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羊胎衣不下的病因 母羊胎衣不下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正常情况下,母羊分娩后2~6小时内就会排出胎衣,如果超过6小时依旧没有排出,则可称为胎衣不下。母羊发生胎衣不下,既会对其繁殖性能造成影响,还会继发其他疾病,如产后代谢病、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等,导致淘汰率明显提高,对养羊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母羊胎衣不下的病因和母羊胎衣不下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1、病因分析

母羊发生该病主要是由于存在以下因素,即临产前或者产羔过程中遭受寒冷或者潮湿、阴雨天气,使其长时间处于潮湿、阴冷的环境中,由于腹部严重受寒而引起子宫弛缓和阵缩无力;饲养员在该阶段没有加强饲养管理,如饲喂冰冷的饮水或者饲料;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存在黏连,或者胎衣已经完全脱落,但由于子宫过度收缩而被某个部位夹住,都能够引起胎衣不下。

2、临床症状

母羊胎衣不下最明显的症状是在阴门处有一部分胎膜脱垂,有时甚至能够下垂接近飞节。如果整个胎衣都留在阴道或者子宫内,采取阴道检查即可发现。发病初期,母羊症状基本正常,经过大约2~3天就会导致胎衣发生腐败,散发恶臭味,并从阴门中排出黏稠状物质,呈血红,往往混杂腐败的白色胎衣碎块。胎衣腐败分解的产物被子宫吸收后,有时会导致全身中毒,如精神萎靡,体温升高,食欲不振或者废绝,反当减弱或者完全停止,无法稳定站立,往往卧地不起,口色淡白,脉搏及呼吸加速,泌乳量明显减少,并出现腹泻或者瘤胃弛缓。另外,病羊还伴有频繁努责和弓背。如果病羊发生部分胎衣不下,对排出的胎衣进行检查才能够发现。经过3~5天,没有排出的胎衣会开始发生腐败,有时会有大量混杂黏液以及胎衣碎块的脓液从阴门排出。部分病羊,不仅胎衣会发生腐败,甚至胎盘也发生腐败,此时就会流出更多的恶露.

3、防治措施

对症治疗。母羊由于缺乏运动或者摄取某些营养物质不足而导致子宫弛缓或者微弱收缩,可在产后数小时内注射0.2~0.5mg麦角新碱,促使胎衣排出;或者产后皮下注射或者肌肉注射5万~10万IU垂体后叶素或者催产素,经过2h再注射1次,早期使用治疗效果较好。在产后胎衣发生腐败前,如果子宫没有出现继发感染,可以给病羊灌服适量的羊水,肌肉注射适量的缩宫素,并向子宫内灌入100~200mL10%温浓盐水,通常能够促使胎衣排出。如果胎衣已经发生腐败,且体温有所升高,食欲不振,子宫发生感染,可向子宫内灌注100~200ml。10%温浓盐水、100万IU土霉素针剂,24h内即可排出胎衣,然后再向子宫内灌人200mL生理盐水、160万IU青霉素、100万IU链霉素进行冲洗,间隔1天使用1次。如果子宫颈口过度开放,可再向子宫内灌注适量的防腐抑菌消炎药物,如氧氟沙星注射液、乳酸诺氟沙星注射液等,用量适宜控制在30~80mL,每3~5天1次,直到排出透明的分泌物停止。如果病羊具有严重的全身症状,可向子宫内灌人20mL蒸馏水、160万IU青霉素、100万IU链霉素,每天2次。也可静脉注射500mL5%葡萄糖盐水、500mL10%葡萄糖、20万IU庆大霉素、10mL安钠加、10mg地塞米松、100mL碳酸氢钠、50mg维生素C。还可取2g碘化钾、lg碘片添加在200mL蒸馏,完全溶解,每次向子宫与胎膜的间灌入100mL,通常1次就能够好转,某些病羊可间隔1天再灌人1次;或者取200mL10%精制食盐水、lg洗必泰、2~3g胰蛋白酶,完全溶解后灌入到胎衣与子宫壁黏膜之间,经过1h在耳后皮下注射2mL0.1%新斯的明,都能够有效治疗该病。

按摩疗法。病羊先注射适量的催情促卵增胎素药物,经过30min采取按摩疗法。病羊呈站立姿势保定,术者倒骑在其身上,并用双腿将其肋部紧紧夹住,待其出现弓腰后立即将双手放在体外腹壁两侧前端,并向骨盆腔方向逐渐合拢来进行按摩,即采取推下式按摩法。注意按摩力度从轻到重,但用力要确保病羊能忍耐、不会躲闪、没有痛感。通常按摩持续15~40min后,就会有完整的胎衣脱落。

手术剥离。病羊呈站立姿势绑定,术前要掏净直肠内存在的粪便,接着清洗、消毒外阴,并将适量的10%氯化钠溶液注入到子宫内,促使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之间的联系被破坏,以确保能够顺利进行手术。另外,术者在术前要将适量的碘酊涂抹在手臂上,避免发生感染,同时还要涂抹适量的润滑剂。剥离时,术者先用左手将露在阴门外的胎衣紧紧握住,接着用右手沿着子宫黏膜和绒毛膜的间隙伸入到子宫内。如果真个胎衣都留在子宫内,就要注意用手仔细查找子宫黏膜和绒毛膜间存在的空隙,接着将胎衣抓紧,并缓慢拉到体外。之后用左手将其抓住,并将胎盘用拇指按住,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逐个将胎儿和母体胎盘剥离下来。在剥离到子宫尖端时,难度有所增大,此时则要用手快速将前下方没有脱离的胎盘抓住。需要注意的是,手术过程中禁止用力牵拉子叶,如果拉断子叶会出现内出血,如果损伤子宫就会对胎儿以及母体的生命安全产生危害。剥离结束后,可将适量的O.1%高锰酸钾溶液注入到子宫内,待全部溶液排出后,再注入适量的抗菌素,避免发生感染。

母羊胎衣不下的症状及预防治疗方案

一、发病缘由

1.运动不足

母羊在妊娠期特别是妊娠中后期运动缺乏,将会形成母羊体质差、消费无力等问题,因而易引发母羊产后胎衣不下。故而普通状况下,本病发病率圈养羊要高于放牧羊或半放牧羊。

2.膘情过肥

圈养条件下营养程度较高加之运动量缺乏,母羊极容易呈现膘情过肥的现象,将会形成母羊产道狭窄、胎儿过大等问题,因而易引发母羊消费艰难和产后胎衣不下。

3.体质过差

饲养管理程度较低、营养跟不上以及某些严重疾病等,均可惹起母羊体质过差的现象,将会形成母羊消费无力等问题,因而易惹起母羊消费艰难或产后无力排出胎衣。

4.疾病

当母羊患布病、乳房炎、子宫炎等疾病时,胎衣将会呈现韧度降低、粘连等现象,非常不利于母羊产后胎衣的排出。

二、防治方案

1.预防

1.1恰当增加妊娠母羊的运动量,若羊舍运动场较小的状况下,可驱逐母羊盘绕羊场运动或每周定期2次外出放牧。

1.2增强妊娠母羊的饲养管理,科学合理停止配制饲料和饲喂,使其坚持中等略微偏上的膘情即可。

1.3母羊产后留意消炎减少乳房炎和子宫炎的发病率,并定期对繁衍羊群做布病筛查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淘汰或无害化处置。

