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池塘投喂量,如何更准确的把控?


水浑的塘口越来越多,很多技术员或者老师傅不问原因就让人加料,熟不知人家的料已经加到吃不完了。
太多人一进店就问:“蟹工啊,现在10000苗(或者1亩田)应该喂到多少料啊?”就连养了十来年的老师傅都没底了,都跑来问吃食量。
蟹工今天统一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河蟹吃料量(投喂量)方面的一些情况,供各位老板参考。
对于河蟹具体的吃食量,蟹工一直的观点就是:“吃多少喂多少”,具体的投喂量一定是根据自己家塘口的吃料情况而定,而不是根据别人家塘口的吃料情况而定。
不能因为在同一时期,别人的塘口投喂量大,而自己的塘口吃食量小,就盲目的怀疑自己的塘口有问题,因为你的问法可能存在误区。
因为身边经常会听到,有人问你家1万苗喂多少料啊?你家1亩地喂多少料啊?其实这两种问法根本无法给问的人提供投喂参考,有的无形中反而会增加自己的烦恼。
【举例说明】:
问法误区1:现在你家10000苗能吃多少料?
沈老板10亩蟹塘,放10000只苗,50头/斤;
王老板10亩蟹塘,放10000只苗,100头/斤;
假设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请问这两家的池塘都放了10000苗,吃食量会一样吗?
如果沈老板说,我家1万苗已经吃到10斤料了,想想王老板会不会开始担心自家蟹塘了呢?
问法误区2:现在你家1亩田能喂多少料?
沈老板10亩蟹塘,一亩放1600只;
王老板10亩蟹塘,一亩放800只;
假设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请问这两家都是10亩地,投喂量会一样吗?
假设现在市场上有一家池塘,投放密度又大、投放的规格又大,你还会认为不可思议或是在吹牛逼的吗?
河蟹池塘的投喂量如何更准确的把控?
我们蟹塘的具体投喂量一定是由自己每日的查料决定的,如何更准确的把控自己蟹塘的投喂量,应该做到每日查料,至少做到每日查2次料。
【每日查料时间段】
建议上午6点左右,检查是否吃完,如果吃完说明昨天料不足,下午喂食时要适当加料。如果有剩料,但不多,说明投料量差不多;如果有剩料,且比较多,那么在下午投喂之前再查一遍,如果还有剩料说明当天要适当减料了。
友情提醒“料台查料法”不太准确(特别是早期阶段),建议各位同时配合“食点查料法”相对更准确。
“料台查料法”:大家都很清楚,在此不做介绍。
“食点查料法”:就是在蟹塘沟中做几处食点,投料的时候,在做好点地方正常投料,检查的时候用比料径密一点的抄网将底泥一起抄起,观察是否有余料。
河蟹池塘的投喂量如何更准确的把控?
蟹工想让大家再了解一下咱们河蟹的摄食习性:河蟹本身属于杂食性(偏肉食)的水生动物,其摄食能力(量)受个头(规格)大小、天气、温度、水体溶氧、水化指标、生活环境、药物刺激等因素的影响。而每个蟹塘的具体投喂量(吃食量)还受池塘的投放密度、成活率、天然饵料等因素的影响。
综合来看,一个蟹塘的具体投喂量(吃食量)还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如:投放密度多少、投放规格大小、成活率高低、天然饵料、天气、水温、水体溶氧、水化指标、池塘环境、药物等。
因此蟹工总结了关于池塘吃食量(投喂量)的几种现象,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1、螺蛳多、天然饵料多的塘口,吃食量会偏少
2、早期温度低,深水区吃的会多,浅水区会少
3、天气闷热蟹塘溶氧低的时候,吃食量也会少
4、天气陡降温,吃食量也变少
5、药物刺激后,吃食量也会降低
6、池塘中水化指标如氨氮、亚硝酸盐高的,吃食量也会少
7、放苗密度高、蟹苗个头大的蟹塘,吃食量会多一些
蟹工建议:每个塘口具体的投喂量,一定要根据自己塘口的情况而定,遵循“吃多少喂多少”原则,投喂时一定要根据天气情况、具体吃食情况来适当增减投喂量,确保不太多喂避免引起后期蓝藻的发生,也不太少喂避免引起水浑。
本文蟹工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请指正补充。

相关知识

真鲷开口饵料的种类及投喂量


真鲷仔鱼开口至全长15毫米这一阶段的培育以轮虫作饵料效果最佳,但轮虫应有所选择,而且在投 喂前要经过营养强化。轮虫应选择其》 部长在200~260微米大小的种类。强化培育的方法是在投喂前24 小时用面包酵母和脂肪酵母强化,具体做法随后介绍。

当仔鱼孵化3天后,长到全长3毫米时马上投喂轮虫。初期投喂量为每立方米育苗水体内有8个轮虫即可,每天投喂2次,早8~9点和下午16~17点各1次。每次投喂前取育苗池水样,用显微镜检查残饵量。做法是每次取水样50毫升,用电磁搅拌器搅拌1~2分钟,然后用1毫米移液管取1毫升水样全部滴于玻璃培养皿上,连续移3次,3毫升水样每毫升1滴,3滴分离,最后每滴水样上滴上少许碘酒固定,用显微镜观察,并用计算器计数。计算出每毫升水样中的平均残饵量,再换算出每立方米育苗水体内的残饵量。在下次投饵时,将每毫升水样内的轮虫密度补充到5个即可。当仔鱼长到5毫米左右时,每天投饵次数由2次增加到3次,上午8点、中午11点、下午17点各1次,每次投饵量保持在每毫升育苗水体10个;做法如前。当仔鱼长到12毫米以上时,除按原量投喂轮虫外,另外加投卤虫无节幼体,每次保持每毫升育苗水体0.5个;做法与轮虫相同。当仔鱼全长达到15毫米时,应为出池转入稚鱼培育作准备。人工饵料用磷虾或野杂鱼肉加添加剂,用绞肉机制成鲜肉末,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做法是每次取少许,约10~15克抹于医用纱布制成的小纱网上,吊于池内即可,每平方米水面吊1个纱网.

