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金鳟养殖技术

金鳟(Oneorhynchusmykiss),又称甘脂鱼或黑珍珠石斑,足口本从虹鳟的突变种选育出的金黄色品系,1996年引进我国后根据其体色特征命名为金鳟。金鳟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肉厚刺少,蛋白质含量丰富,人体必需氨基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高,营养价值极高,不含胆固醇且容易消化吸收。此外,金鳟肉中多烯脂肪酸,特别是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五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比其他鱼类高出数倍,多食金鳟肉能加速伤口愈合,提高儿童智商,促进孕妇、老年人身体健康。贵州山于受自然资源条件和水产养殖传统习惯影响,水产养殖主要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为主,金鳟等高档鱼养殖历史短,技术落后,产量少,主要靠省外和国外进口。然而,贵州工业污染少,水理性质、水力特征、水体溶氧量及pH值都适合金鳟生长繁殖,发展无公害金鳟养殖潜力大、前景广阔。本文就无公害金鳟养殖的水源、水质要求,以及鱼池建设、鱼苗选择及放养、饵料配制、饵料投喂、常见疾病防治、捕捞上市、日常管理等环节进行总结,以期对我省无公害金鳟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指导作用。

1无公害金鳟养殖的水质、水源要求

1.1水质要求无公害金鳟养殖的水体溶氧量要求在10mg/L以上,养殖水体的pH值保持在6.5~8.5之间,氨氮控制在0.0075mg/L以下,保持水质清新,常年最高水温不超过22℃,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T11607~1989)和《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

1.2水源要求无公害金鳟养殖水源应为自然流出的地下水,日涌水量800立方米以上。

1.3贵州地下水源和水质状况贵州省地下可开采水资源量为131.3亿立方米,实际用于农灌和人畜饮用的水量为22.22亿立方米/年,仅占全省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的16.9%,地下水资源可用于水产养殖的空间较大。此外,贵州工业污染较少,地下水资源水质优良等级以上的水体占91.7%左右,能够满足金鳟无公害养殖要求。

2鱼池建设

贵州具有独特的岩溶地貌,地表水易往下渗漏,所以养殖池的修建除须保证水流畅通外,还应保证不渗漏。同时,池塘地质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4~2001)。池塘面积以100~200平方米为宜。鱼池形状以长方形为好,长20~30m,宽4~6m,池深1.2~1.4m,水深1.0~1.2m,池底应有0.8%~1%的坡降以便于污物清理和排出。鱼池的排列可采用并联和串联两种,最好是采取并联和串联相结合的方式,前后池要有落差,让水跌入池中便于增氧。第一个串联池进水口应设拦鱼栅。各池排水口处均应设3道闸。第1道是拦鱼栅;第2道是池底排水闸,控制从池底排出水以利于污物排出;第3道为水位控制闸,其高度低于池底排水闸闸板10~15cm,闸板可用厚2~3cm、宽15~20cm的木板制作。

3鱼苗选择及放养

3.1鱼苗选择贵州省金鳟鱼苗培育技术落后,目前鱼苗须从国外和外省购进。购进鱼苗时,应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群体体色相近(鲜亮呈橙黄、桔黄或金黄色)的鱼苗。

3.2鱼苗规格及放养密度鱼苗放养规格以养殖时间、水温和计划上市的体重而定,一般在80~120g/尾之间。鱼苗放养密度受水量、水温、水中溶解氧状况等因素制约,通常以1.6~2.2kg/立方米水体为宜,鱼池载鱼量应保证排水口处溶氧量达5mg/L以上。

3.3放养时应注意的事项放养前养殖池应充分曝晒,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消毒。鱼苗运输水温与池温的温差不能超过5℃。养殖池应采用2%~3%食盐溶液消毒后方可放养。放养鱼苗应数量准确,规格大小一致,最好避开中午高温时投放。

