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高峰期到来,河蟹大面积病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蟹病如何预防?
随着养殖高峰期的到来,螃蟹的发病率突然变高了很多。如此大面积的出现病变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先上图让大家看看
病变的螃蟹
食线无食,有拉黄
肝胰脏病变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发病的具体原因才能够做好病变的预防与治疗。
1、投喂饵料控制不当。大量使用低档冰鲜鱼、低档饲料,投喂量过大,导致肝胰脏负荷过大,导致肝胰脏出现病变。
2、天气原因。温差过大,导致池塘水质出现变化过频繁,细菌滋生较多。
3、水质问题。长时间亚硝酸盐、氨氮过高,药物残留、重金属超标、藻类死亡等导致水体毒素过高。
公告通知
上面几点都是导致螃蟹发生病变的主要原因。原因搞清楚了,那就好对症下药了。
1、饵料的投喂,要适当的控制投喂量,定期使用药饵料。每月最好使用1-2次,每次连续使用5天。如使用通威保肝宁或者拌服肝胆保健康+通威芪参散+通威多维。另外可拌通威乳酸菌,增加诱食,促进消化。
2、减少水体中的病源,切断病源与螃蟹的接触。雨水天气过多,雨后一定要使用消毒产品。可以交替使用菌毒宁+菌清。
3、保证底质良好的环境。底质是细菌滋生的重要场所,也是各种有毒物质聚集的地方。定期改底,每半个月使用活菌底改王或饲料伴侣3
4、水质的稳定。要解除水体的毒素使用通威改水解毒宝。同时定期补充菌类藻类,如光合细菌、乳酸菌、芽孢杆菌、通威活力藻源等。种菌补藻贵在坚持。
实证案例
通威用户:史爱俊,史老板,每月使用通威肝胆保健康+通威芪参散+多维2次,每次使用5天,中间间隔10天
水质管理方面,通威乳酸菌、光合细菌、小球藻、黄金肽等定期使用,每15天左右补菌补藻。
现在在周边大量发病,但是史老板的塘口还未发生。目前螃蟹长势很好,现在平均基本在8-10头左右。
“最后告诫广大养殖户朋友们,螃蟹养殖,疾病要提前预防,等到发病了再去治疗不但费用高,而且效果不是很明显。希望广大养殖户朋友科学养殖。”

相关推荐

僵猪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僵猪又叫做小老猪等,是由于先天营养不良所导致的一种疾病,它会导致仔猪永远长不大,不管如何喂食就是不长肉,给养殖场带来经济损失,那么僵猪的产生原因是什么?怎么防治呢?

一、僵猪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根据它的发作原因大致可分为先天和后天,先天主要是近亲繁殖、配种过早或者种猪年老体衰,这样导致生下来的仔猪体型小、发育慢等先天性不足极易形成胎僵现象,后天的原因有很多,有生产后的母猪奶量不足使仔猪吃奶不足导致生长受阻造成的奶僵,有仔猪多次反复的患上病害或者是寄生虫病导致营养大量的消耗,影响进食营养不良造成的病僵,有饲养不当和大小猪之间抢食导致仔猪吃不到食造成的食僵,其中病僵和食僵是后天性造成僵猪中的主要原因,僵猪主要发生在刚出生到20kg左右的仔猪身上,具体变现为精神不振、被毛蓬松散乱、黏膜苍白和走路摇摆不定,常常卧于地面,大脑瓜、肚子圆、屁股尖和体质虚弱瘦小,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只吃不长且生长缓慢或停滞,据数据统计僵猪每日增重不超过50克,而有些仔猪在饲养半年后体重还在20kg左右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影响。

二、僵猪怎么防治?

由于造成僵猪的原因各不相同所以要根据不同的产生原因针对性进行防治,先天性造成的原因要避免近亲繁殖,不要过早的进行配种繁殖,要等到种猪到了适宜繁殖的时期提高后代的质量减少僵猪现象,要及时淘汰掉年老体衰的种猪更换新生活力强的种猪,奶僵要在母猪妊娠期和泌乳期加强饲养管理,保证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营养的供给,能有充足的营养产奶使仔猪在哺乳其生长发育良好,病僵要注意养殖环境的卫生,及时清扫消毒,防止病菌感染疾病,发现疾病后要及时处理防止疾病继续危害仔猪,食僵要合理的分群饲养,待仔猪脱奶后能自由采食时,要将仔猪和其他大猪分开饲养以免出现抢食现象造成仔猪吃不到食的状况发生。

总结:以上便是关于僵猪的产生原因及怎么防治的相关介绍了,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泥鳅养殖过程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病原、鳅体、池塘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泥鳅是生活在水中的水生动物,泥鳅的摄食、呼吸、排泄、生长等生命活动都是在水中进行,因此水环境对泥鳅生存和生长的影响超过任何陆生动物。水中存在的病原体数量较陆地环境要多,水中的各种理化因子(如溶氧、温度;ph值、无机三氮等)直接或间接影响泥鳅的存活、生长和疾病的发生。体质健康的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对疾病也有较强的抵御能力。但在养殖池塘中,由于放养密度的提高(较自然水域增大几倍甚至几十倍),人工投饵量的增大,泥鳅的排泄量对水体的污染程度增大,使得环境极易恶化,同时疾病的传染机会增大。当环境的恶化,病原体的侵害超过了泥鳅体内内在免疫能力时,就导致了鳅病的发生。

