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塘杂鱼为什么会多?有什么危害?怎么处理?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在近期的塘口服务工作中遇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那就是蟹塘水浑问题之前也写过几篇关于如何认识和处理蟹塘水浑的文章。但是这次着实犯难了为什么呢?因为遇到了一个令人头疼的对手那就是蟹塘多杂鱼问题。而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新挖塘口。如果您塘口附近有新塘或者您自家就是新塘您会发现原本水体良好的塘口在一两天的时间突然就浑了,而且不管怎样调就算当时水体净下来了但过不了几天水就又浑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您可以考虑是否该杀杂鱼了。当然也不排除其他可能(天气突变缺氧引起河蟹活动量大、食没喂足等),笔者在这里只简单的分析一下蟹塘多杂鱼问题:
1、蟹塘杂鱼多的原因
①清塘不彻底:尤其是新挖塘口新开塘口大部分是由稻田开挖形成在养殖前期未曾清塘导致塘里多杂鱼
②打水时鱼卵由进水口进入塘口然后孵化
③4、5月为泥鳅等野杂鱼的孵化季节增加了蟹塘杂鱼的基数
2、杂鱼多的危害
①与河蟹抢食增加饵料投喂量降低饵料系数
②导致水体浑浊影响水草生长
③消耗水体溶氧
④增加蟹塘载货量影响河蟹规格
⑤易导致水体稳定性差水体培藻难培,有机碎屑耗氧物多,水体保肥性、保温性差。
3、如何预防和处理蟹塘野杂鱼
①、在养殖结束后选择合适的清塘药物彻底清塘。
②、进水口用网目过滤;60目的网两层绑在进水口水管上,鱼卵直接不会进入到蟹塘。
③、用笼捕逐步减少蟹塘杂鱼数量
④、投放鳜鱼,一亩地正常投放量在10-15尾当杂鱼过多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投放量在20-25尾
⑤、使用针对性药物杀除杂鱼,这里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全塘泼洒但这种方法在杀除杂鱼的同时还会把白鲢、鳜鱼等套养品种杀掉在一定程度上对河蟹也有影响代价较大。第二一种方法是拌药饵泼洒,一般如清塘2008等药物可拌5-6斤药饵用量大约在10亩左右,这种方法相对于前一种来说安全性较高,但是用过以后也请注意观察。

相关知识

河蟹塘下风口的塘油膜是什么东西?有什么危害?怎么处理?



近期在市场上发现很多蟹塘下风口都存在油膜看起来很脏,针对养殖户朋友的提问在这里就油膜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其处理方法做个简单的分享望对各位老板有所帮助
一、油膜产生的原因:
1、动植物及死亡藻类和青苔腐烂后形成的物质,常见于清塘不彻底的池塘;
2、鲜鱼或冰鱼投喂后产生的(未经清洗投喂会更多);
3、淤泥厚的池塘于养殖中期底热返底,造成的底层有机质释放。很显然,当前池塘里油膜多,最大的可能就是动植物及藻类尸体腐烂后,未能彻底晒塘清塘导致的。
二、油膜有什么危害呢?
1、油膜很多的话,能够封在池塘水体表面,阻碍空气与水体交换,长此以往易导致缺氧、缺碳;
2、油膜多,水体粘性大,微风不起浪,会导致水体流动性差;
3、油膜里的杂质、有机质会成为虾蟹鱼等苗种阶段的潜在饵料,这些脏的物质被吃下去后易导致消化不良甚至肠炎,油膜是比较脏的一类物质,多了之后便容易滋生更多的有害虫及有害细菌病毒;
4、油膜大量存在的池塘,随风飘荡易附着于水草上,长此以往水草表面黏附厚厚一层泥锈,水草就很难生长起来了。
三、怎么处理油膜?
油膜属于杂质、有机质的聚合体。其主要特性是有黏性,池底或水体表面都会有。一般建议:
1、下风口油膜聚集区人工用水舀捞除或从排水口放出。
2、现阶段的油膜几乎都是从池塘底部来的,所以可以针对池底再做一些分解氧化工作。

河蟹塘里的青苔为什么会年年都长,你的处理方法对不对?