3.4定期疏苗。确保养殖密度合适养殖期间应定期进行疏苗,放养到备用池塘养殖,以确保合理的养殖密度,避免缺氧浮头。

4饵料配制

4.1执行标准无公害金鳟养殖饵料必须达到SC/T1030的规定。同时,应严格执行《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农业部公告第193号)》文件,渔药使用和养殖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渔药使用准则》(NY5071~2002)、《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农业部31号令)和《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范》(SC/T0004~2006)的规定执行。不使用禁用渔药,不使用三无(无生产许可证、无批准文号、无生产执行标准)产品,不盲目增加用药量、用药次数及延长用药时间,不在休药期内上市和不在饵料中长期添加抗菌药物。

4.2饵料参考配方前期参考配方一:动物性饵料占60%,植物性饵料占40%。鱼粉60%,豆饼15%,麸皮15%,粗粉5%,玉米5%。每100kg饵料中另加多维素100g,氯化胆碱166g,无机盐200g。VE的用量按鱼体重的0.1%添加。同时,为了增强鱼的消化功能,适当添加酵母片。饵料粒径应与金鳟的口径相适应。中期参考配方二:动物性饵料占50%,植物性饵料占50%。鱼粉50%,豆饼25%,麸皮15%,粗粉5%,玉米5%。多维素、氯化胆碱、无机盐、VE和酵母量与参考配方一同。后期参考配方三:动物性饵料占30%,植物性饵料占70%。鱼粉30%,植物蛋白粉(蛋白含量大于50%)40%,菜籽粕10%,黑面15%,豆油5%,另加鲑鳟鱼专用添加剂预混料。

5饵料投喂

5.1投喂量贵州天气多变,昼夜温差大,投喂量除考虑水温和鱼体摄食等状况外,还应考虑天气和温差对鱼体采食的影响而灵活掌握。日投饵量为鱼体总重的2%~3%为宜,以鱼体摄食到八成饱为度,根据鱼体摄食情况增减投喂量。总之,既应避免投喂过少不能满足鱼体的生长需要,又要避免投喂过多而造成池水污染。

5.2投喂次数及时间每日投喂2次,采用手撒的方法定时、定点投喂。投喂时间以上午7∶00~8∶00,下午17∶00~18∶00为宜。

6常见疾病防治

防止病害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金鳟病害的防病和治疗均采取无公害防治技术,防治过程中尽量采用益生素、益生菌及中草药等无污染、无残留、无耐药性的药物。养殖过程中如发生肠炎,可用新诺明100mg/kg体重和大蒜素粉200mg/kg体重添加到鱼饵中,在投喂药饵前停食1天,连续投喂药饵4天,停药1天,再连续投喂4天。如发生水霉病,则用食盐(氯化钠)25mg/L和小苏打25mg/L浸浴1小时。如发生传染性胰脏坏死症和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主要以发眼卵的消毒为主,将发眼卵浸入30~50mg/L的聚维酮碘(有效碘1%)溶液中5~15秒即可。金鳟三代虫病用3%~5%食盐(氯化钠)水浸浴60~90分钟。金鳟鱼弧菌病用土霉素50~80mg/kg体重添加到鱼饵中连续投喂4~6天。

7日常管理

7.1巡塘每天至少要巡塘1次,注意观察鱼的活动、生长及健康情况,及时拣出死鱼并挖坑深埋。贵州夏季多雨,气压低,昼夜温差大,巡塘应比平时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泛塘。

7.2池水管理(1)水质监测:每天测水温3次,pH值、溶解氧、亚硝酸盐、氨氮等指标要定期测定;在水温过高、水色异常或天气闷热时,要加强对水质的监测,每天清晨都要测定溶氧量。(2)注水:保持池中水流畅通,透明度大于65cm,溶解氧大于10mg/L,保持水质的清新。(3)pH值调控:定期对池水pH值进行检测,发现pH值偏离6.5~8.0范围时,要及时调控。(4)温度监测:夏季高温时,应注意检测水温,确保水温在22℃以下。

7.3排污每周定期、定时(早晨8、9点钟水温较低时)排污1次,用清洁工具从池底搅动底物,边清池边排污,保证不留死角。排污后应集中大水冲池,再用20mg/L漂白粉消毒,第二天饵料中加大蒜头防病。杜绝病菌大量繁殖和腐败产生的NH3、H2S等有毒气体对鱼的毒害,保证良好的水质。经常刷洗鱼池进、出水口的拦鱼栅,保持水流畅通,特别在刮风后更要勤刷洗拦鱼栅。

