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苗种繁育要点揭秘

亲鱼选择
用于繁育的鳝种,雌鳝宜选择体长35厘米以上,重50克~150克,腹部膨大有透明带,生殖孔红肿的鳝种,有卵粒者最佳。雄鳝宜选长55厘米以上,重150克以上,腹面有血丝斑纹,挤压腹部能流出透明液,镜检可见精子的鳝种。以2条~3条雌鳝搭配1条雄鳝为宜。

催产繁殖
可采用充气、增大换水量,调整养殖密度以及提供优质饵料等措施,对种鳝自然催产,提高其繁殖力。还可一次性注射LRH-A,雌鳝每50克体重注射10微克,雄鳝每尾注射15毫克~25毫克,雄鳝比雌鳝早24小时进行胸腔注射。注射时,深度不超过0.5厘米,注射量不超过1毫升,催产效果最佳。

人工授精
一手用毛巾握住雌鳝前部,另一手向后挤压腹部,如遇泄殖腔堵塞,可剪开泄殖腔,再进行挤卵,挤出的卵放入经过消毒处理的缸或面盆中。杀死选好的雄鳝,将精巢剪碎磨细,用100目筛网包住剪碎的精巢把精液挤入盛卵容器中,充分搅拌5分钟,用清水洗去精巢残余和血污,将受精卵放入可控温的孵化器或室内进行孵化。不论卵子多少,至少要用2尾以上的雄鳝授精。

控温孵化
水深以10厘米左右为宜,中途宜经常换水,但温差不得超过4℃。水温越高孵化所需时间越短。鱼苗培育宜用水泥池,池内适当施入少量粪肥水供丝蚯蚓繁殖,水面放养水葫芦等水生殖物。鱼苗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0尾左右,1个月~2个月后,鳝苗长至10厘米左右时即可移至成鳝池饲养。

相关阅读

黄鳝苗人工繁育技术要点


1、亲鱼选择

用于繁育的鳝种,雌鳝宜选择体长35厘米以上,重50-150克,腹部膨大有透明带,生殖孔红肿的鳝种,有卵粒者最佳;雄鳝宜选长55厘米以上,重150克以上,腹面有血丝斑纹,挤压腹部能流出透明液,镜检可见精子的鳝种。以2-3条雌鳝搭配1条雄鳝为宜。

2、催产繁殖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充气,增大换水量,调整养殖密度以及提供优质饵料等措施,对种鳝自然催产,可明显提高其繁殖力。有条件者,还可一次性注射LRH-A,雌鳝每50克体重注射10微克,雄鳝每尾注射15-25毫克,雄鳝比雌鳝早24小时进行胸腔注射。注射时,深度不超过0.5厘米,注射量不超过1毫升,催产效果最佳。注射后放入水泥池或网箱中暂养,水深20-30厘米,日换水1次。水温25℃时,36小时后手摸雌鳝腹部,感到卵已游离时,即可进行人工授精。

3、人工授精

一手用毛巾握住雌鳝前部,另一手向后挤压腹部,如遇泄殖腔堵塞,可剪开泄殖腔,再进行挤卵,挤出的卵放入经过消毒处理的缸或面盆中。杀死选好的雄鳝,将精巢剪碎磨细,用100目筛网包住剪碎的精巢把精液挤入盛卵容器中,充分搅拌5分钟,用清水洗去精巢残余和血污,将受精卵放入可控温度的孵化器或室内进行孵化。不论卵子多少,至少要用2尾以上的雄鳝授精。

第一页 1 2 下一页 最后一页

黄鳝的苗种放养要点简介



利用季节差,搞好黄鳝的收贮暂养:由于暂养的黄鳝一般均从市场上收购,往往带伤、染病、毒捕的均有,应把握以下关键:

1、凡容器内水体浑浊发臭、多数黄鳝“翻腹”,翘首吸气,体色发红,瘫软无力,一抓就着,无“紧手感”,则该批黄鳝多数属于弱鳝、病鳝和药鳝(曾农药中毒过的黄鳝),不能用于饲养。