二、鳅病发生的环境因素

(一)理化因素
1.物理因素主要为温度和透明度。一般随着温度升高,透明度降低,病原体的繁殖速度加快,鳅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但个别喜低温种类的病原体除外,如水霉菌等。
2.化学因素水化学指标是水质好坏的主要标志,也是导致泥鳅病害发生的最主要因素。在养殖池塘中主要为溶氧量、ph值和氨态氮含量,在溶氧量充足(每升4毫克以上)、ph值适宜(7.5~8.5)、氨态氮含量较低(每升0.2毫克以下)时,泥鳅病害的发生率较低,反之鳅病的发生率高。如在缺氧时鱼体极易感染烂鳃病,这点对泥鳅来说要好于其它鱼类,但也不可不防,ph值低于7时极易感染各种细菌病,氨态氮高时极易发生暴发性出血病。

(二)生物因素
与泥鳅病害发生率关系较大的为浮游生物和病原体生物。常将浮游植物含量过多或种类不好(如蓝藻、裸藻过多)作为水质老化的标志。这种水体泥鳅病害的发生率较高。病原体生物含量较高时,泥鳅病的感染机会增加。同时中间寄主生物的数量高低,也直接影响相应疾病传播速度。

(三)人为因素
在精养池塘,人为因素的加入大大加速了泥鳅病害的发生,如放养密度太大、超量投喂人工饲料、机械性操作等,都使泥鳅病害的发生率大幅度提高,所以精养池塘的泥鳅病发生率高,防病、治病工作也更为重要。

(四)池塘条件
主要指池塘大小和底质。一般较小的池塘温度和水质变化都较大,泥鳅最好是池塘宽度不在太宽,面积控制在2~亩为宜,底质为草炭质的池塘ph值一般较低,有利于病原体的繁殖,泥鳅病的发生率较高。底泥厚的池塘,病原体含量高,有毒有害的化学指标一般也较高,因而也容易发生泥鳅病害。

三、发病泥鳅的体质因素

泥鳅体质是鳅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鳅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主要为品种和体质。一般杂交的品种较纯种抗病力强,当地品种较引进品种抗病力强。体质好的泥鳅各种器官机能良好对疾病的免疫力、抵抗力都很强,鳅病的发生率较低。泥鳅体质也与饲料的营养密切相关,所以在选择泥鳅专用饲料时就显得相当重要,当泥鳅的饲料充足,营养平衡时,体质健壮,较少得病,反之泥鳅的体质较差,免疫力降低,对各种病原体的抵御能力下降,极易感染而发病。同时在营养不均衡时,又可直接导致各种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如瘦脊病、烂鳃病、脂肪肝等。

判断河蟹脱壳高峰期的方法及脱壳期间注意事项



一、河蟹脱壳高峰期的判断方法
1、检查剩饵。河蟹在脱壳前不吃食,如发现连续几天投饵后,饵料的剩余量大大增加,同时,水质没有问题,河蟹也未发病,则表明河蟹即将脱壳。
2、检查体色。脱壳前河蟹体色深,呈黄褐色或黑褐色,步足硬,腹甲水锈(黄褐色)多。而脱壳后,河蟹体色变淡,腹甲白色,无水锈,步足软。
3、看蟹壳。看池塘脱壳区和浅滩处是否有脱壳后的空蟹壳,如发现有空壳,即表明河蟹已开始脱壳了。
4、看规格。对于放养相同规格的蟹种,看河蟹规格大小。脱壳后壳长比脱壳前增大20%,且体重比脱壳前增长了近一倍。在生长检查时,捕出的群体中,如发现了体大、体色淡的河蟹,则表明河蟹已开始脱壳了。
二、河蟹脱壳期间注意事项
1、需保持安静,同时保持水位稳定,一般不需换水。
2、需将投饵区和脱壳区严格分开,禁止在脱壳区投放饵料,如果脱壳区水生植物偏少,应增投水生植物。
3、每次脱壳来临前,不仅要投喂含有脱壳素的配合饲料,力求同步脱壳,而且必须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数量,保持饵料的喜食性和充足性,避免残食软壳蟹。
4、如发现个别河蟹已脱壳,要补充矿物质以及营养盐,特别是在河蟹第一、第二壳的时候,前期水温低,投饵少,天气多变,河蟹体质较差,脱壳无力,普通的磷酸二氢钙等粉剂补钙产品在水温低的情况下不易吸收,要保证成活率必须加大营养和钙质的补充,特别是维生素和离子钙的补充。
5、巡塘时,如发现软壳蟹,可捡起放入水桶中暂养1-2小时,待河蟹吸水涨足,能自由爬动后,才能放回原池。

产蛋高峰期将至 蛋价岂能走高?


