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季节河蟹养殖池塘水质管理措施


高温季节,河蟹养殖池塘由于大量投饵,水中有机物及有害气体增多,易造成缺氧浮头,发生病害,针对上述情况,可采取调节水质进行防治:
1、当蟹池水质pH值偏高时,使用含有效成分为果酸、腐殖酸钠的水质改良剂调节水质,保持池水酸碱度在正常范围内。
2、池水要常更新,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为宜。高温季节,在外河水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周加水一次,每次加水10~15厘米,7~8月加至最高水位。
3、合理利用增氧机:晴天中午开机曝气2~3小时,阴雨天气或水质较肥时,连续开机,以保证池水溶氧量。
4、定期施用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高温季节每10天左右使用一次生物制剂或底质改良剂,可调节池水pH值、增加溶氧、净化水质,从而增加河蟹摄食量,促进脱壳生长,减少病害发生。
5、合理投饵:投饵应坚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则,做到“四看四定”,即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蟹的摄食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饵。8~9月是河蟹的生长旺季,应该让河蟹吃饱吃好;10月是河蟹的育肥时期,应适当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比例,补充投喂玉米可改善河蟹肉质的口感。所投饵料必须新鲜,早晚各投饵一次,投饵量以两小时吃完为标准,剩余饵料易败坏水质。

相关推荐

河蟹养殖池后期水质管理措施



河蟹养殖进入后期养殖阶段,同时也进入催肥期,是加强营养积累,增加蟹黄的时期,对水质要求也十分严格,水质越好,河蟹病害少,容易蜕壳,体重增加大,同时味道越纯正。由于部分蟹池出现无水草、少量水草、衰败腐烂水草或过多对水质产生较大影响,蟹池水质容易变坏,容易导致河蟹发生病害的几率加大,对河蟹收成有较大影响,为此,抓好河蟹后期水质调控至关重要,是夺取河蟹最后丰产丰收的关键,现提出如下意见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定期注换新水:一般10天左右注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水体1/5左右,水位一般控制在0.8m左右。
2、科学使用底改和水改调节水质:采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吸收水中、水底有毒有害物质;使用底质改改善池底淤泥,分解池底淤泥中的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质,以提高溶氧,稳定pH值,提高河蟹机体免疫力,可明显提高河蟹产量和品质,水质生态环境较差的应10-15天使用一次。
3、割除多余水草:后期池塘水草覆盖面积50%左右,水草过多影响河蟹正常活动及蜕壳、成熟。水草生长过旺,可人工割除多余的水草,控制生长,及时捞出变质、死亡的水草。
4、水草移植:对于无水草、少量水草、衰败腐烂水草蟹池,水质最容易变坏,可以移植易成活的水花生和青萍,简单方便、成本轻、见效快,既能起到净化水质作用,又能提供青绿饲料和栖息场所。

高温季节罗非鱼养殖水质管理技术措施



随着高温季节的来临,降雨量减少,罗非鱼的采食量逐渐增加,进入旺食快速生长期,池塘负载量也随之快速增长。由于池塘水体自身自净能力非常有限,高温季节内促使罗非鱼尽快达到上市规格,更需加强池塘水质管理,调节好水体环境。

华南较多罗非鱼养殖户选择立体养殖,比如鱼鸭、鱼猪混养等,利用鸭粪、猪粪肥塘。这样的池塘水体更容易出现pH值偏高、氨氮超标等情况。对罗非鱼养殖户来说,高温季节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指标:

1、氨氮

水体环境中的氨氮含量高于0.2毫克/升以上,将对罗非鱼的生长十分不利,同时亦会导致饵料系数偏高。水体中氨氮主要是由于残饵、肥料、粪便等有机物经过细菌分解产生。

2、亚硝酸盐

它可使正常的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导致组织缺氧。当水体中亚硝酸盐高于0.05毫克/升时,对罗非鱼有较强的毒性作用。当池塘水体溶氧充足时,亚硝酸盐可转化为对罗非鱼无毒害作用的硝酸盐。

