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白水牛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中心产区位于黔北地区凤冈县东面的石径乡、永和镇、龙泉镇,南面的何坝乡,北面的绥阳镇、土溪镇、新建乡,邻近的务川、德江、湄潭、余庆、绥阳等县均有分布。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凤冈县位于北纬27o51~28o45、东经107o32~107o57,地处贵州东北部、大娄山南麓与乌江北岸。地貌呈南北翘起并向东倾斜的马鞍形,西部为低山丘陵盆地坝区,东部为低山河谷区,南北两部分为中山峡谷区,平均海拔900m(398~1434m)。年平均气温15.6℃,极端最高气温37.8℃,极端最低气温-7.4℃;无霜期288天。年降水量1257mm,主要集中在4~10月份;相对湿度80%。年平均日照时数1150h,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由315条大小河流汇集成洪渡河、六池河、满水河、蜂王河和辉螗河五大河流,均属乌江水系,总长1229.55km;地表水年径流量117.2亿m3,地下水资源总量25.7亿m3。土质为亚热带黄壤。

产区春暖较早、秋寒较晚,农业较发达,农作物种类多、复种指数高,是粮食主产区。农作物一年两熟,以水稻、玉米、小麦、油菜为主,并盛产甘薯、马铃薯、豆类以及烤烟、茶叶等经济作物。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贵州白水牛饲养历史悠久,据《遵义地区畜牧资源与畜牧区划》记载和对数十位古稀老人的访问,在清朝末年就有白水牛繁衍,祖祖辈辈饲养白水牛。白水牛主要分布于农区的田坝一带,性情温驯,易管理。当地农民视之为神牛,不少农民喜养白水牛图吉利,贵州白水牛就是在这样的自然生态条件下和特殊的民风习俗环境中,经过当地群众长期选育、饲养形成的地方品种。

(二)群体数量及变化情况

贵州白水牛1995年存栏约3000头左右,2005年底存栏约1200头左右,已处于濒危一维持状态。一般1头成年公牛约配种20头母牛,近亲繁殖现象较为严重,质量有所下降。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贵州白水牛全身白色、有光泽,夏秋被毛稀而短,冬春被毛致密、较长,皮肤呈粉红色。

头部平直,面部平整,轮廓清晰。公牛头雄壮,额较宽短,角质细致、紧凑、坚硬,角基较粗、微扁,角尖相对较尖,角质细致、紧密,角形多样,多为弯八字向内、向前微弯(俗称招财角);母牛头清秀,面较长、细致,角相对较短,角基圆细,角尖为钝圆形,向前、向上微弯曲,角质黄白微透明。耳呈尖叶形,似半卷筒枇杷叶,大小适中,耳缘毛细密而长。

公牛头粗重,母牛头稍轻。眼明亮有神,额宽,鼻部稍大。嘴宽阔,口裂浅,上下唇整齐厚实。鼻梁直,鼻孔大,鼻镜宽广,多有黑点。公牛颈较粗短,头颈、颈躯结合良好;母牛颈较薄、细长,肩峰不明显。体躯细致紧凑,髫甲稍高,结合紧凑。公牛肩峰隆起,中躯较短,结实紧凑,背腰平直,腹圆大,胸部宽深;母牛髫甲不明显,肩部肌肉欠发达,肋骨开张、呈弓形,背腰平直、不宽阔、长短适中、结合良好,腹圆、不下垂,尻部较短、稍微倾斜。

前肢端正、紧凑,肌肉较发达;后肢肌肉欠丰满。骨骼细致、结实,四肢细长,筋腱明显,肢势端正,球节明显。蹄形端正,蹄质致密坚固,多为木碗蹄,呈琥珀色。尾至飞节,尾梢大。

