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质恶化缺氧腐败有毒导致大闸蟹中毒的解决办法


螃蟹出现死亡现象
排湖排南李老板:有苗塘4亩,前两天死苗200多头,焦急地致电给我。我到塘口看到很多螃蟹浮在水面,并告诉李老板,这些螃蟹已经死了很长时间。经了解塘口情况后检测水质:亚硝酸盐1.2,氨氮、pH值基本正常。分析:前几天天气不好,加上底质恶化、缺氧、腐败有毒,导致螃蟹中毒,在螃蟹脱第二道壳时黑鳃、脱壳不遂并死亡。建议:降亚克星1.5包,傍晚用得立康1包+六控底健康1包+粒粒神2包,第二天用百安威2瓶+纳米氧1瓶。第四天回访,螃蟹慢慢恢复正常,并且开始吃食。
仙桃排湖大闸蟹养殖户荣老板:有10亩养蟹大塘,下雨前水就有点发红,下雨后水红得跟糖水似的,尤其是下风口和岸边,红得厉害。经检测:氨氮1.2,亚硝酸盐正常,pH值8.8。详细了解塘口后建议:先用珠虫净杀虫,隔一天用8瓶绿康露后,再用得立康3包+六控底健康2包,第三天加5公分新鲜水,用黑金神2包+活菌王4包+六抗培藻膏1小桶。第四天电话回访,水变过来了,呈淡绿色,荣老板非常满意。
降氨氮、亚硝酸盐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先用解毒超爽或净水王+降解灵按一组3亩水体解毒,降解毒性,然后用六控底健康+粒粒神(1+1用3亩)促进氨氮、亚硝酸盐转化,同时一定要多开增氧机,确定氨氮、亚硝酸盐降下来一部分了再进行调水。

相关知识

仔猪死亡原因及解决办法


由于品种、饲料营养、疾病状况、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等不同,场与场之间乃至同一场的不同时间仔猪死亡率从230%,差异极大。

1、母猪分娩过程中的仔猪死亡:

一般分娩出的新鲜死猪都是在分娩过程中死亡的,临产前母猪贫血、便秘和rǔ房水肿等造成母猪分娩无力,发生产程过长综合症,至使母猪难产,仔猪因缺氧死亡。提起仔猪后腿左右摇晃,以清除肺内粘液,用吹气或人工呼吸可救活一部分仔猪。

2、哺rǔ仔猪死亡原因及解决办法

(1)出生仔猪体重太小。以杜长大仔猪为例:正常出生体重应有1.21.8公斤,低于1公斤不易成活。

(2)被母猪压死、踩死、夹死。有资料证明,这类死亡可占初生仔猪死亡原因的3050%,分娩室采用条状隔板,设置防压设备和仔猪活动休息区并注意保温,死亡率可大为减少。

(3)因寒冷潮湿造成仔猪冻僵、冻死。初产仔猪最佳温度为30℃--32℃,过分低的温度会造成仔猪行为呆滞、行动迟缓,易被母猪压死。

(4)仔猪黄、白痢或其他疾病致死。因疾病引起仔猪死亡的比例约占1020%。大肠杆菌病引起死亡的仔猪可占仔猪因疾病死亡原因的80%以上。引起仔猪黄、白痢的原因有几十种,给临产前一个月左右的母猪注射多价大肠杆菌灭活苗等疫苗,结合严格彻底有效的隔离消毒卫生工作和饲养管理工作,能有效的防止仔猪发生传染病。

(5)因母猪无rǔ或缺rǔ造成仔猪饥饿死亡。母猪营养不良、rǔ房水肿、rǔ房炎、子宫炎、内分泌失调等都可引起母猪无rǔ或少rǔ。可采用寄养、早期人工rǔ喂养、早期诱食等措施防治由此造成的仔猪死亡,但调整分娩前母猪的内分泌更为重要。

(6)母猪贫血:母猪贫血更易造成仔猪贫血,使仔猪免疫力、抗病力下降,易得各种传染性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7)初生仔猪免疫不全。母猪胎盘有六层上皮细胞,母猪无法将抗体经由胎盘传给仔猪,故初生仔猪处于免疫不全的状态,仔猪若吃不到初rǔ或吃到的初rǔ量不够,仔猪极易得各种疾病而死亡。所以促使仔猪尽早吸食初rǔ在仔猪的饲养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8)诱食时间措施不当。诱食过迟使仔猪经常处于饥饿状态,同时也抑制了肠道的生长发育和胃酸、消化酶的分泌,造成仔猪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断奶应激严重。

(9)母猪咬死仔猪现象严重。因饲料、饮水、畜舍、仔猪身上有异味使母猪易咬死仔猪。故带猪消毒应选择无味、无刺激性、无毒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消除分泌室各种异味显得尤为重要。

(10)其他原因造成的仔猪死亡。由于仔猪脐带出血、环境设备设置不良等造成仔猪死亡。

3、断奶仔猪的死亡原因:

(1)断奶仔猪的死亡原因。断奶是仔猪的生死关。仔猪断奶时离开了母猪的呵护,日粮从rǔ汁转为固体饲料,更因温度太低,造成仔猪应激严重,诱发各种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近年来猪场发生大批断奶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支原体、细菌、寄生虫引起的混合感染,造成猪呼吸道疾病,严重的引起仔猪断奶衰竭综合症而大批死亡。

(2)断奶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简称PMWS):

主要表现的症状为: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先天性震颤、皮炎肾病综合征(类似于猪瘟)、增生性坏死性肺炎,仔猪表现衰弱、消瘦、苍白、黄疸、生长不良、体表淋巴结肿胀、呼吸困难、腹泻、仔猪舍内僵猪的比例升高。发病日龄为4-16周龄(最常见于6~9周龄),潜伏期为2周,发病率为20-50%,死亡率急性的可达30%以上。症状特点:不同阶段的猪症状及严重程度不同,不同场的发病情况及解剖症状不同,同一群猪的发病情况及解剖症状也不同。

(3)仔猪呼吸道病综合症(PRDC):病原有蓝耳病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伪狂犬病病毒、包涵体鼻炎病毒、猪巨大细胞病毒、猪瘟病病毒(引起肺部病变)、呼吸型冠状病病毒、猪流感病病毒、衣原体、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猪霍乱沙门氏杆菌、猪链球菌、化脓杆状杆菌、克雷伯氏杆菌、巴氏杆菌(猪肺疫)、支原体(霉形体肺炎),形成仔猪呼吸道病综合症(PRDC)。结合猪圆环病毒,附红细胞体病、霉菌毒素可加重损失。以上病原体引起混合感染,再结合非传染性因素,形成断奶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简称PMWS)。

(4)仔猪呼吸道病综合症(PRDC)病原体之间的关系:

A.几乎所有的猪场都感染了与PRDC有关的病原体。

B.很难在猪群中清除所有这些病原体。

C.单一感染的病原体危害较小。

D.猪群在应激因素作用下机体免疫力下降,病原互相作用也可引起免疫抑制,造成多病原混合感染而发展成为严重疾病。

(5)仔猪呼吸道病综合症(PRDC)病原体对呼吸道和免疫系统的影响:

A、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破坏鼻腔纤毛系统,损伤上呼吸道,破坏猪的呼吸道第一道屏障。

B、猪肺炎霉形体麻痹和破坏呼吸道黏膜纤毛系统。

C、猪流感病毒破坏黏膜纤毛系统,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

猪肺炎霉形体和猪流感病毒都破坏了猪的呼吸道第二道屏障。

D、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蓝耳病)病毒破坏肺泡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破坏了猪的呼吸道第三道屏障。

E、伪狂犬病可造成猪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紊乱,干扰机体的免疫力。

F、发热和厌食也影响机体的免疫力。结合不利的机体内外环境,使呼吸道疾病更加严重。

(6)猪圆环病毒(PCV)

