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箱养殖黄鳝饵料投喂注意事项


网箱养殖黄鳝是一项新兴的技术,已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推广养殖。现将几种主要的投喂方法总结如下。

一、投喂的主要饵料

1、投喂活小杂鱼

这种投喂方式大部分是用精养鱼池中的小杂鱼进行投喂,投饵料一般为黄鳝体重的5%~6%,不需要驯食。

2、投喂新鲜死鱼或冰冻鱼

这种投喂方式适合有一规模的养殖户采用。投喂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把死鱼剁成块进行投喂;二是把死鱼绞成浆进行投喂,投喂量一般为黄鳝体重的5%~6%。

3、投喂配合饲料

这种投喂方法必须进行驯饲。方法是,鳝种放养后3天先不投饲,待黄鳝适应环境后在晚上开始引食,引食饲料选择黄鳝喜食的小杂鱼、河蚌肉等绞成浆投喂,以后逐步在鲜饵中加入人工配合饲料投喂,最后的比例控制在500克鲜饵中加配合饲料500~1000克。每天投喂两次,以早上6~7点,下午5~6点为宜。每天的投饵量开始以按黄鳝体重的2%~3%计算,以后逐步增加到4%~5%。配合饲料有粉状料和膨化颗粒料两种,粉状料与鲜饵搅拌后用绞肉机制成条形饵料,晾成半干后投喂。膨化颗粒料与鲜饵搅拌后放置半小时,待颗粒料软化后进行投喂。

4、投喂其它饲料

主要是投喂蚯蚓、河蚌肉,一些动物下脚料,麦麸、浮萍等。

二、投喂注意事项

1、黄鳝的觅食主要靠前后鼻孔内发达的嗅觉小褶和触觉,来感受水流传过来的饵料生物发出的特殊气味和振动。因此,黄鳝饲料必须有较重的腥味才能被摄食。同时,当黄鳝固定摄取某一食物时,要转变食性往往需花较长时间,因此,不要轻易改变饲料种类投喂,以促进黄鳝快速生长。

2、要对饵料进行适当处理。小鱼要用清水清洗后投喂,大规格的鱼要用开水煮一下进行投喂,河蚌肉要通过冷冻冻死体内的蚂蟥后进行投喂,膨化颗粒料要经软化后进行投喂。


相关阅读

黄鳝网箱养殖饵料投喂技术



1、投喂的主要饵料

(1)投喂活小杂鱼

这种投喂方式大部分是用精养鱼池中的小杂鱼进行投喂,投饵量一般为黄鳝体重的5%~6%,不需要驯食。

(2)投喂新鲜死鱼或冰冻鱼

这种投喂方式适合有一规模的养殖户采用。投喂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把死鱼剁成块进行投喂;二是把死鱼绞成浆进行投喂,投喂量一般为黄鳝体重的5%~6%。

(3)投喂配合饲料

这种投喂方法必须进行驯饲。方法是,鳝种放养后3天先不投饲,待黄鳝适应环境后在晚上开始引食,引食饲料选择黄鳝喜食的小杂鱼、河蚌肉等绞成浆投喂,以后逐步在鲜饵中加入人工配合饲料投喂,最后的比例控制在500克鲜饵中加配合饲料500~1000克。每天投喂两次,以早上6~7点,下午5~6点为宜。每天的投饵量开始以按黄鳝体重的2%~3%计算,以后逐步增加到4%~5%。配合饲料有粉状料和膨化颗粒料两种,粉状料与鲜饵搅拌后用绞肉机制成条形饵料,晾成半干后投喂。膨化颗粒料与鲜饵搅拌后放置半小时,待颗粒料软化后进行投喂。

(4)投喂其它饲料

主要是投喂蚯蚓、河蚌肉,一些动物下脚料,麦麸、浮萍等。

2、投喂注意事项

(1)黄鳝的觅食主要靠前后鼻孔内发达的嗅觉小褶和触觉,来感受水流传过来的饵料生物发出的特殊气味和振动。因此,黄鳝饲料必须有较重的腥味才能被摄食。同时,当黄鳝固定摄取某一食物时,要转变食性往往需花较长时间,因此,不要轻易改变饲料种类投喂,以促进黄鳝快速生长。