2.治疗

2.1母羊产后让其舔干羔羊身上的黏液,里面含有一些可激素可促进胎衣排出。

2.2母羊产后6~8小时若不见胎衣排出,可注射缩宫素或氯前列醇钠等催产药物以促进胎衣排出。(注:超越24小时或子宫颈口完整闭合的状况下,则不倡议运用)

2.3若胎衣不下但已露出一小部分的情况下,可用鞋底或小石块等重物绑定在上面,有较大几率将藏在里面或发生粘连的胎衣拉出。(注:此为农村养羊户常用方法)

2.4专业兽医或有经验的养羊户可在母羊子宫颈口未完全闭合前进行人工剥离,需注意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和自身安全的防护。

2.5让其自然腐烂流出,不过需注意消炎防止继发感染,同时在其流出后最好对母羊子宫内进行冲洗。


相关知识

母猪胎衣不下的病因分析 母猪胎衣不下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胎衣不下也叫做胎衣滞留,是母猪产后比较常见且容易发生的一种疾病,尤其是初产母猪更容易发生,发病率在15%~30%,夏、秋季节甚至能够超过50%。母猪发病后能够继发子宫炎,导致产奶量减少,甚至能够造成习惯性流产、屡配不孕,严重的还能够发生败血症,最终死亡。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母猪胎衣不下的病因分析母猪胎衣不下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1、病因分析

母猪发生该病通常是由于饲养不当、机体过于瘦弱、气血虚弱、难产、流产以及子宫发炎或者无法正常收缩而引起。妊娠期间,母猪饲喂含有较少钙盐等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饲料,缺乏运动,机体肥胖或者瘦弱等,都会导致子宫紧张性降低,从而出现发病。母猪由于胎儿体积过大引起难产以及其他类型的难产,也都会导致子宫无力收缩,从而引起胎衣不下。母猪分娩后子宫弛缓和微弱阵缩,母体胎盘与胎儿胎盘发生黏连,尽管胎衣已经脱落,依旧会有部分由于子宫收缩过紧而被夹住,从而直接引起胎衣不下。另外,母猪在临产期使用泻下药、子宫收缩剂不合理,或者使用抑制子宫收缩的药物,如硫酸镁、羟苄麻黄碱等不合理,都会导致子宫无法正常收缩而引起胎衣不下。

2、临床症状

母猪胎衣不下可分成两种类型,即完全在阴道或者子宫内滞留,通过视诊无法发现;小部分露在阴户外面,长时间悬垂不脱落。前一种类型的病猪往往会表现出努责状排尿,但只有少量尿液以及混杂凝血的块状污物排出或者无尿排出,体温明显升高,一般达到40.5~41.5℃,嘶叫、不安,母性减弱,拒绝哺乳后代仔猪。后一种类型的病猪通常会表现出烦躁不安,经常努责,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废绝,渴欲增强,喜饮凉水;产道有暗红色的污物流出,且散发腥臭味,呈现恶露不尽、尿淋漓的症状,体温也有所升高,能够达到大约41℃。如果母猪发病2h之内没有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就会继发引起多种常见的产后综合症,症状严重时表现出全身症状,3~10h之后就会引起多功能衰竭,最终由于窒息发生死亡。

3、防治方法

西药防治。可在母猪分娩后2h内肌肉注射30万~50万IU垂体后叶素或者15~20mL麦角新碱。子宫内灌注800~1000mL10%氯化钠溶液,在子宫壁与胎衣之间放置1.5g呋喃西林,每天1次。静脉注射50~150mL10%葡萄糖酸钙溶液或者20mL10%氯化钙溶液,每天1次,连续使用3~5天。如果病猪子宫内残留有胎衣碎片,可向子宫内注入100~200mL0.1%利凡诺溶液,每天1次,直到胎衣能够自行脱落为止。

中药防治。取60g益母草、20g川芎、10g炮姜、20g桃仁、120g当归、10g熟地,如果气虚可添加18g黄芪、30g党参,用于补益中气;存在血瘀可添加18g丹皮、18g牛膝,用于活血化瘀;如果寒凝可添加30g艾叶、18g桂枝,用于温经散寒。以上药物添加2500mL开水浸泡30min,之后用武火煮沸,经过10min使用文火继续煎煮,取1000mL药液添加250mL黄酒,平均分成2份,添加在饲料中混饲或者直接灌服。母猪通常在产出最后一只仔猪时灌服药液,经过10h再服用1次,连续使用3~5天。

手术剥离。母猪保定牢固后使用温水进行灌肠,促使直肠中存在的积粪被完全排出,接着术者的手指、手臂以及母猪阴门及其附近都使用0.1%高锰酸钾进行清洗消毒,再涂抹少量的消毒油脂。剥离时,可先向子宫内注入100mL10%氯化钠溶液,然后术者用左手将脱出到阴门外的胎衣握住,并逐渐捻转,接着将右手沿胎衣和阴道壁伸人子宫,先对子宫体胎盘进行剥离,之后逐渐剥离到子宫角尖端,该过程中左手要一边捻转一边缓慢向外拉动胎衣,使子宫角升高,以便手指伸到子宫角进行剥离,最终剥离整个胎衣。

加强饲养管理。对于年老体弱的母猪要立即淘汰,对于严重营养不良、体况不符合标准的母猪也采取淘汰处理。对于能繁母猪,要加强妊娠期饲养管理。根据妊娠母猪的饲养标准饲喂全价日粮,确保其摄取充足的维生素、钙、磷以及矿物质微量元素。妊娠母猪要在比较宽敞的舍内饲养,每天进行适量运动,以控制膘情适宜,促使其在分娩时腹肌和子宫都具有较好的收缩力,从而避免发生该病。妊娠母猪产前1个月要供给适量的亚硒酸钠、维生素E制剂,能够有效避免发生胎盘滞留。母猪临产前适宜采取短期优饲,日粮中要添加足够的钙磷等必须矿微元素,如果母猪分娩时间持续较久,要人为辅助其进行适量运动,及时排尿,防止发生尿潴留,且有时会在适量运动和排尿后就排出胎衣。对于容易发生习惯性胎衣不下的母猪,可在助产过程中收集干净的羊水给其灌服,如果条件允许可注射10万~20万IU催产素,并灌服益母红糖麸皮汤(即取0.5kg干益母草,添加6kg常水煮沸,去渣后添加0.5kg红糖、0.75kg麸皮以及10kg温水);或者饮益母草及当归煎剂(即取120g益母草、30g党参、60g当归,研成粉末后添加开水冲调,待温度适宜后灌服)。气候炎热的夏季要加强防暑降温,如增加用凉水冲洗圈舍、猪体的淋浴次数;气候寒冷的冬季要加强防寒保暖,机体堵塞舍内孔隙,避免侵人贼风,也可铺垫一些垫草用于保暖。

临床症状
胎衣不下有全部不下和部分不下两种,多为部分不下。全部胎衣不下时胎衣悬垂于阴门之外,呈红色、灰红色和灰褐色的绳索状,常被粪土污染;部分胎衣不下时残存的胎儿胎盘仍存留于子宫内,母猪常表现不安,不断努责,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泌乳减少,喜喝水,精神不振,卧地不起,阴门内流出暗红色带恶臭的液体,内含胎衣碎片,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
医疗措施
治宜增加子宫收缩力。可选处方:

