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高产的河蟹塘是怎样“管”出来的?


一个好的身体是长时间健康的生活习惯养出来的,同样,一个好的养殖塘口一样是好的管理方法养出来的!现在想介绍的这个塘,就是一个得当的方法管理出来的塘。首先介绍一下此塘基本情况:
基本面积:8亩
水草种类:伊乐藻
放养密度:3000只/亩
放养规格:80只/斤
其次,我想有必要将该养殖老板的用药记录再此列一下,我希望聪明的你能从用药记录里找找规律,然后我再仔细道来。
4月7号:解毒灵2袋(放苗前解毒)
4月10号:肥水旺+纳米黑金1组(放苗前肥水)
4月18号:应激硬壳灵+黄金多糖3组(一壳补钙)
4月28号:水博士+抗激灵3组(稳水抗应激)
5月3号:蟹草肥A1袋(长草)
5月11号:超碘2瓶(消毒)
5月12号:肝胆泰乐+迪诺康+高稳维西3组+营养套餐1袋(内服保肝解毒补体质)
5月14号:弧菌天敌3瓶(杀弧菌)
5月18号:水博士6瓶
5月24号:水博士3瓶+全效底改1袋(调水,开始改底)
5月30号:活力益水素3袋(培菌)
6月5号:水博士+活力益水素3组(调水培菌)
6月9号:草肥B(控草)
6月26号:菌毒必克3瓶(消毒)
6月29号:全效底改1袋
7月1号:水博士+活力益水素3组
7月6号:强效底净4袋
7月13号:强效底净4袋活力益水素4袋
当你看完这样一份用药记录,我相信你现在最好奇的,一定是这个塘现在怎么样?水色怎么样?水草怎么样?螃蟹怎么样?下面直接上图:
该塘水草,活力四射,根系发达,草茎粗壮,草叶翠绿
刚蜕完壳的软壳蟹,未完全吸胀,蜕下来的壳薄、亮
下面具体分析一下这个塘,以及他的管理思路:
第一:前期注重肥水和长草。由以上的用药记录可以看得出来,在4月十号进行了一次肥水,这次肥水在放苗以前。放苗前肥水,有利于提高蟹苗的成活率,为螃蟹创造一个利于生长的新环境,同时能稳定水温,有助于螃蟹第一次蜕壳。在5月3号用了一次草肥,此时段正是水草生长的最佳时期,气温、水位、水体透明度等条件都适合,此时追肥,能让刚栽下去不久的水草长根发芽和分枝分蘖。
第二:中后期注重调水补菌。该塘从进入6月份就开始定期使用调水产品水博士(主要成分有机酸,具调水、稳水、解毒功能),配合使用活力益水素(主要成分芽孢杆菌),同时开始改底。调水和补菌,能时刻保持水质清新,保持透明度,同时有益菌能分解池塘中有机质及残饵粪便,配合底改,能立体的、全方位的对水体进行调节,保持底质、水质都有利于螃蟹生长。
第三:全程注重补钙和补体。从这份用药记录上,可以发现每隔一段时间又有一次补钙,基本在每次蜕壳都有补钙,同时内服保肝护肝、预防肠炎、增强体质的营养品。补钙有利于螃蟹顺利蜕壳,防止腐壳、蜕壳不遂等症状的发生,内服药增强螃蟹自身体质,提高免疫能力和增强代谢能力,内服保肝护肝药品,减轻肝脏负荷,防止肝脏坏死。
第四:全程注重消毒杀菌。水体中的有害细菌,会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而越来越多,而底部有机质的堆积刚好成为细菌生长的温床,随着有机质增加,有害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也随之增加,导致螃蟹感染各种细菌病。该塘定期消毒,前期用碘,气温高后用戊二醛,能将水体中的有害病菌杀灭,预防多种疾病发生。
为什么这个塘前期没有长青苔?后期没有长蓝藻?为什么这个塘到目前基本没有水鳖子,没有各种细菌病?为什么这个塘水质好,水草好?原因我已经给你!