河蟹饵料投喂注意事项



一、河蟹饵料的种类
河蟹的食性杂,它的饵料包含天然饵料和人工饲料两种。天然饵料主要有浮游生物、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和陆生动植物等,浮游植物包括硅藻、金藻、甲藻、裸藻、绿藻等,是早期幼蟹的饵料;浮游动物包括轮虫、枝角类、挠足类等,是河蟹优良的饵料;水生植物包括苦草、轮叶黑藻、菹草、马来眼子菜、芜萍、浮萍、水浮莲、水花生、金丝草等,是河蟹的主体天然饵料;底栖动物包括水域中的螺、蚬、河蚌、水蚯蚓等,是河蟹的上佳饲料;陆生动植物包括黄粉虫、蚯蚓及黑麦草、狼尾草、聚合草等。人工饲料分为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主要包括黄豆、豆饼、菜饼、棉籽饼、麦类、米糠、豆渣、酒糟、酱渣、花生饼等。动物性饲料,主要有螺蛳、蚬子、河蚌、蚕蛹、黄粉虫、蚯蚓、小杂鱼、蝇蛆、畜禽内脏等。河蟹的饵料种类繁多,但不能用单一的饵料饲喂。
二、河蟹饵料投喂注意事项
1、坚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则
-般每天每次投饲量为蟹体重的5%-8%。但蟹有贪食动物性饲料的习性,如果长期投放动物性饲料,要在短期内改变成植物性饲料比较困难。
成蟹喂养时,一年中总的饲料分配为动物性饲料占40%,粗料(糠、饼、麸等)占25%,青料(水、旱草)占35%。上半年是蟹长骨骼的时节,在饲料分配上,青饲料占50%,粗饲料占30%,精饲料占20xx是蟹肥育期,在饲料分配上,精饲料占60%,粗饲料占20%,青料占20%。
2、投喂方法上要做到“四定”
定时:蟹的摄食强度随季节、水温的变化而增加或减少。在夏秋两季随着水温上升到15℃以上时,蟹的摄食能力增强,这时每天投喂一次。当水温下降到15℃以下时,蟹的摄食能力下降,可隔日或数日投喂一次。投喂的时间以傍晚前后为宜,这是因为蟹是昼伏夜出的水生动物。
定位:水草可直接投放,其他饲料投喂在接近水位线以下的土坡上,或投在浅水处。以便观察蟹的摄食、活动等情况,随时增减饲料和调节水质。
定质:精、青、粗饲料要合理搭配,前期以粗饲料和草类饲料为主,要稍多投些,后期是蟹肥育的重要时期,精饲料要多些。
定量:每天每次投喂量为蟹体重的5%-8%,水温高时取上限,水温低时取下限。
不过,在幼蟹培育期,每天定时、定量、多点投喂鲜活饲料(如水蚯蚓、黄粉虫等)、鱼粉、麦粉、蚕蛹粉、花生饼、麦麸、嫩菜叶、人工配合饲料等。日投喂量不超过幼蟹体重的3%-5%,其中70%在傍晚投喂,30%在上午投喂。
3、饵料投喂时间及投喂量
3月底至4月初,平均水温未达到10℃时,可少投或不投。如果这时水温超过10℃时,可投喂少量糊状饲料。
4月中旬后,平均水温上升到10-15℃时,可投喂糊状饼类、豆渣、米糠、猪血、配合饲料等,数量不宜多。
5-6月份,可大量投喂水草。
7-10月份,增加动物性饲料的投喂。
11月份以后,酌情少量投喂。
投喂时间一般为傍晚或下午4-5时,日喂一次。蜕壳期间,可少量多投。具体投喂数量,3-4月份。为蟹体重的1%左右;5-7月份为5%-8%;8-10月份为10%以上。

高温期间河蟹养殖户应如何选择饲料投喂



高温期间饲料投喂一般采用植物性饲料代替动物性饲料,高蛋白质饲料代替低蛋白质饲料,以期减少河蟹病害。随着水质调节和水草管理技术提高,盲目以天气情况来决定投饲品种,不利于提高河蟹养殖规格和产量,降低养殖收益。既要考虑天气因素,更要考虑蟹池的生态条件,区别对待,决定高温期间投饲品种。
1、高温前经常有零星河蟹死亡,数量在1只/亩以上,说明河蟹体质较差或池塘环境较差,饲料只能以玉米、小麦和蛋白质含量在28%以下的颗粒饲料。
2、水草品种单一,水草覆盖率低于40%,且断根上浮,水质变差,河蟹饲料同样只能选择玉米、小米和低蛋白质含量的颗粒饲料。
3、水草覆盖率在50~60%,有多种河蟹喜食的地方性水草轮叶黑藻、微齿眼子菜、青萍等,水草分布较为稀疏,且没入水面,有良好的增氧设施,水质透明度在50厘米以下,具备这种生态环境的蟹池,高温期间继续投喂动物性饲料,或蛋白质含量在34%以上的颗粒饲料,为河蟹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河蟹快速生长,增大养殖规格。在这种条件下,投饲动物性饲料或高蛋白颗粒饲料不会增加河蟹病害。(徐舍镇农服中心 黄南荣)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064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