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常见鸡病的预防与具体治疗方法

春季由于气温回升,容易滋生各种病原微生物,并加速其繁殖,春季气温波动变化,昼夜气温不稳定,鸡舍温度伴随天气变化波动,影响鸡群抗病能力,这就导致鸡养殖过程中大多数疫病集中在春季高发。与此同时,春季大量迁徙鸟类活动,容易携带各种烈性传染病病毒,导致新城疫、禽流感等传染病的爆发。由此,针对鸡养殖活动必须做好春季鸡疾病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春季常见鸡病的预防与具体治疗方法.

1、新城疫yZ023.coM

鸡新城疫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病鸡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粪便中可发现病毒的存在,该疾病多在春季流行,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鸡新城疫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亚急性三种类型。在发病初期,鸡体温会升高到43℃左右,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且被毛杂乱失去光泽,粪便呈绿色或灰黄色,伴有小血块。随后会出现神经症状,如腿部麻痹导致行动不便或跛行。对于该病的防治主要是定期接种鸡新城疫疫苗。该疫苗分I系I和II系两类,I系疫苗免疫期相对较长,反应也比较大,这种疫苗只适用于2月龄以上的鸡。使用疫苗时,用生理盐水、蒸馏水或冷开水对疫苗进行一定浓度的稀释,然后注入鸡的体内,可选择肌肉注射。

2、鸡白痢

鸡白痢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雏鸡,常呈急性败血症,因鸡的排泄物污染饲料、用具或种蛋带菌导致雏鸡感染而发病。感染该病的雏鸡体温上升但是畏寒,常聚集在一起,体质衰弱,明显嗜睡;腹泻鸡粪便呈白色糊状;便秘的雏鸡排便困难,在泄殖腔周围可见黏着的排泄物。病情较严重的鸡表现为精神不振,鸡冠下垂且苍白无色,被毛凌乱,呼吸不畅。雏鸡发病时,一般从给雏鸡喂食的第一天开始,就在饲料或水中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对于已经患病的雏鸡,可服用磺胺类药物,也可用20%的大蒜汁滴服,每天2次,每次约0.ImL,连续服用4d。

3、传染性法氏囊病

鸡传染性法氏囊疾病是由传染性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鸡的法氏囊为主,从而影响机体免疫应答造成免疫抑制的病毒性传染病。感染该病的鸡多为2周至开产前的雏鸡,3~7周龄为发病高峰期。雏鸡突然大批发病,3~4d死亡达到高峰期。在发病初期,病鸡多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粪便为白色水样,有的自啄肛门。病重的雏鸡严重脱水,甚至卧地不起直至死亡。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病,可对雏鸡进行预防接种,其次要将强管理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对于已经感染该疾病的鸡,要及时进行治疗和处理,可以对病鸡注射高免血清注射液,雏鸡每只注射0.4mL,成鸡每只注射0.6mL:也可以对病鸡肌肉注射高免蛋黄注射液,每千克体重注射ImL。在治疗的同时也可以给予一些辅助治疗,以便提高治疗效果,如口服补液盐,降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等。

4、大肠杆菌病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在春季较易发生,尤其是在饲养条件较差的鸡舍,多与其他疾病并发。为了有效预防该疾病的发生,在育雏期要保持鸡舍内的温度;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防止空气和水的污染;在饲料中添加适当的抗生素类物质、种鸡场应加强种蛋收集、存放和整个孵化过程的卫生消毒管理等。对于已经患上大肠杆菌疾病的鸡,要及时进行治疗。大肠杆菌对药物极易产生抗药性,庆大霉素、氟哌酸、新霉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5、腹水综合征

该病多发生于4~5周岁的鸡,是春季鸡群最严重的疾病,发病率在3%-5%之间。主要病症是病鸡的腹部肿胀、膨大,头部和面部颜色发紫,呼吸机能出现障碍。对病鸡进行剖检可发现其腹部充满淡黄色液体,肺部出现淤血和肿胀,肝脏和胃肠萎缩。引起该病的原因有多种且复杂,其中室内空气因素、喂养饲料品质因素以及营养因素等为主要原因。预防时,要改善鸡舍内饲养环境,在维持温度的同时也要注意室内通风,当室内氧气含量降低,氨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浓度升高时,会引起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喂养时,要选择合适的饲料,能量不能过高,在维持钙、磷平衡的同时要适当补充维生素。对于患该病的鸡可灌服维生素C和双氢克尿噻,每天服用2次;也可服用中药,如用二丑、泽泻、木通、商陆银、苍术、猪苓、谷子、灯芯草各500g,竹叶250g,研磨混匀每天冲服,每只鸡服lg。

春季常见鸡病防治
春季适宜许多病毒和细菌的生存、传播,加之农户饲养条件差,管理水平低,鸡群常处于缺氧、低温、高湿、高氨、高二氧化碳的恶劣环境之中,抗病能力降低,易患各种传染性疾病。
一、产蛋下降综合症多发于产蛋高峰期或产蛋上升期的鸡群,常见于气温突降等自然条件下。鸡群产蛋量下降幅度为2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40%。其症状与呼吸道综合症相似,病因与病毒感染、饲料或饲喂不当、应激因素、药物毒副作用等因素有关。
防治措施:除采用产蛋下降综合症疫苗免疫、加强综合保健外,其他与呼吸道综合症防治相似。
二、肉鸡腹水综合症多见于4~5周龄的鸡,发病率一般为3%~5%,是冬春季肉鸡最严重的疾病。病鸡腹部膨大,头面部发紫,呼吸困难,逐渐衰竭死亡。剖检病死鸡,可见腹部充满淡黄色液体,心包积液,右心扩张,肺淤血、水肿,肝及胃肠萎缩、淤血。
该病属多因疾病,其中舍内慢性缺氧、寒冷、氨气浓度过高、饲喂高能饲料、生长速度过快、营养因素(如缺乏硒、维生素C、磷)、中毒(如食盐、药物)及遗传因素等是该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防治措施:1.改善饲养环境。要注意保暖,同时要最大限度地通风。2.合理搭配饲料。饲料的能量不要太高,食盐不能过量,钙磷要平衡,适当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E、维生素C)及碳酸氢钠(0.2%)。3.早期限饲。肉鸡在2~3周可进行适当限饲,喂给90%的正常日粮。4.减少应激反应,防止中毒。尤其要防止投喂对肾脏、肝脏毒性较大的磺胺类及呋喃类药物;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及其他抗生素也不能用量过大;防止饲料霉败变质。5.腹水综合症常继发大肠杆菌病或慢性呼吸道病,可选用氨苄青霉素或阿莫西林(10克/100公斤水)、环丙沙星类(5~10克/100公斤水)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
三、肿头综合症是由禽肺炎病毒引起并继发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的一种多因素传染性疾病。肉仔鸡、肉种鸡、商品蛋鸡均可发生,以肉鸡常见。病鸡眼周围、头面部、甚至下颌及肉垂肿胀,并表现一定的摇头、斜颈等神经症状,剖检头面部皮下,可见黄色胶冻样或脓性水肿。
防治措施:1.改善饲养环境。可参照肉鸡腹水综合症中的改善措施。2.防止细菌继发感染。可选用磺胺间甲氧嘧啶(0.03%)、环丙沙星或氨苄青霉素治疗,可适当配合抗病毒药物。3.免疫。可选用弱毒苗(1日龄喷雾)或灭活苗免疫。

相关知识

甲鱼养殖常见病腮腺炎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甲鱼腮腺炎又名鳖腮腺炎、鳖出血性败血症、鳖出血病,病原是一种无膜的球状病毒,甲鱼腮腺炎病症表现为甲鱼全身浮肿,颈部肿胀严重,背甲和腹甲有点状或斑块出血,口鼻处流出血沫,腮腺灰白溃烂,腹腔和胸腔有血块或腮腺呈红色,小肠内有的有水样充血、有的没有。发病甲鱼起先表现为不安反应迟缓,头向后仰起,口鼻喷水,在水面上直立拍水行走。
该病主要流行于5~10月份,6~7月份为发病高峰期,流行温度是25~30摄氏度。主要危害温室养殖的稚鳖、越冬后的种鳖,成鳖在复苏后或转入室外鳖池后容易发病。所以甲鱼养殖户需要做好积极的预防工作。
预防措施:漂白粉,1次量,10毫克/升,定期对鳖池泥沙、池壁和工具彻底消毒。或用恩诺沙星粉和三黄散,1次量,每1千克体重,0.2克和0.25克,疾病流行季节,拌饲投喂,1天1~2次,每15天1次。
治疗方法:漂白粉,1次量,2~3毫克/升,全池遍洒,3天1次,连用2~3次。或用氟苯尼考,一次量,每1千克体重,50毫克,拌饲投喂,1天1次,连用5天。