A、猪圆环病毒(PCV)的特性:

PCV1型:引起死胎、先天性震颤、淋巴结炎。

PCV2型:主要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MWS)。也可引起先天性震颤,同型PCV具有99%的同源性。

B、猪圆环病毒(PCV2)的传播:

水平传播或交配传播:健康猪接触病猪、感染猪10~14天后即可发病,粪便中含病毒,精液中检出PCV2核酸,已证实可以通过交配传播母猪,也可通过间隔几个栏进行空气传播。

垂直传播: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流产、死胎、木乃伊等。

C、圆环病毒感染在猪场内有2种形式:

(A)流行型:最早的感染日龄可能提前到14-21日龄。疾病进人猪场,很快在保育舍广泛扩散,导致腹泻,脱水,猪结膜炎伴随面部、下颌和肩部的水肿。几乎所有的淋巴结肿胀,猪体非常瘦、衰弱、苍白。对抗生素治疗不敏感。

(B)散发型

如果疾病呈地方性流行,损失较轻(保育舍3-7%),仔猪慢性衰弱。常常有数头猪出现症状,此起彼伏,几个月内症状不消失。

(7)断奶仔猪的死亡原因之非传染性因素:

A.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

B.灰尘中常常有细菌、霉菌或病毒,易引起传染性肺炎的发生。灰尘是肺炎的诱因,也可引起非传染性肺炎。

C.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不良。

D.猪群密度高、猪群的流动引起的应激反应。

E.吸入固体、液体等异物,可导致异物性肺炎。

4、防止断奶仔猪死亡的对策:通过常规的用药不能完全防止仔猪发病。

(1)做好断奶前rǔ猪的诱食工作,用优质诱食料如特补提高断奶前仔猪的采食量,促进仔猪消化道发育,促使仔猪断奶前充分适应固体饲料,明显降低仔猪断奶应激和死亡率。

(2)做好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提高室温,采用赶母留仔的方法,适当控制饲喂量。

(3)断奶仔猪饲料中连续添加可提高仔猪抗应激能力、防止仔猪脱水的爱猪强。爱猪强还可有效防治腹泻、脱水,消除水肿,补充营养。

(4)按免疫程序或母源抗体监测结果及时给仔猪注射好各种疫苗。

(5)仔猪有疾病时及时治疗,治疗措施有力,用药准确。

(6)仔猪合群晚上进行,方法措施得当,数量不超过20头,有效防止仔猪争斗死亡。

(7)给产前母猪注射好各种疫苗,结合泌rǔ进提高母猪初rǔ量,提高仔猪断奶后的免疫效果。

(7)加强消毒卫生工作,减少疾病发生。

(8)采用自家疫苗。疾病越严重,用典型病变组织生产自家疫苗效果越好。

总之,仔猪的死亡原因并不是某个单纯的因素造成的,往往是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饲养管理不善,环境不良会加重仔猪的死亡率。防止对策也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综合措施,改善仔猪体内环境,同时提高室温,加强消毒、增加通风以改善体外环境,才能更有效防止仔猪死亡。

仔猪断奶腹泻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在养猪生产中,普遍采用早期断奶以提高母猪生产性能和猪舍的利用率。但由于其相应的配套技术措施未能跟上,往往会引起大量仔猪腹泻,轻则影响生长发育,重则导致死亡。仔猪断奶腹泻是发生于断奶仔猪的一种常见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仔猪断奶腹泻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一、仔猪断奶方式的选择

仔猪断奶时间关系母猪年产仔窝数和育活仔猪头数。一般在工厂化、集约化养猪场,仔猪可在4~5周龄断奶,农户散养猪可在7周龄左右断奶。仔猪断奶方法有逐渐断奶法、分批断奶法和一次性断奶法。

1.一次性断奶法。一次性断奶即到断奶日龄时,一次性将母、仔分开,一般采用将母猪赶出原栏,留全部仔猪在原栏饲养1周,然后再转移至保育舍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工省时,操作简单,并能促使母猪在断奶后迅速发情,适合规模化养猪场;不足之处是突然断奶后,母猪易患乳腺炎,仔猪也会因突然受到断奶刺激,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因此,要在断奶前3天左右适当减少母猪的饲喂量。

2.分批断奶法。即根据仔猪食量、体重大小和体质强弱分别先后断奶,将体重大、发育好、食欲强、体格健壮的仔猪及时断奶,而让体弱、个体小、发育差、食欲差的仔猪继续留在母猪身边,适当延长其哺乳期,以利弱小仔猪的生长发育。采用该方法可使整窝仔猪都能正常生长发育,避免出现僵猪,但断奶时间拖得较长,会影响母猪发育配种,进而影响母猪年产仔窝数。

3.逐渐断奶法。在仔猪断奶前4~5天,把母猪赶到离原圈较远的地方,每天将母猪放回原圈哺乳数次,逐日减少放回哺乳的次数,第1天4~5次,第2天3~4次,第3~5天停止哺乳。这种方法可避免引起母猪乳腺炎或仔猪胃肠疾病,对母、仔猪均较有利,但费时、费工,不适于产床上饲养的母猪和仔猪.

二、仔猪断奶腹泻的防治

仔猪断奶后腹泻由多种原因引起,饲料和饲养环境的变化、疾病等都会引起仔猪断奶后腹泻,且不易治疗。

1.预防措施。预防仔猪断奶后发生腹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创造适宜仔猪生长发育的保育条件。

断奶仔猪适宜的环境温度是30~40℃,41~60日龄为21~22℃,60日龄以上为20℃。断奶仔猪猪舍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5%~75%。猪舍内外要经常清扫,定期消毒,杀灭病菌,防止传染病发生。②合理的营养调控。实行自繁自养的规模养殖场,可在仔猪20日龄左右实行强制补料措施,使其及早建立免疫耐受力。③补饲高品质乳猪饲料。

④服用微生物态制剂预防仔猪断奶腹泻发生,按1∶100的比例给断奶仔猪饮用复合微生态制剂水溶液。

2.治疗办法。①对腹泻严重、脱水过多仔猪的治疗。只要仔猪有食欲,可配制电解质水溶液饮用,口服补盐液参考配方:纯葡萄糖25克,氯化钠4.5克,碳酸氢钠2克,柠檬酸0.3克,醋酸钾0.2克,氯化钾0.05克,加水100毫升。饮用电解质水可调节神经—体液平衡,增强机体抵抗力,达到降低应激反应,增加体重的效果。②抗生素药物治疗。对于发生断奶应激,又继发大肠杆菌感染的仔猪,可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可用2.5%恩诺沙星注射液按0.1毫升/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先锋9号注射液按2~3单位/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2天;或用水溶性氨苄西林50克溶入200千克水中,连续饮用3~5天。③仔猪血便的治疗。仔猪腹泻粪便中出现血液时,治疗的首选药物是0.5%痢菌净,按0.5毫升/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2天,效果较好。④验方治疗细菌性腹泻。取木炭末500克置锅内炒10秒钟,加醋250克和捣碎的大蒜200克炒15秒钟,用水调成糊状,涂抹在发生腹泻的猪舌头上让其舔食,对治疗细菌性腹泻有效果。

仔猪断奶腹泻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仔猪断奶前,因其日粮是富含极易消化吸收的乳脂、乳糖的母奶,故其仔猪胃肠在淀粉酶、胃蛋白酶分泌很少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很好的营养供给和吸收,从而保证其较好的胃肠健康。
仔猪在不受母体感染的情况下(传染性胃肠炎、黄白痢等由母源引起),做好保温措施,断奶前一般不会有很严重的腹泻。
仔猪断奶会什么很容易造成腹泻?而且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现象是:断奶1-2天不腹泻,大部分是断奶3天左右才开始出现腹泻拉稀,其实这样的现象有着其特定的原因。仔猪断奶本身就是很大的应激源,应激会让仔猪消化系统及功能紊乱不堪,各种消化酶分泌严重不足。