7.4分池养殖15天左右(最多30天)要进行筛选,将同一规格或规格差异不大的鱼体放入同一鱼池中饲养,防止鱼体规格差异过大时,小规格的鱼抢食不到饵料而造成饥饿死亡。

7.5日常记录要认真做好日常记录,内容包括:水温、投喂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情况、防病和治疗情况、消毒情况等。

7.6饵料管理购买正规厂家的饵料,索要发票并适当保存饵料样品。饵料加工过程中不得使用腐败、发霉、变质及受到有害物质污染的原料。严格掌握好休药期,土霉素的休药期要超过21天、新诺明的休药期要超过30天。

8捕捞上市

捕大留小,均衡上市,减少鱼池负载力,提高鱼池的整体生产能力。

9小结

金鳟性情温和,不互相残食,易于饲养,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作用。贵州具有发展无公害金鳟养殖的地下水资源和水质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条件以及地下水资源和水质优势发展无公害金鳟养殖业,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颇高,对促进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关阅读

稻田无公害养殖泥鳅技术


稻田养鳅是一种无公害生态养殖方式,成本低、收效快、经济效益高,是较稻田养鱼更有前途的养殖方法,值得推广。

1.稻田选择:选择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日照充足、温暖通风和交通方便的稻田进行养鳅最为适宜。土质要求微酸性、黏土、腐殖质丰富为好。在黏质土水体中生长的泥鳅,体色黄、脂肪多、骨骼软、味道鲜。相反,在沙质土水体中生长的泥鳅,体乌黑、脂肪少、骨骼硬、肉质差。因此,养鳅稻田的土质以黏质土为佳。若在土质中混加腐殖土,则更有利于泥鳅的天然饵料繁殖,促进泥鳅生长。田块不宜过大,一般667~2000平方米即可。

2.稻田改造:放养前,要加高、加固田埂。田埂的高度和宽度应根据需要而定,一般埂高50厘米,宽30厘米。田埂至少要高出水面30厘米,且斜面要陡,堤埂要夯实,以防裂缝渗水倒塌。堤埂内侧最好用木板或水泥板挡住,木板或水泥板要埋入地下20~30厘米。进、出水口也要用聚乙烯网片拦好,高出埂面20~30厘米,起防逃作用。

稻田要开挖围沟和田间沟。围沟一般宽2~3米,深50厘米,田间沟宽1~1.5米,深30厘米,沟的面积占整个稻田面积的10%左右。另外,田角留出2米以上的机耕道,便于拖拉机进田耕耘。田埂内壁衬一层聚乙烯网片或尼龙薄膜,底部埋入土中20~30厘米,上端可覆盖在埂面上。田埂要求整齐平直、坚实,高出埂面50~60厘米。

开挖鱼沟、鱼窝是稻田养鱼的一项重要措施,鱼沟与鱼窝相连,可开挖成十字沟、田字沟等。当水稻浅灌、追肥、治虫时,泥鳅有栖息场所。盛夏时,泥鳅可入沟窝避暑;秋冬季,便于捕鱼操作。一般鱼沟宽30~50厘米、深30~50厘米。每个鱼窝4~6平方米,深30~50厘米。形状为方形、圆形、长方形。鱼窝最好选择在便于投喂管理的位置,如田块的横埂边或进出水口处。鱼沟和鱼窝的面积占稻田面积的5~7%。

3.苗种放养:放养前2~3周,每亩用100千克生石灰消毒,1周后,注入30~40厘米新水。同时,每亩施入经腐熟发酵的有机肥200~300千克,并在肥料上覆盖少量稻草和泥土,培养水质,为泥鳅种下塘后提供丰富的饵料生物。

放养规格要求全长在3厘米以上,最好是5厘米以上,这样可当年养成商品鳅。

放养时间可根据本地的气候特点,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放养为宜,此时水温已达到20℃以上,泥鳅放养后可正常摄食。