猪的常见疾病预防与治疗


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是猪疫病控制的基本方针。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猪抗病力,实行全进全出制、超早期断奶和多点生产技术三者有效地结合,对于猪传染病的控制和预防都具有重大意义。全进全出技术包括猪群全部转出、空舍彻底清刷消毒、再全部转入新猪群等技术环节;超早期断奶技术和多点生产技术则是以控制疾病为目的,切断疾病在不同猪群间的传播途径。现就我地区常见猪病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仔猪黄白痢
1.1症状
仔猪黄痢、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的肠道传染病。黄痢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1~3日龄多发;白痢发生于1~4周龄的仔猪,1~2周龄多发。黄痢一般于出生12h后,一窝仔猪相继发病,拉黄色糊状稀便,且含小块凝乳块,身体虚弱,进而脱水,继而昏迷而死;白痢多见于1~2周龄仔猪,以排泄乳白色或灰白色糨糊状粪便为特征,发病率可达50%,死亡率低,但影响仔猪生长。
1.2预防
疫苗预防采用大肠杆菌K88.K99.987P三价灭活菌苗,于预产期前15~30d按注射方法免疫(具体方法可参考说明书)。
1.3治疗
药物预防则采用庆大霉素,每次4~11mg/kg体重,1d口服2次;磺胺脒0.5g+甲氧苄氨0.1g,研末,每次5~10mg/kg体重,1d口服2次;庆增安注射液每次0.2mg/kg体重,1d口服2次。上述药物均需连用3d以上。
2猪水肿病
2.1症状
猪水肿病是断奶仔猪常发生的疾病,一般在断奶后1~2周发生,死亡率高达90%。病猪突然发病,精神委顿,食欲减退或废绝,口流白沫,体温无变化。病猪不时抽搐,四肢如游泳状,站立时弓背发抖,步态不稳。常在脸部,眼睑,结膜、颈部、腹部、皮下发生水肿。
2.2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饲喂全价饲料,防止饲喂过饱。免疫预防接种多价大肠杆菌灭活疫苗或基因工程疫苗。
2.3治疗
治疗水肿病的方法很多,但没有特异疗法,一般以综合疗法为主。(1)按量腹腔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同时用2.5%恩诺沙星注射液、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按量分别肌肉注射。(2)樟脑磺酸钠、硫酸庆大霉素按量静脉滴注或缓慢推注,同时分别按量肌内注射呋塞米(速尿)、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猪排尿后,补液盐或电解多维饮水。
3仔猪红痢
3.1症状
仔猪红痢又称猪梭菌性肠炎,是由C型产气夹膜梭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害1~3日龄仔猪,造成的死亡率高,往往造成全窝端。病猪拉血痢或红褐色稀便。
3.2预防
母猪分娩前半个月和1个月,肌肉注射仔猪红痢疫苗1次,剂量为5~10ml,可使仔猪通过哺乳获得被动免疫。
3.3治疗
仔猪生下后,在未吃初乳前及以后的3d内投服青霉素,或与链霉素并用。预防时用8IU/kg体重;治疗时用108IU/kg体重,每天2次。
4猪痢疾
4.1症状
猪痢疾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传染病,以黏液性、出血性下痢为主。7~12周龄多发,发病率达75%。发病初病猪水样下痢,拉黄褐色或灰色稀粪,随后粪便中充满血液和黏液。
4.2预防
本病尚无疫苗预防,在饲料中添加药物可控制本病的发生和减少死亡,可起到短期的预防作用,但不能彻底消灭病原,主要是靠综合性防疫措施。
4.3治疗
药物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可以很快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治疗药物很多,痢菌净、痢立清、二甲硝基咪唑、新霉素等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若发现疗效不佳则应迅速更换。
5猪传染性胃肠炎
5.1症状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冠状病毒引起的以呕吐和水样腹泻为特征的传染病,不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以2周内的仔猪发病率最高,一般因高度脱水而死,死亡率可达100%。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以冬季和春季产仔期间发生较多,特别是猪的饲养密度过大时常爆发流行。
5.2预防
对怀孕母猪于产前45d及15d左右,以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疫苗经肌肉及鼻内各接种1ml,使其产生足够的免疫力;或在仔猪出生后,以无病原性的弱毒疫苗口服免疫,每头仔猪口服1ml,使其产生主动免疫。
5.3治疗
该病无特效药物治疗,通常采用对症疗法以减少死亡。仔猪自由饮服下列配方溶液:氯化钠3.5g,氯化钾1.5g,碳酸氢钠2.5g,葡萄糖20g,常水1000ml。为防止继发感染,对2周龄以下的仔猪,可适当应用抗生素及其他抗菌药物,如用庆大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2000IU,每天1~2次;磺胺脒0.5~4g+碱式硝酸铋1~5g+小苏打1~4g,混合口服。此外,中医药疗法亦比较有效,如用马齿苋、积雪草、一点红各60g(新鲜全草),以水煎服,还可采用针灸治疗(主穴:三里、交巢、带脉;配穴:蹄叉、百会)。
6猪流行性腹泻
6.1症状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冠状病毒科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以水泻为特征的传染病,冬春季气候突变时易爆发,呈地方性流行,病猪拉灰黄色稀便。
6.2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免疫预防可按说明书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一般防治办法可参照猪传染性胃肠炎。
7猪丹毒
7.1症状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发病特征为高烧和皮肤上产生紫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慢性病例表现为心内膜炎及关节炎。丹毒杆菌对外界抵抗力强,但加热到75℃后5min就可死亡,1%漂白粉、2%氢氧化钠溶液、5%石灰乳也可以很快将其杀死。该病多发生在3~9月龄的猪身上,尤其以4~6个月龄的架子猪多发。炎热多雨季节呈现散发或地方性流行。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也可经皮肤创伤或蚊蝇等媒介传染。此外,人也能感染发病。
急性型:最为多见,表现为发热(42~43℃)、结膜充血,皮肤发红或出现红斑,指压褪色。亚急性型:胸膜、脊背四肢皮肤等处出现界限明显的红色疹块,疹块出现后,体温变正常。慢性型:以心内膜炎为主要症状,腹下及四肢发生水肿。
7.2预防
接种猪丹毒弱毒疫苗1头份,可获得良好的免疫力。
7.3治疗
药物治疗青霉素特效,20kg以下的猪用20~40IU,20~50kg的猪用40~100IU,50kg以上的猪酌情增加,每天2次,一般连用3~5d后均可治愈

仔猪水肿病的症状、治疗与预防方法


福建省龙岩市江山镇铜砵村某猪场共存栏550头生猪,其中繁殖母猪83头。2011年4月3日至5月25日期间共有23头母猪产仔,共产下210头仔猪,而先后有80头发病并陆续出现急性死亡,发病率为38.1%。发病猪皆为30~50日龄的膘壮仔猪,哺乳期未见发病。笔者应约前往诊治,经治疗,死亡45头,死亡率占发病率的56.25%,其余都康复好转。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一、临床症状与流行病学

本病多发生于断奶后10天左右和断奶后30天左右两个阶段,即从乳猪料转换到过渡料、从过渡料转换到小猪料两阶段。主要原因是仔猪胃肠道尚未健全,微生物区系容易受到干扰,在各种应激状态下,导致致病性大肠杆菌大量繁殖,产生的水肿毒素经肠道吸收后进入血液,并引起毒血症,导致发病。猪突然发病,体温一般无明显变化(个别个体病初体温升高至40℃后恢复正常),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甚至绝食,脸部、眼睑水肿并发蓝或黑,独自伏卧一角呈嗜睡状。病后期部分猪只的头顶部、颊部、眼睑等处皮肤高度肿胀,呼吸困难,叫声哑或尖。病初一肢先出现跛行,而后发展到四肢麻痹卧地不起,体表各部感觉钝弱。有的横卧、抽搐,即接近濒死期。

二、剖检变化

剖检7头病死猪,最明显的症状是:胃壁、大肠系膜胶胨样水肿,切面明显外翻,肠系膜和肠系膜淋巴结普遍充血、水肿,淋巴结呈大理石样变化。严重者腹内侧皮下可见明显水肿,部分猪只伴有腹腔、心包积液等症状,肝、心、脾、肾等一般无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

三、实验室诊断

①无菌取病死猪的肝、脾等组织,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和麦康凯平板上。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培养后出现直径2~3毫米、边缘整齐光滑的浅灰色菌落;在麦康凯平板上,长出红色菌落。分别挑取以上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阴性无芽孢菌。在血平板上培养为-溶血。②药敏试验。高敏的有庆大霉素、链霉素、头孢拉定;中敏的有复方新诺明(SMZ+TMP)、红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低敏的有强力霉素、甲砜霉素、痢菌净。

四、治疗与体会

1.治疗方法

①方案一,每10千克体重用链霉素0.5万国际单位、地塞米松2.5毫克,混合一次静脉注射,每天两次,连用3天。方案二,每10千克体重用头孢拉定0.2克、50%葡萄糖40~60毫升、复方维生素B注射液4~6毫升、地塞米松2.5毫克,混合腹腔注射,每天两次,连用3天。在采用方案一或方案二的同时,另外每头肌注速尿2毫升与亚硒酸钠注射液2毫升。②每10千克体重用庆大霉素8万国际单位、复合维生素B片2片,一次灌服。每天两次,连用3天。③未发病同窝猪只,每10千克体重用头孢拉定0.2克、地塞米松2.5毫克,肌注,2次/天,用药1天。④全群仔猪每10千克体重用庆大霉素4万国际单位,连用5天,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复合多维100克/250千克。⑤及时调整配方,降低日粮粗蛋白含量,减少不易消化的蛋白饲料用量。如减少常规豆粕用量,或用膨化豆粕替代30%~40%的常规豆粕。

2.治疗体会

①治疗要及早,提倡采用综合防治方法。一旦发现仔猪水肿病,要整窝、全群用药,特别对感染但未表现临床症状的猪只,以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②要增加饲料中多种维生素、硒等的含量,以提高抗应激水平。③要进行药敏试验,针对性使用抗菌药物,同时要用地塞米松、高渗葡萄糖等加强抗炎与解毒治疗。④以静注、腹腔注射效果较好于肌注效果,并降低日粮蛋白,有利于控制疾病。

五、预防措施

1.做好饲料的更换过渡工作。从外地调来的仔猪,尽量保持用原产地的饲料和饲喂方法1周以上,然后逐渐改喂本场饲料,使仔猪逐渐适应。

2.注意日粮中蛋白质的比例,应用全价料饲养。避免日粮单一或蛋白质偏高,要适量供给青绿饲料、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3.猪舍应保持清洁干燥,仔猪应适当运动,以增强抗病力。

4.新进圈仔猪每头应于饮水中投喂复合酸制剂,连服7天,即可达到预防仔猪水肿病的目的。

5.断奶前做好补料工作,加强仔猪的胃肠锻炼。断奶不要太突然,使饲养条件逐渐改变。断奶前降低配合饲料中蛋白质含量1%~2%(或加粗饲料到仔猪料中),断奶后采取限制饲喂3~5天,后逐步过渡到自由采食。对疑似水肿病的仔猪,在饲料中按预防量添加氟哌酸或磺胺嘧啶1周,可有效地控制水肿病的发生。

