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殖河蟹四季指南:每月技术措施详解


1、晒塘施肥、翻耕种草
建议:将风化日晒后的青埂和坂田进行松土和翻耕,深度10~15cm,然后干撒复合肥(10斤/亩)+灵活100(2亩/包),对翻耕后的土壤施肥种菌。数日后在环沟里纳水种草,一般选择耐低温的伊乐藻,在环沟的内坡和外坡交错移栽。移植的方法可采取“草茎插栽法”或“堆草土压法”,数量为10~15株合成一束插入泥土3~5cm或扯一把伊乐藻用土压于其上,行距为0.6~1米。
2、解毒抑菌、肥水放苗
建议:对环沟水体进行解毒肥水,用解毒超爽(4~5亩/瓶)进行解毒并补充碳源便于肥水,再用新菌克(2亩/包)抑制有害菌;第二天进行肥水,同时控制青苔的大量滋生。需注意的是:低温肥水要做到土壤和水体同时施肥,避免水难肥和水质不稳定,选择黑金神+粉剂活菌王+六抗培藻膏(1+2+1用4亩)混合浸泡后进行肥水;2~3天后可放苗。
3、放苗护苗、解毒追肥补钙固壳、内服强体
建议:根据各塘口具体情况确定放苗密度(800~1500只/亩),规格每斤70~120xx收集的草种日晒搓揉后拌土抛撒于青埂和坂田上,然后喷水淋湿。
5、杀虫抑菌、解毒调水保肝健胃、种草护草
建议:5月,水体中的枝角类、轮虫等水生幼虫大量繁殖,造成缺氧和水质变化,滋生大量细菌,影响河蟹和水草的生长。此时必须先杀虫,后消毒,再解毒养水。选用阿维菌素杀虫,第二天用百安威(2亩/瓶)+纳米氧(6亩/瓶)或新菌克(1.5亩/包)+藻健康(3亩/包)杀菌,第三天用净水王(3亩/瓶)解毒养水,确保水质清爽稳定。此阶段河蟹肝胰脏功能已慢慢健全,必须强化河蟹肝、肠、胃的保健,用保肝促长灵+活性蒜宝泼洒或拌料投喂。同时,5月也是坂田上移栽伊乐藻或种轮叶黑藻的季节。伊乐藻的种植,可将环沟中生长旺盛的伊乐藻分根带土移植于坂田上。轮叶黑藻的种植,可用芽孢浸泡发芽至5cm在坂田上翻浅表土层埋栽,也可用每束长10~15cm的轮叶黑藻插栽。同时在坂田四周围网,以防在生长期被河蟹破坏。
6、消毒稳水、改底补钙防控梅雨天气
建议:6月,气温逐渐上升,河蟹吃食量增大,池塘水体中的生物量逐渐增多,有害细菌大量繁殖。同时进入梅雨季节,天气变化异常,气压低、湿度大,造成水质不稳定。河蟹体质下降容易引起蜕壳不遂、软壳以及发病伤亡,所以此阶段必须用百安威+纳米氧(3+1用6亩)消毒杀菌,第二天用净水王(3亩/瓶)解毒,然后用浸泡后的黑金神+粉剂活菌王+六抗培藻膏(1+2+1用4亩)调水稳水。如遇连续阴雨天,可用特力钙(5亩/包)或离子对钙(2亩/瓶)泼洒提高水体硬度,同时用六控底健康(2亩/包)改底。
7、解毒调水、补菌防蓝藻内服改底
建议:7月,水温和气温逐渐升高,菌相和藻相繁殖加快,投饵量增多,残饵、粪便以及虫卵孵化等引起水质和底质恶化,产生大量有害物质、病菌、病虫。同时,伴随着水位的不断提高,池塘承载能力慢慢下降,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氮磷比失衡诱发蓝藻的繁殖。此阶段先用解毒超爽(4亩/瓶)解毒,2小时后用新活菌王(6亩/瓶)+藻健康(4亩/包)全池泼洒调水,坚持用金肽康+酶解多糖拌料投喂,增强体能助消化。第二天用得立康+粒粒神(1+1用3亩)改底。
8、生物调水、解毒改底防控疾病
建议:8月,温度升高,雷雨频繁,河蟹进入快速生长期,摄食量大,溶氧需求高,同时水草部分老化,水体富营养严重,底部还原加快,导致水体分层,底部缺氧,容易引起河蟹发病。此阶段先用解毒超爽(4亩/瓶)解毒,之后常用灵活100+藻健康(2+1用3亩)浸泡3小时后泼洒,补充固氮菌,抑制水体富营养化,且常用六控底健康(3亩/包)拌料抛撒改底,定期用新菌克+藻健康(2+1用3亩)浸泡3小时后泼洒防控病害。
9、健胃助消化、强体壮膘改底补钙
建议:9月,河蟹基本迎来最后一次生殖蜕壳,加快了能量蓄积,腺体逐渐成熟,而此时已进入秋季,温差较大,容易导致摄食过量后难消化,引发肠道疾病。此阶段要做到饵料精粗搭配,健胃助消化,防肠炎。坚持每天用健长灵+活性蒜宝拌料投喂(按20xx的养殖。用得立康或底舒安(2亩/包)改底抑菌除脏,用纳米氧(5亩/瓶)泼洒增强活力。
12、整塘、清淤、消毒
建议:先排干池水,用机械或人工加固围堤和修整进排水口,并清除环沟淤泥及杂草、杂物,让其风干暴晒,使池塘充分氧化,然后纳水消毒。老塘口可选用生石灰(每亩250~350斤);新塘口(可选用漂白粉,每亩40~60斤),浸泡7~10天后排干塘水,再纳水进行解毒,用净水王(3亩/瓶)或解毒超爽(4亩/瓶)+降解灵(1.5包/亩),2天后排干塘水,搁置风干暴晒。