3、pH

罗非鱼适合生长于pH值为7.5~8.5的水体环境中。但pH值越高,水体环境中的氨氮对罗非鱼的毒性作用就越强。因此,要保持水体呈略偏碱性。当pH值略高于8.5时,可每亩施用醋1~2公斤;高于9时,可选用醋酸或硅酸等弱酸,根据酸碱平衡来确定用量;pH低于7时,每亩可用10公斤生石灰,一方面可提高水体pH值,另一方面还可用来对水体消毒。

为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提高水位,注意排入新水

高温季节要提高养殖水位,增加养殖水体容量,池塘水位应保持在2~3米,并随时加注新水,以防水位下降。一般要求每周换水1~2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20%~30%,使池水保持良好的水质。如果发现水质变坏,如水色变浓、变黑,甚至发臭,应及时换水,可先将塘水排掉1/3~1/2,再放进新水,直到水质变好为止。

2、微生物制剂调水

广东地区池塘多为土塘,进排水不方便。就算进排水方便,随着现在大江大河水质污染严重,换水也不能完全解决水质问题。因此,可考虑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且调水成本并不高。当水体环境中氨氮及亚硝酸盐的含量超标时,可选用主要成分为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的微生态制剂进行调水,使用时要注意技巧。先将粉剂用水浸泡,加入红糖或豆浆,阳光下发酵2~3小时,让有益细菌迅速繁殖,然后全池均匀泼洒,如此使用效果更佳。

3、保持溶氧,合理使用增氧机

罗非鱼耐低氧能力很强,窒息点为0.07~0.23毫克/升,水中溶氧为1.6毫克/升时,罗非鱼仍能生活和繁殖;水中溶氧3毫克/升以上时,生长不受影响。高温季节,有机耗氧增加、天气变化、气压低或载鱼量大时仍有可能出现罗非鱼严重浮头现象。晴天中午1点增氧机可开2~3个小时,使池塘水体形成对流,将上层的溶氧打入下层;一切生物在夜间通过呼吸作用,需消耗大量溶氧,此时池塘溶氧低,夜间凌晨2点半时可开增氧机至天亮。值得注意的是,在天气突变、气压低时,要提前开增氧机,防止浮头。

4、合理投饵

高温季节是罗非鱼生长旺盛的季节,但由于天气多变,要及时调整投饵量,如气压低、雷雨天气,就要减少投饵或不投饵,以免浪费饲料,污染水体。科学、合理调节日投饵量,对于高产、高密度养殖塘投饵最好是使用投饵机,特别是使用沉水鱼料饲喂。每日投喂两次,上午在9~10点,下午在4~5点,每次投喂时间要控制在40~60分钟左右,投喂时要均匀,以使大部分鱼都能吃到饲料,投喂量可按鱼体重的3%~3.5%来衡量,并根据其生长、摄食情况随时进行调整,确保罗非鱼正常生长,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高温季节罗非鱼水质管理措施介绍



随着高温季节的来临,降雨量减少,罗非鱼的采食量逐渐增加,进入旺食快速生长期,池塘负载量也随之快速增长。由于池塘水体自身自净能力非常有限,高温季节内促使罗非鱼尽快达到上市规格,更需加强池塘水质管理,调节好水体环境。

粤西地区较多罗非鱼养殖户选择立体养殖,比如鱼鸭、鱼猪混养等,利用鸭粪、猪粪肥塘。这样的池塘水体更容易出现pH值偏高、氨氮超标等情况。对罗非鱼养殖户来说,高温季节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指标:

1、氨氮:水体环境中的氨氮含量高于0.2毫克/升以上,将对罗非鱼的生长十分不利,同时亦会导致饵料系数偏高。水体中氨氮主要是由于残饵、肥料、粪便等有机物经过细菌分解产生。

2、亚硝酸盐:它可使正常的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导致组织缺氧。当水体中亚硝酸盐高于0.05毫克/升时,对罗非鱼有较强的毒性作用。当池塘水体溶氧充足时,亚硝酸盐可转化为对罗非鱼无毒害作用的硝酸盐。