(2)要对饵料进行适当处理。小鱼要用清水清洗后投喂,大规格的鱼要用开水煮一下进行投喂,河蚌肉要通过冷冻冻死体内的蚂蟥后进行投喂,膨化颗粒料要经软化后进行投喂。


河蟹养殖三大投喂注意事项


两头精、中间青,即春秋季节的投饵,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夏季饵料以植物性饵料为主;
3、根据河蟹生活习性投饵。河蟹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饵料投喂应以晚间投饵为主,白天投饵为辅。其晚间投饵量占全天饵料量的70%;
4、饵料要大小适当。饵料颗粒大小要与河蟹个体大小相适宜,以提高饵料利用率;
5、浅水区投饵。饵料要均匀投放在有水草的浅水区,并坚持四定的投饵原则;
6、性成熟蟹注意投喂。河蟹性成熟后,体力消耗过大,因此要增加白天的投饵量。同时要防营养过剩死亡,特别是成熟的雌蟹,肝脏85%以上,转化为性腺,肝功能下降,应大量投喂植物性饵料,以防肝功能不适和雌雄蟹提前交配,引起死亡;
7、实施鱼蟹混养模式的,应先喂鱼后喂蟹。鱼料投入深水区,蟹料投入浅水区,以防争食,影响河蟹生长。
三、三种饵料不宜投喂
1、肉皮。采用肉皮投喂,不仅饲料转化率低,而且肉皮中脂肪含量高,大量投喂后易在水体表面形成一层油膜,容易造成水体缺氧,影响河蟹生长。
2、土豆。河蟹不喜食,投喂后多沉在池底腐烂变质,易引起水质恶化,诱发蟹病。
3、海水鱼。首先海水鱼经长时间冰冻,有大量病菌滋生,长期投喂易导致河蟹发病率、死亡率高;其次海水鱼含盐分高,河蟹摄食后性腺发育加快,性成熟提前,影响河蟹上市规格;最后海水鱼投喂时损失大,利用率低,养殖成本反而提高。

螃蟹饵料投喂技巧


投饵时间
河蟹投饵一般每天两次,上午八、九点投一次,傍晚七、八点左右再投喂一次。饵料投喂以傍晚为主,投喂量应占全天的60-70%。
投饵内容
河蟹的饵料投喂是因生长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一龄蟹种至成蟹养殖阶段,投喂的饵料以蟹类人工配合饲料为主,没有专用饲料的地方,可以自己配制饵料,例如:投喂普通鲤鱼夏花饲料,配以1/3-1/5的蚯蚓、碎肉、小杂鱼粉、酒糟、螺贝类碎肉、牲畜下脚料等。另外还要把饵料加工成一定规格大小(如畜禽下脚料切成蚕豆粒大小块、山芋刨成丝、麦芽等)再喂,成蟹阶段的饵料一般不加工,但黄豆、玉米要煮熟再喂。蟹种刚放进池时,要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河蟹生长中期应以投喂植物性饵料为主,搭配动物性饵料,后期应多投喂动物性饵料,做到“两头精,中间青”。
投饵数量
河蟹的饵料系数一般在5以上,究竟投饵多少,应视季节、水温、蟹的不同生长阶段来定。总的分配原则是:上半年投饵占总量的30%-35%;7-11月份占总量的65%-70%。蟹种至成蟹的日投喂量为在池蟹总重的8%-10%。成蟹喂养按蟹体重5%左右投喂,动物下脚料按占颗粒饲料的10%左右投喂。另外还要视天气、水温、水质等状况,以及河蟹吃食情况,灵活掌握,及时合理的进行调整。
投饵方法
“四定四看”,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河蟹的吃食情况,确定饵料投喂量。主要在岸边和浅水处多点均匀投喂。用塑料编织袋片或密眼网片制成的罾形食台较好。

