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法”控制河蟹抖抖病

河蟹“抖抖病”又称“颤抖病”、“环腿病”,是近年来河蟹养殖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目前病因、病原尚未完全清楚,也无预防和治疗的特效药物。笔者通过实践,发现采取“四三法”可以控制河蟹“抖抖病”的暴发。
一、基础三条件
1.环境。要求水源充足,无污染,水质清新,溶氧充足(5mg/L以上),pH值在7.5~8.5之间;蟹苗种放养前要清除过多的淤泥,严格用药物清塘消毒,并栽培水草,投放螺蛳,混养滤食性(鲢、鳙等)鱼类,以净化水体,营造一个有利河蟹生长的环境条件。
2.蟹种。选择正宗长江水系、规格适宜的优质蟹苗种,杜绝从疫病地区购买来路不明、经长途贩运的劣质蟹苗种,放养时要对蟹苗进行严格的检疫和消毒。
3.管理。水质要求:前期水肥(透明度25~35厘米),水浅;中期水瘦(透明度25~40厘米),水深;后期水清(透明度45厘米以上),不断换水(进水时要控制和消灭病源)。饵料掌握“两头精,中间粗”,荤、精、青饲料合理搭配,定期添加蜕壳素,复合维生素等,坚持“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饵,保证蟹吃足、吃匀、吃好,提高河蟹自身的抵抗力,防止“病从口入”。
二、预防三措施
 一是春季第一次蜕壳前进行一次外用药物预防,一种是预防寄生虫性疾病,常用药物有甲壳净,蟹虫净,纤虫绝杀等,另一种是预防细菌性疾病,常用药物有百毒净,菌毒清、三氯异氰尿酸,金氯1号等;同时投喂3天保肝脏的药饵,常用药物有蟹宁,蟹立康,中药板蓝根等。
二是6~9月中期和上市前分别再用一次除纤毛虫药和内服药。三是饲养期间,每半个月左右使用一次生石灰,以杀灭过剩的浮游生物,提高水中钙离子的含量,增加水体透明度。
 三、治疗三步骤
 第一步,杀灭蟹体寄生虫(主要是固着类纤毛虫)。第二步,外消与内服相结合。外消药可选用溴氯海因、二氯海因、二氧化氯、三氯氰尿酸、非毒净等,根据病情一般一个疗程2~4次。内服药有蟹必康,蟹立康,蟹宁,克抖威,蟹安Ⅲ号,病毒灵、益生素等,上述药物选其一种,7天为一个疗程,病情严重时用量加倍或增加用药天数。在河蟹停止死亡后仍需再投喂2天药饵。第三步,河蟹“抖抖病”治愈后,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将池水调成弱碱性,以适应河蟹生长。
四、用药三注意
 一要对症用药。要知道病因,药病相符,最好在水产科技人员的指导下选药、用药,遵医嘱。切忌滥用药物。
二要了解药物。目前市场上供应的药物酸、碱性质不注明,用药不当会导致药效下降或无效,甚至起反作用。要少用抗菌素,多用消毒药,尽量不用有残留的有机磷农药,防止产生抗药性和对河蟹内脏器官产生毒副作用。
三要用量适当。一般按说明书使用,根据水的肥瘦度及酸碱度不一样,再在说明书的基础上增加10%左右的量,但不能超过太多,亦不能少用。外用药物要求全池泼洒均匀,内服药物要用粘合剂将药物均匀地粘在河蟹适口、喜食的饵料上。