2、黄鳝的伤有内伤及外伤,靠一条一条挑选很不现实,可采取盐水浸选方法:按1公斤黄鳝配1公斤盐水(每10公斤水中加入0.3公斤至0.6公斤食盐)。将此浓度盐水盛于脸盆中,使水深达到脸盆深的3/4,倒入购回的黄鳝,此时一部分黄鳝因伤口被盐水灼痛而拼命挣扎,跳出盆外,这部分多为伤鳝,不宜作养殖;另一部分对盐水无反应,在盆内自由游动,这部分为健康鳝,可用作养殖;再一部分在盆底伏卧不动,用手一抓即着,浑身瘫软,这部分为病鳝,也不宜用作养殖。

3、黄鳝入池后,应于早晚巡池观察,发现反应异常的黄鳝及时捞出;同时,每隔一天用高锰酸钾溶液全池泼洒,直至水面略显粉红色,泼洒后约2小时将水慢慢换掉,连续7—8大。

优选黄鳝品种,进行自繁自养:黄鳝可分为黄色、灰色、黑色三种,其中黄色的生长较快;而灰色及黑色的生长比较缓慢。在繁殖季节,将挑选的种鳝用低密度(6—10条/平方米)并创造模仿黄鳝生活在小水沟中的自然环境,让其自然繁殖,待鳝苗孵出10天后,将苗移入专用池培育。采用自繁自养,其成活率、生长速度、驯化程度均会比野生鳝有很大的提高,适宜规模发展。

采用雄化技术,加速黄鳝生长:黄鳝有独特的性逆转特性,即初期为雌性,后期转变为雄性。黄鳝在雄性阶段平均比雌性增重快30%以上,而黄鳝的雌性阶段可长达2年以上,严重制约着黄鳝的育肥。为此,可在幼苗(长约5厘米左右)即开始在饲料中拌入“转性激素”,使其不经过生长缓慢的雌性阶段而直接转化为雄性。

放养密度:选择的健康鳝苗在放养前应用5%—10%食盐水消毒10分钟。池塘养殖放养规格为20—30尾/公斤,放养密度控制在5公斤/平方米左右,同时搭配放养10%左右的泥鳅。稻田养殖亩放规格20—30尾/公斤30—50克/尾800—1000尾,并套养5%的泥鳅于田间。因泥鳅上下窜动可增加水中溶氧,并防止黄鳝相互缠绕。另外,苗种放养时温差不能过大,切勿用冷水冲洗鳝苗,使鳝苗患“感冒病”。

黄鳝苗种放养技术



刚孵出的鳝苗与其他鱼苗一样,不能摄食,主要靠吸收卵黄囊作为营养,卵黄囊消失后便可主动取食,这时应以煮熟的鸡蛋或鸭蛋蛋黄投喂。投喂时用纱布将蛋黄包好后浸在水中轻轻搓揉,让鳝苗取食流出的蛋黄液,2~3天后再移入苗池培育。

在鳝苗下塘前必须用生石灰严格清池。方法是: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150克,将生石灰溶化后全池泼洒,以杀灭病原菌等致病生物和敌害生物。清池3天后,注入新水,并施基肥培养浮游生物,作为鳝苗入池后的基础饵料,基肥用发酵腐熟的有机肥,施用量为每平方米0.5千克左右。基肥的施用时间应掌握在鳝苗入池前1周左右,施肥过早,适口的浮游生物繁殖高峰已过;而施肥过晚,适口的浮游生物繁殖高峰尚未到来,均对鳝苗入池不好。

鳝苗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300~450尾。鳝苗入池前必须试水,确认清池的生石灰毒性已完全消失后方可入池。试水方法是用盆取池中半盆水,放入鳝苗10~20尾,暂养半天,发现鳝苗体色、活动均正常时,表明生石灰的毒性已完全消失,可以放苗入池,否则不能入池。鳝苗入池时,盛苗容器的水温与育苗池水温的温差应小于±2℃,以免发生死苗等意外事故。放苗时间应避开阳光强烈的中午时分,以8~9时或16~17时入池为佳。


斑点叉尾鱼鮰苗种繁育方法


一、鱼苗人工繁殖

1.亲鱼选择选择3龄~5龄、体重2.5kg~3.5kg的亲鱼。雌雄鱼在非生殖季节,雄鱼头部稍宽,体色偏黑,雌鱼头部稍窄。生殖季节雄鱼头部两侧有较大的肌肉瘤,其生殖孔具乳突,腹部较硬且不易弯曲,雌鱼生殖孔圆形、凹陷,腹部柔软且膨大,呈淡灰色。雌雄配比3:2。

