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池塘爆发蓝藻让养殖户真头疼


1、蓝绿澡的成因、危害、及预防
高温季节,有的蟹池中,出现小砂粒的绿色颗粒漂浮水中或浮于水面,我们一般称之为“铜绿”或“绿砂”,其实它主要是蓝藻门的一种---微囊藻。
1)它易发生的环境:
①碱性水体,PH:8~9.5;
②水温:28~32℃会大量繁殖,34-35℃水温可能形成“水华”;
③氮磷比:高氮磷比(最佳比值为14:1)或氮、磷过量积累的水体蓝藻比较容易优势种群。
2)危害:微囊藻繁殖很快,可以在2~3天布满整个池塘,至夜间水中溶氧被微囊藻大量消耗或遇到天气突变,藻体会因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当这些藻体死亡后,会产生羟胺及硫化物等有害物质。这些毒物在水中积累多了,不但会毒死鱼、虾、蟹乃至畜禽饮了这种水,严重的也会引起中毒死亡。
3)预防措施:
①发生过绿砂的池塘,年底一定要消毒,杀灭冬眠孢子,暴晒池底,并清除过多的淤泥;
②底质有机质较多的,增放螺蛳;
③藻类较多的,透明度较低的,放养适量的白鲢鱼种;
④降解氨氮,控制好PH值;
⑤定期使用底改(底康1号、2号、3号)、改水(养水宝、速解宝、菌美1号、精品浓缩芽孢等)。
4)治疗:硫酸铜(CuSO4)对蓝绿藻的杀灭非常有效,但硫酸铜对水草有伤害,有水草的池塘不建议使用,同时水体中铜离子积累多了,没有达到一定的浓度,虽然不会引起河蟹的伤亡,但是会影响河蟹的生长,直接影响到河蟹的上市规格和产量。杀蓝藻有风险,让养殖户自己选择杀灭方式,我们处理蓝藻杀灭后续工作。
具体步骤:
①杀灭蓝藻:养殖户自己选择杀灭方式;
②解毒:次日上午,可选用速解宝+养水宝接触蓝藻毒素;
③降解藻类:第三天及时用精品浓缩芽孢杆菌或菌美1号+久氧宝,若藻体过多,视情况可加量;
④彻底分解:第四天改底:底康1号、底康2号、底康3号;
⑤调节水质,稳定水色:第五天全池泼养水宝+菌美1号。建议每7-10天用一次微生物制剂。
提示:在用药前,应关注最近几天的天气,以持续晴朗的天气为宜。另外,蓝藻是世界性难题,一定要以预防为主,养殖中期水体透明度保持在40-50cm,适度投饵,加强定期使用微生物,达到菌藻平衡,为河蟹生长营造一个健康生态的良好环境。