河蟹塘的投喂特点及注意事项



成蟹养成过程中,饵料的投喂与气候、水温、水体溶氧等有关。关注天气变化,因地制宜搞好河蟹养殖。投喂时间:傍晚或下午4~5时;投喂量一般为河蟹养殖总体重的10%左右。实践中以第二天早晨检查摄食情况,以有无剩饵为标准,适度掌握。依据河蟹生长特点:一般以旬为单位,每10天微调一下投饲量.。投喂遵循“四定”原则。
一.饲料投喂在一年中分布特点:
⑴.3~4月份当水温10℃左右时,可开始投饵;当水温低于8℃时,不喂。投喂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在饵料投喂上遵循“两头精,中间青”原则。
⑵.5~6月份适时添加植物性饲料或颗粒饲料,荤素结合为水生动物提供适口的精饵料。
⑶.6~9月份是生长旺季,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动物性饲料为辅。6月份逐渐减少动物性饲料的占比,提高植物性饲料的占比。7、8月份以植物性饲料为主,9月份逐渐减少植物性饲料的占比,提高动物性饲料的占比。
⑷.10月份以动物性饲料为主;适当投喂南瓜、山芋、胡萝卜等维生素丰富的饲料。随着气温的下降,要防范投饲过多。
⑸.11~12月份、翌年1~2月份,关注天气变化,适当投饲,要防范投饲过多;投喂以动物性饲料为主,提高油脂含量。当水温低于8℃时,停止投喂。
二.注意事项:
⑴.“蟹大小,看水草”,水草的移栽面积一般占水面的1/3~1/4;水草覆盖面积不宜过水面的1/2,须适时刈割。当水草占优势时,抑制浮游生物量;过分茂盛,影响水体光照,抑制底栖生物生长。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益于河蟹脱壳、生长;同时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
⑵.适时投放螺蛳,亩放养量:200~400公斤/亩;培育天然活饵料。
⑶.发现龙虾,及时捕出;减少与河蟹的生存竞争(河蟹、龙虾处于同一生态位)。
⑷.及时捞出残草、残饵;以防腐烂败坏水质。
⑸.关注天气变化,当气温突然上升或下降3~5℃以上时,须及时调整投饵量,以防残饵败坏水质。一般喂五成左右(正常情况喂8成饱)。天气急剧变化,影响水体溶氧;而摄食量的多寡与水体溶氧有关。溶氧高,摄食多,转化率高,生长快。
⑹.动物性饲料须新鲜、熟食,可减少肠炎的发生。另霉变的饲料不可入塘。
⑺.做好水质管理工作。当水温≧30℃时,适时加深水位,以便河蟹躲避高温。
⑻.做好病害预防工作。勤巡塘,勤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⑼.勤巡塘,勤思考;细节决定成败,实践出真知。

美蛙饵料的投喂


饵料的投喂要根据美蛙的摄食习性,合理选择饵料种类,进行科学喂养,以提高饵料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

1.饵料台的制作蝌蚪饵料台可用1 cm厚的木条制成1m 大小的方框,底部用止合板或塑料布装订成饵料台,固定在水中,将饵料投放在上面即可。

2.投喂原则美蛙饵料的投喂要坚持四定原则。

(1)定质。投喂饵料要保证新鲜.清洁不变质。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饵料投喂前要清洗于净,腐烂变质不能投喂。植物性饵料不能发霉腐烂。同时,投喂饵料要多样化,以便美蛙能够获得多种营养物质,健康生长,增强抵抗力。

(2)定量。根据美蛙的摄食情况,天气变化、水温、水质等因素,在一定时期内坚持定量投喂,一般以足食为宜。如发现饵料过剩,应适当减少投喂量,若饵料不足,美蛙体形不饱满,可适量增喂。通常情况,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7-30 d的蝌蚪日投喂量为每千尾50g左右,其中动物性饵料占60%,植物性饵料占40%足月后至变态前的蝌蚪每100尾日投喂量为50 g左右,动植物性饵料比例为各占一半蛙期的日投喂量通常为其体重的 5%-10%,其中蛋白质饵料占40%左右,植物性饵料占60%左右。

投喂次数与投喂量要合理搭配。初期蝌蚪食量较小,1d次即可。如考虑到使每只都能吃到饵料,则可补投1次喂足,可分上、下午各1次。成蛙食量大,在其生长迅速时期气温又适宜,则每天1次喂足,在春、秋季节凉爽时可间隔2-3d喂1 次。投喂美蛙要注意不要饱一顿饿一顿,以防因缺少饵料使大蛙吃小蛙,甚至使蛙患肠胃病。