相关推荐

蜜蜂四季养殖技术要点


1.春季及时饲喂,保温降湿

早春季节尚无供蜜蜂采食的植物性花粉等天然的食物来源,因此,及时为蜂群提供合理的食物来源是保证蜂群生存和复壮的必要条件。供蜂群采食的食物来源可以是糖类、奶类、蛋类或含糖量较高的薯类块茎等,在饲喂时可以按一定比例进行搭配,每脾蜂每次喂给80~150克。同时,做好蜂群的保温工作,这样可以降低食物的消耗量,减少蜂群病害的发生率。在正常情况下,蜜蜂所处的环境温度应高于10℃,天气冷时不要开箱检查蜂群。要经常保持蜂群环境的清洁干燥。

2.夏季防暑降温,防螨,适当补饲

夏季气温较高,病虫害加重(主要是蜂螨),蜜蜂体力消耗加大,繁殖率明显下降,死亡率大幅提高,因此,气温较高时应将蜂群转移到有树荫通风较好的地方,天气过热时,可在箱外泼洒冷水,饲喂凉开水,同时要防止蜂群过于拥挤,及时分群。将硫磺粉用纱布包好,撒在蜂箱挺梁上,防止蜂螨侵害。夏季如自然环境中的花粉来源充足,可以靠其采食来维持蜂群的生长和繁殖。当自然界中的花粉来源不充足时,就要靠人工补食。为保证蜂群的正常食物供应,在夏初应将蜂群度夏的食物准备好。每蜂箱留足5~8公斤越夏蜜,与其他食物搭配饲喂。

3.秋季做好越冬准备

在最后一个采蜜期,可用新王替换产卵差的老王。在大流蜜期要采去子脾上的贮蜜,选用适合产卵的新脾等办法,尽量扩大产卵区。流蜜结束时,抽出多余的蜜脾,适当补给空脾,保持蜂脾相称,加强巢内保温和奖励饲养,促进蜂王产卵。要将弱蜂并箱,以增强越冬群势。还要贮备足量的供蜂群越冬的食物,选好对蜂群越冬无危害的过冬场所,做好气温突然下降的应急准备。

4.冬季保温,喂食充足

气温下降到0℃以下需进行保温,越冬相对湿度为75%~85%,越冬后期,蜂群需维持34~35℃的巢温;防惊动与强光刺激,保蜂群安静,以减小体力消耗。为保证安全越冬,还要定期添加一定的食物供蜜蜂采食,补充能量。

5.流蜜期的管理

每年的4~6月进入流蜜季节,从流蜜期前的1个半月开始,到流蜜期结束前的1个月内,要抓紧做好适龄蜂群的培育工作。在主要采蜜期前,必须利用辅助蜜源为每群蜂造好10~15个巢脾,以供其繁殖、贮蜜之用。选择不爱分蜂和其他性能较好的蜂群养王,及时换王,避免出现王老群强的现象。在管理上要提高蜂王产卵力,及时扩大蜂巢,繁殖期要进行强弱互补,以保持中等群势。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确定放蜂地点和路线,保证蜂群有足够的蜜源,提高蜂群的生产能力。

土鸡养殖四季管理技术介绍!


