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饲养池建造方法

人工养殖设施有饲养池、饲养箱、饲养缸、饲养罐等。也可利用自然条件稍加改造成蜈蚣饲养池控制饲养。

1、蜈蚣饲养池的建造

饲养池用砖或石头砌成长方形,规格为2米1米08米,池内四壁用水泥抹面,池口周围内面用玻璃镶嵌15厘米高,以防止蜈蚣爬出。池中铺一层约10厘米厚、经日光曝晒过的、富含有机质的黑色土壤,沿池底四周,用石灰消毒过的瓦片摆成弧形,两边垫上海绵,并在池内种些杂草、灌木等,模拟野生环境。另外,在池中央放一平底浅水盆(大池可多放几个),供蜈蚣饮水用。饲养池的数量和大小可根据饲养规模而定。

2、饲养箱、饲养缸(罐)的建造

与饲养池建造原理相同。木箱以60厘米40厘米40厘米为宜,饲养缸(罐)宜选用中等大小。底面均铺以iO-20厘米的土层,上面放置经过消毒和浸水的瓦片,并加盖防逃。

3、挖沟聚养

在少棘蜈蚣经常活动的土质疏松、又有杂草和砖石堆的地方挖一长沟,沟内埋人鸡毛、鸡骨,上覆松土,蜈蚣闻到鸡毛、鸡骨的腥味,就会聚集而来取食、栖居、繁殖,在适当的时候即可捕捉。

蜈蚣养殖过程中需要建立防逃墙,可以在蜈蚣饲养池养殖区的边界线上用玻璃板或者塑料薄膜围成,也可用水泥砌砖地上部分高出15厘米,地下深埋5厘米左右,接头要重叠、卡紧,薄膜用支架绷直,下面压实。

相关推荐

蜈蚣室内池的建造方法及注意事项


人工饲养蜈蚣可以采用冬季加温饲养方法打破其冬眠的习性,使其连续生长,并使种蜈蚣由原来自然温度下年产1次卵,改变成年产2次卵,提高饲养蜈蚣的经济效益。

室内人工饲养蜈蚣要充分利用室内空间,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所以蜈蚣室内池的建造一般采用立体池,扩大饲养面积。

这种蜈蚣室内池适于大规模、商品化生产使用。特别是对那些房屋不足又想多养的户也很适用。既能充分利用室内空间,又能节省投资。更重要的是这种立体饲养池保温性能好。立体多层饲养池建造应就地取材,形状和大小按饲养室的条件设计。每格长度90~100厘米,宽80~100厘米,总高180厘米,每层高60厘米,池壁高36厘米,每层上部空24厘米,便于操作。

立体多层饲养池后面靠墙,建造时省一面池壁,与墙结合部要处理好,不能有缝隙。立体饲养池两侧用砖砌成,使用卧砖,侧墙厚12厘米;底板和顶板可用薄水泥正面池壁用砖砌成,水泥砂浆勾缝,池壁内侧四周上部镶嵌20厘米宽的玻璃带,作为防逃用。池子内1/2的面积用来建垛体,供蜈蚣栖息,1/2的面积留作活动场地用,可在活动场地上投饲料、放饮水盘。

蜈蚣室内立体饲养池主要优点是充分利用室内空间,增大饲养量;缺点是通风效果不好,特别是夏季更为明显,因此使用这种池时,要注意通风换气,确保室内空气新鲜度。

怎样建造黄鳝池



怎样建造黄鳝池?养鳝池应选择避风向阳、水源方便之处;面积一般几平方米至几十平方米,家庭养殖以4—5平方米为宜,水源好、饵料充足的地方也可建造大一点的池子。池形可以是长方形、方形、圆形,池深1.5米左右。建筑方式有地下式、半地下式和地上式3种。一般用砖石砌成,池壁、池底、池角等用水泥沙浆或三合土勾缝。池底根据土质的坚硬程度,可分别采用砖石夯实底、铺砖底、水泥底或三合土底。若用三合土底,厚度应不少于13厘米。池的内壁可用砖砌、水泥涂抹或用三合土,三合土厚应在3厘米以上。池壁上半部应略向内倾斜,四周墙顶要砌成“┏”形,以免黄鳝逃跑。池墙要高出地面20—30厘米,避免雨天池水满坎逃鱼。池建成后先灌水检查是否漏水,1周后将池水排出,再在池底铺上30—50厘米厚的肥池,并在泥中掺一些等号秆、厩肥、绿肥以增加有机质;肥泥软硬必须适宜,既能渗水,又便于打洞。池底铺好后,灌入清水,水深15厘米左右,水层以上的池壁与池坎应保持30厘米以上的距离。鳝池排水口略低于水平面,进水口要高于水平面,设在排水口对面。进、排水口可分别安装进、排水管,管径3—5厘米,管口蒙有塑料网布或铁丝网,以防黄鳝从管口外沈。鳝池底部要开一涵洞,作排干池水用。