(3)定点。要在固定的地方投喂饵料,使美蛙养成定点摄食习惯,既便于清理残余饵料又可集中驯化死饵。

罗非鱼健康高产养殖的饵料投喂技术



饲料使用准则规定,饲料中使用的促生长剂、维生素、氮基酸、脱壳素、矿物质、抗氧化剂或防腐剂等添加剂种类及用量应符合有关国家法规和标准规定;饲料中不添加国家禁止使用的药物(如乙烯雌酚、喹乙醇)作为预防疾病或促进生长的目的。其他药物的使用应符合水产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20xx)》的规定;不在饲料中添加未经农业部批准的饲料添加剂的兽药。

随着生物工程的发展,国内外生物科技的动态趋向于水产饲料中添加有机酸制剂、肉碱、甜菜碱、酵母培养物以及寡糖、多粮绿原酸、生物碱、多酚、黄酮等纯天然生物活性复合物。采取全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方式,饲料蛋白质要求在25%~30%。确定准确的投喂量是提高生长速度的关键。因此,必须建立饵料台,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4%,每次投喂量由专人负责称量和记录,同时,在每次投喂后一小时检查饵料台的饵料机剩余情况,再结合水质、天气、鱼的食欲等情况灵活调整每次的投喂量。原则上3~5月鱼体重50~250克/尾时每天投喂2次,上午10:00和下午4:00。5~10月,250克/尾以上每天投喂3次,除了上、下午各投喂一次,晚上适当投喂。每月抽样检查鱼的生长速度,根据其生长情况确定投喂量和投喂次数。

每年的5~11月是养殖罗非鱼的黄金季节,应加强水质和喂食管理。


黄鳝秋冬管理注意事项



鳝鱼是一种半冬眠的鱼类,当气温低于15℃时,鳝鱼便不吃不动,靠微量呼吸进入冬眠。因此,进入秋季以后,气温逐渐下降,鳝鱼的觅食和活动也逐步减弱,这时,需加强秋冬管理,其主要措施是:

一、增喂脂肪含量高的饲料
这样可让鳝鱼积累更多的脂肪,供停食冬眠时鱼体消耗。脂肪含量高的饲料有蚕蛹、蚯蚓、蝇蛆等,要尽量多喂。

二、合理捕捉上市
鳝鱼喜欢钻入池底淤泥中,尤其是在气温降低后,会钻入淤泥里越冬。为此,对于成鳝,应在入冬前合理捕捉上市。捕捉时,应先将池水排干,并清除表层泥浆,再用双手翻池底淤泥捕捉。要避免使用铁锹、铁铲等硬质锐器深挖,以防铲断或碰伤鳝鱼。同时,要注意捕大留小,以便来年产卵繁殖。

三、加强越冬防护
水源条件比较好的鳝池,可以采用深水越冬法,即在池中保持50厘米-70厘米深的水层,并在水面上放些水草、浮萍等,冬季结冰时,敲开冰层透气。这样,既能保持池底温度,又能保持池水含氧量。鳝鱼开始冬眠时,放干池水越冬。但是要注意池土要保持湿润,不可过于干燥,池土上要加盖塑料网,防止猫、狗等动物捕食鳝鱼。在遇严寒冰冻时,池面应加盖一层稻草或其他秆杆,保温防冻。当来年开春气温升至15℃以上时,要及时投喂饵料,促进鳝鱼生长。


