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户要定期使用产品预防塘口出现问题

<m.YZ023.CoMbr>技术员:周吉平
地点:龙集侯嘴
填表时间:20xx挣钱是肯定的。

相关知识

河蟹养殖为什么要定期肥水



河蟹养殖中最重要的因素为苗、草、水。而水是生命之源,不管是螃蟹还是水草的生长,都离不开水,而定期肥水可以使水体更加稳定,更加适合水生物的生长,大家应该都知道河蟹养殖前期要注意肥水,中期要注意调水,后期就要注意保水,肥水,即培养水体中的有益藻类,我接下来就要详细的讲一下为什么要定期肥水。
1、肥水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前期为河蟹增加天然饵料。
2、肥水可以加快水草的生长,还可以控制控制青苔的生长。
3、藻类多了后,光合作用可以提高水体溶氧,促进河蟹饵料的吸收利用率。
4、藻类光合作用吸收降低甚至消除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
5、藻类可以为螺蛳提供充足的饵料,增大其抱卵量。
6、藻类丰富的塘口,其水体稳定,有利于河蟹脱壳的成功率。
7、如果螃蟹脱壳时期,水体中有虫子时不能杀,蟹塘的水就容易混,这时就要加大剂量肥水,培养藻类,使虫子有吃的,可以防止水体变混。
8、后期高温时,蟹塘藻相均衡,可以有效抑制蓝藻的大爆发。
影响肥水的因素:
1、气温低,藻类活力低,生长缓慢(纳米黑金+绿爽一组10亩)。
2、光照不足,藻类繁殖缓慢。
3、水中藻源不足,培养藻类慢(可先加入一部分外源水,再肥水)。
4、清塘药物残留,有的药物对藻类有害,抑制藻类繁殖(先用解毒灵6亩/袋解一下毒,之后肥水)。
5、虫子,吃藻类,容易浑水(先杀虫,不能杀时,就加大肥水的剂量)。
6、螺蛳,会滤食一部分藻类(定期肥水,加大剂量)。
7、青苔,过多的话会吸收肥料,影响肥水(青苔净2亩/瓶+纳米黑金8亩/袋,之后绿爽6-8亩/袋肥水)。
8、沙底塘,由于底部渗水,导致肥水持续时间短。
现在温度慢慢开始回升,兴化地区的蟹塘三月份已经开始有虫子(轮虫、枝角类),如果不及时肥水的话,水会慢慢开始变的白混,水质就会变的很差,影响螃蟹和水草的生长,所以,我们要定时肥水,保持蟹塘水质的稳定。

河蟹出现“气泡病”,养殖户千万不能忽视!