相关阅读

高温养殖要警惕河蟹抖抖病的发生


河蟹“抖抖病”始见于1994年的池塘养殖,很少量的成蟹出现此病症。1995年以后病情迅速蔓延,导致河蟹养殖成活率逐年下降,许多塘口甚至绝产绝收,尤其是夏季高温季节,爆发尤为严重。
病症:
病蟹体瘦、壳软,活力差,腹部及附肢指节、掌节有红色水锈、不能正常蜕壳或蜕壳后不久便死;临死前活动呆滞,附肢僵硬并不停地痉挛(这是“抖抖病”这一俗称的由来),易并发黑鳃病和聚缩虫病。解剖病蟹可见肠道水肿、肌肉萎缩、肝脏糜烂等症状。
病因:
初步研究表明:“颤抖病”的病原为病毒或气单胞菌。发病时间及特征:7、8、9三个月是“抖抖病”的发病高峰期,高温季节该病表现为亚急性型,引发成批死亡,死亡率可达100%;在秋冬低温季节,有较长的潜伏期,带病蟹种可以正常越冬,到翌年5月以后才开始陆续死亡。发病原因除与蟹种带病这一内在因素有关以外,与养蟹塘口生态条件的恶化有直接的关系。河沟、湖泊围网养蟹发病明显轻于池塘养蟹;水草多、底质干净的新塘口发病轻于水草、淤泥厚的老塘口;健康的蟹种在有丰富优质水草的的环境下养殖不发病,反之则病害严重,甚至绝收。缺乏优质水草、底质不良是“颤抖病”暴发的主要外部因素。
预防“抖抖病”应从清除病源,营造良好的养殖生态条件着手,主要措施有:
1、清整池塘:利用秋冬空闲季节进行蟹池清淤,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用量分别为每亩200kg和15kg。消毒后抽干池水,晒池1-2个月,以求消灭病原。
2、挑选蟹种:放种时选择硬壳体健、活力好的蟹种,不放附肢僵直、中空、软壳、活力差的带病蟹种。蟹种下塘时最好逐只检查,剔除病蟹。
3、保护、种植水草:在保护好现有优质水草的同时,清除聚草、轮生杂草等低植水草,回地制宜种植轮叶黑藻、苦草等优质水草,并采取蟹种中间培育、推迟放种时间、降低放养密度等措施,创造水草快速生长、繁殖的良好条件。
4、移植螺狮:螺狮能净化蟹池底质,防止病原滋生,还是河蟹喜食的活饵料,只重4克以上的河蟹即能觅食中等规格的活螺狮。目前,养蟹池普遍缺乏螺狮,必须人工移植。螺狮的投放分2次,清明前后一次(300斤左右),6月份一次(400斤左右),保持螺蛳存塘量。
5、加强饲养管理:需做好水质调控和饲料投喂等工作,做到勤换水、多换水,保持水质清新。饲料投喂要改一天一次为早、晚各一次,不喂腐烂变质饲料,准确把握投饲量,以吃饱吃尽为原则。