相关知识

养殖户如何让河蟹塘增收



河蟹养殖的利润是非常大的,但是风险一向也是最大的,那么如何在这么大的风险下增加一些额外的收入呢?套养模式,就是在养殖池塘中,套养部分鱼、虾品种,在不影响螃蟹规格与产量的前提下,让鱼、虾、蟹一起生活,以达到资源共享,高效利用。现在我给大家介绍几种现在最常见的套养品种供大家参考参考。
一、青虾套养
青虾是一种纯淡水虾,具有繁殖力高,适应性强,食性广,肉味鲜美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养殖前景。
青虾的套养是在清明后在蟹塘放入抱卵青虾0.5斤/亩,一般是在5月份可以出虾到7、8月份可以出虾60-80斤左右。
注意事项:
1、在放入虾苗后慎重使用杀虫药物,以免造成青虾减产或绝产。
2、青虾容易导致螃蟹发病,所以青虾套养时要经常消毒,十天到半个月一次。
二、鳜鱼套养
鳜鱼可以摄食蟹塘里的野杂鱼,即提高了蟹塘饲料的利用率,又防止后期野杂鱼过多把蟹塘水搅浑。
鳜鱼的放养时间在5月底6月初,放养规格为4-5cm,放养密度为20尾/亩左右。
注意:
鳜鱼品种的鉴别,常见的有大眼鳜,翘嘴鳜,通常情况下翘嘴鳜比大眼鳜具有更强的生长优势,翘嘴鳜的下颚口伸至眼缘后端,大眼鳜则无法超过。
三、花白鲢
花白鲢在水体过浓或蓝藻过多时会滤食一部分藻类。
花白鲢的放养是在3月份左右,白鲢2尾/斤,3尾/亩,花鲢3尾/斤,10尾/亩。
四、龙虾套养
龙虾具有生长速度快,饲养管理容易等特点。
龙虾苗的放养时间一般在5月份左右,规格在3-4cm,密度为2000-2500尾/亩,7、8月份开始起捕。
注意事项:龙虾在高温期特别容易发病,要多注意做好消毒的工作。
五、南美白对虾套养
南美白对虾俗称白对虾,其个体大,生长快,虾壳薄体肥,肉质鲜美,含肉率高,营养丰富等优点,是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
白对虾的套养时间是在5月份左右,放对虾苗1万只每亩,8月份开始起捕,亩产可达100斤左右,规格在30-60头/亩。
注意事项:
1、白对虾苗种要淡化到双零的盐度才能放入蟹塘,否则会降低白对虾的回捕滤。
2、白对虾需要早上投料一次。
3、由于白对虾摄食速度比螃蟹快,所以最后是在下午喂料的时候使用螃蟹料加冰鲜鱼混合投喂。
4、下午喂料时间推迟到太阳下山以后。

养殖户如何让河蟹顺利渡过蜕壳期



河蟹蜕壳是其生长的一个关键阶段,如果进行得不顺利,不仅影响生长,还易引起死亡。死亡原因有五:一、体质差,蜕壳不遂。凡河蟹甲壳硬、体质健壮、体表无伤、胸足齐全的易蜕壳;反之,体质差、带病伤的即容易引起死亡。二、水质不适宜。河蟹蜕壳时对水中溶氧要求较高,喜清瘦、无污染的水体;水质不好、溶氧不足即对河蟹蜕壳不利。三、饵料中缺乏微量元素。钙、铁等元素缺少,壳长不硬,蜕壳也困难。四、敌害和同类侵袭。五、温差过大。如早春昼夜温差过大以及突然降温,都易引起死亡。
针对以上原因,可采取如下几条预防措施:
一、调节好水位。河蟹蜕壳时池水不宜过深,防止因水的压力过大而给蟹蜕壳带来困难,故可设浅水区,便于河蟹在浅水区自行蜕壳。另外,河蟹蜕壳必须带水,离开水就无法进行,故要严防池水干涸。
二、清除池中敌害。河蟹蜕壳时喜欢爬到安静而隐蔽处,故可在蟹池边栽种漂浮和沉水植物,使河蟹得到隐蔽而不受惊扰。
三、在河蟹蜕壳期要增加对动物饵料的投喂,防止脱壳期互相残杀。
四、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在河蟹生长旺季大量投饵时,要注意及时清除吃剩的饵料。
五、调节好蜕壳期间的水温。春季要防止温度的突然下降;夏天高温季节要做好降温工作。

养殖户如何才能做到让河蟹高效蜕壳



近几年河蟹养殖密度越来越高,产量也越来越高,但如何才能在高产情况下同时兼顾高规格呢?这似乎是个矛盾。经过这几年从事渔业科技入户指导员工作的实践与摸索,总结出以下几要点供大家参考:
一、控制水草。包括控制密度和高度,不要让水草出水,应形成水下深林。水草白天光合作用产氧、晚上呼吸作用耗氧,在高温天气时,如果水草过密容易出现翻塘的情况。
二、定期肥水、以藻带草。现在大部分养殖户的池塘以种植伊乐藻为主,但是伊乐藻在高温时会进入休眠状态,降低池塘的产氧能力。所以在高温期最好坚持用肥水培养优质的藻类来辅助伊乐藻产氧,能很好的提高池塘溶氧。
三、强化底改。高温期池塘底质恶化速度加快,同时河蟹本身也处于底栖生活,因此底部溶氧的高低尤为重要。所以在高温期建议每七天使用一次全效底改,减少底部耗氧,从而增加池塘溶氧。
河蟹高效蜕壳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营养和溶氧。因此,在河蟹养殖蜕壳的关键期间,在营养充足的前提下,只要做好了水草控制、定期肥水及强化底改,使塘口溶氧可以一直保持在5mg/L以上,养出高产量的大规格的河蟹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河蟹养殖户如何让水韭菜清爽一夏



