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河蟹的“翻壳比”


河蟹是如何从规格七八十头的蟹苗变成一只只大螃蟹的呢?为什么有的池塘河蟹规格能达到“四母六公”甚至更大,而有的池塘却只能出个“二母三公”甚至更小?影响河蟹规格的因素到底有哪些?河蟹属于甲壳类动物,生长都是通过吸水膨胀后蜕壳完成的,从大眼幼体到成蟹,一般要经过17次左右的蜕壳。因此,影响其规格大小的因素说到底就是影响其“翻壳比”(蜕壳后河蟹规格与蜕壳前规格的比)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营养
我们常说“营养(饲料、冰鲜鱼及钙镁离子等微量元素)决定规格”,营养越充足,河蟹规格越大。营养越充足,河蟹体质越强,蜕壳时吸水膨胀越顺利,“翻壳比”越大,成活率也越高。很多客户在出售螃蟹时都会遇到名不符实的河蟹,有的看着挺大,重量很轻,有的看着很小,但很重,这些都和河蟹前期营养积累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建议,河蟹精养塘全程投喂高蛋白饲料或冰鲜鱼,积累营养;发现螃蟹蜕壳时及时补充“活力钙”,蜕壳高峰期再用一次“活力钙”,“活力钙”为复合有机钙,每袋可用3亩地,性价比高,水溶性好,河蟹更易吸收利用,提供蜕壳所需的钙离子元素。
2、温度
河蟹最适生长温度为22-25℃,温度越适宜相对“翻壳比”会越大,有利于河蟹生长发育。池塘种植水草不单是为了产氧、净化水质,同时也为河蟹提供栖身之地,更重要的是起到降温作用。因此河蟹四壳五壳时,水韭菜(苦草)、轮叶黑藻多的池塘“翻壳比”会比没有水草的池塘“翻壳比”大。池塘水草种类、布局很重要,可根据池塘条件、养殖模式,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水草。
3、溶氧
正常情况下,蜕壳期间所需的溶氧为平时的2-3倍,溶氧越充足,河蟹吃料好,营养积累充足,“翻壳比”相对也大。因此平底塘前两壳普遍比有沟的池塘“翻壳比”大(环沟池塘前期河蟹位于沟中,密度相对大,而平底塘前期密度相对较低);高温期水韭菜、轮叶黑藻多的池塘由于溶氧充足,“翻壳比”也大。蜕壳期间要保证池塘溶氧充足,就必须保证水草的活力,定期使用“活力碳”+“利菌多”(不计水深,1瓶“活力碳”+2瓶“利菌多”用15亩水面),及时补充碳源,可有效养护水草,提高池塘溶解氧。如能装上增氧机就再好不过了。
4、水体环境
在此主要指水体毒素,河蟹蜕壳是吸水膨胀的过程,当水体毒素过多时,河蟹会直接趴边上草、上岸甚至死亡,当水体毒素较少时,虽不足以致死,但会停止吸水,影响规格。近几年调查发现,经常使用“碧水安”解毒的池塘会比解毒少的池塘河蟹大一二钱左右。蜕壳前要使用“碧水安5kg”(10-15亩/瓶)彻底解毒,养殖过程中要使用“碧水安”定期解毒。
5、应激等外界因素
河蟹有胆小怕光的生物学习性,当其处于蜕壳期时,外界的强光、温度突变、天气变化,必然会影响其“翻壳比”及成活率。适当提高水位,定期使用“碧水安”解毒,“肥水肽(15公斤/桶)”15亩/桶、“活力碳(2.5kg/瓶)”8-10亩/瓶等补碳肥水,稳定水体,减少河蟹应激,为河蟹生长提供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尤为重要。
6、苗种
“基因决定性状”,因此大规格母本在同样的条件下,其蟹苗养出大规格的几率越大,五壳之后的成蟹自然会更大。这也是近几年大规格母本的大眼幼体卖高价的原因。但自然条件下,由于投放密度、池塘水草种类布局、饲料、天气等外界因素影响,大规格母本蟹苗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养出大规格螃蟹。
河蟹的规格、“翻壳比”是受很多因素相互影响的,就像木桶效应一般,只有将各方面都做好,河蟹才能规格大、产量高。