从抖抖病反思河蟹塘溶氧管理问题



20xx,在河蟹养殖成功率普遍较高的情况下,仍有少数塘出现大量蓝藻、烂草、高温缺氧爆塘、抖抖病等问题,笔者接触几家抖抖病较为严重的塘口,最早从六月底开始,最晚在七月底开始,这几个塘都有共同的特点:密度放养在20xx必然发生抖抖病,纵使今年彻底推过、清过塘。然而为什么许多同样情况的塘口不发病?这就与池塘的管理有必然关系。
疾病的发生需要三个条件:传染源、感染条件和易感群体。土塘养殖中传染源很难隔离,这就需要避免创造感染条件和减少易感个体。创造好的、稳定水平衡的水环境可以避开感染条件,提高个体免疫力可以减少易感群体。
首先我们来看抖抖病的发病机理
先简要介绍下虾蟹螺原体的特点,我们发现虾蟹并不是通过消化道感染的螺原体,而是通过表皮和腮进入到虾蟹血淋巴系统,而血细胞是螺原体重要的靶细胞,螺原体进入血液后被血细胞吞噬后,非但没有被消灭掉,反而在里面形成一个滋生场所,大量滋生后再散出去侵染别的细胞。它的侵染有非常的特异性,侵染所有结缔组织里而不侵染上皮组织,这也是为什么发病早期虾蟹发病早期并不表现颤抖,而是表现无力、不食,到了后期病原大量侵染神经组织,大概10~15天开始发病,表现为附肢的颤抖,这在河蟹发病过程中表现的非常明显。
也就是说,抖抖病的感染病原螺原体是在水体中通过河蟹表皮和鳃进入河蟹体内。那么,螺原体有哪些特性,已经在养殖过程中,如何减少螺原体活力呢。
再者,我们发现在有氧情况和无氧情况下是完全有差异的,在无氧情况下趋化性更强,无氧条件下来回的反转运动明显的比有氧情况下要多。大肠杆菌研究的很透彻,这个是引诱物质,大肠杆菌在进行寻找过程中,它也是反转运动来回的去寻找。大肠杆菌是有鞭毛,鞭毛可以引导大肠杆菌运动,而大肠杆菌的鞭毛有双组份系统,由于组氨酸激酶的变化来引导ATP酶,来引导鞭毛运动,从而推动菌体游动。
简单做一个小结,首先是中华绒螯蟹螺原体具有寻找最合适的化学物质浓度的能力,所以具有趋化性;第二,螺原体对磷脂类物质有较高的亲和力,这可能是为什么螺原体特异性寄生于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神经及结缔组织中的的原因;第三,它的趋化性能力基于反转运动和氧气条件,反转运动就是其趋化性行为;第四,螺原体基因组中无双组份系统,它可能具有与传统不一样的双组份系统。这个工作是我的学生分别在南京师范大学和日本大阪大学完成的。
从螺原体发病机理的研究团队南京师范大学王文教授的表诉来看,河蟹螺原体本身有个特性:在溶氧低时螺原体的活力比溶氧高时要大得多。
笔者曾在这个常年发生抖抖病的塘口多次检测过溶氧,下面是P1设备检测下的溶氧数据:
所有数据都是早上6点过的检测数据。从数据可以看出,这几个塘口在7、8月的早上溶氧非常低,请注意,这是全塘配置微孔增氧的池塘,且基本天天晚上开早上关,凭经验来讲有了增氧机已经万事大吉了,但是实际检测却发现开增氧机的情况下早上溶氧经常低于5,甚至才2点几。而且,养殖老板在这之前还做了件事情:每天清晨4点早起喂饲料!因为老板白天要上班,还有其它正业,所以只能早起喂料。
那么,这个连年抖抖病,几个塘口都有的情况就非常明了了。有时候,太勤劳反而不是好事。在溶氧低的时候,是抖抖病病原最活跃的时候,而在凌晨4点过喂料,以为开着增氧机没事,但实际这时池塘溶氧最低,螃蟹突然在池塘条件不好时大量进食,增加消化负担,饵料利用率低,免疫力大大降低。试问,人到高原上已经缺氧高反了,还大量吃东西,受得了吗?笔者曾去川西登过海拔5300米的雪山,那次就是想着怕路上太饿,在冲顶前吃了过多方便米饭、肉和牛奶,本来是不高反的,结果没多久就呕吐、体力不支。
养殖也是如此,养鱼的老养殖户在溶氧、天气与投食管理上做得非常好。河蟹养殖如果不了解池塘的溶氧、温度和pH等关键数据,不匹配与水平衡对应的管理、喂食、用药方式,只凭经验与个人异想天开随意去干养殖,那么养殖成功率也就非常随意。