3、pH:罗非鱼适合生长于pH值为7.5~8.5的水体环境中。但pH值越高,水体环境中的氨氮对罗非鱼的毒性作用就越强。因此,我们要保持水体呈略偏碱性。当pH值略高于8.5时,可用醋,每亩施用1~2公斤;高于9时,可选用醋酸或硅酸等弱酸,根据酸碱平衡来确定用量;pH低于7时,每亩可用10公斤生石灰,一方面可提高水体pH值,另一方面还可用来对水体消毒。

为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提高水位,注意排入新水

高温季节要提高养殖水位,增加养殖水体容量,池塘水位应保持在2~3米,并随时加注新水,以防水位下降。一般要求每周换水1~2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20~30%,使池水保持良好的水质。如果发现水质变坏,如水色变浓、变黑,甚至发臭,应及时换水,可先将塘水排掉1/3~1/2,再放进新水,直到水质变好为止。

2、微生物制剂调水

广东地区池塘多为山塘,进排水不方便。就算进排水方便,随着现在大江大河水质污染严重,换水也不能完全解决水质问题。因此,可考虑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且调水成本并不高。当水体环境中氨氮及亚硝酸盐的含量超标时,可选用主要成分为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的微生态制剂进行调水,使用时要注意技巧。先将粉剂用水浸泡,加入红糖或豆浆,阳光下发酵2~3小时,让有益细菌迅速繁殖,然后全池均匀泼洒,如此使用效果更佳。

3、保持溶氧,合理使用增氧机

罗非鱼耐低氧能力很强,窒息点为0.07~0.23毫克/升,水中溶氧为1.6毫克/升时,罗非鱼仍能生活和繁殖;水中溶氧3毫克/升以上时,生长不受影响。高温季节,有机耗氧增加、天气变化、气压低或载鱼量大时仍有可能出现罗非鱼严重浮头现象。晴天中午1点增氧机可开2~3个小时,使池塘水体形成对流,将上层的溶氧打入下层;一切生物在夜间通过呼吸作用,需消耗大量溶氧,此时池塘溶氧低,夜间凌晨2点半时可开增氧机至天亮。值得注意的是,在天气突变、气压低时,要提前开增氧机,防止浮头。

4、合理投饵

高温季节是罗非鱼生长旺盛的季节,但由于天气多变,要及时调整投饵量,如气压低、雷雨天气,就要减少投饵或不投饵,以免浪费饲料,污染水体。科学、合理调节日投饵量,对于高产、高密度养殖塘投饵最好是使用投饵机,特别是使用沉水鱼料饲喂。每日投喂两次,上午在9~10点,下午在4~5点,每次投喂时间要控制在40~60分钟左右,投喂时要均匀,以使大部分鱼都能吃到饲料,投喂量可按鱼体重的3~3.5%来衡量,并根据其生长、摄食情况随时进行调整,确保罗非鱼正常生长,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夏季高温季节大闸蟹池塘水质调控的三个措施



河蟹对水质的要求较高,ph值7.0以下不变态,不脱壳,溶氧则要在5.0mg/l以上,良好的水质是河蟹养殖取得优质高产的重要保证,尤其在夏季,由于温度升高,各种病原体异常活跃,水体中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富集,就像是埋在池塘里的炸弹,对河蟹的生长随时会产生危害,因而夏季水质调控是河蟹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措施之一,对水质进行调控的方法有很多种,在生产中应根据水体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合适的调控方法。
(1)物理方法。一是定期换水。高温季节每周换水1~2次,每次换水1/3。二是适时开启增氧机。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
(2)化学方法。利用一些化学改良剂进行针对性很强的水质改良,如生石灰每半月使用一次,每亩每米水深用量10千克,不但调优了ph值,还增加了水体钙离子浓度,对河蟹生长有促进作用。
(3)生物方法。向养殖水体补充能清除有害生物的有益菌来净化水质,创造良好的养殖水环境。如光合细菌、复合益生菌等,有益菌可在水体中与致病菌产生生长竞争,能阻止致病有害细菌在水中繁殖和生长,对河蟹防病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还可通过水草吸附水中氨氮、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化害为利,净化水质,给河蟹的生长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夏季由于水温较高,河蟹新陈代谢旺盛,性腺的发育也随之加快,为了防止早熟蟹的出现,可通过加深池水来降低水温,6~8月份水深宜控制在1.2~1.5米。