仔猪断奶后,其日粮由液体饲料(母奶)突然转变为固体饲料(颗粒料或粉料),而摄入的固体饲料(干物质)在胃和十二指肠中得不到其充分的消化液(各种富含淀粉酶、蛋白酶的唾液、胃液、胰液等)软化、糊化、预消化的情况下,其消化不充分的固体干物质进入小肠不但不会由肠绒毛吸引,还会磨损仔猪小肠粘膜。
当然仔猪断奶1-2天内,其小肠粘膜磨损程度不是很严重,我们会继续饲喂仔猪固体饲料,这样随着摄入固体干物质的量增多和时间增长,尤其到了断奶3天后,仔猪肠绒毛已经磨损变短,绒毛表面由高密度指状逐步变为平舌状,隐窝加深。这样的结果导致小肠对养分的吸收面积大幅减小(每头仔猪有大约半个足球场的吸收面积)到只有排球场的面积,进而严重影响其消化过程的吸收能力,造成饲料的严重消化不良。没有消化充分的食物会在仔猪小肠最前端形成一个堵塞,而这对于有害细菌来说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繁殖场所,大量的细菌快速繁殖,释放出毒素进一步破坏小肠的吸收结构——肠绒毛。
这就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断奶应激——〉消化液分泌不足——〉饲料预消化不充分——〉损伤小肠粘膜——〉肠绒毛变短减少——〉消化不良引起有害菌——〉有害菌繁殖释放毒素——〉毒素破坏肠绒毛使其减少。肠绒毛减少的过程会刺激肠绒毛基部的细胞(隐窝细胞)慢慢渗出水分,这一过程使食物被液化,同时刺激排便,将堵塞的不能被吸收的食物沿着消化道下游清除除出去,使消化道再次通畅,这就是断奶腹泻容易发生的原因。
所以仔猪断奶3天左右出现腹泻,一般是营养性腹泻,如果没有正确方法及时解决,断奶6-7天便会恶化为细菌性的腹泻,使其断奶腹泻程度加深。
那么通过对断奶腹泻的原理不难发现,如果我们只是用到抗生素来解决断奶腹泻,其最终结果是无法彻底解决,因为抗生素只是减少了有害菌的数量,而无法解决其产生有害菌的根本所在。因为只要有消化不良,消化不充分等生理问题存在,就会有腹泻的发生。解决断奶腹泻的正确之道,应当是抗应激,增强消化功能,提高消化酶水平,保护胃肠粘膜,促进肠绒毛生长,最后才是抑菌抗菌。
关于断奶应激,应从营养应激、环境应激、心理应激等方面解决。断奶时建议在原栏内饲喂3-5天的潮料(湿拌料)才进行换栏,栏内可适当提供木棒、铁链等玩具供其玩闹分散恋母心理。当然在其饲料中添加中如维C、核苷酸等抗应激的功能性营养元素也是必不可少。
关于增强消化,短时间增强仔猪消化器官功能是不现实的,供给断奶仔猪其熟化、膨化,低植物蛋白的饲料是一个很的应对之策,易吸收的食物变相提高消化力。最重要的一点,给断奶仔猪提供外源性的淀粉酶、蛋白酶等是切实解决仔猪内源性酶不足的科学举措。
关于护肠胃促肠绒毛生长,一个最需要养猪人做的是:保温,尤其是仔猪腹部保温。当然要想让仔猪的胃肠得到有效保护,或者是让肠绒毛很好的发育,那么优质的丁酸钠、苏氨酸、精油、密斯陀等是促进肠道绒毛上皮细胞生长和更新的最好营养调节剂。
关于抑菌抗菌,在上述三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前提下,有害菌的产生也随之下降,但对于残存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我们还是要很好地去抑制。用抗生素吗?抗生素是抗菌的好东西,但抗生素的使用却会让肠绒毛大量受损,这一使用会再次让我们陷入前面恶性循环的怪圈。有没有其他抗菌的方法?有,植物精油!如肉桂油、丁香没、百里香油等多种植物精油,就能很好抑菌杀菌,关键是还能整肠、促消化等,几无副作用。
通过以上种种方面的分析,断奶腹泻是很容易发生的,当然方法正确,断奶腹泻也很容易预防和治疗,湖南益阳百能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的断奶乐肽,就是一种富含核苷酸、丁酸钠、精油、复合酶等多种功能性营养物质的添加剂,很好地解决了断奶过程抗应激、促消化、护胃肠、抗病菌的作用。

母猪产仔数少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摘要:母猪的产仔数多少体现了母猪的年生产力,年生产力高的母猪,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才高,而实际的养猪生产中有很多原因都会导致母猪产仔数少,主要包括饲料因素、年龄因素、品种、疾病以及饲养管理因素,要分析导致产仔数少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母猪的年生产力一般用平均每头母猪每年所提供的仔猪数来表示,规模化猪场能繁母猪的产仔数的多少和整个猪场的养殖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关系。大多数母猪的产仔数多分布在5~15头之间,也有个别母猪的产仔数可高达20多头。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产仔数越多的母猪的年生产力较高,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越大。

1母猪产仔数少的原因

饲料因素。饲喂母猪的饲料营养不够全面、配比不合理,而使母猪不能获得充足的营养,或者购买的配合饲料营养成分不足,质量较差而导致母猪料营养缺乏,使母猪的繁殖性能下降,导致空怀母猪排卵数少,胚胎成活率低,产活仔数少。另外,饲料原料质量较差,或者发生霉变后仍饲喂母猪,如发生霉变的玉米会产生黄曲霉素,母猪食用会产生毒害作用而使母猪的产仔数以及产活仔数减少。

饲养管理因素。饲养管理不当、不到位是导致母猪产仔数少的重要原因。初产母猪的配种体重过低、年龄过小,虽然已经达到性成熟,但体成熟还未发育完全,这时进行配种,会导致产仔数减少;没有对后备母猪进行限饲,而使后备母猪在备种前的膘情过肥,体重过大、过肥,会导致卵巢周围脂肪沉积,影响排卵而使产仔数减少。而母猪过瘦,则会导致母猪营养不良,易出现流产和返情;为了增加母猪的排卵数要在配种前对空情母猪进行10~15天的短期优饲,饲喂优质的全价饲料,增加饲喂量,如果没有进行此项工作,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排卵数减少;饲喂量不合理,没有按照母猪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饲喂量,而使母猪的膘情不适宜,所以要视其体况来灵活的调整饲喂量;母猪要按照不同的生理阶段分群饲养,否则易发生追赶、咬斗的现象而发生流产或早产;母猪在妊娠期接种疫苗或者不合理的用药会对胎儿产生毒害作用,使胚胎发生死亡,使产仔数减少。

年龄因素。母猪的年龄和胎次对产仔数有着重要的影响。初产母猪的繁殖性能较经产母猪低,排卵数少,产仔数也少,通常3~5胎次的母猪繁殖性能是最佳的阶段,处于这一胎次范围的母猪产仔数和活仔数最高。以后随着年龄和胎次的增加,母猪的繁殖性能开始下降,产仔数减少。另外,初产母猪的发育还未完全,高龄母猪的体力较差,在产仔的过程中易疲劳,产程较长,易发生难产使死胎数增加,产活仔数减少。

品种因素。不同品种的产仔数不同,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有的品种繁殖力较低,产仔数较少,如杜洛克、皮特兰。因其品种的原因,提高产仔数的难度较大,因此,在商品猪的培育时,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尽量避免选择此类品种。另外,同一品种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产仔数也会不同。

