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应该怎样养闽北白鹅

在福建乡村,老百姓很多人养殖一种比较特别的鹅,它叫闽北白鹅,它的个头不大,产于福建省北部的松溪、政和、浦城等县市,分布于南平市的邵武市、宁德地区的福安、周宁等县市。该鹅为一个小型白羽品种,具有生长较快,肥育性能好,产肉率高,耐粗力强的特点。1,产地(或分布),闽北白鹅主产于福建省武夷山松溪、政和、浦城、崇安、建阳、建瓯等县,分布于邵武、福鼎、周宁、屏南等县。2,外貌特征,全身羽毛洁白,喙、胫、蹼均为橘黄色,皮肤为肉色,虹彩灰蓝色。公鹅头顶有明显突起的冠状皮瘤,颈长胸宽,鸣声宏亮。母鹅臀部宽大丰满,性情温驯。雏鹅绒毛为黄色或黄中透绿。3,品种性能,成年公鹅体重4.0千克以上,母鹅3.0~4.0千克。成年鹅屠宰率:半净膛,公81.7%,母82.9%;全净膛,公71.6%,母69.9%。母鹅开产日龄为150天左右,一年产蛋3~4窝,每窝产蛋平均8~12枚,年平均产蛋30~40枚。平均蛋重150克以上,蛋壳白色。公母配种比例1:5~6,种蛋受精率为90%左右。
闽北白鹅养殖可以采用半开放式(滩涂)圈养可利用原有废弃的旧房舍,或自制简易棚舍,周围用竹篱笆或粗网围护饲养。另外将棚舍建在河边,沿河围养也是一种养殖方式。育肥阶段一般采用一日3次给食。青饲料随意撒在地上,让鹅自由采食,自配饲料放在食槽内。利用差田或茬口栽培hn-mc黑麦草、hn-mc苜蓿草,hn-mc苜蓿草以春秋二季播种,hn-mc黑麦草秋播,秋播以9月最适宜。根据饲养量确定播种量:hn-mc苜蓿草年可割6次,亩产量可达5000公斤,hn-mc黑麦草秋播早割4-5次,每亩总产量6000公斤,牧草一般每亩可饲养200-250羽鹅。根据每天鹅的饲喂量分块轮流收割,错开收割期。
闽北白鹅的生产要重视对雏鹅的管理,雏鹅的消化系统发育未完全,体积较小,雏鹅从食入到排出经过消化道的时间为2小时左右。因此饲喂雏鹅要做到少食多餐。1周龄前,每天可喂8~10次,其中2~3次在晚上喂,这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关键;2周龄时每天可喂6~8次,其中晚上一定要喂1~2次;3周龄起鹅舍内放入砂盘,保健砂砾以绿豆大小为宜。根据雏鹅的生理特点,应选用优质小鹅专用饲料(特殊情况下可用小鸡料代替),这样不仅可以满足雏鹅的生长需要,而且可以提高育雏成活率,从而增加养鹅的经济效益。牧草可选用hn-mc黑麦草、hn-mc苦荬菜等多汁青绿饲料,切碎后与精料拌和饲喂,供雏鹅自由采食,育雏期精料和牧草的比例为12。
闽北白鹅的圈舍要做好卫生及通风。随着鹅体的长大,1周龄后每平方米养雏鹅20只,2周龄后每平方米养雏鹅15只,随后视天气情况,如果适宜可大圈饲养,但每群最好不超过200只。雏鹅在生长过程中,每天从身上抖落的皮屑、羽毛较多,可在每天中午温度较高时抽风换气,没有条件的可短时间开窗开门换气。勤扫栏舍,清除粪便,勤换垫料,保证舍内空气新鲜,同时搞好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消毒育雏舍。每天打扫鹅舍,经常清洗饲料槽、水槽,每隔5~7天用0.2%的百毒杀喷洒1次。
严格执行免疫计划。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免疫程序,及时、正确地进行免疫,加强雏鹅对疫病的抵抗力。