3月以来,受清明假期消费拉动和国内肉菜价格不断走高的联动影响,鸡蛋期现货价格走出一波反弹行情,进入4月在前期补栏蛋鸡开产,4月中旬蔬菜不断增加,猪肉国家调控介入限制继续疯涨的背景下,鸡蛋期货市场维持震荡回落走势。

鸡蛋市场供应相对充足

从笔者走访调研可以看到,2014年养殖利润在1.5-2元/斤,在暴利的吸引下2015年补栏积极性再度点燃,原有养殖户利用盈利资金再度扩大规模,走访传统养殖区域馆陶,规模最大的两个养殖企业基本上较去年扩展了一倍的规模,在经济背景不景气下,2015年蛋鸡养殖平均利润仍旧维持在1元/斤上下波动,吸引了新的资金进入这个行业,原本不是养殖主产区的江西增加了许多的产能,新旧一起注定了2015年度蛋鸡补栏量偏高,这将对2016年蛋价形成很大的压制。另外,我们可以从相关的数据看出,2015年9月、10月环比补栏增速为7.97%、16.87%,按照养殖规律计算,4个月开产、5个月进入产蛋高峰推断,目前蛋鸡开始逐渐进入产蛋高峰。再看市场需求,现在距离五一小长假仍有20多天时间,可能对蛋价产生一定的消费支撑,从历史统计看,除去2014年3-6月价格波动在0.4-0.5元/斤左右,盘面价格在400-500元/500kg,按照盘面价格计算,目前鸡蛋主力合约基本上周期性反弹到位,价格上会受蔬菜和猪肉价格影响仍旧维持高位运行,但明显看出鸡蛋现货开始走弱,预计鸡蛋期货价格后期有望跟跌。

后期鸡蛋基差将逐渐走弱

从基差角度看,自鸡蛋上市以来,即使在供需紧张的2014年3-5月份基差基本上处于负值,也就是现货贴水期货,2015年表现更是明显,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2016年蛋鸡存栏量高于去年同期,目前依旧存在养殖利润,个人认为近期基差应该延续2015年走势会逐渐走弱。从2015年看,主要是因为现货下跌幅度过大造成基差走弱,拖累期货走弱,同时在JD1703合约新规则开始实施前,就地交割制度仍旧存下一定的交割月份,期货平水甚至于贴水交割的情况,继续关注后期基差走势带来的影响。另外从基差统计可知,历史范围在-1400-1400区间大多数月份基差都为负值,8月中旬-9月中旬基差为正值,9月是天然的多头,天然的空头歨5月,1月是一个不稳定的合约期。基差开始走强,当技术上看到期货上涨乏力时候,其见顶的迹象就是基差迅速的拉升,下跌过程中期货比现货滞后或者同步,基差开始快速走弱。

蔬菜、肉价的支撑将减弱

从寿光蔬菜价格指数看,最高位237,历史同期平均在150,而大部分都会在3月初开始回落,本轮蔬菜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冬季寒潮和降雪影响,造成新下菜苗受损严重,市场供应断档,而后续补种和大棚反季节蔬菜将在4月中旬逐渐供应市场,菜价有望持续回落,而不断创出新高的生猪价格接近2010年高点,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猪肉的消费,同时随着温度的不断上升,肉蛋消费将逐渐的被季节性蔬菜、水果替代,加上国家调控介入,后期肉蛋价格将逐渐呈现高位震荡并小幅回落,整体对蛋价的关联性支撑将逐渐减弱,届时市场看多心理也将逐渐消退。

整体来看,去年秋季国内大量补栏的蛋鸡将逐渐进入产蛋高峰期,市场下游需求的拉动除去“五一”节日以外,将面临蔬菜和肉价回落的可能,而鸡蛋期货市场按照季节性统计,反弹高度已经达到,后续持续反弹的动力将不足。

母猪返情的主要原因分析


我们都知道,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需要控制牲畜的发情以便繁殖。发情期过了没有怀孕的猪,要让它重新发情以便配种,能重新发情的数值叫做发情率。让人头疼的是,母猪配种后也会返情,这其中有些异常现象需要我们知道。当然,我们也应该学会如何来分析这种情况的发生。所谓返情是指在配种后无妊娠症状,又进入发情期的现象。母猪配种后返情,可造成母猪群繁殖周期延长,无形之中给猪场和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母猪返情的主要原因分析,具体来了解一下!

1、受精失败

配种时机不当。通常断奶母猪的发情时间越早,发情持续的时间越长,排卵的时间也就越晚,相反,如果断奶母猪发情的时间推迟,则发情持续的时间短,排卵时间越早,因此在配种时要掌握好适时的输精时间,一般对于在1周内即出现发情现象的母猪,在查情时当母猪发生静立反射时,再推后12h输精配种较为适宜。而对断奶后1周以上的经产母猪和后备母猪,则要在出现静立反射后就立即输精。如果配种时机不对,配种过早,会导致母猪在排卵时精子已失去受精能力,而配种过晚,则会导致卵子已排出,但精子还未到达受精部位,影响受精,导致受精失败,使母猪出现返情。要想做到适时配种,就需要做好母猪的发情鉴定工作,并根据母猪实际的情况确定最佳的输精配种时间。