梅雨季节河蟹养殖池塘管理技术重点



梅雨,是指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梅雨季节的特点是持续低气压,带来的直接危害是持续缺氧,河蟹体质下降。那么,梅雨期河蟹养殖池塘该怎么管理呢?首先,我们看一下梅雨季节的影响都有哪些。
一、对于河蟹的影响及管理重点
持续阴雨天气,带来的直接危害是持续缺氧,造成河蟹体质下降,出现死亡。一些塘口每天出现数个死螃蟹,既没有明显的增加,也不减少,这是典型由缺氧引起的死亡。这种塘口亚硝酸盐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处理时建议干撒增氧型分解底改“超能粒”或“福底Ⅱ”配合“好运CC”,外用“至尊95”防继发感染细菌病,内服“肠轻松”+“加乐福”+“好又多”+“好肝胆”,能起到较好的减少死亡的效果。
阴雨天后天气突然转晴,往往易发气泡病,表现为死蟹数量短时间内增加较多,河蟹出现鳃部水肿、抓脚、掉脚、水瘪子等症状。这种情况外用“至尊95”+“好运CC”,内服“速灭菌Ⅱ”+“加乐福”+“好又多”+“好肝胆”,减少损伤效果明显。
二、对于水草的影响及管理重点
蟹塘常见草种有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大头翁等。伊乐藻属于低温型水草,水温20xx不断摸索总结,好润建议养殖朋友按照以下保草黄金配方为伊乐藻补充营养。
(1)水草没有上浮的池塘,外用“草得力”+“神力碳”或“生力菌”保草;水草受损严重,萎缩、无力时加入“藻精灵”配合使用,起效迅速。
(2)水草上浮的池塘,外用“藻得力”+“生力菌”或“神力碳”保草,水草活力很差时加入“藻精灵”一起使用。此方法用后水草根、茎、叶会同时生长,返青快。
2、保障水体有较高的溶解氧水平
(1)水草过密时,及时疏行打头,保障水体流通,水草通风透气。水草上浮的池塘,要用竹竿固定浮起的水草,避免四处游走聚集成片。
(2)七天左右使用一次增氧型分解底改“超能粒”或“福底Ⅱ”改良池底,缓解水草根部缺氧。
(3)水源良好的时候,下半夜到早上天亮前加注新水。
(4)持续下雨天气,可以24小时打开增氧机。
三、对于水体的影响及管理重点
水体持续缺氧,易返底引起水浑;雨水多,易导致水体“倒藻”。每一次下雨过后,总有一些塘变得水浑,总有一部分池塘变化不大。造成这种差别最根本的原因是水体肥度的差别。一个池塘越肥,那么这个水体越稳定,也就越不容易受天气的变化而频繁变化。易浑浊的塘往往肥度低。肥度,即水体藻相和菌相的统称。肥度低,即水体中藻类、菌类种类单一数量稀少,稳水能力差,易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而变化,变得水浑。所以,梅雨天天晴时一定要及时补肥,外用“藻得力”+“生力菌”+“绿藻源”能有效稳定水体、净化水质、预防蓝藻。
天晴时要及时补肥,如果连续几天下雨,一定要多用“好水底毒净”+“超能粒”。“好水底毒净”是非常好的水体缓冲平衡剂,稳水能力非常突出,能有效的预防雨后水浑。
提高水体溶解氧的几点措施:
(1)七天左右用增氧型分解底改“超能粒”或“福底Ⅱ”改善底部,减少耗氧。
(2)下半夜到天亮这段时间打开增氧机,持续缺氧时,增氧机可24小时运行。
(3)下半夜到天亮前换水。
(4)改善喂料习惯。有的养殖朋友天天给螃蟹喂冰鲜鱼,天天喂冰鲜鱼螃蟹易得肠炎,造成底层污染大,加重耗氧。建议调整为:一天喂鱼搭配蚕豆、玉米等副饲料,一天投喂颗粒料,同时拌入营养套餐,减少底层污染和氧气消耗。