2.体重和体尺2006年47月由凤冈县畜牧局对凤冈县土溪、何坝、龙泉、石径等乡(镇)80头贵州白水牛成年牛进行了体重和体尺测定,结果见表1。

(二)生产性能

1.产肉性能2006年11月由贵州大学等对凤冈县龙泉镇三坝村的5头成年贵州白水牛进行了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见表2。

2007年11月贵州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所对贵州白水牛肌肉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见表3

2.役用性能贵州白水牛役用种类主要有犁、耙、挽车,一年劳役3个月左右,耕地多集中在春秋两季。

贵州白水牛具有役力大、持久力好、役用时间长等特点。据2006年调查,贵州白水牛用木犁耕田,平均每小时耕田240m2,一般耕地后15~25min后生理指标接近役前水平。

3.繁殖性能性成熟年龄公水牛(18.81.2)月龄、母水牛(20.01.5)月龄。初配年龄公水牛(30.02.6)月龄、母水牛(32.22.8)月龄。发情多以7~9月份为主,发情周期(22.41.4)天;妊娠期(3158,5)天,一般三年产两胎,终生产犊8~10头;初生重公犊(30.12.5)kg,母犊(26.72.8)kg;断奶重公犊(113.35.8)kg,母犊(104.27.05)kg;哺乳期日增重公犊(46016.92)g,母犊(43018.57)g。犊牛断奶成活率98.3%。

四、饲养管理

产区广大农民长期以来的养牛习惯是采取小群关养,在冬季的雪天、凝冻天气不能放牧时进行舍饲,喂给干稻草、玉米秸秆等干草,只有在农忙季节和母牛产犊后几天内补喂米糠和玉米等精料。

五、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尚未建立贵州白水牛保种场和保护区,未进行系统选育,处于农户自繁自养状态。

六、品种评价

贵州白水牛主要用于农田耕作,对本地自然生态条件适应性好,遗传性能稳定、耐粗饲、抗病力强、性情温驯、适应性和抗热力强,从未发生过重大疫病流行。至今仍是当地主要的畜种资源和农耕动力之一。该品种遗传性能稳定,建议加强本品种选育,作为特色资源利用。

相关推荐

福安水牛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福安水牛主产区位于福安、霞浦、宁德、罗源、古田等县市,广泛分布于福州、漳州、龙岩等地。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主产区位于闽东,地势为丘陵和平原,海拔200m以上。年平均气温19.3%,7~8月份气温最高,平均29.1℃;1~2月份气温最低,平均9.3℃;无霜期290天。年降水量1600~1700mm,属于中亚热带农业气候。淡水资源丰富,土壤以红壤土和黄壤土为主。土壤肥沃,耕地复种指数高,盛产水稻、甘薯、花生、大豆、甘蔗、玉米、豌豆等。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据福安县志记载,明清时期县内已普遍使用牛耕,耕畜以水牛为主。良好的自然环境、繁重的劳役条件及群众积累的选种经验,经长期选育形成福安水牛。

(二)群体数量及变化情况

20世纪80年代以前,福安水牛以生产队集体饲养为主,饲养量相对较多。90年代以后推广和扩大机耕,饲养量逐年减少。以福安市为例,1975年存栏7892头,1977年存栏6944头,2004年存栏1810头,2006年存栏1630头。2006年福安等24个县市福安水牛存栏量约4.8万头,其中公牛1.5万头、母牛3.3万头。福安市存栏1630头(保种区存栏506头),其中母牛1031头、可繁殖母牛551头,公牛599头、成年公牛215头。