相关知识

河蟹五壳翻一倍?方法在这里!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立秋已至,河蟹也将陆续迎来第5次蜕壳高峰期!对于辛苦了大半年的养殖户来说,即将迎来收成,内心必定是期待的或许也是忐忑的。16年、17年早期顶壳、拉脚,18年后期爆发性的伤亡没有在19年出现,一小波连续的高温天也没有延续到蜕壳阶段,所以今年我们的产量必定将上一个台阶!
虽然情况不错(伤亡较少),但不同往年,今年大多数池塘里面水浓、水质较差,很多师傅会担忧河蟹的规格太小,卖不上好价钱。在此,我与大家分析一下养蟹“冲刺阶段”该做哪些工作来促进河蟹的规格。
水清的池塘为什么能养出大螃蟹?
都说“清水大闸蟹”,水清的池塘溶氧好,螃蟹吃料就正常,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蜕壳也更有“劲儿”,成功率高、蜕壳翻倍还大!另外一方面,水清水干净,那么螃蟹的品质就好。就好比市场上流行的“有机食品”,纯天然、无污染,肉质口感就好。
水清的池塘容易养出来大的、好的螃蟹,究其原因就是溶氧好、水干净,能够确保螃蟹吃的下、吃的好!这些年,许多师傅为了调水,到了后期不断地“杀蓝藻”,但池塘环境并没有改善,比如溶氧低水变黑了,刺激大螃蟹吃料变差了,遇上缺氧泛塘伤亡还会突然爆发,不仅规格没有增加,连基础的产量都没有保障!
所以,“水清,螃蟹规格就大”这句观点比较片面,应该改成“水清、溶氧好,螃蟹吃料好,规格就大”!忽略了中间的关键过程,哪怕水清下来了,螃蟹规格也不大!
这下我们就清楚了,如果池塘已经没有什么水草,或者水体比较浓,那我们工作重点就一定要转到“螃蟹”上面去,确保水体不缺氧,螃蟹吃料正常才是关键!
勤改底、多增氧:这个阶段水质变化较大,建议大家可以2-3天左右的样子到药店检测一次水质。水体pH值、溶解氧是现阶段塘口的关键指标,太低(pH值<7.5,溶解氧<5mg/L)是水质变差的表现。这种情况出现的话,就需要连续使用“氧速保”来改善溶氧环境,避免水体进一步的恶化。
稳定环境是减少伤亡的前提:处暑口伤亡大是因为蜕壳高峰期体质差的螃蟹正在被淘汰。经常刺激、经常缺氧的塘口会严重影响河蟹的正常生长,平时没影响,一旦蜕壳损伤就难以预料。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伤亡的螃蟹多数都是不吃料的。都吃不下了,哪里来的成活率和规格?所以,慎用杀蓝藻的药物!水浓怎么办?用菌调水,水草净化不了水质,那我们就定期泼一些“利生多”光合细菌调水。有水草的池塘待温度下来一些后,还可以适当地补补肥!
营养促进规格:螃蟹肥不肥,就看营养好不好!这个阶段螃蟹吃的多,蜕壳就有力气,损伤小、规格大!增加一些冰鲜鱼的投喂,千万不能停料,遇到缺氧的日子可以改成早上投喂。适当的在冰鲜鱼中添加一些维生素、大蒜粉(比如“冰鲜宝”),可以起到诱食、促消化的作用。在蜕壳阶段外泼2次“活力钙”(立秋以后,处暑前后各1次),补充有机钙,帮助河蟹快速蜕壳,促进规格!
以往我们高淳是螃蟹成熟上市最早的地区之一,凭借着规格大、品质好,在价格上有较大的优势。可自从20xx之后,本地区的成熟时间不断推迟,部分池塘甚至10月份都迟迟不上市,极大地影响了经济效益。为什么?就是因为水质环境恶化、药物刺激、缺氧频发等因素,导致了螃蟹生长发育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我们在不断与青苔、蓝藻、虫子做斗争(用药)的过程中,更是损害了螃蟹的体质,推迟了成熟的时间!