一、发病原因
(一)水质
1.水浅水清、pH值高,易得气泡病;
2.水浑水浊、浮游动物多,发病率低;
3.碱度越低,发病率越高;
(二)藻类、水草、青苔。
1.小型藻类为主和蓝藻多的池塘易得气泡病。
2.青苔、地皮多、以水韭菜为主的池塘发病率高。
图为水草产生气泡
(三)天气情况
1.持续晴天易得气泡病。
2.昼夜温差大时,易得气泡病。
3.苗塘封冰期池塘里水花生没有拉掉、伊乐草长势好的池塘,位于水草上面的河蟹,气泡病发病率高。
(四)杀虫、补菌、补肥
用完杀虫药、光合细菌或碳铵、尿素等含氮、磷高而碳源和硫酸根离子少的无机肥后,气泡病发病率高。
(五)矿物质、营养、维生素
缺乏钙、铁、镁、营养、维生素A、维生素D,导致河蟹蜕壳耗时长,蜕壳后从软壳到硬壳时间延长,气泡病发病率高。
二、发病特征
(一)吃料的变化
持续晴天浅水处河蟹吃料差,深水处河蟹吃料好;阴天浅水处河蟹吃料好,深水处河蟹吃料差。
(二)河蟹的表现
1.急性气泡病
前期出现撑爪现象,后期表现为环爪(即抓脚)症状(如图)。值得注意的一点,河蟹中毒时也会出现环爪(即抓脚)的症状,但中毒的河蟹易出现残肢、掉爪的现象,并且阴雨、缺氧天气发病重于晴天。
图为河蟹环爪
2.慢性气泡病
(1)开始时鳃丝水肿(如图),随后破掉,呈现出烂鳃症状。
(2)肝胰脏先肿大,随后脱水萎缩,最后糜烂,形成水瘪子(肌肉组织里也没有肉)。
(3)冰鲜鱼不新鲜或投喂过量,导致河蟹慢性肠炎,久而久之也会形成水瘪子(如图)。
(4)傍晚上岸,后半夜上岸很少或没有。
图为鳃丝水肿
图为水瘪子
(三)混养对象的发病表现
无鳞鱼、细鳞鱼先发病;上层鱼先发病,下层鱼后发病。养殖中表现为泥鳅、黄鳝、小蝌蚪、花白鲢、鳜鱼吻部的下颌、鳍条基部充血、出血,最后死亡。
三、处理方案
(一)预防:
1.定期使用“神力碳”提升水体总碱度。
2.使用“好润菌”或“氧生源”+“速立安”稳定水体pH。
3.“好又多”+“加乐福”+“肠轻松”或“绿动力”+“好肝胆”拌料长期内服,平衡集中蜕壳、保肝利胆、防肠炎。
4.注重钙质的补充,蜕壳期外泼“好又多”+“全能钙”。
5.蜕壳期外泼“至尊-95”或“至尊-99”抑菌、防病。
(二)治疗:
1.早期:①“氧生源”+“速立安”稳定水体pH。②外泼“好又多”+“至尊-95”+“好C-100”,连用2次,防止继发感染细菌,同时恢复伤口。
2.严重时:“三黄散”或“黄连解毒散”配合“常威康”或“红福安”拌料内服。
四、防治方案
(一)预防方案
1.合理选肥
切忌大量使用氮、磷含量高的无机肥(如碳铵、尿素等),否则极易造成小型藻类、青苔、地皮等过度繁殖,诱发气泡病。对于甲壳类养殖动物而言(如虾、蟹),一定要选择全溶、营养全面(尤其是钙、铁、镁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含量丰富)的肥料(如“藻润”、“藻得力”),用后不但水质稳定,而且肥料内所含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能直接被虾蟹吸收利用,促进虾蟹蜕壳,缩短硬壳时间。
2.提升总碱度,增强水体稳定性
雨前、雨后使用“好水底毒净”稳定水质。定期使用“神力碳”提升水体总碱度,稳定水质,同时抑制青苔、地皮、蓝藻、甲藻等的过度繁殖。
3.注重日常水质调控
加强水质的生物调控,多使用乳酸菌、酵母菌、解磷解钾固氮菌(“好润菌”)调节水质,减少水体有机质含量,抑制蓝藻、甲藻等有害藻类的过度繁殖。
(二)治疗方案
1.平衡水体pH值
pH值偏高的“氧生源”+“速立安”1:1,2-3亩或“好水解毒宝”3亩/瓶;pH早晚波动过大的,“神力碳”1-2亩/包。
2.防细菌继发感染
“至尊-95”1-2亩/瓶或“至尊-99”3-4亩/瓶,视情况连用1-2次。
3.稳定水质
使用“好润菌”补充水体菌相,平衡藻相,稳定水质。