高温季节河蟹养殖管理技术要点



“梅天”刚刚过去,将迎来“三伏”高温天气,也是螃蟹养殖的关键时期。面对夏季出现的高温、少雨等情况,高温季节螃蟹养殖管理主要做好几点工作:
1、饵料投喂:要调整好动、植物饵料的投喂比例,植物性饵料比例适当增加。要勤观察,根据天气情况及螃蟹摄食情况灵活掌握,过多的投喂将导致饵料浪费和残饵败坏水质。要根据蟹塘内螺蛳实际情况,补放活螺蛳、籽螺蛳,以确保螃蟹活体饵料充足,有利于螃蟹最后一次蜕壳生长。
2、水质调节:夏季水温较高,水质极易恶化,有毒有害物质增加。为适当降低夏季水体的温度,蟹塘应保持较高水位,水草覆盖率达60%以上,蟹塘2-3天加水一次。水质调节要应用微生态制剂为主,定期使用底质改良剂改善底质,维持稳定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持水质清、爽、亮,透明度一般在40厘米左右。
3、水草养护:水草是螃蟹的植物性饵料,也是螃蟹栖息、脱壳、隐蔽的场所,还可以遮阳、降温。适宜蟹塘种植的水草高淳地区主要有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三草”等,水草覆盖面积占养殖面积的60%左右,对水草覆盖全池的要适当稀疏、开草沟、通行,有利于水体流动,增加水体溶解氧。为有效养护好水草,要适当提高植物性饵料比例和补放籽螺蛳,确保蟹塘生态环境良好,要及时捞除漂浮与死亡的水草,保持蟹塘清洁卫生,防止水草腐败、恶化水质。
4、病害防治:坚持生态调节与科学用药相结合,遵循“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在高温季节蟹塘管理中,要勤巡塘细观察,定期外用水体消毒剂和生物制剂全池泼洒,在饵料中添加大蒜素、解毒护肝灵等制成药饵投喂,通过外消内服可有效防止蟹病的发生。

高温季节河蟹养殖水草的管理



高温季节,养殖河蟹的池塘中水草过量或缺乏均会对养殖造成影响。
水草过多时:水草过多主要会造成水体的缺氧,从而导致河蟹上岸、上草严重。温度过高,水草过多,池底水不流动,加之残饵、粪便等的积累,会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增加池底淤泥,致使底黑底臭,底层缺氧,导致水草根部发黄发红甚至发黑腐烂。根部腐烂加速水草老化,水草营养得不到补充。不但导致水体溶氧不足,同时也会造成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等的升高。
预防措施:对于水草过多的水体,应先对过量水草进行处理,人工割去多余水草,对于水草长出水面较多的池塘,可采用人工割去草头,以草头离水面20-25公分为宜,同时对水体进行增氧,如有良好水源,可以加水换水,以增加水体流动,增氧的同时达到池水降温的效果,处理好多余的水草后,可适当使用改善水质底质的产品,如多效底改颗粒、解毒底安来调节水体。
水草缺乏时:高温季节水体中水草缺乏原因可能是由于管理不善,导致水草大部分死亡,腐烂,或使用控草剂、除草剂、重金属、杀蓝藻药等过量,导致水草烂根、叶黄茎枯、断茎漂草。过多水草的腐烂不但会造成池水溶氧下降,还会影响水体藻相,破坏水质,同时腐烂水草产生的毒素等处理不善可能会导致河蟹中毒。
预防措施:可先使用分解底改颗粒对底质水质进行调节,在配合使用护水解毒宝对水体进行解毒,解毒的同时也能使水草恢复一定的活力,同时使用抗应激产品来使河蟹体质得到恢复,另外注意增氧,可在傍晚开动增氧机或使用汉宝底加氧,处理后3到5天再为水体适当补充绿藻源、小球藻、光合细菌、EM菌等以对水体进行藻菌的补充。
此外,长期水浓、水过肥,种草布局不合理、施肥不当,氮多磷多碳少钾少,摇蚊幼虫、螟虫等草虫大量繁殖,蚕食水草叶片和嫩芽等均会阻断水草光合作用,导致草脏、草不长。或草多草密茎叶细长等不正常现象。因此在日常应做好改底增氧、勤打草头、补充营养、适当换注新水、补充藻肥等措施。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250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