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培育中华绒螯蟹幼蟹

<Yz023.cOmbr>培育幼蟹的土池最好是新挖的,面积0.5—1亩为宜,水深1—1.5米,池底为硬质,池埂坚实不漏水,靠近水源,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用钙塑板等材料建好防逃墙。如用老的池塘则要整修清淤,夯实池埂。用水泥池作为幼蟹培育池,面积50平方米左右为宜。池壁要抹光滑,四角砌成圆孤形,池顶出檐以防逃,并要建好进排水管道。
蟹苗放养前10天,用生石灰等药物清池消毒、杀灭有害生物。进水口要用密眼聚乙烯网布封住以防进水时带进有害生物。为了使蟹苗放养后能吃到适口的天然饵料,在放苗前3—5天,每亩施发酵腐熟的牛粪150公斤左右,用以培养轮虫、枝角类等。还要在池内放养适量的浮萍、水花生等,为蟹苗和幼蟹准备一个良好的生长栖息环境。蟹苗放养密度视池子条件、管理水平、饵料状况以及要求幼蟹出池达到的规格而定。一般亩放2—3公斤,如池子条件较好、饵料充足、饲养管理水平高,放养密度可适当增加,水泥池放养密度可大一些。蟹苗放养后,要实行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使蟹苗、幼蟹吃饱、吃好,促进脱壳生长。
投喂饵料的营养组成,要根据幼蟹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合理搭配。开始几天可投喂蛋黄浆、豆饼浆、鱼虾浆等。蟹苗脱壳变态为幼蟹后,可将小杂鱼、豆饼、菜饼等饲料做成浆糊状,并适当增加一些维生素、矿物质。饵料的投喂要多设食台。投均匀,避免幼蟹争食。每天上午八、九点和傍晚前后各投喂1次,以傍晚投喂为主,日投喂量可按在池蟹体重的100—150%灵活掌握,并根据吃食、天气、水质状况适时调整。要搞好水质管理,按时换水,保持池水新鲜,溶氧在40毫克/升以上,还要注意防止敌害,及时杀灭青蛙、水蛇、水老鼠等,以提高幼蟹的成活率。

相关推荐

中华绒螯蟹蟹种培育条件



蟹种培育是指把幼蟹,从1.5万~2万只/千克养成每只5~10克体重的蟹种。这样的蟹种进行商品蟹养殖,成活率才能得到保证。
蟹种培育阶段培育有3个特点,一是蜕壳次数多;二是个体生长快;三是个体差异明显。所以可以采取分级放养培育的方法。这个阶段一般需养殖30天左右,幼蟹就可长成5~10克的蟹种。
蟹种培育的水源条件与仔蟹培育要求相同,水温适宜为15~30℃,最佳22~25℃。溶氧大于5毫克/升。pH值适宜为7.5~8.5,透明度适宜为30厘米以上。池塘可在500~3000平方米,水深1~1.5米,以东西向长、南北向短的长方形培育池为宜,根据需要设置增氧设施。培育池要除去过多的淤泥,塘外防逃墙要求高0.6米以上。仔蟹下塘前15天用生石灰溶水后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为150千克/亩。蟹苗下塘前作水草移植或用丝网沿塘边处拦一圈投放水草,如用凤眼莲、苦草、金鱼藻、水花生或其他沉、浮水植物。拦放面至少为培育池面积的1/3,为蟹苗蜕壳栖息提供附着物和隐蔽物。
仔蟹质量要求大小、规格均匀,附肢齐全,无病无损伤,体质要健壮。不可放软壳仔蟹,以免受损失。
培育养殖中饲料的质量,应符合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和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的规定。要新鲜适口,严禁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除了投喂配合饲料,还可以投喂野杂鱼、螺、蚌、浮萍、豆腐、豆渣、豆饼、水花生、苦草等。