土鸡是家禽的一种,由于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且无公害污染而颇受人们青睐,因此土鸡养殖也成为了现在目前市场行情较好的一个养殖项目,但是在养殖土鸡的时候还是需要加强管理工作来提高土鸡的质量和产量,那么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土鸡养殖四季管理技术吧:

一、春季管理

初春时期气温还是比较低的,所以在这段时间还是需要注意保温工作,慢慢的随着气温的回升光照时间增长,那么在这段时间要增加饲料的投入,土鸡的对食物的摄入量增大,而且基本上春季是土鸡产蛋的旺季,在他产蛋前就需要注射疫苗以及进行驱虫,这样可以提高土鸡的身体素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产蛋量,而这段时间的雏鸡饲养需要用用日光灯进行保温或是其他的保温设备进行保温以免感冒或者是出现死亡。

二、夏季管理

夏季的温度比较高对养殖土鸡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首先就是天气炎热土鸡的食欲会降低,这样土鸡基本上也就喂不肥,其次就是天气炎热也很容易导致土鸡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这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出现中暑以及引发一些其他的症状,为了育肥土鸡以及提高产蛋量要在周围设立凉棚并且进行降温处理,其中饲料主要以精料为主,但草料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最好的喂食时间是早上或晚上,这时的温度较低土鸡的食欲相对而言会好一点,鸡舍要保持空气流通并且进行降温处理,而且鸡舍的卫生基本上隔两天就需要清扫一次不然会导致细菌感染,最后就是夏季养殖土鸡还需要降低饲养的密度,这也是一个散热的方式。

三、秋季管理

秋季的管理其实也是比较繁琐的,因为在这个时间段气候的变化比较大,所以是传染病多发的时节,在雨天那就不要将土鸡放出去养了,等到雨停之后再进行放养,这时的虫子也比较多草料也是比较新鲜的,其次就是鸡舍也需要开始进行垫料铺垫进行保暖以防感冒了,毕竟鸡瘟也是有感冒所引起的流行性传染疾病,这段时间的土鸡产蛋管理的话首先需要减少光照时长然后再慢慢的延长光照的市场,这样可以提高产蛋率,秋季一般是比较潮湿的,所以鸡舍内要保持干燥并且注意更换垫料。

四、冬季管理

冬季最主要的就是保暖管理,我国冬季的温度是比较低的,如果温度管理不到位那么很有可能就会感冒,而且冬季土鸡的产蛋量是非常低的日照的时间也比较短,同时冬季养殖土鸡基本上也是圈养,只有在阳光比较温和的天气才会进行放养,在入冬之前就需要检查好鸡舍的门窗以及其他的地方有没有漏风漏雨的情况,要及时的进行修补,同时在鸡舍中要设有加文的设施,喂养的饲料和水最好是热食和温水,这样有利于提高产蛋的效率。

总结:以上便是关于土鸡养殖四季管理技术的相关介绍了,养殖户在养殖土鸡的时候在不同的季节可根据不同的管理要点进行养殖,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蛋鸡四季管理要点


1.春季气温渐暖,注重防病

(1)加强管理春季天气逐渐转暖,日照时间增长,是一年中产蛋率最高的季节。蛋鸡最宜室温为12~20℃,尤以13~17℃时产蛋率最高。应注意鸡舍通风换气,保持合理密度;做好夜间的防寒保温工作。

(2)调整饲料产蛋率达50%时,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应达到15.5%。此后,产蛋率每提高10%,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应提高0.5%,直至达到18.5%为止。饲料缺钙,可导致软壳蛋或无壳蛋,饲料中的含钙量应达到3%~4%,含磷量由0.5%提高到0.6%。

(3)预防疾病早春气候多变,各种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繁殖,天气转暖前,应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扫和消毒,要加强对鸡新城疫、禽流感等传染病的监测和免疫预防工作。

2.夏季高温高湿,防暑降温

(1)防暑降温夏季日照时间增长,气温上升,管理的重点应是防暑降温。鸡舍周围应种植遮荫作物,减少鸡舍热辐射和热反射;及时排除污水、积水,避免雨后高温高湿状况的出现。

(2)通风换气加强通风换气,改善鸡舍环境。有条件者可在进风口安装湿帘,排气口安装排气扇,鸡舍内的通风速度以1.8~2.4米/秒为宜。

(3)早晚喂料夏季气温高,鸡的采食量减少,可将喂料时间改在早、晚较凉爽时进行,做到少喂勤添。

(4)供足饮水供给充足、卫生、清凉饮水,保证鸡群健康和正常生产。一般可在饮水中加入欧福~SP等消毒剂,以净化饮水,防止呼吸道疾病。

3.秋季日照渐短,补充光照

(1)补充光照秋季日照时间逐渐缩短,需按光照程序补充光照。光照强度以每平方米3瓦为宜。补充光照时间第1次可在早晨4~5时开灯至天亮关灯,第2次天黑时开灯至20~21时关灯。

(2)预防应激秋季,养鸡户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保持鸡舍及周围环境安静,尽量减少惊吓、转群、捉鸡等应激因素,防止猫、狗等进入鸡舍,减少通风与保温之间的矛盾。

(3)卫生防疫新母鸡开产前,可实施免疫接种或驱虫等卫生防疫措施。鸡舍墙壁、地面、用具等要定期用2%~3%烧碱水溶液、2%~4%来苏儿溶液、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0.1%新洁尔灭溶液消毒。