福安水牛长期沿袭原始的自然繁衍方式,管理粗放,从未进行有计划的选育,早配、近交、滥配以及冬季饲草不足等,使其个体差异较大。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福安水牛体型紧凑,结构良好,发育匀称。全身被毛为短毛,基础毛色为青黑色、青灰色、浅褐色和黑褐色等,皮肤为青灰色,角为青色。头、颈、肩、股、腹和臀端体表被毛常出现数量不一的旋纹。胸前部及颈部腹侧大多有浅色条状的V形颈纹和胸纹。鼻镜、眼睑呈黑色,乳房呈粉红色,蹄、尾帚呈黑色或黑褐色,少数蹄为灰白色,腕系关节和蹄冠各有一圈明显的黑带。头适中,额微凹,耳平伸,耳端尖。一对月牙形的角向上、向后、向内,围成弧形。颈肩结合良好,无肩峰、颈垂、胸垂和脐垂,背腰宽平且短,胸部深广,肋骨开张,腹大而不下垂。尻略斜,尾不过飞节,尾帚中等。四肢粗壮而开张,少数后肢飞节略向内靠,蹄圆、质坚。

2.体重和体尺2006年开展福安水牛品种资源调查时,对成年牛的体重和体尺进行了测量,结果见表1。

表1福安水牛成年牛体重和体尺

(二)生产性能

1.产肉性能2006年霞浦、蕉城、闽清、福安等地对福安水牛进行了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见表2和表3。

表2福安水牛屠宰性能

表3福安水牛肌肉主要化学成分

2.役用性能福安水牛性情温和,容易调教,一般4岁开始使役,5~12岁役力最强,可利用至20岁。2006年在福安市溪潭乡岳秀村对平均6.7岁的3头公牛在气温34~35℃条件下的役用性能进行了测定,最大挽力321.7kg,经常挽力154.7kg。

3.产奶性能对84头母牛的调查,福安水牛母牛泌乳期为180~200天,饲养条件好的可达240~260天。年泌乳量为375~700kg,平均日产乳2~3.5kg,产后前3个月平均日产乳4~6kg。乳脂率8.20%0.5%。

4.繁殖性能对福安市等24个县市193头福安水牛的调查统计,繁殖性能见表4。

表4福安水牛繁殖性能

四、饲养管理

福安水牛以放牧饲养为主。利用本地的天然牧草资源,以村庄周围的十边地为主、四季放牧,饲草资源主要为青草、秸秆、芦苇、稻草等。炎热的夏季则午后放于溪河、水塘浸泡。部分山区甚至一段时间昼夜放于山上度夏,无需照管。

冬春枯草季节采用干稻草、薯藤、蔗尾、五节芒等青粗料补饲;重役期间停止放牧,人工投喂青草并适当补充精料。部分地区水牛在泌乳期,除放牧外结合补饲,其日粮组成为麸皮3kg、豆渣20kg、青草25~30kg或稻草10~12kg。

五、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采用保护区和保种场保护。2002年12月福建省农业厅在《福建省畜禽品种资源保护规划》中提出在漳州漳浦建立保护区和保种场保种方案;2004年8月在福安市溪潭镇岳秀村建立了福安水牛品种中心保种场,同时在周边的溪潭、穆阳、穆云、康厝设立福安水牛品种保护区。2003年福建省科技厅下达实施福安水牛保种与选育项目,2004年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实施福安水牛品种资源保护基地建设项目,2005年福建省农业厅下达实施福安水牛保种与选育项目。福安水牛1988年收录于《中国牛品种志》。

六、品种评价

福安水牛对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应,在山区、平原、沿海均生长良好,耐热性好,四季均可放牧,耐粗饲,抗病力强,管理粗放,很少补料,遗传性能稳定,利用年限长。但对其缺乏有计划的系统选育,近亲早配现象普遍,同时存在斜尻、后肢软弱及两腿距离狭窄、乳房比较小等缺点。今后应在保种区进行本品种选育,在非保种区可引入河流型水牛进行杂交改良,向乳用或乳肉役兼用方向发展。

贵州金线鲃


中文名称贵州金线鲃

拉丁名称Sinocyclocheilus mu1tipunctatus (Pe11egrin)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金线鲃属

拉丁属名Sinocyclocheilus Fang,1936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贵州惠水,属红水河。