疾病因素。多种疾病,特别是与生殖系统有关的疾病,都会导致母猪发生繁殖障碍,出现死胎、木乃伊胎、畸形胎的现象,而使产仔数下降。一些疫病也会导致母猪繁殖性能下降,如蓝耳病、猪流感等。

2.解决母猪产仔数少的办法

选择适宜品种,合理的调整母猪群的胎次分布。商品猪的生产要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有计划的品种培育,以提高母猪的质量。在选择母猪时要选择体质健壮、结构良好、有效乳头不少于6对,并排列整齐的母猪。合理的母猪胎次结构可以提高猪群的生产水平。所以要合理的调整母猪群体的胎次,一般第1胎母猪的产仔数少,第2胎开始逐渐增加,到3~5胎时达到最高,以后逐渐下降,7胎以后下降到最低水平。所以要有计划的淘汰高龄、高胎次、繁殖性能低下的母猪,及时补充优质的后备母猪,使猪维持在合理的胎次结构。一般规模化猪场母猪群的胎次分布为1~2胎为30%,3~6胎为60%,7~8胎为10%。

科学饲养。对于后备母猪要加强培育工作,要对后备母猪实行限饲喂养,以使保持适宜的膘情和体况。后备母猪要选择合适的配种时机,不但要达到性成熟,同时也要达到体成熟,当后备母猪的体重以及月龄都达标后才可以参与配种,后备母猪的初配年龄不应低于8个月,体重不少于110kg。提高母猪配种前的营养水平。对母猪配种前要进行短期优饲,以达到改善膘情,使母猪正常发情,处于配种受胎,提高繁殖力的目的。合理的控制母猪的膘情,避免过肥和过瘦。在母猪空怀期可以多饲喂青绿多汁饲料,以使母猪在配种前保持中等膘情。同时要根据母猪实际的膘情和体况及时的调整饲喂量。对于过瘦的母猪,应加强饲养管理,适当的多喂些精料;对于过肥的母猪则要控制饲喂量,少喂精料,多喂些青绿多汁饲料。

加强母猪的防疫工作,适时对整个猪群进行各种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以减少疫病的发生。加强饲养管理,以减少因饲养管理不当而造成的产仔数的减少。饲料的保存要得当,防止饲料发生霉变,并禁止饲喂母猪霉变饲料。给母猪提供充足且清洁的饮用水,注意水温,在夏季可提供清凉的井水,冬季则要避免母猪饮用冰水,以免造成流产。在母猪的妊娠期要用药得当,严格的控制用药量,能不用药则不用。

母猪饲养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1.为何母猪饲料中所含粗纤维比公猪高,但所排粪便仍比公猪硬?
因为母猪会产生乳房水肿,而公猪不会。母猪因四脚着地体内大量的水分会流向乳房,造成乳房水肿,所以才会产生便秘的现象。如果不针对乳房水肿来解决问题,只在母猪饲料中加入高纤维的原料(如:麸皮)结果便秘的问题无法改善,而且添加麸皮还有下列几个缺点:①降低配方的营养浓度;②占据母猪胃部空间,减少母猪所能摄取的营养;③麸皮会产生大量的食增热,使母猪的体温升高,更加重分娩后母猪厌食的情形。
解决方法:消除乳房水肿,调整体内渗透压平衡,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消除便秘现象
2.出生小猪的死亡原因中有42.5%是母猪缺乳,是什么原因导致母猪缺乳?
原因:①乳房炎。②乳房水肿。根据解剖发现,发生缺乳的母猪,其乳腺组织有水肿的现象。乳房水肿为母猪必然发生的生理现象。如果不去注意它,往往会转变为乳房炎,而导致缺乳现象。③细菌及病毒的感染。应注重分娩舍的消毒。
解决方法:消除乳房水肿液,调整乳腺泌乳功能,促进泌乳功能正常。
3.母猪难产怎样造成的,应如何预防?
原因:①根据统计每窝小猪中最后出来的1/3常因窒息而死亡,其原因是因仔猪的脐带较母猪子宫角为短,因此在分娩的后期1/3阶段,由于脐带在排出时已断裂,如果母猪因贫血、疲倦、无力收缩,无法将仔猪及时排出,仔猪在5分钟内即会因窒息而死亡。②热应激③贫血或疾病。
预防的方法:①提高母猪营养水平及预防贫血现象;②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优良的有机铁,以增加母猪腹部的收缩能力;③降低热应激,减少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④重视分娩舍的消毒。
4.为何母猪打了疫苗,小猪依然发病,是疫苗无效吗?刚出生的仔猪一定要靠从母猪的乳汁中获得抗体,才能抵抗环境中的病原体,所以如果母猪缺乳,乳量很少或乳质很差,那么即使母猪打了疫苗,小猪依然下痢,依然得猪瘟等。因此母猪必须自产仔前增加饲料营养量,并调整乳房泌乳功能正常,避免发生乳房水肿现象。
5.蹄病造成的原因?
软脚:①将母猪关在易滑的地板,而引起脚部紧张,造成骨骼的异常。②当母猪有良好的泌乳能力或泌乳量增加时,若无额外补充较高的钙、磷,将导致离乳后蹄病。
关节炎:必须靠勤消毒来降低发生率。
蹄裂:蹄裂发生原因除了猪舍地板粗糙外,主要是因缺乏生物素。而且缺乏生物素的猪很容易擦伤,相对经由伤口感染病原体几率就增加。
6.如何改善母猪厌食状况?
①防止母猪发生乳房水肿:②避免母猪分娩后感染;③降低母猪的体温。采用滴水装置。改善环境、降低氨气及温度,减少母猪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如麸皮),以降低食增热{④采取少食多餐方式并用湿料。⑤增加母猪饲料的适口性。
7.母猪为何不发情?
①卵巢静止②内分泌不平衡。当母猪体内泌乳素含量很高时,动情素的量就无法高起来。当母猪的乳量很低时,其体内会分泌较多的泌乳素以利刺激乳汁的分泌,以致离乳后,发情会延后或不明显,泌乳能力好的母猪,只要营养补足得当,反而比泌乳能力差的母猪容易发情;③体脂量不够。如果母猪在哺乳期间失重过多,则母猪离乳后就会导致不发情,应提高能量、不要限饲。
271500山东省东平县畜牧局刘明菊

河蟹池塘底质的改良办法



每年我们都会花大量的精力在水质调控和水草的养护上。究其原因,无外乎就是营养被消耗掉,导致营养结构不稳定,在天气突变或其他影响因素作用下,导致水质变的恶化,水体白混,高温期可能还会出现蓝藻之类的情况。
这里有点思考方向给大家,尤其在这个准备卖河蟹的时候,卖河蟹后清塘之后需要面对的事情。
池塘的营养元素在早期新开唐的时候结构和比列是比较合理的,氮、磷、钾、钙、镁、锌、硒、铁、硫......这些营养元素在我们的前面两年的养殖里是足够补充给整个池塘生产,但随着我们的养殖年限越来越长,我们养殖的池塘中营养元素越来越少,最终会导致我们的池塘养殖中的营养元素结构破坏,使得某些营养元素缺乏,而某些营养元素短缺。在这个时候我们不注意对池塘本生的营养结构进行补充,那后果就会是来年的养殖没有新开塘的时候那么顺。
而要改良这样的营养结构,、时机的把握就非常重要了。在调研的南京高淳市场后,这里我说一下我们的改良土壤的办法。
现阶段中,可以采用的办法有土壤焚烧,秸秆还田,土壤呼吸,增施有机肥......但我这里给大家讲最能操作的办法就是最后这种,增施有机肥。
清塘、干塘后,滩面没有水,能走动。
制备干鸡粪或者猪粪二十到三十斤/亩(用黄金益菌素一桶20xx的河蟹养殖来讲,优势在于,来年的轮叶黑藻和水韭菜,早期的长势会和不施底肥的塘口有很明显的差异。我们能够早一点放网,对于河蟹养殖来说,会有更好的翻倍率和成活率,我想,高产和大规格河蟹是我们每一位河蟹老板的心愿吧!

