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建造黄鳝池


怎样建造黄鳝池?养鳝池应选择避风向阳、水源方便之处;面积一般几平方米至几十平方米,家庭养殖以4—5平方米为宜,水源好、饵料充足的地方也可建造大一点的池子。池形可以是长方形、方形、圆形,池深1.5米左右。建筑方式有地下式、半地下式和地上式3种。一般用砖石砌成,池壁、池底、池角等用水泥沙浆或三合土勾缝。池底根据土质的坚硬程度,可分别采用砖石夯实底、铺砖底、水泥底或三合土底。若用三合土底,厚度应不少于13厘米。池的内壁可用砖砌、水泥涂抹或用三合土,三合土厚应在3厘米以上。池壁上半部应略向内倾斜,四周墙顶要砌成“┏”形,以免黄鳝逃跑。池墙要高出地面20—30厘米,避免雨天池水满坎逃鱼。池建成后先灌水检查是否漏水,1周后将池水排出,再在池底铺上30—50厘米厚的肥池,并在泥中掺一些等号秆、厩肥、绿肥以增加有机质;肥泥软硬必须适宜,既能渗水,又便于打洞。池底铺好后,灌入清水,水深15厘米左右,水层以上的池壁与池坎应保持30厘米以上的距离。鳝池排水口略低于水平面,进水口要高于水平面,设在排水口对面。进、排水口可分别安装进、排水管,管径3—5厘米,管口蒙有塑料网布或铁丝网,以防黄鳝从管口外沈。鳝池底部要开一涵洞,作排干池水用。

相关知识

成品黄鳝养殖之水泥池的建造



成鳝养殖是将体重10~15克的鳝苗(种)养到体重80~100克或100克以上的食用鳝的过程。这是黄鳝养殖的最后一环。

成鳝池面积一般为20~30平方米,有些小的仅3~5平方米,而大的甚至可高达100平方米。作为家庭养殖的,以10~15平方米、池深1~1.2米为宜。池的形状应结合实际地形灵活掌握,方形、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均可,但以长方形和椭圆形最为常用。建池地点要求水源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方便。

成鳝池按结构可分为土池和水泥池两类,而按养殖方式又可分为静水有土养殖、流水无土养殖和流水鳝蚓混养等。但无论哪种结构,在建池时都必须要考虑防逃、易捕捞和进出水方便三个原则。

水泥池的部分池体建在地面以下。按设计要求先挖好土池,池壁用砖(或片石)水泥砂浆砌好后,用水泥砂浆批挡;或用混凝土现浇做成池壁后,再用水泥砂浆批挡而成。池面要高出地面10~15厘米,以防下雨时雨水流入;池壁顶部用砖或其他材料做成向池内伸进15~20厘米的“7”字形“压口”(或叫“出檐”),以防黄鳝用尾部勾墙而逃;池底可用水泥砂浆,也可用三合土浇成。在离池底高30厘米处开出水口,50厘米处开进水口,进出水口都要用细网目的网封住,以防在排灌水时黄鳝逃走。池子建成以后,在池底铺一层20~30厘米厚的淤泥,泥质要软硬适度,以利于黄鳝打洞穴居,然后注入新水,水位保持在10~15厘米,水面离池壁的“压口”处高度应有30厘米。

在池中还可以建一个1~1.5平方米的幼鳝池,幼鳝池周围留数个大小不一的窗孔,窗孔用铁丝网片罩好,不让成鳝进入,只让幼鳝通行而起到对幼鳝的保护作用。

在水泥池铺底用的泥土,可直接选自河底、湖底或池塘底中的黑色淤泥。但这种泥因有机质含量丰富,细菌密度大,使池水耗氧量大,黄鳝发病率高,而且黄鳝不便打洞穴居。因此,采取以下措施常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1)将淤泥摊开曝晒3~5天后入池进水。

(2)直接用黄泥踩碎后入池进水。

(3)在池中铺好底泥后,栽种一些挺水植物,如茭草(或茭白)、慈菇等。

(4)在底泥中添加一些石块、砖头等物。


黄鳝无公害有土水泥池养殖的水泥池建造



水泥池形状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和环境综合考虑,一般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椭圆形。水泥池大小应根据养殖的规模而定,庭院副业式养殖以4~5平方米为宜;专业户以长方形为宜,面积以15~30平方米为好。