河蟹塘青苔的种类?
青苔常见种类有水绵、刚毛藻、双星藻、转板藻、水网藻。这几种最容易捞取的是水网藻,刚毛藻、双星藻、转板藻这几种青苔也可以捞取,而水绵发粘,最不易捞取。
青苔适合的生长条件是什么呢?
一、水网藻为绿球藻目,喜强光和高温,水网藻繁殖很快。
二、这几种青苔都属绿藻门,喜C、N、P高的环境,富营养化的池塘易长。
三、青苔属于营有性生殖,对营养要求苛刻;通常情况下施化肥比有机肥易长,而施用大包有机肥又促进鞭毛藻生长,有的鞭毛藻易使水体发红,产生藻毒素,危害河蟹健康生长,所以在前期肥水控制青苔时,要施用经发酵过的生物有机肥(专业厂家生产的)。
四、青苔在下雨后长得快,同时藻类也会随之生长,但相对于青苔慢些。
五、连续阴雨天,其他藻类容易出现倒藻,使水体水变清,而青苔适应弱光能力强,易生长,也就是说青苔在强、弱光均能生长。
六、在水位比较浅的池塘,其他藻类来不及长起来时,此时易长青苔,因此前期要使用生物有机肥水,如“生速效肥水王”+“超级硅藻王”+“活力源”。
七、青苔在水草脏时易长,而水草多时不长却不长。因此要利用保草的方法,合理施肥促进水草和小型浮游藻类如硅藻、绿藻的生长来抑制青苔的生长。
出现青苔该如何控制?
1)施肥
加深水位,引进藻种,再施肥;
尽可能施专业生产厂家生产的生物有机肥,促进大型浮游藻类生长。
2)遮光、降低透明度
腐植酸钠类作用时间短,需加大用量,这样导致副作用大;建议使用“碧水灵”可以解毒,减少藻类死后产生的毒素。
3)半个月左右定期使用“黑金刚”,能抑制青苔生长。
4)用“草清爽”可以去除青苔,用后注意使用“解毒靓水液”解毒。对于市面上的杀青苔药物,必须避开高温期,其高温期副作用大,使用时请在执业兽医师指导下用药。若已经使用,应该要配合解毒并改底,施用“粒粒草根壮”促进水草生长,通过生物间竞争关系来抑制青苔生长。
5)把握处理青苔的关键时间点。一般来讲草脏上挂的青苔和刚长青苔时可以处理;而青苔长到一寸以上处理就会相对比较困难,有青苔不要犹豫,当然青苔多到比水草多的时候,就不要杀了,青苔杀死了草也不会长。因此,掌握好处理青苔的最佳时间,别耽误了。
6)从健康养殖角度讲,青苔不一定要杀,能捞尽量捞。但青苔问题不可避免。因此我们建议,早期使用刺激性小的药物适当处理部分刚起来的青苔,同时定期肥水和壮根如施肥“粒粒草根壮”,“超级硅藻王”,“旺旺单胞藻”能对青苔的生长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

河蟹为什么会越来越难养?未来河蟹养殖有哪些趋势?



河蟹养殖不再是20xx以前的一番风顺了,今年的水瘪子,虫害难杀(耐药性严重),水浑浊,水草生长差,以及后期蓝藻暴发(交叉传播),河道水质资源的变差,大量使用抗生素(如抗生素外泼),都已是事实。究其原因不难发现:
1、乱用杀虫药,敌百虫、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的乱用导致虫子的耐药性增强,现在敌百虫、阿维菌素的耐药性以经很强了。很多杀虫药成分将在水产养殖上禁用,未来杀虫药的出路黯然。
2、水草难长,水浑浊主要原因在于外源河水的质量差,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废水等等的影响使河道水质变差,人为原因导致水质变差,在中后期同一个河道的即是打水口,也是排水河道,导致一些药如青苔药,除草剂,等等在河水中交叉感染。
种稻子的农药废水进入河道,然后打水到螃蟹塘,进而出现死亡案!
3、蓝藻暴发和交叉感染很大程度是受池塘建设的不规范合理导致的。尤其是打水口和排水口在同一个位置拍的污水又打回塘里在此污染塘口。政府部门没有做到相应指导和规划养殖区,规范池塘建设,水质环境的保护。
4、肝脏坏死,水瘪子的大规模暴发很大程度上和我们环境污染有很大关系,成蟹养殖,扣蟹养殖,苗种繁殖的水环境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水质污染,尤其是在苗种繁殖这一块,最典型的是天然捕捞的蟹苗在沿海几乎是断绝了,这和以前的比较差异很大。
苗的肝脏出现坏死!
5、河蟹养殖户出现了用药情绪化,什么药都敢用,不管是否能用不能用。出了事故就往药品上面说事,品德败坏,良知何在!除了问题该谁责任有检测报告何法院判决!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是上策!
河蟹养殖的产业结构调整将是一个可不容缓的趋势。尤其是在主要养殖区域如兴化等更需要积极转变和规范河蟹养殖产业。
1、环境保护需要河蟹养殖做到零污染排放,绿色地球,水资源保护,防治污染水源。
2、土地资源需要河蟹池塘在池塘建设用地上减少浪费土地,土地利用率低。以及养殖区域和种植业区域应该划分一个界限,合理规划一下布局。
3、病害细菌交叉感染,和病害防控需要我们河蟹养殖的转变。河水交叉污染,感染传播,导致连锁性的恶性循环,加重的养殖难度。
4、河蟹种质资源的保护需要。健康的亲本选育需要一个良好的成蟹养殖环境和养殖产业链的我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工作。扣蟹,成蟹,到繁殖孵化。都需要有一个好的水质环境保障各环节的顺利开展来选择优良的亲本。
未来河蟹养殖的趋势
1、河蟹池塘的打水口和排水口将会更合理规划。打水可以采取收费这样降低排水量,实现养殖污染降低到最低。塘口分布和建设将实现政府指导和规划养殖区域,包括进排水河道系统的规划,所有的排水都会在规定的修建,往指定排水系统排水!以及电力设施,道路建设都会配套设施进行,然后以养殖开发公司的形式租赁给广大养殖户。
2、苗种种质资源保护这一块将会有更多优秀的苗种培育企业做相关的苗种选育,亲本的选育,孵化技术的提高,提高孵化池病毒病源的防控措施、有助于提高河蟹苗种的抗逆性,抗病力!为河蟹养殖行业从源头上做起为养殖河蟹保驾护航。未来品牌苗将会是一个高盈利点。扣蟹苗种的培育将会越来越广泛,资源的从组合合理配置将会出现。大养殖户将会有自己的扣蟹苗养殖基地,直接合苗种繁育孵化相结合。养殖优势会进一步加大,养殖成本会减少5%及250元/亩。
3、随着政府对环境、水源,河道的保护将会进一步加强。严禁向河道排放污染水,水草。河蟹养殖的污染排放问题将会降到最低,以通过收费方式收取打水费,来降低养殖污水排放。水质调节的重要性将得到体现。水草的种植更佳合理,防治过多草排放到河道污染水体环境。以及养殖的药物将被禁止使用,如敌百虫、阿维菌素、清塘药等等。
4、模式化、流程化养殖技术产生,降低养殖的风险!
河蟹的养殖只有这样再管理上做到规范化,细致化才能大大降低养殖风险,为养殖带来更多效益。