高温季节养殖户要谨防河蟹疾病高发



高温季节是河蟹快速生长时期,同时也是病害发生的高峰期。为使广大养殖户防治蟹病,减少经济损失,现将高温季节河蟹疾病防治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一、.黑鳃病
发病高峰在7-10月份,主要危害80克/只以上的河蟹,发病率达10-20xx龄幼蟹和成蟹,死亡率达100%,流行时间为5-10月份,流行水温为25-35℃,8-10月份夏季高温尤为严重,10月以后,该病也随着水温下降而逐渐减少。
1、症状:病蟹行动迟缓、停食、上岸不回水,步足痉挛状颤抖、抽搐或僵直,腹部离开地面,甚至蟹体倒立。肝脏呈紫或灰白色,严重者糜烂、肿胀,肛门红肿、无粪便,偶有长条状污物黏附,体腔正常,步足和螯足环于腹下,最后病蟹因神经紊乱、呼吸困难、心力衰竭而死。
2、防治方法:治疗效果不明显,以预防为主。(1)放养前应对池塘和苗种进行严格消毒,水草覆盖面达50-60%,保证水质清洁。(2)定期用1.5毫克/升漂白粉泼洒消毒。(3)发病期间用1.5毫克/升漂白粉全池泼洒,连用两天。(4)在饲料中添加0.1%土霉素连用5天。
三、甲壳溃疡病
该病主要流行于成蟹和越冬期的蟹。在成蟹养殖过程中,4-9月份较为流行,尤其在水温17℃以上的春末夏初,发病较为普遍,任何河蟹养殖区域均有发生。
1、症状:病蟹甲壳上、步足各节、背甲、胸板或腹部有数目不定的黑褐色溃疡性斑点,尤以蟹的腹面较为常见。如果溃疡深度未达到表皮者,在河蟹蜕壳时就随之蜕掉,如溃疡达到表皮层之下时,蜕壳较为困难。
2、防治方法:
(1)预防:一是防止机械性损伤,发现病蟹及时清除。二是养殖过程中定期用生石灰、二溴海因等消毒剂消毒,能够有效防止该病发生。(2)治疗:一是发现病蟹用2毫克/升漂白粉全池泼洒。二是用浓度0.05-0.1毫克/升或20-25毫克/升福尔马林连续泼洒两次,隔天一次。三是用0.2%土霉素拌饵连喂5天。
四、烂肢病
该病主要危害幼、成蟹,主要流行季节为6-10月份。
1、症状:病蟹腹部、附肢腐烂,肛门红肿,活动迟缓,严重时病蟹不摄食,逐渐昏迷或无法脱壳而死亡。
2、防治方法:
(1)预防:一是幼蟹放养前在2~4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分钟。二是养殖过程中谨慎操作,避免河蟹受伤。三是定期用生石灰15毫克/升或漂白粉1-1.5毫克/升全池泼洒消毒。(2)治疗:一是用1毫克/升土霉素全池泼洒。二是用15毫克/升生石灰全池泼洒,每周一次,连用2-3天。三是按1000公斤饲料添加10%氟苯尼考0.5公斤的比例投喂,连喂3天。

河蟹肝胰脏在作用及引起肝胰脏出现问题的因素



螃蟹肝胰脏(即胰腺与肝脏愈合在一起,兼有两者的功能),橘黄色,分支状,在其中肠(胃之后,后肠之前的消化管,很短)的两侧,由肝管通入中肠。随着这几年螃蟹的大面积扩张,螃蟹的价格也一直有下降趋势,也导致养殖户一味的追求产量,高规格,也导致高蛋白饲料成了养殖户使用的螃蟹的最爱,高蛋白饲料对于螃蟹肝脏负担也日趋严重,所以肝胰脏在整个螃蟹养殖过程中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为脆弱的一部分。
病变过程
图片一初期
图片二中期
图片三后期
检测结果
肝胰脏作用:
1.分泌消化酶和吸收、贮存营养物质。
2.对机体自身的解毒和机体毒素的排除
3.甲壳动物的免疫系统的重要器官
引起肝胰脏出现问题的因素
1.毒素
水质毒素(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干扰肝脏消化吸收的酶类,导致水产动物摄食受到影响,严重时导致肝胰脏发生病变。
重金属毒素:直接导致肝细胞坏死,引发病变,严重的直接导致螃蟹死亡。
藻毒素草毒素等,都属于酚类,主要作用于肝脏,诱发肝脏发生病变,死亡。
2.病理性
细菌、病毒感染,由于管理不当导致螃蟹体质下降,有害菌乘机入侵,导致肝脏病变,以副溶血弧菌为主。
发病流行时期:1.螃蟹两壳以后,由于投喂量的增加,还有部分客户投喂小鱼,导致螃蟹肝脏负担越来越大,极易诱发病变。2.藻毒素外源水毒素(草毒素重金等)长时间对于肝脏的侵袭。
防治措施:
1.投喂方面做到螃蟹投喂的“四定原则”螃蟹二壳脱完后,定期使用营养套餐一包80斤/包。
2.注重池塘的解毒(一方面外源水一方面池塘自身藻类死亡老化),做到全程解毒。
3.投喂高分期注重底质保护定期使用全效底改片5亩每袋,营造一个良好的底部环境切断病原菌的温床。
4.每隔半月使用一次弧菌天敌3亩每瓶,控制病原菌。