2.亲鱼培育培育池面积2500m2、水深1.5m左右,667m2放养量为20尾~30尾。水温高于13℃时开始投喂专用配合饲料,水温21℃以上时,投饵率为2%~4%,并适当补充动物性(剁碎的小鱼虾)和植物性(大麦芽)等饲料。每隔10天冲水1次,刺激亲鱼性腺发育。

3.人工催产催产剂有鲤鲫鱼脑垂体(pg)、绒毛膜促性腺入激素(hcg)和促黄体生长素促性腺激素及其类似物(lrh-a)。每公斤雌鱼用pg4mg~6mg,或hcg1000国际单位,或lrh-a2mg~2.5mg,或pg+hcg混合剂2mg+600~700国际单位。雄鱼剂量减半。

4.设置鱼巢用大小能容纳一对亲鱼的塑料桶、铁桶、木箱等作为鱼巢,其一端开口让亲鱼自由出入,另一端用尼龙布封底。亲鱼催产后,将鱼巢放置在离岸3m~5m,水深0.5m~1m的池底,开口朝向池中央,并在鱼巢上系一浮子以便于定位操作。鱼巢间距9m~10m,数量占放养亲鱼数的50%。

5.卵块收集水温21℃以上时,每天上午10时~11时将鱼巢略提一下,赶走亲鱼,若有卵块,就轻轻取出,放入有池水的内壁光滑的桶内。

6.鱼卵孵化水温25℃~29℃时,受精卵出膜时间约为110小时~120小时,从仔鱼到幼鱼期约为10天。鱼卵可在池塘中自然孵化,也可用孵化槽人工孵化。孵化要求水温25℃~28℃,ph值6.5~8.0之间,溶解氧6mg/l以上,水体交换量控制在20l(分钟,下同)左右。

7.防止水霉可用水霉净或福尔马林交替使用,以防止水霉感染,在鱼卵变红色以前,每天1次,水霉净60mg~65mg/l浸洗时间10分钟~12分钟,福尔马林100mg/l浸洗时间4分钟~10分钟。

二、夏花、鱼种培育

1.池塘条件苗种池要求靠近水源、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较少,池埂坚固,不渗不漏。夏花培育池面积以667m2左右为宜;鱼种培育池面积一般为2001m2~3335m2,水深1.3m~1.6m。每个渔池需备1.5kw或2.5kw增氧机1台,同时配备抽水机泵。

2.清塘消毒鱼苗下塘前抽干池水,挖去过多的淤泥,让池底日晒20天左右,然后进水10cm,用生石灰75kg~100kg/667m2兑水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

3.施肥培饵鱼苗放养前10天,经过滤注水至水深0.6m~1m,施经发酵的有机肥(粪肥、饼肥均可,用量视池塘底质而定,一般100kg~500kg/667m2),以培养池中的天然浮游生物饵料。

4.鱼苗放养鱼苗孵出后3天~4天到鱼苗长至4cm~5cm的夏花,可采用与“四大家鱼”苗种培育相似的方法,每667m2放苗3万~5万尾,约需20天~30天,然后稀疏分塘,转入鱼种培育阶段。从夏花培育成50g左右大规格鱼种,每667m2放夏花8000尾~9000尾,同时搭配放养6cm~10cm的鲢、鳙鱼600尾~700尾。

5.饵料投喂刚下塘的鱼苗4天~5天内不投喂饲料,摄食池中的浮游动物,当鱼苗达到4.5cm以上时,开始投喂配合饲料。投喂时要进行驯食,方法是:喂料前用鱼盘在投饵处拨水以发出声音刺激鱼种,然后撒一小把饵料,如此反复,每隔十几秒重复一次,每次驯食10分钟~20分钟,如此循环4天~7天,即可使鮰鱼形成群体摄食的习惯。配合饵料的蛋白质含量为40%左右,每天投喂2次,投饵率3%~5%。
 
6.日常管理要求溶氧大于3mg/l,ph值6.5~8.3。饲养期间每隔7天~10天注换新水1次,水深随鱼体增长而加深,逐渐增到1.5m左右;定期用浓度为0.5mg/l二氧化氯全池泼洒,以预防鱼病和调节水质。