(4)防寒准备晚秋,对蛋鸡舍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与维修,预备好过冬使用的薄膜、草帘,做好供暖设施等防寒保暖准备,特别要防止贼风侵袭。

4.冬季气候严寒,防寒保暖

(1)防寒保暖冬季气温低,日照时间短,应加强防寒保暖工作。如设置挡风障,粉刷抹墙,增大饲养密度,加设门帘,或覆加草帘等。

(2)通风换气在保证舍温前提下,舍内湿度控制在50%~60%。定时进行通风换气,以减少舍内尘埃及氨气等有害气体的污染。

(3)喂饮温水禁止饮用冰水或任鸡啄食冰雪。有条件的鸡场可用温水拌料或喂饮温水。

(4)科学喂料冬季鸡体散热量加大,在饲粮中适当增加玉米数量,以使饲料能提供更多的能量,维持蛋鸡正常代谢消耗。

(5)补充光照鸡的产蛋需长日照,因此从19周龄起每日光照应达10小时,而后每周增加半小时,至31周龄达16小时。鸡舍天棚前后左右可每3米设60W白炽灯泡1个,灯高2米,灯泡要经常擦拭保证清洁。

塑料大棚四季肉鸭养殖技术


1. 塑料大棚的建造

(1) 选择河水清澈并无污染的河滩地,要求河滩面积较大,可建四个大棚,要求在涨水季节都不被水淹的地方建棚。(2) 用楠竹片或树木筑成圆形棚顶或房屋形状的框架,上面和两边墙用塑料薄膜盖严,棚的地面宽度和高度以2米为宜。有的可建4米宽,棚的长度以养鸭多少而定,一般在5~10米。注意在覆盖塑料薄膜时两边一定要用沙石压严,并在两边挖一条V字形的小沟以备流水。棚的两头(出入口处)也要盖上塑料薄膜,晚上盖严,白天敞开。(3) 大棚之间用竹篱笆隔开,每个大棚也要用竹篱笆围一定的面积,一部分是干地,另一部分是水面,干地作喂料和鸭休息用,水面作鸭漂水、饮水用。竹篱笆的高度和缝隙大小以鸭出不去为标准。2. 饲养管理技术(1) 育雏饲养技术① 大棚育雏一般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可用大棚育雏。棚内应备有足够数量的竹栏,底部垫上干燥洁净的垫草,晚上把雏鸭分装在里面,每栏10~15只为宜。白天把雏鸭敞放在棚内喂食、饮水。这样饲养7天后可转棚放养,也可下水游泳。② 温室育雏在寒冷的冬季必须进行温室育雏。修建一个小型烟道育雏舍,用煤炭加温,使舍温达到雏鸭所需温度。育雏时间冬季在10~14天,以后可转入大棚饲养。(2) 育雏温度要求一日龄鸭舍(棚)温度保持在32~34℃,2~3日龄后逐渐降低,每日降1℃,第一周维持在25~27℃,第二周20~24℃,以后雏鸭就能适应外界温度了。为防止雏鸭因怕冷而挤堆,育雏舍(棚)应保持干燥,勤换垫草。喂水后,饲养员应手拿谷草轻轻驱赶雏鸭,让其身上的水尽快干。(3) 开食在育雏舍或育雏棚内铺好垫料后,将万分之一浓度的高锰酸钾液(用冷开水稀释)倒入水槽,让其自由饮水,以利胃肠消毒和胎粪排泄。再用拌湿的雏鸭配合料,均匀地撒在塑料薄膜上或放入饲槽,让雏鸭自由采食,边食边加饲料。在80%的雏鸭吃饱后,才放置水槽,让雏鸭饮水。开食二三天后,应将配合料放入食槽或干净的塑料薄膜上,以免搞脏饲料。一般第一周龄的雏鸭每天喂5~6次,晚上2~3次,第二周白天喂食4~5次,晚上1次,以后晚上可不喂,若有10%~20%的雏鸭开始吵闹,即可喂食。(4) 游泳鸭喜游泳,可增强体质,增加食欲,但天府肉鸭绒毛多,绒毛湿后不易干,若管理不当,雏鸭易患感冒,因此应注意雏鸭下水时间安排。当气温暖和时7日龄后可第一次下水,气温较冷的冬季一般要10~14日龄后才可第一次下水。每一次下水时间在5~10分钟,若雏鸭绒毛发湿,应及时将雏鸭赶入垫草上,轻轻驱赶,勤换谷草,让雏鸭尽快身干,以后随日龄增加,每天逐渐增加次数和时间。(5) 养鸭规模以自身经济实力而定,一般以年出栏肉鸭1~5万只为宜。在春、夏、秋三个季节,按每七天进一批雏鸭,一个月四批;冬季每十天一批,一个月三批,每批以500~1000只为宜,这样就保证每个月都有肉鸭出售,出售时体重以2千克左右最佳。3.注意事项(1) 育雏舍(棚)、食槽、水槽等用具,在进雏鸭前应用新鲜石灰水或3%的烧碱溶液彻底消毒晾干备用。(2) 配合饲料应达雏鸭营养标准。饲料新鲜无霉变,前三天喂配合料应拌湿喂,当天拌湿的饲料当天喂。(3) 在喂食供水时,应细心观察,若发现病鸭、弱鸭要及时隔离饲养。同时注意布足放匀饲槽和水槽。(4) 注意踩死、压死雏鸭,防止鼠、狗、蛇等对雏鸭的侵害。(5) 在育雏时期每日应保持23小时的光照。