垂体后叶激素20-40IU用法:一次肌肉注射。

麦角新碱1-2ml用法:一次肌肉注射。

当归15g香附15g川芎10g红花6g桃仁6g炮姜9g用法:水煎,一次灌服。
防制措施
(一)、治疗治疗原则为加快胎膜排出,控制继发感染。
注射脑垂体后叶素或缩产素20~40IU。也可静脉注射10%氯化钙20mL,或10%葡萄糖酸钙50~lOOmL。
以上处理无效时,可将手伸入子宫剥离并拉出胎衣。猪的胎衣剥离比较困难。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子宫,导出洗涤液后,投入适量抗生素(1g土霉素加100mL蒸馏水溶解,注入子宫)。
中药治疗:当归尾l0g、赤芍l0g、川芎l0g、蒲黄6g、益母草12g、五灵脂6g,水煎取汁,候温喂服。
猪胎衣不下一般预后不良,应引起重视,因泌乳不足,不仅影响仔猪的发育,而且也可引起子宫内膜炎,使以后不易受孕。
(二)、预防加强饲养管理,适当运动,增喂钙及维生素丰富的饲料,能有效预防猪胎衣不下。

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特点 奶牛胎衣不下的临床症状及预防措施


奶牛胎衣不下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产科疾病,也叫做胎衣滞留,是指奶牛生产后经过12h有部分或者全部胎衣无法自行排出。胎衣不下在奶牛养殖过程中是一种多发病和常发病,发病率在10%~30%,但在夏季高温时候发病率有时能够超过50%。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特点奶牛胎衣不下的临床症状及预防措施。

1、发病特点

在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的季节,比较容易发生胎衣不下,发病率相对较高。奶牛年龄越大,胎次越多,分娩机能降低,越容易发生该病。奶牛产奶量越高,越容易发生该病。给奶牛饲喂单一的日粮种类,由于无法摄取充足且全面的营养物质,就越容易发生该病。妊娠奶牛越早发生早产,越容易发生该病。另外,奶牛妊娠期过长或者过短,都可使该病的发生率升高;发生流产、难产或者产出死胎时,也容易发生该病;犊牛初生重越大,会使其更容易发生该病。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奶牛患有胎衣不下还能够继发引起子宫内膜炎、不孕不育,从而使其只能够被淘汰处理,甚至发生死亡。

2、临床症状

病牛部分胎衣垂挂在阴门下无法排出,一般产后经过12h胎衣依旧会在子宫内停留,此时会表现出不安、弓腰、举尾以及轻微努责等,长时间之后就会导致胎衣发生腐败,从而出现炎症反应。再经过1~2天,胎衣就开始发生腐败分解,有混杂胎衣碎片的污红色液体从阴道内排出,并散发恶臭味。如果子宫吸收腐败分解的产物,就会引起败血型子宫炎和毒血症,此时病牛就会表现出精神萎靡,体温升高,食欲不振,泌乳量减少。

3、治疗措施

西药疗法。助产时可收集3000mL清洁羊水,给奶牛一次性灌服。如果产后经过4~8h胎衣没有排出,可肌肉注射20mg乙烯雌酚和100万IU催产素,经过2h再使用1次,一般用药8~12h之后胎衣就能够排出,注意奶牛最好在产后6~8h注射,确保12h以内注射,具有较好的效果。也可向病牛子宫内灌注1000mL10%盐水,经过th导出液体,在胎衣与子宫壁之间投入10g土霉素或者四环素,间隔l天1次,直至到胎衣完全排出。如果病牛出现全身症状,如精神萎靡、体温升高、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废绝等,要配合采取全身治疗,可静脉注射由1000ml。5%糖盐水、500mL25%葡萄糖、500mL5%碳酸氢钠、500mL20%葡萄糖酸钙、1000万IU链霉素、3000万IU青霉素、40mg地塞米松、20mL20%安钠咖、200mg维生素C组成的混合溶液,并配合采取对症治疗,每天1次,直至康复。

中药疗法。治疗原则为补气益血、活血祛瘀、温经行滞。可取18g炮姜、45g黄芪、24g红花、30g桃仁、60g党参、24g当归、15g甘草,全部研成细末,以150mL黄酒为引,混合均匀后个病牛灌服,每天1次,连续使用2天,如果体温升高要添加二花、连翘、黄芩等。

放血疗法。根据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的结构特点,该病还可采取放血疗法,治疗效果较好。这是由于奶牛放血后能够引起局部血管缺血,相应的使某些器官组织会处于暂时性贫血的状态,尤其是导致胎儿胎盘隆凸的绒毛血管内的血液量快速减少,从而使母体子宫阜与胎儿胎盘之间紧密黏连的部分逐渐松开,使子宫阜于胎衣发生分离。操作时,在奶牛乳静脉处刺入20号针头进行放血,根据体质情况确定放血量,一般适宜控制在2000~3000mL,往往在24h以内胎衣就会自行被分离排到体外。

手术剥离。手术前,病牛先使用温水进行灌肠,确保直肠中积粪排出,或者用手将粪便掏净;接着将尾巴用绷带缠绕,让助手将其拉向一侧,然后对外阴部使用0.3%高锰酸钾进行清洗和消毒,再向子宫内灌注500mL10%氯化钠。手术时,先将外露的胎衣用左手握住,接着右手经由阴道伸到子宫内,查找子宫叶;然后用拇指查找胎儿胎盘的边缘,并在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之间伸入食指或者拇指,使二者被分开。一般来说,较难剥离存在于子宫角尖立端的胎衣,此时要先轻微拉动胎衣,接着将手伸向前下方快速将还没有脱离的胎盘抓住,使胎衣被比较顺利地剥离。手术结束后,可使用0.1%高锰酸钾对子宫进行冲洗,接着注入20~30mL华神康普灵,避免子宫发生感染。如有需要可每天用药1次,连续使用3天。

4、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干奶前期,即停奶至产前16天,奶牛要坚持适量运动,保持舍内卫生良好。停奶1周前要仔细检查是否发生乳房炎,没有发病才能够停奶。奶牛体况保持适宜,主要饲喂禾本科干草,根据膘情配合饲喂一定量的精料和青贮,供给充足的纤维,避免摄取过多能量、蛋白质。干奶后期,即产前15天至分娩,要饲喂适口性较好且营养浓度较高的日粮,且精料和青贮的喂量要逐渐增加,使瘤胃能够很好的适应产后饲喂的高精料日粮。

药物预防。对于高产、高胎次以及产前和产后体质比较虚弱的奶牛,要及时使用药物进行预防。另外,奶牛可在产后th内肌肉注射100万IU催产素以及10mL由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组成的合剂,能够有效预防该病。