相关知识

打工仔回乡养绿鸡 带动百姓致富


泸州市合江县自怀镇杨长均夫妇在外打工多年,在外地厂子里,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良好的品德赢得老板和同事的称赞,收入虽然不高,但生活也还算滋润。由于母亲年岁已高,需要照顾,杨长均夫妇不得不回到老家。身居大山,收入何来?怀揣致富梦的杨长均把目光转向了央视里的“致富经”栏目,对其中介绍的“五黑一绿”营养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说起这“五黑一绿”鸡,在全国的名气比各种山鸡还大,因为这种鸡毛、皮、肉、骨、内脏黑,蛋壳绿。它是我国独一无二的鸡种,属于国内外均罕见的鸡种,具有独特的营养、滋补、药用、食用和观赏价值。所产的绿蛋并非色素添加剂的影响,属纯天然,蛋白浓厚,蛋黄呈桔黄色,含有大量的卵磷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很受青睐,市场上供不应求。

杨长均的老家,正是合江县自怀镇天池村的著名景点“峡口溪”。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森林覆盖率高,前来考察的领导、专家都赞不绝口。这里几乎家家屋前都有几茏竹子,一口鱼塘,有人叹道:家家翠竹迎风绿,户户鱼塘映日鲜。凡到过峡口溪的人,都说这里是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据电视里的介绍,像峡口溪这样的环境,养出的五黑一绿鸡营养价值特高。于是,杨长均夫妇说干就干,开始筹谋着这五黑一绿鸡的事情。

通过联系,他们于去年10月在中央电视台报道的四川南充南部县回乡创业青年谢波处购得鸡苗1000余只,开始建场养殖。杨长均说,从南充购买的鸡苗免疫力强,成活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且长势良好,刚刚四个月,就有几只开始产蛋。说话间,他拿出两个绿色鸡蛋来,虽说比普通鸡蛋略小,但那份绿色让人异常喜欢。他说,这样的鸡蛋的市场零售价在每只3.5元左右,批发也在2.5元左右。

虽说目前还处于投资阶段,但杨长均信心十足。“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凭着“峡口溪”这样独特的环境和山里人不懈的追求,这些来自远方的珍贵五黑一绿鸡一定会在这里“安居乐业”。杨长均说,他准备了两条销路,一是直接出售绿壳鸡蛋,二是购置孵化设备,出售鸡苗,带动当地百姓共同致富。

告别这位山民时,天色已晚,那些可爱的五黑一绿鸡开始进棚歇息。杨长均说,等下次再来,就可以品尝这“蛋中极品”的滋味了。回来的路上,眼前全是杨长均在鸡场里忙碌的身影,心中涌动着一位山里共产党员的朴素情怀。愿这五黑一绿鸡成为一只只大山里飞起的金凤凰。

象山白鹅(定海白鹅、绍兴白鹅)


浙东白鹅(ZhedongWhitegoose)又称为奉化白鹅、象山白鹅、定海白鹅、绍兴白鹅。

一、一般情况

(一)原产地、中心产区及分布

浙东白鹅原产地为浙江省宁波市的象山县、宁海县、奉化市、余姚市、慈溪市、绍兴市等浙东地区,中心产区为象山县,浙江省其他地区亦有分布。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象山县位于北纬29o19~29o33、东经121o50~122o10,地处浙江省中部沿海,境内低山丘陵起伏,海拔300-500m。年平均气温170℃,最高气温39.2℃,最低气温-6.9℃;无霜期235~250天。年降水量1250~1600mm,年日照时数1670~2048h。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大麦、小麦、玉米、大豆和蚕豆等。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浙东白鹅产区江河交错、湖塘密布、水草丰盛,自古就是候鸟野雁冬来春去途中歇憩的场地。野雁被当地居民捉住后,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下,经过长期人工驯化形成家鹅。1600多年前,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其居地会稽、剡县等地养鹅,元陈子犟有诗为证:一曲溪从古剡分,溪边朝食晋将军,砚埋尘土鹅群少,六朝空山自白云。晋书《王羲之传》中也提到山阴有一道士,好养鹅,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当地有关县志也均有养鹅记载,《嘉靖象山县志》记载,唐神龙年间就有白鹅生产,其卷四物产类中记载有马、牛、羊、驴、骡、猪、狗、鸡、猫、鹅、鸭,《嘉靖奉化县志》也载有明永乐年间要上交鹅翎17459根,说明明朝时期浙东地区养鹅数量就较多。