黄鳝健康高效养殖全程操作指南(四)



六【黄鳝养殖模式】

(三)鳝蚓合养

鳝蚓合养是把黄鳝和蚯蚓养在一起,用蚯蚓喂黄鳝的饲养方法。具体做法是在流水黄鳝池里堆上一畦畦的土,施上粪肥养蚯蚓,畦与畦之间是水,养黄鳝,每天从土中挖出蚯蚓喂黄鳝。

鳝蚓合养池的建造:选择水源方便、背风向阳的地方建造鳝蚓合养池,池子用水泥、砖石砌成,整个池形状呈“弓”形渠道状,池深50厘米,地下10厘米,地上部分40厘米,池面积为30~50平方米,池对角处设进,出水口,安装好防逃设施。在池中堆若干条宽1~1.5米、高20~25厘米的土畦(选用含丰富有机质的壤土),用于繁殖蚯蚓和让黄鳝钻洞。土畦堆好后,使水沟中的水保持在5~10厘米深。每平方米土畦投放蚯蚓2.5~3千克,并在畦面铺4~5厘米厚经过发酵的牲畜粪(每立方米粪肥用1包黑金神发酵),作为蚯蚓的饵料。以后每隔3~4天将上层牲畜粪铲去,重新铺一层,如此反复,经14天左右,蚯蚓大量繁殖,即可投放鳝种。培养蚯蚓可为黄鳝提供春、夏、秋季的大部分饵料。另外,鳝池混养田螺,可解决黄鳝的饲料问题。鳝种下池第4天,每平方米鳝池投放10千克田螺即可。

鳝蚓合养关键控制点:

1.鳝池消毒→解毒→生物净化:黄鳝放养前,要用百安威、绿康露或生石灰对鳝池进行消毒,用量:每100平方米用绿康露60毫升用水稀释或生石灰10公斤用水溶化后全池泼洒,5天后注水,每100平方米用100毫升解毒超爽用水稀释后解毒,3小时用黑金神(经浸泡1夜)进行生物净化,每包黑金神可用2000平方米。

2.鳝种放养:池内畜水10厘米,蚯蚓放种后10天放养鳝种,鳝种放养前要用3~4%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

3.水质、底质养护:鳝种入池后,进水口、排水口要半开,使池内保持微流水,同时按100平方米定期(5~7天)将新活菌王80毫升和六抗培藻膏80克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每隔1周,打开池底排水口,将残渣剩饵等污物排出,每1~2周投放1次六抗底健康,每100平方米抛洒30~50克。

4.蚯蚓投喂:鳝种入池3天后开始投喂,每天在土畦中挖出蚯蚓,经涮洗后用健长灵或活性蒜宝的稀释液浸泡半小时后投喂,可消除病原菌和增强诱食性。

5.防暑降温:夏天高温季节,要在鳝池上方搭建瓜棚或葡萄架等,或使用遮阳网,同时在鳝池栽种水花生、水浮莲、水葫芦等。

(四)稻田养鳝

稻田养鳝是将水稻种植与黄鳝养殖有机结合在同一生态环境(稻田浅水环境)中的一种立体种养模式。稻田养鳝成本低,经济效益高,适合分散经营,是较稻田养鱼更有前途的养殖方法。稻田养鳝还具有保肥、增肥、提高肥效、除虫等作用,对促进水稻优质高产有较大作用,适合推广。养鳝稻田的工程设施,既要保证水稻栽培的需要,又要有利于黄鳝的养殖;既能满足水稻满灌全排的要求,又能保持一定的水产养殖水体,并有完善的防逃、防暑降温等设施,保证稻鳝共生,鳝稻互利。

1.稻田的选择:稻田养鳝应选择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保水性能好、排灌方便、较为安静、交通方便的单季晚稻田进行黄鳝养殖。土质以粘性土壤、高度熟化、肥力较高的为佳。