高温期如何避免河蟹池塘“翻塘”



近几年每年夏季高温期,都会有一些池塘因为水质恶化、水草下沉腐烂等原因,导致河蟹大量死亡,给养殖业者造成巨大损失。也因此导致养殖户和渔药经营者的用药纠纷不断。那么除了管理和人为因素,这种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应该做好预防,本人做以下分析,希望对河蟹养殖业者有所帮助。
一、高温期河蟹“翻塘”的原因
1、增氧机等防御设施不足
大多数河蟹池塘现在基本没有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就是说养殖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并不完善,这些基础设施包括增氧机、好的外源水条件,以及充足的电力等,增氧机在河蟹的养殖过程中,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可是很多养殖户并不理解且没有安装增氧机的意愿,有的池塘外源水很不好,一到高温天气,正是缺水需要水的时候,往往没有水可以用,还有一些稍偏僻地方,没有三相电或经常停电,这几项都是河蟹养殖的必备条件,如果没有,那就不能应对极端高温天气带来的水质恶化,以及水草腐烂等情况。
图1安装增氧机的河蟹池塘
2、平时管理不到位
对河蟹养殖的关键环节把控不准,河蟹池塘高温期的缺氧、烂草、水质恶化,往往发生的很快,也就两三天时间,可能会导致一塘螃蟹全军覆没,但是大家要知道,水质恶化、水草腐烂起因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最关键的养殖环节是在梅雨天过后的二十多天里,这个时期池塘的底层溶氧往往很低,实际监测结果是在1~3mg/L左右,表层溶氧却很高,基本过饱和,池塘水质和水草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就是这段时间大家容易忽视对池塘的管理,对底层水和溶解氧的关注度不够,时间一长,底层出了问题,再加上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导致上层水也出问题,那么整个池塘就处于“翻塘”的边缘了,所以加强梅雨天过后的二十多天的池塘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图2缺氧、水质恶化池塘
二、高温期河蟹“翻塘”死亡的预防和处理
那么如果池塘的水质已经恶化了(如图2),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调节呢?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处理。
1、停料这样的池塘河蟹保命都来不及,根本不吃料,投下去的饲料会加重池塘的污染。
2、捞草在不搅动底泥的情况下捞出池塘底部下沉在腐烂的水草尤为关键,下沉腐烂的水草耗氧量是非常巨大的,留在塘底只会加重或者延长缺氧的时间。
3、开增氧机、换水一旦水质恶化必须开动增氧机,并大量的换水,且保持池塘水位不易过深,当然必须是好的外源水,如果外源水质量差还会适得其反。经过这样的三个步骤,正常情况下池塘会在5~7天内逐步恢复。
总结,想要减少甚至避免高温期的“翻塘”情况的发生,我们势必要加强河蟹池塘基础设施的改善来提高抵御风险能力,并加深对溶氧、增氧的认识和理解,还有要把握好养殖的关键环节,不能疏忽大意,希望养殖朋友能在以上几个方面加以调整,把河蟹养殖的风险降低,让整个养殖过程顺顺利利。

河蟹四壳成功的重要性!如何让河蟹顺利脱四壳?