河蟹养殖常见病弧菌病的控制要点



原因:引起河蟹弧菌病的病原有多种弧菌,其中主要包括鳗弧菌、溶藻酸弧菌、副溶血弧菌等。该类菌主要感染血淋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放养密度高,饲养过程中河蟹受到机械损伤或敌害侵入,使蟹体表受损,水质污染。投喂人工饲料过多,导致弧菌继发性感染。病蟹腹部和附肢腐烂,体色变浅,白色不透明,发育变态,停滞不前。病蟹组织中,特别是鳃组织中,有血细胞和细菌聚集成不透明的白色团块,濒死或刚死的病蟹体内有大量的凝血块。病蟹身体瘦弱,活动能力减弱,行动迟缓,匍匐在池边,多数在水的中、下层缓慢游动,趋光性差,体色变白,摄食减少或不摄食,有时病蟹呈昏迷不醒状。随着病情发展,胸足伸直失去活动能力,最终聚集在池边浅滩处死亡。
危害:危害幼蟹,蚤状幼体甚至大眼幼体。发病率较高,死亡率可达50%以上。如若幼体染病,l天~2天内即会导致“全军覆灭”。该病的主要流行季节为夏季,流行水温25℃~30℃。
 诊断:将病蟹的血液淋巴涂片,若发现有弧状、螺旋状或S型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且具该病症状的,基本可判定为此病。对于早期患病幼体,通过身体比较透明的地方,在400倍显微镜下,可见到细菌在幼体内各组织间的血淋巴活泼游动。确诊需用弧菌多价血清进行凝集试验。
防治
预防:合理放养,保持适宜的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3只~6只,每只5克~10克。在捕捞与运输过程中,要尽量小心,避免蟹体受伤。及时更换新水,调节水质,保持水质清洁,以防止因有机质增多而导致该病发生。在育苗和养成期间,注意消毒预防,欣碘1ppm预防消毒效果很好,另外消毒两天后注意补充有益菌种间接抑制弧菌。

河蟹池塘蓝藻控制浅析



河蟹池塘经常发生蓝藻,如何控制各有各理,这里也说一下蓝藻控制的观点,首先先了解一下河蟹池塘蓝藻出现的条件:1、水草死亡腐烂,2、水草失去净水能力,3、缺氧
蟹养殖中,水体的溶氧和水质的净化大多是靠水草来完成的,也就是说,随着温度的升高,当池塘中水草失去净水能力或死亡腐烂后就会导致池塘缺氧。河蟹养殖增氧条件普遍较差,那么此时需要氧气的藻类和菌就很难繁殖,如果池塘没有大量的生物来分解和消耗底层有机物质,池塘就会像大粪池的水一样,又臭又脏,我们池塘在增氧条件没改善的情况下,之所以水质没有那么恶劣是因为蓝藻出现了。蓝藻虽然不好,有毒素但是当池塘中的条件不具备其它生物繁殖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利用和接受蓝藻来净化水质和增氧,而不是盲目的选择去杀,否则池塘的水就好抽,致病菌就会大量繁殖,河蟹死亡就更严重,比起蓝藻产生的毒素带来的副作用要严重的多。
有些养殖户杀完蓝藻有时也有些效果,那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杀蓝藻时,突然天气降温,水质压力得到缓解,也可能导致水草净水能力恢复,及时解决了杀完蓝藻后的副作用,但风险很大,二是池塘中水草净水能力没有完全丧失,杀完蓝藻后起到一个弥补作用,但蓝藻经常会复发。
所以当河蟹池塘出现蓝藻时,我们一定要理性对待,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增氧,保护好现有水草,待水草恢复净水能力,蓝藻自然消失。
2、定期解毒减少其副作用。
3、减少投喂,降低池塘耗氧物质。
4、适当使用活菌,控制蓝藻繁殖防止水草腐烂。
5、有条件的池塘尽量,加深水位或使用遮阳网降低水温,减少温差。
6、没草池塘更不能杀,多增氧解毒,最好装车轮式增氧机,加速水体流动快,控制蓝藻。
目前河蟹养殖增氧意识差,在高温期,出现任何问题都必须先解决缺氧。因为目前河蟹养殖的模式就是一个缺氧的环境,不论草好草坏,虽然有些池塘水草较好,水清,但由于水温高于气温时,池塘有机物发酵加速,耗氧增加,缺氧照样严重,因此很多池塘傍晚河蟹就上岸。

河蟹池塘青苔“生态控制法”



