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阴雨天较多 养殖大闸蟹谨防死亡


秋季是河蟹生长成熟的关键季节,也是极易死亡的重要时期,这时阴雨天较多,水体溶氧量偏低,温差悬殊过大,河蟹体质差,气温升高,细菌繁殖速度较快,如果管理不善会造成河蟹大量死亡,因此秋季预防河蟹死亡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调节稳定池塘水质,用底质改良剂或EM菌改善底质、水质,保持水质清新,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
2、适时开动增氧设备或泼洒”粒粒氧”增氧,保持蟹池内有充足的溶氧。
3、秋季温差变化大,水温差大,这时河蟹不适应,在调节水位时,要注意水温剧变造成河蟹不适死亡,注水温差不要超过3摄氏度。
4、注意水草的养护,防止水草腐烂引起水质变坏,造成河蟹大量死亡,要及时捞除漂浮水草。
5、加强病害防治,每10天拌饵投喂内服药,提高河蟹免疫力,增强河蟹抗应激能力,增强河蟹体质。
6、定期使用碘制剂全池泼洒,杀灭细菌、病毒。
7、勤巡塘,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

相关推荐

连续阴雨天池塘溶氧不足导致草鱼出血病爆发的处理案例


一,背景:

鱼塘面积36亩,1万草鱼,平均2.5斤,3台1.5KW增氧机。2015年5月26日,广东潮州市潮安区归湖镇养殖户李老板来电说:25日出现死鱼500条,26日死鱼1000条,反映鱼塘死鱼很严重,大部分为草鱼,部分鲢鱼。26日当天给予指导傍晚下8包海联科202。如图:

二,过程:

5月27日与黄总一起到塘口诊断,当天死了350条。仔细询问了解近期操作,投喂量减少,全塘撒石灰粉,26日下午撒了8包海联科202,27日死鱼减少了;查看水面,气泡多,水体偏黑,水面漂浮死鱼,全是草鱼,白鲢出现暗浮头现象;随后抓一条游边草鱼解剖,肝脏,肠道出血严重。经过测水发现氨氮、亚盐超标,如图:

三,分析原因:

本月持续阴雨天气,鱼塘藻类老化严重,产氧能力低下,水体循环受阻,归湖部分地方间接性停电,水体氨氮、亚盐含量偏高,草鱼因氧气不足导致免疫力下降,爆发出血病,主要表现在肌肉、肠道、内脏。随即诊断病毒性爆发出血病、其中有些为细菌性发病的症状。

四,处理方案:

1,26日增氧:傍晚,使用8包海联科202全塘干撒;27日早上20瓶201,傍晚4包海联科202。(分析:溶氧不够,先解决氧气问题)

2,28日增氧改底:4包海联科202+9瓶池底安全塘干撒。(分析:改水先从改底开始,再次增氧,同时氧化底部,提高底部的氧化还原电位)

3,29天内服:前几天停料,29日开始,恩诺沙星(100克拌1包)+海联科505(1包拌1包)+维生素K3(50克拌1包)+抗病毒药物(20克拌1包)。(分析:病毒出血病还是要加上抗病毒药物与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目前池塘发病基本是多种致病微生物引起,因此需要通过联合用药才能治愈,保肝药物,止血药物)

4,30日调水:海联科101+105。(分析:处理的最后一步是调水,稳定水质是关键,菌好藻就好,藻好氧就足,氧足水就好,水好鱼就好,只要提供好的生存环境,鱼自身免疫力会提高,就能够提高抗病能力。)

五,处理结果:

1、方案使用28日,死鱼减少很多,并且没有出现浮头症状,29日跟进观察水色转绿,水面泡泡减少,草鱼摄食良好,31日已无死鱼,水质指标恢复正常水平,如图:

六,应用

6月中旬,潮州江东洪老板鱼塘,也是草鱼出血,亚盐高,水体浑浊,出现零星死鱼,同样使用海联科水卫士、201、池底安、202,内服方案同上,4天后,基本得到控制。

高温季节池塘养殖大闸蟹谨防几种暴发病



高温季节是河蟹生长的关键期,也是河蟹病害发生的高峰期,高温季节要密切注意防治河蟹以下几种暴发疾病:即纤毛虫病、蜕壳不遂和水肿病。
一、纤毛虫病
病因及症状:该病是由于不经常换水,残饵不及时清除,池水过肥,水中有机质含量过高,池塘中没有水草,使纤毛虫类原生动物大量繁殖所致。症状初期河蟹体表长有许多黄绿色或棕色绒毛状物,行动迟缓,触角不敏感,体表附肢有活腻感,镜检可见许多纤毛类寄生虫附着,终因无力脱壳而死亡。
防治方法:1、彻底清塘消毒,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2、定量投喂饲料,及时清除残饵。3、苗种放养前用10ppm高锰酸钾浸洗1小时。4、用纤虫净或原虫净全池泼洒,效果较好。5、治疗时用3ppm硫酸锌全池泼洒。
二、蜕壳不遂
症状病因:引起河蟹蜕壳不遂的原因很多,如水绵、纤毛虫寄生,水质污染,无良好的隐蔽、攀附物,营养不良、蟹体消瘦等。病、死蟹头胸甲后缘与腹部交结处出现裂口,或头胸甲表壳翘起,第三、四步足已大部分蜕出。
预防与治疗方法:1、定期泼洒15—20毫克/升的生石灰和1—2毫克/升的过磷酸钙,生石灰要兑水溶化后再泼洒。2、饲料中添加适量脱壳素及贝壳粉、骨粉、鱼粉等含矿物质较多的物质,并增加动物性饲料的比例(占总投饲量的二分之一以上);3、在养蟹池中栽植适量水草,便于河蟹攀缘和蜕壳时隐蔽;4、适时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可增强河蟹活力。5、投饵区和蜕壳区要严格分开,严禁在蜕壳区投放饲料,以保持蜕壳区的安静。6、发现软壳蟹,捡起放在水桶中暂养l—2h,待其吸水涨足能自由爬行时放入原池。
三、水肿病
症状及危害:病蟹肛门红肿,腹部、腹脐及背壳下方肿大呈透明状,病蟹匍匐池边,拒食,最后死在池边浅水处,该病主要是河蟹腹部受伤后细菌感染造成。
预防及治疗方法:1、在养殖过程中,特别在河蟹蜕壳时尽量避免惊扰,以免受伤;2、经常添加新水,多喂鲜活生物饲料和新鲜菜叶;3、治疗可用0.5-1ppm土霉素全池泼洒,同时按饲料量1-2g/kg添加恩诺沙星口服,连喂3-5天为1疗程。4、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2克,或福尔马林10毫升,或生石灰20-25克全池泼洒。

加强秋季的大闸蟹养殖池塘管理几条措施



秋季池塘水温较适宜河蟹的生长,是河蟹摄食、增肥、长膘的关键季节,这一时期强化秋季养殖管理,增强蟹的体质,对促进河蟹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几年的科技入户经验摸索,池塘养蟹秋季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科学管理,加强水质调节。
进入秋季,由于河蟹投饵量大,池塘底质、水质都不同程度地造成恶化,这一时期加强水质调节极为重要,具体措施是:
1、勤注换新水
保持适当的水位,保持水深在1-1.5米,勤换新水,10―15天换水1次,每3―5天加水1次,保持水质的清新。
2、泼洒生石灰
使用生石灰使PH值稳定在7.5―8.5,7―10天泼洒1次,每次1米水深泼洒生石灰10―15千克,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3、用生物制剂调节
在调节水质时,先使用底质改良剂,然后在泼洒生物制剂,每10―15天泼洒1次,增加池塘的溶氧量,防止河蟹缺氧死亡,同时降低有害物质的含量,促进河蟹健康生长。
4、注意增氧
秋季池塘底质和水质遭到破坏,造成水质恶化,容易缺氧,有条件的使用微孔增氧设备向水中增氧,没有条件的,在池塘中泼洒粒粒氧增氧,以促进河蟹顺利蜕壳。
二、加强饵料的科学投喂
秋季是河蟹的摄食、生长、增肥、长膘的时期,这一时期河蟹对饵料的需求量大,饵料的种类主要以精饲料为主,同时投喂配合饲料,投喂时坚持“四定、四看”原则,每天饵料的投喂量根据天气、水质、河蟹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三、加强池塘水草管理
保持水草的覆盖面,水草多,可以割去一部分,水草少的,可以在放一些,如水花生等,使河蟹有一个好的生长环境,特别注意水草的腐烂容易败坏水质,秋季要保护好水草,为河蟹提供一个栖息场所。
四、加强病害防治管理
秋季河蟹病害管理非常重要,主要做到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1、泼洒生石灰消毒,每10-15天泼洒1次,杀菌消毒,预防疾病。
2、内服药与外用药相结合
在投喂的配合饲料中添加内服药投喂,坚持用生物制剂拌饲料投喂,预防效果更好,经常用溴氯海因或二溴海因全池泼洒,加强病害的防治。
3、杀灭纤毛虫
水质的恶化会引起纤毛虫发生,除做好水质的调节外,还要杀灭纤毛虫,使用“纤虫净”全池泼洒效果较好。

河蟹养殖秋季死亡的死因及预防办法



1、感冒死亡
秋季,昼夜温差大,有时可达10℃左右,河蟹很难适应,就会诱发感冒,导致食欲不振,呼吸困难而死亡。预防办法;平时要注意调节水位,控制水温剧变,注入新水时温差不要大于3℃,水面要多养植水葫芦、水花生等覆盖植物(不要大于水面的1/2)。天气变化时,要适当加深水位。
2、消化不良
因气压、水温变化,很容易引起河蟹消化不良而死亡。防治办法:一是改变水质,定期用石灰水消毒;二是食物中定期添加抗菌素和生长素;三是不喂或少喂植物性饵料,增加动物性饵料,特别是蚯蚓、田螺等高蛋白质饵料;四是投食要定时定量,水温下降时要适当减少投饵量。
3、自然死亡
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每年9月至11月,都有一批生长2年的河蟹由“黄蟹”脱壳成为“绿蟹”,进入生命的最后阶段。此类河蟹因已性成熟,体内渗透压升高,不能适应淡水低渗透压环境,常会自然死亡。养殖户对这些河蟹应及时捕抓出售,以免影响收益。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396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