三、苗种捕捞和运输

1.苗种捕捞夏花的捕捞时间一般在早晨或傍晚,捕捞夏花时的水温要低。夏天高温,考虑到早晨夏花浮头与水温因素,如为了赶飞机进行空运,可以在前一天傍晚把夏花捕起,放在苗箱中冲水,到第二天早晨装运。
 
2.夏花运输运前要进行2次~3次拉网锻炼,用规格30cm×30cm×40cm尼龙袋,每袋盛水3l~4l,放夏花1500尾~3000尾,可以运输12小时~18小时。夏花捕捞及打包要带水操作,为了防止尼龙袋在运输途中损坏,可把它装进特制的硬纸箱中,再用绳子把纸箱捆好,即可起运。运输途中,若时间较长,有条件时可在中途换水或重新充氧。
 
3.鱼种捕捞鱼种宜在11月至翌年4月的温暖晴朗的天气捕捞,捕捞前要进行至少2次拉网锻炼,需停食2天,并要冲水3小时。
 
4.鱼种运输用尼龙袋充氧装运,每袋装鱼种一般不要超过0.5kg。用鱼篓子装运,鱼篓子内部要光滑,可放尼龙内衬,防止擦伤鱼体,同时要采用亚密封式,防止鱼种掼出。鱼篓子内部用纯氧供气,装运密度每立方米水体放鱼种30kg左右。




黄鳝网箱养殖技术要点之苗种选择与投放



1、苗种选择

黄鳝人工繁育工作还处在科研成果鉴定和尚待开发阶阶段,国内外目前均无规模化繁育的黄鳝苗种供应,网箱养鳝的苗种仍然依赖于天然资源。因此,认识和了解天然黄鳝的品种与质量尤为重要。江淮流域黄鳝品种主要有三个:第一种为深黄大斑。此鳝鱼生产速度快,年增重倍数可达5-6倍;第二种为青鳝,体色青黄,增重倍数为3—4倍;第三种为灰色,体色灰,斑点细密。此鳝生长缓慢,增重倍数仅1—2倍。在选种时,要选择体表无伤,活动力强,体质健壮,规格相对整齐,色黄且具有大斑点以及体色青黄的鳝鱼作苗种。

选择鳝种时,要从严把关。尽量收购笼捕的、未经长时间暂养的黄鳝。做到:不收药鳝、钓鳝、夹子鳝,(确实需要时,将这此鱼暂养)后使用,不收腹部两侧发红的黄鳝。为确保收购鳝种的质量,可在采购时采取深水加压法优胜劣汰。方法:将装有鳝苗的薄铁箱(鱼只占容积的三分一)盛满水,盖上盖子,待10—15分钟后观察箱内鳝鱼的活动状况,若浮在水表层,头部伸出水面的鳝鱼应剔除,沉入箱底体质健壮的黄鳝予以保留。

黄色大斑、青鳝

2、苗种放养
(1)放养时间。鳝苗的放养时间跨度较大,从阳历4到9月都可以进行。如果网箱数量小苗种需求量不大,当地又有通过鳝笼捕获的苗种,可选择连续晴好天气,在四月上旬开始投种。此时投放的苗种,生长期长,增肉倍数高,效益好。
如果苗种需求量大,最好要选在水温稳定通过25度,日夜温差不超过5度,最高水温不超过34度。因此,投放苗种的时间最好在6月25日-7月25日,选择连续晴的天气进种。此时的水温相对比较稳定,苗种入箱后成活率较高。长途运输苗种的时间可在10小时以内。七月底至九月所进的苗种,由于生长期短,气温也开始不稳定,一般不以当年上市或生长增重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第二年上市或暂养到冬季赚取季节差价。此阶段要根据当时当地的苗种价格,选择合适规格的苗种放养。
苗种下箱之前密切关注气候变化,最好通过上网或短信查询远期天气预报,下箱前有一个晴天,下箱后确保有四个晴天。日夜温差不超过5度。