(二)群体数量及变化情况

据调查,产区浙东白鹅饲养量1980年为138.5万只,2002年为500万只;2006年象山县饲养量为180万只。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浙东白鹅体型中等偏大,结构紧凑,体态匀称,背平直,尾羽上翘,呈船形。喙呈橘黄色。肉瘤高突,随着年龄增长突起明显,呈橘黄色。全身羽毛呈白色,虹彩呈蓝灰色,皮肤呈白色,胫、蹼呈橘黄色,爪呈白色。

公鹅体大雄伟,颈粗长,肉瘤高突、耸立于头顶,尾羽短而上翘,行走时昂首挺胸。母鹅颈细长,肉瘤较小,腹部大而下垂,尾羽平伸,极少数鹅有反翅现象,部分翼羽朝上反长。雏鹅绒毛呈黄色。

2.体重和体尺浙东白鹅成年鹅体重和体尺见表1。

表1浙东白鹅成年鹅体重和体尺

(二)生产性能

1.肉用性能在放牧补饲条件下,2006年对300只浙东白鹅进行了饲养测定。63日龄平均体重为4360g,初生至14日龄成活率为98%,15~63日龄成活率为99%。浙东白鹅生长期不同阶段体重见表2,屠宰性能见表3。

2.蛋品质浙东白鹅蛋品质测定结果见表4。

3.繁殖性能根据浙东白鹅家系核心群19822006年记载资料,浙东白鹅130~150日龄开产,开产蛋重899;年产蛋3~4窝,每窝产蛋8~12个,年产蛋数28~40个,生产群平均蛋重162g。公、母鹅配比为1:8~10,采用人工辅助交配,受精率达85%左右(自然交配为70%),受精蛋孵化率80%~90%。母鹅就巢性强。采用人工孵化,结合醒抱技术,每只母鹅一年可多产蛋8~13个。

四、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一)保种方式

采用保种场保护。象山县种鹅场承担保种任务。浙东白鹅1989年收录于《中国家禽品种志》。

(二)选育利用

1982年建立了象山县农业局种鹅场,组建基础群88只(其中公鹅20只、母鹅68只),开展浙东白鹅的选育工作。20世纪90年代中期,制定了《浙东白鹅原种选育方案》,指导浙东白鹅的选育和综合技术的研究。