奶牛胎衣不下原因与治疗

胎衣不下是舍饲奶牛产后的常见病,一般母牛于产后4小时-8小时胎衣自行排出,若母牛产后经过12小时胎衣尚未全部排出,称为胎衣不下。本病易继其他产后疾病,影响母牛的繁殖。
病因:一是产后子宫收缩无力,子宫弛缓。奶牛妊娠后期运动不足,饲料草单一,品质差,或精料过多,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母牛过肥或体质虚弱,胎水过多,胎儿过大,双胎,难产,早产等引起的子宫弛缓。二是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粘连。由于妊娠期子宫感染或子宫炎症复发,布氏杜菌病等引起子宫粘膜与胎膜炎症,彼此粘连。
症状:胎衣不下可分为全部不下和部分不下两种:
1、全部不下是指整个胎衣停留在子宫内,只有部分胎衣悬垂于阴门外或整个胎衣全部停留于子宫和阴道内。
2、部分胎衣不下是指大部分胎衣脱落悬垂于阴门外,有小部分粘连在子宫母体胎盘上,或大部分胎衣脱落,只有极少部分停留在子宫内。
胎衣不下母牛一般无全身症状,偶有举尾、弓腰等不适姿势。悬垂于阴门外的胎衣经2天-3天,腐败、分解,气味恶臭,子宫内胎衣也腐败、分解,阴门排出红褐色恶臭的粘液,混有腐败的胎衣碎片。少数胎衣不下母牛,由于胎衣腐败,恶露停留于子宫内未能排出,细菌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自体中毒。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停止,产奶量下降。
治疗:分药物治疗和手术疗法两种:
药物治疗1、土霉素2克或金霉素1克,将药物胶囊直接送入子宫内,或用生理盐水250毫升溶解后灌入子宫,隔日1次,5天-7天后胎衣自行脱落。胎衣排出后,须继续向子宫内灌药,直至恶露排净为止。2、20%葡萄糖酸钙500毫升,25%葡萄糖500毫升,一次静脉注射,或10%氯化钠200毫升-300毫升,一次静脉注射。
手术疗法:进行胎衣手术剥离,一般在产后18小时-24小时进行。母牛站立保定,术者将指甲剪短磨光,手臂消毒,涂上润滑剂。母牛外阴部周围洗净消毒后,术者左手握住阴门外的胎衣,稍用力拉紧,右手沿胎衣伸入子宫内,找到胎盘,用拇指或食指沿着胎盘边缘,向内分离,即可将胎儿胎盘从母体胎盘中分离出来。剥离应由近及远,一个一个顺序剥离,这样,右后在子宫内逐个地分离胎盘,左手配合轻微用力向外拉出胎衣。剥离完毕后,可用土霉素2克或金霉素1克,溶于200毫升-300毫升生理盐水中一次灌入子宫,隔日1次,直至子宫分泌物洁净为止。

母牛胎衣不下的临床症状 母牛胎衣不下的治疗方法


胎衣不下指母畜在娩出胎儿后,胎衣在第三产程的生理时限内未能排出。出现胎衣不下的一般病牛没有全身症状,但食欲和产奶量下降。当子宫出现弛缓或外伤时,可出现全身症状。胎膜排出前子宫颈闭锁,可造成严重的子宫炎并伴有全身症状。在治疗上,原则上是尽早采取全身性抗生素疗法,防止胎衣腐败吸收,并促进子宫收缩。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母牛胎衣不下的临床症状母牛胎衣不下的治疗方法。

1、病因分析

生理因素。母牛子宫角和子宫体的黏膜上存在四排圆形子宫肉阜,明显隆起,其是子宫壁连接胎膜的部分,在妊娠期会明显增大。胎衣是土红色的尿膜绒毛膜,表面存在不同大小的胎儿子叶,也就是胎儿胎盘,其会与子宫内膜上的子宫肉阜紧密嵌合,且子宫肉阜被绒毛叶包裹后形成胎盘块。母牛形成紧密结合的绒毛叶型胎盘是使其容易发生该病的生理基础,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胎次的增大,由于机体生殖机能不断减退,子宫弹力有所减弱,往往在分娩后子宫无力收缩,从而发生胎衣不下。

胎儿因素。妊娠母牛子宫内含有过多胎水、胎儿体积过大或者怀有双胎,都会导致子宫严重扩张,但收缩弛缓,且容易继发引起产后阵缩微弱;发生胎儿流产、难产,也都会导致子宫收缩微弱,从而都会发生胎衣不下。

饲养管理因素。母牛妊娠过程中,饲喂单一饲料,含有维生素、微量元素、无机盐不足,年龄过大、体况过瘦或者过肥、体质虚弱、气血虚亏,或这由于长时间采取舍饲,运动不足,气血凝滞,导致子宫无力促使胎衣排出;或者妊娠后期管理不合理,过度疲劳,气血失调,损耗大量元气,或者分娩持续时间过久,过度用力,气滞血瘀,导致胎衣发生黏着滞留。

疾病因素。母牛妊娠期间子宫感染病原而引起子宫内膜炎,导致子宫内膜及胎盘出现炎症,母子胎盘发生黏连,从而容易引起胎衣不下。另外,母牛患有布氏杆菌病、李氏杆菌病、结核病等也能够导致生殖系统发生炎症,从而也能够继发胎衣不下。

2、临床症状

全部胎衣不下。母牛主要表现出分娩后整个胎衣都在子宫或者阴道内停滞,偶尔可见阴门外悬垂有很小一部分的土红色胎衣,几天之后由于胎衣发生腐烂分解而变成浅灰白色,胎衣上存在子叶的痕迹,并有腥臭液体从阴道内流出,体温明显升高,往往超过40℃,且频繁努责呈排尿姿势,食欲不振或者停止采食,反刍减缓,泌乳量减少或者完全停止,容易发生尿路感染,症状严重时会发生败血症或者继发感染破伤风而导致死亡。

部分胎衣不下。母牛主要表现出分娩后依旧有部分胎衣在子宫内滞留,只有在阴门外垂露部分胎衣,有时会出现努责,但不能够使胎衣正常排出。阴门外垂露的胎衣开始呈浅灰红色,但由于污染外界环境中的尿液、粪便而逐渐腐烂,然后变成污浊的浅灰色,且快速扩散至子宫内滞留的胎衣,通常在1周内持续有被分解的红褐色胎衣碎片和腐烂散发恶臭的黏液从阴道流出。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且腐烂物被病牛自身吸收,就会导致体温升高,食欲不断减退,甚至完全废绝,还会使其出现乳房炎、停止泌乳等症状。

3、治疗方法

西药治疗。为增强病牛抵抗力,刺激子宫收缩,可采取水乌钙疗法,即静脉注射由250-500mL5%葡萄糖或者0.9%盐水、50-150mL10%氯化钙、20-60mL40%乌洛托品、50-200mL10%水杨酸钠组成的混合药液,连续使用2-3天。母牛分娩后7h可肌肉注射200万IU缩宫素或者20mL益母产后康(含有500mg有效成分),经过4h再注射相同剂量的药物,连用2-3天,能够促使子宫收缩,从而使滞留的胎衣自行发生脱落。为促使胎衣排出,刺激子宫收缩,避免胎衣发生腐烂、吸收以及子宫感染,可在病牛子宫壁和胎盘之间灌入2000-3000mL10%浓盐水,接着直接向子宫内灌注添加有适量抗生素的浓盐水,通常连续使用2-3天就能够自行排出胎衣。