羔羊成活率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


羔羊的各器官及生理功能的发育还不够健全,在受到外界的不良刺激后易患病,如果饲养管理不到位,喂养方式粗放,饲养环境不良等,会导致羔羊出现冻死、饿死、病死等非正常死亡现象的发生。所以在羔羊的饲养过程中要掌握影响羔羊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提高羔羊的成活率。

1影响羔羊成活率的主要原因

母羊母乳不足。如果母羊泌乳性能不良,泌乳量不足,羔羊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会出现体质下降,发育不良,甚至饿死的现象。导致此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母羊产前营养摄人量不足,产后体质虚弱,补料催奶不及时;初产母羊配种年龄过早,乳房发育不完全;母羊在产后护理不当,发生疾病后没有及时治疗;有的母羊一胎产多羔,而没有对羔羊合理的喂养和管理,导致羔羊吃不到充足的乳汁,体质弱,如果再加上饲养环境较差,舍温不适宜,感染疾病,羔羊极易死亡。

饲养管理粗放,羔羊与成年羊混养。有的养殖场,尤其是农户养殖肉羊时,因饲养条件的限制,没有给羔羊设立单独的圈舍,而是与其他成年羊混养,会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在天气较为寒冷的季节,母羊产羔时羊舍内缺少必要的保温措施会使初生羔羊的成活率降低。另外,混群饲养还导致在放牧时不能两者同时兼顾,造成羔羊过度远牧;或者在饲喂时,哺乳母羊和羔羊的饲料被其他羊只抢食,并且饲养环境较差,过于拥挤,卫生条件恶劣,都对临产母羊、哺乳母羊以及羔羊的健康以及生命产生威胁。

补料不及时。随着羔羊不断的生长发育,并且生长速度加快,体重增加,所需的营养物质也会逐渐增加,仅靠母乳不能满足所需,另外,有的处于断奶期的羔羊,靠单纯的放牧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如果这时不能及时的补料,会使羔羊长期吃不饱,营养摄人不足,而导致羔羊严重掉膘,长期下去会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甚至发生死亡。

疾病预防工作不到位。科学合理的防疫制度是预防羔羊患病死亡的重要措施。有的养殖场或养殖户在制定免疫计划时没有根据本地区和本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或者不重视防疫的重要性,在免疫接种时不按照免疫程序执行,选择的疫苗不合理,或者为了省钱而不按照规定剂量注射,都会导致免疫不到位,让疾病有机可乘。有的养殖场不注重消毒,没有定期对圈舍以及工具消毒,而使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滋生,加上羔羊本身免疫系统的发育还不健全,这就导致羔羊极易被病原菌和寄生虫侵害,而发生疾病。

圈舍环境不良。羔羊对圈舍的环境要求较其他阶段的羊要高。如果舍内没有做好保暖防潮工作,尤其是在春季和冬季较为寒冷的天气,如果舍内过于潮湿寒冷,会使羔羊易患感冒和发生腹泻。羔羊舍内的粪尿清理的不及时,不但会使舍内过于潮湿,还会导致有害气体大量聚积,羔羊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会给羔羊的健康带来威胁。

2.提高羔羊成活率的方法

提高母羊泌乳性能,保证羔羊吃到充足的母乳。为了提高哺乳母羊的泌乳性能,要加强母羊的营养。对于青年母羊要选择适宜的初配年龄,不可配种过早。做好母羊产后的护理工作,及时补料催奶,以促进乳汁的分泌。在羔羊出生后要尽快让羔羊吃到初乳,对于初产母羊和乳房发育不良的母羊,除了在母羊的产前和产后注意营养的供给外,还可用温热的毛巾进行热敷和按摩,可以有效的促进乳房的发育。

及时补料,以促进羔羊保膘、增膘。羔羊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在吃足母乳的同时,还要及时的补喂饲料,以保证摄人的营养充足且全面。在训练好羔羊采食饲料后,每天都要适当的补喂一些优质青饲料,同时还要搭配饲喂一定量的精饲料。精饲料主要由玉米、豆饼、草粉、麸皮、骨粉、食盐、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类添加剂组成。精料的补喂量要根据羔羊生长发育的情况来确定。每天早晚上各1次,在补料的同时要保证羔羊饮水充足。

加强管理。对于放牧饲养来说,要单独将羔羊群放牧,最初在附近放牧,随着羔羊日龄的增加,可逐渐进行适当的远牧,要注意归牧后的补料工作。给羔羊提供舒适良好的生长环境,最好设有单独的羔羊舍,便于管理,羊舍和运动场要保持清洁、卫生、干燥。定期对羊舍以及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羊舍内的垫草要勤换,为了防潮,可在舍内洒草木灰或生石灰来吸潮。做好冬季的防寒工作,对羊舍的门窗进行检修,堵上墙壁的缝隙和漏洞,以防贼风进入。做好舍内的通风换气工作,即使在寒冷季节也不可忽视通风。

做好疾病预防工作。消毒是预防疾病发生的基本工作,定期做好消毒工作,包括圈舍、工具、场区以及羊体的消毒。羔羊的抵抗力较差,易感染疾病,因此要确保饲养环境优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数量。建立科学合理的、适用于本场的免疫计划,并严格执行,选择正规的疫苗,并按照说明注射,做好免疫记录,避免漏注现象的发生。每个季度都要对羊群进行预防性除虫工作,并不定期的给羊进行药浴,这些都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鸡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鸡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烈性传染病,各个季节、各种年龄的鸡都会发生,对养鸡业的危害极大。该病的发生和蔓延给养鸡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而在鸡新城疫的免疫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往往造成鸡新城疫免疫失败。为此,笔者在这里将对鸡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

1鸡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

目前养鸡业中普遍存在使用疫苗后仍然发病的情况,经调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1疫苗质量问题

鸡新城疫疫苗作为一种特殊的药品,对温度的要求极为严格。目前,国产的冻干苗需保存在-15℃以下,灭活苗需保存在2~8℃的环境中。在运输及储存过程中严防烈日暴晒,并要做到温度相对稳定,避免忽高忽低或反复冻融,否则将严重影响疫苗的效价甚至失效,而致免疫失败。

1.2稀释液的选用不当

除少数疫苗有其专用稀释液外,大部分鸡新城疫疫苗使用灭菌生理盐水、蒸馏水或凉开水来稀释。假若所选稀释液中含氯(如含有漂白粉的自来水),就会大大降低疫苗的免疫原性,从而导致免疫失败。

1.3首免日龄选择不当

若首免时间过早,母源抗体水平过高,疫苗就会被母源抗体中和,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若免疫太晚,则有可能在疫苗产生免疫之前发生感染而发病。

1.4疫苗免疫的方法、剂量、种类选择不当

在饮水免疫时,不能用含有漂白粉及金属离子的水,应选择井水或将自来水煮沸沉淀后再用于稀释疫苗,或者在水中加入脱脂奶粉以保护疫苗病毒的活性。在饮水免疫时鸡群要先断水,夏天2~4h,冬天4~6h,并且放入足够的饮水装置,以保证每只鸡饮水均匀,在最短时间内饮完疫苗;疫苗剂量必须按要求使用,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小。不同疫苗毒力不同,适用范围也不同,如Ⅰ系苗毒力较强;Ⅱ系苗毒力较弱;克隆30疫苗毒力中等;Ⅳ系苗使用安全,无毒副作用。应认真选择疫苗种类,并在发病较严重的鸡场,尽可能选用单苗。

