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绒螯蟹养殖技术


合浦绒螯蟹又称合浦毛蟹、石蟹,主要分布于广西合浦南流江,钦州的钦江流域及防城港河口一带。合浦绒螯蟹具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等特点,是有较高开发价值的名特优养殖品种之一。为了加快推广合浦毛蟹养殖步伐,帮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笔者结合2年多的养殖实践将其主要技术经验介绍如下。
1、养殖池的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方便,环境安静的地方建池,池塘面积以700—300平方米为宜,水深1—1.5m为好。底质最好为沙壤土,通气性能好,有利于螺、蚌、水草等底栖生物生长,池底“井”字型沟或行沟,便于毛蟹隐藏。毛蟹喜掘穴居,可投放竹筒、瓦通等人造蟹穴。蟹池四周建防逃墙高50—60cm,采用双层薄膜围拦,并向蟹池内倾斜60度,四角为圆弧形。
2、清塘消毒
放养前,先将池水排于,铲除池底过多淤泥,进行曝晒。在投放蟹苗前半个月,每亩用生石灰75—150kg,在池内化浆全池泼洒,以杀死病原体及野杂鱼,并增加蟹池内钙质含量,调节PH值。
3、种植水草
在蟹池中种植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为蟹种提供饲料、栖息和生长蜕壳隐蔽场所,并净化水质。水草覆盖池水面积的1/3。
4、蟹苗放养
挑选规格整齐,肢体健全,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爬行活跃的蟹苗放养。药物毒捕的蟹苗,成活率低,不要购买。放养密度依蟹池规格和条件及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而定。一般蟹苗规格在80—120只/kg,每亩可放30—40kg,入塘前,应先在池水中浸泡2—3min,重复2次,待蟹苗步吸足水分后放入蟹池中,以提高蟹苗成活率。
5、日常管理
5.1、水质管理
合浦毛蟹对水体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在蟹苗投放后,每星期换水1—2次,换水量占整个池水体积的1/3,使蟹池的水保持鲜、活、爽,PH值保在7—9,池水溶氧保持5mg/L以上,透明度达40Cm以上。定期使用生石灰调节池水质,1m水深每亩用量为10—15kg,以增加水中钙含量,有利于毛蟹顺利蜕壳。
5.2、投喂管理
毛蟹食性杂,尤喜食动物性饵料,除供应充足水草外,还需投喂小鱼虾、螺蚬、马铃薯、麸皮、人工颗粒饲料等。日投量一般为其体重的8%—12%,并根据天气、水温、水质等情况,以及毛蟹吃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每天投喂2次,早上6:00—7:00时投喂量占日投量的30%,17:00—18:00时占70%。投饵时应做到动物性、植物性饲料相互搭配,避免投喂单一饲料,造成挑食、厌食,影响生长。
5.3、病害防治
每次换水后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消毒;每半个月加拌蜕壳素蟹饵1次,连喂2次,定期喂土霉素药饵1次,每次3—5d,第1天用量,每公斤蟹用药0.2g,第2天减半。
5.4、加强看管,防逃防盗,经常驱赶敌害生物。
6、捕捞上市
当大部分毛蟹出现性腺成熟时,应选择适当时机,及时捕捞上市,防止出现逃蟹现象。捕捞方法可采用流水捕捞,即在池出口安一个网篓,打开出水口,使水流出,毛蟹即随水而下爬入篓中,当差不多排干又往池塘加水,然后再放水,如此重复多次。

相关知识

合浦绒螯蟹人工繁殖与育苗技术


合浦绒螯蟹(EriocheirhepuensisDai1994)是原产于广西的大型食用蟹,生长迅速,肉质鲜美,是大有发展潜力的养殖新品种。
合浦绒螯蟹工厂化育苗的生产流程为:亲蟹选留—亲蟹培养—交配产卵—抱卵蟹培养—孵化—蚤状幼体培育—大眼幼体培育和淡化等7个环节。
亲蟹选留标准为:体质健壮,附肢完整,体表无寄生物。雌蟹腹部宽大并覆盖了整个腹部,周缘绒毛发达;雄蟹螯足粗状,螯上绒毛发达,体重80g以上。选取的亲蟹可投放塑料大棚池暂养,每天投喂饵料一次,可投喂鱼虾、螺肉、谷物、水草及配合颗粒虾料等。在育苗前20xx虫无节幼体。经过9—16天的培育蚤状幼体发育为大眼幼体,饵料以丰年虫为主,适当加喂蒸蛋,每天换水,第3天开始换入淡水以逐渐降低盐度。2—3天后完全淡化。

中华绒螯蟹


[学名]: 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ards
[资源名称]: 中华绒螯蟹
[外文名]: Chinese mitten-handed crab
[别名]: 河蟹,毛蟹,湖蟹,螃蟹,大闸蟹,清水蟹
 
[形态特征]:
  中华绒螯蟹头胸甲呈圆方形,后半部宽于前半部、背面隆起,额及肝区凹陷,胃区前面有6个对称的突起,各具颗粒。胃区与心区分界显著。前者的周围有凹点。额宽,具额齿4个。眼窝上缘,近中部处突出,呈三角形。前侧缘具4个锐利的齿突,最后一个齿突最小,并引入一隆线,斜行于鳃区的外侧。沿后侧缘内方亦具一隆线。雄性螯足比较大,掌节于指节基部的 内外侧密布绒毛,腕节内末角具一锐刺。步足以最后3对较扁平,腕节与前节的背缘各具刚毛,第四步足前节与指节基部的背缘与腹缘很密具刚毛。雌性腹甲第5节上有一对生殖孔,雄性在第7节上有一对交接器,雌、雄腹部形状不同。
 
[原产国家]:中国,朝鲜,日本  [原产省份]:江苏、安徽等省  [原产地区]:南通,安庆等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  [生命周期]:36  
[地理分布]:目前北欧诸国、英国的泰晤士河、朝鲜沿海以及北美洲都有分布。中国东部沿海,北起辽河口,南至闽江口,都有河蟹苗天然分布。但以长江口为最大产卵场。  
[水域环境]:海水,淡水,半咸水  
[生活习性]:
中华绒螯蟹在蚤状幼体初期以浮游植物为主食,随后即转为杂食性,偏爱动物性饵料,喜掘穴栖居,其掘穴能力很强。河蟹感觉器官比较发达,对外界环境反应灵敏,视觉尤其敏锐,有趋光习性,爬行动作迅速,也能攀高和游泳,尤其横向爬行方式,更为独特。如受强烈刺激或伤害时,会发生自切现象,一旦断肢又会在折断点复生新足。中华绒螯蟹雌雄异体,生殖期有洄游的习性,即生殖洄游,在淡水中性成熟的中华绒螯蟹,成群沿江河而下,到达河口区的咸淡水中交配繁殖。所以海水是其交配产卵的必要条件。从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到成蟹,要经过多次的蜕壳成长过程。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275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