6.哺乳期加强补硒与补铁,补硒采用在仔猪3~5日龄肌注0.1%亚硒酸钠溶液0.5毫升,60日龄再注射1毫升;补铁采用在仔猪3~4日龄注射牲血素、右旋糖酐铁剂等,以预防仔猪水肿病的发生。

(作者联系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兽医站邮编:364017)

肉牛常见寄生虫病的种类 肉牛常见几种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肉牛寄生虫病根据寄生位置可分成体外寄生虫病和体内寄生虫病。该病往往呈急性发生,并在某个地区大面积流行,导致大批量畜禽发生死亡,严重影响畜牧业经济效益。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肉牛常见寄生虫病的种类肉牛常见几种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1、种类及其临床症状

巴贝斯虫病。该病具有5-10天的潜伏期,病牛初期体温明显升高,能够达到41.5℃,呈现稽留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反刍缓慢,出现便秘。随着症状的加重,经过2-3天会表现出呼吸急迫,脉搏加速,机体逐渐消瘦,并伴有贫血、黄疸。发病后期,病牛非常虚弱,停止采食,可视黏膜呈苍白色,具有特征性的血红蛋白尿,排出褐色粪便,并散发恶臭味。病牛呈急性经过时,病程能够持续1周。病牛症状较轻时,在出现血红蛋白尿后的3-4天体温逐渐降低,且排出清澈的尿液,症状逐渐缓解。该病主要在夏秋季节发生,最容易感染的是1-7月龄的犊牛,8月龄左右则较少发病;成年牛通常作为带虫者,能够持续长达2-3年的时间带虫,只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才会出现发病。

球虫病。发病初期,病牛排出略稀的粪便,其中混杂少量血液或者纤维性黏膜,部分还会排出血块,一般会散发恶臭味,导致肛门及后肢附着血便,食欲不振,机体逐渐消瘦,被毛粗乱,贫血,症状严重时经过大约1周发生死亡。

肝片吸虫病。急性型,病牛表现出高烧发热,且按压肝部具有痛感,进行听诊发现浊音区面积增大,反应迟钝,少数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甚至发生猝死。慢性型,病牛表现出食欲减退,贫血,机体消瘦,口腔黏膜呈苍白色,腹下或者胸部发生水肿等。如果母牛妊娠期感染该病,会导致产奶量显著减少,还可能引起流产。

牛螨病。该病也叫做癞病,病牛主要特征是湿疹性皮炎,被毛脱落,高度传染等。病牛通常混合感染疥螨和痒螨,感染后表现出明显瘙痒,且会长时间摩擦患处,进而造成该处被毛脱落、皮肤增厚,症状严重时甚至会扩散至全身。

2、防治措施

对症治疗。巴贝斯虫病,病牛按体重使用7-10mgjkg三氮脒(血虫净、贝尼尔),配制成7%的溶液进行分点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2次;也可按每100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mg5%硫酸喹啉脲注射液(阿卡普林);也可按体重使用3mgjkg黄色素,配制成1%的溶液后进行静脉注射;也可采取黄花蒿中药疗法,即取适量新鲜的幼嫩黄花蒿枝叶,捣碎后浸泡在冷水,经过30-60min即可连渣灌服,每头每天共服用3-5kg,分成2次在上午、下午使用1次,直到红细胞染虫率降低到1%以下;还可采取输血疗法,即取300-500mL健康牛的血液,间隔1天给病牛静脉输入1次,连续进行2-3次。球虫病,常选择使用敌菌净,没有副作用,预防和治疗效果都较好,具体用量根据病牛症状轻重确定,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同时,为抑制肠道出血,可肌肉注射8g磺胺嘧啶钠或者维生素K,连续使用3天。肝片吸虫病,病牛可按体重口服40-50mgjkg硫双二氯酚;也可按体重使用3-4mgjkg硝氯酚添加在饲料中混饲,或者按体重肌肉注射o.5-1.omgjkg,治疗效果较好;也可按体重服用10mgjkg碘醚柳胺,驱虫效果良好。牛螨病,病牛要立即进行隔离,并使用药物驱虫,一般选择使用o.1%杀虫脒水溶液、0.05%辛硫磷、0.05%蝇毒磷或者0.03%-0.05%胺丙畏乳油水溶液,用药后要避免相互舔食,防止发生中毒。

合理放牧。牛群在养殖区内要采取轮流放牧,即让其在一段时间内固定在一个草场采食牧草,从而确保全部牛采食牧草的安全性,也能够防止牛间由于采食不同的牧草感染病菌而引起交叉感染。另一方面,轮流放牧还能够防止破坏草场资源,以使草场恢复良好,能够长出品质优良的牧草,从而确保牛能够采食含有丰富营养的牧草。另外,牛群还要采取分群放牧。从动物医学角度来说,幼牛具有较弱的抵抗外界病菌的能力,因而相对来说更容易感染病菌,而成年牛具有较强的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如果幼牛和成年牛混合在一起放牧,幼牛非常容易感染成年牛可能携带的病菌,进而使其成活率降低。

加强饲养管理。牛群要供给清洁饲料,保持水源干净卫生,禁止饮用污水和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的饮水。牛排出的粪便要及时清除,这是由于粪便中一般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且其照射阳光就会形成有毒的病菌,如果没有及时清除就非常容易导致牛感染病原微生物。饲养人员要将粪便运送到适宜的地点,防止粪便进入河流而导致水源被污染。

预防性驱虫。牛群要选择在最佳时机进行驱虫,根据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每年要进行2次驱虫,主要在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这两个阶段进行。通过“春防秋治”以及秋季驱虫,能够确保牛安全越冬。驱虫时,要选择使用安全的正规药品,并按照药品说明书严格控制用药量。为防止形成抗药性,禁止长时间或者过度频繁使用同一种药物,交替使用具有相同功能的药品。药品可通过多种途径使用,即皮肤渗透、药浴、口服、注射、皮下包埋等。另外,肉牛进行驱虫时,必须具有适当的停药期。

肉牛常见几种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1、线虫病
寄生于牛消化道的线虫种类很多,是影响牛生长的重要因素。成虫寄生在成年牛体内,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一定条件下发育成幼虫。犊牛很容易被感染,约2个月在体内发育成熟。不同线虫的感染方式不同,牛消化道线虫一般为混合感染。患牛食欲较好,但日益消瘦,精神不振,口渴、贫血,便秘和下痢交替发生,有时便中带血,下颌、颈下、前胸、腹下水肿,粪便内可见到成虫,最后因发育不良而死亡。
治疗用盐酸左旋咪唑,口服,每千克体重7~8毫克或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4~5毫克。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2毫克,皮下或肌肉注射。阿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2毫克,皮下注射,配合灌服泻药,可加速虫体排出。驱虫后一星期内要将犊牛与母牛分开饲养,及时清扫粪便并堆积发酵。
2、皮蝇蚴病
皮蝇蚴病是由于牛皮蝇和蚊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皮下组织而引起的慢性疾病。雌蝇在牛体表产卵后就死去。所产的卵孵出幼虫从毛根钻入皮肤,并向牛背部移行,在第二年的春季到达背部皮下,形成局部隆起,并将皮肤咬一个小孔作为呼吸孔,既影响牛的生长又降低了皮革的利用价值。
治疗时可在脊椎两侧看到或摸到硬肿块,切开可挤出幼虫。用倍硫磷,每千克体重6毫克,深部肌肉注射。购牛:一五九六四七二八零七零“敌百虫”(主要成分为邻氨基苯甲酸)每千克体重0.1克灌服,或配成2%溶液擦洗或喷洒体表。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2毫克,皮下注射。注意如牛出现中毒现象可用解磷定或硫酸阿托品解毒。
3、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是由袭地弓形虫原虫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此病主要侵害犊牛,病牛发病突然,体温达40~41℃以上,呼吸困难,流泪,结膜充血,鼻内流出分泌物,不能站立,严重者后肢瘫痪。急性致死型表现神经症状并有虚脱。大多数母牛症状不明显,但发生流产,初乳和组织中可发现虫体。
治疗用磺胺-6-甲氧嘧啶每千克体重30毫克,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五天,首次剂量加倍。或用同剂量药物内服,每天两次,连用三天。磺胺二甲氧嘧啶200毫升,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五天。氯苯胍,每千克体重20毫克,内服。注意在连续使用磺胺类药物时要同时服用碳酸氢钠,防止损坏肾功能。
4、球虫病
球虫病是由寄生在直肠的艾美耳球虫引起的原虫性疾病寄生在大肠中的球虫发育成卵囊,排出体外后发育成侵袭性卵囊,牛食入此种卵囊被感染,一般在春、夏、秋和多雨季节发病。购牛:一五九六四七二八零七零低洼和潮湿的畜舍或放牧区更容易引起感染,潜伏期为2~4星期,各种年龄的牛都能发生,主要危害6~12月龄的犊牛,2岁以上的牛多为带虫者,但有时也会发病。
治疗用磺胺二甲氧嘧啶每千克体重0.1克,每天一次,口服,连用一星期。氯丙啉每千克体重20毫克,每天一次口服,连用七天。鱼石脂20克,乳酸2毫升加水80毫升混匀,每天两次,每次10毫升口服。
在发病地区,成年牛为带虫者,应与犊牛分开饲养。挤奶或哺乳前,洗擦干净母牛乳房。发现病牛要立即隔离治疗,随时清理舍内粪便和垫草,保持地面干燥,并用3%苛性钠溶液消毒地面和料槽,将粪便堆积发酵。
5、毛滴虫病
毛滴虫病是由寄生在公牛和母牛生殖器官内的牛胎毛滴虫引起的生殖道疾病,通过配种而传染,可导致母牛早期流产和不孕,给生产带来一定危害。牛胎毛滴虫主要寄生在母牛的阴道和子宫内,公牛的包皮、阴茎黏膜及输精管内。母牛妊娠后在胎儿体内、胎盘和胎液中都有大量的虫体。人工授精器械消毒不严也是传播途径。公牛常为带虫者,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严重时公牛包皮有肿胀,流出脓性分泌物,阴茎黏膜上出现虫性结节,不愿交配。母牛阴道红肿,黏膜上有红色结节,发生子宫内膜炎时,屡配不孕,从阴道流出脓性分泌物。妊娠母牛可发生早期流产或死胎,泌乳量下降。
治疗时用0.3%碘溶液(碘3克,碘化钾6克、蒸馏水1000毫升)冲洗子宫或公牛包皮腔,也可用1%利凡诺冲洗,隔天一次。“灭滴灵”(主要成分为甲硝唑)每千克体重60毫克,每天一次,口服,连服三次,或按每千克体重10毫克配成5%的溶液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三次。