中华绒螯蟹蟹种培育技术



1.放养密度:第3期仔蟹30000~40000只/亩,第5期仔蟹20000~30000只/亩。
2.投饵:日投喂量为池内仔蟹体重总量的5%左右。投喂每天早、晚各1次,开始投喂以动物性饵料占70%以上,饵料做成颗粒状,均匀撒在池塘的四周。
3.水质调节:通常可以在7月中旬左右放养鲢、鳙鱼夏花,鲢、鳙比例为(5~8):1,因为这时浮游生物量增加,鲢、鳙鱼夏花可以滤食水中浮游生物,降低池水肥度,促进蟹种生长。根据池水肥度,每亩放养鲢、鳙鱼夏花100~150尾。
仔蟹下塘后每星期加注新水1次,每次10~15厘米。7月份后达到并保持水深1.5米左右,之后每星期换水1次,每次换水水深20~40厘米。换水后泼洒生石灰水1次,每次生石灰用量为15克/平方米。达到消毒和调节pH值的作用。
蟹种池的水质要求控制水质和水位,做到清澈见底,透明度高,特别要防止池水呈绿色。
4.蜕壳:群体河蟹蜕壳时间长,容易造成互相残食,造成其养殖成活率低。因此必须采取措施,缩短群体蜕壳时间。每次蜕壳来临前,可增投动物性饵料或添加蜕壳素的配合饲料,通常投饵区要求浅水,水草较少。而蜕壳区设在南坡,要求浅水、安静、水草多,当发现个别河蟹蜕壳时,可在池塘内泼洒生石灰水,以增加水中钙离子的含量,促进蜕壳,又起到消毒作用。
5.日常管理:早晚巡塘,仔细观察培育池塘水质变化情况,注意仔蟹的蜕壳、摄食和活动等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也要做好防逃防鼠工作。
养殖到扣蟹阶段起捕,可以采用地笼起捕、灯光诱捕、水草带上推网推捕、干塘捉捕、挖洞捉捕等多种方法,以求尽量捕尽存塘扣蟹。
6.捕捞:地笼网捕捞法要求每天清晨和傍晚收取1次蟹种。灯光诱捕只需在池塘四角装上电灯,利用蟹种趋弱光的特性,到晚上河蟹便会上岸,蟹种会自动爬入设置的容器,通常每2~4小时要收取1次扣蟹。流水捕捉法是利用蟹种有逆流而上的习性,放水一半,再加水装上蟹笼捕捉。
蟹种捕出后,应放入暂养池内作短暂存养。暂养池要求池底无淤泥,多水草,防逃设备良好,排灌水方便。

中华绒螯蟹


[学名]: 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ards
[资源名称]: 中华绒螯蟹
[外文名]: Chinese mitten-handed crab
[别名]: 河蟹,毛蟹,湖蟹,螃蟹,大闸蟹,清水蟹
 
[形态特征]:
  中华绒螯蟹头胸甲呈圆方形,后半部宽于前半部、背面隆起,额及肝区凹陷,胃区前面有6个对称的突起,各具颗粒。胃区与心区分界显著。前者的周围有凹点。额宽,具额齿4个。眼窝上缘,近中部处突出,呈三角形。前侧缘具4个锐利的齿突,最后一个齿突最小,并引入一隆线,斜行于鳃区的外侧。沿后侧缘内方亦具一隆线。雄性螯足比较大,掌节于指节基部的 内外侧密布绒毛,腕节内末角具一锐刺。步足以最后3对较扁平,腕节与前节的背缘各具刚毛,第四步足前节与指节基部的背缘与腹缘很密具刚毛。雌性腹甲第5节上有一对生殖孔,雄性在第7节上有一对交接器,雌、雄腹部形状不同。
 
[原产国家]:中国,朝鲜,日本  [原产省份]:江苏、安徽等省  [原产地区]:南通,安庆等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  [生命周期]:36  
[地理分布]:目前北欧诸国、英国的泰晤士河、朝鲜沿海以及北美洲都有分布。中国东部沿海,北起辽河口,南至闽江口,都有河蟹苗天然分布。但以长江口为最大产卵场。  
[水域环境]:海水,淡水,半咸水  
[生活习性]:
中华绒螯蟹在蚤状幼体初期以浮游植物为主食,随后即转为杂食性,偏爱动物性饵料,喜掘穴栖居,其掘穴能力很强。河蟹感觉器官比较发达,对外界环境反应灵敏,视觉尤其敏锐,有趋光习性,爬行动作迅速,也能攀高和游泳,尤其横向爬行方式,更为独特。如受强烈刺激或伤害时,会发生自切现象,一旦断肢又会在折断点复生新足。中华绒螯蟹雌雄异体,生殖期有洄游的习性,即生殖洄游,在淡水中性成熟的中华绒螯蟹,成群沿江河而下,到达河口区的咸淡水中交配繁殖。所以海水是其交配产卵的必要条件。从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到成蟹,要经过多次的蜕壳成长过程。

中华绒螯蟹苗种的培育


(1)蟹苗的培育:蟹苗的培育是在小水体中将蟹苗培养成1~2期幼蟹,个体在3~4mm,然后在把幼蟹养成160~240只/千克的蟹种。由于蟹苗个体幼小纤弱,又喜集群,对外界条件的适应力较低,一旦遇到敌害或恶劣环境条件,往往损失很大。蟹苗在培育中一定要精心饲养和管理。蟹苗的培育方法:

①水泥池培育:用水泥池培育蟹苗,水泥池最好呈圆形或东西向的椭圆形,面积视放养的蟹苗数量而定,一般为20~50平方米,水深0.5~1.5米,放苗前对水泥池要洗刷和消毒,洗净后的水泥池再用1010-6(10ppm)漂白粉洗刷,并清洗干净。进水时,需用40目的筛绢过滤,以防野杂鱼及其他敌害生物进入池内。培育池内还需放置占水面1/3的可供蟹苗栖息、隐蔽的附着物,如浮萍、 水草、棕榈片、鱼腥藻等附着物,可以供蟹苗栖息和摄食,每立方米水体放苗3万只左右,在培育期间要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每天定时、定量、多点投喂饲料,多投喂枝角类、水蚤、水蜓蚓等活饵料,在活饵料不足时,可投喂蛋白、豆浆、鱼粉、麦粉、蚕蛹粉以及人工配合饲料。水泥池培苗的好处是放养密度大,成活率高,占地面积小,易于捕捞。

②网箱培育:网箱用聚乙烯网布或尼龙筛绢编成,网目为 0.2~0.3毫米,以不使蟹苗逃逸为宜。网箱规格可因地制宜,一般为321(米)或431(米),网箱为封闭式,可用网布封顶,在其一角两边各留一段可开封的出人口,用以放苗、投饵、检查等日常操作。网箱用木架或竹框架浮于水面,网衣下沉水中60~80厘米。网箱可以选择具有一定水流营养丰富的河流、湖泊、水库或大水面池塘中设置。为使蟹苗在自然水域中获得量多质好的天然饵料,可在网箱下水前3~5天,每666.6平方米水面施100~200千克腐熟粪肥作为基肥,促使浮游生物繁殖生长,增加蟹苗适口饵料。蟹苗放养密度每立方米水体1~2万只。蟹苗入箱后,要定期检查、定期洗刷,以免网目阻塞,流水不畅。同时还要防逃、防止敌害如水老鼠、水蛇、青蛙等侵袭。

网箱培育蟹苗具有水体溶氧高、生长快、成活率高等优点。蟹苗在网箱内培育15~20天。

③土池培育:土池培育蟹苗具有造价低,管理简便的优点。土池培育对水源及水质的要求与水泥池培育的条件相同。对土池的要求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土池要具备较硬的底质,池埂不漏水,池四周需建防逃设施,一般面积(0.5~1)666.6平方米、水深0.5~0.8米、池形最好是东西向的长方形,池内投放适量的水草等附着物供蟹苗栖息、蜕皮等。蟹苗下池前,必须做好池塘的清整和消毒工作,可在15天前,每666.6平方米用75千克生石灰泼池消毒,待药性消失后,再注入过滤的新水,才可放苗下池。蟹苗的放养密度可根据育幼蟹的规格而定,一般每平方米放养1~3万只。蟹苗初下池时,水深可适当浅些,一般为50~80厘米。水浅,有利于光合作用和水中藻类及水草的生长,更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以供蟹苗充足的饵料,同时,可向池中泼洒豆浆、鱼虾浆、鱼粉、血粉、糠劢麸等,每天投喂一次或两次,投饵量按苗体重的4%估算。幼蟹有攀爬的习性,因此,除平时注意防逃外,在雨天或天气异常闷热及水中溶氧较低时,要注意防止幼蟹逃逸;并要防止青蛙、水蛇及水鸟等危害。培育期间要控制好水位、水质。蟹苗池的水位应由浅至深,逐渐增加。每隔3~4天或隔天加注新水,每次加水10~ 20厘米,若发现透明度不达35~40厘米时,需进行换水,换水量一次以1/3为好。

(2)蟹种培育:蟹种培育是为成蟹养殖提供种子的重要一环。在这段时间,河蟹蜕壳次数多达7次,生长快,增重倍数大,因此加强饲养管理特别重要,所以在蟹种培育中一定要将蟹池建设地点、 蟹池结构、防逃设施、防治敌害等环节掌握好。做到科学设计,精心施工,科学管理,科学饲养,才能培育出好的蟹种,为成蟹养殖丰产丰收创造条件。

蟹种培育中,对水域环境的要求:

①水温:河蟹系变温动物,适宜河蟹生长的水温为15~30℃,最适温为22~30℃,在适温范围内,温度越高,河蟹摄食越旺盛,生长也越快。这时,应投喂充足的饲料,以促进其生长,水温高于 30℃,生长受到抑制,水温下降到10℃以下,河蟹进食少,甚至很少进食,5℃以下时,就基本停止进食。因此,养殖河蟹应根据气候变化饲养管理,在盛夏高温季节,应加注新水调节蟹池水温;在春季水温较低时,水层要浅,以提高蟹池水温。