(2)放养规格。放养规格与养殖者的经营指导思想和成本效益是密切相关的。一般来说,对欲当年达到商品鳝规格的养殖者来说,黄鳝苗种的投放规格应在25克左右,这样可以保证绝大多数黄鳝达到大条的标准。有的养殖户考滤到小规格(规格在20克以下)的购价低,相对增重倍数较高,总体效益较为可观,也可以只购买小的。从实际情况看,养殖者购种的规格参差不齐,小到10克,大到一百克以上,常常为多种规格的统装货,这就需要购回后,认真筛选,分规格饲养,以防止混养后出现弱肉强食,两级分化,驯食难以完全的倾向,影响产量和效益。

3、苗种运输

规模化的黄鳝网箱养殖,需种量大,一般需长途购运。苗种在运输过程中要做到轻、快、好。鱼水比例强列建议1:2以上。运输时必须用S高聚碘或聚维酮碘进行水体维护,剂量为S高聚碘3滴/100斤(鱼+水)或聚维酮碘6滴/100斤(鱼+水)。苗种尽可能不要长途运输,一定要实行长途运输的,时间不要超过10小时。

换水药浴:黄鳝经过长途运输,体能消耗较大,加之高密度装载,容器内代谢产物含量骤增,水质已很差,到达目的地后就应立即换水。可先用彩胶布、竹竿或木桩做成蓄水池,将池塘内的水盛入备用。蓄水池内的水温与运鳝容器内的水温差应严格控制在2℃以内,换水清洗掉,再用药物对鳝苗进行一次浸浴。选用的药物要本着低刺激、高效能,并能保护体表粘液为出发点,如聚维酮碘(1克/立方米),或力源S高聚碘,药浴时间一般为5—10分钟。药物不要随意加量,浸洗时间应按说明书的规定进行。进行过药浴运输的不需再行药浴,(杜绝使用强刺激,对粘液产生破坏,禁用的药品(如高锰酸钾、抗菌素、孔雀石绿、高浓度食盐水等)。

分级入箱:进入网箱内的鳝苗,要严格按照不同的规格分开放养。一般可按25克以下、25克至50克、50克以上三个梯度进行分级。进箱前要逐箱秤重,有条件的应同时清点尾数,作好记录。

投放密度:总结养殖户多年的经验,放养密度对于养鳝效益影响较大(4—6月份投放的鳝苗,规格在20—40克之间的,每平方米投种0.5—1公斤比较适宜;7—8月份投放的鳝苗,放养量可适当加大,每平方米1—1.25公斤。

斑点叉尾鮰苗种繁育方法



一、鱼苗人工繁殖

1.亲鱼选择选择3龄~5龄、体重2.5kg~3.5kg的亲鱼。雌雄鱼在非生殖季节,雄鱼头部稍宽,体色偏黑,雌鱼头部稍窄。生殖季节雄鱼头部两侧有较大的肌肉瘤,其生殖孔具乳突,腹部较硬且不易弯曲,雌鱼生殖孔圆形、凹陷,腹部柔软且膨大,呈淡灰色。雌雄配比3:2。

2.亲鱼培育培育池面积2500m2、水深1.5m左右,667m2放养量为20尾~30尾。水温高于13℃时开始投喂专用配合饲料,水温21℃以上时,投饵率为2%~4%,并适当补充动物性(剁碎的小鱼虾)和植物性(大麦芽)等饲料。每隔10天冲水1次,刺激亲鱼性腺发育。

3.人工催产催产剂有鲤鲫鱼脑垂体(pg)、绒毛膜促性腺入激素(hcg)和促黄体生长素促性腺激素及其类似物(lrh-a)。每公斤雌鱼用pg4mg~6mg,或hcg1000国际单位,或lrh-a2mg~2.5mg,或pg+hcg混合剂2mg+600~700国际单位。雄鱼剂量减半。

4.设置鱼巢用大小能容纳一对亲鱼的塑料桶、铁桶、木箱等作为鱼巢,其一端开口让亲鱼自由出入,另一端用尼龙布封底。亲鱼催产后,将鱼巢放置在离岸3m~5m,水深0.5m~1m的池底,开口朝向池中央,并在鱼巢上系一浮子以便于定位操作。鱼巢间距9m~10m,数量占放养亲鱼数的50%。