放养密度要根据养殖户的管理水平、稻田条件及苗种规格确定。一般3~5厘米的鳅种,每亩放养3~5万尾。鳅种放养前,要用3~4%食盐水或20~3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浸泡10~15分钟。(张雷)

无公害种草养鱼技术


无公害种草养殖草食性鱼,具有鱼生长快、产量高、成本低、产品无公害和产品售价高等特点。667平方米池塘配套种植相同面积的一茬黑麦草、一茬狼尾草或苏丹草,一般可产出草食鱼400~500千克、滤食性和杂食性鱼150千克,可获纯利3000~4000元。

1.养鱼饲草的高产栽培技术种草地应选离污染源1公里以上,土壤水源没有被污染并符合无公害养鱼的要求。饲草生产要尽量用无污染的腐熟农家肥,少用或不用化肥。饲草一般不用农药防治病虫害,不得已防治时,也要用无污染的高效生物或植物农药。只要不受旱害和涝害,各种土壤都能种植黑麦草和杂交狼尾草,但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易获高产。

(1)黑麦草的种植。可供选用的优良品种有:赣选1号黑麦草、赣饲3号黑麦草、上农四倍体黑麦草等。黑麦草可在9~11月播种。耕地前,667平方米应施腐熟厩肥1500~2000千克,也可泼施腐熟猪、牛、人粪水2000~2500千克,接着翻耕耙碎2次并整成长任意、宽1~1.2米的畦。播种前,种子应用35~40℃温水浸泡5~8小时,捞起沥干后与适量磷肥或细土或草木灰拌匀待播。黑麦草以条播为最好,撒播亦可;播后在种子上覆一层薄细土,667平方米一般播种2~3千克。当黑麦草发芽后长到10厘米左右时,应除草和追肥1次;此时667平方米施尿素8~10千克,或泼施腐熟对水猪、牛粪200~300千克。当黑麦草长到50~60厘米时可进行第一次收割(第1次收割留桩高5~6厘米,以后每收割1次留桩高4~5厘米),以后每隔20~30天收割1次,每次收割后都应按如上追肥1次,如此黑麦草可收割到下年的5月中旬至下旬。如管理中等,667平方米可收割黑麦草4000~6000千克,喂鱼时用多少收割多少。

(2)杂交狼尾草的种植。该草高产、优质、抗旱、耐肥、抗逆性强,多用育苗移栽。育苗在3月中旬至下旬播种。育苗地播种前667平方米要施腐熟猪、牛粪1500~2000千克,后翻耕耙碎2次并整成宽1米、长适当的畦。播种量667平方米2.5~3千克。播前先用55℃温水浸种1~2小时,捞起沥干后用草木灰拌种并均匀撒播于畦面,最后在畦面覆一薄层细土。幼苗长到2叶1心时移栽大田,667平方米栽植2500~3000株。大田栽苗前,667平方米要施腐熟猪、牛粪1500~2000千克或腐熟猪、牛粪水2500~3000千克,接着翻耙2次并整成宽1~1.2米,长任意的畦。幼苗移栽后的10~15天要拔(除)草1次,然后667平方米追施1次对水腐熟猪、牛粪200~300千克或尿素8~10千克。当植株长至70~80厘米可行第1次收割,以后每隔20~30天收割1次,全年可以割7~8次(霜降前停止收割)。收割时要留桩高6~7厘米,否则将减产。每次割草后,667平方米都应追施1次对水腐熟猪、牛粪200~300千克或尿素8~10千克。本草667平方米一般产量6000~7000千克,高产的可超10000千克。

2.无公害养鱼技术

池塘(水库、湖泊)的池泥、池水、水源必须没有被污染并符合无公害养鱼的要求,灌排便利且远离污染源1公里以上。

(1)养殖水域要求和环境消毒。池塘面积可大可小,以3334平方米以上为好;要求池深2.5~3米,池底於泥厚10~15厘米,池底不漏水,水质好。水库、湖泊和河道以中、小型面积为宜。水库面积应控制在67公顷以内,湖泊控制在133公顷以内。鱼种放养前的10~15天,池塘堤埂应修整并清除污染物,后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30~150千克遍洒清塘、消毒。