由于四壳没有前期一壳和二壳脱壳的时候的风险大,死亡率高的情况,再加上四壳脱壳后也不会出现如五壳那种较大的增长。所以很多客户已经是不在乎,也不去管理四壳,开始听之任之,爱咋咋地了。这种看法在市场上占有很大的比例。
一、四壳真的不重要吗?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四壳不重要,那么螃蟹这一壳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四壳的时候就已经是在为五壳做准备了,四壳蜕壳不好,怎么为五壳储备充足的能量呢。
梅雨季节的四壳的巧遇,也加大了螃蟹脱壳期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在后期会造成螃蟹慢慢的死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如何顺利蜕壳?
脱壳就意味着生长,生长就需要一定的营养和好的生长环境。今年在兴化很多地区就出现,四壳脱壳不遂和脱壳两天后都还是软壳蟹,并且伴随着死亡,死亡的螃蟹个头都比较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经过检测,基本都是营养不足造成的。所以,四壳脱壳期营养一定要足,最好补充质量好的钙和微量元素、多维等营养,有条件的可以喂一些小鱼。(注意改底哦)
三、好的水环境助力蜕壳
四壳期,几乎每家都会出现蓝藻,外河水的氨氮、亚硝酸盐也开始出现,这都给四壳蜕壳造成影响。因此,脱壳期千万不要使用杀蓝藻的药,很多损蟹和塘里出现问题,都是折腾出来的,这个时候可以使用“芽孢杆菌+乳酸菌+碳源”一起使用,可以有效的抑制蓝藻,并推迟蓝藻爆发。定期使用有机酸解毒,解除水体指标毒素和藻毒素。
四、防缺氧
高溶氧,才能高产。后期池塘底部环境已经开始慢慢变差,耗氧因子也逐渐增多。可以定期使用增氧类底改去除底部的耗氧因子,改善底部环境。有增氧设施的池塘可以在晚上3点到早上7点打开增氧机,为池塘提供充足的氧气。(闷热天也需要打开增氧设施)
五、及时消毒
目前,池塘的烂草、死藻、残饵都在增加,这也就给病菌提供了繁殖场所,再加上梅雨季节,也增加了病菌的繁殖速度,脱壳期使用生物性的消毒剂,进行彻底的消毒一次,就变得至关重要。可以使用噬菌蛭弧菌消毒,脱壳期,晴天,雨天都可以使用,安全,没有刺激。同时增加了螃蟹抗病菌的能力。

如何提高螃蟹“一壳”的成功率



河蟹是节肢动物,具有外骨骼,外骨骼的容积是固定的,当河蟹在旧的外骨骼内生长到一定阶段,旧的外骨骼不能再容纳时,河蟹必须脱去旧的外骨骼,才能继续生长。将要蛻壳的螃蟹,背甲呈黑褐色,停止进食,选择安静隐蔽的环境进行蛻壳。
众所周知螃蟹的一二壳决定蟹塘的产量,四五壳决定螃蟹的规格,因为早期河蟹摄食差,营养积累不足,蛻壳的死亡率大,成活率的高低就直接影响产量,而今年大多数的塘口放苗要晚很多,蟹苗下塘才刚开始适应,还没怎么开始吃食就已经有开始脱壳的了,蟹苗在吃食少的情况下,体质相对来说就会差许多,一壳过后的成活率也就会下降,所以我们在3月底的重点工作就是如何提高螃蟹的体质。
1、内服拌料(肝胆泰乐+高稳维西一组拌40-80斤饲料,或直接用肝肠舒颗粒一包拌40-80斤饲料),最少持续一个星期,保肝护肠,提升螃蟹体质。
2、补钙(发现螃蟹有脱壳的以后就用应激硬壳灵+黄金多糖一组3亩,之后7-10天,再用一次应激硬壳灵一瓶3亩),螃蟹脱壳需要吸收钙,第一次补钙是为了提高螃蟹脱壳的成功率,第二次补钙是为了提高螃蟹脱壳后的硬壳速度和成活率。
注意事项:螃蟹在脱壳期是非常脆弱的,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出现损伤,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1、螃蟹脱壳前要注意消一次毒,杀灭水中、螃蟹身上的有害细菌,可提高螃蟹脱壳的成功率。
2、在螃蟹脱壳的时候禁止大量打水放水(水位升降控制在10cm以内)。
3、注意天气变化,做好抗应激的预防(如天气突变,要及时用抗激灵+黄金多糖一组3亩全池泼洒)。
4、在螃蟹脱壳的高峰期,不要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如杀虫药、青苔药等。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52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