水韭菜,学名苦草,有匍匐茎,叶片狭长如带状,叶片长度随水位深浅而有差别。生于溪沟、河流等环境之中。水韭菜能够耐高温,却不耐低温,喜欢弱碱性的环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是目前蟹塘滩面种植较为受欢迎的一种水草。每到七、八月份,正是水韭菜生长旺盛的季节,长势极快。而在七、八月份,水韭菜的一些问题也就凸显了出来。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水韭菜到底该怎么伺候。
在接触了一些蟹塘之后,潜移默化之中,我似乎理解那句话:蟹大小看水草,蟹多少看水草。水草,真的就是这么神奇,“可喜可恨”。很多时候,每当我和周哥站在塘口上,望着冒出水面的水韭菜时,都能在耳边听到养殖老板说上这么一句话:“我家水韭菜,不丑吧。”淳朴的口音满载着得意,这就好像在说:“我儿子,全县,第一。”我和周哥本不应该打断别人的喜悦,但本着我们的职业素养,我们必须要告诉他:“你家水韭菜,该割了。”很多人都会不解,我家的水韭菜长得这么好,为什么要割?类似这样的疑问,很多。接下来,我将把这二十天以来遇到的水韭菜中出现的问题拿出来好好和大家分享一下。
1.问:水韭菜为何不能长出水面?
答:炎炎夏日,水韭菜长得飞快,一旦割得不及时,整个滩面上趴满了水韭菜。的确,看上去很壮观,水色好的不得了。但这样真的存在了很大的隐患:第一,来,看看咱家滩面上还能刮起浪了么?这么闷的天,没了浪可是会缺氧的。第二,我们不妨捞起水韭菜,看看上面脏不脏,一旦挂脏,水草的自净能力势必会下降,同时也阻碍了其光合作用的面积,产氧能力也会大打折扣。
面对这种问题,我们的建议是割就割,一旦长出水面,起码要割二十公分。很多人可能会说,小伙子你站着说话不嫌腰疼,水韭菜越割长得越快,想累死你大爷啊。的确,这么热的天,我们也于心不忍。你说用药吧,谁又能预测得了使用药物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难道用控草的药剂就能够一劳永逸吗?有时候,药物真的不是万能的,万一弄坏了水,得不偿失。你说不割吧,也有人不割,硬是挺了三五天,见势头不对,马上跑到塘里推着割草机埋头苦干。总之一句话:叔叔大爷们辛苦了,能动手咱尽量别瞅着。
图一水韭菜长出水面
2、问:螃蟹为什么总是夹/刨水韭菜?
答: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过这么一句话,“孩子淘气怎么办,多半是惯的,揍一顿就好了。”螃蟹夹草也是同理,螃蟹天生就喜欢夹草并吃掉草根,摄取身体中所需的一些物质。因此,我们才会看到有水韭菜的塘口就一定会有些夹草。当然,这和水韭菜没什么关系,但是夹草的情况却能够反映出很多问题。当水韭菜被大量夹断时,我们就该注意了。第一,是否投饲量过少,饿到宝宝了;第二,天气突变,也可能造成这种情况,这时候不妨泼洒抗激灵,帮助螃蟹度过难关;第三,底部生存环境变差,螃蟹也会夹得很猛,这时候就要使用全效底改勤改底,还能增增氧;第五,是不是缺氧啦,赶快给咱家螃蟹吸吸氧吧。如果有增氧设备,我们就秉着“三开两不开的原则(晴天中午后开机、阴天次日清晨开机、出现浮头前开机;阴雨天白天不开机、傍晚不开机)”增增氧气,当然,没有增氧设备不要紧,平时多备些原子氧就好啦。稳定住螃蟹的情绪,水韭菜也就不怕长不好。
图二螃蟹夹草
水草就好比是塘口的脸面,既然我们选择了水韭菜,那我们就应当精心的呵护。同时,通过水韭菜,我们也能将水下的情况看得更加清晰透彻。

