续的阴雨天,可使用“肥水膏”等晴雨两用的肥水产品。
b.底质的改良需要定期进行,每7-10天使用一次增养型的底改产品,建议“底黑安”与“底生氧”搭配使用。
三、合理的饵料投喂
梅雨季节的饵料投喂更加需要注意,遵循“三看四定”的原则,日投喂重点以冰鲜鱼为主,占饵料投喂的60%左右,在配料时在饵料中配合“冰鲜宝”、“保肝灵”、“大蒜精华素”等用以防止冰鲜饲料腐败、饲料霉变、保肝护肠。在日常的投喂管理中,要注意以下关键步骤。
a.合理投喂:根据天气、水质、吃食情况进行合理投喂,做到适时适当的减量增量。
b.饵料合理搭配:饵料搭配遵循“两头精,中间粗,粗精搭配”的原则,以防动物性蛋白摄入过多引起河蟹早熟,影响河蟹蜕壳增大,影响上市规格。
c.投喂均匀:饵料确保新鲜适口,使河蟹容易消化吸收,提高饵料利用率。投喂切勿忽多忽少,引起河蟹自残、互残,降低成活率。
四、保肝护肠,免疫促长
梅雨时节连续的阴雨低压容易造成河蟹体质下降,加之连续的阴雨天会天气突然转晴,易引起河蟹应激反应及气泡病,表现为河蟹短时间内死亡、鳃水肿、断脚等不良反应。此阶段河蟹易感染病菌,因此要做好消毒工作,随着投喂量增大及摄食量增加,河蟹肝肠负荷加重,容易引起肠炎及肝脏病变,此阶段应注意以下方面:
a.保肝护肠:饲料中常添加“保肝四件套”(保肝灵+低聚糖863+肽菌素+速调速补)配以“产酶益生素”、“大蒜精华素”可明显起到保肝护肠,增加河蟹肥度等作用。
b.免疫促长:饲料中常添加一些保健免疫促生长的产品,上一条介绍的调补产品不仅能起到保肝护肠的作用,同时亦可达到增强免疫促进生长功效。
以上内容从四个方面全面介绍了梅雨季节河蟹管理技术要点,梅雨季节将至,在此提醒广大养殖朋友加强梅雨季节池塘的日常管理,注意做好各个环节的管控,增强河蟹体质,提高河蟹抗病能力,着重池塘底质及水质的调控,创造良好的河蟹生长环境以使河蟹顺利度过梅雨时节,以期达到稳产高产的效果,扩大蟹塘全年收益。

梅雨季节河蟹塘管理技术要点



6月5日已进入芒种,长江中下游地区即将进入梅雨季节,此时正值水产养殖生产的关键时期,也是河蟹的生长旺季,如果管理不善将直接影响全年的养殖生产,因此梅雨季节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
一、入梅前要做好消毒工作
如果梅雨季节有长时间的阴雨天气,蟹池各类病菌繁殖加快,病菌的种类、数量随之增加,造成河蟹抵抗力下降,易引发疾病。因此在入梅前利用晴好天气进行全池消毒,消毒药物可选用氯制剂和碘制剂,水草不好的塘口可选择生石灰消毒。
二、做好水质调控工作
确保池水处于良好状态,促进河蟹的生长,同时适时开启增氧机,特别是晚上和后半夜,遇到雷阵雨、连续闷热或天气突变情况下,开机时间要延长。没有增氧机的池塘,要自备增氧剂、分解底改等药物,同时及时加注新水。梅雨季节不适宜使用消毒药物,因此增加使用微生物制剂的频率来调节水质和改良底质。
三、抓好水草管理工作
要及时施肥壮根固草,大田上大水后,要防止河蟹毁苦草和轮叶黑藻,沟里伊乐藻不能出水,如有出水要及时割除,使其在水下20cm左右,并及时清除池面的水草和漂浮物,保持水面清洁。
四、做好饲料投喂工作
根据河蟹吃食、天气等情况,及时增减投饵量,同时适当降低饲料的蛋白含量,在饲料中可添加一些Vc、大蒜素等调节生理机能。
五、做好防逃工作
梅雨季节气温高,时常伴有台风暴雨,蟹池水位原本较高,很容易溢塘,因此要加固各种拦护设施,做到勤巡池,谨防雷雨时水漫池埂,引起河蟹逃逸。

