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蟹种培育技术


1.放养密度:第3期仔蟹30000~40000只/亩,第5期仔蟹20000~30000只/亩。
2.投饵:日投喂量为池内仔蟹体重总量的5%左右。投喂每天早、晚各1次,开始投喂以动物性饵料占70%以上,饵料做成颗粒状,均匀撒在池塘的四周。
3.水质调节:通常可以在7月中旬左右放养鲢、鳙鱼夏花,鲢、鳙比例为(5~8):1,因为这时浮游生物量增加,鲢、鳙鱼夏花可以滤食水中浮游生物,降低池水肥度,促进蟹种生长。根据池水肥度,每亩放养鲢、鳙鱼夏花100~150尾。
仔蟹下塘后每星期加注新水1次,每次10~15厘米。7月份后达到并保持水深1.5米左右,之后每星期换水1次,每次换水水深20~40厘米。换水后泼洒生石灰水1次,每次生石灰用量为15克/平方米。达到消毒和调节pH值的作用。
蟹种池的水质要求控制水质和水位,做到清澈见底,透明度高,特别要防止池水呈绿色。
4.蜕壳:群体河蟹蜕壳时间长,容易造成互相残食,造成其养殖成活率低。因此必须采取措施,缩短群体蜕壳时间。每次蜕壳来临前,可增投动物性饵料或添加蜕壳素的配合饲料,通常投饵区要求浅水,水草较少。而蜕壳区设在南坡,要求浅水、安静、水草多,当发现个别河蟹蜕壳时,可在池塘内泼洒生石灰水,以增加水中钙离子的含量,促进蜕壳,又起到消毒作用。
5.日常管理:早晚巡塘,仔细观察培育池塘水质变化情况,注意仔蟹的蜕壳、摄食和活动等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也要做好防逃防鼠工作。
养殖到扣蟹阶段起捕,可以采用地笼起捕、灯光诱捕、水草带上推网推捕、干塘捉捕、挖洞捉捕等多种方法,以求尽量捕尽存塘扣蟹。
6.捕捞:地笼网捕捞法要求每天清晨和傍晚收取1次蟹种。灯光诱捕只需在池塘四角装上电灯,利用蟹种趋弱光的特性,到晚上河蟹便会上岸,蟹种会自动爬入设置的容器,通常每2~4小时要收取1次扣蟹。流水捕捉法是利用蟹种有逆流而上的习性,放水一半,再加水装上蟹笼捕捉。
蟹种捕出后,应放入暂养池内作短暂存养。暂养池要求池底无淤泥,多水草,防逃设备良好,排灌水方便。

相关知识

中华绒螯蟹幼体培育


工厂化育苗目前,河蟹的人工育苗有人工半咸水工厂化育苗和天然海水工厂化育苗两种方法。其操作要点之二是幼体培育:

河蟹从蚤状幼体孵出到大眼幼体(蟹苗)出池,要经过5次脱皮变态过程,时间长达1722天。蚤状幼体能否顺利地完成5次脱皮变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因而按照河蟹幼体的变态发育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搞好幼体的培育,是河蟹人工育苗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整个幼体培育过程中,应注意掌握以下几个环节。

培育池的清整消毒:在抱卵蟹入池孵幼前半个月,需清除池底淤泥,洗刷池壁,维修进排水系,增温通气等设施,准备好充足的生物活饵料。然后再用生石灰、晶体敌百虫、漂白粉或福尔马林等药物彻底清池消毒。通常晶体敌百虫每亩用5080克,配成药液全池泼洒,或用30ppm的福尔马林药液,也可用45ppm的漂白粉药液,全池泼洒,杀灭有害生物。由于福尔马林的药效较长,要提前710天使用,其它药物也要提前34天使用,待药性消失后方可放入抱卵蟹进行幼体培育。进水的处理:培育池进水如用天然海水需经沉淀后,经较稀的筛绢网过滤送入育苗车间,再在各育苗池的进水口管道上,装上较密的筛绢网,进行过滤后进入育苗池,以保证进入育苗池的水质清新干净,适合培育幼体的需要。

幼体放养密度:幼体放养密度随进水增温、送气条件以及饲养管理技术水平而有所不同。以江苏为例,通常每立方米育苗水体放I期蚤状幼体1520万尾,高的每立方米水体也可放3040万尾,均能获得较好的育苗效果。

饵料投喂:幼体培育常用的活饵料,以藻类、轮虫和卤虫为主,并辅以用鱼粉、蛤肉等制成的人工配合微颗粒饵料。投喂方法为全池泼洒,坚持少量多次,蚤状幼体I、II期,每天投喂68次,蚤状幼体III期以后每天投喂46次,投喂量可适当增加。饵料要求新鲜、适口、喂足喂均匀。饵料颗粒的大小也应随着幼体的生长而逐渐加大。如投喂卤虫,蚤状幼体IIV期,以投喂丰年虫的无节幼体为主,蚤状幼体V期可投喂丰年虫成体或淡水枝角类。投喂动物性活饵料时,要掌握好投喂量,以当天吃完为原则,以免活饵料吃不完留在培育池内与河蟹幼体争空间、争氧气、争营养物质。