5.卵块收集水温21℃以上时,每天上午10时~11时将鱼巢略提一下,赶走亲鱼,若有卵块,就轻轻取出,放入有池水的内壁光滑的桶内。

6.鱼卵孵化水温25℃~29℃时,受精卵出膜时间约为110小时~120小时,从仔鱼到幼鱼期约为10天。鱼卵可在池塘中自然孵化,也可用孵化槽人工孵化。孵化要求水温25℃~28℃,ph值6.5~8.0之间,溶解氧6mg/l以上,水体交换量控制在20l(分钟,下同)左右。

7.防止水霉可用水霉净或福尔马林交替使用,以防止水霉感染,在鱼卵变红色以前,每天1次,水霉净60mg~65mg/l浸洗时间10分钟~12分钟,福尔马林100mg/l浸洗时间4分钟~10分钟。

二、夏花、鱼种培育

1.池塘条件苗种池要求靠近水源、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较少,池埂坚固,不渗不漏。夏花培育池面积以667m2左右为宜;鱼种培育池面积一般为2001m2~3335m2,水深1.3m~1.6m。每个渔池需备1.5kw或2.5kw增氧机1台,同时配备抽水机泵。

2.清塘消毒鱼苗下塘前抽干池水,挖去过多的淤泥,让池底日晒20天左右,然后进水10cm,用生石灰75kg~100kg/667m2兑水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

3.施肥培饵鱼苗放养前10天,经过滤注水至水深0.6m~1m,施经发酵的有机肥(粪肥、饼肥均可,用量视池塘底质而定,一般100kg~500kg/667m2),以培养池中的天然浮游生物饵料。

4.鱼苗放养鱼苗孵出后3天~4天到鱼苗长至4cm~5cm的夏花,可采用与“四大家鱼”苗种培育相似的方法,每667m2放苗3万~5万尾,约需20天~30天,然后稀疏分塘,转入鱼种培育阶段。从夏花培育成50g左右大规格鱼种,每667m2放夏花8000尾~9000尾,同时搭配放养6cm~10cm的鲢、鳙鱼600尾~700尾。

5.饵料投喂刚下塘的鱼苗4天~5天内不投喂饲料,摄食池中的浮游动物,当鱼苗达到4.5cm以上时,开始投喂配合饲料。投喂时要进行驯食,方法是:喂料前用鱼盘在投饵处拨水以发出声音刺激鱼种,然后撒一小把饵料,如此反复,每隔十几秒重复一次,每次驯食10分钟~20分钟,如此循环4天~7天,即可使鮰鱼形成群体摄食的习惯。配合饵料的蛋白质含量为40%左右,每天投喂2次,投饵率3%~5%。
 
6.日常管理要求溶氧大于3mg/l,ph值6.5~8.3。饲养期间每隔7天~10天注换新水1次,水深随鱼体增长而加深,逐渐增到1.5m左右;定期用浓度为0.5mg/l二氧化氯全池泼洒,以预防鱼病和调节水质。

三、苗种捕捞和运输

1.苗种捕捞夏花的捕捞时间一般在早晨或傍晚,捕捞夏花时的水温要低。夏天高温,考虑到早晨夏花浮头与水温因素,如为了赶飞机进行空运,可以在前一天傍晚把夏花捕起,放在苗箱中冲水,到第二天早晨装运。
 
2.夏花运输运前要进行2次~3次拉网锻炼,用规格30cm×30cm×40cm尼龙袋,每袋盛水3l~4l,放夏花1500尾~3000尾,可以运输12小时~18小时。夏花捕捞及打包要带水操作,为了防止尼龙袋在运输途中损坏,可把它装进特制的硬纸箱中,再用绳子把纸箱捆好,即可起运。运输途中,若时间较长,有条件时可在中途换水或重新充氧。
 
3.鱼种捕捞鱼种宜在11月至翌年4月的温暖晴朗的天气捕捞,捕捞前要进行至少2次拉网锻炼,需停食2天,并要冲水3小时。
 
4.鱼种运输用尼龙袋充氧装运,每袋装鱼种一般不要超过0.5kg。用鱼篓子装运,鱼篓子内部要光滑,可放尼龙内衬,防止擦伤鱼体,同时要采用亚密封式,防止鱼种掼出。鱼篓子内部用纯氧供气,装运密度每立方米水体放鱼种30kg左右。