1.5鸡群健康状况的影响

目前在雏鸡的早期疾病中,如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对鸡新城疫免疫的影响很大,发生法氏囊病的鸡群即使进行了鸡新城疫免疫也仍可能发病。而有的机体有先天性免疫系统缺陷,如胸腺、脾脏等发育不全,或者免疫细胞缺乏,导致免疫系统对抗原的刺激不能产生正常的免疫应答,免疫反应不完全。还有部分疾病如法氏囊炎会引起机体免疫抑制,发生免疫抑制疾病的机体对疫苗的免疫不产生应答或应答下降,造成免疫失败。

1.6应激因素的影响

恶劣的环境条件(高温、高湿)或不良的饲养方式(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高、突然改变饲料)等都会对机体造成严重的应激反应。从而使机体的免疫活性下降,对抗原的刺激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影响免疫效果。

1.7免疫程序不合理

在鸡的免疫过程中,有的养殖场制定的免疫程序缺乏科学性,盲目照搬照抄大场、大户的免疫程序,忽视母源抗体和疫苗毒力对机体免疫的影响,随意提前或推后免疫,使得达不到应有的免疫效果。

1.8其它因素

器械消毒不严,如使用的器械注射器、针头、滴管等未消毒或消毒不严导致疫苗效价降低,器械中残留的消毒药会杀死活疫苗中的细菌或病毒,同样降低了免疫效果,引起免疫失败(/);药物使用不当,任何一种药物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它不仅能破坏肠道菌群,而且还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影响疫苗的免疫应答反应,如氯霉素、卡那霉素等;饲料中的有毒物质,如黄曲霉素能降低机体的抗病力,干扰免疫接种与体内获得性免疫。

2采取的主要对策

2.1正确选用疫苗

选购国家定点生产的优质疫苗。使用前首先检查瓶体有无裂缝、封口是否严密、是否在有效期内,如发现其中一项不合格,就严禁使用,并且在选用疫苗时要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病毒毒株的强弱等选择适合本地区本场使用的单苗或多价苗。

2.2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通过对鸡群疫病及抗体水平的监测,制定适合本地区本场的免疫程序,并根据当地的气候、疫病流行等具体情况及时对免疫程序进行调整和完善。

2.3选择正确的免疫途径

严格按照疫苗的使用说明进行使用。选择适当的免疫方法,疫苗要做到现配现用。饮水免疫时严禁使用金属容器,不能使用含重金属元素或氯元素(使用含漂白粉的自来水)的水作稀释液,水中还不能含有消毒剂,饮水免疫前夏天先断水2~4h,冬天先断水4~6h,保证疫苗2h内饮完;滴鼻时,用左手指按住另一侧鼻孔,便于疫苗的吸收;胸部肌肉注射时,要求所选针头不能过粗,以防拔针时疫苗流出,注射时沿胸部肌肉30进针,以免刺伤胸膜和胸骨。

2.4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在鸡的饲养过程中饲喂全价配合饲料,保证鸡在各个生长阶段的各种营养需要。不饲喂发霉变质饲料,做好日常管理工作,降低饲养密度,保证舍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从而减少应激。在气温突然下降或在进行疫苗接种时,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抗应激药物,如强力多维、电解多维、维生素C等,连续饲喂3~5d。但应注意的是在免疫前后2d内一般不使用消毒药、抗生素等药物。

2.5加强消毒

在鸡的饲养管理过程中,要长期准备3种以上消毒药,对场地和圈舍进行轮换消毒,每周消毒1~2次。但是注射器和针头应洗净、煮沸或高压灭菌,尽量不使用消毒剂,以防消毒剂的残留,且一个注射器不能混吸多种疫苗,吸出的疫苗严禁回注入瓶中。肌肉注射部位用75%酒精棉球消毒,以防局部感染。

2.6建立生物安全体系

养鸡场应建在地势高燥,水源充足,交通方便,远离学校和居民生活区的地方。建立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尽可能减少来访者数量;对进入鸡场人员提供完好的防护服,如长筒鞋、工作服、工作帽等;在场外建消毒间或消毒池,对进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有效的消毒;对病鸡进行临床检查和死后剖解,定期进行诊断和监测,必要时采取血样进行抽样检查,便于早期发现,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鸡场排泄物和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对鸡场的环境和鸡舍进行定期消毒;从可靠来源地购买新鸡。

3结束语

鸡新城疫作为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应重在预防,抓好饲养管理、卫生及隔离措施,找出免疫失败的原因并加以解决,使鸡群产生免疫,从而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

六月份池塘养殖大闸蟹轮叶黑藻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养蟹先养草”,“蟹大小,看水草”等河蟹养殖中对水草的定位,可以看出,河蟹养殖池塘中,水草的种植、管理是决定河蟹养殖是否成功的一大关键点。随着池塘养殖年限的增加,对轮叶黑藻的使用时间不断增加,轮叶黑藻的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
一、虫害的发生和预防
从4月份到8月份,会连续发生不同种类的虫害。被虫害的水草表现为:叶子不完整,有被吃咬过的痕迹,新长出来的心头很快就会被吃掉,水草生长受到抑制。
防治方案:如发现有虫危害水草,直接使用阿斯曼或者伊斯曼杀灭,危害严重的可以杀虫两次。
二、龙虾的危害 
龙虾大量繁殖生长起来以后,由于龙虾的数量无法估计,饵料的投喂不足以满足虾蟹同时摄食,导致虾蟹大量夹草,每天池塘中的水草眼看着在慢慢变少,造成的危害是毁灭性的。 
应对方案:针对龙虾过多的河蟹池塘,首先增加饵料投喂,如果大量投喂仍然不见很好的效果,可以使用驱赶龙虾的药物,将龙虾驱赶到边上,使用大量的地笼一次性把大部分龙虾捕起来。
三、泥鳅、鲫鱼等杂鱼的危害
对于单纯河蟹养殖来说,如果池塘只有河蟹一个养殖品种,一般水质是不会浑浊的。但是每年都有很多由于水持续浑浊,透明度低,影响水草的光合作用,同时水草叶面容易附着污垢,阻碍了水草的生长。
处理方案:使用颗粒较小的细米或者细米颗粒大小的饲料伴阿斯曼,下午三到四点的时间全池投喂,由于细米或者饲料的颗粒很小,虾蟹不会吃到,只有泥鳅、鲫鱼会吃到,可以有效杀死大部分闹水的野杂鱼。
四、水质过肥,导致水草腐烂
随着温度慢慢升高,适当的补肥有助于提高水体稳定性,减少水产养殖动物应激反应。但是由于大部分养殖户前期底肥比较多,而补肥选择的产品不当,很容易把水一次性肥的过浓,透明度低,有机质丰富,草上很容易附着藻类、细菌等,增加了水草附着泥闷子的能力,水草在多方影响下,渐渐腐烂死亡。
这种情况,通常在水质刚刚肥起来的时候就要及时处理,首先先使用底康一号+绿源净分解有机质,杀灭部分藻类,连续加量使用两次精品浓缩芽孢杆菌或菌美二号,可迅速提高水体透明度。 

初产母猪难产的原因 母猪难产的预防以及解决办法


母猪难产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使分娩的第一阶段(开口期)、尤其是第二阶段(胎儿排出期)明显延长,如不进行人工助产,则母体难于或不能排出胎儿的产科疾病。难产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危及母体及胎儿的生命,而且往往能引起母猪生殖道疾病,影响以后的繁殖力。所以了解怀孕母猪难产的原因与母猪难产时的处理方法,对减少母猪难产机率和母猪难产造成的胎儿与母猪的死亡是十分重要的。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初产母猪难产的原因母猪难产的预防以及解决办法。