甲鱼养殖池的建造技术之亲鳖池建造技术



用于繁殖子代的鳖叫亲鳖,其饲养池称亲鳖池。由于亲鳖放养密度较稀,占用水面大,通常亲鳖池多修建在室外——常温露天池。
亲鳖池与室外成鳖池相类似,所不同的是亲鳖池的一边必须修建产卵场。
亲鳖池应尽量选择光照好、环境幽静的地方修建。视亲鳖的数量,亲鳖池可大可小,一般为1000平方米~2000平方米。池深1.8m~2.0m,蓄水1.2m~1.5m。为保持水位相对稳定,应设有溢水口。池底应有软泥或铺河沙。泥沙厚度30cm左右,供亲鳖越冬或渡夏潜伏之用。
池边四周除修建产卵场的一边,其余三边不露土或者铺以较硬的路面,以防亲鳖分散产卵。而在池中央需用板或竹箔搭成拱形晒台——浮岛(20平方米~40平方米左右)。在亲鳖池坐北向南的一边修建产卵场。为保持产卵场的干湿度,产卵场需高出水面1.0m左右,长度视亲鳖数量而定,一般每只亲鳖可按0.05平方米左右的面积进行设置。产卵场的周边,凡沙会流失的地方都用砖砌一矮墙,内部铺上30cm厚的河沙,即成为产卵沙盘。沙要求松软,沙的粗细以亲鳖产卵挖洞不倒塌为度。鳖喜欢在向阳背风、无直射光的环境中产卵,因此,产卵场上应种植一些阔叶树木,或杆高叶茂的植物,并盖以顶棚,创造一个隐蔽、凉爽、幽静的产卵环境。亲鳖池较大时,产卵场也可以修建在池中央。
其他设施,如饵料台、进出水口、防逃墙等场所与成鳖池相似。

黄鳝池的建造技术


1.幼鳝培育池

一般选在离水源较近、排灌方便、地势稍高处。每个池面积以1~5平方米为宜,数量根据养殖规模来确定。池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池深50厘米,30厘米建于地下,20厘米高出地平面,用砖墙结构,水泥抹缝。池的两边各设进、排水口一个。底层加泥土5厘米,并加塘底淤泥3厘米。

2.成鳝池

选择条件同幼鳝池,面积随养殖数量而定。若家庭饲养以每只5平方米左右为宜,如养殖专业户每池可建成10、50平方米左右。为了便于分池饲养,最好同时建几只池。形状多用长方形。有条件的可建整体水泥结构,也可在池底用碎石或三合土压实,然后用砖铺底,四周用砖筑墙,水泥抹缝。池深0.8米左右,池边墙有30厘米高出地平面,以防下雨漫池逃鱼。墙顶设防逃檐。池底铺泥20、30厘米,也可底层不加泥,每隔1米筑0,5米宽土埂一条,土埂与水平面相平。底层加土的池,水深可适当放浅些,一般15~20厘米,筑埂的池放30~50厘米。不筑埂的池水面可放1/3面积的水葫芦,筑埂的池埂上可种些茨菇等水生植物,池中放些浮萍、芜萍,以利于改善水质。在与水平面相平的池壁处设一个排水口,在其对面略高于水平面处设一个进水口,进、排水口处要用铁丝网拦住,以防黄鳝逃逸。池上要搭棚遮荫,一般可用丝瓜或扁豆之类的攀缘植物,遮荫面积约占池面积的1/4。为了便于水体交换,可建一自流换水池。

甲鱼养殖池的建造技术之成鳖池建造技术



成鳖养殖是养殖过程中的第三个阶段,其产品一是商品鳖,二是后备亲鳖。进入成鳖阶段,鳖的抗逆能力增强,但同时攀缘潜逃和同类残食也达到高峰。因此,成鳖池除了有较好的防逃设施外,一般都应当同时建造三口以上,以便在放养幼鳖的开始阶段即按大、中、小分养。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成鳖池既可建在室内,进行控温集约化养殖,也可建于室外塑料棚保温或露天常温养殖。成鳖池在建筑结构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池壁用水泥砖砌,水泥粉面,混凝土池底,面积一般在25平方米~50平方米之间,池深1.2m~1.5m,蓄水0.8m~1.2m。池壁四周还应设三角形防逃板,底部铺河沙厚度为15cm~20cm,进水口向出水口方向的坡降为10‰,出水口同样必须低于池底,用直径6.6cm以上的阀门控制,并加装防逃网。进水口应伸向池内10cm~20cm,垂直高出水面30cm以上。池底出水口端同样应修拦沙墙,墙的高度和沙的厚度相当。其上设摄食——休息场,用水泥板或木板搭设,以利用池壁斜坡,斜坡面上留出一定宽度的空地。摄食——休息场面积比例同稚、幼鳖池。鉴于成鳖阶段,个体增大,仅仅设摄食——休息场,无法保证有足够的空间满足其“晒背”的需要,故在成鳖池内,尚需用水泥板或竹箔搭成晒台。另一种是土池,土池一般为鱼池改建,或专门开挖。应控制在2000平方米之内,池周防逃墙高50cm以上,防逃反边15cm左右。池堤坡度1:3,池周防逃墙内留宽0.5m以上的空地,可以作为鳖晒背、休息场地。其他设施与室内鳖池相似。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893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土元养殖前景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