相关知识

河蟹塘水草管控技术要点分析



水草的合理种植与良好管理已经成为影响河蟹产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蟹大小,看水草”,水草不仅能够增加水体溶氧、调节水温、提供天然饵料、降解氨氮及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还可以为河蟹栖息与蜕壳提供隐蔽场所,从而提高河蟹的成活率。那么蟹塘水草管控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总的来讲可分为两方面:避免“水草死亡”与防止“水草疯长”。下面将就如何避免水草死亡与防止水草疯长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一、避免水草死亡
1、避免水草老化
由于水质的不清爽或者水体中肥料营养不足时常会引起叶子发黄、停止生长,进而引起水草的老化,严重时水草会下沉到底部死亡腐烂,从而引起“坏水”。所必须保持水质清爽及充足的肥料营养才能避免水草老化。
解决方法:定期泼洒“一肥”(4亩/袋)与“藻立生”(1亩/袋),每10-15天一次。
2、栽草密度适当
水草密度过大不仅会影响水体上下层水体的对流、影响阳光照射、降低光合作用,还会是河蟹的行动、觅食受限,出现“懒蟹”或“爬草”等现象,影响河蟹的生长。水草密度太小会使河蟹争相抢占空间,引起个体间的残食,在河蟹蜕壳期尤为严重,河蟹成活率降低,大大降低了蟹塘的产量。所以前期种草药选择多品种的搭配、种足草,伊乐藻与苦草的数量要适中,轮叶黑藻与黄丝藻的数量要多,具体方法不详述。
3、保持良好水质
水质浑浊、有机质过多,水草不净常常会消弱水草的光合作用,使水草生长停滞,进而死亡。不良水质对沉水性的水草如伊乐藻、轮叶黑藻等有显著地影响,所以在平时要注重调水,保持良好水质,水体能见度要在30厘米左右。
解决方法:定期泼洒“净水宝”(2亩/袋)和“强效EM”(4亩/瓶),每10-15天一次。
4、保持良好底质
蟹塘底质同样是水草生长的重要介质,也影响着水草的生长。随着养殖过程中残饵、剩料、尸体、死藻的积累,水体有机污染物不断增加,提高了水体的化学需氧量,此时就会使NH3-N、NO2-N、H2S等有害物质的积累,使草根活力下降呼吸困难而死亡,严重时直接引起河蟹的大面积死亡。
解决方法:定期泼洒“底巧”(4亩/袋)、“底速安”(4亩/袋),同时配合“强效EM”(4亩/瓶)效果更佳显著,每10-15天一次。
5、了解水草特性
水草的不同特性决定了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伊乐藻使一种高效、优质、速生的沉水性水生植物,具有耐低温不耐高温的特点,当水温达到25℃基本停止生长,高温季节会大量死亡,所以要捞草,以免败坏水质。轮叶黑藻耐高温不耐低温,高温生长迅速,使后期的主要水草品种。苦草具有生长密度大、耐高温、不臭水、河蟹喜食等特点,但同时易受河蟹及龙虾的破坏,在蟹塘饵料不足的情况下更为严重,所以要综合考虑搭配品种方便管草控草。
二、防止水草疯长
伊乐藻与轮叶黑藻在高温季节容易“疯长”,所以要适时控制水草的高度,控制水草的涨势。一般在4月下旬至8月中旬河蟹生长最为旺盛,同时水草的生长也最为快速。防止水草“疯长”的方法有:
①人工清除捞出腐烂的水草、割草头、拉草沟。
②加水使草头没入水面30cm以下,要缓慢加水避免水草死亡与河蟹应激。
③使用调水解毒增氧的微生态产品,如“绿水解毒安”(2-3亩/瓶)、“净水宝”(2亩/袋)、“底生氧”(4亩/袋)调水改水、解毒增氧。
三、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1、科学喂料