五、品种评价

浙东白鹅属中型鹅种,具有早期生长速度快、屠宰率高等特点;但其繁殖性能较低,今后应加强本品种选育,提高其繁殖性能。

闽北花猪


闽北花猪(MinbeiSpottedpig)因产于福建北部而得名。是一种小型花猪,有三个主要类群,产地常以苗猪集散地的地名给猪命名,如产于沙县的称为夏茂猪,产于顺昌的称为洋口猪,产于南平的称王台猪等。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闽北花猪主要产于沙县、顺昌、南平、建阳、尤溪、三明、永安、建欧等县市,以沙县的夏茂、顺昌的洋口、南平的王台等地为中心产区。广泛分布于闽江上游的沙溪、富屯溪、建溪、尤溪两岸约15个县、市。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闽北花猪产区为亚热带气候区,位于武夷山与戴云山两大山脉间的谷地,闽江上游的主要水源贯穿其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当地多丘陵地带,整个地形山峦起伏,连绵纵横,海拔100~400m。年平均气温19.6℃,无霜期295~348天;年降水量1500~2200mm,相对湿度70%;年平均日照时数1736h。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薯、马铃薯、玉米、大豆、花生等。饲料作物有紫云英、象草、黑麦草、青玉米及瓜果、蔬菜类。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据说闽北花猪是由当地一种小型花猪,与放竹排人从江西引进的花猪杂交培育形成的。产区广大农户历来习惯以剩余的粮食、碎米、米糠、饭汤、泔水及菜皮、甘薯、南瓜、豆渣等煮熟后喂猪,产区群众的食用油亦以猪油为主,群众喜养早熟易肥、到年终出栏的猪。屠宰后的猪板油、花油熬制后,可供人们吃数月至半年。在这样的生活习惯和自然条件下,经过广大群众长期、不断地精心选育,逐渐形成了早熟易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的地方良种花猪。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据沙县历史资料记载,20世纪80年代存栏闽北花猪4.85万~5.88万头,其中母猪0.42万~0.52万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982年开始引进良种公猪进行杂交改良,取代了当地纯种猪上市。闽北花猪种猪存栏数逐年下滑,1990年存栏母猪降至0.12万头,已无公猪。顺昌县1976年约有闽北花猪5.6万头,1984年降至1.7万头左右,2005年存栏仅300头、公猪仅8头。至2005年3月沙县、顺昌县有闽北花猪母猪1500余头、公猪8头。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闽北花猪被毛细、稀、短,头中等大,额有深浅、形状不一的皱纹,耳前倾下垂。颈短厚,背腰宽,背多凹陷,腹大下垂,臀宽而稍倾斜。毛色为黑白斑块相间,分布很不一致,有的除四肢、腹下部及尾端为白色外,其余均为黑色,俗称乌云盖雪;有的胸部、腹部、肩胛部和四肢、尾端均为白色,俗称黑白花;有的肩部有宽窄不一、两侧相连接或不连接的白色环带,俗称花背甲。

据2005年4月27日对7头公猪、53头母猪的调查,奶头排列对称的占54.72%,丁字排列的占33.96%,群众喜欢后者,认为此种奶头有利于仔猪哺乳。奶头数平均(5.750.07)对,最后一对乳头分开的占98.11%。

近十几年来,随着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用于养猪的饲料营养水平不断提高,营养更为平衡,闽北花猪体型上有很大改善,背部由过去的凹陷变得平直,腹大下垂变得大而不拖地。

2.体重和体尺2005年4月分别在顺昌县的埔上闽北花猪保种场、高阳乡的花桥村和朱台村对7头成年公猪、49头成年母猪的体重和体尺进行了测量,与《中国猪品种志》记载的1977年农村传统饲养条件下的闽北花猪的体重和体尺比较,变化不大(表1)。

(二)生产性能

1.繁殖性能闽北花猪公猪3月龄左右即有性行为,一般5~6月龄开始初配,10月龄正常使用。在每头公猪负担50~150头母猪配种任务条件下,受胎率达95%以上,使用期不超过4年。据2005年对农户的实地调查,母猪一般120日龄开始发情,早的115日龄,迟的137.5日龄,平均236日龄初配,发情周期20~21天,发情持续期3~4天;妊娠期114~116天。在农村,公猪一般5~6月龄开始初配,母猪4月龄初次发情,母猪在发情七八次后,即约8月龄、体重40kg左右初次配种。发情周期20天左右,发情持续期3~4天,一般在发情后第三天配种,妊娠期114天。

2005年在顺昌县对农户饲养条件下50窝母猪调查,其繁殖性能见表2,与《中国猪品种志》记载数据比较,窝产活仔数差异不大,断奶成活数增加。

2.育肥性能2006年3月23日至9月2日,在顺昌县的埔上闽北花猪保种场,对4头(2头公猪、2头母猪)纯种闽北花猪进行了160天的育肥试验,结果见表3。

闽北花猪具有早熟易肥的特点,蓄存脂肪的能力较强。据《中国猪品种志》记载,1976年在建阳、三明对农村育肥猪(66头)的调查,在以青料为主的饲养条件下,体重从8.33kg开始,饲养310天,体重达66.33kg,日增重187.1g,每千克增重消耗精饲料2.23kg、青饲料11.63kg、粗饲料3.57kg。