(2)鱼种放养。鱼种多在12月至下年2月底放养,以11月至下年1月放养最好。以放养草鱼、鳊鱼、团头鲂等草食鱼为主,搭配放养一部分鲢、鱅、鲤、鲫鱼等。为获高产,要选用大规格鱼种,要求草鱼250~300克/尾、鳊鱼和团头鲂100克/尾、鲫鱼50克/尾、鲢和鱅鱼500克/尾。池塘667平方米放养总量为400~450尾,其中草鱼占70%、鳊鱼5%、鲢和鱅鱼占15%、鲤和鲫鱼占10%;水库、湖泊等的放养量据情而定。鱼种放养前要用3%~4%的食盐水浸浴消毒8~10分钟。

(3)抓好饲养管理。鱼种放养后每天投喂3次青草,做到定质、定量、定时、定点。每天饲草投喂量为鱼体总重的4%~5%,以2小时吃完为度。平时每天巡塘2~3次,据情调控水质,保持水透明度30厘米;遇天气闷热、气压低、下雷阵雨和连日阴雨,要适时开动增氧机增氧。投饲场每天要将吃剩的残渣捞起,同时每隔10~15天用250克漂白粉对水12~15千克均匀泼洒食场消毒1次。为预防发病,每隔15~20天667平方米要全池泼洒1次15千克生石灰水等广谱、高效、无残留、无公害的药剂,严禁使用强氯精、孔雀石绿、红霉素等有毒、有残留的药物防治鱼病。■

生猪无公害养殖技术要点 生猪无公害饲养管理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之上升。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对肉类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这就意味着,更加健康无公害的肉畜养殖成为十分热门的发展方向。我国的种猪无论什么品种,都基本具备肉质鲜美,繁殖力强等优势,但是,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成长缓慢、肉质偏肥。笔者认为,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养殖户缺乏无公害管理的观念,没有在养殖过程中进行无公害商品化养殖,从而导致生猪养殖业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低迷时期。所以,笔者在此主要针对生猪无公害养殖技术进行简要分析,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建立标准化养殖场所

对生猪无公害管理饲养的首要建议,就是要建立一个标准化的养殖基地。相对于传统的养殖环境来讲,无公害猪舍要求更高,一切都要按照建设规范严格落实。第一,要保汪排污设备正常运行,这是保证猪舍清洁卫生,避免疾病流行的根本条件。基本的饮水设施以及运动场所,适当的运动对生猪的无公害养殖是十分有益的,也是一项要求之一。对于粪便的处理,养殖户要自行准备化粪池以及排水沟。饮水设施配备自动饮水嘴,便于生猪能够自行饮水。运动范围一般不少于7m2为佳。

2、科学采购优质仔猪

进行生猪无公害养殖,除了养殖场所需要提前建立好之外,仔猪的选购也是十分重要的。养殖户在选择仔猪的品种时,一般优先选择杂交猪。因为杂交猪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融合亲代的基因优势,在抗病、生长周期方面都会有很大的优势。杂交猪对饲料的要求也不会高,这就在生产成本上减少了养殖户在无公害养殖上面的投入。在仔猪的选购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候选仔猪的体态特征、精神状况,以免出现选购病猪的情况,给养殖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一般选择仔猪的标准,主要是体态平衡、精神状况良好、食欲旺盛的仔猪。对于仔猪的来源,作为养殖户应该熟悉,可以选择经常合作的、可靠的农户,或者选择有正规执照的猪场进行仔猪的选择。

3、按无公害养殖标准进行饲养

进行生猪无公害养殖的关键点,就是让猪能够快速增长,提早出栏,这样才能够最大化的实现养殖效益。笔者先从仔猪入圈的第一天开始分析。人圈第一天,应该投喂青饲料,不能过多,加以纯净的自来水作为饲喂原料。这样在让仔猪适应2d新环境后,确定仔猪没有出现其他病症的前提下,开始进行营养型饲喂。当然,新的饲喂方式对于仔猪来讲,是很难马上适应的。所以,在7d之内,养殖户对仔猪进行饲料投喂的方式要选择少食多餐的方式,来帮助仔猪尽快完成饮食方面新习惯的养成,逐步进入正常的饲喂进程。