形态特征
背鳍Ⅲ-7;臀鳍Ⅲ-5;胸鳍Ⅰ-9;腹鳍Ⅰ-16-17。鳃耙4-8。下咽齿3行,234-432。侧线鳞68-74。

体长为体高3.2-3.9倍,为头长3.1-3.5倍,为尾柄长5.0-6.0倍,为尾柄高8.1-9.8倍,为腹鳍起点到臀鳍起点4.3-5.2倍。头长为吻长2.4-3.4倍,为眼径3.8-6.0倍,为眼间距2.9-3.1倍,为口宽3.0-4.3倍,为口角须长2.0-3.2倍,为眼中心处头高1.8-2.3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7倍。尾鳍最长鳍条为最短鳍条2.4倍。

体侧扁,头的背面平直,中部稍下凹,头后背部隆起。吻圆钝。鼻孔位于眼的前上角,离眼前缘比离吻端为近。眼位头侧的前上方,其上缘接触到头背部轮廓线。口角须长于上颌须,后伸超过主鳃盖骨。口亚下位,上颌稍长于下颌。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唇后沟伸达颏部,但左右不相连。鳃膜在前鳃盖骨之前、眼窝之后的垂直线上与峡部相连。鳃孔上角位于眼上缘水平线上。

体鳞小,呈椭圆形,水平轴约为垂直轴之半,部分体表的鳞片稀落零散,不为覆瓦状。侧线鳞较大。侧线从鳃孔上角稍下弯,向后延体轴平直伸入尾鳍基的中央。

背鳍外缘稍内凹,末根不分枝鳍条基部强壮,其后缘具锯齿,顶端柔软分节。背鳍起点稍在腹鳍起点之后,背鳍起点至尾鳍基的距离比距吻端为近。臀鳍起点在腹鳍与尾鳍基的中点。胸鳍后伸不达腹鳍起点。腹鳍后伸达肛门。肛门紧接臀鳍起点尾鳍又形。

鳃耙短而圆钝,排列稀疏。下咽齿3行,尖端钩曲。腹鳍基部具脂肪体,脂肪体上具小鳞。背鳍基部无鳞鞘。

生活习性
淡水生。

盐津水牛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和分布

盐津水牛原产地为云南省昭通市,主产区位于云南省昭通市的镇雄、盐津、水富、威信、昭阳、巧家六县(区),其次是绥江、彝良、鲁甸、永善和大关县。其分布区域从海拔267m的江边河谷到海拔2200m的坝区与二半山区均有饲养。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昭通市位于北纬26o34~28o40、东经102o52~105o19,地处云南省东北部,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东南面与贵州接壤,西、西南、北、东北面与四川接壤,呈现典型高原山地构造地貌。温度南高、东北低,年平均气温12.6℃,无霜期123~344天;年降水量1100mm,年蒸发量1175mm,属南、北亚热带、南温带和中北温带气候类型。水量充沛,有金沙江、横江等大小江河393条,多属雨水补给型高原河流,水资源总量187亿m3。耕地土壤总体为坡、瘦、板、酸,有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亚高山草甸土、亚高山寒漠土。15o~25o坡地占总土地面积的31.9%,25o以上坡地占43.8%。自然条件复杂,天然牧草种类繁多、再生能力强。由于海拔高低和气候不同,耕作制度差异较大,总体复种指数为170%,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大豆、蚕豆、马铃薯、甘薯、花生、油菜、芝麻、向日葵、烟叶、蔬菜、水果等。

二、盐津水牛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盐津水牛饲养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当地已经饲养水牛。主产区的自然条件有利于水牛的繁衍生存,通过长期的自然选育,逐渐形成头雄、角圆、颈粗、骨大、身长、尾短、蹄圆、肢壮的水牛地方品种。