预防青苔,是养殖早期河蟹池塘管理的重点工作。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杀青苔的产品,大多数养殖户朋友都有杀青苔习惯,但是杀青苔效果往往不理想,有的池塘青苔越杀越多,用完杀青苔药物后也出现一些问题,如水草叶片萎缩、生长缓慢等屡见不鲜,有的池塘用硫酸铜或漂白粉处理青苔,直接对水草有触杀作用,严重的会造成河蟹厌食等不良影响。如果不杀青苔,能不能有其它的方法控制青苔?本文从生态的角度出发,来谈一下该如何有效控制青苔。
一、青苔的种类
1、水绵
特点:早期低温时常见,生长初期深绿色,衰老期呈现浅绿色。
2、刚毛藻-不分枝型
特点:养殖中后期常见,油状,手摸上去有滑腻感,容易粘附水草,特别是水草挂脏后易粘附。
3、刚毛藻-分枝型
特点:干涩无滑腻感,易捞起。
4、双星藻
特点:黄绿色,喜欢浅水、透明度较高的瘦水,早期温度低时常见。
5、水网藻
特点:肉眼可见的网片状或网袋状群体,河蟹池塘不多见。
6、四集藻-“鼻涕苔”
特点:低温期、水浅、水瘦池塘常见,鼻涕样、果冻状,容易依附水草。
二、青苔的危害
1、影响水草生长
当青苔大量出现后,容易粘附到水草上,影响水草光合作用;其次青苔与水草竞争营养,影响水草生长。
2、缠绕蟹苗
蟹苗个体小,活动力弱,当被青苔缠住后,很难挣脱。
3、青苔腐烂后破坏水质、污染底质
大多青苔不耐高温,温度回升后青苔容易腐烂,使水质变坏,沉到池底造成底臭。
4、造成水瘦
青苔大量繁殖后,吸收池塘中大量营养,使藻类由于缺乏营养而无法繁殖。
三、青苔的防控措施
河蟹池塘养殖早期青苔问题比较突出,有些池塘整个养殖周期都有。青苔的预防很重要,下面就防治青苔提出以下方法供大家参考:
1、提高水位
青苔喜欢水位浅、透明度高的水体,特别是养殖早期池塘普遍水浅、水瘦。所以应把水位加深,一般平均水深60-80cm为宜。同时及时肥水,培养藻类,降低水体透明度,藻类会与青苔竞争生存空间,青苔由于生存空间及生存条件受限而不易滋生。
2、正确选择肥料
肥水时注意肥料的选择,这一步很关键。很多养殖朋友都知道肥水防青苔,但是肥水产品选择不好,水不但肥不起来,青苔反而会大量滋生!那么如何选择肥水产品呢?我们要针对藻类、水草的营养需求,选择可溶性好、高碳、低氮、低磷、营养全面的可溶性有机肥,例如“肥水肽”,而不是青苔喜欢的N、P含量高的肥料。
3、注意用药时机
与水草相比,青苔属于小型水生植物,生长繁殖所需的溶氧和光照都比水草要低的多,因此阴雨天气水草生长缓慢,而青苔生长较快。在用肥水、保草产品时,如果遇到阴雨天气就可能导致青苔大量繁殖,所以要注意关注天气,避免由于用药时机不当导致青苔大量暴发。
4、针对不同种青苔,选择不同的防控方法
水绵、双星藻和四集藻(鼻涕苔)都属于低温期青苔,不耐高温,只要我们早期养殖合理、及时肥水,就能有效的防控这类青苔。刚毛藻和水网藻一般中后期出现,这一时期水草已经生长稳定,一般青苔很难威胁到水草生长,只要我们定期为水草补充营养,改善水质、底质,青苔就不会对养殖产生影响。

