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甲壳病和烂肢病的防治

蟹甲壳病和烂肢病的病原均为细菌。通常是在捕捞作业、长途运输、长时间暂养过程中,蟹体遭受创伤后,被细菌侵入而引起。
蟹甲壳病的主要症状是病蟹背甲、胸板、步足上出现黄褐色或黑褐色病斑,严重的病斑在中间轻戳即可穿洞,有些步足末端往往溃烂成黑色。蟹烂肢病的主要症状是病蟹节间呈充水状腐烂,步足易断落,群体残蟹较多。对这两种蟹病,若不及时防治,会严重影响到蟹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这两种蟹病,方法基本相似。主要是:1.在蟹种下塘前,彻底清塘,消灭病原;2.在蟹种运输过程中,避免对蟹体造成损伤;3.对即将入塘的蟹种,进行药浴,防止创口感染;4.蟹种入塘后,用0.4ppm“强氯精”或0.2ppm~0.3ppm二氧化氯全池泼洒,做好预防工作;5.一旦发生蟹甲壳病或烂肢病,可用0.4ppm“强氯精”和0.2ppm~0.3ppm二氧化氯,连续并交替全池泼洒2次~3次;6.强化饲养管理,促进伤口愈合,增强蟹的体质,提高抗病、抗逆能力。

相关阅读

泥鳅烂口病的防治


近年来,泥鳅养殖在各地发展较快,泥鳅烂口病时有发生,给养殖户造成了一定损失。2009年4月,我县一泥鳅养殖场发生烂口病,经现场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和治疗效果介绍如下:

1.基本情况

该养殖户养殖池全部为新建水泥池,池底淤泥厚度20厘米,水深40厘米。今年4月中旬从外地购进鳅种,用泥鳅专用配合饲料驯化投喂,几天后有泥鳅少量死亡,起初每天有三四尾,一周后每天死亡10余尾。该养殖户按常规方法进行水体消毒,治疗效果不显著,于是请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帮助诊治。

2.临床症状及诊断分析

现场调查,养殖池水质清瘦,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病鳅呆滞水面或池底,行动迟缓,口部发白,捞出水面观察,病鳅上颌部溃烂,成白色棉絮状,部分已露出上颌骨,头部胡须部分折断,下颌部轻微充血。解剖检查,鳃部正常,肠道无食物,所有脏器没有发现异常现象。取病变部位进行镜检,发现有少量车轮虫等原虫寄生。根据发病症状、解剖情况及镜检结果,诊断为:泥鳅苗种在捕捞、运输和放养初期,头部受到损伤,继而细菌感染和原虫寄生,病鱼不能进食,逐渐衰竭死亡。

3.治疗过程

根据诊断结果,笔者马上指导养殖户购买药物进行治疗。首先杀虫,全池泼洒0.7克/立方米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第二天施用聚维酮碘0.3克/立方米,杀灭水体中的致病菌,连用两天:两天后全池泼洒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改善养殖环境,每亩施用刚菌粉剂150克:同时投喂药饵,每千克饲料添加恩诺沙星40毫克,并适量添加多种维生素,连喂5天。几天后死亡量逐渐减少,一周后恢复正常。

4.小结与讨论

泥鳅为底栖性鱼类,生性胆小,在捕捞、运输、暂养时极易产生应激反应,乱窜乱撞导致头部受伤。泥鳅口下位,撞击时上颌部最易受伤,给细菌和原虫的寄生创造了条件。泥鳅烂口病一般在养殖初期较易发生。防治泥鳅烂口病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把好苗种质量关:从正规苗种场选择苗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伤无病、体表光滑,苗种暂养时间不应过长,在捕捞、运输过程中操作应小心,尽量减少苗种的受伤程度。放养前应对苗种进行筛选,去除病鳅和残鳅,对撞伤严重的个体应剔除。

(2)把好消毒关:首先应做好清塘消毒工作,鳅种下池前10天,注水10~20厘米,0.1千克/立方米生石灰化浆,沿池四周及池底均匀泼洒。也可用漂白粉20毫克/升或高锰酸钾20毫克/升全池泼洒消毒,24小时后排净消毒液。新建水泥池应先脱碱后消毒。其次是苗种放养前要消毒,放养前泥鳅苗种用3%~5%食盐水或15~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浴5~10分钟,以杀灭体表携带的病原体。