②溶氧:水中溶氧的多寡,直接影响河蟹的摄食、生长和产量。

水质管理更为重要。所以水质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养蟹产量 和效益。
养蟹池的水质,以清净、溶氧丰富为佳。与养鱼一样,必须严防 耗氧过甚而全池缺氧泛池。如果发现池中河蟹登岸数量较多并且 与往常有异,尤其白天也大批向上攀爬出水面,极可能是水中严重 缺氧或水质败坏,应及时换注新水。夏天3~4天换水一次,春秋 7~10天换水一次。换水时注意温差不大于4C,换水量小于池水 的二分之一,水速不宜过快,严防水口逃蟹。另在换水时,在水体中如水中溶氧量大,河蟹摄食量大,生长也快,河蟹最适宜的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

③pH:河蟹适宜的pH为7~9,最适为7.5~8.5,如发现水体呈酸性,可加生石灰,使水呈微碱性。

④营养盐类:水体中的营养盐类,一般通过施有机肥获得,还可施无机肥料,或两者同时施用,以弥补水体中营养盐的不足。

中华绒螯蟹苇塘养殖


一般沿湖地区及河流、水库下游都有一定数量苇塘荒地。这里涝一片水,旱时一片苇,芦苇不成材,种地怕涝雨,但对发展河蟹养殖十分有利。
1.建池
利用苇塘建池养蟹,一般就其地形、地貌,以利进水、排水,可建造大大小小的养蟹池。苇塘建池养蟹,面积大,养殖的河蟹质量好、个体大,但面积太大管理困难,精 养程度低,单位面积产量难以提高。
在苇塘建池养蟹,水深80厘米左右即可,环沟、蟹沟适当加宽,沟内栽移可供河蟹摄食的水生植物,水底培养底栖动物。
2.清除敌害
利用苇塘养殖河蟹敌害生物较多,如水蛇、青蛙、鲶鱼、塘鲤等都是河蟹的天敌,必须认真捕捉、清塘,彻底杀灭天敌。
3.蟹种投放
蟹种投放基本同稻田养蟹,亩放5~7克幼蟹2000~2500只,面积太大应适当少投,也可根据天然动、植物饵料的多少调整蟹种投放密度。如自然水坑较多,可以适当投放一定量的链鱼、鳙鱼、草鱼,但不能放养鲤鱼等杂食性的鱼类,更不可以放养鲶鱼、塘鲤等肉食性鱼类。
4.投饵
饵料以苇塘的天然动植物性饵料为主,辅以人工投饵。放养前期以天然饵料为主,辅以人工投饵,入秋开始以投喂精饲料为主。
5.水质调节
水质调节基本同稻田养蟹,但苇塘养蟹水质一般不会太肥。如水质太瘦,放养蟹种前可适当施肥,促进浮游生物的繁生,为底栖动物的繁殖提供饵料。
6.防逃设施及收捕
防逃材料和安装与池塘养蟹大同小异。成蟹收捕较池塘、稻田养蟹困难,除放水收捕、引诱、 投饵诱捕之外,还要下塘捉捕,甚至见洞挖捕,比较费时、费力。

中华绒螯蟹幼蟹培育的六个关键技术要点



幼蟹(又称蟹种、“扣蟹”)培育是为成蟹养殖提供种子的重要一环。在这段时间,河蟹蜕壳次数多达7次,生长快,增重倍数大,因此加强饲养管理特别重要。
一、池塘要求。培育池以3—5亩为宜,池深1.5m,水深0.8—1m,要求池底淤泥少并向水口方向倾斜,以便秋季捕捞时方便,进水宜在池面上方,出水口处设拦网,池的四周要有防逃设备。
二、清塘消毒移植水草。放养前做好池塘清淤消毒,池中移栽伊乐藻、苦草、水花生等水生植物。
三、放养密度。每亩放养蟹苗0.5—1kg或仔蟹2万—3万只。
四、饵料投喂。幼蟹培育阶段饵料投喂一般前后期以动物性饲料为主,中期主要投喂麸皮、小麦片、水草等,投饲量根据饲料种类、水质状况、天气情况、水温及仔幼蟹摄食强度而增减。
五、池塘管理。要经常巡塘,注意蟹池的防逃。
六、水质管理。水质的变化,要保持水质清新,防止水质恶化。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426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