猪病的流行趋势与预防探讨 常见猪病及其防治方法


作为世界上养猪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的猪肉产销量非常可观。我国人口众多,对猪肉的需求量很大,这也促使养猪业发展较快。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各种猪病逐渐成为阻碍我国养殖业发展的一大隐患。近些年来,猪瘟、圆环病毒病、蓝耳病等传染病日渐对我国养猪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给养殖户带来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国家和社会有必要采取有效来措施控制各类疫病。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猪病的流行趋势与预防探讨常见猪病及其防治方法。

1、当前猪病的流行趋势

由多种病原体混合后所导致的感染疾病有所增加,这些疾病都是由多病原混合感染所导致的,如猪巴氏杆菌感染和猪气喘病等疾病,对防治和诊断都是极大的挑战。

新旧疾病的交替发生因规模化养猪业和流通渠道的加快,导致一些早已控制的传染病再次流行起来,致使猪瘟和肺疫等病的发病次数增加。因引种检测手段不足,把关不严,致使我国新猪病呈上升趋势,出现了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和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等多种新的猪病,有的养猪场病猪死亡率甚至大于15%。

沙门氏菌与梭菌病的发生越来越多,比如刚刚断奶的猪、处于生长过程中的猪都会出现非常顽固的腹泻、皮肤坏死等多种情况,发生梭菌性肠炎的占比较大;而7天以上的断奶猪、仔猪、生长中的猪又会被非常顽固的下痢感染染病,猪粪呈黄水样。这两种病最近几年是经常发生,一但猪被混合感染,极易死亡。

养猪场增多,总的养猪规模加大,寄生虫病与细菌病加重环境污染,比如大肠杆菌等疾病发病次数增加。

呼吸道病综合征的发生,严格来说是由一种或几种病毒、细菌彼此混合引发的,同时猪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又下降并和环境应激因素共同作用引发了此病,发病率在30%-80%,在养猪行业中是一个比较难处理的问题。同时饲养和管理的混乱和环境的不断恶化再次加重了此病。

免疫抑制性疫病与中毒性疾病对养猪业的危害不断加大。因饲料搭配不当或长时间存贮,营养丢失;微量元素等缺乏;农药,药量过大,如痢菌净中毒等;免疫抑制性疫病不但会对抗体造成直接危害,而且会对机体造成免疫抑制,导致接种疫苗之后猪的反应增强,副作用增大,免疫失败。

2、猪病的预防措施

所有的猪要同进同出。为了全面杜绝猪的疫病,主要是为了对一些与呼吸道疾病有关的疾病进行控制,养猪场的生猪养殖要同进同出,降低传染源。养殖场内仔猪生长场所和产仔的地方都要做到所有的猪同进同出;养殖种猪的场所,如产仔的地方、喂养仔猪的场所、仔猪长大后饲养的地方,都要做到所有的猪同出。不要使用抗生素作为预防药,降低不必要的疫苗注射,降低单位面积的养猪密度,近期不从外地进猪饲养,实行严格的全进全出制度。

加强管理。加强通风和保温等工作,使猪的机体抵抗力得到提高,降低和杜绝应激因素,防止饲料被病原感染。

对猪场消毒要严格。要认真消毒,注重结果,而不是只注重表面的形式。正常情况下养猪场所的周围是每个星期都要进行1次的消毒,关猪的场所是每隔2-3天就要进行1次消毒。如果猪场有猪染病,就要对关猪的场所每天进行1次消毒,猪场周边的地方也要每隔2-3天消毒1次。通常用来消毒的药物为:百毒杀、畜康等药。关猪的场所,除了猪以外,杂物和猪的排泄物都要清扫干净,对其进行彻底处理(无害化处理),以保持环境卫生,防止猪被感染。死猪要深埋或焚烧。

给猪群制定和建立一套合理的免疫程序。具体操作时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依据客观,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即要结合疫苗、疫情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不能想当然。有针对性地用疫苗,防止大而全。同时要确认这种病是原来就在本地流行过还是现在才有的新的病种,疫苗要选择质量高,但安全且不贵的疫苗,并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因各种微生物的耐药性都有所增强,导致现在的猪更容易生病,所以用药时要加入免疫增强剂来防治,如金免核苷,可单独使用,也可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如果病情较重时,应联合用药,效果更好一些。

猪场发病,需职业兽医诊治。要立刻请专业兽医来诊治,并且要按疗程治疗,不能经过1-2次治疗后,病猪症状有所好转就停止用药,以防治疗不够彻底,出现往复而担误治疗的最佳时间。

对猪的用药要合理。具体的用药要依据疫病的表现情况来确定是什么病,并依据这种病的发生情况来确定用药品种和用药量,并注意对药物的副作用进行评估。对敏感药物的使用要目的明确并有针对性,不能乱用,更不能随意加大剂量,以防范抗药性较强的菌株产生。

诊断要科学,用药要合理。对已受到威胁的猪场,要对整个养猪场的所有猪进行一次强化伪狂犬病疫苗和猪瘟疫苗的注射。这两种病因猪群自身的保护率高,即使发病,症状也不会太重,而且时间短,比较容易治疗。

对猪肠道功能的保护。肠道是有免疫能力的,所以要做好保护工作。在免疫方面,作用十分重要。对猪使用金倍素,能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传染病的概率。