(3)肥水下塘:肥水下塘是提高泥鳅苗种成活率的关键。肥水下塘符合泥鳅的生理习性,泥鳅容易隐蔽,增强了安全性,降低了应激反应程度,同时又为鳅种提供了天然饵料,有利于尽快恢复体质。苗种下塘前一周,每亩施入充分发酵的粪肥200~300千克,施用生物色肥效果更好。当池水旱浅绿色或水体中有大量浮游动物时,应适时下塘。

(4)采取综合法治疗:泥鳅烂口病由受伤引起,病原体继发感染及水质不良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治疗时应先杀虫、后杀菌、再调水,同时内服药饵,可有效控制病情,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草鱼烂鳃病的防治方法


带菌鱼是烂鳃最主要的传染源,还有曾经被得过烂鳃病的鱼污染过的底泥和水源也是导致烂鳃发生的源头,水中病原越多、水质越差、底质越差、鱼密度越大,此病就越容易暴发与流行。
在湖北江汉地区,养草鱼不怎么打疫苗,每年草鱼烂鳃病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损失,养殖户的鱼塘一旦发生了这样的病,总是不断地杀虫、杀菌,药用了不少,死鱼也没控制下来,是否真正搞清楚了病原的由来,怎么入手预防与治疗?
1.烂鳃病原体。一般认为烂鳃病是由气单胞菌、柱状曲桡杆菌、粘液球菌、车轮虫、指环虫、粘孢子虫等引起的。
2.烂鳃病症状。病鱼鱼体和鱼头发黑,鳃盖内表面充血,中间部分常成糜烂状或者有一圆型通明的小窗,鳃丝肿胀或者充血发黑,黏液增多,末端残缺等症状。
3.病因。①细菌性烂鳃。因细菌感染而引起鳃丝糜烂的疾病,发病初期鳃丝前端充血,有肿胀,有鳃丝鲜红与乌黑界限;随后鳃丝出现坏死、腐烂,有贫血与失血症状,有淤泥和开天窗,应根据病情轻重来对症下药(根据水质与鱼大小、体质,还有当时季节天气的情况来考虑该下什么药)。
②鳃霉性烂鳃。因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通过显微镜可以发现鳃丝内有黑色丝状,严重时鳃丝内有枯树状物质。该疾病会影响鱼鳃丝的正常功能,当水质恶化、天气突变引起水中氧气降低时,鱼易浮头。
③寄生虫烂鳃。从鳃上观察是什么类型寄生虫引起鳃部损伤和损伤的程度,中华蚤等可以通过眼睛判断,但是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等要用显微镜确诊,再根据轻重来对症下药,杀虫后需对水体杀菌,预防受过伤的鱼被细菌感染再次受伤,过后注重水质调节,鱼体内服调理。
④营养性烂鳃。正常鱼的鳃丝是鲜红色,营养性烂鳃会使鳃丝肿胀并且发黑,有人会说水环境恶化与药物的刺激也会使鳃丝肿胀和发黑,()所以需要正确判断与诊断(以鱼体内部来确诊),这样可选用抗应激药物与内服中草药、营养方面的药来增强鱼的体质。
⑤药物性烂鳃。养殖户滥用杀虫药与杀菌药、水质不好等原因,导致鱼鳃丝被腐烂,大多数鳃丝水肿呈白色、有缺损并且有细菌性感染。这个时候不能用刺激性药物,否则会加重病情,该病通常用温和性药物来配合水质调节,改变水质环境与营养,且还要加以内服药物来解毒与增强营养。
⑥环境性烂鳃。水环境性烂鳃往往是水质分层与水质有机质物、有毒有害物质的积累,使水体呈黄浊色,因天气突变导致水体缺氧而引起的中毒性烂鳃。一般症状是,鱼在天气变化当天有浮头现状;第二天吃食减退、没激情;第三天出现靠边,烂鳃,死鱼的现象。
4.防治。①预防。在鱼病流行季节坚持每15天调1次水,如用通威伴侣2(4~6亩水面用1袋,主要成分是芽孢杆菌)改一次底,控制水的稳定性;还要及时内服通威鱼氟星(1000千克吃食鱼/袋,主要成分是氟苯尼考)+肠炎三病康(1000千克吃食鱼/袋,主要成分是大青叶、白头翁、大黄、黄连等)预防。在鱼病流行季节,草鱼运输与分塘时,做好四消工作,防止鱼病发生。特别是150克和150克以下的小草鱼特别容易得烂鳃病,往往是水质与塘泥的原因引起草鱼鳃丝功能减退,且这种水环境特别容易发生由指环虫、车轮虫、细菌等引起的烂鳃。调水改底是根本,发现吃料情况异常时(比如炸群,发现草鱼打转、一群一群沉底吃料),就得引起高度注意,抓鱼诊断,及时用药预防。
②治疗。首先要分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烂鳃。若是单方面的烂鳃,可根据鱼的大小、抵抗能力强弱,还有当时水质情况与内脏器官变化来用药,例如草鱼平均500克有4~5条,吃料正常,水质淡绿色,透明度20厘米,水质理化指标正常,则是细菌性烂鳃,死亡10~15条,当天用聚维酮碘500毫升/2~4亩,隔1天用二氧化氯150~250克/亩,第2天开始内服,由专业的技术员配药。综合方面烂鳃我们该如何处理?方法如下:先处理塘底,再解除水中毒素,保证溶氧充足。也可以先解毒3小时,再用二氧化氯200克/亩水体,阴雨天也可以用。消毒用温和性药物杀菌控制病状;杀虫则看鳃丝黏液多少,黏液多则用阿唯菌素+亚铁处理,最好用显微镜检查与内脏检查,情况严重,则晚上11时用颗粒增氧粉干洒;下停料天数由当时情况来确定;内服是根本,病情控制好时,赶快调水。
郑欣成