精液品质不佳。公猪精液的品质是影响母猪配种受胎率的重要因素。公猪精液的品质包括精子的数量、活力、死精的数量、精液的颜色、气味、精子的密度、畸形率等,如果有任何一项指标不理想都会影响到受精。因此在配种前要对精液进行物理性状的检查工作,以确保精液的品质。另外,还要加强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减少不良因素对公猪精液品质产生不利的影响。

配种人员技术不熟练。配种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是导致受精失败,引起母猪返情的重要因素。配种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输精过程,还包括母猪的发情鉴定、精液的检测、输精时机的判断以及掌握母猪的稳定情况等。要掌握好配种工作的每一环节,包括配种前的各项消毒工作、输精管的插入方式、输精速度等,以提高受精率。

养殖环境不良。母猪舍的环境对于母猪的受精率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不良的环境,如卫生条件较差、温度不适宜、空气质量较差、限位栏的尺寸不合适等,会对母猪产生较大的应激,从而使母猪的内分泌紊乱,影响受精,有时还会导致母猪出现早期的胚胎死亡,引起母猪返情。

2、胚胎着床失败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会引起胚胎的着床失败而导致母猪发生返情。尤其温度对配种后母猪的影响最为严重。因此夏季高温季节是母猪返情率较高的主要原因。这是由于母猪在夏季高温环境下会发生热应激,导致母猪卵巢的机能减退,配种受胎率降低,还易发生早期的流产而出现返情的现象。另外,当母猪出现热应激时还会出现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导致母猪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影响了仔猪的生长发育。

日常的管理。配种后母猪日常的管理也是引起母猪返情的重要因素。如果对配种后母猪的饲养管理不当,易引起母猪出现管理性应激反应,如当母猪间发生咬架时会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导致胚胎死亡,另外,当母猪发生应激时还易导致胚胎不能分布到子宫角的50%,导致此次妊娠中止,使母猪返情。

营养因素。营养因素是影响母猪返情的重要因素,母猪在配种后如果饲喂不合理,例如在母猪配种后的3天和8-25天这两个阶段如果饲喂母猪高能饲料,则会导致母猪摄入过高的营养,使受精卵死亡,出现胚胎的着床失败,从而增加母猪的返情率,但是如果在配种后的营养不足,也会导致同样的现象发生,所以,在配种时要根据实际的养殖情况给母猪提供适宜的营养。除此之外,如果饲料的品质较差,如饲料发生霉变、受到污染等会导致母猪中毒,影响到胚胎的着床,如玉米在发霉后产生的赤霉烯酮会引起母猪出现假发情,所以要保证母猪饲料的质量,保持母猪适宜的体况,不但可促进母猪发情,还可以确保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在配种前可对母猪进行短期优饲,在配种后要禁喂高能饲料,可适当的喂一些青绿饲料,同时加入电解多维,以补充维生素的不足,防止母猪出现早期胚胎死亡,出现返情。

疾病因素。当母患病后,尤其是与繁殖系统相关的疾病后也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到母猪的受胎率,导致母猪出现返情。例如生产上常见的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等。这些疾病会侵害到母猪的生殖系统,导致妊娠失败。因此要养殖生产过程中要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工作,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定期对母猪进行健康的检测,并做好疾病的预防、消毒与免疫接种工作,在配种时要确保猪群没有感染繁殖障碍性的疾病后再配种,以减少母猪的返情率。

为了降低母猪的返情率,要从多方面人手进行综合的管理,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提高适宜的营养,保持舒适的养殖环境,以提高公猪精液的品质和母猪卵子的质量。做好母猪的发情鉴定工作,做到适时的配种,并对配种后的母猪进行合理的饲喂,科学的管理。加强母猪疾病的预防工作,在母猪分娩、配种等操作时要注意操作规范,彻底消毒,防止发生病菌感染,减少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