建造水泥池时,先在平地上下挖40~50厘米,挖成土池后,池壁高出地平面30厘米,使池深达到70~80厘米。池壁用砖块、石块、砂浆砌好,用水泥填缝。为防黄鳝逃跑,池底用水泥铺底。池内放30厘米厚的淤泥,土质软、硬、实要适度。如土质过硬,可加些青草、菜籽秸、蚕豆秸沤熟;土质过软、烂,要加硬泥拌和。这样既有利于黄鳝打洞潜伏,又不易因土质太硬造成打洞困难,也不会由于土质太软而使洞口堵塞造成过多黄鳝缠绕。池边墙顶做成T形出檐,离池底30厘米处开出水孔,50厘米处开进水孔,进、出水时孔口都要用细网目的网罩住,以防黄鳝逃出。

池建好后,注入新水,水位高出泥土10~15厘米,夏季水位要适当加高。池面1/3水面养水葫芦或茭白,既可净化水质,也可为黄鳝提供栖息产卵场所。为保护幼鳝,还可在池中建1平方米左右的圆形幼鳝池,池底向上30厘米处的池壁,留2~3个大小不等的窗孔,窗孔用铁纱罩好,不让成鳝入内,只让幼鳝通行。


甲鱼养殖池的建造技术之亲鳖池建造技术



用于繁殖子代的鳖叫亲鳖,其饲养池称亲鳖池。由于亲鳖放养密度较稀,占用水面大,通常亲鳖池多修建在室外——常温露天池。
亲鳖池与室外成鳖池相类似,所不同的是亲鳖池的一边必须修建产卵场。
亲鳖池应尽量选择光照好、环境幽静的地方修建。视亲鳖的数量,亲鳖池可大可小,一般为1000平方米~2000平方米。池深1.8m~2.0m,蓄水1.2m~1.5m。为保持水位相对稳定,应设有溢水口。池底应有软泥或铺河沙。泥沙厚度30cm左右,供亲鳖越冬或渡夏潜伏之用。
池边四周除修建产卵场的一边,其余三边不露土或者铺以较硬的路面,以防亲鳖分散产卵。而在池中央需用板或竹箔搭成拱形晒台——浮岛(20平方米~40平方米左右)。在亲鳖池坐北向南的一边修建产卵场。为保持产卵场的干湿度,产卵场需高出水面1.0m左右,长度视亲鳖数量而定,一般每只亲鳖可按0.05平方米左右的面积进行设置。产卵场的周边,凡沙会流失的地方都用砖砌一矮墙,内部铺上30cm厚的河沙,即成为产卵沙盘。沙要求松软,沙的粗细以亲鳖产卵挖洞不倒塌为度。鳖喜欢在向阳背风、无直射光的环境中产卵,因此,产卵场上应种植一些阔叶树木,或杆高叶茂的植物,并盖以顶棚,创造一个隐蔽、凉爽、幽静的产卵环境。亲鳖池较大时,产卵场也可以修建在池中央。
其他设施,如饵料台、进出水口、防逃墙等场所与成鳖池相似。

甲鱼养殖池的建造技术之成鳖池建造技术



成鳖养殖是养殖过程中的第三个阶段,其产品一是商品鳖,二是后备亲鳖。进入成鳖阶段,鳖的抗逆能力增强,但同时攀缘潜逃和同类残食也达到高峰。因此,成鳖池除了有较好的防逃设施外,一般都应当同时建造三口以上,以便在放养幼鳖的开始阶段即按大、中、小分养。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成鳖池既可建在室内,进行控温集约化养殖,也可建于室外塑料棚保温或露天常温养殖。成鳖池在建筑结构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池壁用水泥砖砌,水泥粉面,混凝土池底,面积一般在25平方米~50平方米之间,池深1.2m~1.5m,蓄水0.8m~1.2m。池壁四周还应设三角形防逃板,底部铺河沙厚度为15cm~20cm,进水口向出水口方向的坡降为10‰,出水口同样必须低于池底,用直径6.6cm以上的阀门控制,并加装防逃网。进水口应伸向池内10cm~20cm,垂直高出水面30cm以上。池底出水口端同样应修拦沙墙,墙的高度和沙的厚度相当。其上设摄食——休息场,用水泥板或木板搭设,以利用池壁斜坡,斜坡面上留出一定宽度的空地。摄食——休息场面积比例同稚、幼鳖池。鉴于成鳖阶段,个体增大,仅仅设摄食——休息场,无法保证有足够的空间满足其“晒背”的需要,故在成鳖池内,尚需用水泥板或竹箔搭成晒台。另一种是土池,土池一般为鱼池改建,或专门开挖。应控制在2000平方米之内,池周防逃墙高50cm以上,防逃反边15cm左右。池堤坡度1:3,池周防逃墙内留宽0.5m以上的空地,可以作为鳖晒背、休息场地。其他设施与室内鳖池相似。