中药疗法。该病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气虚血亏、子宫无论收缩而导致,为此主要进行补气益血,配合利水消肿、行滞祛痰。病牛可使用参灵汤,即取生薄荷、党参、黄芪、川芎各30g,45g五灵脂,当归、益母草各60g,全部研成细末,添加适量开水冲调,待温度适宜后灌服。使用该方剂治疗就算无法使胎衣排出,也有利于手术剥离。

手术剥离法。病牛呈站立姿势保定,将尾巴固定在一侧,接着使用温水灌肠,术者戴上一次性医用手套后进行掏粪,确保积粪被排净,然后对外阴使用O.l%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清洗、消毒。术者清洗消毒双手,用左手将露出的胎衣握住,并缓慢拉紧,右手沿着胎衣表面伸入到子宫里面,分清子宫壁和胎衣的关系,按从近到远、先上后下的顺序对母子胎盘向前逐个分离。分离时,术者用食指和中指将胎儿的绒毛膜夹住,再用拇指推压母子胎盘相嵌合处的周缘,促使胎盘分离,剥开周缘后缓慢捻转,从而就可使胎儿胎盘从宫阜上剥离下来。术后在病牛子宫内投放适量的抗生素药物。如果胎衣已经发生腐败,要先对子宫使用o.1%的新洁尔灭溶液进行冲洗。术后要对病牛的子宫变化及全身反应进行观察,发现异常要立即采取措施。

母牛胎衣不下的症状
初产牛对胎衣不下耐受力较差,尤其是胎衣部分不下,子宫颈口闭锁时,初产牛会发生极其严重的全身症状。
胎衣全部不下
胎儿胎盘的大部分仍与子宫黏膜连接,部分胎膜悬吊于阴门外变性褪色。牛胎衣脱出的部分常为尿膜绒毛膜,呈土红色,表面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子叶。子宫严重弛缓时,全部胎膜可能滞留在子宫内;悬吊于阴门外的胎衣也可能断离,在这种情况下药进行阴道检查才能发现子宫内还有胎衣。
胎衣部分不下
将脱落不久的胎衣摊开,仔细观察胎衣破裂处的边缘及其血管断端能否吻合以及子叶有无缺失,可以查出是否发生胎衣部分不下。
牛发生胎衣不下后,由于胎衣的刺激常常弓背努责;如果努责剧烈,可发生子宫脱出,胎衣在产后1天内就开始变性分解,夏天更易腐败,在此过程中,胎儿子叶腐败液化,因而胎儿绒毛膜会逐渐从母体腺窝中脱出来,由于子宫腔内存在有胎衣,子宫颈不会完全关闭,从阴道排出污红色恶臭液体,患畜卧下时排出量较多。液体内含胎衣碎块,特别是胎衣血管不易腐烂,很容易观察到。向外排出胎衣的过程一般为7~10天,长者可达12天。由于感染及腐败胎衣刺激,病畜会发生急性子宫炎,胎衣腐败分解产物被吸收后则会引起全身症状:体温升高,脉搏,呼吸加快,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瘤胃弛缓,腹泻,产奶量下降。胎衣部分不下通常仅在恶露排出时间延长时才被发现,所排恶露性质与胎衣完全不下时相同,仅排出量较少。
预后
牛胎衣不下一般预后良好。不像其他动物产后超过半天就会出现全身症状。虽然多数牛胎衣腐败分解后会自行排尽,但也常常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蓄脓等影响以后的怀孕,从而成为乳牛业的严重问题。
治疗
注意:对于阴门悬吊有胎衣者,既不能在胎衣上悬吊重物,又不能将胎衣从阴门处剪断。采取前一种方法,胎衣血管可能勒伤阴道底壁黏膜,也可能引起子宫内翻及脱出,还会引起努责以及重物将胎衣撕破,使部分胎衣留在子宫内;采取后一种方法处理,遗留的胎衣会缩回子宫,以后脱落也不易排出体外,还会使子宫颈提前关闭。如果悬吊的胎衣较重,可在距阴门约30cm处剪断,以免子宫脱出。
药物疗法
1.当出现体温升高,产道有外伤或坏死时,应用抗生素做全身治疗。
2.在胎衣不下的早期阶段,常常采用肌肉注射抗生素的方法;当出现体温升高,产道创伤或坏死情况时,还应根据临床症状的轻重缓急,增大药量,或改为静脉注射,并配合支持疗法。特别是对小家畜,全身用药治疗胎衣不下是必不可少的。
3.分娩后一周内的牛,禁止导管灌注,易造成阴道穹窿和子宫壁穿孔。向子宫内投放四环素或其它抗生素,起到防止腐败、延缓溶解的作用,等待胎衣自行排出。药物应投放到子宫黏膜和胎衣之间。大家畜每次投药0.5~1g。辅助疗法:天花蛋白粉可以促进胎盘变性和脱落;胰蛋白酶可加速胎衣溶解过程;食盐则能造成高渗环境,减轻胎盘水肿和防止子宫内容物被机体吸收,并刺激子宫收缩。子宫颈如果已经缩小,可肌注雌激素,例如己烯雌酚,牛10~30mg,使子宫颈开放,排出腐败物,然后再放入防止感染的药物。雌激素尚能增强子宫收缩,促进子宫血液循环,提高子宫的抵抗力,可每日或隔日注射一次,共2~3次。出现全身症状时需要进行子宫治疗,四环素是首选药,因为引起母牛子宫炎的典型菌群具有产生青霉素酶的特性;厌氧菌的存在使氨基糖苷类的作用受到抑制;子宫内的组织碎片使磺胺类无效;子宫用防腐剂处理没有益处。当出现体温升高、产道外伤或坏死时,应该用抗生素作全身治疗。
4.使用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加快子宫内容物的排出。肌注或皮下注射OXT,牛40~80IU,2h后重复一次;这类制剂应在产后尽早使用,对分娩后超过24h或难产继发子宫弛缓者效果不佳。另外,给牛灌服3L羊水,也可促进子宫收缩,并于2~6h后可排出胎衣,否则6h后可重复应用,供羊水牛必须是健康的。
5.中药治疗(1)加味生化汤(2)参灵汤:黄芪30g党参30g生蒲黄30g五灵脂30g当归60g川穹30g益母草30g,共为末,开水冲,灌服。加减:淤血而有腹痛者,加醋香附25g泽兰叶15g生牛膝30g。(3)活血化瘀汤:当归60g川25g五灵脂10g桃仁20g红花20g枳壳30g乳香15g没药15g,共为末,开水冲,黄酒200~400ml为引,灌服,适用于体温高,努责不安的病畜。
个人经验性的认识:在布病场,糖钙静脉注射预防性治疗方法能控制胎衣不下在10%以内。干奶牛饲喂低钙料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胎衣不下发生率。在精饲料含钙量正常的情况下,干奶牛粗饲料为青贮加羊草时胎衣不下发生率较高,干玉米秸加羊草则胎衣不下发生率较低。
手术治疗
即徒手剥离胎衣。采用手术剥离的原则是,易剥离则剥,不易剥离不要强剥,剥离不净不如不剥,患牛体温升高时不能剥。剥离胎衣应做到“快(5~20分钟内剥完)、净(无菌操作,彻底剥净)、轻(动作要轻,不可粗暴)”,严禁损伤子宫内膜。对患急性子宫内膜炎和体温升高的病牛,不可进行剥离。
(1)术前准备:术者穿戴长靴及橡胶围裙,清洗母牛的外阴及其周围,并按常规消毒。用绷带包缠病牛的尾根,拉向一侧系于颈部。手上如有伤口,应注意防止受到感染。
(2)剥离方法:在母体胎盘与其蒂交界处,用拇指及食指捏住胎儿胎盘的边缘,轻轻将它自母体胎盘上撕开一点,或者用食指尖把它抠开一点。再将食指或拇指伸入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之间,逐步分开,剥得越完整效果越好。辨别一个胎盘是否剥过的依据是,剥过的胎盘表面粗糙,不连胎膜;未剥过的胎盘和胎膜相连,表面光滑。如果一次不能剥完,可在子宫内投放抗菌防腐药物,等1~3天再剥或留下让其自行脱落。
(3)胎衣剥离完毕后,用虹吸管将子宫内的腐败液体吸出,并向子宫内投放抗菌防腐药物,每天或隔天一次,持续1~3次。