河蟹饲料的的投喂不仅关系着河蟹自身的生长,还影响着整个池塘的生态环境,所以喂料要有科学性。尽量投喂高品质适量的饲料,这样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也避免饵料浪费及水体污染。料过量的时候,大量的残饵需要消耗水体的溶氧使池塘形成一个高度厌氧的环境,继而引起NH3-N、NO2--N、H2S的积累,毒害水草根系,造成水草腐烂。料不足时,河蟹会摄食水草,苦草最易受到破坏,根系也难以保全,引起根系上浮,败坏水质。
2、水位适宜
水位的深浅影响着水体的能见度,影响水草的光合作用,决定着水草的长势。控制水位的原则:以水草不露出水面为准,还要遵循“春浅、夏满、秋适中”的原则。在2-3月份,控制水深在20cm-30cm,有利于水草的栽种与迅速生根扎根;在4-5月份,控制水深在40cm-60cm,有利于水草充分发挥光合作用;在6-8月份,控制水深在90cm-120cm。只有适时适宜的水位才能控制水草的长势,维持较好的水体环境。
3、及时捞草与科学割草
每逢高温季节便是水草最容易上浮的时候,要及时的进行捞草。当池塘水草覆盖率≥50%以上时,对于上浮的没有新根的水草要及时捞出。若水草上浮之后下沉后再也不上浮,更应该及时的捞出,防止腐烂影响底质。
割草头也要选择合适的天气,最好在晴天进行,阴雨、闷热天尽量不要割草。每一次割草不宜太多,要分点交叉割除,每次割草亮控制在三分之一以下,高温季节正常情况下一月一割即可。另外,割草之后最好进行水质改良,这样可以防止割草是搅动引起的水浑、缺氧、底质变坏等不良后果。
以上内容从两个方面分析了蟹塘水草管控技术要点,然后也要注重日常的管护工作。纵观整个水草管控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合理的草种搭配、及时的水草养护,再配以周期性使用微生态制剂进行调水改底肥水可以达到良好的水草管控目的。“只种不管,适得其反”,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水草死亡及疯长,保持水草良好长势,创造良好的池塘生态环境,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河蟹塘多品种混养高产模式


周惠良是江苏省张家港市大新镇的一位从事水产养殖二十多年的水产养殖户,他深知除了掌握养殖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外,养殖模式与品种的搭配同样十分重要,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他承包了邻近长江江堤的40亩水面(共5口塘),全部实行鱼虾蟹混养模式,其中2口塘计20亩以鱼为主,另外3口塘则偏重于虾蟹。2013年,以鱼为主的塘口平均亩产量达450千克,其中长春鳊、细鳞斜颌鲴、赤眼鳟、翘嘴红鲌等小品种特种鱼占75%,鲢鱼、鳙鱼和鲫鱼等常规鱼占25%。上述小品种特种鱼类在市场上较为畅销,价格也比常规鱼要高出一倍以上。以虾蟹为主的3口塘,春季商品虾亩产量为50千克,秋季商品虾亩产量为5千克,河蟹亩产量在75~80千克,平均规格为150克/只左右。无论是以鱼为主,还是以虾蟹为主,亩产值均在1.4万元左右,亩净利润在0.7万元以上,且养殖效益已连续几年保持稳定,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小。
一、多品种混养的好处
周惠良经过几年的实践,认为多品种混养有以下优点:一是产量较为稳定,降低了养殖风险;二是池塘中套养小品种特种鱼后蟹病也大为减少;三是混养后充分利用了水体空间,水体产出率整体得到了提高;四是产量、价格与效益可观,近几年小品种特种鱼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市场售价始终保持稳中有升。