蜈蚣饲养池建造方法


人工养殖设施有饲养池、饲养箱、饲养缸、饲养罐等。也可利用自然条件稍加改造成蜈蚣饲养池控制饲养。

1、蜈蚣饲养池的建造

饲养池用砖或石头砌成长方形,规格为2米1米08米,池内四壁用水泥抹面,池口周围内面用玻璃镶嵌15厘米高,以防止蜈蚣爬出。池中铺一层约10厘米厚、经日光曝晒过的、富含有机质的黑色土壤,沿池底四周,用石灰消毒过的瓦片摆成弧形,两边垫上海绵,并在池内种些杂草、灌木等,模拟野生环境。另外,在池中央放一平底浅水盆(大池可多放几个),供蜈蚣饮水用。饲养池的数量和大小可根据饲养规模而定。

2、饲养箱、饲养缸(罐)的建造

与饲养池建造原理相同。木箱以60厘米40厘米40厘米为宜,饲养缸(罐)宜选用中等大小。底面均铺以iO-20厘米的土层,上面放置经过消毒和浸水的瓦片,并加盖防逃。

3、挖沟聚养

在少棘蜈蚣经常活动的土质疏松、又有杂草和砖石堆的地方挖一长沟,沟内埋人鸡毛、鸡骨,上覆松土,蜈蚣闻到鸡毛、鸡骨的腥味,就会聚集而来取食、栖居、繁殖,在适当的时候即可捕捉。

蜈蚣养殖过程中需要建立防逃墙,可以在蜈蚣饲养池养殖区的边界线上用玻璃板或者塑料薄膜围成,也可用水泥砌砖地上部分高出15厘米,地下深埋5厘米左右,接头要重叠、卡紧,薄膜用支架绷直,下面压实。

甲鱼养殖池的建造技术之稚鳖池建造技术



稚鳖是养殖起始阶段。稚鳖娇嫩,抗逆能力差,所以对稚鳖池的要求较高。现阶段有条件的生产单位多把稚、幼鳖池建在室内,通过加温保持水温稳定,并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使之能顺利、安全渡过孵化后的第一个冬天。稚鳖阶段是鳖的整个生活中最敏感的时期,在自然条件下,环境稍有变化,会造成稚鳖体质极端虚弱,以至大量死亡。通过加温养殖,不仅能缩短生产周期,更重要的是能提高成活率,为下一阶段养殖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如果把稚鳖池建在室内,则须选择向阳、背风、比较温暖的地点,以防严冬水温过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室内稚鳖池的面积通常为10平方米~15平方米,池深0.8m~1.0m,使用时蓄水0.3m~0.5m。池壁全部由水泥砖砌,水泥粉面,底部铺混凝土。池内摄食——休息场应在出水的一端。摄食场有两种:一种是用水泥板和木板架设,板与水面成30度角~40度角;另一种是池壁一侧修成同上角度的斜坡,坡顶留30cm左右的平面。摄食——休息场一般占全池面积的1/10。池壁顶部需修防逃反边,宽约5cm~10cm,以防稚鳖后期逃逸。
室内稚鳖池从进水口到出水口应有一定坡度(10‰),而出水口应比池底再降低3cm~5cm以便排水、排污。出水口应加铁丝网防逃。出水口直径一般5cm以上,以阀门控制。池底铺河沙厚度约5cm,但在邻近出水口池底1/3的部分需修建与沙厚度相同的拦沙墙,其上方应是摄食——休息场所在,这样残饵、污物一般不会沉积于沙中,排水时易于清除,也不会造成底沙大量流失,阻塞出水管。根据生产需要,稚鳖池一次修建数口或更多时,应当排列在一起,便于管理。
室外稚鳖池既可以用水泥、砖砌,也可以是土池,面积可稍大一些,50平方米~100平方米。土池除了池壁不用砖砌,池底不铺混凝土外,其他设施应和室内稚鳖池相同。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251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