河蟹养殖户应该如何调节河蟹池塘的肥度



“清水养蟹”几乎是所有河蟹养殖户的观点,有些初养河蟹的人,一见蟹池里的水变肥、变色,就忙于换水,以防不测,池塘养蟹的水是否越清越好,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发现,中等肥度的水对河蟹养殖是相当有益的,这些池塘河蟹养殖的成活率、规格、产量均要比其他池塘高,发病率特别是近两年流行的抖抖病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其他池塘。目前许多养蟹户普遍采用进排水的方法来调节蟹池水的肥度,这不是最佳办法。因为过多的进排水:一是浪费电力;二是流失水中有效成份;三是水位不定,河蟹洞穴变化频繁,部分河蟹迁移水面以上不吃食,不蜕壳,形成懒蟹;四是进排水稍有疏忽,就可造成河蟹的逃漏。如何调节养蟹池水使其达到中度肥度呢?可用以下办法来调节。
1、水质清瘦的池塘,往往池底淤泥少,池中肥力不足,可采用施肥的方法来调节,一般在池塘清整后,蟹种放养前15天,每亩施发酵过的粪肥3-5担,养殖中期如池水仍较瘦,可用化肥追吊,一般每次每亩用尿素3-4公斤,15-20天用一次。
2、投放鲢鱼、鲫鱼种或青虾苗。鲢鱼以浮游植物为食,鲫鱼和青虾能摄食河蟹吃剩的饵料碎屑,减少池塘有机物积累,蟹池适当混养这些品种,可起到控制池水过肥的作用。一般亩放鲢鱼种100尾、鲫鱼种500-600尾(每公斤20-40尾)、青虾苗2万尾或2-3厘米的幼虾0.5-1公斤。
3、对池底淤泥较多,水中肥力较足的池塘,可通过栽植水草或投放浮游性水生植物如大、小叶浮萍、水花生等,吸收水中肥力,控制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移栽或投放的水草面积约占总水面积的1/5-1/4。这样不但能满足河蟹的生长需要,还可改善水质及河蟹的肉味品质。

阴雨时节河蟹养殖户池塘防控要点



河蟹养殖有时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最关键的就是要温度、光照等适合河蟹生长,然而近期很多地区雨水不断,连绵阴雨天气对池塘环境及河蟹产生多方面的变化,很多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雨后的管理工作,导致雨后水质、底质情况出现较大波动,对正在或即将蜕壳的河蟹来说造成一定影响。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阴雨天池塘会出现哪些变化:
1.阴雨天光照不足,水中藻类及水草光合作用弱,导致水体溶氧不足,尤其是伊乐藻过旺及水色过浓的塘口。
注:阴雨天并不是没有光照,而是光照较弱,水草及藻类仍然有一定光合作用。
2.阴雨天池塘生物及化学耗氧量增加,而水体总产氧不足,尤其是底质恶化的塘口,产生“氧债”,易导致河蟹及青虾青虾缺氧,出现上岸、浮头等现象。
3.阴雨天池塘氮素循环受阻,氨氮、亚硝酸盐易偏高,造成水产动物慢性中毒。
4.阴雨天河蟹食欲不佳,往往产生大量残饵、剩饵,败坏水质。
5.阴雨天河蟹应激反应较重,易上草、上岸,同时剧烈活动导致水质变混,搅动底泥,将底质中的有害物质释放到水中。
6.阴雨天光照不足,同时呼吸作用强烈,导致水体缺碳,易引起倒藻、特别是水浓的塘口,一旦倒藻就会引发缺氧及藻毒素中毒。
7.阴雨天遇水呈酸性,长时间下雨会改变水体PH值、碱度等理化因子,导致水体应激,进而引发水产动物强烈的应激反应。
因此,在阴雨前后,我们要加强防控工作,主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阴雨天来临前,建议适当降低水位,缓解水草上浮现象,增加中下层水光照。
2.阴雨天前要提前控制饵料投喂,适当减少投喂量,暂时停喂小鱼。
3.阴雨前后泼洒解毒应激精华液+金维安,内外结合,防控应激反应,同时降解池塘毒素。
4.雨后水浓、水混的塘口建议及时使用卫底(2亩/袋),缓解溶氧,分解雨天死亡藻类尸体,同时防控亚硝酸盐偏高。然后第二天使用FS活力菌(2亩/袋)+全能(4亩/袋)净化水体,提高透明度,防止雨后水草挂脏。
5.水草活力不强或稀疏的塘口在下雨前后各使用一次众草乐(3亩/袋),增强根部抓地力,减少雨后上浮现象。
6.一旦出现雨后河蟹大量蜕壳,此时建议第一时间泼洒金维安+离子钙,可大大减少应激性蜕壳河蟹的损伤。