二、混养品种的确定
1.以鱼为主的混养(见表1)
2.以虾蟹为主的混养(见表2)
对比以上两种混养模式,前者鱼类平均亩产量为650千克,而后者平均亩产量只有391.6千克。在放养规格相同的情况下,前者河蟹亩产量46.2千克,商品规格为140克/只,成活率为71.4%,总体表现为亩产量低、规格小;后者河蟹亩产量为60千克,商品规格为175克/只,成活率为42.9%,总体表现为亩产量高、()规格大。
三、日常管理的重点
1.水质调控
在冬季晒塘约15天,整修堤坝,以鱼为主的混养塘可用漂白粉清塘,水深20厘米时亩用量为15~20千克。漂白粉消毒相对于用生石灰清塘稍省力,但消毒效果稍差。以虾蟹为主的混养塘宜用碳酸氢铵清塘,水深20厘米时亩用量为15千克。碳酸氢铵清塘具有肥水较快、进水后浮游生物生长快的优点,有利于虾蟹的生长。清塘后3天就可进水50厘米深,等药性消失后就可放养。生产中,清塘在农历春节过后再进行,清明节后第一次加水,在气温22℃以上时,排掉塘中5厘米深的老水,再加同样多的新鲜水,保持水位在50~60厘米,到6月上旬时再逐渐加水,每15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10厘米深,7月上中旬水位保持在1米左右,7月下旬高温时达到最大水位1.2米,并且每天换水5厘米深,换水时间持续5~6个小时,保持微流水状态。对水体透明度的控制,春季一般为20~30厘米,5~6月为30~40厘米,7~8月保持为40厘米,9月以后再保持30厘米的肥水状态,以促进鲢、鳙鱼的生长。只有做好池塘水质调控工作,产出的鱼虾蟹质量才能有保障。
2.水草种植与螺蛳投放
一般在清塘后种植伊乐藻等水草,但周惠良认为最好在清明节后再种植水草,因为过早种植水草易造成水体清瘦,青苔随之大量繁殖,治理起来麻烦,另外在水体较瘦的情况下水温也相对较低。
春季时,螺蛳投放量控制在150千克/亩,过多易导致水体肥不起来。高温季节不投螺蛳,防止缺氧的发生,等高温过后,再次投放螺蛳,投放量为150千克/亩,此时河蟹规格已大,摄食螺蛳后有助于提高鲜美度。投放螺蛳时应避免同一点大量集中投放,应多点分散。
3.饵料投喂
在早春时,由于水体较肥,浮游生物丰富,基本不用投喂。清明节过后开始投喂,以小鱼为主,投喂量以当夜刚好吃完为宜,一般占河蟹体重的3%。在没有小鱼的情况下,从节省成本出发,可到菜市场鱼摊上购买废弃的鱼肠,用聚维酮碘溶液消毒后再投喂,每3天投1次。5月后再增投罗氏沼虾配合饲料,投喂量要灵活掌握,天气好、气温高时多投,反之少投,配合饲料以虾蟹体重的3%计算,每天8时、12时和17时各投喂1次,每次投喂量相等。6月青虾出售后就停止投喂罗氏沼虾配合饲料,专投废弃鱼肠,每3天投喂1次。鱼饲料按鱼体重进行投喂。
4.疾病防控
一般在清明节后用1次硫酸铜和强氯精,每亩每米水深用硫酸铜0.7毫克/升,与强氯精混合后全池泼洒(强氯精按照说明书说明使用)。当水温达到15℃以上时,开始用芽孢杆菌调水,水质较瘦时少用点,水质较肥时可适当多用些。在水质较瘦的情况下,池水中藻类少,也可交替使用EM菌和光合细菌。在白露前后,先用1次阿维菌素杀虫,第二天再用溴氯海因消毒杀菌。总的来说,一年中外用化学药物2次,其他时间全用微生物制剂调水。
平时防病主要用内服药,这样对水质影响较小,内服药主要有雷丸槟榔散、恩诺沙星和诺氟沙星,每20天轮流拌料内服1次,3~5天为一疗程,用量参照说明书。在药物中添加一定量的大蒜素、三黄粉和维生素C,防病效果较好。采取上述防病措施后,基本能确保池塘中鱼虾蟹不发病。
(作者联系地址:江苏省张家港市水产技术指导站邮编:215600)

您所期待的河蟹塘高产稳产能实现吗?