温室甲鱼养殖投苗初期注意事项



刚孵化的甲鱼苗经过点数、消毒后进入温室养殖池,此时由于甲鱼刚孵化不久,体质较弱,易因外界因素影响产生应激而致病,在前期养殖过程中,水体消毒、内服保健、理化因子调控就显得尤为重要。
1、疾病预防
投苗药浴阶段,勿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可使用土霉素、碘制剂等进行药浴消毒。
在甲鱼养殖头三个月易病发的疾病主要有:白斑、纤毛虫病、腐皮、白点、爱德华氏菌病。平常查棚时须有目的性的对甲鱼进行观察,可分为体表监测、甲鱼活动度监测、摄食量监测。
养殖前期,水体可见度较高,容易引起真菌类疾病的爆发,因此可适当调高养殖水体温度至31℃左右,外泼水质培养基、饲料浆或豆浆降低水体透明度增加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数量级,从而在外部构建甲鱼良好的生存环境,降低发病率。结合疾病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方针,养殖前期应增强日常预防消毒,泼洒以戊二醛、氯制剂、生石灰、漂白粉等化学试剂为主的消毒剂,尽量少用抗生素类作为外泼药物。
2、内服保健
刚投放的甲鱼苗,肠道系统及本身的免疫体系较差,可以通过内服保健途径进一步加强。肠道系统可以通过添加微生物制剂及多维,参与构建甲鱼肠道的微生物菌群,使用剂量不可太高,避免引起甲鱼腹泻。日常饲料投喂可以结合维生素C、维生素E、葡萄糖、奶粉等营养物质,增强甲鱼自身免疫力。
3、理化因子调控
甲鱼养殖初期,应尽量避免应激反应出现,健全甲鱼消化、免疫系统,创建良好的生存环境:
溶解氧:处于养殖初期1个月以内,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增氧的,最好预制溶氧测试试剂或仪器,以便更好的检测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应保证一天当中水体溶解氧有16个小时的浓度为5mg/L,其余时间为3mg/L。至养殖第2个月时,开始启动外部充氧设施,为养殖水体进行充氧。
pH值:养殖水体pH值最好维持在7.2-8.2之间,为最佳的区间范围。如pH值出现偏差可通过换水或使用小苏打、生石灰进行调节。使用小苏打、生石灰时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出现pH值波动过大造成甲鱼应激反应。
亚硝酸:亚硝酸化学分子式HNO2,是种弱酸,兼具有还原性和氧化性,极不稳定,通常是养殖水体中有机物分解过程的中间产物,易还原分解成NO2、NO和H2O;它被氧化时,即成为硝酸;也易与水体中的金属离子结合形成亚硝酸盐或硝酸盐,对甲鱼会造成极强的伤害,应保持其浓度小于0.1mg/L。养殖初期,甲鱼本身总重量小,排泄物及投饵量少,对于外部充氧要求更加严格。应配备亚硝酸检测试剂盒,时常对养殖水体进行检测,预防因亚硝酸偏高至甲鱼偷死。

秋天池塘养殖黄鳝注意事项



秋季气温适宜,是黄鳝的生长旺季。要使池养黄鳝获得高产高效,秋季的饲养管理切莫耽误。

改善水质

养鳝池水深控制在30厘米左右,及时清除池中残饵及污物,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水色清爽,呈淡褐色或嫩蓝色,且经常有变化,使池水肥而不老。每隔1~2天换水1次,定期施用生石灰调节酸碱度,控制池水PH值在7~7.8之间。

控制水温
 
黄鳝养殖最佳适温为24~28℃。初秋气温较高,阳光直射水面水温会快速上升,影响黄鳝食欲而抑制其生长速度,甚至染病死亡。此时期应把水温控制在28℃以下,方法是:①加水。当气温升至35℃左右时,放掉表层1/3的水,加注新水,有条件的最好采用小流量的常流水。加注新水应缓缓冲入,经一段时间,细流入池,温差不大于2℃。②遮阳。池上方搭遮阳棚,面积占池面的1/3~2/3。池旁栽种葡萄、丝瓜、扁豆等经济作物,让池水既保持一定光照,又避免较高水温。③种草。池水中种植水葫芦、水浮莲等水草,水草面积控制在水面的一半以下。池内置少量瓦块、树桩等,供黄鳝栖息、隐藏和避暑。

加强饲喂

秋季黄鳝摄食旺盛,应保证质优量足的饲料供应,促进黄鳝快速生长。鳝饵以蚯蚓、蝇蛆、螺蚌肉及畜禽内脏等新鲜饵料为主,同时辅喂适量的麦麸、饼粕、瓜果等植物性饵料。动物性饵料一般洗净后,用每公斤水加200毫克高锰酸钾的溶液浸泡3分钟,再用清水漂净后投放在沉于水面下3厘米左右的饵料台上。一般每天鲜饵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8%左右,干饵量为鲜饵的一半,严禁投喂被污染或腐败变质的饵料。投饵要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原则,特别应注意投饵量,若遇到恶劣天气鳝鱼摄食量减少时,应适当减少投食。