在饲料的配比方面,也需要科学的依据。一般来讲,对于生猪不同的生长阶段,应该有专门的饲料配比,来满足生猪生长的一般要求。另外,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在饲料配比中,要保持精青饲料的科学搭配,这样才有利于养殖户利益的最大化。

在水源的供给方面。水是生命之源,水关系着生猪体内稳态平衡,对生猪的营养吸收以及正常的生命活动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水的质量关系到生猪无公害养殖的成败。所以,在饲养过程中,一定要严把水质关,确保生猪能够饮用清洁的水源。

在添加剂以及药品使用方面。作为无公害种猪的养殖来讲,在饲喂过程中使用违禁的添加剂、违禁药品,都是违反我国相关规定的。所以,养殖户要保证养殖目标的坚定,对于要求瘦肉率较高的养殖户来讲,可以选择限量饲喂的方式,而让生猪自由采食能够让生猪保持很快的生长速度,而相对来说瘦肉率比较低。

4、做好防疫工作

生猪无公害养殖过程中,要做好防疫免疫工作,尽量减少猪瘟等常见病的发生。比如,在仔猪入圈时,就要相应注射猪肺疫、猪瘟等相关疾病的免疫疫苗。对于免疫环节,养殖户必须按照流程定期开展。另外,为了保证猪的快速健康生长.进行定期的驱虫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在进场十五天和第九十天进行一次驱虫工作,一般选用体表驱虫及体内驱虫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生猪的无公害养殖的关键,就是要求养殖户严格按照无公害养殖程序进行,不能盲目追求生长速度而忽视了最终的产品质量,只有严格按照流程免疫才能够保证最终的生产效益。

无公害生猪饲养管理准则
猪场环境与工艺

猪舍应建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易于组织防疫的地方,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要求。猪场周围3公里无大型化工厂、矿场、皮革及肉品加工、屠宰或其他畜牧场污染源。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1公里以上,周围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

猪场生产区布置在管理区的上风或侧风向处,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死猪处理区应在生产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场区净道和污道分开,互不交叉。

推荐实行小单元式饲养,实施“全进全出制”饲养工艺,即同一猪舍单元只饲养同一批次的猪,同批进出。饲养区内不得饲养其他畜禽动物。

饲养条件

饲料原料和添加剂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NY5032)的要求。在猪的不同生长时期和生理阶段,根据营养需求,配制不同的配合饲料。营养水平不低于《猪的饲养标准》(GB8471)要求,不应给育肥猪使用高铜、高锌日粮,建议参考使用饲养品种的饲养手册标准。禁止在饲料中额外添加β-兴奋剂、镇静剂、激素类、砷制剂。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添加剂时,在商品猪出栏前,按有关标准执行休药期。不使用变质、霉败、生虫或被污染的饲料,不应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泔水、其他畜禽副产品。

猪的免疫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5031)的要求,免疫用具在免疫前后应彻底消毒,剩余或废弃的疫苗以及使用过的疫苗瓶要做无害化处理,不得乱扔。

保持良好的饲养管理,尽量减少疾病的发生,减少药物的使用量。仔猪、生长猪必须治疗时,药物的使用要符合《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30)的要求。育肥后期的商品猪尽量不要使用药物,必须治疗时,根据所用药物执行停药期,达不到停药期的不能作为无公害生猪上市。发生疾病的种公猪、种母猪必须用药治疗时,在治疗期或达不到停药期的不能作为食用淘汰猪出售。

资料记录

认真做好日常生产记录,内容包括引种、配种、产仔、哺乳、断奶、转群、饲料消耗等;种猪要有来源、特征、主要生产性能记录;做好饲料来源、配方及各种添加剂使用情况的记录;兽医人员应做好免疫、用药、发病和治疗情况的记录;每批出场的猪应有出场猪号、销售地记录,以备查询。资料应尽可能长期保存,最少保留2年。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364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