牛胎衣不下的防治


牛属子叶型胎盘,由于其特殊性产后不易脱离,若产前劳役过度、营养不良,更易导致胎衣不下。
一、治疗方法
产后12~24小时发生胎衣不下,可用新鲜的小白菜煮水熏蒸;产后24~48小时发生胎衣不下,可采用手术方法剥离,术后口服抗生素消炎;产后48小时以后发生胎衣不下,则用新鲜的六月雪、仙鹤草、益母草煮水灌服,同时辅以抗生素治疗。
二、应用实例
病例1:一头5岁的母黄牛产后12小时胎衣不下,笔者用250克小白菜煮水6000毫升盛于洗脸盆内在母牛外阴部熏蒸,30分钟后通过牵拉胎衣脱出。
病例2:一头母水牛产后28小时胎衣不下,()保定母牛后常规消毒其外阴,徒手剥离胎衣,然后口服阿莫西林,2次/天,连用3天。
病例3:一头母黄牛产后两天半胎衣仍未排出,表现食欲废绝、全身颤抖、阴门流出污物,此时胎衣已腐烂且引起全身感染,不能进行手术剥离,以免扩大感染,只能用药控制感染、排除污物。①新鲜的六月雪、仙鹤草、益母草各250克煎液4升灌服,每天两次,连用5天。②头孢噻呋钠15克+板蓝根40毫升肌注,每天1次,连用5天。经治疗该母牛痊愈。
三、体会
牛发生胎衣不下后,病初农村的畜主习惯在部分脱出的胎衣上悬挂一些重物,或任其发展,出现全身症状后才求诊,此时采用六月雪、仙鹤草和益母草治疗比较经济有效、简单易行,六月雪催腐胎衣、仙鹤草止血、益母草活血祛瘀生新。

母猪产后胎衣不下的病因分析、症状及治疗


1、病因分析

母猪分娩结束后,胎衣通常经过10~60min能够自行排出,如果经过2~3h还没有全部排出,或者只有一部分排出,则称为胎衣不下。

产后子宫收缩无力:猪属于多胎的哺乳动物之一,如果在生产时产出胎儿数量较少,且仔猪平均体型较大,从而会导致其子宫严重舒张,使其产后无法恢复到正常状态,即子宫收缩力明显减弱,产后出现子宫肌乏力的现象,甚至使其在今后的生产中都容易由于子宫肌无力收缩而导致无法顺利生产,从而发生流产、早产以及难产等现象。

胎盘感染病菌而发生炎症反应:母猪妊娠期间由于运动减少,使其抵抗外界病菌的能力明显减弱,此时如果猪舍以及活动场所卫生条件较差,就容易使其感染胎儿弧菌、布氏杆菌、霉菌、沙门氏菌、弓形体等而造成子宫内膜发炎,最终发生子宫内膜炎。由于母猪患有子宫内膜炎则造成体内的胎盘也被病菌感染,导致胎儿与胎盘发生黏连而无法进行脱离,最后引发该病。

饲料营养水平不合理:母猪妊娠期间所需的营养水平提高,如果此时无法及时增加营养改善饲养条件,而依旧饲喂的单一饲料,非常容易造成机体摄取硒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E不足,导致营养不良,从而发生该病。

2、临床症状

完全胎衣不下:母猪分娩结束后,在阴门外只悬挂很少部分的胎衣,检查产道能够在阴道及子宫内触到大部分的胎衣,通过进一步检查能够发现子宫内膜子叶与胎衣发生黏连。如果产后经过12h胎衣还没有排出时,发现胎衣开始逐渐发生腐败,且开始散发恶臭味,触摸子宫及产道发现温度较高高,且有恶臭的胎水和炎性产物蓄积在里面,一些甚至呈果胨状。病猪频繁弓腰举尾,呈努责排尿状,食欲不振,体温升高超过39.5℃。产后经过1天胎衣还没有排出时,病猪体温升高超过40℃,精神沉郁,停止采食,尿路系统发生感染,泌乳减少或者完全停止。

部分胎衣不下:母猪分泌结束后,在阴门外悬挂大部分的胎衣,且食欲基本正常,体温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有时出现努责现象。检查产道能够触到只有少部分胎衣与母体胎盘子叶紧扣,或者只有孕角顶端非常小的部分与子宫母体胎盘发生黏连,初期阴门外垂挂的胎衣为浅灰红色,之后逐渐变成浅灰色、紫黑色,接着快速扩散到子宫里面的胎衣,且有褐色分泌物持续从阴道内流出,并散发恶臭味。少数母猪由于胎衣发生腐败,且无法顺利排出恶露,而使其在子宫内长时间滞留,造成生长繁殖大量的细菌,吸收较多的毒素,发生自体中毒,引起全身症状,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明显降低或者完全废绝,甚至能够发展成为脓毒败血症。

3、治疗

单纯性胎衣不下:病猪大多数使用催产素进行治疗,每次在颈部采取静脉推注或者肌肉注射10~50U,通常只使用1剂,同时在颈部另外一侧使用抗生素针采取基础治疗,用于防止继发感染,如可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0.2mL复方氧氟沙星或者复方长效磺胺注射液,每天1剂,连续使用3天,或者可肌肉注射由5g头孢噻呋钠、10mL柴胡、10mL鱼腥草、10mL黄芪多糖组成的混合药液,最好采取交叉使用,治疗效果更好。病猪还可静脉注射20mL10%氯化钙,同时颈部另一侧依旧进行基础治疗,每天1剂,连续使用2~3天,母猪出现肠绞痛、痉挛症状,且伴有痛苦嘶鸣适合使用该方法治疗。病猪还可按每千克体重使用0.1mL氯化胆碱,同时颈部另一侧依旧进行基础方治疗,每天1剂,连续使用2~3天,母猪出现粪便燥结症状,即发生便秘时适合使用该方法治疗。