1、没有掌握好配种的时间
母猪配种的最佳时机应在其排卵前6~18小时,如果配种过早,要么母猪的子宫颈口没有开张,精液不能进入子宫内;要么精子到达受精部位时,离排卵时间尚早,等卵子排出时,精子已经失去受精能力。如果配种时间过晚,当卵子排出一段时间后,精子尚未获能,待精子获能后,卵子已经失去了受精能力。过晚配种,还可能由于子宫颈口封闭,精液不能进入母猪子宫内。
(1)如果母猪在配种后20天内返情(18-19天),就说明配种太迟。
(2)如果母猪在配种后22天以后返情(23-24天),则说明配种过早。
2、精液品质不好
本交时,种公猪的精液质量不能得到经常的检查。事实上,种公猪的精液质量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高温天气、发烧、使用某些治疗性药物、饲料中的毒素等。
人工授精时,如果没有严格按照输精精液质量标准进行配种,其受胎率也不可靠。有些人工授精站没有经常对精液的品质进行检查,仅凭若干次检查的正常结果而推测之后处理的精液质量;有时只对稀释后精液进行检查,有些精液已经超过了正常的保存期,活力已经很低,仍被用来进行输精。
如果配种后的21天、22天、23天内返情,说明配种失败,那么就需要全面考虑母猪是否有病情、精子质量是否合格等问题。
3、不注意配种卫生
在配种时,应对母猪的外阴进行清洁,但并不主张用清水冲洗,而应用干的消毒纸巾充分擦拭干净。但一些猪场对母猪的外阴清洁时走过场,没有认真操作。在人工授精时,如果用手接触输精管的前端及泡沫头,可能会污染输精管,有可能引起母猪子宫炎症。
配种舍地面卫生状况对保持母猪外阴的清洁也十分重要。发情母猪外阴接触污水,可能会将污水通过阴道壁的毛细作用吸收到子宫内,引起子宫炎症。
不卫生的配种,大约在配种后的第七天以后,母猪会排出异常分泌物,也可能没有异常分泌物,直到下一个发情周期返情后出现。
一般会在配种后的21天、22天、23天内返情。
4、母猪排卵迟滞或不排卵
如果母猪排卵迟滞,当排卵时输入的精子已经失去受精能力。如果发情,有卵泡发育,但卵泡最终闭锁而不排卵,也会使母猪不能受孕。通常由于卵泡闭锁而返情的母猪,往往在配种后很短时间(7~10天)就会再返情。
5、生殖道炎症
母猪子宫炎是造成母猪不孕的主要原因。子宫的炎性分泌物阻碍精子的运动和生存,精子达不到受精部位,输卵管炎或水肿,蓄脓症以及卵巢粘连等,均可引起输卵管闭锁,不能受精。
6、种公猪交配失败
种公猪患生殖系统疾病时,有时尽管有交配行为,但可能并没有射精。
7、气温过高或母猪发烧
配种后14~25天为胚胎着床期,如果14天内母猪受热应激或发烧,则会使子宫乳成分改变,造成胚胎着床前死亡,导致母猪返情。12~24天甚至到35天受到热应激或发烧则影响到胚胎着床或已经着床的胚胎死亡而使母猪返情。
8、管理性应激
争斗、转栏、运输等应激因素可影响到母猪的内分泌状态,如争斗时,会使母猪的肾上腺素分泌亢进,这类激素会影响到子宫乳的成分,从而导致胚胎死亡。另外,如果各种应激因素导致胚胎不能分布到子宫角的50%,则此次妊娠就会中止,而使母猪重新发情。
9、子宫炎症
如果子宫发炎,炎性分泌物可造成子宫内环境改变,而使早期胚胎死亡。
10、胚胎数过少
据研究,如果子宫中不足4枚胚胎,则不能维持妊娠,母猪妊娠中止,重新发情。
11、遗传性原因
有些受精卵因受遗传缺陷影响,胚胎发育不良,不能正常着床。另外,配种或输精时机不适宜,可能使受精时精、卵的最佳结合时间已过而勉强受精,胚胎多不能正常发育。
12、对于返情母猪的输精规则
(1)检查母猪阴道的分泌物或其他阻碍配种的反常行为。
(2)如果这一切都正常,一出现站立发情,就要进行输精。
(3)每隔8-12小时再输一次,直到母猪不再接受背部按压。

如何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期的技术方法


蛋鸡养殖的目的是最大程度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从而使产蛋量增加,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养殖过程中,蛋鸡的生产性能并不能完全的充分发挥,所表现出的生产水平也高低不一,因此要加强饲养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延长蛋鸡的产蛋高峰期。如何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期的技术方法?一起来看看:

1、选择优良的蛋鸡品种

经过长期的饲养与培育,目前蛋鸡品种的产蛋性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有的品种还具有体形小、采食量少、成熟早、产量高、死淘率低等优点,有较稳定的遗传性能。因此在蛋鸡养殖过程中选择优良的品种再结合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就可以延长蛋鸡的产蛋高峰期,获得较高的产蛋量。

2、科学的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是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期的重要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计划,确定合理的饲喂方式,进行规范的管理。使所饲养的蛋鸡的优良品种特性得以充分发挥。饲养前要做好鸡舍的清洁与消毒工作,并至少空舍1周后才可进鸡饲养。将鸡群按照不同的日龄、体重等进行分群饲养,这样便于管理与防疫,可以使蛋鸡同时开产,对维持较长时间的产蛋高峰期有利。饲喂方式以自由采食为主,饲喂时要少喂多添,根据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提供适宜的日粮。在饲养过程中要定期称重,并对体重不达标的蛋鸡,如体重过轻的可以适当提高日粮的营养浓度以及增加饲喂量,如体重过大,则要进行适当的限饲,对体重进行控制,提高鸡群的均匀度,这对于蛋鸡的产蛋性能以及产蛋高峰期的持续时间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做好环境的管理工作。首先要控制好舍内的温度,同时还要兼顾到通风换气的工作,通风换气在一定程度上要比温度控制更加重要,对鸡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另外,良好的通风换气不但可以使舍内的空气保持新鲜,还可以控制舍内的相对湿度。合理的光照管理可以延长产蛋高峰期,为了提高蛋鸡的产蛋量,维持较长时间的产蛋高峰期,蛋鸡的各阶段都要进行严格的光照管理。通常蛋鸡在育雏期除了前2天要全天24h光照外,以后可逐渐减少光照时间,直到18-19周龄时适应当地的自然光照即可,在育成期可以完全使用自然光照。适宜的光照可以有效协调蛋鸡的体成熟和性成熟,还是蛋鸡下常产蛋的必要因素,合理的光照可以延长产蛋高峰期,从而提高产蛋量。