常见猪病及其防治
一、气喘病
(一)综述猪气喘病又名猪喘气病、猪霉形体肺炎或猪支原体肺炎,国外称地方性肺炎。病原为猪肺炎霉形体,霉形体曾被译作支原体。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猪的呼吸道、肺和肺门淋巴结。猪气喘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特征为咳嗽和喘气,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同时易继发感染很多疾病,给养猪生产带来了重大的损失。发病无年龄、品种、性别、季节性,哺乳仔猪和幼猪的发病率、死亡率较高,其次为怀孕后期及哺乳母猪。寒冷、潮湿、多雨、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不佳等均可诱发本病或加重病情。病猪康复后带菌时间较长,有的长达1年左右。
(二)临症间歇性咳嗽和喘气,流鼻涕,可视黏膜发绀;食欲无明显的变化,生长受阻。体温一般正常,如发生继发感染则体温升高,病情复杂。
(三)病理肺病变显著,肿大、水肺、气肺;肺的各叶前下缘出现融合性支气管肺炎病变区,界限明显。从“猪肉样变”到“胰变”或“虾肉样变”(初期可见病变红灰色,切面细蜜似猪肉状,俗称肺的肉变,后期呈淡紫色、深红色、灰黄色,坚韧性增加,俗称“胰变”)。继发感染后可见心包炎、胸膜炎、肺和胸膜粘连。
(四)防治支原净100mg/kg或强力霉素150mg/kg或克痢平250mg/kg或硫酸粘杆菌素40mg/kg(断奶前后两周);卡那霉素、长效土霉素等也敏感。免疫:猪喘气病灭活苗,小猪1~5日龄,0.25ml/头;留种用3~4月龄二免;种公、母猪2次/年,5ml/次。
二、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
(一)综述又称猪副溶血嗜血杆菌病等,病原有嗜血杆菌、副溶血嗜血杆菌。猪胸膜肺炎防线杆菌是黏膜的严格寄生菌,通常情况下,主要存在于猪的呼吸道中。本菌目前已经发现12个血清型,我国主要流行血清7心腹。是一种接触性呼吸系统传染病。特征是急性出血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性坏死性胸膜肺炎,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养猪业颇具危害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急性病猪具有很高的死亡率,一般在50%左右,慢性常可耐过。感染不分品种、年龄、性别、季节,以3月龄左右(6周~6月龄)的仔猪最易感,4、5月份和9、10月份最易发。诱因为运输、气候骤变、通风不良、拥挤、环境突变及其他应激或加重病情。
(二)临症高热,41.5℃以上;咳嗽,张口呼吸,后期呼吸困难,犬坐;有时见口鼻流淡红色泡沫样分泌物;鼻、耳、腿、体侧皮肤发紫;临死前口鼻腔流出血样泡沫样分泌物;个别猪呕吐,少数猪伴有下痢;有的关节肿胀;跛行。
(三)病理气管、支气管内充满血性泡沫样分泌物;胸腔内有浅红色渗出物。肺炎,肺间质充满血色胶样液体,明显的纤维素性胸膜炎有时见肺与胸膜粘连(充血、水肿,开始肺炎区有纤维素性附着物,并有黄色渗出液渗出,后期肺脏实变区较大,表面有结缔组织机化的粘连物附着,再后来肺炎病变区的病灶硬结或成为坏死灶。有时见渗出性纤维素性心包炎。
(四)防治氨苄:4~15mg/kg体重,肌注,2次/日,3天;卡那:10~20mg/kg体重,肌注,2次/日,3~5天;磺胺:0.07~0.1mg/kg体重,肌注,2次/日,3天;复方新诺明:0.07~0.1mg/kg体重,肌注,2次/日;氟甲砜:0.1ml/kg体重,肌注,2次/日;支原净:100~150mg/kg拌料(个别症状严重的猪注射、大群采取拌料给药)免疫: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油佐剂灭活苗,母猪产前1个月注射2ml;种公猪2次/年,每次注射2ml;仔猪4~5周龄注射0.5~1.0ml,间隔7~14天加强一次。
三、猪传染性萎缩性萎鼻炎
(一)综述简称萎鼻,本病的主要病原是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其次是产毒素的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其它病原微生物如绿脓杆菌、防线菌、嗜血杆菌、化脓棒状杆菌、猪鼻炎霉形体、毛滴虫及猪细胞巨化病毒等也参与感染。本病是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特征为打喷嚏、鼻塞等鼻炎症状和颜面部变化,主要造成猪的生长发育迟缓,饲料报酬低,出栏期延长。各种年龄、品种的猪都可感染,也无季节性。没有临床症状的带菌母猪从呼吸道排毒感染仔猪,再由仔猪扩大感染的传染现象比较普遍。本病传播缓慢,散发。另外,本病也能感染犬、猫、牛、马、羊、鸡、兔和人,引起慢性鼻炎和化脓性支气管肺炎。
(二)临症鼻炎、喷嚏,呼吸不畅;粘性、脓性、带血的鼻液;流泪,“半月形”泪斑。鼻、颜面变形;歪曲,变短或上翘。(颜面部变形多发生在小猪,30~40Kg猪症状轻微或无,大猪多为无症状的带菌者)
(三)病理缺少眼观病变气管、支气管内充满血性泡沫样分泌物;胸腔内有浅红色渗出物。肺炎,肺间质充满血色胶样液体,明显的纤维素性胸膜炎有时见肺与胸膜粘连(充血、水肿,开始肺炎区有纤维素性附着物,并有黄色渗出液渗出,后期肺脏实变区较大,表面有结缔组织机化的粘连物附着,再后来肺炎病变区的病灶硬结或成为坏死灶。有时见渗出性纤维素性心包炎。
(四)防治青、链霉素、磺胺类药物、阿莫西林、喹诺酮类药物、头孢噻呋等敏感。免疫:一般选择丹毒、肺疫二联苗,仔猪60日龄1次;后备猪配种前一个月1次;种公母猪每年2次。按说明进行接种。
链球菌病
(一)综述猪链球菌是由几种主要链球菌(C、D、E及L群)引起的猪的多种传染病的总称。特征为急性型常表现为出血性败血症和脑炎;慢性型表现为关节炎、心内膜炎、淋巴结化脓和组织化脓等。人畜共患。仅猪有易感性,无季节性,各种年龄、品种的猪都易感,以新生仔猪和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其次为中猪和怀孕母猪,成年猪发病较少。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呼吸道感染。
(二)临症败血型:突然发病,高热稽留,嗜睡,精神沉郁,呼吸急促;浆液、粘液性鼻液,便秘或腹泻,粪便带血,尿黄或发生血尿;眼结膜潮红、充血,流泪,离心端皮肤发紫;共济失调,磨牙、空嚼。脑膜炎型:多见于哺乳仔猪,体温高,便秘;共济失调、转圈,角工反张,抽搐,卧地不起,四肢划动,口吐白沫;最后衰竭或麻痹死亡,死亡率较高。淋巴结脓肿型:多见于颌下、咽部、耳下及颈部淋巴结发炎、肿胀,单侧或双侧,发炎淋巴结可成熟化脓,破溃流出脓汁,以后全身症状好转,形成疤痕愈合。关节炎型:主要是四肢关节肿胀,跛行,或恶化或好转。
(三)病理出血性浆膜、粘膜炎;鼻、气管、肺充血,肝、脾肿大出血。
全身淋巴结肿胀或坏死;关节胶冻或纤维素炎;脑炎、脑实质出血。
(四)防治青霉素类为首选,肌注意到次/日,3天;其次,20%磺胺嘧啶钠,0.1克/kg体重,肌注2次/日,2天.局部关节可行手术。免疫:断奶或成猪一律1m1(按瓶签)肌注或皮下注射,或仔猪在20~30日龄首免,50~60日龄二免;母猪产前3周接种(按说明)。
仔猪副伤寒
(一)综述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特征为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死亡率极高;慢性型在大肠发生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表现为顽固性下痢,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本病是对仔猪威胁很大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沙门氏菌中的许多型对人和多种畜禽均有致病性。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1~4月龄仔猪易感性最高。无季节性,以阴雨潮湿季节发病较多。诱因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尤其发生猪瘟时,时常继发或并发本病感染。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交配感染。
(二)临症多发于断奶后仔猪;高热,嗜睡,呼吸困难;离心端皮肤呈深红色或紫红色。顽固性下痢,粪便灰白色、黄绿色,恶嗅;收腹上吊,弓背尖叫,被毛粗乱。

青鱼养殖出血病的预防与治疗


青鱼出血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但该病毒是否与草鱼出血病的病毒一致尚未证实。该病毒需要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呈球形,直径约50厘米~56厘米。青鱼养殖出血病的预防与治疗,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

一、预防
1.阻断病原
①种源:培育健康的老口鱼种,提高鱼种抗病能力。建立亲鱼及鱼种检疫机制。
②水源:要求清新、无污染,设置进水预处理设施。再者,进排水系统分开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③饵源:除不投变质饵料外,还应采取饵料消毒措施,以防病从口入。
2.改善环境
①彻底清淤消毒:为了杜绝感染源,除了要彻底清淤外,还应对池塘进行严格消毒。可采取曝晒、翻耕和泼洒生石灰、漂白粉等方法。
②适当混养和轮养:可充分发挥池塘饵料基础,改善水质环境,减少青鱼相对密度。不同品种轮养,也可减轻单一品种连续养殖造成的环境压迫。
③控制养殖密度:高密度使养殖对象出现应激反应,导致免疫力下降,以及增加相互感染机会,建议混养密度在50~150尾/亩较为适宜。
④强化操作管理:养殖期间注意除了强化各个操作程序的消毒措施外,还要明确禁止滥用抗生素,以保持水中的微生物种群的生态平衡,提高青鱼的抗病能力。
⑤加强水质监控:定期检测水中硫化氢、亚硝酸根离子、有毒氨、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理化因子含量是否超标。另外,严防工矿企业污水排放入池。
3.药物预防
用化学药物或中草药,采取外消内服的方法进行预防。一般每月水体消毒1~2次,内服药饵3~5天。但注意药量及疗程,否则会导致抗药病原的出现,而使治疗更加困难。另外,还可采用生态预防,如施用光合细菌(PSB)、EM制剂等生物制剂。
4.免疫预防
采用疫苗免疫预防青鱼出血病是一个发展方向。对亲鱼或鱼种在入池前进行免疫疫苗注射或浸泡,以便鱼种有较好的免疫能力。在高密度专养、或以青鱼为主的模式下尤其重要。
二、治疗
用TCCA颗粒剂或散剂及其它杀菌消毒药物,采用重手法(即用药浓度适当超量),连续使用3~4次,同时结合病毒灵等药物拌饵投喂,疗程6~8天。一般可以有效控制。

【病原】呼肠孤病毒科病毒。
【症状】皮下肌肉块状或点状出血,以及肠管充血。病鱼鳍条基部出血,尤以尾鳍基部出血为甚,有时出血坏死现象。脑腔、口腔、鳃盖骨下缘、眼睛等均有点状出血症状与草鱼出血病相似。
【流行与危害】青鱼出血病在江苏、浙江及上海市郊等地广为流行,特别在江苏更为严重,通常青鱼成活率只有50%左右,高者可达80%,死亡率极高。主要发生在6〜9月,水温在24〜32℃为流行季节,高峰期在7月。
【防治方法】目前比较有效的预防方法是注射灭活疫苗。灭活疫苗的制备方法与草鱼出血病疫苗基本相同。

1、病原:由呼肠孤病毒科引起。
2、症状:病鱼体内外各器官和组织出现斑点或块状出血,甚至全身出血,肌肉点状出血或片状出血,严重时肌肉全部发红。病鱼鳃丝出血或呈苍白色,有时有腹水,肠道充血、无食物。
3、流行:流行于水温20~33℃,最适流行水温为27~30℃;但是当水质恶化、水温变化大、鱼体抵抗力低、病毒的数量多及毒力强时,在水温低至l2℃及高至34.5℃时也有发病现象。
4、诊断: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须要进行病原学、病理学及免疫学诊断。
5、防治方法
(1)注射或浸泡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或细胞弱毒疫苗进行预防。
(2)发病季节全池泼洒二氧化氯、表面活性剂等消毒剂。
(3)全池施用大黄或黄芩抗病毒中草药,用量为1~2.5毫克/升水体。
(4)每亩水深1米,用金银花75克、菊花75克、大黄375克、黄柏225克研成细末,加食盐150克,混合后加适量水全池泼洒。
(5)每100千克鱼体重每天用水花生8~10千克、大蒜头和食盐各500克打成浆,拌入3千克米糠,连喂5天。
(6)每100千克鱼体重用水花生10千克,捣烂,拌食盐500克、大黄粉1千克、韭菜2千克或生大蒜500克,再拌米粉、麸皮或浮萍10~20千克做成药饵,连喂7~10天。

黄鳝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1、梅花斑状病

[诊断]

病状为鳝背部出现黄豆或蚕豆大小的黄色圆斑。

[治疗]

放养几只蟾蜍(俗称癞蛤蟆),已发病者,可用蜍将头皮剥开,用绳系好反复拖。

2、发热病

[诊断]

此病主要发生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密度大,运输时间长,体表粘液被水中微生物分解,大量耗氧,放出热量,造成水温剧增(可高达50℃),使底层黄鳝缠绕成团致死,死亡率有时可达90%。

[治疗]