 2.稻田的整理

①加高加固田埂:加高加固田埂,是为了提高并保持一定水位,防止田埂渗漏,有利于黄鳝的养殖。一般要求将田埂加高到50~100厘米,埂顶加宽到150厘米左右。田埂在加高加宽后,一定要进行夯实,以防止大雨冲塌或渗漏水。若有可能,可在田埂的两侧及顶端种植一些草、瓜、豆等作物,利用其根系达到护坡的目的。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用石板、水泥板等民用建筑材料进行护坡,以保证田埂结实牢固,经久耐用,并能有效地防止水蛇、田鼠等打洞,影响田埂的牢度,同时也是防止黄鳝打洞逃逸的有效措施。

②排水沟:丘陵山区的养黄鳝稻田,还应该在田埂的外围挖一条排水沟,以便山水及时排出,防止山上洪水漫田逃黄鳝。

③开挖鱼沟、鱼窝(又称鱼函、鱼坑、鱼窝):开挖鱼沟、鱼溜,是缓解黄鳝在稻田里栖息生长与水稻施肥、用药、晒田矛盾的一项重要设施,也有利于对黄鳝的饲养管理和黄鳝的捕捞收获。冬春农闲季节开挖鱼沟、鱼溜,开挖面积一般不超过稻田面积的5~10%。鱼沟又分环沟、中心沟和垄沟,根据田地大小开挖成“田”、“目”、“围”字形,中间为主沟或中心沟,四周的“口”就是环沟,环沟不要紧靠田埂,要离开田埂1米,防止下雨时冲垮田埂淤塞了鱼沟。鱼溜5~6平方米不等,深度为60~90厘米。形状为方形、圆形、长方形及其他形状。鱼溜最好选择在便于投喂管理的位置,如田块的横埂边或进出水口处,或鱼沟的交叉处。也可开在田的中央。为减少稻田开挖面积,应尽量利用田外沟、塘、渠作鱼窝。

④开挖进、排水口:稻田的进、排水口应开在稻田两边的斜对角,以利于稻田进、排水畅通,避免死角。面积较大的稻田,应该多开几个进、排水口。所有的进、排水口都必须安装拦鱼栅,以防止黄鳝逃逸和敌害生物进入稻田之中。常用的拦鱼栅是用竹篾、树枝、柳条等编成栅帘、呈弧形,插入泥中,密封注、排水口,其凸面朝逆水流方向,即进水口的拦鱼栅的凸面朝向田外,出水口拦鱼栅的凸面朝向田内。拦鱼栅的孔隙大小以黄鳝不能穿过为准。如果使用塑料网、铁丝网作拦鱼栅,其四周要嵌以木框,将其埋入注、排水口的泥中。设置的拦鱼栅一定要高出田埂,并经常清除注、排水口处的泥土、杂草等杂物,便于水流畅通。

⑤建平水缺:平水缺一般建在依傍排水沟的田埂上,其高度根据稻田的水位来确定。当水稻移栽后,在排水口的地方用砖块砌成,竖放平铺各两块整砖。平铺砖块始终与稻田内的水面相平,口宽30厘米左右。平水缺做好后,在它的外侧安装拦鱼栅。平水缺的作用是使田间保持水稻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水深,尤其是在雨季,能使多余的积水从平水缺处自行溢出,确保田埂安全并避免积水漫过田埂而使黄鳝逃逸。

 3.搭棚遮荫

养殖黄鳝的稻田不仅要设鱼沟、鱼溜,还应搭遮荫棚。因为稻田中的水较浅,受日光照射和气温影响,水温的变化幅度大,尤其是在盛夏季节,由于烈日的暴晒,稻田的水温可达39~40℃,如不搭设遮荫棚,就会因水温过高而影响黄鳝的正常生长,甚至引起死亡。因此,应在鱼溜的西南一端,用树枝、凉席、稻草等搭设遮荫棚,用作黄鳝避暑降温。为了充分利用光能和空间,还可以在凼埂上种植丝瓜、南瓜、架豆、扁豆等藤瓜豆类,既能为黄鳝的养殖遮荫降温,又能提高稻田的综合利用效益。遮荫棚还可以用竹木搭架,架上覆盖茅草、稻秆等物,棚高150厘米左右,棚的面积以占鱼溜面积的1/5~1/3比较合适。

4.放养鳝种

①鱼沟、鱼溜消毒→解毒→生物净化:鳝种投放前,应对鱼沟、鱼溜进行消毒处理,每m2水面用百安威、绿康露0.5毫升或底舒安0.5克,3天后用解毒超爽(1毫升/m2)解毒,2小时后用黑金神(经浸泡1夜)进行生物净化。

②选择苗种: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游动活泼、规格整齐、肌肉肥厚、体表无寄生虫、体色为鲜黄色的鳝种。不宜放养体表发白、破皮、断尾、口及鳃骨处有伤痕者。

③鳝种消毒:鳝种放养前,应放入3~5%的食盐溶液中进行消毒处理,消毒的时间以5~10分钟为宜。方法是:先在桶、盆中配备食盐溶液,然后放入鳝种,5~10分钟后将鳝种捞出放入清水中,约10分钟后放入稻田饲养。