河蟹养殖户应该如何彻底治理蟹塘里的蓝藻



蓝藻问题一直是水产养殖过程中一个难题,也困扰着许多养殖户。在去年的养殖后期,很多塘口都爆发了蓝藻,而且呈现出蓝藻爆发早,而且增值快等特点。很多养殖户在遇到蓝藻发生时,处理问题有些急促,导致越处理问题越难解决。蓝藻我们一直建议以预防为主,当蓝藻发生时也不比太过紧张。
我们总结了蓝藻发生的池塘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大部分塘口出现蓝藻是因为池塘中没有水草或者水草很少,导致后期有机质含量过高,不能被完全利用;
2)螺蛳放养量太少,或者放养的螺蛳成活率不高,导致后期底质有机质含量丰富。
3)前期使用化肥和有机肥过多,后期很少使用微生物或底改来分解有机质,导致肥料在池塘中积累,并没有被完全利用,当到了养殖后期,温度升高,Ph升高,水体形成富营养化,蓝藻开始发生。
综合以上情况预防蓝藻的发生要做好以下几点:
1)保证水草的正常生长,在养殖中期要注意对水草及时追肥,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40公分。
2)前期如果螺蛳放养量不够,可在六月份增加一批螺蛳,一般总放养量在500-600斤/亩,并要保证螺蛳质量要好。
3)河蟹养殖前期尽量使用生物肥,减少化肥使用量,有机肥要通过芽孢杆菌和酵母菌进行发酵,在中期(5月份以后)要定期在池塘中使用微生物制剂,后期肥水主要以氨基酸类肥料为主,每月配合使用1-2次枯草芽孢杆菌原粉(2亩/瓶)和反硝化细菌原粉(2亩/瓶)分解池底有机质。
池塘已经发生蓝藻处理办法:
一、当蓝藻发生时不必过分当心,如果水源较好的塘口可3-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在三分之一左右,然后使用绿百多池底清道夫(6亩/袋)或水底双改颗粒(6亩/袋)或蟹底乐(5亩/袋)改善底质。蓝藻发生时要密切注意天气的变化,防止倒藻的发生,一旦遇到倒藻情况,首先换水三分之一,第一天上午使用绿百多解毒绿水宝(3亩/瓶)或水体解毒灵(2亩/瓶)解毒一次,下午使用绿百多池底清道夫(6亩/袋)或水底双改颗粒(6亩/袋)或蟹底乐(5亩/袋)改善底质。第二天使用氨基酸类肥水产品如底栖硅藻生长素、氨基酸有机膏、益藻营养膏加肥水利生素(2亩/袋)或多藻益菌素(3亩/瓶)重新培养有益藻类,晚上注意增氧。
二、如果蓝藻大量爆发,有条件的可每天换水一次,把下风口的蓝藻排除,然后进行杀灭。杀蓝藻的产品很多,一般不要使用小厂家的产品,最好使用熟悉的产品进行杀灭。一般使用二氧化氯比较安全,但是从效果上来讲硫酸铜效果要更明显(不得已才用),但是硫酸铜对河蟹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会导致河蟹规格不大。最好选择生物型的产品如绿百多的生物蓝藻灭(2亩/瓶),对河蟹和水草没有影响。一般杀蓝藻最好从上风口开始,分两次进行杀灭,一次杀一半的面积,一般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杀蓝藻的同时要采取增氧措施,可以用水泵在池塘中冲水,并同时配合增氧剂。在杀蓝藻的这段时间养殖户一定要密切关注池塘中水质以及河蟹的情况,特别是在夜间,要定时巡塘。
蓝藻杀灭后一定要跟上相应的措施,蓝藻死亡后会很快产生蓝藻毒素,解毒是首要的,先可换水三分之一,然后使用绿百多解毒绿水宝(3亩/瓶)或水体解毒灵(2亩/瓶)解毒一次,解除重金属和蓝藻毒素,然后使用绿百多生物免疫多糖(2亩/袋)和解毒高稳C(10亩/桶)增强河蟹体制,减少应激反应,一次解毒可能并不完全,可连续使用2-3次。解毒以后,紧跟着是改底,连续改底1-2次,可使用绿百多池底清道夫(6亩/袋)或水底双改颗粒(6亩/袋)或蟹底乐(5亩/袋)同时配合增氧措施一起使用效果更明显。水质情况稳定后可使用底栖硅藻生长素、氨基酸有机膏、益藻营养膏加肥水利生素(2亩/袋)或多藻益菌素(3亩/瓶)重新培养有益藻类。