1、难产的原因

母猪方面。由于母猪自身的原因引起的难产主要表现为青年母猪在配种后,身体仍然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骨盆的发育还不完全,骨盆口太小,虽然母猪在分娩时经历了强烈的子宫收缩,但是胎儿有时仍无法正常的从子宫口排出而出现难产;对初产母猪的饲养管理方法不当造成初产母猪体质较差,在经过长时间的分娩后过于虚弱而使子宫的收缩无力,无法将胎儿产出而导致难产,如果初产母猪过于肥胖也会出现难产;当初产母猪在妊娠期受到外界的刺激后会发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如突然的受到惊吓、分娩环境不安静等,会导致初产母猪起卧不安,子宫不能正常的收缩,发生难产;另外,当初产母猪患有疾病后,如一些疾病会导致膀胱麻痹,使尿液无法排出,当膀胱积聚有大量的尿液后就会挤压产道而引发难产,还有的初产母猪因发育不良、产道畸形也可以引起难产。

胎儿方面。胎儿方面引发初产母猪难产主要是由于胎儿的个数较少,个体生长发育过大,而初产母猪的骨盆口一般较小,产道较为狭窄,而使胎儿无法通过子宫颈口,引发难产;胎位不正,多为胎儿在产道中的姿势不正确,从而堵塞产道而引发难产;有时母猪在分娩时会出现两头仔猪同时进入产道的现象,从而引发难产,这种现象较为少见。另外,当胎儿在母体中发生死亡,并且死亡的时间较长时,会引起胎儿水肿无法从产道排出。

2、难产的预防

为了预防初产母猪发生难产,需从多方面人手加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青牛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合理饲喂,避免母猪过肥或者过瘦,保持中等偏上的体况即可,提供适宜的营养,以确保正常的生长发育,包括身体的发育以及各器官的发育。初产母猪的体重在达到100kg以前要注意提供充足的营养,做好饲养管理工作,一般在6月龄到配种后的10天,要充分饲养,以促进卵巢和子宫的发育,使其达到性成熟和体成熟,在配种的前2周要进行优饲,但是要注意背膘厚不宜超过20mm。

适时配种。初产母猪的配种不宜过早,如果配种时间过早,而此时青年母猪虽然已达到性成熟,但是体成熟还未达到,因此,性器官的发育还不完全,配种过早易发生难产,导致初产母猪的繁殖性能下降,还会影响到终身的繁殖力。因此,要在初产母猪同时达到性成熟和体成熟后再使其参与配种。通常后备母猪在体重达到130kg,第二个情期时配种,可以避免出现产道狭窄性难产。

加强妊娠的饲养管理。对于初产母猪不宜过分的追求仔猪的初生重,如果仔猪的初生重过大会易引起母猪发生胎儿过大性难产,因此,要控制好妊娠后期的饲喂量。另外,在妊娠期还要加强母猪的运动,以增强体质,降低分娩时难产的发生率。

做好初产母猪分娩时的保健工作。目前规模化的养猪场多采用限位栏来饲养妊娠母猪,这就导致母猪缺乏运动量,体质较差,加上初产母猪产道狭窄、胎儿过大等因素会使母猪在分娩时过于疲劳而发生难产,因此,可以在母猪分娩的过程中采用输液的方式来补充体液和营养,可有效的预防难产的发生。另外,在母猪产后的36~48h可以给其注射前列腺素,使母猪的子宫在闭合前将子宫内容物排出,另外,在母猪分娩8h后向子宫内灌注清官液可以有效的预防初产母猪发生产后繁殖障碍性疾病。

3、解决办法

当母猪发生难产时为了降低难产对母猪与仔猪造成的伤害要及时的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助产。在助产时要根据引发难产的原因选择正常的方法。对于单纯的因产力较弱而引发的难产,可以使用注射激素的方法进行催产,生产上常使用的激素多为氯前列烯醇或者催产索,但是在使用催产素时要注意使用剂量,不宜使用过量,在使用时同时注射雌二醇效果更好。

对于由于初产母猪产道狭窄、胎位不正而导致的难产则要及时的实施人工助产。在采取人工助产时注意要将术者的指甲剪短、磨圆,并使用0.1%的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包括手臂也要消毒到位。另外,还要将母猪的外阴部也要进行消毒。然后将母猪的产道以及术者的手掌和手臂上涂上少量的润滑剂,将五指并拢呈圆锥状慢慢的旋转伸入母猪产道内,注意在母猪努责时停止伸入,以检查引起母猪难产的原因,选择适宜的人工助产方法。在助产时可以用手进行牵引,或者利用助产绳等工具助产。如果是胎位不正引发的难产则要先将胎儿推入子宫深处后纠正好位置后再助产。人工助产的母猪要在胎衣完全的排出后向子宫内注入抗生素以预防发生子宫感染。

母猪难产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母猪难产原因
母猪难产的病因比较复杂,但是在生产实践中,有人根据难产的类型将其分为母体性难产、胎儿性难产。母体性难产的发病率约为胎儿性难产的两倍,其中子宫收缩无力引起的难产约占40%,其次为产道狭窄等引起的难产。胎儿性难产中坐生、双胎同时进入骨盆腔、胎头下弯及胎儿过大等引起的难产最常见。胎儿畸形引起的难产时有发生。
1.1母体性难产
1.1.1产力虚弱性难产母猪采食量大,导致母猪过肥,分娩时子宫收缩微弱。母猪营养不良,运动不足,在分娩时腹肌收缩无力。还有体弱、高胎次或产仔多的母猪,由于疲劳造成子宫收缩无力,无法将胎儿排出产道,引起难产。
1.1.2产道狭窄性难产多见于初产母猪,由于后备母猪配种过早,骨盆发育不全,母猪配种怀孕后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盆口太小,虽然母猪经强烈的子宫收缩,但胎儿排不出子宫口造成难产
1.1.3膀胱积尿性难产分娩时膀胱积尿或肠内有大量积粪,阴道斑痕、阴门狭窄、阴门水肿致使产道肿胀狭窄,影响胎儿正常分娩。
1.1.4外界刺激引起的应激性难产多见于初产、胆小的母猪,由于受到突然惊吓或分娩环境不安静等外界强烈的刺激,起卧不安,子宫不能正常收缩,引起难产。
1.1.5母猪产道畸形、有疾病也可以引起难产。
1.2胎儿性难产
1.2.1胎儿过大性难产配种不适,仔猪数少,胎儿过大或后备母猪在后期补料过多,导敛胎儿过大。
1.2.2胎位不正性难产多见于胎儿在产道中姿势不正堵塞产道引起难产。
1.2.3畸形胎儿性难产胎儿畸形不能顺利通过产道,引起难产。
1.2.4死胎性难产胎儿在母体内死亡时间较长,引起胎儿水肿、发胀造成难产。
1.2.5两头胎儿同时进入产道引起难产。
1.3其他原因
1.3.1用药不当,如过早应用子宫收缩药。
1.3.2助产过早、过频、操作粗鲁,产道润滑剂用量过少过大等,导致阴道水肿。
2.母猪难产的处理方法
2.1药物催产
确诊产道完整畅通后,即用药物催产。催产素即缩宫素是首选药,建议每隔20~30min肌肉或皮下注射30~50IU缩宫素。为了提高缩宫素的药效,可选择性使用雌激素即在用缩宫素前预先肌注雌二醇10~20mg或其他雌激素制剂。
2.2人工助产
2.2.1人工助产时需注意的事项
一般找一个手比较小的工作人员,剪短指甲,除去指甲边缘的积垢并磨光指甲边缘,用0.1%的高锰酸钾浸洗手掌、手臂和母猪外阴部,手掌、手臂涂上肥皂或石蜡油,五指并拢呈圆锥状慢慢旋转伸入母猪产道内,母猪努责时停止伸入,检查引起难产的原因。助产牵拉切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损伤母猪产道或引起产道脱出。