河蟹池塘蓝藻控制方法浅析



河蟹池塘经常发生蓝藻,如何控制各有各道,这里本人也说一下蓝藻控制的观点。首先先了解一下河蟹池塘蓝藻出现的条件:1)水草死亡腐烂;2)水草失去净水能力;3)缺氧。
河蟹养殖中,水体的溶氧和水质的净化大多是靠水草来完成的。也就是说,随着温度的升高,当池塘中水草失去净水能力或死亡腐烂后就会导致池塘缺氧,河蟹养殖增氧条件普遍较差,那么此时需要氧气的藻类和菌就很难繁殖。如果池塘没有大量的生物来分解和消耗底层有机物质(如:残饵、粪便、死亡腐烂的水草等),池塘就会像大粪池的水一样,又臭又脏。我们池塘在增氧条件没改善的情况下,之所以水质没有达到那么恶劣,是因为蓝藻出现了。蓝藻虽然不好,有毒素,但是当池塘中的条件不具备其它生物繁殖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利用和接受蓝藻来净化水质和增氧,而不是盲目的选择去杀。否则池塘的水就会臭,致病菌就会大量繁殖,河蟹死亡就更严重。比起蓝藻产生的毒素带来的副作用要严重的多。
有些养殖户杀完蓝藻有时也有些效果,那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杀蓝藻时,突然天气降温,水质压力得到缓解,也可能导致水草净水能力恢复(水草喜低温),及时解决了杀完蓝藻后的副作用,但风险很大;二是池塘中水草净水能力没有完全丧失,杀完蓝藻后起到一个弥补作用。但蓝藻经常会复发。
所以当河蟹池塘出现蓝藻时,我们一定要理性对待,做好以下几点,慎重选择是否杀蓝藻。1)加强增氧,保好现有水草,待水草恢复净水能力,蓝藻自然消失。2)定期解毒减少其副作用。3)减少投喂,降低池塘耗氧物质。4)适当使用活菌,控制蓝藻繁殖,防止水草腐烂。5)有条件的池塘尽量加深水位或使用遮阴网降低水温,减小温差。6)没草池塘更不能杀,多增氧解毒,最好装车轮式增氧机,加速水体流动性,控制蓝藻。
总结:
目前河蟹养殖增氧意识差,增氧条件严重不足。在高温期,出现任何问题都必须先解决缺氧,解决了溶氧才有条件处理其它问题(如:蓝藻)。因为目前河蟹养殖的模式就是一个缺氧的环境,不论草好草坏!虽然有些池塘水草较好,水清。但由于水温较高含氧量低,再加上温差大的天气,晚上水温高于气温时,池塘有机物发酵加速,耗氧增加,缺氧照样严重。因此很多池塘傍晚河蟹就上岸。

大闸蟹成蟹养殖中抖抖病的症状和治疗



河蟹抖抖病又叫颤抖病、环爪病。主要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疾病,发病初期,步足尚能伸直,随着病情的发展,病蟹站立不稳,步足颤抖,呈环爪状,不能伸直,肢尖扎于土层,鳃丝发黑、溃疡、缺损,肝脏变性、坏死,呈淡黄色,最后呈灰白色,背甲内有大量积水,有时背甲内膜也坏死脱落,4-5天后死亡。在养殖过程中,发现有抖抖病症状的病蟹,并确认为抖抖病,或出现少量河蟹发生抖抖病死亡,应立即治疗,并将病蟹、死蟹作无害化处理,死蟹要集中掩埋,发病池塘只进水不换水,防止扩大发病范围或交叉感染。具体治疗方案如下:
第一天调水、改底、补充营养。发生抖抖病的池塘,水质指标大部分超标,特别是亚硝酸盐超标,是抖抖病的主要诱发因子,因此首先要全池泼洒“益生硝净”100克/亩·米,降低池水亚硝酸盐,并根据池水亚硝酸盐超标的情况,决定是否再用一次。其次再用“Vc应激灵”500克/亩·米、“黑盾”1000克/亩·米兑水全池泼洒解毒,增加河蟹食欲,提高免疫力,增强抗应激能力,最后用“解毒除臭护底丹”5公斤/3亩·米干洒改底,防止亚硝酸盐反弹。停料一天。
第二天上午用“强效虾蟹速康B1型”150克/亩·米兑水全池泼洒,杀灭河蟹体表及鳃丝上的寄生虫,同时用“磺胺甲基异戊唑”、“免疫多糖”、“益生肝服舒”拌料,每公斤分别添加1克、10克、10克。
第三天上午用“益生醛杀”500毫升/3亩·米,兑水全池泼洒。次日上午再用“益生醛杀”全池泼洒一次,使用量同前一日,用于杀灭河蟹体表及水体中弧菌等致病菌及病毒,第三、四、五天口服药同第二天。
第六天上午用“黑盾”1公斤/2亩·米,兑水全池泼洒解毒,口服药同第二天。通过上面治疗河蟹基本停止死亡,然后用“免疫多糖”、“益生肝服舒”拌料,每公斤分别添加10克再口服3~5天。
第八天用生石灰兑水化浆全池泼洒,将池水PH值调至8.5,以巩固疗效。
如果池塘中河蟹抖抖病比较严重,可再重复使用一个疗程,经过1~2个疗程治疗,基本可达到治愈的目的。