(二)群体数量及变化情况

昭通市盐津水牛1986年存栏3.52万头;2005年存栏2.98万头,其中种公牛4874头,能繁母牛1.02万头,公、母牛比例为1:2.14。

与1981年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的数据比较,体高公牛提高2.2cm,母牛提高2.9cm;胸围公牛无变化,母牛提高3.29cm;管围公牛提高1.0cm,母牛提高1.7cm。

三、盐津水牛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

盐津水牛体质结实,粗糙紧凑。

全身被毛稀短,颌下、颈下部、颈肩结合部以及胸下部毛稍长,少数有额部长毛。毛色以青色、青灰色、灰色为主,深黄褐色和浅黄褐色次之,极个别为全白色。两内眼角、耳内、嘴唇、四肢刖关节以下毛色较淡,多呈浅灰色或灰白色。颈下及胸前有白纹。皮肤为程度不一的灰色,白色水牛可见皮肤为肉红色。无黧毛,少数有晕毛,无季节性黑斑点,少数有局部淡化,多数有白胸月,无白袜子。鼻镜、眼睑、乳房为粉色或黑褐色。

头大小适中、短宽面平,额宽、稍隆起。眼大而有神,耳大、平伸、灵活,嘴大而方。角为圆弧形,呈灰黑色,较粗平,向外、向内、向后弯曲呈龙门角、大圆环角、小圆环角等(/)。头颈结合良好、宽窄适中、公牛颈稍粗短,母牛颈稍细长。鬈甲高度适中、宽窄适当,有胸垂、较小,胸宽、深,肋骨开张良好,腰平直、短而紧凑,十字部宽窄适中。臀部倾斜,尻部短、斜、圆,长短、宽窄中等。尾短至飞节,尾帚、尾梢呈黑色。少数有肩峰、脐垂,但比较小。

四肢粗壮、端正、坚实有力,前肢开张而直,后肢弯曲,飞节稍内靠。蹄质坚硬、圆而宽,呈灰黑色。

2.体重和体尺

2006年10月12日至12月17日,由昭通市畜牧兽医站组织昭阳区畜牧中心、盐津和绥江畜牧兽医站在昭通市昭阳区太平乡、乐居乡、守望乡、永丰镇,盐津县落雁乡,绥江县会仪镇等6个点,选择正常饲养条件下的64头成年水牛进行体重和体尺测量,每个调查点测量2头以上公牛和5头以上母牛,结果见表1。

(二)生产性能

1.产肉性能

2006年12月1431日,由昭通市畜牧兽医站组织昭阳区畜牧中心、盐津和绥江畜牧兽医站分别在昭阳区守望乡葫芦坪村、盐津县落雁乡落雁村、绥江县中城镇绍廷村选择2~3岁的公牛2头、母牛3头进行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见表2。


2008年11月16日由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对昭通市畜牧兽医站送检的采自昭通市昭阳区、盐津县和绥江县的5份盐津水牛肉样样本进行检测,结果见表3。

2.役用性能

盐津水牛一般1岁左右套上笼头、穿鼻,3岁进行耕田调教,公、母牛均役用,6~10岁役用能力最强,利用年限15~18岁。在种植水稻的强黏性黑色胶泥板田中,平均每小时耕作0.15亩,耕作速度10.8m/min。在板结耕地中最大挽力361.7kg,常规负荷实际挽力123.8kg,速度10.95m/min。耕后45min体温、呼吸、脉搏恢复常态。

3.繁殖性能

盐津水牛性成熟随着产区内地带气候悬殊而有差异。江边河谷热区公牛12月龄性成熟,18~24月龄初配;高山及冷凉坝区公牛1.5~2岁性成熟,3岁初配,6~8岁配种能力最强(/),一般10岁以后不再作种用。母牛早的12~18月龄性成熟,18~24月龄初配;晚的2岁性成熟,2.5岁初配,全部为自然交配。母牛发情周期18~30天,平均23天;发情持续期1~3天;妊娠期320~348天,平均330天,繁殖年限17~18岁,终生产犊7~8头。初生重公犊22~29kg,母犊17~29kg;断奶重公犊140~180kg,母犊120~180kg;哺乳期日增重公犊0.43kg,母犊0.38kg。犊牛成活率为94.37%。