河蟹养殖户如何预防前期青苔滋生



青苔,属于苔藓类植物,其本质是藻类,通常为大型藻类,以刚毛藻、水绵藻、水网藻为代表、喜欢生长在低洼潮湿、光照充足的地方,前期河蟹塘水位浅,在四周浅滩和板田上最容易滋生青苔。
前期蟹塘青苔过多会导致水肥不起来,水质过瘦,直接影响水草生长和螃蟹蜕壳,前期水位比较浅、光照充足,温度不高,很容易滋生青苔,因此建议广大养殖户在青苔滋生前就要开始预防,等其完全爆发蔓延开后就很难再控制,治理成本也很高。
青苔的前期预防方法:
1)彻底清塘。将池水排干彻底清塘,最好先晒塘,将青苔孢子彻底去除,不留祸患,有条件的可翻整池塘,清除过多淤泥。
2)及时肥水。在青苔大量滋生前将水色肥起来,维持水体透明度,不可过高或过低。建议用膏肥专家(5亩/桶)+藻乐肥(3亩/袋)肥水,快速培养有益藻类,形成优势种群,抑制青苔生长。
3)适量施有机肥。使用一定的有机肥肥水,能增加水中浮游动物数量,抑制丝状藻类的生长繁殖。
4)螺蛳分批投放。一次性投放过多螺蛳会导致水瘦,透明度过高,滋生青苔,建议分两次放,3月一次,6月一次,每次不宜超过400斤。
小贴士:出现少量青苔滋生后,建议立刻全池泼洒全能(3亩袋)+膏肥专家(5亩/桶),降低水体透明度,肥活水质,抑制青苔蔓延。

大闸蟹养殖户如何预防河蟹性早熟



目前在河蟹养殖生产中,普遍存在着有20%~30%的河蟹性早熟现象,性成熟河蟹不再生长,规格一般在每只50~80克,商品价值极低;一旦遇到天气突变,可提前进行生殖洄游,洄捕率低;如继续饲养,死亡率极高,一般可达到80%左右。严重影响了河蟹养殖效益。
1、性成熟河蟹的特征是
(1)性成熟河蟹的雌蟹腹部已成团脐,雄蟹交接器变成坚硬骨质化的管状体,螯足绒毛稠密,且颜色较深,交接器变成坚硬骨质化的管状体。
(2)性成熟河蟹背部凹凸不平,颜色为墨绿色或青色。
(3)性成熟河蟹在肝区上可看到有两条紫色条状物且有卵粒,或有两条白色块状物即精巢。
2、形成性成熟河蟹的原因
(1)投喂的饵料过精,特别是前期投喂动物性饵料过多,使生性贪食的河蟹动物性饵料摄入过多,体内营养过剩,导致河蟹性成熟提前。
(2)有效积温增加。由于养殖水体小,水位浅,生长季节水温一直较高,水体积温过高,从而加速了河蟹性腺发育。
(3)放养密度不当,导致前期生长过快,性成熟提前。
(4)水体盐度偏高,刺激河蟹性腺发育。
(5)种质资源退化。随着养蟹规模的扩大,地区间引种的增多,南蟹北移、北蟹南移,加上人工繁殖长期不更新亲本,导致河蟹品种混杂、退化,生长缓慢,性成熟提前。
3、预防措施
(1)选用正宗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苗种,保持科学合理的放养密度。
(2)科学投饵。因水制宜,控制投饵量,特别要控制动物性饵料的投喂量。养殖前期饵料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为辅。
(3)适当加大池塘水深,生长季节一般要求达到1.8米以上,高温季节多换水,最好用河道、湖泊内的水,以降低水温。
(4)养殖池内移栽覆盖率为50%左右的水草,以少阳光直射,降低河蟹生长的有效积温。
(5)生长季节蟹池每2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光合细菌、溴氯海茵等药物,消毒水体,降低水体有机质浓度,促进河蟹健康生长。

大闸蟹养殖户如何有效解决蟹塘青苔问题



河蟹养殖前期最让养殖户头痛的就是青苔滋生,目前还没有好的杀青苔的产品,一般的杀青苔产品对水草多少都有点影响,严重的可造成水草死亡,所以在有青苔的情况下,一般不建议使用杀青苔的药物。青苔的滋生需要一个环境,比如水位太浅、透明度过高、水体太瘦等环境因素,所以前期肥水可以有效的控制青苔的生长。青苔滋生会造成水体消瘦,使水草无法正常生长;缠绕螃蟹,造成脱壳不畅,严重时可以造成死亡;另外青苔死亡后会造成底质恶化,造成水体缺氧,影响河蟹的生长。所以在青苔腐烂后建议第一天用解毒类产品解除毒素(“绿水解毒安”或“增氧解毒安”)。第二天上午吸附悬浮物(可用“净水宝”);第二天下午使用底质改良剂(“底改”)改善底质,连续用两次。第三天使用生物制剂(“利生素”或“速调107”)调水。具体用量根据产品说明书。另外建议:在青苔较多的地方采取人工捞除,并尽量扔得远离池塘。另外要注意解毒,在人工捞除后,第二天晴天上午要解除青苔死亡释放的毒素(可使用“绿水解毒安”、“增氧解毒安”等)。在解完毒以后要底质改良,调水,选择晴天上午,可使用“底改”改良底质。以后主要是要使用微生态制剂(“利生素”、“菌克27”)调节好水质,关键还有一点就是要注意追肥,平时多使用肥水产品(“生物肥爽”、“肥水膏”、“生物酵素肥”、“氨基酸培藻精”),保持水体肥度,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防止青苔滋生。