猪肢蹄病的病因分析 猪肢蹄病的治疗措施


猪肢蹄病是在四肢或者蹄部发生所有疾病的总称,在养猪生产中比较常见。这类疾病的主要症状是病猪站立、步态以及姿势异常,很难支撑身体重量,从而导致种猪无法继续使用,只能够进行淘汰处理,影响猪群生产效率,严重损害养猪业的经济效益。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猪肢蹄病的病因分析猪肢蹄病的治疗措施。

1、分类

传染性肢蹄病,主要包括遗传性肢蹄病、细菌性肢蹄病以及病毒性肢蹄病。其中遗传性肢蹄病又可分成蹄裂、蹄底增生、屈曲腿、前肢增粗、外翻腿、内趾过小、多趾、独趾、“O”型肢以及“X”型肢;细菌性肢蹄病,主要是由于患有猪丹毒、布鲁氏菌病、葡萄球菌病、猪链球菌病而继发引起;病毒性肢蹄病,主要是由于患有口蹄疫、乙型脑炎等继发引起。

非传染性肢蹄病,主要包括变形蹄、骨骼损伤、软组织损伤、瘫痪、风湿性关节炎等.其中变形蹄又可分成蹄底增生、卷蹄、外蹉蹄、卧系低蹄、过宽蹄、突系高蹄、长蹄、蹄裂。

2、病因分析

营养因素。猪饲料中含有较少的某些营养物质或者搭配比例不合理,导致相对缺乏某些元素,从而容易发生肢蹄病。例如,日粮钙磷比例不当,会导致猪被毛蓬乱且容易发生脱落,蹄壳发生横裂,出现跛行,症状严重时会导致蹄冠部发生肿胀,并伴有明显疼痛,导致其在站立时患肢持续抖动或者悬蹄,很难站起或者卧地不起,蹄部还容易感染其他病菌,较难治愈。猪缺乏生物素,会导致机体生长发育缓慢,被毛发生脱落,引起皮炎,皮肤干燥,形成较多的皱褶,且存在大量的鳞屑,蹄部发生横裂,蹄底容易磨损,并存在较深的裂口,有时甚至能够达到真皮,从而发生出血。一般来说,猪采取封闭饲养或者使用漏缝地板,使其无法从土壤、褥草以及粪便中摄取一定量的生物素;饲喂过多的高蛋白低脂日粮,导致机体所需的生物素增多;饲料发生酸败或者添加胆碱导致生物素活性降低;饲料中含有某些生物素拮抗物,如蛋清中的抗生物素蛋白等,都会导致机体缺生物素。缺锌,病猪皮肤往往会发生皮炎、角化不全、脱毛以及蹄裂,母猪缺乏还会导致产仔数减少等。

环境因素。冬春季节,环境比较干燥,猪体表毛细血管有所收缩,从而减少分泌脂类物质,再加上地面粗糙,使肢蹄与之经常摩擦、碰撞,往往会导致皮肤和蹄壳发生干裂。猪栏地面粗糙或者漏缝地板的漏缝不适宜,以及绑栏门上的铁线、铁钉、突出的饮水器等,都可能导致腿部皮肤、蹄面发生过度磨损,或者形成刮伤、擦伤。猪栏潮湿、阴冷,尤其是水泥地面不具有保暖性,在春季的阴雨天且侵入贼风时,就非常容易导致猪受凉,从而造成风湿性关节炎或者肌肉风湿,使肌肉关节疼痛、僵硬,无法站立。