养殖户如何让罗非鱼顺利越冬



文/海泰水产技术服务部齐同俊

据笔者的观察,越冬期间罗非鱼的冻伤和水霉病,基本都是由于浮头和伤口真菌的感染引起,那么怎样才能避免浮头和真菌感染呢?

1、防风:对于面积小的罗非鱼苗种塘,可以搭棚挡风。

2、加深水位:保持2~2.5米水深,减缓寒冻对水温的影响。

3、营养保健:越冬前饲料的品质要好,能量不要太高,不要投喂过量,以免引起内脏疾病(如肠炎、肝胆综合症和内脏脂肪含量过高),内服胆汁酸、维生素和中草药,保肝护胆增强鱼体抵抗力。

4、防虫:对寄生虫要重视,越冬过程中可能因为水温低,细菌性疾病不易发现,但越冬后,寄生虫引起的继发性细菌感染会导致大面积死鱼,所以越冬期间需要例行杀虫。

5、改良底质:首先使用具有氧化和消毒性质的底改产品氧化底质中的有害物质和杀死有害菌,3天后使用海泰特肥(枯草芽孢杆菌)分解塘底的大分子有机物(鱼粪等),在越冬前提前减少这些耗氧因子,还可以避免因为底部缺氧产生的沼气和硫化氢,减轻对鱼类的毒害。

6、改良水体:使用海泰活力菌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培养合适的浮游植物和微生物群,提高水体自身净化能力。

7、水体解毒:抽地下水保温的鱼塘,因地下水中亚铁和氨氮比较高,其中亚铁在氧化成三价铁的过程中耗氧,同时也有毒性,可以泼洒有机酸解霸(柠檬酸)或优水葆(Na2S2O3)解毒,同时增强鱼体的抗应激力,另外使用康洁底净(过氧硫酸氢钾)加快亚铁的氧化沉淀。

8、降低放养密度:合理的密度,可以避免鱼体缺氧上浮引起的冻伤。

9、增氧增温:气温高的晴天中午开增氧机,把表层富氧水和高温水和底层水混合,增加底层水的含氧量和提高底层水温,表层水温低于底层水温时则不要开增氧机。

地下水质好并且充沛的,可以把加水设施准备好;有些区域因为地下水不够,加水保温的过程中断水,地下水中亚铁离子在被氧化的过程中消耗大量氧气,缺氧的地下水加入后后导致整个水体严重缺氧。同时鱼因缺氧上浮到水面后不能再潜入水体,表层水冷冻引起更多的死鱼,这种地下水缺乏的区域最好不要开水泵。