水质管理:水质管理是育苗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一般从蚤状幼体I期到蚤状幼体III期阶段,以加水为主,少量排水,每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约1/3;蚤状幼体III期以后,逐步增加换水次数,并加大换水量,每次换水2/3;蚤状幼体V期,每天换水两次,每次换掉池水的1/2,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以促进群体同步变态,提高育苗效果。保持池水上下层水体溶氧分布均匀也十分重要。通常在育苗池底部铺设送气管道,从池底充气增氧。充气量为育苗池水体的1.52%。在池底铺设充气管道进行充气,不仅可使池水溶氧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上下水体溶氧分布均匀,而且可使蚤状幼体在池内始终保持游离状态,可防止幼体抱团而引起死亡。蚤状幼体培育适宜酸碱度为7.58.5。由于在培育过程中,大量投喂动物性饵料,再加上藻类大量繁殖,容易引起池水酸碱度的变化,影响幼体培育。为此,要加强水质监测。通过控制投饵量和及时加水,保持酸碱度的相对稳定。

蚤状幼体对海水的盐度适应范围很广,从833皆可。但为了有利于幼体的整齐变态,促进生长,要求在育苗过程中,池水的盐度也要保持稳定,防止发生突然变化。水温也是影响河蟹幼体培育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幼体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926℃,蚤状幼体I、II期的最适水温为1922℃,蚤状幼体III、IV期为2224℃,蚤状幼体V期到大眼幼体为2426℃。在整个幼体培育过程中,要求水温保持相对稳定,昼夜温差不宜过大。要建立水温监测制度,加强水温调控。日常管理:建立河蟹幼体培育专业队伍,日夜专人值班,每天早中晚各检查1次幼体生长发育变态情况,并通过显微镜检查幼体的摄食情况,定期测试水温、水质,根据检查掌握的情况,调整各项饲养管理技术措施。河蟹育苗常见的病虫害是聚缩虫的寄生,可用孔雀石绿、福尔马林、新洁尔灭等药物杀灭,也可通过加大换水量的方法进行生态防治。

蟹苗出池:蚤状幼体经变态成为大眼幼体(蟹苗)后,再经57天的培育就可出池。蟹苗出池前,应向培育池内不断加入淡水进行淡化处理,至蟹苗出池时,池水的盐度应小于12,使其逐步适应淡水环境,为放流或养殖打好基础。出苗则采取在育苗池出水口处加一40目的网箱,拔去出水孔塞子让水流进网箱集苗即可。出苗前应放掉部分池水,减轻池底压力,防止出水孔因压力较大而挤伤蟹苗。出池蟹苗可通过称重过数后出售,用于放流或养殖。

水池培育中华绒螯蟹幼蟹



培育幼蟹的土池最好是新挖的,面积0.5—1亩为宜,水深1—1.5米,池底为硬质,池埂坚实不漏水,靠近水源,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用钙塑板等材料建好防逃墙。如用老的池塘则要整修清淤,夯实池埂。用水泥池作为幼蟹培育池,面积50平方米左右为宜。池壁要抹光滑,四角砌成圆孤形,池顶出檐以防逃,并要建好进排水管道。
蟹苗放养前10天,用生石灰等药物清池消毒、杀灭有害生物。进水口要用密眼聚乙烯网布封住以防进水时带进有害生物。为了使蟹苗放养后能吃到适口的天然饵料,在放苗前3—5天,每亩施发酵腐熟的牛粪150公斤左右,用以培养轮虫、枝角类等。还要在池内放养适量的浮萍、水花生等,为蟹苗和幼蟹准备一个良好的生长栖息环境。蟹苗放养密度视池子条件、管理水平、饵料状况以及要求幼蟹出池达到的规格而定。一般亩放2—3公斤,如池子条件较好、饵料充足、饲养管理水平高,放养密度可适当增加,水泥池放养密度可大一些。蟹苗放养后,要实行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使蟹苗、幼蟹吃饱、吃好,促进脱壳生长。
投喂饵料的营养组成,要根据幼蟹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合理搭配。开始几天可投喂蛋黄浆、豆饼浆、鱼虾浆等。蟹苗脱壳变态为幼蟹后,可将小杂鱼、豆饼、菜饼等饲料做成浆糊状,并适当增加一些维生素、矿物质。饵料的投喂要多设食台。投均匀,避免幼蟹争食。每天上午八、九点和傍晚前后各投喂1次,以傍晚投喂为主,日投喂量可按在池蟹体重的100—150%灵活掌握,并根据吃食、天气、水质状况适时调整。要搞好水质管理,按时换水,保持池水新鲜,溶氧在40毫克/升以上,还要注意防止敌害,及时杀灭青蛙、水蛇、水老鼠等,以提高幼蟹的成活率。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396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