④放养时间:秧苗栽完后放养苗种。鳝种的放养密度要适宜,密度过大,易引发疾病,造成黄鳝死亡;密度太小,产量低,效益不显著。利用天然饵料的稻田,一般每m2投放体长为10~15厘米的鳝种20~30尾。采用人工投饲的稻田,每m2可投放60~80尾。

5.投喂饲料

鳝种放养后的3~4天,不必投饵。以后,每天1次。在鱼沟、鱼溜内,每5平方米设1个食台,食台的位置应定在5平方米范围的中央部位。食台要求略低于水面,每次投饵时应将黄鳝饵料投放在所设的食台上。投饵的数量以第2天清早不留残饵为准,投喂量占鳝鱼体重的2~4%。投饵时间一般以能看清黄鳝吃食的傍晚为好,也可略微推迟。每天在这一时间范围内定时投饵,以使黄鳝形成有规律地摄食。

黄鳝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其捕食稻田中天然饵料的同时,视吃食情况,适当投喂猪血、小鱼虾等饲料,以满足其吃食生长的需要。要求鲜活饵料先洗净消毒后投喂,不喂腐烂变质的饵料。

6.水质管理

①水位:主要根据水稻生长的需要并兼顾黄鳝的生活习性,采取“前期水田为主,多次晒田,后期干干湿湿灌溉法”前期稻田水深保持6~10厘米,至水稻拔节孕穗之前轻微晒田1次。从拔节孕穗期开始至乳熟期,稻田水深应保持6厘米,往后灌水与晒田交替进行。晒田期间,鱼沟、鱼溜、围沟和厢沟中的水深应保持15~20厘米。

②水质:对水质的总体要求是“肥而不恶,嫩而不老,爽而不瘦,活而不死”,即:
肥:要求水质为淡褐色或嫩绿色。由于田水较浅,水体中尽量少用有机肥料,以免败坏水质。
嫩:要求田水中的溶氧不得低于3毫克/升,保持水体中的充足溶氧,以利黄鳝健康生长。
爽:要求水色不浓而清爽。一般要求5~7天换水1次,以保持水质清新。尤其在盛夏高温季节,要注意经常清理食台,及时清除吃剩的残饵,因为这些残饵在高温下极易变质腐烂发臭,影响水质。
活:前期一般3~5天加注新水1次,伏暑天每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进水3~5厘米。

7.温度调节

①防暑降温:在炎热的季节,要认真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要做到防暑降温,单靠稻田中的水稻遮荫是不够的,还需要搭设一些遮荫棚。一般可在鱼沟、鱼溜的两端采取搭架子,种植丝瓜、扁豆、葡萄等攀缘植物。但要注意,遮荫棚的遮阳面积,一般只能占鱼溜面积的2/3,原则是让鱼沟、鱼溜的水体只照东头日,不给西头晒。

②越冬保种:黄鳝在入冬前需要大量摄食,储积养分,供冬眠之需。当气温下降到15℃左右时,应投喂优质饵料,使黄鳝达到膘肥体壮,能安全越冬。一般在当年11月份至次年3月份,对所选留的亲鳝及苗种,进行越冬管理。具体方法是:

带水越冬:在鱼溜中保留一定水位,其深度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确定,以保证严寒不结冻到池底为准。这样,黄鳝可入池底洞穴越冬。若遇气温较高,黄鳝还可以出洞呼吸与捕食。

干水越冬:将鱼溜中的水排干,保持土壤湿润。为防冰冻,可在上面覆盖一层稻草或草包等,以保暖防冻。越冬期间,要经常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特别是注意杜绝人畜鼠害。

8.日常管理

①农药:水稻需要使用农药时,需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且剂量要准确,切忌用量过大,并在用药前加深田水,水深达10厘米以上。施药时,喷头向上对准叶面喷施,尽量减少药剂落入水中。也可降低水位,使黄鳝生活在鱼沟、鱼溜,防止农药对黄鳝的影响,几天后再恢复水位。养殖黄鳝的稻田,禁用剧毒农药,以免造成黄鳝中毒死亡。为避免缺氧,每隔1~2天向鱼沟和鱼溜进1次新水,也可以采用分片施药的方法,即一块田分两天施药,头天施半块田,第二天施另半块田。每次施完农药,应在饲料中拌喂净水王(1%)、金肽康(0.5%)进行排毒解毒,保肝健胆。

②施肥:施肥对水稻和黄鳝都有利,养鳝稻田施肥要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其中基肥占全年施肥总量的70~80%,追肥占20~30%,基肥于平田前施入,翻耕稻田时施足基肥,基肥每亩施生物有机肥800公斤(用将600公斤粪肥+180公斤秸杆+1包黑金神+1包酵素钙肥拌匀堆沤发酵7天,每天翻堆1次;以后在生长期内,经常少量多次地追肥,分片撒施。