2006年9月2日对4头闽北花猪进行了屠宰性能测定,眼肌面积20.86cm2,猪肋骨数14对。其他指标见表4。

与1977年的相应数据比较,由于宰前活重与饲养条件不同,其瘦肉率等性状有较大差异。肉质测定结果为:肉色3.88分,大理石纹2.13分,pH6.21,失水率7.17%。

四、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采用保护区和保种场保护。2002年福建省顺昌县埔上镇谢坑村闽北花猪保护区,有公猪1头、母猪43头,高阳乡保护区有存栏母猪60头,同时县畜牧兽医站与乡镇保护区畜牧兽医站签订了保种协议和种猪登记制度。2003年3月在顺昌县埔上镇恢复建立闽北花猪保种场,当时从全县各乡镇筛选出符合闽北花猪外貌特征、不同血缘关系的公猪3头,没有亲缘关系的母猪10余头,组成核心群体。到2007年经过三个世代的选育,保种场有7头公猪、35头母猪,9头后备母猪。闽北花猪1986年收录于《中国猪品种志》。

以闽北花猪为母本,与长白猪、约克夏猪及上海白猪公猪杂交,杂种后代的育肥性能见表5。

五、品种评价

闽北花猪是福建省北部山区特有的早熟易肥花猪品种,有较长的饲养历史,能适应当地湿热的气候条件,且有耐粗饲、抗病力强、肉质好、繁殖力强的特点,但其体型小、生长缓慢。今后应加大保种力度,培育优良公猪,将保种场公猪推向保护区,有计划地将保护区中三胎以上优秀个体母猪调入保种场。另一方面,要加强杂交组合的筛选,尽快推出适应当地市场需要的杂交组合,保种与利用相结合,走健康发展的道路。

开江白鹅


【产地与分布】

开江白鹅属肉蛋兼用型品种,是四川白鹅的一个类型。它主产于四川省开江县,邻近的渠县、达县、梁平县、大竹县等县均有分布。

【外貌特征】

开江白鹅体态轩昂,酷似天鹅。母鹅颈细长,肉瘤不及公鹅明显,胸腹部丰满、宽阔,后躯深而宽。羽毛洁白、紧凑。公鹅体型较大,体躯稍长,头颈较粗,额部有一半球形的肉瘤。母鹅头清秀,眼大小适中、明亮有神,瞳孔呈黑色。喙、胫、蹼橘黄色。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平均体重:初生80克;30日龄1101克;60日龄3000克;90日龄3750克;成年公鹅4750克,母鹅4250克。成年公鹅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0%,母鹅79%;成年公鹅平均全净膛屠宰率74%,母鹅72%。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母鹅平均开产日龄220天,平均年产蛋75枚,高产者可达120枚,是目前国内白鹅品种中产蛋较多的品种。平均蛋重170克,平均蛋壳厚度0.49毫米,平均蛋形指数1.47。蛋壳白色。公鹅性成熟期180天以上。公母鹅配种比例1∶3~4。平均种蛋受精率91%,平均受精蛋孵化率94%。母鹅就巢性弱。公鹅利用年限为2~3年,母鹅为3~5年。

固始白鹅


品种名称固始白鹅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属大型品种。因主产于河南省固始而得名。与固始毗邻的潢川、商城、光山、淮滨以及新县、息县、罗山、信阳等地也有分布。