在运输前先经蓄养,勤换水,使黄鳝体表泥沙及肠内容物除净,气温在23℃~30℃情况下,每隔6~8小时彻底换水1次,或每隔24小时,在水中施放一定量的霉素。

3、锥体虫病

[诊断]锥体虫在黄鳝血液中营寄生生活所致。黄鳝感染锥体虫后,大多数呈贫血状,鱼体消瘦,生长不良。

[治疗]用生石灰清塘,清除锥体虫的中间宿主蚂蟥(水蛭);用食盐水或用硫酸酮、硫酸亚铁合剂浸浴。

4、隐鞭虫病

[诊断]

隐鞭虫寄生在黄鳝血液中。被感染的黄鳝呈贫血状,全年都可感染,以夏秋两季较常见。

[治疗]

用食盐水或用硫酸铜液浸浴病鳝。

5、黑点病

[诊断]复口吸虫后囊蚴寄生在鱼体皮下组织。发病初期尾部出现浅黑色小圆点,手摸有异样感,随后,小圆点颜色加深,变大并隆起,有的黑色小圆点突起进入皮下,并蔓延至体表多处,病鳝停止摄食,直到萎瘪消瘦而死。

[治疗]

用生石灰清塘;用硫酸铜液和二氧化铜全池泼洒。

6、航尾吸虫病

[诊断]鳗鲡航尾吸虫寄生在黄鳝的胃中。虫体活体体表光滑,圆柱形,背腹部稍扁平,淡红色。病鳝消瘦,解剖检查,可见胃中有很多虫体,使胃充血发炎。生长缓慢。

[治疗]用生石灰清塘,消灭病源。

7、棘头虫病

[诊断]

隐藏新棘虫在黄鳝的前肠中寄生。虫体白色,呈圆筒形,前端略膨大,吻小。病鳝肠壁损伤发炎,或因大量寄生而引起肠梗阻。食欲减退,鱼体消瘦,严重时引起死亡。

[治疗]

用晶体敌百虫0.1克与河蚌肉掺拌投喂。

8、毛细线虫病

[诊断]

毛细线虫病寄生在黄鳝肠道后半部。虫体呈乳白色.病鳝食减、消瘦。

[治疗]

同上。

9、细菌性皮肤病。

[诊断]

病鳝体表有大小不一的红斑,呈点状充血发炎,腹部两侧尤为明显。游动无力,头常伸出水面。病情严重时,表皮呈点状溃烂,并向肌肉延伸,形成不规则的小洞,殃及内部脏器而死亡。

[治疗]

用生石灰清塘,消灭病源;用红霉素池泼洒;再用磺胺噻唑与饲料掺拌投喂。

10、细菌性烂尾病

[诊断]

鱼尾部感染产气单孢菌所致。感染后尾柄充血发炎,直至肌肉坏死溃烂,病鱼反应应迟钝,头伸出水面,严重时尾部烂掉,尾椎骨外露,丧失活动能力而死亡。

[治疗]

防止机械损伤;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改善水质与环境卫生条件;用喃唑酮全池泼洒;金霉素药液浸洗鱼体。

11、水霉病

[诊断]
 
在放养初期,由于操作不慎,体表受伤而感染,肉眼可见到伤处长霉丝。

[治疗]

注新水,用食盐和小苏打全池泼洒,再用孔雀石绿溶液全池泼洒。

12、体表寄生蚂蟥的防治

[诊断]

体表寄生在黄鳝体表。病鳝活动迟缓,食欲减退,影响生长。用无土法养殖黄鳝时,在池中培育水葫芦,对养殖效果是有利的,但易带入蚂蟥(蚂蟥喜躲藏在水葫芦的根部)。

[治疗]

用敌百虫溶液浸洗,或用硫铜溶液浸洗,或用孔雀石绿浸洗,或用敌百虫液或高锰酸钾液以及丑牛液浸洗。

当前农村猪病的预防与治疗探讨


本文针对云南省江城县国庆乡乡畜牧兽医站的猪养殖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当前猪病的流行发生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猪病预防和治疗措施。要想获得高质量的猪肉产品,解决农村猪病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一、国庆乡猪病流行发生的原因

农村猪养殖问题一直是不断发生,而且病情也在逐年恶化。发病率和死亡率给农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猪养殖的问题上,疫病时常发生。面对这个情况,就国庆乡的基本情况对猪病流行发生的原因进行一定的分析。

1.引种检疫不力

首先是猪的引种检疫工作不合格,引入的猪带有感染病毒,这是造成国庆乡猪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养殖户为了获取利益,从不正规的途径获取种猪,没有经过严格的检疫,引进的种猪带有隐性疾病,如果这些病猪没有被及时的发现,就会给农户造成很大的损失。

2.农村猪舍简陋

国庆乡猪病流行的发生原因主要还是农村猪舍较为简陋,所以猪生存的环境普遍也比较差。一般来说,农村的猪舍的通风普遍不好,再加上很多猪舍不是封闭隔离饲养,还有就是蚊虫鼠蚁的大量繁殖,更是加大了猪病发生的可能性。

3.免疫预防观念淡薄

猪病的发生有很大原因是由于养殖户的免疫预防观念较为淡薄,同时由于缺乏免疫预防的观念,免疫率低,导致一些疫病的传播。

4.消毒工作不彻底

国庆乡农村猪舍的在消毒问题上,也做的不是很到位。许多农户忽视对猪舍的清洁和打扫,同时在使用消毒药水上也存在严重的问题。例如,一些农户在配兑消毒药水时,由于未采取科学的方法,导致药水浓度过大或是过小;有些药水在配兑之后未被及时使用,导致放置时间过长而失去效用;还有一些情况是,农户未及时更换消毒药水,导致病原具有了抗药性;消毒的时候,农户为了节省时间,就对消毒过程相当随意。

5.杀虫、灭鼠工作不到位

在国庆乡的猪病发生的问题上,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户对杀虫、灭鼠的工作做得不到位。鼠类和害虫类本身都会携带大量的病毒和疾病,并且它们会将疾病进行传播,所以会导致猪病的传播和流行。即时有些养殖户能够做到对猪舍进行杀虫和灭鼠的工作,但是很多时候却不能定期坚持下去。

二、国庆乡猪病的预防措施

1.科学的饲养

对猪进行科学饲养,可以提高猪的免疫力,从而减少猪病的发生几率。要做到科学的饲养,首先就是要将猪的年龄层次、性别、繁殖速度以及用途进行分离,及时、科学地进行猪饲养;同时要以及在不同时期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合理地对猪进行饲养;在猪饲料的选择上也要格外注意,避免不卫生和不合格的猪饲料被投喂。

2.进行严格的管理

2.1合理选择猪场地址

猪场的选择对于猪病的预防也是相当重要的,在猪场的选址问题上,圈舍应选在地势较高、靠近水源以及排水方便的地方,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给猪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环境,同时养殖农户也可以有足够的水源对猪舍进行清洁和打扫。

2.2猪场进行隔离和消毒

为了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将不同体质的猪进行分开饲养,避免体质较弱的猪将病原传给其他健康猪;猪圈应该严格设置消毒池,养殖户在进入猪舍时,也要经过严格的消毒才可以通过;同时也要注意对喂养猪的器具进行及时和定期的消毒工作,避免细菌的滋生。

2.3进行定期杀虫、灭鼠

上述提到国庆乡的猪病发生原因中,有一项就是很多养殖户未对猪舍进行定期驱虫和灭鼠工作。由于大多数的虫类和鼠类都是携带疾病和病毒的,如果不进行定期的杀虫和灭鼠工作,很容易将疾病传染给猪。春秋两季是鼠类和虫类多发的季节,所以养殖户要更加注意消毒事项。

三、国庆乡猪病的治疗措施

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在防疫工作中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养、防、检、治等诸环节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有效控制动物疫病。对于动物疫病,首要的是防止其发生与流行。预防工作做好了,可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动物疫病在防疫方面有其共同的规律,只要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增强动物的免疫力三个方面进行综合防控,就能取得良好的成效。控制、扑灭动物疫病,要因时因地制宜。兽医防治人员须根据每种传染病在不同时间、地区的具体流行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动物传染病是在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以后,机体抵抗力减弱而发生的。传染病的流行有三个环节:传染来源、传播途径及易感动物。这三个环节联结在一起,才能引起传染病的流行。预防和控制、扑灭动物传染病,应针对些环节和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

2.加强饲养管理

在猪疾病多发的季节,养殖户一定按照猪免疫程序进行疫病防治,提高机体免疫率,坚强饲养管理,同时在猪病治疗措施上,还可通过提高猪的营养结构从而加大猪的抗病性,这也是利用了增加猪抗体的方法来抵制病原体。

3.特异性治疗

特异性治疗疗法采用的方法是,针对猪某种传染病的高免疫血清、痊愈血清研制出特异性生物制剂,并对猪进行注射治疗;同时也可以对感染疾病的猪进行动物血清的注射,可以起到显著的效果。除此之外,在疾病发生的时候就要及早进行治疗,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4.抗寄生虫治疗

由于寄生虫是数量比较繁多,所以在选取抗寄生虫的药物上要有针对性。通常使用的抗寄生虫药物主要有左旋咪矬、伊维菌素、敌百虫等,在选取抗寄生虫的药物时,要注意对药物的种类以及用量上的斟酌。

四、总结

通过本文对国庆乡当前的农村猪病预防和治疗手段的探讨,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猪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的知识。相信随着现代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飞速发展,会发明出更多更好的防疫方法。不仅是国庆乡,如果所有的农村养殖户都能够切实的做好猪病的防治和治疗各种,这将会大大提高猪的品质,同时也会给农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冬春季耕牛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冬春季节如果牛的饲养管理不当,就会发生疾病,轻则影响使役,重则造成死亡。现介绍冬春季耕牛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一、牛虚寒拉稀