梅雨季节河蟹养殖管理的五个技术要点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大闸蟹举世闻名,而当梅雨季节来临之际,如何管理好池塘中养殖的大闸蟹呢?这是一个每年都会遇到的问题,但是因为梅雨季节雨水量大小也有区别,所以预防和管理成为梅雨季节养殖大闸蟹最关键的措施。大家知道雨季和高温季节时期就在6-8月时间段,这段时间池塘中养殖的大闸蟹最难管理,一不小心可能都会造成池塘大量死蟹现象。梅雨季节主要需做好以下几点:
一、注意天气变化,适时开启增氧机
每日需关注好高温天气在傍晚的风向变化和夜间是否比较凉爽,若出现此类天气变化,需要提前开机,开机时间务必持续每天早晨日出后1-2小时,并坚持晴天中午开机增氧1-2小时。
二、做好防逃预案,减少经济损失
每年的8月份是台风、暴雨等天气灾害的多发季节,常常会导致鱼塘堤岸破损,鱼塘水位过高等情况,养殖户应及时做好防洪、排涝和防逃工作,防止雨水、大风、台风、暴雨的损坏,造成经济损失。
三、关注高温天气,防止饲料霉变
梅雨季节期间,最大的特点就是“高温高湿”,往往在这期间饲料容易出现霉变现象,若对大闸蟹投喂霉变饲料,很容易引发肠炎病等问题。
四、加强水质管理,及时做好换水工作
夏季最大的特点就是水温高,加上投饲量大,水质极易恶化,必须适时调节水质,换水应采用晴天上午加水为好,掌握“少进小出”,每次进水在15公分左右,每10天加注水一次,同时要使用生物制剂调水。
五、做好病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原则
当前主要病害有肠炎、出血病、寄生虫病等,因此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定期内服大蒜素、维生素C、免疫多糖等增强体质,同时每隔20天使用一次杀虫药和消毒剂,预防寄生虫病和细菌性病害的发生。