3、提供科学合理的日粮

蛋鸡在产蛋期对日粮中的营养浓度要较高,要维持较长时间的产蛋高峰期就要注意营养的供给要充足,其中能量是蛋鸡生产水平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营养因素,所以要注重能量的重要性。蛋鸡养殖的各环节都是相联的,因此,各生长阶段的营养对于蛋鸡后期的产蛋高峰期以及产蛋量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其中雏鸡阶段的生长发育迅速,要提供高能、高蛋白的日粮,同时还要注意两者的平衡,也不可以忽略其他营养物质供应量;蛋鸡在生长发育在17周龄左右即进入产蛋期,为满足产蛋的需求除了要注意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量,还要提高日粮中钙的水平。

4、加强蛋鸡各阶段的管理

加强蛋鸡各阶段的管理工作。育雏阶段的工作目的是培育出优质的雏鸡,要做好环境温度、湿度以及光照的管理工作,提高育雏的成功率。蛋鸡进入育成期后提高鸡群的均匀度非常的重要,为了体重达到标准,并且均匀度高的鸡群的产蛋高峰上升的恰当,产蛋高峰期维持的时间长,总体的生长水平高,因此要进行定期的称重,对于不符合标准的要及时调整饲喂量以及饲喂方式。

蛋鸡进入预产期后要做好产蛋前的准备工作,可提前进行转群上笼,使蛋鸡尽早的适应环境。调整蛋鸡日粮的营养深度,日粮中钙的含量要提高到2%-2.2%,同时要注意保持日粮较高的营养水平,使蛋鸡体内贮备充足的营养,以备产蛋所需。在预产期可适当的增加光照,刺激蛋鸡产蛋,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减少应激的发生。

在蛋鸡产蛋高峰的上升期,蛋鸡因体重还在继续增长、免疫、加速排卵等多方面的原因,采食量会受到影响,如果采食量不足则不能满足营养的需求,这时可以给这一阶段的蛋鸡提供高营养浓度的日粮以降低鸡体的营养损耗。同时根据光照计划逐渐的增加光照时间到16-17h,并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以使产蛋高峰期快速上升。蛋鸡进入产蛋高峰期后要尽量减少应激的发生,协调好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保持恒定的光照时间,提供适宜的营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以维持较长时间的产蛋高峰期,获得较高的产蛋量。

5、制定科学合理的卫生防疫制度

疾病因素会使蛋鸡的产蛋高峰期持续时间短,甚至还会导致蛋鸡无产蛋高峰期,因此要加强鸡群疾病的预防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卫生防疫制度。要加强鸡舍内的卫生清扫与消毒的工作,给鸡群提供安全的饲料和饮水。另外,最重要的是要根据本地区以及本场的情况制定免疫程度,并要严格按照程度来操作,以避免疫病的发生。

如何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期
总是想让鸡多产蛋,产蛋时间更长一些,不过按照以下方法去做,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实现延长产蛋高峰期的愿望的。
确保鸡群健康是非常必要的。没有好身体,哪来的的好生产啊。处于产蛋高峰期的母鸡,特殊时期,抵抗力较弱,容易得病,因此,必须特别注意环境与饲料、饮水卫生,加强饲养管理,不使鸡群受到病原菌的危害。
营养保健。主要是注意蛋白质和能量饲料的含量。在产蛋高峰期间,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不应该低于18%。当产蛋率开始下降时,日粮的蛋白质水平不应该随之降下来,应该推后1个星期再逐步降低标准。能够控制好蛋白含量就可以控制好能量了。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尤其是要注重补钙。产蛋鸡日粮中钙的含量一般要高于3%,在产蛋高峰期(产蛋率达80%以上)日粮中钙含量可增加到3.5%~4%;产蛋率在80%~65%时,日粮中的钙应保持在3%~3.25%。
加强管理是必须的。补光是延长蛋鸡产蛋的重要措施。因为光对性腺活动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因此,进行人工补光是必要的恶,一般从蛋鸡21周龄开始,21~24周龄每周增加光照半小时,25周龄以后每2周增加光照半小时,直到每天光照时间达到16小时为止。在产蛋高峰期最后1个月,每天的光照时间可增加到17小时,直到第一个产蛋年度结束。注意减少应激。蛋鸡胆小,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一旦有不良因素,就是降低产蛋率。因此,在鸡群达到产蛋高峰的关键时期,应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减少应激,保持鸡群高产、稳产。

怎样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期的技术方法


根据几年来的养鸡生产实践,笔者认为只有在蛋鸡育成期、预产期、产蛋高峰期和产蛋高峰期后,有针对性地实施科学的饲养与管理,才能充分延长蛋鸡的产蛋高峰,从而有效提高蛋鸡的饲养经济效益。