每年市场结束后我们都会做一次全面性的市场调研,关乎整个一年的普遍产量,规格养殖情况等。而在这个过程中总会有河蟹养殖朋友会感到疑惑,他们会疑惑什么呢?看似一帆风顺的养殖最后产量上不来,螃蟹都去哪儿了?就目前螃蟹养殖而言其亩成本要算到4000-4500左右,如果是第一年养殖的话其亩成本要划到6000-700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您还想赚钱按一亩地赚20xx来苗种水瘪子较多导致产量上不来。
6、后期高温蟹塘长时间缺氧导致螃蟹缺氧死亡或杀蓝藻引起的过失性死亡量较大。
7、蟹塘套养青虾、龙虾等。龙虾、青虾发病率相对较高病毒交叉性感染导致螃蟹大量死亡。
8、后期池塘水草较少螃蟹自相残食量较大螃蟹残爪较多损伤量较大。
从以上几点看其实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一点那就是管理问题,从一定的角度也可以说您的管理水平的高低就决定了您池塘产量的高低。
18年河蟹养殖已快接近尾声养殖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咱暂且不提,这里就简单说一下后期回捕率如何保障。
1、高温河蟹养殖最后一道关卡,草烂--缺氧-爆塘每年都必不可免,在大缺氧的状况下尽量减少池塘耗氧量(捞除烂草、耗氧的药物少用等)增加水体溶氧(开增氧机、过水、撒增氧片、肥水培藻等)保障蟹塘溶氧量防止河蟹长期处于亚缺氧状态以致最后体质受损而导致死亡。
2、蓝藻问题,在高温天蓝藻尽量不要去杀。杀好了是万幸杀不好吃亏的还是自己。建议多套水勤底改、解毒将蓝藻的影响降到最低。
3、定期改底消毒减少因病菌带来的不必要的损伤
4、最后一壳天气变化较大注意抗应激减少河蟹五壳应激性死亡。
5、补足水里面的钙,不要用固定思维去看待补钙这个问题,它不仅关系翻倍率也关乎翻倍存活率以及壳子的硬度、厚度及其硬壳时间。一钱之差,差之千里啊!

早期河蟹塘的青苔,看看老司机们是如何应对的?



作为养殖户,我们最快乐的时光,可能就是春节前后,这个把月,才是无忧无虑的,每年苗一进塘口,从此,一年中,我们的苦逼日子,也就默默地开始了。
在外人眼里看上去,天天亲近大自然,白天风花雪月,夜里涛声依旧,何等惬意!然而,知道这个苦的,只有我们这些养蟹的大老爷们,且不说,孤对残灯,孤独难眠。还有就是那个神出鬼没的青苔,每天小心又小心了,但是,它还总是阴魂不散,悄悄地出现在塘口,让你措水不及,这样的无奈,总是年复一年,让我们记忆犹新。
这不,马上新一轮养殖工作又要开始,解毒、肥水、控水,加抗应激,防营养元素缺失等,这对于有一定经验的老养殖户都不陌生,或多或少都做过了。现在,主要说一说养殖前期,新养殖户菜鸡和老司机们都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如何处理青苔。老司机养殖户认为,现在卖的药不行了,是越来越假,以前一瓶青苔药用2~3亩就把青苔一扫而光,而且,很难再东山再起。现在一瓶用1亩都没效果,即使杀掉了,过两天就“报复式”的又疯长起来。
其实,青苔对化学药产生了抗体,这也是个事实.天天忙着去各种药店卖药偿试,用了这么多药还是没搞定,想到这些,心里就想“千万别让我家塘口有青苔”,甚至,有的人家塘口,供起了神牌,求大神保佑了。可是,大神仙菩萨真能保佑我们塘口不生青苔吗?
接下来,我正经点说,青苔的前世今生吧。
青苔问题确实让众多养殖户和头疼,但并非没有办法。我们要正确看待青苔。
先说一下,这些青苔在蟹塘的坏处:
1.若草上长满了青苔,草又脏且不长;
2.若塘底铺满了青苔,喂的料都被裹在青苔里,螃蟹吃不到。而且,连一塘的螺蛳,也很不幸地被带了“绿帽子”;
3.青苔过多之后,温度一高,青苔开始腐烂,会导致底质变差进而败坏水质;
对不起,还是正经点吧说点大家关心的问题,青苔有好处吗?