当前河蟹养殖技术管理关键措施



进入6月,气温逐渐上升,临近盛夏高温季节,河蟹已达快速生长阶段,6月份的河蟹养殖管理具有要求高,难度大的特点,现就有关重点工作介绍如下:
一、青虾捕捞及生态环境的营造
继5月份青虾捕捞上市以来,6月份要继续做好蟹池套养青虾捕捞上市工作,在用地笼起捕青虾过程中,同时要检查河蟹生长及病害情况,若发现地笼中有活力差及病蟹应及时诊断与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控制、防治结合。
6月份应对池塘水体进行1-2次解毒,对池塘底质进行2-3次改良,利用底质改良剂对池塘四周及投饵处进行改良,创造良好的底部环境.要做好水草的养护工作,板田上水草长势不好的池塘应在水草区域适度施肥,水草不足区域要及时补种或移植,争取做到池塘中水草蔬密相间,合理布置,池塘生态环境良好。围网种植轮叶黑藻的池塘应视其水草生长情况决定围网撤除,环沟深处的伊乐藻应进行部分清除与移栽,防止高温季节因水草腐烂而败坏水质从而引发疾病,在清除伊乐藻过程中,应做到少量多次,边改底边清除,防止池塘底层有毒有害物质泛池败水。6月份应全塘投放批量优质活螺蛳,可改善水质与保护水草的生长,营造良好的池塘生态环境。
二、饵料投喂与水质管理
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河蟹有一次蜕壳过程,六月份河蟹摄食量已较大,第三次蜕壳结束后应及时调整投饵量,日投喂量一般应控制在其存塘量的8%—12%左右,饵料的投喂重点以小鱼为主,日投喂量应根据河蟹放养密度等情况确定,小鱼每亩可达2.5斤以上,并搭配适量的颗粒饲料、小麦、豆粕、玉米、黄豆、蚕豆等,动物性饵料所占比例应不低于60%。部分进水不便的塘口应降低小鱼投喂量,增加颗粒饲料等饵料量。河蟹养殖池水质应保持鲜、活、嫩、爽,河蟹池水位应视池塘水草生长情况逐步加深,2-3天可加水一次,6月中旬蟹池平均水位应达50cm以上,至6月底,一般要求蟹池达较高水位,在6月份一般可泼洒生石灰一次进行水质调节,要求每米水深每亩用生石灰10斤左右,适度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由于河蟹活动量增加,如果投喂不足或者水体水质调节不好等原因可能会造成池水浑浊,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如调整饵料数量、品种,调节水质,增加水位,适量施肥、使用微生物制剂等相应措施,保持池塘水质清爽,水质清瘦的池塘应考虑适度肥水,池水透明度保持在50cm左右,有利于河蟹的健康生长。
三、河蟹的病害防治
6月份是河蟹病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应结合养殖过程中饵料投喂、水质调控、水体生态环境营造等开展防治工作,在利用药物防治中,河蟹第三次蜕壳结束后要求对蟹池全塘采取杀虫、内服外消全面清消一次。梅雨季节对池塘可进行1-2次消毒,减少水体病菌的产生。进入6月以后是微生物制剂在蟹池中广泛应用阶段,也是微生物制剂应用效果较好的时期,可定期对蟹池应用,一般7-10天左右应用一次,既可调节水质保持水体良好的生态环境又可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黄鳝养殖的冬季技术管理措施



古人云:“冬季性寒(凛),天象严肃,时令封闭”,万物均须静静地躲藏起来。这也是黄鳝冬季管理的要点所在。首先是让黄鳝具有安静冬眠的环境,否则就谈不上解决可能发生的冰冻之灾。

一、“藏”的前提

黄鳝在正常饲喂条件下,13℃以下就不再摄食;但如果秋季饲养期营养不良,黄鳝所积累的营养不足于越冬,此时尽管水温下降,但黄鳝仍然无“藏”意,即使水温降至3~5℃,它也还有觅食之欲,这种情况对越冬极为不利。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往往将体大膘肥的商品鳝捕起,留下无膘的小黄鳝,这些小黄鳝体弱的原因多数是由于长期争不到充足的饵料而造成的。如果商品鳝捕起后,来不及补食于小鳝,到了冬季,这些小鳝就因能量不足而不可能静下来越冬,这就将不到我们所要求的“藏而安,安则静,静则稳的越冬目标。

二、越冬前的气温已近13℃时,就应勤换水,并进行一次增氧消毒。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放气换水。
用钢犴向泥沟插放气孔,要求深插至底,每20厘米一孔,待多数气孔无气泡窜起时,即放干全部池水,并用带柄密筛将整修池面筛上一薄层生石灰。待干池48小时后,灌入处理水至泥埂顶部。灌入处理水后2小时再降低水位至10厘米深浅。12小时后进行大流量流动换水1~2小时。

2、臭氧灭菌。
可采用臭氧消毒增氧机进行载体底部灭菌,也可同时将二氧化钙放入机内均匀散入底部。开机时间约1小时即可。每10平方米鳝池定2个消毒孔进行2次开机即可。