1加强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育成期培育高品质的青年母鸡是实现高产的第一步。

1.1控制好鸡的体重

育成期的体重是评价其品质的最适指标。雏鸡开食后7~10天间,随机抽测100只鸡,每天进行个体体重测定,其结果与标准体重进行比较与研究,若所测体重的平均值在标准体重的中间值和上限值之间,其后的产蛋成绩就是良好的。若测定的体重常常在标准体重以下时,就必须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例如饲料摄取量、饲料品质、给料次数、水槽位置、疾病、舍内环境等):相反,常常在标准体重上限值时,就要限制饲料的喂量来维持与控制适宜的体重。鸡群发育是否整齐的判定标准为:有70%以上的个体,其体重在鸡群平均体重plusmn;10%以内。体重过大或过小,都将对产蛋产生恶劣影响。大量资料报道显示,若鸡初产时的体重不达标,产蛋个数和平均蛋重就会降低,死亡率就会增高。

1.2正确断喙

育成期必须对鸡实施正确的断喙。断喙较容易失败,有时过分切割嘴喙,有时则断喙不足。甚至会烧坏舌头。在断喙时必须注意。下喙切除1/3,上喙切除1/2,达到既能吃料又不会将饲料啄到槽外。

1.3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对青年母鸡品质的影响很大。在高密集饲养的环境条件下,易出现通风换气不良、采食困难、发生呼吸道病、舍内噪音过大、氨气超标等问题。每只鸡占有的饲养面积狭小,鸡群的整齐度会受到影响。通常,鸡群饲养密度夏季要小,冬季可以稍大,春秋季则介于两者之间。

1.4加强光照管理

加强育成鸡的光照管理,其目的是使鸡在适宜日龄达到性成熟。鸡的性成熟若过早,则初产蛋重就轻,因为在达到适宜体重之前开始产蛋,产蛋后半期,则容易导致部分换羽和停产。

要根据鸡舍是开放式的,还是密闭式的,是春雏还是秋雏而采用不同的光照方法,即由各鸡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关键的一点是育成鸡舍的光照时间与产蛋鸡舍的光照要协调。若在育成期采用相当长的光照时间,而转入产蛋鸡舍时光照时间变短,就会使产蛋高峰受到影响,或不能达到应有的产蛋高峰。

1.5严格控制鸡病的发生

控制育成鸡疾病的发生对延长产蛋高峰是很重要的。携带有鸡毒支原体、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原的青年母鸡,在转移到产蛋鸡舍时,这些潜在病原体就会污染鸡舍及环境,引起产蛋下降。要根据本地区鸡病的流行情况,来制定各鸡场的疫苗接种程序。

1.6实行科学的饲喂方法

给料方法对青年母鸡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幼雏、中雏、大雏都必须给以优质而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喂料时,育雏前期在床面上铺上报纸或是活动的纸板,将饲料加水浸湿(用手握成团、手松后即散开为准)后撒在上面。前3天用此法喂料,从第4天起结合料槽饲喂,第6~7天过渡到全部用料槽饲喂。开产前2周,要增补足够的钙,对开产早的青年母鸡也要设法补充钙。

1.7适时转群

青年母鸡应在开产前转入成鸡舍。因为开产后转移鸡群时,母鸡容易受各类应激的影响,再加上转群后用其他类型的器具给料、饮水,鸡群要在数天后才能适应。这样会导致体重下降、性成熟推迟,进而产蛋量也将会下降。

2加强预产期到产蛋高峰期的饲养管理

产蛋鸡从16周龄起进入预产期,25周龄可达到产蛋高峰期,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是否符合鸡生长发育和产蛋的要求,对整个产蛋期的产蛋量影响极大。

2.1适时转群,按时预防接种、驱虫

蛋鸡入笼工作最好在18周龄前完成,以便使蛋鸡尽早熟悉环境。过迟容易使部分已开产的鸡停产,或使卵黄落入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在上笼前或上笼的同时应预防接种新城疫油苗或Ⅰ系苗、减蛋综合症疫苗及其他疫苗(CYONE.COM.CN)。入笼后最好进行一次彻底的驱虫,对体表寄生虫如螨、虱等可用喷洒药物的方法驱虫,对体内寄生虫可内服丙硫咪唑20~30毫克/千克体重,或用阿福丁(虫克星)拌料服用。转群、接种前后应在饲料中加入多种维生素、抗菌素以减轻应激反应。

2.2适时更换产蛋料

为了适应鸡体重的增加,满足生殖系统的生长和对钙的需求,可以在18周龄开始喂产蛋鸡料,20周龄起喂产蛋高峰期饲料。同时在饲料中额外添加一定量的复合维生素。这个时期应当取消限制饲喂的措施,让蛋鸡自由采食,保持在开灯期间槽中始终有料。

2.3增加光照时间

农村养鸡专业户在育成期多采用自然光照法。在18周龄时,如果鸡群体重达到标准,可每2周增加光照30分钟,直到产蛋率达到最高峰时光照总时数达到每天15~16小时为止。如果鸡群体重较轻,发育较慢,可在增加喂料的同时推迟到20周龄增加光照时间。产蛋期间的光照原则是时间不能缩短,强度不能减弱。

2.4创造舒适的环境条件

产蛋鸡最适合的温度是13~2~23℃,冬季最好能保持在10℃以上,夏天最好能保持在30℃以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各种噪声,保持环境、喂料、饮水和光照等的稳定性。