牛外受寒邪,或喂饮冷冻草水,冷气入胃,寒气伤脾,牛易虚寒拉稀。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主要表现为反刍、食欲减少,耳鼻角根发凉,肠鸣响,粪便稀,粪内有未消化的草料。治疗方法是:党参60克、干姜30克、白术30克、山药40克、云苓60克、附子30克、厚朴30克、白芍20克、甘草30克,水煎服,连服2~3剂即可治愈。

二、牛流行性感冒

主要表现为发烧、咳嗽、流鼻涕、流泪、鼻镜干燥、四肢不稳、跛行。治疗方法是:肌肉注射百尔定20~40毫升、青霉素200~400万单位。同时灌服中药:柴胡、黄芩、知母、桔梗、葛根、薄荷、菊花、生地、苏根、玄参各40克,双花、连翘、丹皮、甘草各30克。

三、腰风湿

主要表现为后躯板直,起卧困难,食欲下降。治疗时可内服茴香散,一日一剂。也可用热敷疗法:取黑豆15公斤,醋0.5公斤,面袋一条,将豆炒热加醋搅拌,趁热装入面袋内平搭于患牛腰上.热敷1小时左右,一天2次,连用3天,黑豆可连续使用。

四、急性瘤胃膨气

牛过多采食白菜叶、番薯藤,会在瘤胃的细菌参与下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起急性瘤胃膨气。其症状是:左腹急剧膨胀,充满气体,叩发鼓音,神态不安,眼结膜暗红或紫蓝,食欲不振,反刍停止,口流白沫,流涎呈青绿色,有饲料碎片,呼吸急促,不时用后肢踢腹部,有腹痛感。严重时张口伸舌,肌肉震颤,大小便闭塞,肛门突出,最后倒地死亡。急性瘤胃膨气可采取以下方法抢救:

1.用花生油1000毫升灌服。

2.大蒜头10个捣烂,加米醋500毫升,给耕牛内服。

3.香油250~500毫升,烟丝50克,大蒜7个捣碎,混合后一次灌服。

4.用千分之四的石灰水2000毫升给耕牛灌服。

5.麻油500毫升,活泥鳅7~10条混合喂服。

五、牛出血性肠炎

牛出血性肠炎在养牛生产中较为多见,也叫耕牛的冬痢,它是由细菌或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冬季。病牛发病率初为10~20%,后期达100%,死亡率很高。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潜伏期3~7天,腹泻前短时间发热,39~40.9℃,精神沉郁,厌食,突然发生腹泻,粪便常呈腥臭味,只要一发生腹泄,发热即停止,大约5~7天。腹泻2~3天后,有的转为出血性痢疾,有的痊愈。1~3岁牛有严重出血,约占5~30%。病牛虚弱、贫血、毛直立,低体温,长期躺卧,少吃少反刍或不吃不反刍,鼻镜少汗或无汗,瘤胃蠕动音低沉或消失。如果冬春季节,发现急性腹泻的病牛要隔离,更换垫草。畜舍内要彻底消毒,预防传染。本病流行期间,要对病牛增加饮水(/),适当减少饲料量。牛出血性肠炎可选择下列药物治疗:1.1~5%硫酸铜溶液30~60毫升,或磺胺类药灌服。2.必要时可肌肉注射硫酸阿托品5毫升。3.取高锰酸钾配成0.1~0.2%的温溶液,每天灌服2次,每次用药3~6克,或胃管投服。一般连续用药2次即愈。

六、家畜锥虫病

锥虫病是大家畜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除了牛的发病率较高外,马、驴、骡都会患这种病,急性病畜会很快死亡,慢性病畜也会长期掉膘瘦弱而死亡。每年冬末春初常会在一个地区暴发流行,牛感染锥虫病后的病程较长,一般有7~10个月,在夏季虻蝇、蚊虫等吸血昆虫吸了病牛的血再吸健康牛的血,会使健康牛也受到感染。牛锥虫病主要症状是间歇性发热,病牛消瘦,黄疽贫血,后期精神沉郁,呆立无神,食欲减退,心肌衰竭,胸前腹下水肿,耳枯尾烂。皮肤溃裂,最终因锥虫大量破坏红血球和毒素刺激,逐渐衰竭死亡。治疗家畜锥虫病有两种特效药物,一种是苏拉明,又称拜耳205,按每百公斤体重1~1.2克剂量静脉注射,隔6天重复用药一次;二是安锥赛,又称安锥毒,用5毫克剂量一次皮下注射。如果找不到上述两种药物,也可使用血虫净或新胂凡纳明.对控制病情有一定效果,但要防止复发。

七、钙磷缺乏症

冬春季节养牛,由于饲料单一,没有青绿饲料,饲喂时常以精料为主,加上在这两个季节牛接受的阳光也较少。因此牛很容易发生钙磷缺乏症。特别是刚断奶的幼牛、泌乳盛期或妊娠后期的母牛,由于它们正处于骨骼形成、乳汁形成及胎儿的生长发育时期,需要的钙磷较其它牛多。钙磷缺乏症的主要症状是:异食、食欲不振、佝偻病、生产力下降、软骨病等。预防牛钙磷缺乏症,主要是在饲料中给牛补充钙磷。一般来说,牛每百公斤体重应补钙5.7克、磷4.8克,在日粮配比中,按标准适量加入,有条件的再加入一些微量元素添加剂,对防止牛钙磷缺乏症效果更加明显。

八、维生素缺乏症

冬春季节,青绿饲料缺乏,牛容易发生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主要由碳、氢、氧、氮、硫、氯、钴等几种化学元素组成,其种类很多,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维生素在牛机体中需要量虽很少,但它是维持牛机体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须的。缺乏时,会发生牛生长发育迟缓,生产力降低,甚至发生疾病。预防牛维生素缺乏症,主要方法是:选喂富含维生素的各种饲料。如黄色玉米中含维生素A,优良的干青草、青贮饲料、胡萝卜、红心芥等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晒制的优良干青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植物种子的胚芽、发芽饲料和各种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C。植物的种皮,如糠麸类以及酵母和发酵饲料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族;在动物饲料中,如鱼粉、骨粉、血粉中含有维生素B12。冬春季节,养牛农户在饲养过程中,应根据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喂上述饲料,这样便可有效地防止牛维生素缺乏症的发生。

九、牛衰竭症

耕牛衰竭症是一种严重的营养不良性疾病,多发生在冬末春初季节.死亡率很高,由于这种病最明显的症状是进行性消瘦,也称消瘦病。其症状是:病牛神情淡漠,反应迟钝,皮肤松弛,眼眶下陷,全身骨骼显露,被毛杂乱无光;后期病牛胸、腹及四肢下部浮肿,体冷畏寒,食少反刍少,呼吸无力;最后卧地不起,衰竭致死。主要病因是由于过度使役,体力大耗;冬天饲养管理不善,添料不及时和防寒不严,加上长期饲喂单一的秸秆饲料,导致耕牛体力日渐衰竭而发病。患有慢性消化道疾病,或有各种寄生虫病的牛更易发病。预防本。病的措施是:冬季要及时增喂豆类、玉米和饼类等精饲料,以及青绿多汁饲料。平时要多喂优质青干草,并供给充足的温盐水。注意牛舍保温,防止贼风入侵,对病牛或有寄生虫病的牛,要及时治疗和驱虫。此病的治疗方法:早期病牛在改善保暖条件的前提下,及时增加营养,适当喂些豆浆、稀饭和其它易消化的饲料,多数病牛可恢复健康。为提高病牛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可采用口服酵母片、酒曲,静脉注射5%葡萄糖等方法治疗。对晚期病牛,应迅速注射50%的葡萄糖200~400毫升,并配合内服党参、白术、陈皮、黄芪等理气、补气的中药。

十、牲畜肠梗阻

牲畜肠梗阻是牛比较容易患的一种疝痛病,尤其是冬春季节最为多见,主要原因是给牛喂的饲料太粗糙、太干硬或不干净,使牛肠子中的某一段被堵住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结症。牛患肠梗阻开始不爱吃东西,嘴发干,接着出现肚胀、肚疼、起卧打滚,严重时呼吸困难,鼻子里溢粪汤。如果不及时请兽医治疗,就会很快死亡。当然牛患肠梗阻有一个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只要发现早,治疗及时,是不会发生死亡的,关键在于搞好牛的饲养管理。冬春季节饲草干硬,不利于牛消化吸收,更容易堵塞肠道,因此喂前要进行加工处理。一是把切碎的干草放在水中浸泡2~3个小时,使其吸水软化;二是把切碎的干草拌入盐水或石灰水,进行发酵或碱化处理,这样做不仅能防止牛肠梗阻,还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同时要讲究饲喂方法,喂完料后要让牛休息一会儿再干活。牛吃饱后还要让牛喝水,但不要让牛一次喝水太多,最好是让牛多喝几次,每次都不过多,这样就能有效地防止牛肠梗阻了。

为了及时发现和治疗耕牛疾病,应当重视对牛的日常健康检查,这主要是在饲养和使役中经常注意观察耕牛的动态。主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观察吃食,牛吃食后反刍正常,鼻镜有汗,说明耕牛健康正常;如果吃食后不反刍,鼻镜干燥发热,往往是有病的征兆,应请兽医诊治。二是观察相态,如果耕牛表现出举动迟缓,尾巴摆动无力或向下垂,精神不振,卧倒后不愿起来.这可能是劳役过度或是疾病的初期表现,在休息一夜后仍无改变应请兽医诊治。三是观察大小便,牛的正常粪便呈叠饼状,不干不稀,表面有光泽。如果粪便干燥发硬,说明内热失水;粪便稀薄则表示耕牛消化不良或患有胃肠炎。正常牛的尿液为青白色。如果尿液浑浊或排便不畅,甚至尿不出来,则是患病的征兆。四是看步态,使役中耕牛行走困难,并出现跛行则是四肢有病:如果步态不稳,呼吸急促,可能是劳役过度,经过一夜休息仍无好转的,应请兽医诊治。总之,要做到无病防在前,有病早治疗,不要等牛病倒后才治。