在严寒季节,有条件的养殖户可以使用在鱼塘底部利用管道排气的充气式增氧泵。在最寒冻的几天,可以干洒粒粒氧(颗粒型增氧剂),增加底部溶氧,避免底部缺氧后鱼上浮。

10、减少拉网:以免拉网后引起鱼体机械损伤,感染水霉,干塘出鱼的例外。

11、防水霉病:最好使用五倍子末或水杨酸例行消毒,预防水霉的发生,并且对鱼不造成强烈应激。


池塘蓝藻爆发导致泥鳅死亡的处理方法



一、发病情况及诊断分析

患病泥鳅食欲减退,鱼在塘中离群独游,鱼在水面肚皮朝上不能下沉,在水面旋转,用手可捉住,黏液多。通过镜检没发现寄生虫,鱼鳃、体表没发现病灶。解剖鱼体内部没有积水与充血部位,只发现前肠(泥鳅的胃)有大量深蓝色带黑的东西,用手指轻压有硬度感,后肠是空肠无任何东西,通过对肠内容物镜检是大量蓝藻。根据发病症状及现场解剖情况,确定为泥鳅吃食大量蓝绿藻引起肠梗阻,蓝藻在肠道内不能消化、排不出体外,影响泥鳅用肠道呼吸,泥鳅缺氧死亡。通过对水体的检查,泥鳅食欲减退是水中氨氮过高引起。

二、治疗方法及结果

1.及时捞出死鱼,进行深埋处理。

2.全池使用增氧颗粒和小型增氧机对水体进行曝气,每天5小时以上,同时要使用绿水解毒灵500毫升/亩,第2天使用EM菌加大用量,过3天再使用一次。泥鳅第2天就停止死亡开始大量摄食。

三、病因总结

1.泥鳅每天吃食量很大,9月气温较高水中底部溶氧较低,大量残渣与泥鳅排泄物不能得到有效的分解,致使泥鳅养殖池的水富营养化特别严重。

2.泥鳅池塘要有增氧机每天曝气,投放花白鲢控制蓝藻暴发,一般情况第一年泥鳅养殖池不易生病,除非有外源因素,如水质被工业和农业污染等。

3.蓝藻暴发不能用硫酸铜杀灭,因大量蓝藻被杀死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在分解时产生毒素与有害气体,会引起泥鳅产生其他疾病和大量死亡。

4.养殖泥鳅应每月使用EM菌或者光合细菌2次,多加水,增氧。每月要使用二氧化氯一次800~1000克/亩,提早预防蓝藻的发生。

河蟹养殖池塘暂养技术



对捕起来的成蟹,一时来不及销售,或留待货少价高时出售,或等待外运出口,都需要集中进行暂养。池塘暂养是把捕捞的河蟹放在符合要求的池塘里暂养一段时间再捕出上市。经过暂养的河蟹软脚变成硬脚,可以增肥、增重、增价,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1、放养前的准备。选排灌方便、水质良好、底质坚硬、环境安静、通电通路的地方建池。每池3-5亩,长方形,最好东西走向。蟹池要留2/3-3/4的面积作深水区,其余作浅水区。深水区保水深度1-1.5米,浅水区保水深度0.3-0.4米,并栽种水草。若时间较紧,也可临时捞草入池。简单的方法是捞入适量的水花生散布在池塘四周,用竹杆及丝绳固定。围栏设施材料要价廉适用,如铝皮、钙塑板等。要求在9月底前建好暂养池,放蟹前10-15天用每亩75千克生石灰溶化后全池泼洒,以杀灭有害生物。对池中的淤泥、池周杂草也要加以清除。
2、暂养蟹的投放。用于暂养的河蟹要求无病无伤,附肢完整,蟹体清亮,活动正常。入池时要把软、硬脚分开,雌、雄蟹分开。大小按100克/只以下、100-150克/只、150-20xx春季水温回升时,再行起捕销售。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52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