2.5做好疫病防治工作

①鸡入笼后在饲料或饮水中投加抗菌素,如氟哌酸、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每4~5周投药1周,以预防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②定期在料中额外添加一定量的复合维生素,以适应鸡的产蛋需要和减轻各种应激反应,提高蛋鸡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③加强卫生管理,执行合理的免疫程序,坚持带鸡消毒和环境消毒制度,防止疫病传入。密切关注产蛋率的上升幅度是否符合标准,注意外界环境对鸡群的影响。

3延长蛋鸡产蛋高峰的技术措施

蛋鸡产蛋率达90%以上的时期称为产蛋高峰期。其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全期产蛋量有密切关系。按以下方法延长蛋鸡的产蛋高峰期,可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3.1重视育成鸡的培育

①选择高产蛋鸡品种,能达到较好的产蛋高峰。②保持育成青年母鸡的健康,使体重整齐度好、骨胳结实、肌肉发达,以获得较高的产蛋率。要应用科学的饲养方法,使蛋鸡各阶段体重达到标准范围,为蛋鸡快速进入产蛋高峰并使产蛋高峰保持较长时间打下基础。③合理选择育雏季节。冬季饲养的雏鸡,到来年6~8月份正好迎来产蛋高峰,此时高温加上高湿,将会造成鸡群因采食量不足而达不到应有的产蛋高峰,还会带来蛋重下降和体重减轻等问题。因此,应该安排蛋鸡春夏季育成、秋季开产,这样可以保证鸡群产蛋高峰期的产蛋率高、产蛋量多,并使产蛋高峰期能够维持较长时间。

3.2改善饲养环境

①合理的光照制度。光照对产蛋鸡有刺激性腺机能,促使排卵的作用,增加光照时间能促进产蛋。光照时间的延长,应根据17周龄时的体重和性发育成熟的程度而定。鸡群体重达到标准的应每周延长光照15~30分钟,直到增加到每天16小时后恒定不变;达不到标准体重的不要急于延长光照,可以将补光时间往后推迟1周。光照强度应掌握在7.5~10勒克斯为宜。②适宜的温度、湿度。蛋鸡生产的适宜温度为23℃~28℃。产蛋高峰期,应做好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暖工作。鸡舍的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70%。③保持鸡舍空气清新(/)。产蛋鸡舍内二氧化碳浓度应低于0.3%,氨气浓度应小于0.0015%,硫化氢浓度不超过0.001%。首先要保持鸡舍的通风良好,加强通风换气,在冬季要正确处理保温与通风的关系,搞好清洁卫生.以减少鸡粪在鸡舍内的停留时间。应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浅笼型鸡笼每笼应饲养3~4只,才能较好地发挥鸡的产蛋性能。④防止应激。惊吓、断水等各种应激都会引起蛋鸡产蛋率下降,缩短产蛋高峰的持续时间。因此,应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或加倍供应复合维生素。另外,要创造安静的饲养环境。

3.3加强饲养管理

①满足蛋鸡营养需要。产蛋高峰期的蛋鸡对营养要求比较高,应该供给营养全面、质量高、适口性好的产蛋期配合饲料,代谢能摄人保持在1.25~1.42兆焦/天middot;只,粗蛋白质摄入保持在18~20克/天middot;只。饲料中应适当提高矿物质、维生素的含量,特别要注意颗粒状钙的添加,产蛋鸡饲料中钙的适宜含量为3.2%~3.5%,有效磷为0.35%~0.41%,应该注意钙添加量为前低后高,磷添加量为前高后低的原则。②合理供给饲料。蛋鸡产蛋高峰期的饲喂应尽量满足高产的需要,应适当增加喂料次数,促使蛋鸡多采食。但是在高峰后期采食量的增加应谨慎,超量投料将会使营养过剩,而容易造成脂肪肝、脱肛、产腹腔蛋等。③供给清洁饮水。必须不断供给新鲜、清洁饮水。蛋鸡若断水24小时,产蛋量将下降30%,补水后30天才有可能恢复正常生产;若断水48小时,则可造成死亡。由于鸡的饮水量随着气温和产蛋率的上升而增加,在炎热季节或高产期,更应该保证清洁饮水的不间断供应。

3.4正确进行疫病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rdquo;的原则,制定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是保持蛋鸡产蛋高峰期的又一重要措施。开产前进行重要疫病的免疫,是保证获得较高产蛋率及维持较好产蛋高峰的必要措施。按照免疫程序,在不同日龄使用新城疫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疫苗、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慢性呼吸道灭活疫苗、减蛋综合征灭活疫苗、传染性鼻炎灭活疫苗等进行免疫。蛋鸡开产以后,定期使用电解多维素饮水。当鸡群受到某种疾病威胁或出现病态必须用药时,应该慎重选用药物,如磺胺类或磺胺增效剂、氨茶碱、金霉素、金刚烷胺等必须禁用,以免抑制和损伤鸡的生殖系统,造成产蛋量下降。应该做好定期消毒工作,生产区工作人员和周边环境也要求严格消毒,垃圾、鸡粪、废弃物要及时清除,做无害化处理。实行封闭式饲养彻底避免外来病源的传入。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08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