2.2.2人工助产的方法
徒手牵拉法:助产人员手臂缓慢伸入母猪产道,摸清楚仔猪胎位,当仔猪正生时四指卡住仔猪的二耳缓慢牵引,也可用拇指和中指抠住仔猪眼眶或用拇指和食指拈紧仔猪下颌间隙部缓慢牵拉。当仔猪倒生时,可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仔猪两后肢慢慢牵拉出仔猪。如果胎位不正,可先矫正仔猪胎位,然后牵拉。如果两头牵拉同时进入产道,可先将一头推向里面,然后按上述方法助产。
器械助产法:一般用产科钩和牵引绳,由于对仔猪伤害比较大,甚至会造成死亡,同时可能损伤母猪产道,一般有临床经验者操作。产科钩可根据母猪难产的程度临时制作,一般用铁丝即可。铁丝一端弯一个小钩,直径0.5cm左右,长40cm左右。助产时,将产科钩置于手掌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手呈圆锥状慢慢旋转伸入母猪产道内,用拇指和食指把产科钩钩住仔猪眼眶或下颌骨间隙牵引。产科绳一端系一活套,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一同伸入产道,然后套住仔猪上颌骨或前肢(正生)、后肢(倒生)缓慢牵拉。助产时牵拉最好和母猪努责同时进行。
助产后母猪护理:助产结束后肌注或子宫内放置抗菌消炎药,用一次性输精管吸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每天一次,连用3-5d。
死胎性难产处理方法:对极少数接近分娩期或超过分娩期时间较长,且阴户连续流出恶露的二元杂临床有分娩征兆和表现的母猪,用输精管连接注射器向母猪子宫腔内注入浓度为1%~3%、温度36~38℃的食盐水,直至食盐水从母猪阴户流出,然后配合使用催产素。20h后,母猪子宫内容物就能排出。但必须注意的是:母猪子宫颈未张开,骨盆狭窄以及产道有阻碍时,不能注射催产素;产后5d内,每天需肌注青霉素与链霉素3~4支,以防生殖道出现炎症。
其他方法:如果母猪长时间努责而不见胎儿产出,这是接产人员可以用双手托住母猪的后腹部,伴随着母猪的努责,向臀部方向用力推。
2.2.3手术助产方法—剖腹产
手术前准备
检查母猪测量母猪体温、脉搏数、呼吸数,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方可以进行剖腹产手术。
手术器械准备止血钳、镊子、消毒纱布、绷带、缝合针、各种型号丝线等消毒后备用,同时准备一些药品和保温设备。
保定母猪在干净的猪舍内采用右侧横卧保定,固定头及四肢。
输液用10%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加青霉素400万IU、维生素C20ml进行滴注。
手术
手术部位的确定左侧腹壁从髋骨结节向腹部引一垂线,再从已向后牵引的后肢膝关节处向前引一平行线,离此两线交点的前上方约5cm处为切口上方的开端,沿此处略向前下切开皮肤,切口长度为20cm。
消毒与麻醉术部进行清洗、剃毛,涂擦5%碘酊消毒。用0.5%~1%盐酸普鲁卡因20~30ml沿切口线皮下和肌肉作浸润麻醉。术前最好皮下或肌注盐酸氯丙嗪(0.1mg/kg体重)作基础麻醉。
手术方法用刀柄钝性分离皮下脂肪、肌肉及肌膜,用两把止血钳夹住腹膜往上提,在两钳之间剪开腹膜。取出一侧子宫孕角,在子宫角和手术切口之间垫上大块消毒纱布,以免肠管脱出和切开子宫后宫内的液体流入腹腔。沿着子宫大弯在子宫体近侧作长的纵形切口注意避开大的血管,先取出靠近切口的胎儿,其它胎儿依次用手指压使之向前移动到切口处取出,在掏取每一胎儿时,须先将胎膜撕破,胎儿取出后不剥离胎衣,以免母体胎盘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胎儿交给助手处理。确认子宫内无遗留胎儿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子宫表面,用消毒纱布充分吸干子宫外壁的液体,子宫内撒青、链霉素粉,用4号丝线连续缝合子宫浆膜肌层,再行结节内翻缝合浆膜肌肉,涂以消炎软膏,将子宫送回腹腔。子宫送回腹腔后可尽量使其回到原位,同时往腹腔添加经过加热的生理盐水500ml以填充损失的腹腔液。然后用4号线连续缝合腹膜,结节缝合肌肉。并涂青、链霉素粉,用7号丝线结节缝合皮肤,最后作4针减张缝合,涂以5%碘酊,用绷带紧紧包扎并系腹部绷带,术后肌肉注射500万IU破伤风抗毒素,并继续输液。
手术后护理
术后将母猪移到产房高床上用保温灯保温,仔猪定时人工辅助哺乳,吮完乳后放在保温室。
术后静脉滴注,连用5d,每天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1500ml,并配青霉素800万IU、链霉素400万IU、地塞米松60mg、10%安钠咖30ml、维生素C40ml;同时连续3d,每天肌注缩宫素30万IU,以促进胎衣排出。
第4d后每天肌注青霉素400万IU、链霉素200万IU,每天2次,连用3d。
术后24h内禁喂饲料,以后给少量饲料,并逐渐增加,5d后恢复正常饮食,术后10d伤口拆线。

3.母猪难产的预防
3.1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保证妊娠期母猪的合理饲养。饲料全价优质,营养水平适宜,尤其注重满足与繁殖机能密切相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并依据猪体型大小、胎次、季节、气温等综合因素灵活控料,不能使母猪营养过剩或太过缺乏,导致猪过肥与瘦弱,要使母猪维持中等膘情,这样可以减少难产的发生。初产母猪必须要严格控料。
3.2保证环境特别是产栏安静、温湿度适宜。让妊娠母猪适当运动,最好于产前1个月赶入传统猪舍饲喂,任其自由活动。运动不仅可提高母猪的体力和健康,还可锻炼子宫肌肉的紧张性,有利于胎儿的娩出,可减少难产的发生。细心照顾妊娠末期和生产母猪,母猪临产时要有专人守护,以便发生难产时及早发现,及时救治。
3.3年龄大、胎次多、体质弱、膘肥的、产道狭窄的母猪,应及时淘汰。
3.4高标准严格选择后备猪要求后躯丰圆,尾根高举,外阴发育良好。坚持适龄8月龄以上适重体重110kg以上配种。
3.5注意选种选配,避免近亲交配
3.6把好防疫关坚持系统防疫观点,按免疫程序高质量接种好各种疫苗,定期消毒、驱虫、来鼠、扑蚊,及时有效诊治各种普通疾病,控制木乃伊、死胎、畸形胎的发生。
4.小结
4.1对于难产,早发现、查明病因是治疗的关键,不能盲目的对猪进行助产。
4.2在使用催产素进行难产助产时,一定要把握好使用时机、剂量和使用次数,切不可乱用滥用,否则不仅达不到助产目的,还会造成死胎率升高,对母猪是一种更大的伤害。
4.3在施行人工助产过程中,助产人员要尽量防止损伤产道。
4.4施行人工助产时,非迫不得以,不可施行碎胎助产。
4.5施行人工助产后,要及时对母猪产道进行消毒灭菌,同时还要给母猪注射抗菌药物,以防感染。
4.6加强施行人工助产母猪的产后护理,增喂精饲料,以使母猪的体质得到快速恢复。
总之,应采取综合的技术措施,预防和治疗母猪的难产,为养猪户创造更多的效益。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295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