③防逃:每当雨天,特别是阴雨天,应注意及时排出稻田内的渍水,防止田水上涨,溢水逃鳝。还要经常性地检查注、排水口及其拦鱼设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止黄鳝逃逸。

④防病:只要采取细致的预防措施,黄鳝一般不会发病。如选养体质健壮的苗种,养殖过程中每隔10天在饲料中拌喂3~5餐活性蒜宝、本草大康、保肝促长灵和金氨基,每隔15~20天在鱼沟和鱼溜抛洒一次六控底健康或底舒安,每5~7天在鱼沟和鱼溜泼洒1次新活菌王和六抗培藻膏,同时根据情况换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

⑤起捕:投放规格尾重为50克左右的鳝鱼苗种,经4~5个月的饲养管理,其规格一般尾重可达150克左右,大的可达200克以上。黄鳝最佳销售时期是元旦、春节,11月中上旬将田水放干,让黄鳝入泥冬眠,田面盖干草防冻。捕捞时人工挖捕,陆续上市。


怎样四季连续生产黄鳝



用塑料大棚养殖黄鳝,可以一年四季连续生产。如采用无土流水养殖,可有效地控制疾病,使效益成倍提高。黄鳝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7-30℃。采用塑料大棚,不用专设采暖设备,春、夏、秋棚内都易保持这一温度。即使在寒冬,棚内温度也能平均达到20℃。饲养池中保持微流水,水质不会恶化。具体方法如下———建饲养池

1.开放式饲养池。适合在长年有温流水的地方建池。优点是流量稳定,适于较大规模的经营。缺点是有区域局限性。饲养池用砖和水泥砌成,每个池的面积为10-20平方米,池深为40cm,宽1-2m,池埂宽20-40cm。在池的相对位置设直径3-4cm的进水管、排水管各2个。进水管与池底等高,排水管1个与池底等高,1个高出当底5cm,进排水管口均设金属网防逃。将若干饲养池并列排成1个单元,每单元的面积最好不要超过500平方米。

2.封闭循环过滤式饲养池。适宜在大城市或缺乏水源地方使用。其优点是饲养水可以重复使用,耗水量较少,便于控制温度,但投资稍大。饲养池的建法与开放式相同,另外需建造曝气池、沉淀,增加一些净水、抽水、加温设备。

塑料大棚的建造与普通大棚相同,最好每个单元放在同一个大棚内,这样便于管理。

投放鳝种池建好后,将总排水口塞好,灌满池水浸泡5-7天后将水放干,然后将底下的排水孔塞住,放水保持每个池内有微流水,水深5cm,这时即可放养。鳝种在放养前需要用10×10-6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浴20-30分钟进行消毒,防止水霉病和消除鳝鱼体表的寄生虫。浸浴时间的长短以黄鳝的承受能力灵活掌握。鳝种消毒后及时放养,每平方米放养规格为每千克35-50条的鳝种4-5kg。同池的鳝种要大小一致,以避免大食小。

投喂饲料黄鳝是肉食性鱼类,喜食新鲜的饲料。放养2-3天后,将蚯蚓、螺蚌、蛙肉等切碎,放在饵料台内进行引食,并适当增大水流。第一次的投饲量可为黄鳝总体重的1%-2%。第二天早上检查,若能全部吃光,再投喂时可增加到黄鳝总体重的2%-3%,以后可逐渐增加到5%左右。随着食量的增加,可在饲料中掺入蚕蛹、蝇蛆、煮熟的动物内脏和血粉、鱼粉、豆饼、菜籽饼、麸皮、米糠、瓜皮等,直至完全投喂人工饲料,以降低成本。但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应为35%-40%。当黄鳝吃食正常后,每天在早上8-9时、下午2-3时各投饲1次即可。

日常管理用塑料大棚养殖黄鳝,由于水质清晰,只要饲料充足,黄鳝一般不会逃逸,但要注意防止鼠、蛇等天敌为害。饲养一段时间后,同一池的黄鳝出现大小不均,要及时分开饲养。饲养5-6个月后即可上市,规格为每千克6-10条,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疾病的防治用本法养殖黄鳝,极少发病,但对以下几种疾病也应注意防治。

1.感冒病。注入新水时与原来年水温差过大所致,只要调好水温,使之稳定,就可防治本病。

2.毛细线虫病。毛细线虫寄生于鳝鱼体内,使鱼消瘦死亡,并伴有水肿、肛门红肿。每千克黄鳝用90%晶体敌百虫0.1克,拌入饲料内投喂,连续6天即可。

3.梅花斑病。鳝体多处有黄豆大小的梅花斑状溃烂点。每立方米水体可用漂白粉10克经常进行消毒,也可用生石灰、孔雀石绿等进行消毒。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056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