青苔在蟹塘的好处:
1.塘里有少量青苔,水清;不管刮风下雨,水色不变;而且有青苔的塘口,几乎没有蓝藻;
2.塘里有少量苔,5~6月份蟹塘不容易生虫,即使有虫也不影响水的透明度;不影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易发生死草,败塘现象;
3.塘里有青苔,6~8月份蟹塘不生蓝藻,即使外河水带进蓝藻也繁殖不起来;
4.有经验的老司机养殖户会发现,养殖过程中都伴有青苔的塘口,喂料不需太多,螃蟹规格长起来不会小,反而会比以往没有青苔的塘口要大很多,而且成蟹率高,相对残蟹少。
综上所述,可以说:蟹塘里只要青苔不过量生长,不影响塘口水草生长,其在蟹塘里的利大于弊,也就是说青苔不在杀,关键在于控。控青苔就相对简单了。其实真的等到青苔长起来再来杀已经是下策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通过调水防止青苔大量爆发!
我给个的思路:
1、塘口没有青苔的时候:主要是做好前期肥水工作,青苔容易在低温、水瘦、藻类单一的情况下大量爆发,所以我们想办法注重前期肥水培藻,这里面腐植酸钠是一种好东西,它本身能够促进肥水,一定程度上还能降低水体透明度,阻碍青苔通过光合作用而大量生长,当然你可能会问,那岂不是也会影响水草生长?我可以跟你说,基本没什么影响,腐植酸钠还能护草保草呢!(具体详见文章《听老司机给你讲讲腐植酸钠的前世今生》)只要你把握好了什么时候用,用好多量,这个需要你们自己去尝试,塘口情况不一样一时半会说不清楚,我只提供一种思路!
2、如果塘口已经青苔满塘了,那很不幸,你只有动手杀青苔了,但是如果青苔不多的情况下,我建议你可以尝试用腐植酸钠加菌种,尤其是芽孢菌多用,用勤一些,能够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只要青苔不大量爆发就行,因为越到后期青苔在塘口其实就是块宝能够清水还能防止蓝藻爆发!当然,芽孢如果用得好可以把全年的水质维持在一个非常好的状态,芽孢用的好的塘口,蓝藻也起不来,具体的后面会有文章具体讲解芽孢的妙用!
温馨提示:
往往很多人会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也就是青苔多是因为水体不够肥,所以拼命肥水,结果发现青苔越肥越多!熟不知青苔也能利用营养物质供其生长,所以肥水最好在青苔出现之前就肥水!在螃蟹塘口使用过磷肥或者水体含磷过高时易爆发青苔。所以当你已经发现自己塘口有少量青苔的时候,切忌使用过磷酸钙或者其它磷肥肥水,以免水体越肥青苔越多,在以后的肥水过程中也避免单施磷肥的情况发生。
那么,塘口里,到底有几种青苔呢?如何生成的呢?
主要外来水源协带的种源,外来螺丝的衣外体。还有你把每次的苔衣,辛苦地捞起来,方在了塘埂上,看上去好像晒死了,但是我要恭喜你,你的塘埂上,却是一个青苔种子库,一场雨后,干苔里的苞子种,又回到了老家,所以不管你怎么杀,永远杀不完!你可知道,干苔体内的苔苞种子,可以活三年,有水环境24小时,马上复活?
所以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为什么有的塘口每年都有青苔,而有的塘口就是没有青苔了吧!你的青苔还敢继续捞了放在田埂上么?
遇到这种情况给大家一个方子:
捞的青苔尽量不放在田埂上,如果实在丢在田埂上建议晒干之后拿火烧掉,另外每个老苔高发的区域,在清塘,记得先用硫酸铜或黄腐酸纳洒一道,有条件的的把塘底泥用水滚机爬一遍,然后,用生石灰化水洒一遍;
最后给大家科普一下,青苔的种类吧!
1、网状丝苔
不常加水,用农家肥、茶籽饼、淤泥厚的老塘居多
2、水绵发苔
丝状,没有分叉,手感粘滑,不常加水的,爱用农家肥的老塘水面草头多
3、刚毛藻
丝状,有分叉,手感不粘且硬,经常加水的,爱用化肥的,水位深,透明度大的塘口居多。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494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