中华绒螯蟹苗种繁育及管理技术



产卵孵化池也要以水源比较方便的地方建造,不要离亲蟹培育池过远。一般每只池既是产卵池又是孵化池,面积以0.1~2亩为宜。水深0.5~1.5米。如果是土池,一定要清淤良好。
产卵池海水含盐度2%~2.5%,水深0.5米,14~20℃。在抱卵蟹放入培育池中前半个月,要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然后开始按常规方法施肥培养浮游生物,培养浮游生物的第三、四天就可以将抱卵蟹放入池中的蟹笼中产卵。将抱卵蟹小心放入产卵池的产卵笼中产卵后,必须仔细观察生活状态,待产卵结束后,将产完卵的蟹再放入另一池中管理培育,培育一段时间后第二次抱卵。
育苗池应备有增氧泵。如果氧气等条件适宜,每立方米水体适宜布苗密度为2万~5万。抱卵蟹采用笼装,每笼20只左右,使之集中在短时间内孵出幼体,一般控制在数小时,力求使同一育苗池中溞状幼体的发育基本一致。
生物饵料培养和与溞状幼体的衔接是育苗成败的关键。必须准备充足的各类饵料,以防生物饵料培养不足。
溞状幼体经5次蜕皮,成为大眼幼体,溞状幼体分为5期。第3期后适当换水,以防止水质太肥,导致病原微生物感染。溞状幼体第1期不投饵,溞状幼体第2期和第3期前期投喂蛋黄和轮虫,之后投喂桡足类、蛋黄和卤虫无节幼体,大眼幼体期因为口器已经较大,要交替投喂鱼糜、蛋羹、桡足类、枝角类和卤虫。
水质管理中溞状幼体第1期到第3期不换水,以补水为主,溞状幼体第4期后每天换水15厘米左右,以防止水质太肥,导致病原微生物感染。溞状幼体3期开始充气增氧。
布苗后要注意一般不再使用药物。

大鳞副泥鳅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之苗种繁殖



人工繁殖(1)产前准备。准备好6个网箱,用20毫克/升漂白粉溶液浸洗消毒,设置在水
质清新的池塘中。根据亲鱼体重,备足催产激素和带有精确刻度的注射器,针头用5号针头,使
用前高温消毒。所有孵化设施和用水于产前2周全部消毒,孵化巢在产前1周用15毫克/升高
锰酸钾溶液消毒。(2)人工催产。6月上旬开始第一批人工催产。催产前用小水泵从外塘抽水进入
亲鱼培育池,形成水流,刺激亲鱼性腺成熟。用于催产的雌性亲鱼应腹部圆大,生殖孔处有卵粒
突出,轻压腹部有微黄色或无色卵粒流出;雄性亲鱼生殖孔孔径变大,轻轻挤压有乳白色精液流
出。用手掌心抵住泥鳅头部,四指合拢抓住泥鳅颈部以下部位,使泥鳅见不到光亮,将带有激素
的注射器成45度角轻轻插入泥鳅背部肌肉,将激素注入泥鳅体内。然后将雌性亲鱼和雄性亲鱼
分别放入已设置好的网箱内,观察发情情况。雌性亲鱼出现少量排卵或轻轻挤压亲鱼有卵粒流出
即可以进行人工授精。(3)人工授精。将亲鱼捕捉上来后用毛巾或纱布将体表水轻轻拭去,然后从
上腹部向下用适当的力度挤压亲鱼腹部,将卵粒挤入碗中,再用同样方法挤入精液,用手或羽毛
搅拌,使卵粒充分受精,然后将受精卵撒入水花生、四季草做成的鱼巢上,放入孵化设施中。(4)
人工孵化。将粘满受精卵的鱼巢系在砖上沉入孵化缸、孵化池内,距水面20~30厘米,受精卵
密度在1万~1.8万粒/平方米,水温23~24.5℃时.72~75小时即可孵化出鱼苗。
自然繁殖产前将网箱设置好并进行孵化设施消毒。具体操作如下:(1)将成熟的亲鱼移入设
置好的网箱内,放进已准备好的鱼巢,然后用流水方式刺激亲鱼交配。雌雄比例为2:1,亲鱼放
养密度为2公斤/平方米。(2)及时将粘上卵粒的鱼巢取走,重新放人新鱼巢。(3)孵化方法与人工
孵化相同。

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12月/27日/第006版
泗洪县科创水产发展有限公司张刚王守军孙修云刘殿如刘军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284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