死胎残留型胎衣不下: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术者先对指甲进行修剪,并打磨平整,之后双手先用2%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干净,再在手及手臂上涂抹适量的植物油,将一只手伸入到子宫内对胎衣进行剥离,并胎衣、死胎取出,接着对子宫用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冲洗,将洗涤液导出后经过1~2h,用500mL且配有经过消毒的猪用橡胶软管一次性注射器,吸取100~200mL添加2~5g四环素粉或者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的蒸馏水,沿着产道插入到子宫内,将全部药液缓慢推注到内部。手术结束后,病猪还需要采取基础方进行3~5天的治疗,并加强饲养管理,促使其尽快恢复健康。如果母猪胎衣不下比较难于剥离,可先肌肉注射1~2mL催产素或者垂体后叶素注射液。另外,病猪还可使用中药治疗,取9g香附、16g以芡实叶、9g翟麦、9g红花、31g洒大黄、9g川芎、9g炮姜、9g急性子、9g归尾、6g甘草作为药引子,加水煎煮后内服。

奶牛胎衣不下的诊断及中西医防治


摘要:随着近些年市场对乳制品的需求增大,奶牛饲养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饲养者加入到奶牛的饲养行列中,因为饲养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同,所以奶牛场经常可见疾病的发生,尤其是产科疾病的发病率比较高,其中胎衣不下非常常见,对奶牛的不良影响很大,在平时的饲养过程中应该注意。现主要分析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介绍临床中的诊断方法,从而给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在实际的临床生产中,奶牛胎衣不下也通常称为胎衣停滞,主要是奶牛产后的一定时间段,胎衣滞留在子宫中不能够脱落。据统计,临床生产中奶牛产后胎衣脱落时间在10h内的能够超过95%,所以,超过10h胎衣仍旧没有排出的即可认为胎衣不下。发生胎衣不下的奶牛非常容易是继发子宫内膜炎,同时胎衣不下奶牛也会导致不孕症,对其繁殖力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患牛的产奶量降低,患病严重的乳房和全身都会发生严重的感染,进一步恶化会导致败血症,患病奶牛的体温升高、精神萎靡并且食欲降低,从而对产奶量造成影响,最后恶化可能会危及其生命。

1临床症状

胎盘全部停滞:全部胎膜都停滞于子宫内,仅见淡红色脐带露在阴门外面,患病初期的奶牛通常见不到全身的患病症状,而且食欲和饮欲均没有异常表现。

胎盘部分停滞:可见奶牛的阴门外有部分大小不一样的胎儿子叶,有部分胎儿的绒毛膜一直与母体子宫阜黏连在一起,妊娠奶牛通常可见弓腰努责表现。

2.诊断

全部胎衣不下:全部的胎衣都停留在子宫中,出现此种情况大多是因为子宫坠垂于腹腔或脐带断端过短。可见阴门外只有少量的胎膜悬垂,或者根本不见胎衣外露。给奶牛进行阴道检查,能够发现胎衣不下的情况。一般全部胎衣不下的患牛没有异常反应,偶有患牛表现举尾、弓腰、不安和轻微努责的症状。

部分胎衣不下:只见很少部分的胎盘发生黏连的情况,而大部分的胎衣会因为脱落而悬垂于阴门之外。如果脱出的胎衣在粪尿中浸渍会出现腐败的情况,炎热的天气此种情况表现更加突出。通常脱出的胎衣色呈熟肉样,散发剧烈的臭味。患病奶牛子宫颈开张,阴道内温度上升并且积有褐色、稀薄的腥腐臭分泌物。

通常胎衣不下:临床中最常见的胎衣不下不会对奶牛全身造成很大的影响,患病奶牛的食欲、精神、体温均不会表现出异常。少部分病牛会因为胎衣腐败、恶露潴留、细菌繁殖、毒素被吸收发生中毒,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降低,严重的患病奶牛通常可见食欲彻底废绝。

3治疗方法

日常的临床生产中,如果奶牛出现产后胎衣不下的情况,工作人员要掌握进行手术剥离的合适时间,手术后胎衣还是剥离不掉的患病奶牛,应该通过子宫送药加以治疗。

剥离法:将患病奶牛的尾系到颈部上,将其外阴部和露出的胎膜清洗洗净并且进行消毒处理,进行消毒之前,相关的工作人员在操作之前要戴上长臂手套,以方便采取剥离措施,并且能够起到防止感染的功能,采取5%~10%温盐水向子宫内灌入1000~1500mL。左手将露出的脐带握住,右手缓缓的伸入子宫内再用拇指及食指捏住胎儿胎盘边缘处,接着轻轻从母体胎盘上撕剥开,并且要逐渐的缓慢的进行剥离,剥离结束以后还要仔细对胎衣的完整性进行检查,然后再冲洗子宫,通常会采用高锰酸钾水溶液,子宫冲洗干净以后要继续用手对子宫进行推拉,促使随着奶牛努责而将冲洗子宫的水溶液排干净,同时向子宫内送注射用盐酸四环素3g,温10%氯化钠500mL,或者向子宫内送入洗必泰栓100~120mg,对于预防机体感染有效,还可以肌肉注射青霉素240万IU,链霉素3~5g,一般3次即可见到效果。

子宫送药法:剪掉露于阴道外的胎膜,进行消毒,采取盐酸四环素粉3g,温浓盐水500mL,用导管送入子宫内,隔2天进行1次给药,一般患牛在用药5~7天可见胎衣自行排出。或者静脉注射10%氯化钠500mL,也具有一定的疗效。给奶牛灌服羊水1000~2000mL,可以促进子宫的收缩功能,平时的饲养过程中要将分娩母牛的羊水收集起来,等到母牛将胎儿产出之后,让其饮用。

中药治疗:当归9g、白术6g、益母草9g、桃仁3g、红花6g、川芎3g、陈皮3g,共研细末,开水调后内服。当患病奶牛体温升高的时候,用抗生素进行注射治疗比较合适。

4预防

处于干奶期的奶牛,平时的临床生产中应该供给充足的优质干草,让其自饮或者进行青贮。营养条件比较差的奶牛应该将精料的供给量进行适当的增加,确保钙磷处于比较适中的比例。增加待产母牛的运动量,防止其体型过于肥胖。奶牛分娩应该尽量不在炎热的夏季和严寒的冬季进行。对于有缺钙症状的患病奶牛或者习惯性胎衣停滞的患病奶牛,生产前的1个月,可以每个星期注射25%葡萄糖500~1000mL,氯化钙25~30g。犊牛出生后最好要让母牛将其舔干净,均能促进子宫收缩,并且能够促使其胎衣尽快脱落。

母羊乳房炎的病因分析 母羊乳房炎的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母羊乳房炎是具有很大危害性的一种疾病,在哺乳期容易发生,主要是乳头、乳池、乳腺发生病变,通常是由于感染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而导致。母羊患病后会导致奶产量下降,且奶品质降低,增加饲料浪费,药物成本加大,严重损害乳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母羊乳房炎的病因分析母羊乳房炎的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1、病因分析

在中兽医学上,乳房炎也叫做乳痈,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感染外邪等多种因素造成母羊胃热壅盛或者肝郁气滞,促使热毒郁结在乳房,乳络不通,影响乳汁分泌,从而形成乳痈;或者由于产后泌乳阶段乳房发生其他外伤,促使乳房发生一系列病症,乳红、热、肿、痛等。在西医学上,认为乳房炎主要是由于感染病原微生物而导致,如体质状况、饲养管理因素、环境因素、滥用药物以及疾病因素等,都能够引起发病,尤其是挤乳操作不规范损伤乳腺,感染环境中存在的病原菌,更容易发病。