防逃治病

若遇天气突变会使鳝鱼感到不适、焦躁不安而伺机逃走,特别是在雷阵雨或夜间暴雨时其外逃可能性最大。因此,应经常检查池壁、池底有无裂缝,排水口网是否完好,水深是否接近溢流水位。此外,秋季也是鳝病高发期,其常见病及防治方法如下:

①感冒病。主要原因是气温变化大,引起水温剧变而导致黄鳝感冒。应严格控制温度,掌握换水量,防止鳝池注换水前后温差过大。

②发烧病。因池水过浅、水温过高引发,病鳝焦躁不安,常浮出水面或躺在水草上频频摆头,饥而不食,最后死亡。预防措施是遮阳降温、加注新水。黄鳝患病后,每立方米水体用5毫升0.07%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全池均匀泼洒。也可每立方米水体用大葱100克、食盐50克、桑叶15克捣碎成汁全池泼洒,每天2次,连用2~3天。

③水霉病。霉菌孢子吸取黄鳝皮肤营养,向外长出棉毛状的菌丝,继而在体表蔓延扩展形成肉眼可见的“白毛”。可每立方米水体用甲基蓝3克对水全池泼洒;也可按池水量用0.04%的食盐和0.04%的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

④腐皮病。病鳝初期体表出现大小不一的红斑,腹部两侧有点状充血发炎,游动无力,病情严重时表皮点状溃烂,体表有形状不规则小洞,并感染内脏而死亡。防治该病,可每立方米水体用5~10毫升鳝病灵,全池泼洒,连用3天;也可每立方米水体用2克五倍子煎水全池泼洒,连用2~3天。

⑤出血病。病鳝在水中上下窜动或不停绕圈翻动,久之则无力游动,横卧于水草上呈假死状态,体表有血斑,斑块形状不定,大小不一,斑块周边出血较中间区域严重,整个体表以腹部为重,两侧不多,死亡率高。可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红霉素对水全池泼洒,同时每50公斤黄鳝用磺胺噻唑5克拌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喂3~6天,或在饲料中加入1%~3%的大黄片投喂,有较好疗效。



黄鳝越冬养殖的几个注意事项



进入十月以后,搞黄鳝养殖的可要注意了,因为再过一个月呢,差不多就到了黄鳝的冬眠期了,所以,在黄鳝越冬前,到底要为黄鳝做些什么呢?

1、要让黄鳝吃饱,有足够的体能;

2、要管好水,很多发黑和藻类的水要治;

3、要杀水花生上面的虫子,也可以在水花生上铺稻草来保暖;

4、防敌害,水老鼠,鸟,小偷。

除此之外,黄鳝越冬还有一些巧妙方法。

1、带水越冬法。黄鳝是变温冷血鱼类,对环境适应性强,当气温降至10℃以下时(生长温度15-30℃),就很少摄食而入穴冬眠,此时为了黄鳝安全越冬,应把养殖池的水位提高到30-50厘米,保证冬季池底水温在0℃以上。若满池结冰,必须每天把冰块打开防止黄鳝缺氧。

2、干池越冬法。水温10℃以下时排干池水,保证池底泥土湿润,在池子泥土表面覆盖上一层稻草或麦草、玉米秸,厚度30厘米。

3、室内越冬法。当气温在10℃以下时,将池塘养殖的黄鳝转到室内越冬,在室内用池子或水桶按1公斤黄鳝、2公斤水的比例,将黄鳝放到池子或桶中,每天换水一次,保证室内温度在2-5℃之间。

4、塑料大棚越冬法。当冬天水温低于12℃时,采用塑料大棚越冬效果也很好。塑料大棚里的池子水位比养殖水位略高就行,棚内气温保证在2-8℃之间。每天中午温度最高时把大棚的通风孔打开,让棚内空气清新,在大棚顶端安装通风孔,以防黄鳝缺氧死亡。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203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