收集黄鳝种苗三法


黄鳝人工繁殖技术尚未解决,养黄鳝须收集自然种苗,其方法是:

一、采集受精卵

 5~8月为黄鳝产卵期。黄鳝产卵大都在雷雨后夜晚或凌晨,产卵时亲鳝先打洞并吐泡沫堆成巢,然后把卵产在泡沫中,产卵数一百至数百粒。卵直径4mm左右,卵膜半透明,卵黄淡黄色,内有油球。产卵后周围如有水草,且无大风,泡沫能保持到鳝苗出膜;如遇大风雨,鳝卵会沉人洞口附近水底。鳝卵用纱布做的小摄网采集,然后放人盆缸,置于室内孵化,每天换水一次,每百粒卵放半脸盆水。6~7d鳝苗逐步出膜,出膜后5~7d开食,此时需扩大容器,加喂些浮游动物,如摇蚊幼虫或丝蚯蚓作饲料,待鳝苗长到3cm时,转入鳝苗池培育。鳝苗池为2~5m2的水泥池,池深50~60cm,水深20~30cm,池底铺lO~20cm厚的肥泥,加适量有机肥料,以培育浮游生物。鳝苗进池后,投喂丝蚯蚓和蝇蛆作饲料。高温季节种苗池要适当遮荫,池水经常更换。第二年当鳝苗长到20g左右时,转入养殖池饲养。

二、收集鳝苗 

 在自然条件下刚孵出的鳝苗集中在一起,呈黑色一团,用纱布撮网收集后放人鳝苗池培育。已开始分散活动的开食鳝苗,可用牛粪与泥土拌和成粪泥饼,放入水中,插上标记,培育丝蚯蚓,鳝苗即会钻进粪泥饼觅食,用撮网收集鳝苗人池培育。

三、笼捕鳝种

 4~10月在稻田和浅水沟渠,用鳝笼诱捕,笼内放菜饼和米饭揉成的饭团,黄鳝人笼觅食,进得去出不来,黎明收笼即可得到黄鳝供选种。饲养种鳝须掌握它的繁殖习性。黄鳝具有性逆转特性。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右侧生殖腺退化,左侧生殖腺全部发育成卵巢,产卵后这条生殖腺又逆转发育成精巢,且以后不再逆转为卵巢。一般体长30cm以内的全为雌性。体长46cm以上的基本为雄性。种鳝按5:l的雌雄比搭配。种鳝池与商品鳝饲养池一样,以长方形为好,池深1m,池底铺泥层30~40cm,水深lO~20cm,池壁池底砖砌,水泥抹光,有进排水管。池壁高出地面loom,防止雨水人池,壁沿向池内侧伸5cm,防止黄鳝逃遁。夏季在池周种葡萄、丝瓜遮荫。第二年种鳝产卵时取出孵化。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347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