河蟹养殖池塘定期使用应激硬壳灵案例



(一)基本情况
面积:30亩
水深:平均1.2米
主养品种:河蟹
水色:嫩绿
吃食状况:好
死亡情况:无
问题分析
河蟹每次蜕壳补充两次钙物质对河蟹规格的影响。
放养情况及池塘情况:寄养池放苗650斤,110头/斤,寄养池8亩,主要种植伊乐藻,放养池加寄养池30亩,主要种植轮叶黑藻,2壳结束后提苗30000尾。
处理方案
每次蜕壳使用2次应激硬壳灵,刚曝点时使用一次,蜕壳高峰期使用一次。
处理后跟踪结果
养殖动物情况:正常
二壳结束时18~19头/斤
四壳结束时平扯1两8
到目前为止,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螃蟹。
案例分析
1.钙、磷是河蟹生长所必须的元素,有试验表明,蟹体的钙磷含量并不随饵料中添加不同钙磷量而明显不同,但水中添加钙后蟹体的钙含量提高了7.3%~15.8%,磷含量提高了1.4%~15.6%。这说明,水中添加钙在提高河蟹对钙源的利用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河蟹对饵料磷的利用率,有利于机体维持体钙、磷及无机元素的平衡和正常生理功能。水体中钙磷的含量直接影响河蟹蜕壳的翻倍率和成活率。
2.应激硬壳灵含有高含量的离子钙和葡萄糖酸钙,可全溶于水,吸收利用率极高。应激硬壳灵容量1L重量为2.81斤,其中水中2斤有效钙含量为0.81斤。
3.应激硬壳灵含有解磷菌,河蟹池塘中并不缺少磷,相反土壤中磷含量非常高,但是可利用的有效磷非常低,因为土壤中的磷多为难溶性化合物。而应激硬壳灵中的解磷菌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把难溶的化合物转化为可吸收利用的有效磷,并且降解水体中残留的有机磷农药,从而起到解毒的作用。另外,硒酸盐和维生素可以很好的增强河蟹的体质提高养殖动物抗应激能力,使其在蜕壳时体质弱及环境突变时顺利渡过难关,提高成活率。

闷热天气多,河蟹塘虾蟹普遍缺氧,养殖户如何预防?



——溶氧是命根子!增氧、增氧、还是增氧,有哪些有效高效增氧方法呢?
1、打水增氧——外源水好的大量过水增氧,进水口搞落差挡板,让水飞溅入塘,带入溶氧。重点是外源水不好的,一定要搞内循环,水泵提蟹塘底层水向空气中喷洒曝气,多个水泵联动,形成水流更好,融入空气氧气,改善底层溶氧。
2、调水增氧:消除水体中的有机杂质,减少溶氧消耗,这招特别实用于水质通透性不好的蟹塘。——可以使用氧化剂,提前氧化掉水体中的有机物,减少夜晚耗氧,常用的氧化剂有生石灰水,二氧化氯等。特别适合拉环沟伊乐草后,产生的大量有机物时使用。蓝绿藻已经很多的蟹塘,通过大过水,调整藻相,增氧。
3、改底增氧:使用氧化剂,提前氧化掉塘底有机耗氧物,偿还氧债。
4、解毒增氧:解毒剂可以净水活水增氧,使用高含量的有机酸如201,可以净水活水,都有间接增氧作用。
5、减少耗氧:有腐烂迹象的伊乐草及时拉出蟹塘,减少腐烂耗氧。上浮发黄的死亡青苔和水韭菜,及时捞掉或拉网到放水口排掉,减少腐烂耗氧和遮光。精准投喂——减少投喂量,勤查料,不要让饲料腐烂在水底。不喂冻鱼,减少有机物污染。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274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