外貌特征:体躯呈长方形,体质结实而紧凑,全身羽毛紧贴,体态结构匀称,体姿雄伟。头方圆形,大小适中,肉瘤圆而光滑,橘红色。喙扁阔,呈橘黄色,喙端色较淡。眼大有神,眼睑淡黄色,虹彩灰色。少数鹅的头颈交界处有一撮突出的绒毛,称凤头鹅。少数额下有一带状肉髯,称牛鹅。颈细长,向前倾,似弓形,胸深广而突出,背宽而较平。全身羽毛雪白,少数鹅副翼羽有几根灰羽。公鹅体型较母鹅高大雄壮,行走时昂首挺胸,步态稳健,叫声宏亮,头部肉瘤比母鹅大而突出,喙较宽而长。母鹅性情温顺,叫声低而粗,在产蛋期间腹部有一条明显的皱褶,高产鹅的皱褶大而接近地面,步态不如公鹅稳健,往往步姿瞒跚。胫粗短,强壮有力。胫、趾、蹼橘黄色。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 平均体重:初生180克;30日龄1400克;50日龄3250克;90日龄4500克。成年公鹅平均半净膛屠宰率79.51%;成年公鹅平均全净膛屠宰率66.76%,母鹅68.35%。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鹅平均开产日龄185天。平均年产蛋25枚,高者达70枚。年产两期蛋,第一期产14-16枚,第二期产8-10枚,平均蛋重145克。平均蛋形指数1.5。公鹅性成熟期150天。公母鹅配种比例1:3。平均种蛋受精率90%,平均受精蛋孵化率80%。母鹅就巢性强,就巢率几乎100%。公鹅利用年限1-2年,母鹅3-4年。

浙东白鹅


品种名称浙东白鹅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属中型肉用鹅品种。主产于浙江省东部的奉化、象山、定海、宁海、鄞县、绍兴、余姚、上虞、嵊州、新昌等市、县。

外貌特征:体型中等,体躯长方形。前额肉瘤高突,成半球形,随年龄增长,突起变得更加明显。颈细长,无咽袋。喙、胫、蹼幼年时黄色,成年后橘红色,肉瘤颜色较喙略浅。眼睑金黄色,虹彩灰蓝色。全身羽毛洁白,约有15%的个体在头部和背侧夹杂少量斑点状灰褐色羽毛。成年公鹅体型高大雄伟,肉瘤高突,鸣声宏亮,好斗,会啄人。成年母鹅腹宽而下垂,肉瘤较低,鸣声低沉,性情温顺。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与产肉、产肝和产绒性能 平均体重:初生105克;30日龄1315克;60日龄3509克;75日龄3773克;成年公鹅5044克,母鹅3986克。70日龄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1.1%,平均全净膛屠宰率72.0%。经填肥后,肥肝平均重392克,最大肥肝600克;肉用仔鹅烫煺毛213克(125-400克)。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鹅平均开产日龄150天。每年有4个产蛋期,每期产蛋8-13枚,平均年产蛋45枚,平均蛋重149克。蛋壳白色。公鹅性成熟期120天,初配年龄160日龄。公母鹅配种比例1:(10-15)。平均种蛋受精率90%,平均受精蛋孵化率90%。公鹅利用年限2-3年,母鹅3-5年。

织金白鹅


品种名称织金白鹅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属绒肉兼用型鹅种。主产于贵州省毕节地区的织金县,分布在黔西、大方、毕节、纳雍、金沙和毗邻的六枝特区、普定县等地。该鹅种具有生长快、育肥性能高、肉质鲜嫩可口、耐粗饲和抗病力强等特点。

外貌特征:全身羽毛雪白;体型紧凑;头清秀;颈长,呈弓形。喙、额瘤、蹼橘红色。公鹅体型高大,喙长且宽,额瘤较大,颈粗壮,胸宽大,胫粗长。母鹅体长而深,骨盆稍宽大。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与产肉、产绒性能 平均体重:初生103克;30日龄820克;90日龄公鹅4250克,母鹅3250克;成年公鹅5000克,母鹅4000克。成年公鹅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0.65%,母鹅79.95%;成年公鹅平均全净膛屠宰率69.46%,母鹅68.29%。每只成年鹅年产羽毛280-300克,

其中绒毛占85%。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鹅平均开产日龄255天。平均年产蛋45枚,平均蛋重165克,大者达180克。平均蛋壳厚度0.65毫米,平均蛋形指数1.56。蛋壳白色。公鹅性成熟期200-240天。公母鹅配种比例1:(5-7)。平均种蛋受精率90%,平均受精蛋孵化率85%。母鹅就巢性不强。公鹅利用年限2-3年,母鹅3-4年。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21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