3、加注增氧剂。
消毒增氧机停机后,将所有消毒孔用湿草阻塞并用池泥填平。然后打开竹筒盖,灌注二氧化钙,每次用药量及灌注方法不变。

4、放水加盖。
气温一旦降至10度左右,就应立即放干池水,待泥面稍稍风干后,便铺盖上一层约20厘米厚的稻、麦草,同时将缓冲坑中的水加满。所盖稻、麦草应分两层铺盖,其中下面一层应消毒后铺盖。方法是将草浸入5%生石灰水溶液中,待24小时以后,捞起沥干表面水,即可直接铺满于鳝池泥埂泥沟。铺盖厚度约为10厘米之后,再在其上铺盖约20厘米厚的干草即全部完成。

三、越冬的管理

以保持鳝池的安静为目标,以黄鳝的安全为目的。管理指标主要有:草中无鼠;泥面无水;坑中有水。

1、草中无鼠。
冬季寒冷,不少动物喜于就草为巢,如鼠、猫、獾、鼬等。这类动物嗅觉极为敏感,只要一旦选中以鳝池为巢就免不了挖鳝为食。防治方法有多种,可在鳝池壁顶罩以细网或塑料薄膜,也可安置电猫乖。

2、泥面无水。
所谓泥面无水,是指冰冻时节,草下泥面上毫无冰冻现象发生。否则,黄鳝就有被冰封而造成缺氧窒息的可能。一般而论,只要池面稻草无冰冻状况,泥面就不会冰冻。一旦泥面冰冻,由于冰土隔绝了鳝池载体与窨的气体的交换作用,导致鳝体缺氧而苏醒,并出现不安骚动,甚至向上窜动,增加了耗氧量,最后窒息而亡。为了解决该问题,一方面要及时破冰通气,另一方面须进一步除去泥面积水,加厚保温层,并可罩以无滴塑料薄膜加强保温。

3、坑里有水。
是指鳝池的进水缓冲坑保持有一定的水。黄鳝越冬是靠皮肤孔侧线孔及泄殖孔进行辅助呼吸的,这一呼吸作用是靠鳝体内体液和体外的粘液作载体进行交换来完成的。这种粘液离不开水,但水的需要量不是很大,只要载体的含水量达到60%即可。缓冲坑中只要能保持有一定的水,就可万无一失。

另外,冬季管理仍然要坚持巡池。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否则,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高温期大闸蟹养殖的技术管理措施



夏天天气炎热,水温较高,为保证河蟹安全渡夏,提高成活率,必须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一、保证足量的水草供应。
夏季蟹池内应放养一些水花生、浮萍、芦苇、茭白之类的水生植物,为河蟹提供阴凉的栖息环境。另外,蟹池中要保持有大量的轮叶黑藻、节节草等幼嫩的水草供应,以便河蟹摄食和躲避敌害。用于遮荫的水草不能将整个池面都覆盖起来,池面应留有1/3左右面积的活动空间。彻底捞除污烂的水草,以免败坏水质,滋生病菌。
二、保证水质清新、洁净、营养。
养蟹池应经常检查水质,及时捞除剩食和污物,保持池水透明度5cm以上。勤注水、换新水。水源一定要卫生清洁,无污无毒。利用生物制剂调水,改水。
三、要注意饵料的投喂。
高温时应适当增加植物性饵料的投喂,减少动物性饵料的投喂。小麦、南瓜、菜饼都是河蟹爱吃的植物性饲料。投饵量应根据当天的水温和前一天河蟹的摄食情况作相应的增减,一般为池蟹总体重的10%左右,以投喂后两小时略有剩余为宜。投喂时间应在每天下午4~5时进行,以适应河蟹昼伏夜出的习性。
四、要抓好防逃、防害和防病工作。
高温期间的养蟹池必须坚持每天巡塘。通过巡塘,了解河蟹的摄食活动情况、查防逃设施情况及有无病害和敌害的情况。若有河蟹逃走的痕迹,要及时更换损坏的防逃设施。及时捕捉养蟹池中的青蛙、水老鼠等敌害生物,以排除其对池蟹的侵害。要切实做好防病工作,可以不定期施用杀菌剂等药物防治。出现病蟹、死蟹应立即查清原因,抓紧治疗。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0139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