河蟹塘高pH的危害与处理方法



pH主要是用来描述水溶液的酸碱程度,是水产养殖的最基础指标之一。最适合螃蟹生长的pH值为7.5—8.5,但在螃蟹养殖过程中特别是中后期许多塘口都会出现PH值偏高的现象,特别是水清水草多的塘口、长青苔的塘口、蓝藻爆发的塘口等。
pH值高蓝藻爆发
pH高的危害
1、腐蚀螃蟹鳃部,鳃丝肿胀部易被有害菌感染,长期偏高爬边上草的螃蟹多,高温期易出现伤亡。
2、导致水体缺乏碳源、微量元素,当营养元素缺乏时水草、藻类、菌类、养殖生物都会因为营养元素缺乏出现生长缓慢的现象。
3、总碱度、总硬度偏低,天气好时易出现倒藻。
4、螃蟹吃食差,主要因为不良的环境导致鳃部或者免疫系统出现问题,从而不吃食,体质变弱。
5、易脱壳不遂,温差大时脱壳后死亡,出现脱壳不遂主要水体中钙出现沉淀,或被其他吸收。
6、易长蓝藻,普通有益藻在高PH值的生长受到抑制。
7、用药效果差,使用酸性的药物、藻类、菌类时效果差。
pH值高青苔药使用后效果差
8、易出现青苔、刚毛藻等。
9、其他影响,氨氮毒性变大等。
PH值高鳃部水肿腐烂
pH的正常指标
螃蟹塘由于水草、青苔、蓝藻等许多塘口pH都很难保持在7.5~8.5之间。所以通过检测,建议塘口中下层水体pH最多不要超过9.5,高于时塘口就易出现以上问题。特别部分塘口超过10以上,基本上都会出现大量伤亡。
高pH的处理
1、减少水草覆盖面积、割草捞除过多的水草。
2、杀灭部分藻类、水草。
3、增加漂浮植物覆盖面积。
用药很难去降低pH,除了部分杀藻、杀草药效果好,但使用后对养殖动物危害大。因此pH高的塘口以上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定期换水,使用活肥、补钙素、优镁、纳米黑金、水博士、黄金益菌素等减轻pH对养殖动物的影响。

为什么会形成懒蟹?



所谓懒蟹就是幼蟹养到年底,有些河蟹个体极小,其头胸甲宽仅1~1.5厘米,体重1克左右。它们往往栖居在洞穴里,懒得出来活动和觅食,体色深黑,甲壳硬,生长缓慢,称为懒蟹,又称僵蟹石蟹。形成懒蟹的主要原因是:
(1)池中缺少附着物(水葫芦、水花生、聚草等)。
如水中溶氧经常不足或水质污染,河蟹就离水在岸边挖洞栖息,时间一长就适应沿岸洞穴生活,懒得下水觅食,故个体生长很慢。
(2)水位变动大,有些水体像潮水河,水位忽高忽低,河蟹就容易在潮间带挖洞穴居,懒于出来活动,形成懒蟹。
(3)投饵不均匀。
一部分河蟹因投饵不匀而吃不到足够的饵料,只能摄食洞穴附近泥土中的腐殖质,维持生命,其个体生长缓慢。
由此可见,产生懒蟹的技术关键是尽量减少幼蟹穴居的数量,使幼蟹在池内过隐居生活。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034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