细菌感染。据报道,多种猪肢蹄病都与感染细菌密切相关,如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猪丹毒杆菌、葡萄球菌以及化脓棒状杆菌等,以上细菌都能够侵害猪关节,即蹄部、肘部、腕部等,导致局部出现痛、肿、红、热的症状,进而引发关节炎,导致四肢运动失调。部分猪的四肢尽管在外观上没有出现明显病变,但由于细菌往往会侵害脊柱而形成化脓灶,从而使后躯发生瘫痪。

3、治疗措施

细菌性肢蹄病。病猪感染细菌初期,如感染链球菌,可按体重肌肉注射10万IU/kg青霉素、1万IU/kg链霉素、110mL30%安乃近,每天2次,连用3天,或者按体重对病变局部环状封闭注射3万IU/kg普鲁卡因青霉素,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感染猪丹毒杆菌,可按体重肌肉注射20万IU/kg青霉素、5~10ml_/kg30%安乃近;感染支原体,可按体重肌肉注射10mL/kg泰乐菌素,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感染副猪嗜血杆菌,可按体重肌肉注射10万IU/kg青毒素,每天2次,或者首次按体重肌肉注射145mg/kg磺胺噻唑,之后按体重使用72mg/kg,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感染后期,需要采取切开引流,即按照局部脓肿处理。需要注意的是,脓肿成熟后才能够使用手术刀将脓包切开,排出脓汁后使用2%双氧水冲洗,完全清洗干净后再撒布2瓶青霉素粉,同时配合注射适量的抗炎药物。如果病猪发生瘫痪,可静脉注射由500mL10%葡萄糖液、7瓶10mL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瓶100万IU链霉素、10瓶80万IU青霉素钾、1支10mL安纳加注射液、10支1ml_地塞米松、5支10ml_维生素B1、5支10mL维生素C组成的混合溶液,每天1次,连续使用3-5天。

营养性肢蹄病。根据猪的生长规律饲喂细度适宜的饲料,确保钙、磷、锌、硒、氟、铜、锰等的含量、比例合理,并适当增加有机微量元素的添加,如蛋氨酸锌、氨基酸锰络合物、氨基酸铁络合物、酵母铬、酵母硒、甘氨酸铜等,保证营养全面、均衡。

风湿性关节炎。病猪可每头肌肉注射5-10mL2.5%醋酸可的松,或者在关节注射3~5ml_醋酸波尼松龙;按体重肌肉注射由0.05~0.1mL/kg镇跛消痛宁(主要成分是对乙酰基酚)、5万IU/kg普鲁卡因青霉素组成的混合药液,或者每头内服3~5g阿斯匹林,每天2次,连续使用7天。

罗非鱼烂体病的防治技术


烂体病即皮肤溃烂病,是罗非鱼越冬期间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的一个亚种。该病主要是由于越冬期放养密度过高、水温不稳定、水质腐败及饲养管理不善等原因引起,常并发水霉病。该病传染快、死亡率高。
主要症状。发病初期,体表病灶较小,病灶部位充血、红肿、随着病情加重,病灶不断扩大,同时病灶周围鳞片松动、竖起,并逐渐脱落,露出坏死的白色表皮,进而表皮出现溃疡并烂及肌肉,形成红色斑状凹陷,严重时病灶处骨骼外露。患病鱼体一般病灶部位不固定,头部、鳃盖、躯干以及鳍基等处均可出现,解剖病鱼,可见肝脏颜色变暗呈褐色,胆囊明显肿大,且颜色变深呈墨绿色。
防治措施。①越冬池放养密度一般每立方米水体载鱼量在10公斤以内;②罗非鱼进入越冬池前,用4%的食盐水浸浴10分钟,杀灭体表病原;③越冬期间,每15-20天用优氯净泼洒一次,使水体呈0.2×10-6浓度;④发病早期,及时隔离病鱼,并注意稳定池水温度,调节好水质,全池泼洒强氯精1次;⑤病情严重时,可连续外用强氯精2次,并内服“鱼康达”或“克菌威”等药饵,每天1次,连喂3-5天。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354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