犊牛常见的几种病 犊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


初生犊牛抵抗力差,疾病多种多样,如不及时防治,很容易造成犊牛的死亡,为减少犊牛的的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益,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犊牛常见的几种病犊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

胎便不下

犊牛胎粪主要是由于妊娠母牛饮水不足,患上热性疾病,胎犊受母体之热邪,分娩后犊牛体内热邪积聚于大肠,致使粪便黏腻或燥结便不下来。患病犊牛腰背拱起,回头观望腹部,不时摇尾,肚腹发胀,常作排便姿势,粪便排不下。口发赤红色,脉搏沉紧。

治疗:常用灌肠和中药疗法。①灌肠。用肥皂温水500ml,以橡皮导管将肥皂水由肛门注入直肠内,驱赶其运动少时,即可排出粪便。②中药疗法。川大黄3g、南枳实6g、川厚朴6g、当归尾15g、广陈皮6g、净芒硝10g、生甘草3g。将这些药煎水,滤去残渣,用蜂蜜20g,清油或液体石蜡油20ml为引,以胃管灌服。

预防:加强母牛饲养管理,及时治疗母牛热性病,母牛平时注意饮水,特别是妊娠期间饮足清洁水。

破伤风

该病为接产时用了未消毒的剪刀剪断脐带,破伤风杆菌从脐带伤口侵入犊牛体内。病菌在犊牛体内4~6天才出现症状。病犊四肢僵硬,走路摇摆,腰背硬如木板,耳朵僵硬,眼睛瞪似铜铃,眼角内有淤血,嘴角流黏液,喉咙里发出拉锯之声音,口紧难开张,鼻扇喘粗气,出气发高烧。舌赤红色,脉搏沉数。

治疗:①针灸疗法。用火针刺天门、风门、百会穴。②中药疗法。全当归15g、斑蝥3个、红娘子3个、净蝉蜕10g、全蝎子10g、蜈蚣1条、乌蛇10g、白僵蚕10g、明天麻10g、胆南星15g、麻黄3g、红柴胡10g、蒿本10g、川乌10g、草乌10g。将所有的药放一起煎水,滤去残渣,用朱砂面2g,麝香0.1g,黄酒60ml为引,用胃导管灌服。如果结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则效果更佳。

如果病犊牛发生惊悸时,宜加琥珀末10g,金箔5张,安神镇惊悸;如果病牛牙关紧闭,加北细辛6g、香白芷10g、钩藤10g,通关开窍。如果粪便干燥,加川大黄15g、净芒硝30g,通便秘结导淤血,泻大肠火而通畅;如果小便发红或淋漓,加瞿麦15g、车前子15g,以清利小便而疗热淋。如果口渴发烧,加金银花15g、川黄连15g、枯黄芩15g、生山栀15g,以清热解毒,消炎杀菌;如果出气扇喘,加杏仁泥20g、天门冬15g,以润肺化痰而定气喘。预防:妊娠母牛分娩前,产房严格消毒。剪脐带的剪刀要消毒处理,脐带断端用碘酊浸泡消毒。

犊牛食乳腹泻

使役牛产的犊牛腹泻,多因母牛的肚腹阴,牛犊食了其母阴寒的乳汁;奶犊牛多因过食冷冻的乳汁,感受寒邪,致使消化不良而导致腹泻。病犊牛精神沉郁,便稀粪,食欲反刍减少或废绝,肠道内有响声,有时起卧不安。口发青黄色,尾根脉搏沉迟。

治疗:①针灸疗法。用火针刺脾俞穴,后海穴。②中药疗法。a.干姜暖胃散。野党参60g、制香附60g、淡干姜40g、土白术60g、炒核仁15g、川红花15g、生甘草20g。将这些药物一起研为粉末,用鲜生姜30g为引,以开水冲烫,待温灌服。以暖胃散寒,和中理血气。适用于灌服母牛患阴寒疾病者。b.泽泻散。广陈皮6g、炙五味6g、栋砂仁3g、土白术6g、白茯苓6g、建泽泻6g、紫油桂3g、煨干姜3g、煨肉蔻1.5g、煨诃子1.5g、元胡索6g、炙甘草8g。将这些药物一起研为细面或煎水以胃管灌服,用开水冲烫,待温灌服。适用于灌服犊牛吮乳腹泻者。。

犊牛软瘫症

由于妊娠母牛体质瘦弱,缺少精饲料,体内缺乏钙和磷等。致使胎儿发育不良,牛犊先天性不足,产下来四肢软瘫不立。精神沉郁,眼睛朦胧不睁。病势较轻的犊牛,四肢温热,口苍白色,尾根脉搏沉细而微。

治疗:可采取中药疗法。虎胫骨10g、甘枸杞10g、鹿茸3g、当归身10g、老川芎10g、熟地黄10g、佐牡蛎15g、生龙骨15g、淮山药10g、山萸肉10g、土白术10g、川续断10g、焦杜仲10g、川牛膝10g、上元桂3g。将上述药共碾为细面,用苏土元5个,干螃蟹2个为引,用开水烫,待温灌服。

预防:加强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保证饲料多样化,合理配制,以防止孕牛缺乏营养而影响胎犊的正常发育。

牛流行性感冒

牛流行性感冒,简称牛流感,是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一种牛传染病。本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是秋季易发生的一种传染病,尤其是日夜温差较大时,更容易引起本病的发生。牛流感传播迅速,发病率高,但死亡率较低。接触病牛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方式,也可以经空气或者吸血昆虫等传播。
牛流感的潜伏期为2~10天,主要症状是高热,表现为全身发抖,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精神萎靡不振,眼结膜充血,被毛蓬乱无光泽,关节疼痛肿胀,四肢运动不灵活,流粘液性鼻液,流涎,不食,反刍停止,病程一周左右。
病牛要及时治疗,并与健康牛彻底隔离。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每kg体重0.05~0.1mL,一日一次,重症犊牛连续用2~3日;或柴胡注射液,肌肉注射,每kg体重0.05mL,一日一次,连用2~3天;或板蓝根注射液,肌肉注射,每kg体重0.1~0.2mL,严重病例,可加倍使用,一日两次,连续用3~5天。为预防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引起并发症,可用青霉素320万~800万单位,配加黄芪多糖注射液,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每kg体重0.05~0.1mL,一天一次,连续用2~3日。预防牛流感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搞好牛的防寒保暖工作,夜晚不要让牛露天过夜,要防止贼风侵袭,发现病牛,要及时与牛群隔离,单独饲喂;病牛的粪、尿、污水和剩余饲料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在感冒期间,要加大牛舍的卫生消毒工作。
2.犊牛腹泻
犊牛腹泻是一种发病率高、病因复杂、死亡率高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胃肠炎、全身中毒和机体脱水。
犊牛腹泻大都是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而引起的,其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引起犊牛发病的几率最高。另外,母牛营养不良,犊牛饲喂管理不当,犊牛组织器官发育不健全,也是引起犊牛发生腹泻的间接因素。
犊牛腹泻主要发生于出生后1周内的犊牛,病程2~3天,多呈现急性病症。病牛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体温升高。后期病牛常常背腰拱起,排灰白、黄白色水样或粥样稀便,粪中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块,酸臭或恶臭,尾根和肛门周围常被粪便污染,发病严重的犊牛会因脱水衰竭而死。
犊牛腹泻病发生后要尽早治疗。临床上可以选用下列药物:氧氟沙星溶液,肌肉注射,每kg体重0.05~0.1mL,两天一次,重症可一天一次,连用2~3次;或硫酸粘菌素,灌服,每kg体重每天0.1g,分三次给药,连续用3~5天,病毒性腹泻可选用黄芪多糖注射液,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每kg体重0.05~0.1mL,一天一次。连续用2~3日。重症犊牛在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配合补液。可以口服补液盐(氯化钠3.5g,氯化钾1.5g,碳酸氢钠2.5g,葡萄糖20g,加水至1000mL),按每kg体重100mL,每天分3~4次给犊牛灌服。
预防犊牛腹泻应当采取以下措施:让犊牛吃上足够的初乳;防止饲养环境突变,避免牛舍阴暗潮湿、阳光不足、通风不良;注意犊牛舍保温和温度的相对恒定;对于刚出生的犊牛,可以投服预防剂量的抗生素药物,对于防止本病的发生具有很好的效果。
3.犊牛肺炎
犊牛肺炎又称支气管肺炎或卡他性肺炎,是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临床上多表现为发热,呼吸次数增多,咳嗽,肺部听诊有异常呼吸音。
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是犊牛患肺炎的主要原因。犊牛体质虚弱,牛舍寒冷、潮湿、拥挤、通风不良、天气突然变化、日光照射不足等能够诱发犊牛肺炎。
犊牛肺炎多发于2~4月龄的犊牛。病犊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前胃驰缓,中度发热,结膜潮红。呼吸困难,多呈明显腹式呼吸。起初干咳,后变为湿咳。支气管分泌物过多,流鼻涕。重症者多死于肺心症和败血症。转为慢性者长期咳嗽、消瘦、下痢、生长发育受阻。
该病的治疗原则是抗菌消炎,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和排除。常用的治疗药物如下:磺胺嘧啶钠注射液,肌肉或静脉注射,一次量每kg体重0.05~0.1g,一日两次,连续用2~3天;或恩诺沙星注射液,肌肉注射,一次量每kg体重0.05mL,每日两次,连续用2~3日;或卡那霉素,肌肉注射,每kg体重10~15mg,两天一次,重症可一天一次,连续用2~3日;或硫酸新霉素,肌肉注射,一次量每kg体重4mg,每日2次,连续用7天,重症病牛应补充水与电解质,常用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1000~1500mL,一次静脉注射。
预防犊牛肺炎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加强临床检查,及早发现病畜,及时隔离治疗;保持牛舍清洁、干燥、卫生、通风和保温,并定期消毒;日粮营养要全面,提高犊牛抗病力。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095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