四、盐津水牛饲养管理

产区农户对水牛饲养较为精细,习惯以小群放牧为主,结合舍饲。盐津水牛耐粗饲、生活力强。在河谷和矮山区,自然条件好、山场宽阔、野草丰茂,几乎终年放牧;在雪天、凌冻时和农忙季节补喂干草、米糠、玉米等。坝区无成片草山,以舍饲为主,夏秋放牧于田边地脚、河堤、路边。

五、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尚未建立盐津水牛保护区和保种场,未进行系统选育,处于农户自繁自养状态。

六、品种评价

盐津水牛是经劳动人民长期选育和保护的地方优良品种,数量多、分布广,其繁殖性能良好,适应粗放的饲养管理水平,具有适应性、抗病力强的特点,体型结构匀称、体躯发育快、役力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潜在的利用价值必将得到开发,今后在发展数量的同时,除充分发挥其役用性能外,应重点开发其产肉性能。建议在对盐津水牛遗传性能的稳定性作更深入的研究和测定的基础上,加强选育、提高,重点开发其肉用性能或杂交改良后开发乳用性能,开发与保护并重,避免遗传资源的流失。

水牛(河水牛)养殖方法介绍!


水牛又叫做河水牛,是一种大型动物,由于其肉产品和水牛乳营养价值较高而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市场需求量大,养殖成本低且利润空间较为稳定而使得很多养殖户想养殖,那么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水牛养殖方法吧:

一、牛舍搭建

水牛牛舍相对会简单很多,因为水牛是一种比较喜欢空阔环境的牛种所以牛舍里面每间牛栏要大一些,一般每间牛栏放置3-4头水牛,一间牛栏大小控制在16平米左右,牛舍内的通风条件一定要好不然水牛很容易抑郁不进食,其次场外一定要准备一个水池或者泥池以方便日常不定时的让水牛出来洗个澡来增加水牛活力,另外阳光的遮挡一定要做好,水牛是很讨厌炎热环境的。

二、饲养管理

饲养水牛时一定要牢记草料为主、饲料为补的要点,日常喂养时可以将草料置于饲养地,且草料尽量不要斩碎让其进食的时候自主的咀嚼断最好,喂养饲料不要太碎了要大一点才方便水牛的进食,每次喂养时一定要伴随着清水,条件允许的可以在每次进食后往水牛身上喷洒一定的水这样会加快水牛消化吸收,蛋白饲料是水牛几种重要的一方面所以豆制品的喂养一定要到位,其它一些微量元素可视情况适当补充。

三、病害预防

水牛轻易不会感染什么疾病但是易感染就很难治好,所以初期各方面的疫苗一定要到位,牛炭疸、牛出败和胃胀气都是水牛比较常见的病害,牛炭疸是有传染病导致的且多发生于夏季,发病时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第二号炭疸芽胞苗疫苗能有效的防治,牛出败发病时则会出现体温急剧上升的情况,牛出败氢氧化铝甲醛菌苗疫苗对于这病有不错的治疗效果,胃胀气多由进食变质的草料导致表现为不进食和肚子变大,喂养时注意就好。

四、养殖注意事项

水牛养殖对比其它牛种养殖会有一定的差距,水牛不建议长期圈养需要适当的放出去,尤其是夏季更是需要频繁一点,其次水牛是耐高温的,由于水牛的汗腺不发达所以水牛对水的需求才高,它们要降温,如果温度较低会发现水牛对水的需求并不会特别高,最后不要用冰水或雪水用于水牛身上以免对水牛伤害很大。

总结:以上便是关于水牛养殖方法的相关介绍了,养殖户在养殖时可参考以上养殖方法来进行养殖,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472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