2、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羊乳汁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有时会存在絮状物,乳房触诊时发现其中存在小块硬结,往往由于症状不明显,轻度炎症,往往会被养殖户忽视。症状严重时,由于乳房严重发炎及浸润,会明显发热、肿胀,呈紫红色或者红色。用手触摸时,机体会表现出明显的疼痛,触感热烫,但如果形成坏疽,触感就会变得冰凉。分泌稀薄乳汁,泌乳量减少,呈红色或者黄褐色,且存在絮状物、凝乳块,或者混杂血液、脓液,且乳腺淋巴结发生肿大。走动时由于乳房摩擦后肢,会感到疼痛,从而出现跛行或者无法行走。病羊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头部低垂。如果没有及时采取彻底的治疗,还会导致乳房存在后遗症,如乳池狭窄、乳池闭锁、乳腺硬结等,最终失去泌乳机能。

3、防治措施

挤乳与按摩。病羊乳腺充盈、乳房肿胀时,要将乳房中残存的乳汁立即挤出。挤乳前可进行按摩或者热敷,每次持续15~20min,效果更好。根据乳腺充盈情况,每天可进行4~5次挤乳,直到乳房肿胀消退且形成皱褶能够收缩。在挤乳时,要采取轻压慢挤,防止乳腺损伤。在进行挤乳与按摩后,可在乳房皮肤表面涂擦适量的微刺激性松节油搽剂(主要由松节油、樟脑组成),具有消散炎症、镇痛的作用。

对症治疗。对于不同类型的乳房炎,要采取相应的有效治疗措施。对于卡他性乳房炎,一般采取西医治疗。在治疗前,要挤净乳房内的乳汁,接着向乳头内灌注由50mL生理盐水、5支0.5g氨苄青霉素、5支lg链霉素、10ml。利多卡因组成的混合药液,每天2次,能够有效减轻乳房症状。同时,病羊还可使用中草药水进行治疗,即取200mL黄酒、4份大黄、3份冰片、1份雄黄混合而成,在患区乳房部位均有涂抹,加速恢复。对于出血性乳房炎,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乳房炎类型,主要采取向乳房内灌注药物治疗,使用药物同治疗卡他性乳房炎的药物基本一致,同时配合使用1~2mL0.1%肾上腺素。采取西药治疗后,也可使用中草药进行治疗,主要含有地榆、生地、黄精。治疗过程中,要配合清理患区污物,保持清洁卫生。对于隐性乳房炎,适宜采取中医治疗,即取蒲公英、二花、柴胡、紫花地丁、板蓝根、黄芩、连翘等,加水煎煮后取药液给病羊灌服,或者煎煮后过滤药液进行注射,减轻症状。对于浆液性乳房炎、纤维蛋白性乳房炎、化脓性乳房炎这三种类型的乳房炎,适宜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白头翁、马齿苋、刘寄奴能够有效治疗化脓性乳房炎,红花、桃仁能够有效治疗纤维蛋白性乳房炎,

辅助治疗。病羊可肌肉注射5mL10%维生素C,能够改善乳腺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并保肝解毒,提高机体抵抗力。另外,病羊在治疗过程中,可按每头每天在饲料中添加lg亚硒酸维生素E粉和肌肉注射40~50mg硒,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力。

加强饲养管理。确保羊舍干燥、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病毒、细菌,防止乳房发生外伤,饲养员禁止对羊使用鞭子抽打,避免乳房在寒冷的冬季发生冻伤。妊娠母羊产羔前2周内,适当控制青绿多汁饲料及精饲料的喂量,不能够大量饲喂,防止乳房过于肿胀、增大压力、发生炎症。母羊分娩前,可将乳房周围污毛剪去,避免发生感染,如果条件允许可在临产前对乳房使用消毒水进行清洗。母羊泌乳阶段,要减少饲喂精料,但增加饲喂青绿饲料,同时注意供给适量的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微量元素,确保机体获取充足、均衡的营养,从而保持泌乳量适宜、乳汁浓度合理。在羔羊无法吮食干净乳汁时,可适当进行人为挤奶,避免乳房发生肿胀而导致炎症。每次挤奶前,乳房和乳头要先使用温和的消毒液进行清洗,接着用毛巾及时擦干。挤奶要确保干净,防止有乳汁积留在乳房内。母羊要根据实际产奶量的高低制定合理的挤奶次数以及间隔时间,一般母羊每天进行2次挤奶,高产母羊每天进行3~4次,确保每次都将奶挤净。每次挤奶后,乳头要浸泡在消毒液中,避免感染细菌。另外,母羊泌乳阶段可每天对乳房进行1~2次按摩,能够化淤消栓,刺激乳腺细胞,加快产乳和排乳的新陈代谢,预防乳房炎发生。

乳房炎是指母羊乳腺、乳池、乳头局部的炎症,多见于泌乳期,为泌乳母羊的常见病。
(一)病因
本病多因挤乳方法不妥而损伤乳头、乳体腺,放牧、舍饲时划破乳房皮肤,病菌通过乳孔或伤口感染;母羊护理不当、环境卫生不良给病菌侵入乳房创造了条件。病菌主要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肠道杆菌等。某些传染病如口蹄疫、放线菌病也可引起乳房炎。本病以产奶量高和经产的舍饲羊多发。
(二)症状
急性型患羊乳区以发热、疼痛、红肿为特征,乳房淋巴结肿大,乳汁变稀薄,混有絮状或粒状物,有时混有脓汁、血液,乳汁呈深黄色水样或带有红色水样黏液。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食欲减退,反刍停滞,体温升高达41~42℃,呼吸、脉搏加快,行走时后肢跛行。有的表现关节炎、角膜炎。以后乳房越发肿大,外观有许多小丘,直至化脓溃烂,乳腺组织坏死,病羊急剧消瘦,常因败血症而死亡。急性未彻底治愈即转为慢性。慢性病例常无全身症状,乳区组织弹性降低,触诊乳房内有大小不等的硬块,乳汁显著减少,或挤不出乳汁。
(三)治疗
病初向乳房内注入抗生素效果好,在挤乳后将消毒过的乳导管轻插进乳头孔内,用青霉素40万单位,链霉素0.5克,溶于5毫升注射用水中注入。注后轻揉乳房腺体部,使药液均匀分布其中。也可采用青霉素普鲁卡因封闭疗法,在乳房基部多点注入药液,进行封闭治疗。为促进炎症吸收,先冷敷2~3天,然后进行热敷,可用10%硫酸镁水溶液1000毫升,加热至45℃左右,每天热敷1~2次,连用4次。对于化脓性乳房炎,应排脓后再用3%过氧化氢或0.1%高锰酸钾水冲洗,消毒脓腔,再以0.1%~0.2%雷佛奴尔纱布引流。同时以抗生素作全身治疗。

(四)预防

良好的卫生环境和挤奶方法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给羊挤奶时,要用清洁温水和毛巾擦洗乳房,挤出头几把奶要检查有无异常。对乳用羊要定时挤奶,每天挤奶2~3次。有的母羊产奶量较高,羔羊吮吸不完,必须将剩奶挤出。平时要注意防止乳房受伤。分娩前乳房过度肿胀的,应减少精料及多汁料的喂量。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30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